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大学心理学的论文

大学心理学的论文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1 14:57:47 | 移动端:大学心理学的论文

  如今,随着高招门槛的逐年降低和扩招规模不断增大,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重重,女大学生就业艰难尤为凸显。在就业难的形势下她们的就业心理是什么样的呢?这篇大学生心理学论文是分析新形势下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因素。

  在别人看来,大学生都可以找到一份舒适的工作,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而真正上了大学才知道远非如此,工作如此难找,未来如此渺茫,一切都是个未知数!早知如此,我宁愿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女孩,过一辈子平平淡淡的农村日子,也就知足了!为什么非要走这上学路,注定要吃更多的苦,受更多的罪。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

  其实,远非一个刘某,很多在校女大学生,甚至包括一些社会公众,都对“上大学”持起了怀疑态度。一时间,“读书无用论”、“大学生贬值”“学得好不如嫁得好”,以及“民工化就业”,成了这个时代关于大学生的“流行新语”。笔者拟从女大学生就业的层面,对当前女大学生就业的若干心理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探索减轻女大学生就业之痛的思想途径。

  一、女大学生择业时难以抛开的几种“情结”

  (一)“都市情结”

  较之男大学生,女大学生往往具有更为强烈的“都市情结”:不愿搞西部开发,不肯下农村基层,就业观念中渗透着极强的“唯地区论”——“宁要都市一张床,不要西部一套房”,扎堆涌进北京、东南沿海等发达城市。在这些大学生眼里,大都市总是意味着机会、高薪和前途。这无疑加剧了职业供给的不平衡——最需要大学生的地方少有人问津,闯都市的大学生求职者则人满为患。这种挑战精神的过剩和风险意识的不足两者之间形成的强烈反差,造成了她们当中的很多人缺乏明确的就业目标,盲目求职。

  (二) “恋人情结”

  “男朋友在哪落脚、我就在哪落脚”——这句平凡的口号,是那些为了守护爱情而勇于牺牲自我的“新漂流一族”的找工宣言。这种浓郁的“恋人情结”,使得她们的就业之路更加曲折,即便能够“沾”到男友的光“双宿双飞”,也常常因为缺少必要的规划使满意度大打折扣。

  (三) “恋‘小’情结”

  这类女大学生从心理上并没有经历“成长断乳期”,拒绝长“大”、拒绝与社会接触,一直把自己当成是“爸妈臂弯里的小孩子”,并“理直气壮”地认为:“拿文凭”是自己的事,“找工作”是父母的事。过分依赖父母,自己毫无主动性、自觉性,以“回避”的方式规避就业压力和风险。她们的就业之路往往会呈现两种很明显的极端:要么一帆风顺、成功就业,要么一塌糊涂、在家待业。

  (四)“求稳情结”

  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女大学生在择业时,普遍缺乏动态的择业观念,认为“一业定终身”,竭力寻求“铁饭碗”。这种“求稳情结”使她们并不十分看中工作本身的薪金待遇、发展空间,而是愿意选择稳定、舒适、体面的工作岗位,不愿到条件艰苦的基层锻炼,也没有信心和勇气到高收入、高风险的职业竞争,确切的说,是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企情有独钟。

  (五) “求美情结”

  择业时,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求美情结”甚浓。有些女大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美”的优势,把求职简历制作成“个人写真”,希望能够迎合一些用人单位“以貌取人”的潜规则;有些女大学生则偏执地将“就业不如意”归因于“不够漂亮”、甚至是“丑”,不计代价和后果地实施整容或整形手术。

  二、 女大学生求职时容易遭受的几种“思想困扰”

  (一)社会角色困扰

  受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不少女大学生早在读大学时就把自己毕业后的社会角色单一化地“憧憬”为“家庭妇女”,把“相夫教子”、“夫荣子贵”当成自己毕生的使命。换句话说,她们并不期待能成为事业上的女强人,“职业”只是她们生活中的一小部分,甚至是可有可无,既没有长期规划、也不谈长远发展。

