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我国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实施对教育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课堂教学案例论文,欢迎阅读。
语文教学的根本是促进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提高。而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发展又是衡量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标准。
在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里·D·鲍里奇基的《有效教学方法》(2002年江苏出版社出版)一书中,对“有效教学”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其基本论述的内容为:“有效教学是指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的余文森教授也认为:“课堂有效教学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
因此笔者的理解是: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应该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学了没有什么收获或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
目前,在我们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这种 “无效”和“低效”——教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然而学生却没有“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研究并实施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 “单位时间内”的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呢?本文试图结合笔者以及其他的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案例片段,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的角度,提出几个自己的思考和认识。
策略一: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率的课堂思考
[课堂教学片段一]
时间:2007年10月25日上午第三节课。
地点:初一七班教室。
教学内容:这是我上的一节学校的公开课,课题是《你是我的辞典》。
本课的教学已经接近尾声。整堂课的教学是比较自然、流畅的——这也是我始终追求的一种课堂教学的理想。
通过学生自己的阅读、圈划、批注以及交流讨论,课文中父亲的形象已经清晰。下面就很自然地引出原先设计好的教学环节:
师:“你能否用一个词来概括课文中的父爱?”
学生的回答可以是自己最直接的感受。如,有学生起来说:“无私的父爱”
等。突然有一个学生起来说:“我认为这是一种十全十美的父爱。”
当时,我的心中并不十分认同这位学生的观点。于是就追问:“为什么呢?”
学生就又说了一番理由。但我认为还是缺乏说服力。此时,最直接的做法是教师可以明确指出这位学生的理解是偏颇的。然而我却不太习惯这种方式,因为我个人觉得这种方式太生硬。因此,我就这样处理了:
师:读了这篇文章,大家觉得还有什么问题?
学生沉默、思考。但没有人发言。
师:我读了课文后,却发现文中有一个情节与父亲的“美好”形象不太符合。请大家再仔细找一找。
学生看书。片刻一生举手。我请他回答:“文中的女儿将要上大学了。父亲却告诉女儿由于家庭困难,无力再供她上学了。按照父亲一贯的形象,照理父亲应该全力支持女儿上大学的。所以这一情节似乎出乎常理。”
于是又引发了关于父亲形象的另一次讨论——父亲到底是十全十美的吗?最后我没有自己直接说出我的理解。但我觉得,通过这次讨论,学生应该会多了一次深思和新的理解。特别是这位认为“十全十美的父亲”的学生,至少他知道了课文中有这么一个情节与他原先的理解产生了背离。这可以让他自己进一步去研究文本。
[思考和认识]
关于这次课堂教学的处理,我的思路如下:尽量不要去生硬地否定学生的思考。即使这种思考还存在着某些不太合理的因素,教师应采取一些能引发学生自己进一步思考、质疑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修正自己的理解。因为,自己理解、思考的肯定比别人或教师告诉的效果好。
由此,进一步认识到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化”?正如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张华教授写的《对话教学:涵义与价值》一文中说道:“如果非把‘效率’概念运用于教育、教学领域的话,其内涵与工业生产适得其反:决不是单位时间里向越多的人‘传授’了越多的知识就越有效,而是关注了更多的人的独特性、生成了更多的事先无法预测的精彩观念和美好体验,才在教育上是‘有效的’。”(《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第6期)
就我自己的理解,我认为在我执教的那节课上,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的理解、观点、结论等往往比教师的直接告之更有效率。我们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化”,其实从另外一种层面上,是应该去追求课堂上学生思考、理解的“有效化”。
策略二:设计合理而有效的课堂教学环节
从一次备课说起吧。
六年级(上)语文新教材有一篇课文《海底奇光》,它是节选自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海底两万里》。课文的题目是编者加的。
教学参考上分析:
㈠课文“节选的是‘鹦鹉螺号’在海底的一段奇遇。旅游者在海底见识了由海洋微小生物发出的光线汇聚而成的奇异光芒,令人叫绝。”
㈡“文章介绍‘鹦鹉螺号’停航整修时所见的一次奇特的海底景观——‘海底奇光’的出现、形成、变化的过程。”
可见,教材及教学参考都认为“奇光”发生的位置出现在“海底”。
然而细读课文,我却发现了问题——课文第1节:“鹦鹉螺号好象在海平面以下仅几米的地方入睡了。”第4节:“鹦鹉螺号正漂浮在磷光闪闪的水层中……”第6节:“鹦鹉螺号在这光亮的海水中飘荡了好几小时。”最后一节:“鹦鹉螺号位于海平面以下几米的地方……”所有的证据都在印证我的理解,“海底奇光”的出现位置应该在“海中”而不是在“海底”。由此推知,教材里编者所加的题目《海底奇光》应改为《海里奇光》更符合原文的本意。教学参考的分析当然也是错误的。
针对这一问题,应该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并质疑、解决呢?因此我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增加了一个“质疑”的环节。
[课堂教学片段二]
在课堂教学时,对整篇进行了必要的讨论理解之后,我适时提出了问题:
“关于课文,还有什么问题?”
