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学生形象礼仪教育的提出及界定
(一)形象礼仪教育的提出
当代中学生除了具有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和心理特征之外,还受到现代媒体传播的西方个性、民主价值观和审美文化的影响,他们尤其讲究容貌修饰和穿着打扮,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学校为了方便管理,消除一切影响学生中、高考成绩的审美“杂念”,避免在学校评估和参观考察的国内外专家、各级各类领导面前因学生失当的形象和礼仪给学校丢分丢脸,学校领导、教师天天在校门口对违反学校仪容仪表规定的学生进行“围追堵截”,但总是收效甚微。近年来甚至出现学生以跳楼、喝农药等极端行为来与学校的“短发”等校规抗争。为了规范学生的行为,避免安全事故,越来越多的学校不惜重金雇用大量管理人员在非教学时段分楼层看管学生。然而,这些没有教育资质的所谓管理人员参与到教育中来,似乎有悖教育初衷和办学宗旨,更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形象礼仪规范问题。中学生的形象礼仪教育困境亟待破解。随着教育部《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的印发,礼仪教育研究成果逐渐增多,全国著名礼仪教育专家金正昆、全国首位礼仪特级教师贝新茞出版的融合中外礼仪规范、贴近学生生活的系列中小学礼仪教育教材,特别是熊杰关于《礼仪教育的美学本质》一文提出了将礼仪学与美学教育相结合的观点以及近年来出版的大量个人形象设计专著,都给了我们重要启发。借鉴这些研究成果,我们提出形象礼仪教育新主张,并认为,现代中学生形象礼仪教育或者说综合素养的提升从个人形象塑造指导入手,比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礼仪规范入手更宜于被现代的中学生所接受,更适合现代中学生的礼仪教育和道德人格塑造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形象礼仪教育的界定
“形象”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人或事物给他人的总体印象与评价。形象的确立取决于人或事物的本身,取决于他人的感知、认识和评价。因此,要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除了注重提升自身的形象基础以外,还必须注重影响他人评价交往礼仪的修养。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为维护正常交往秩序,建立和谐关系而逐渐形成的一系列的礼节、仪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礼仪的目的在于尊重并赢得对方好感,从而实现人际和谐。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有助于维护自身以及所在群体的良好形象。“形象”和“礼仪”在一定意义上皆为外在表现。“形象”中包含礼仪形象,“礼仪”中包含形象礼仪。可以说,既没有无形象的礼仪,也没有无礼仪的形象。不谈形象的礼仪,有轻视个人礼仪之嫌;不谈礼仪则无完整形象可谈。“形象礼仪”合起来是指个人的外表样子和礼节仪态,这些“外在表现”受主观认识能力和客观复杂性的限制,给他人的印象和感受不一定是一个人形象礼仪素质的真实反映。
二、中学生形象礼仪及其教育现状
2013年5月,“中学生形象礼仪教育研究”课题组对深圳市6所初、高中每个年级各一个班的学生进行了中学生形象礼仪教育现状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740份,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一)学生形象礼仪素质整体较差
30%左右的中学生把说脏话当作口头禅,已经养成习惯,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中学生追逐打闹已经成为校内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猥琐行为在中学生中俨然成为博取他人眼球的一种“时尚”。约40%学生认为自己曾被家长或老师说过“站没站相,坐没坐相”。中学生形象礼仪最突出的问题是:“乱讲脏话”“待人接物缺乏礼貌”“举止猥琐”“衣着邋遢”“面容不整”。一些学生对形象礼仪认识有严重的偏差。有的认为,“外在美不美无所谓,有内在美就行。”更有学生在问卷上直接爆言:“我想怎么穿就怎么穿,关你叼事?是我穿衣服,还是你穿衣服,真是犯贱。”
(二)学校形象礼仪教育严重缺位
学校形象礼仪教育缺位既表现为学校对中学生形象礼仪教育不重视,又表现为教育行为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还表现为学校与家庭、社会各种教育影响因素不能形成合力等,以致造成教育效果不理想。缺位的极端表现是缺失。表面上看是学校担心学生重视穿着打扮影响学习,实质上是学校不重视,也没有从学生自身形象和审美需求角度系统开展形象礼仪教育。学校现实的形象礼仪教育被窄化为仪容仪表检查评分;教学方法老套,习惯硬性灌输;没有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学校的要求与时代脱节,不合时宜,学生对学校的形象礼仪教育满意率不足30%。
(三)学生形象礼仪教育需求强烈
90%学生认为中学生有必要重视自身的形象礼仪,70%左右学生“渴望”或“很渴望”提升自身形象。学生最想在“言谈举止”“待人接物”“仪容修饰”“穿着打扮”等方面提升自身形象。从这种排序的需求中可以看出,我们完全不用担心开展形象礼仪教育会使学生整天只想着如何穿着打扮的问题。在调查中,很多学生直言:“同学中有较多讲脏话的,应加强教育。”“要制止异性同学间的不雅行为。”一些住宿学生强调:“学校应给我们打扮的时间。”很多学生“希望老师能从生活细节方面多教一些礼仪知识”。
三、中学生形象礼仪教育缺失的因素分析
(一)应试教育严重制约学校教育,致使学校美育和礼仪教育理念不清和实践混乱