  (二)职业观念困扰

  有些女大学生对“公关”、“秘书”之类带有明显社交性质的工作嗤之以鼻,认为一无技术含量、二吃青春饭、三社会认可度低;有些女大学生对工作强度大、尤其是需要上夜班的工作不屑一顾,认为“不是女人干得活”,既丧失了自由、又不利于健康;还有些女生过分强调专业对口,高不成低不就。

  (三) 浮躁心理困扰

  以“超女”为代表的各种选秀活动,使得当今的青年人浮躁心理急剧膨胀,很多女大学生也难以“独善其身”,由最初的欣赏到无意识的模仿、再到有意识的追求,她们用自己的方式追逐着“一夕成名”、“一夜暴富”、“一步登天”。即便是在求职中,这种浮躁心理也是若隐若现,促使她们钟情于“旁门左道”、极力寻找各种“捷径”。

  (四) 内心冲突困扰

  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在意“面子”,找不到工作没面子,工作找的不理想也没面子。于是,简简单单的应聘、求职竟和一大堆暂不相关的人和事扯上关系:“老师、同学怎么看?亲人、邻里怎么看?”与此同时,对于男大学生普遍赞同的“先就业求生存、后择业谋发展”的观念,多数女大学生并不认可,相对而言,她们似乎更钟情于“下一个会更好”。这些内心冲突的存在,难免会为她们的求职之路“人为设障”。

  三、女大学生中常见的几种“非主流”就业观念

  (一)学得好不如长得好

  不少女大学生认为“美貌可以成就事业” 、“学得好不如长得好”,而且“感性美可以代替、甚至超过知性美”。她们极度渴望能够在众多求职者中“超凡脱俗”、吸引到一位“神秘王子”,并从他那里得到幸运和福气,成功就业。于是,她们极不情愿把精力大部分花费在自己的专业上,是对学习抱“实用主义”态度,轻视基础知识和理论,反而对一些如何拥有漂亮脸庞、曼妙身材、高雅气质、交际口才等方面的知识如饥似渴,还美其名曰:“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二) 借男友的“船”出洋

  当一些男大学生、尤其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忙着考托、申请出国的时候,他们的女朋友则索性放弃择业的机会,直接承担起“家庭工作”,全力支持男友出国,并期待着日后能用结婚证书换来“F-2”签证,轻松成就出国梦想。这种“拐个弯,风景更好”式的就业方式,激发着一些想走“捷径”的女大学生,大四之时不是忙着找工作,而是急着征婚交友,希望能够借男友的“船”出洋。如今,女大学生“急嫁”现象的增多,无疑不是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另一种诠释。

  (三)学得再好,不如有个好爸爸

  具有此种就业观念的女大学生,一般家庭出身比较优越,就业全靠父母的能力和社会关系。“读大学就是为了混文凭,拿了文凭自然就有了好工作”。于是,在学校里既不需要争优、争先进,也不需要拿奖学金,只要守住“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底线,就能“万事大吉”。

  四、结语

  笔者以为,寻求减轻女大学生就业之痛的思想途径,需要调整当前女大学生关于就业的一系列错误认知。而不是仅限于“就业”谈就业,单方面强调“大众化”。还要充分结合学风建设、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相关方面,综合来抓。仅靠单纯改变错误的就业观念,是不足取的。

  一方面,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就业指导老师,需要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大众化就业观念”,并教会她们理性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以及如何用大众化的就业观念调节就业重压下的心理失衡。

  另一方面,要从高校的学风建设和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着手,对于一些不把心思用在学业上的女大学生,辅导员应尽早给予提醒或警告,而不是放任自流。必要时,还要做通家长的思想工作,坚决抵制学生家长将社会上的“歪风邪气”带入大学校园的行为。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讨论会,帮助她们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四字”精神。任课教师也要加大对女大学生的监管和惩罚力度,不能在学习上给她们丝毫的“性别优待”,对于随意“请假”、经常迟到或早退的女大学生,要给予实质性的惩罚;考前不给“划重点”、平时分数不拔高等等,以从根本上杜绝她们平时学习不努力,考前临阵磨枪,大量复印笔记,囫囵吞枣的可笑做法,促进她们自觉改变用“考试方法”代替“学习方法”、自欺欺人的错误认知。

