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调话语中的茅盾研究
摘 要:《新世纪语境下茅盾的多维透视》从“茅盾人格解析”“茅盾的艺术成就”“茅盾的学术贡献”和“茅盾文学奖研究”四个大方向对茅盾本人及其作品、成就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解读和剖析,在一种复调话语中给读者还原了一个实实在在和伸手可触的茅盾。
关键词:《新世纪语境下茅盾的多维透视》 茅盾研究 复调话语
“茅盾,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同时也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化活动家及社会活动家。”这是百度百科所定义的茅盾。但这样的茅盾太过抽象,我们并不能真切感知这位三十多年前离开我们的伟大作家的灵魂与血肉。201*年,浙江传媒学院蔺春华、赵思运等诸位学者精心撰写、编纂的《新世纪语境下茅盾的多维透视》(现代出版社201*年版),此书从“茅盾人格解析”“茅盾的艺术成就”“茅盾的学术贡献”和“茅盾文学奖研究”四个大方向对茅盾本人及其作品、成就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剖析,给读者还原了一个实实在在和伸手可触的茅盾。
一“鲁郭茅、巴老曹”被中国现代文学史教科书尊为大师级的现代作家。要研究茅盾,势必不能脱离当时的政治、文化大背景。在“茅盾人格解析”这一编中,通过对茅盾所处大环境的理性分析,更准确地解读了茅盾先生晚年的心境,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老人的恐惧、无奈与妥协。著作亦对茅盾与王蒙写作的相似处进行了归纳,另外,还以批判的眼光道出了茅盾对鲁迅的接受与误读。
第二编主要对茅盾几部著名文学作品进行了具体的解析,如对短篇小说集《野蔷薇》的研究,谈及了《野蔷薇》对现实的观照及其政治寓意,解读了《蚀》中的男权的建构和时代女性的形象。关于《春蚕》,则从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谈起,再现了茅盾对江南农村现实生活的细腻描摹,体现了茅盾伟大的人文关怀。还将《春蚕》原著与两个不同版本的电影进行比较,分析了两次影像改编的特点和意义。另外,还对小说中的民俗风情描写进行了分析和归类,探索到了小说中茅盾在个人感伤基调中对时代理性的呼唤。《子夜》作为社会剖析小说的经典之作,奠定了茅盾在现代文学家中不容忽视的地位,具有极强的时代性、真实性和艺术性,书中的学者分别从小说的现代性、尚理性、知识分子中的“多余人”形象,以及天气在小说中的不同描写和韵味的角度对《子夜》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解读。另外,学者们对《林家铺子》的研究也极为翔实。例如对文本的结构、艺术手法和几位经典人物形象都进行了阐述,还将影片《林家铺子》与原著的诗意化表达进行了述评。
第三编主要总结了茅盾除小说创作之外的学术研究。比如茅盾对中外神话的比较研究,对诗歌发展研究和现代戏剧研究的贡献,还有对《楚辞》研究进行了神话学的阐释,既有学术性,又有趣味性。由此告知读者,茅盾不仅仅是我们所熟知的小说家,在其他文化领域他也有一定的研究成果。
第四编是“茅盾文学奖研究”,细数了自第一届至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有些获奖作品人们认为实至名归,但仍有争议很大的获奖作品。茅盾文学奖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奖的重要奖项之一,对不同题材内容、不同年龄阶层的作家的接受是对多元文学格局的认可与融入,纯文学不再故步自封,努力做调整以适应文学发展的新要求。茅盾文学奖作为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的创作风向标,所引领的“正统”文学不再走高冷路线,只宣传主流意识,而是深入群众,体贴群众,更具有包容性,的确难能可贵。更为难得的是在书的结尾附录了20世纪以来众多学者专家有关茅盾研究的重要成果和新发现,凝练清晰,一目了然。
说起茅盾,自然少不了要提起他的《子夜》。《子夜》被评价为茅盾社会剖析小说的经典之作,就是这部作品奠定了茅盾在文坛不可撼动的地位。然而《子夜》带给茅盾的不只是赞誉,随之而来的也有批评。但纵观文学界,文坛对《子夜》的褒扬之声占了绝对的主流。在第二编里俞春放不拾人牙慧,不说前人已有过的研究和评论,另辟蹊径,从真实性话语与现代性的焦虑的视角入手,以《子夜》为基点深度探讨了当代中国小说的经典机制――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便需要将现实主义艺术手法与相应的真实性话语相结合。然而这种机制并非人人都认可,先锋小说和新写实小说强调的便是对碎片化的表层的认同,不再看中“本质的真实”,至20世纪90年代后,这种对抗演变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疏离与颠覆。这种变化与心理上的现代性焦虑不无关系。对现代世界的复杂感受令作家困顿、迷惑、焦虑,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焦虑感,文学创作的去意识形态化才能成为现实,艺术表现的深度和广度才有可能进一步被挖掘。