学生沉默,思考……
教师点拨:“课题与课文内容是否一致?”
学生看书、思考……
片刻,好几个学生举手。
请一位学生发言:“课文里写的奇光是发生在海里的,而不是课题所说的在海底。所以课题拟得不恰当。”
教师追问:“请说说你的依据?”学生很快地从课文中找出了几处证据,还有其他学生的补充。
[思考和认识]
我想:这节课应该会在学生的心中留下一种印象。那是因为他们依靠自己的眼睛和思考发现了书上的问题。这可以使他们开始意识到:并不是印到书上的文字就都是正确无误的。要学会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发现问题,形成独立的见解。
学生的质疑意识需要教师的培养。而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语文的课堂教学。在恰当的教学时机和教学情景中,通过教师的适时提问、引导、点拨,再经过学生自己的深度思考,就能让学生对文本中的问题及疏漏进行一些有效的质疑。这种师生互动式的交流又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质疑内容的更有效的思考、讨论、交流,从而达成对文本的更深层次的解读和理解。
策略三:恰当、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片段三]
时间:2007年12月25日上午第一节课。
地点:上海浦东模范中学初一(3)班教室。
教学内容:《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
在引导学生圈划、感悟、交流罗布泊曾经是仙湖的文字后,我请一名声音甜美的女生来朗读文章第八节,请其他同学边听、边看大屏幕,相机出示与课文内容文字相匹配的多媒体图片。
然后,我问:“听、看了之后,请你用一个词语形容这里的景色,并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思考,并不断由学生举起手来。
生(甲):“我觉得这里的景色就是我梦想的世外桃源,我向往那里,真想去那……”
生(乙):“这简直就是仙境,我惊叹,赞美!”
……
当文章深入分析,探究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时,我用多媒体出示了被删除的文章的结尾部分:救救青海湖, 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接着,我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写月牙泉,写青海湖的目的是什么?”
立刻有学生举手,略显激动地说:“文中第25节写道‘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文中第27节也写道‘这一切也都是人为的!’这些句子都说明作者痛恨人类的破坏行为,对人类的这种破坏行为的批判。”
师:“你很有正义感,难道作者只是批判人们的行为吗?”