  因此,只有双管齐下,各方措施配合得当,才能正确引导女大学生从实际出发,学有所长。最终能够在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走出“终身一次就业”的思想误区,彻底摆脱“唯地区论”、“唯专业论”、“唯亲情论”、“唯相貌论”以及“读书无用论”等错误观念的束缚,克服“皇帝女儿不愁嫁、坚决不能下基层”、竭力寻求“铁饭碗”的思维惯性,以一种健康、务实的心态适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底线”,不等不靠,积极面对,把握机遇,主动出击,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

  哪些行为让你成为一个无聊的人

  在这一系列的关于“什么使人无聊”的研究中,社会心理学家Mark Leary 和他的三个同事发现我们可能通过我们的语言或者我们怎么去表达而使他人觉得无聊。内容和方式都很重要。

  他们同时还发现人们会因为他人判断自己是否无聊而感到焦虑。

  研究的前半部分,研究者要求人们形容一件他们人使你无聊的事情,然后科学家们将43类事情列成表格,让几百人排列出这些行为无聊的程度大小。

  根据他们的判断,以下我们列出几条最无聊的事情:

  最无聊的行为是“消极的利己主义”——变得消极和抱怨,他们总是讨论自己身上出现的问题,而对其他人的事情毫不感兴趣。

  “陈词滥调”——总是讨论琐碎或者是肤浅的事情,只对一个话题感兴趣,而且总是在不断地重复同一个故事或者笑话。

  “冗长”——说话很慢,或者回复的时候停顿时间很长,或者花很长时间给出一个观点,使得对话变得很拖拉。

  “被动”——没什么主见,或者没有任何观点,没有什么预见性,很可能经常去确认别人说了什么。

  “自我为中心”——这个非常显而易见:总是谈论自己的事情。

  “严肃”——总是把事情讲的很严肃,很少笑。

  “逢迎拍马屁”——为了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变得有趣或者人很好。

  “注意力分散”——做一些干涉谈话的事情,很容易转换话题。

  研究的后半部分,对人们参与到对话中的过程进行录像,然后让其他人判断他们排序他们的无聊程度,并且研究者煞费苦心地去编辑他们在对话中所描述的事情。

  这有很多方法去区分无聊的人和有趣的人的行为:

  有趣的人比无聊的人公开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但是,显而易见,这与总是谈论自己不同。)

  有趣的人比无聊的人有助于给出更多信息。

  无趣的人总是给出更多的空洞的词,而且他们总是说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例如,总是说“嗯嗯”来恢复对方,但没有更多的话语。

  无聊的人总是很少的全身心的投入到谈话中。

  在最新的研究中,Leary和他的同事们向人们展现修剪后的人们极其无聊和极其有趣的录像带(由他们的同龄人判断的)。研究者不告诉人们录像带中谁被认为无聊,谁被认为有趣,然后对他们进行归类。

  结果发现,无聊的人确实会被固定,他们会被更加严厉从各个方面判断。例如,他们很少被喜欢,他们被认为不那么受欢迎,他们被认为不那么友好,他们不那么热情。他们似乎不那么容易被了解。他们在性格上经常被诋毁,而不是那么明显的表现出无聊或者有趣:例如,无聊的人被认为不那么强大,不那么有安全感,不太可能作为一个领袖。在18个属性中,无聊和有趣的人只有在两点中比较一致:他们在可靠性和能力上具有相似性。

  只有一个方面无聊的人比有趣的人更积极的,那就是人们认为无聊的人更加聪明。

  猜你喜欢:

  选择恐惧症,你恐惧的不是选择而是失败

  非注意盲视如何影响生活

  自杀前的行为表现有哪些

  自杀并非突发。一般而言,自杀者在自杀前处于想死同时渴望被救助的矛盾心态时,从其行为与态度变化中可以看出蛛丝马迹。大约2/3的人都有可观察到的征兆。那么,倾向于自杀的人,在认知方面都存在哪些特征?自杀者自杀前会有哪些异常行为表现呢?