二张光年曾评论茅盾是“文学家与革命家的完美结合”。笔者并不想将这句话看成是一种赞誉,革命与知识分子终究是不相容的。一个充满政治抱负的革命家注定无法成为纯粹的文学家,文学家必然是要体现普遍的人文关怀,从根本上来讲是要认识问题,而革命家是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为目标的,如此必然要牺牲小部分人的利益,从本质上来讲则是要解决问题。历史上被后人誉为政治家、文学家的伟人的确是有的,比如曹操、范仲淹、曾国藩、毛泽东,但茅盾在笔者心中,宁愿他不是旁观者所看到的政治上的成功者。
茅盾曾经坦诚地说:“我对于文学并不是那样的忠心不贰。”在踏入文坛的最初几年,文学作为职业满足了他的生存需求,同时他将自己的政治情怀寄托在文学中,满足了自己灵魂的渴求,直到后来成为政治的直接参与者。当政治上的受挫使他曾经自我实现的设想彻底粉碎,文学创作便成了他安身立命的角落,与此同时他也发现了自己在写作上的才能。当被共产党中央“钦点”时,他无奈被迫重新走向政治,这时他没有更多的时间来阅读,创作更是难上加难:创作方向必然受政治限制,在大环境里他不可能坚持思想的独立,时间更是难得。政治舞台风云变幻,茅盾更像是一个虚拟的摆设,一个被利用的傀儡,一个被敷衍的工具,这个阶段,他无心从政却又必须从政,眷顾文学却又无暇于文学。
在1954的《红楼梦》研究中,茅盾因在一本书的导言部分引用了胡适的观点而引起轩然大波。之后,他在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协主席团联席扩大会议上做了题为《良好的开端》的讲话,他检讨道:“我做了胡适思想的俘虏”,表示“今后一定要老老实实好好学习,一定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思想武器来肃清”自己“大脑皮质上那些有毒素的旅馆商标”“改掉那种自欺欺人的作风”,希望通过这次思想斗争“锻炼出‘新我’来”。想象一位年过半百老人在做这样的检讨,笔者的心情是沉重的。尴尬的时代,总有一些人别有用心,言不由衷、自相矛盾的言论所引起的一系列的风波让这位老人越来越谨小慎微,对有些问题直接避而不谈,三缄其口。茅盾在晚年回望自己走过来的八十几年,充满着无奈与失落。周兴华在《茅盾晚年心境解读》中感同身受地总结道:“他终于在人生的历程中未能实现自己的角色自期,世俗的虚名未能缓解自我价值未得实现的隐痛,回顾坎坷的一生,只能唏嘘不已。”
三茅盾是一个对生活曾经寄以美好希望但又屡次“幻灭”了的人,他的人生有太多不得已的选择,难以自主的生活如苦酒一般使他悒悒不振,他寂寞,他抑郁,他苦闷,他焦躁,他甚至卑躬屈膝、苟且偷生,选择没有尊严地活着,这不是一个文人的悲哀,而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成为中国作协主席和文化部部长的茅盾经常因事务性的工作而无法安心创作,各种大大小小的会议需要他出席,各种要紧不要紧的文件需要他签署,由于自身职位身份所带来的这种困境,使他的构思无法处于连续状态,写作时断时续,根本无法潜心写出长篇作品,于是他转而写评论文章,谈论有关文学创作以及文艺工作的问题。据中国作协党组内部统计,1949年后茅盾仅在国内各报纸、刊物发表的有关谈创作问题和评论作品的文章就有一百六十八篇,先后合集出过七本评论小册子。在这些文章中,中国当代著名的、活跃的短篇小说作家,尤其是青年作家的作品,几乎全部受过他的“检阅”和评价。在多次的会议中,他也对行政人员强行干预文艺工作的这种现象提出了严厉批评。对于茅盾来说,虽然不能身体力行地从事自己最热爱的文学创作工作,但他仍从未放弃任何机会让自己融入时代的艺术潮流中,并努力纠正文艺工作的发展误区,竭力想要使文艺远离褊狭、盲目、功利、浅薄、浮躁的氛围。当然,由于时代政治因素,他的努力并未如愿以偿。
应当说,在“鲁郭茅、巴老曹”六位大师级作家中,关于茅盾的研究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这说明至少从目前看来,对茅盾的研究还是十分必要的,所以《新世纪语境下茅盾的多维透视》一书的出版也算是“急人所急”了。而且,笔者以为,这是一本集众多学者研究精华于一体的、学术性极强的著作,有着较强的可读性。虽然如此,笔者也以为此书还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如部分章节内容似乎应当再做扩充,第二编对茅盾的艺术成就仅列举了五部较为耳熟能详的作品,读来总感觉意犹未尽,可否对茅盾其他文学作品也作以品鉴?第三编中茅盾除小说外的学术贡献是否也能再做充实?当然,瑕不掩瑜,《新世纪语境下茅盾的多维透视》是当下茅盾研究的新成果,也确实为当前的茅盾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借鉴之处。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