下面小声地议论起来。既而,有学生起来补充道:“告诉人们要停止破坏,保护未被破坏的资源。”
又有一学生道:“告诉人们不要为一己私利,肆意破坏资源,要考虑到未来的人类发展。”
……
在学生们的相互补充中课堂教学完成了,我觉得我收获了很多,我的学生们也收获了很多。
[思考和认识]
《上海市中小学生语文课程标准》中在教学建议中有如下阐述:“应充分、有效地运用信息,并在学习过程中及时交流,使现代信息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多媒体技术是辅助手段,是为教学服务的,不能脱离了课堂教学的重点。我也曾听过一些课,有些教师,收集了大量的图片,供学生观赏,于是语文课就变成了美术课、图片欣赏课。但我觉得,语文的课堂教学还是应让学生沉下心来,体会、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通过阅读、品味,让学生自己感受、再现文字描摩的美好意境。
应该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而不是滥用。一个比较成熟的语文教师应该在恰当的时机,恰如其分地使用适合教学思路的多媒体工具,以达成帮助学生思考,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如上面的课堂教学片段三,教师的两次使用多媒体工具都是目的很明确的。其一,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罗布泊的美丽;其二,是为了启发学生深入的领悟、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加深学生对文章思想内涵的理解。
应该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而不是乱用。怎样理解多媒体的使用是有效的?笔者认为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是否能帮助、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维,从而最终完成课堂教学的重点或必要的教学任务。
策略四:设计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课堂提问
余映潮: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中学语文“板块式教学思路”和“主问题教学手法”的创造者。著有《中学语文教例品评100篇》、《怎样学语文》、《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听余映潮老师讲课》等书。
所谓“主问题教学手法”,即是余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用尽可能少的关键性的提问或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更集中、更深入的思考、讨论、探究。笔者觉得,这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非常具有针对性、有效性的课堂提问。故引此为例。
[课堂教学片段四]
余老师在完成指导学生解题和朗读全文之后,即板书:朗读 ;说“理解”的话。
着提出要求:“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哪里?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说话。”并以“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太阳不肯回家去”示例。
生按照句式要求发言:“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女孩子可以穿花裙子。”“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男孩子可以跳入水池去游泳。”“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可以有个借口,放下该做的工作。”“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可以在绝望中超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踊跃发言,每说一句“好在……”教师均作一次点评。
接着,余老师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一说“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
学生继续发言:“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可以吃西瓜。”“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可以买冰棍吃。”“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可以去游泳。”“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可以在家吹空调。”……
教师总结:“好多好多的好处,同学们都有很多话要说。你们看,通过说‘理解’的话,咱们把课文读懂了。”
[思考和认识]
本节课,余老师教学的是课文《夏天也是好天气》。其第一个教学环节是:朗读——说“理解”的话。余老师的“主问题”是:“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哪里?”他要求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分两个层次说“理解”的话。首先,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说话;接着,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话。这个教学主问题的设计不仅使学生在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还启发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这种课堂提问才是真正具有针对性的,因此才是更有效的。
从上所见,笔者进一步思考和认识到:这种“主问题”才是真正的“具有针对性及有效性的课堂提问”。有些教师习惯于满堂讲,满堂问,满堂灌,而这种“主问题”恰恰是对现在许多课堂教学中出现随意的、简单的、习惯性提问的最好的示范——“针对性、有效性的课堂提问”应该是课堂教学中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的提问。这样的提问可以让学生从课文的整体进行思考、理解和品味,也能够让课堂讨论和探究从更深的层次进入。正是因为“主问题”设计是“少而精的关键问题”,所以使课堂教学目标更明确、教学内容更简洁,教学环节更简单,因此也就更能针对课堂教学的重点,更有效地达成教学任务。
用一个或几个关键问题来带动全篇文章阅读的教学非常适合单篇课文的整体阅读,具有重要的教改意义。因为“主问题”的有效性在于能让学生相对充分地占有课堂阅读和思考的时间,能尽量使学生在课堂形成一次或几次更有针对性深层次的阅读活动,教师在课堂上也变为调控、点拨为主,学生可以有效地进行思考、探究、讨论、交流,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这样,学生能够在大量的课堂实践活动中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这是课堂教学提问的一种非常好的“有效性策略”。
结束语:上述思考和认识,仅仅是笔者根据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以及观摩、学习其他自认为切合自己教学观点的课例之后,非常粗略地提炼出的几个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笔者想强调的是:这是我们自己的一种浅层次的思考和认识,肯定会有许多的不成熟,我们会在以后的课堂教学实践及其他的学习中进行完善,也期待同行的指正和商榷。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