  据专业人士介绍,倾向于自杀的人,在认知方面都存在一些特征,比如:

  自杀者一般认识范围比较狭窄,倾向于采取非此即彼和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以黑白、对错、好坏的简单二分方式来分析遇到的问题,看不到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不能对自己和周围环境作出客观的评价;

  自杀前的行为表现有哪些

  在分析问题时,自杀者倾向于固执和被动,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归因于命运、运气和客观环境,相信问题是无法解决的和不可避免的;面对困难时,要么缺乏解决问题的技巧,要么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正确的估计,或者根本就不作任何的估计,其结果是经常选择了不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自杀者倾向于缺乏耐心,不现实地期望在很短的时间内能获得成功,如果某一解决问题的方式没有取得直接的、即时的成功,很快就会将其抛弃,结果他们在解决问题方面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功。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把自杀当作一种解决问题的手段;倾向于从阴暗面看问题,对人、对己对社会均是如此。表现为对全社会、特别是对周围人群抱有深刻的敌意,从思想上,感情上把自己与社会隔离开来。觉得自己没有前途,看不到个人和社会在将来可能发生的改变。这种悲观的心理可导致抑郁情绪,进而产生自杀念头;缺乏决断力,即犹豫不决,没有主见,同时行为又具有冲动性。

  倾向于自杀的人,在情感方面也有一些特征:自杀者通常有许多慢性的痛苦,焦虑、抑郁、愤怒、厌倦和内疚成为其情感的主要特征;他们对自己的这些负性情绪感到厌恶,很难接受;自杀者通常情绪不稳定,不成熟,表现出神经质倾向;冲动性地试图排除各种负性情感,如采取各种方法伤害自己,如酗酒、过量服药、捶胸顿足、用头撞墙、扯头发、暴饮暴食,甚至用锐器伤害手部、胸部和大腿等处的皮肤。

  倾向于自杀的人,在人际关系方面的特征是:社会交往少,与周围直接的人际关系(家人、邻里、同事、朋友)常发生冲突,经常丧失已经建立的人际关系,同时害怕被别人拒绝;自杀者难以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新的社会环境使他们感到不适,导致社交性焦虑和逃避社交的行为。

  自杀前的行为表现会有以下迹象:

  言语上的征兆

  直接向人说“我想死”,“我不想活了”或间接向人说“我所有的问题马上就要结束了”;“现在没有人可以帮助我”;“没有我,他们会过得更好”;“我再也受不了了”;“我的生活毫无意义”等表达厌世的话。或和别人谈论与自杀有关的事或开自杀方面的玩笑以及谈论自杀计划(包括自杀方法、日期和地点)等。有的人会流露出无助或无望的心情或突然与亲朋告别。

  行为上的征兆

  一些想要自杀的人会出现突然的、明显的行为改变,如中断与他人的交往或出现很危险的行为,也可能会有抑郁的表现。还有一些人会有条理地安排后事并将自己最珍贵的东西送人。部分人会频繁的出现交通事故,饮酒或吸毒的量也会增加。

  最常见的6种自杀征兆

  当一个人在同一段时间内有以下几种表现时,他(她)自杀的危险性就高:

  1、对自己关系亲近的人,表达想死的念头,或在日记、绘画、信函中流露出来。

  2、情绪明显不同于往常,焦躁不安、常常哭泣,行为怪异粗鲁。

  3、陷入抑郁状态,食欲不良、沉默少语、失眠。

  4、回避与他人接触,不愿见人。

  5、性格行为突然改变,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6、无缘无故收拾东西,向人道谢、告别,归还所借物品、赠送纪念品。

  大约三分之二的自杀者都有可观察到自杀前的行为异常表现,如果我们可以观察到这些征兆,那么,可能会挽救我们亲人或朋友的生命。专家告诫,对于有上述表现的熟人要引起重视,必要及时寻找心理医生进行开导。

  莽撞司机和冒失行人:谁更易违反交通规则?

  不知何时听说了这样一句:莽撞的司机骂冒失的行人是SB,赶着去投胎;行人却说司机是2B,赶着去见阎王。那么这年头莽撞司机和冒失行人:谁更容易违反交通规则呢?