第一,受考试评价制度的影响,学校美育认识不清,实践不利。在现实的中学中,中、高考成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美育沦为迎来送往的表演和装饰学校门面的奖杯奖牌。学校只关注学生考试成绩,无视学生审美权利,特别是审美素养的提升,不准学生有丝毫爱美“杂念”而影响应试科目的学习。学校的艺术教育课大多被减半且沦为有“术”无“美”的枯燥“训练课”,或毫无教学计划的“休闲课”。教师审美素质亦不高,应试科目教师只关注本学科知识教学;艺术学科教师只专注于自身专业发展或学科教学,无意于美育研究,致使学校的学生仪容修饰、穿着打扮等美育实际问题未能得到教育实践者和教育研究者的有效关注。第二,受考试评价制度的影响,学校礼仪教育认识肤浅,实效不佳。目前,中学没有单独开设礼仪教育课程,相关学科的教学渗透亦多是礼仪知识性教学,少有实际操练,终难成为学生的行为规范或习惯养成。一些学校和老师专注于中、高考成绩,礼仪教育既无明确的教育目的或目标、系统的教育内容,更无有效的教育方法,自然难以取得实际成效。形象礼仪教育实际上已被窄化为防止学生因不当的形象礼仪而在来校参观考察的专家和领导面前丢分丢脸,完全变成了一种纪律约束和面子工作,毫无礼仪示人以尊重的本质体现,更无视学生个性化的审美需要。因而,学生自然反感与抵抗,礼仪教育实效可想而知。
(二)家庭形象礼仪教育基础不牢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是孩子在生活中模仿的主要对象,礼仪教育本应起步于家庭。然而,当下父母自身礼仪意识淡漠,礼仪知识匮乏,礼仪素质偏低,他们既无良好的礼仪修养和榜样示范,更无有效的礼仪教育方法。由于受独生子女和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一些父母要么对孩子娇生惯养,溺爱纵容;要么对孩子施以棍棒,粗暴打骂,家庭教育严重失当。更有一些父母忙于生计或生意,对孩子缺少情感沟通,缺乏家庭教育,礼仪教育更是无从谈起。
(三)社会形象礼仪教育支持乏力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进入转型期,一些是非混淆、美丑颠倒、善恶倒置的社会现象不可避免地给涉世未深与判断能力尚浅的中学生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特别是公众礼仪素质低下,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喧哗吵闹、排队加塞、乱闯红灯等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社会上一些相关单位对中学生礼仪教育更是缺乏积极配合意识,甚至不惜腐蚀中小学生,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向学生兜售低俗漫画、色情书刊。这种社会大环境对中学生形象礼仪素质的提升极为不利。(四)中学生特殊身心发展阶段教育失当中学阶段正值青春发育期,随着身心的急剧变化,中学生自我意识迅速觉醒,开始关注容颜修饰和穿着打扮。这让父母和老师担心不已,害怕他们因此影响学习而“唠叨”不止,其结果是加剧他们的逆反心理,错失形象礼仪教育的有利时机。异性交往和偶像崇拜都是中学生青春期教育绕不开的话题,人生没有哪一个时期比青春期更需要异性交往和偶像崇拜的正确指导。然而,时下的多数家长和老师对此要么讳莫如深、避而不谈,要么“唠叨”不止,妄想一禁了之。其结果则事与愿违,往往会使学生形象和行为更加“离经叛道”。
四、中学生形象礼仪教育的建构
要改变中学生形象礼仪及其教育现状,必须破除以上中学生形象礼仪缺失的直接制约因素,建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适应当代中学生发展需要的形象礼仪教育新目标、新内容、新策略。
(一)形象礼仪教育目标
中学生形象礼仪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提高中学生的形象礼仪素质。在文明礼仪方面遵循《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关于“做优雅大方、豁达乐观、明礼诚信的合格公民”的教育目标;在综合形象方面让学生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阳光自信、知书达礼的当代中学生。具体分为外观形象、行为形象和综合形象三个层面。仪容仪表、穿着打扮等外观形象要让学生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学生模样,整洁大方,自然得体;言谈举止、礼仪交往等待人接物和行为姿态的行为形象,要体现文化教养,举止文明,处事得体;为人处世、学识修养或精神面貌、人格特征等综合形象,要展现个性风采和阳光自信、积极向上的靓丽形象。
(二)形象礼仪教育内容
中学生形象礼仪教育应坚持传统礼仪教育与现代礼仪教育、东方礼仪教育与西方礼仪教育、形象教育与礼仪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传承中华传统礼乐教化之顺情合性、美善相乐之理念,借鉴西方强调个性、平等和简单、实用的交往礼仪文化,以形象礼仪规范教育为主要内容,兼顾形象礼仪理论知识教育,从形象管理、礼仪规范、习惯养成等维度建构内容体系。一是形象礼仪理论知识:简要介绍个人形象管理或塑造的意义、总体原则要求;礼仪的起源、发展、本质、特点和作用。二是仪容修饰:个人卫生(面容、头发、手脚),皮肤护理(皮肤类型与护理、青春痘的防治)和容颜修饰(脸形、发型、体形等协调)。三是服饰打扮:服饰与自身条件、外界环境的协调,服装与饰品(如书包、鞋袜、发饰)的搭配,校服及其穿着要求。四是礼仪修养:表情(眼神、笑容),姿态(站、坐、行),语言(语调语气、礼貌用语、说与听的艺术),交往(与父母、老师、同学,特别是异性同学、朋友的交往),就餐和旅行等。五是时尚审美:色彩知识,形式美法则和时尚趋势(健康、环保、低碳)。六是健身塑体:身材标准(健美标准)、改善饮食(减肥与零食)和注重锻炼。七是才艺开发:雄辩的口才,漂亮的字迹和拿手的绝活(插花、琴艺、书画等)。八是习惯养成:良习养成(专注、阅读等)和陋习矫正(自私、懒惰等)。九是心态调适:悦纳自我,宽以待人,积极处世。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