创业投资诞生半个多世纪以来,迅速风靡全世界,为很多国家乃至全球的经济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同学们,看看下面的创业基础论文吧!
创业基础论文【摘要】 本文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成本―收益理论和五个西方新兴经济理论探讨了创业投资研究的理论基础,为创业投资找出了基本的可供参考的理论线索。
【关键词】 创业投资 理论基础
美国近10多年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创业投资的发展。而在我国,创业投资近几年也取得了快速发展。这种现象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常识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都有其内在的原因和合理性,创业投资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同样也有其一定的理论合理性。随着近些年对创业投资研究的深入,为了解决研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我们有必要首先对创业投资的理论基础作出一个整理,以便找出可以遵循的研究线索。但需要提前指出的是,本文的分析仅仅是站在方法层面以供借鉴的整理,而不是较严格意义的理论探讨。
一、 一般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论,是历史唯物论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于这一理论马克思的经典说法是:“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这一理论告诉我们,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相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会影响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对于二者的关系,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写到:“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在致巴瓦安年科夫的信中,他更加明确地写到:“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便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而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他们便改变与这一特定生产方式有必然关系的经济关系。” “人们在发展生产力时,即在生活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的性质必然随着这些生产力的改变和发展而改变。”从一定的视角来看,创业投资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在私有权益得到承认下的新的生产方式或一种新的具体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方式的产生是与生产力的发展分不开的。这种生产力的发展的表现最明显的就是知识经济的兴起。因此,在考察创业投资的问题时,我们必须时刻将其放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大思路下来进行。
2、西方经济学的成本―收益理论。严格说来,西方经济学中并不存在“成本―收益理论”,成本―收益只是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出现。但是,自古典经济学创始以来,任何经济理论的形成无不始终贯穿着一条重要原则,即成本―收益原则,凡是提到某一事物的经济属性即是考虑研究对象行为的成本与收益问题。成本与收益对一个经济主体而言,用一个词概括就是利益。亚当斯密强调个人利益,李斯特、凯恩斯重视国民利益,萨缪尔森关心人类利益,布坎南凸显集团利益……总之一切围绕利益,即成本与收益问题。简单来说,人类行为就是成本―收益分析的结果,只有当预期收益≥预期成本 (即R≥C)时,人类的行为动机才会转化为现实行为;而当人类行为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时,人类的行为才会终止,因为此时实现了净收益(NR=R-C)的最大化。创业投资作为人类的一种经济行为,它的产生与存在同样也是创业投资中的经济主体理性选择的结果,对创业投资的分析同样应时刻考虑到成本―收益问题,将其作为一个贯穿始终的原则。
二、西方新兴经济理论的解释
理论来源于实践,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理论也必然不断进步。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各种新经济现象和新问题不断涌现,经济理论随之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各种新的经济理论和分支学科纷纷出现,对解释各种经济现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我们选取了以下五种与创业投资有关的新兴经济理论来做一些可供借鉴的考察。
1、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来西方企业契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它主要侧重研究企业中的一些现实而复杂的问题,其中主要是资源的所有者和资源的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在两权分离为特征的现代公司制企业中,所有者和经营者所追求的目标存在差异,所有者希望其资产获得最大的增殖和利息,而经营者关心的则是自己的利益――权利、报酬、保障、享乐等,在“经济人”“自利”的假设条件下,在缺乏恰当的激励和约束时,经营者可能过分追求个人利益,给所有者造成损失,所有者为减少损失就要对经营者进行激励、约束和监督,委托人为此就要付出“代理成本”。进而,为了解决委托代理中产生的问题,减少所有者与经营者因追求的目标差异和监督困难造成的损失,就要对代理人设计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其方法归纳起来有三种。(1)给代理人一定的剩余索取权。委托人将部分剩余索取权转让给代理人,就使得代理人收益与企业绩效相对应,这样的产权结构调整可以通过内部的激励来刺激代理人的积极性。(2)利用市场竞争约束代理人行为。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中,产品市场、经理人市场、资本市场的竞争都将十分激烈,这就促使代理人为了避免因经营效益不佳被市场淘汰,就会不得不努力工作,维护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3)设计有效的激励约束方案,对代理人的工作进行严格监督和准确评价。委托代理理论把委托代理关系看作是委托人设计出的一个契约,它通过提供报酬吸引、激励代理人,并对代理人进行监督和约束,使其投入达到最佳水平,从而使委托人的效用达到最大化。根据这种理论,创业投资中存在着双重代理关系,即投资者与创业投资组织、创业投资组织与创业投资参与的创新企业之间的关系,在这双重代理关系中都存在着激励与约束机制的选择问题。委托代理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创业投资的产生、发展及演变。