  根据每个人的亲身体验不同,我们或许会尝试着总结规律,比如我觉得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人比司机更多,而你却感到不负责任的司机比行人更多那么,扮演不同马路角色(司机或者行人),到底会不会对人的鲁莽行为产生影响呢?一项最新研究显示,马路上的鲁莽行为,只与个体特质有关,而与马路角色无关换句话说,无论你坐在驾驶座上,还是身处车外,只要你天性莽撞不羁爱闯祸,那么你违反交通法规的概率都一样高。

  主要研究者、以色列巴伊兰大学心理学家Orit Taubman-Ben-Ari和Eliyahu Shay发现,一方面,相比没有驾照的人,拥有驾照的人(作为行人)在马路上走路时更容易做出危险行为,诸如闯红灯等等;另一方面,那些行事莽撞的司机,无论是在车里,还是在车外,都一样爱冒险当然咯,冒的是违反交通规则所带来的、不必要的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在以色列,大部分成年人都拥有驾照,因此,为了了解那些“没有驾照的人”在马路上的表现,研究者们特意在全国范围内招募了518名信奉“极端正统犹太教(Ultra-Orthodox Judaism)”被试(292名男性,226名女性)。对于“极端正统教派”的犹太人来说,开车是不好的,因此大部分“极端正统”犹太人都没有驾照。

  (译者注:所谓的“极端正统犹太教”,是犹太各教派里面最保守的一支,严格遵从宗教律法,排斥大部分现代事物,“极端正统犹太教”信徒的家里通常没有电脑、电视机,他们不上网,不看电影,坚持男女隔离,而且拒绝服兵役,目前约有70万“极端正统”犹太教教徒生活在以色列,成为其国内一支奇葩;)

  所有被试(持有驾照的和无驾照的)首先填写了一份调查问卷,测量其作为行人时对交通规则的遵守程度,问卷题目包括了诸如“过马路之前是否先停下来观察情况”、“在无人情况下是否会闯红灯”等等;接着,持有驾照的被试填写了另一份额外的调查问卷,测量其作为司机时对交通规则的遵守程度,问卷内容包括了诸如“驾驶风格如何(鲁莽,霸道,焦躁,还是耐心)”、“对不恰当马路行为(如超速、闯红灯)的接受度”等等。

  你我或许都会觉得,司机们平常在路上开车的时候多,因此对于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所带来的麻烦和危害也有着更清楚的认识,所以,当他们自己作为行人时,会更加遵守交通规则。事实上,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当作为行人时,司机们(持有驾照的被试)比其他人(没有驾照的被试)更容易违反交通规则。

  “研究结果显示,有了驾照以后,人们反而更加不肯‘好好走路’。”Taubman- Ben-Ari和Shay评论道,他们的这项研究发表在《交通研究:交通心理和行为》期刊上。

  此外,研究者还发现,如果一个人作为司机时,驾驶风格横冲直撞,不顾危险,那么,当他作为行人时,走路风格也一样冒冒失失,不计后果。

  以往研究表明,在某一领域高估(或者低估)风险的个体,在另一领域也更可能同样地高估(或者低估)风险。因此,研究者提出,无论是作为司机时的莽撞,还是作为行人时的冒失,都反映了该个体对于道路交通的风险估计不足。

  最后,本研究在实验设计上也存在不足,由于没有驾照的被试都是“极端正统”犹太人,因此,可能还有其它因素(比如宗教信仰)影响了人们对于交通规则的遵守程度。打个比方,宗教信仰越虔诚的人,越不会违反交通规则没有驾照的人都是“极端正统”犹太人,所以都是模范行人;再比如,越是富有冒险精神的人,越愿意去考驾照拥有驾照的人都是有冒险精神的人,所以更容易冒险。

  同时,本研究采用了“自我评价”的测量方法,这种测量方法具有一定局限性。未来研究应该考虑采用更加客观、更加真实的实验设计,比如测量司机和行人在现实生活当中的表现。

  目前,大多数提倡“与交通陋习作斗争”的宣传都侧重于某一个单独群体(针对司机或者针对行人),然而,本研究揭示了人们违反交通规则的倾向具有普遍性(开车和走路时都一样爱冒险),因此,未来的这类宣传应当结合两者,在强调“莽撞司机害人害己”的同时,也别忘了强调“冒失行人坑爹坑娘”。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大学心理学的论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131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