2、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般而言,以舒尔茨于1960年在美国经济年会上的演说中系统地简述了“人力资本理论”作为人力资本理论诞生的标志。人力资本理论的出现被西方经济学界视为20世纪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它使人在物力生产中的决定作用得到了复归。人力资本理论重新证明了人,特别是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的高质量的人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单纯的货币资本往往很难再创造新的财富,甚至还会贬值。拥有货币资本的人,只有与拥有人力资本的人共同投资才能带来利润。这一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创业投资中创业投资家和创业企业家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创业投资的性质在客观上要求拥有人力资本与拥有货币资本的人在企业中占据同等重要的地位,也就是让创业投资家经营货币资本、让技术创新者和创业企业家通过不断创新来赋予企业核心竞争力,并且由货币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共同拥有企业剩余索取权。
3、契约理论。契约理论又称机制设计理论,也称信息经济学,是企业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是研究非对称信息情况下的最优交易安排和契约安排。创业资本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的融资契约安排,在这种契约安排里,作为一个专业化的金融中介,创业资本的代理人――创业投资家,同资金的需求者――创业家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由此所引致的现代经济学所阐述的所谓代理问题、激励问题亦普遍存在。由此,创业投资家会设计各种各样的约束机制,减少融资过程中的代理成本,解决代理冲突问题。创业资本投资的主要过程,如对项目高强度的筛选和评估、对所投资企业经营管理积极地参与、资本流入阶段性的合理划分、特别融资工具的采用、不同投资主体(创业投资家)之间联合投资的实施、投资行为的短期化等,均要通过契约安排来实现。
4、交易成本理论。1937年科思(R.H.Coase)发表了他的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在这篇文章中他首次将交易成本概念引入到经济分析中来,他指出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这种成本就是交易成本。此后,交易成本理论经过威廉姆森(Williamson)等人的发展得到进一步完善,成为现代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并推动了现代企业理论和产权理论的发展。所谓交易成本就是指与别人交易时高于价格的支出,它包括签订合同和履行合同两方面的成本。之所以会发生交易成本,主要基于三个原因,即:人的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以及资产专用性。由于人的有限理性,任何合同都不可能对以后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做出周密详尽的描述和规定,因此在履行合同过程中若发生了事先未曾预料的偶发事件,某一方就会钻合同的空子,以争取对自己有利的条件,并占对方的便宜,即发生了所谓的机会主义行为。而当存在资产专用性时,一家企业严重依赖于另一家企业,使合同签订后的选择机会受到极大的限制,以致更容易受到机会主义行为的伤害。交易成本理论主要用来解释企业的规模和发展,同时还用于说明企业的产权制度安排问题,因此交易成本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创业投资机构作为一种创新的融资组织存在发展的合理性,以及这种企业所采取的特殊的产权安排的原因。进行任何创业投资项目都是具有极高的风险性,需要收集较多的信息并进行专业的技术分析,需要较多的投入和时间消耗,单个个体进行操作的交易成本将会很高,而采用机构化的创业投资组织进行集中的、专业的操作,就能极大降低交易成本。而且,创业投资的典型组织形式――有限合伙制的产权安排,通过普通合伙人承担无限责任并享有一定的剩余索取权的形式,也极大的节约了交易成本。
5、资产组合理论。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发端可以追溯到哈瑞马科维茨于1952年发表的题为《资产组合》的文章及其后(1959)出版的同名专著。在上述文章和专著中,马科维茨详细阐述了“资产组合”的基本假设、理论基础与一般原则,从而奠定了其作为“资产组合”理论的基础。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精髓就在于风险分散化思想,就是研究在各种不确定的情况下,如何将可供投资的资金分配于更多的资产上,以寻求不同类型投资者所能接受的收益和风险水平相匹配的最适当、最满意的资产组合。这种理论的产生发展主要是针对证券市场上的投资组合而言的,但对于创业投资这种“准证券投资”也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创业投资的投向是高风险的创业企业,这种风险比证券投资的风险还要大,为了控制这种风险,创业投资就要将资金投入到不同的企业或行业,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创业企业,从而在很多项目失败时,以盈利项目来弥补亏损。
三、结语
这里的概括与划分只是给出一种粗略的轮廓,尚有很多理论和思路有待发掘和深入研究,希望本文的工作能够抛砖引玉,对创业投资的研究有些许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