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师要重视结合教学实际,从“去除浮躁,做忠实的听众;关注学生身心,做博爱的听众;善于捕捉微妙的瞬间,做一个敏锐的听众”等方面入手,做学生最好的听众,在课堂中要细细倾听,在倾听中与学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种能力的形成,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逐步养成倾听的习惯。
关键词:教师;倾听;习惯养成
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双向“听”的课堂:学生倾听老师讲课,从中解惑进而收获知识;老师倾听学生回答,从中答疑进而解决问题,两者缺一不可。但是在平时的课堂中,往往只关注学生的倾听,却忽略了教师这一方面的习惯与能力。其实,在要求学生认真听讲的前提下,老师更应该以身作则,做“听”的有心人,成为学生最好的听众。
一、做最“忠实”的听众
教师的倾听要尊重学生的真实感受,不能加上自己的体验,让想当然去影响学生的思考和回答。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课堂中不能显得浮躁,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能急不可耐,恨不得替他们说。要先听学生把话说完,然后再找出其中的问题,帮助学生一一改进。关于倾听,我想教师最基本的是要做到“忠实”:面带微笑,专注地看着学生,听清他们的回答,听完他们的回答,并及时给予恰如其分的点评,尽量让学生自己完善回答。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认为你是可靠的、值得信任的,他们会觉得如沐春风,会越来越乐意向你倾吐。
二、做最“博爱”的听众
教师的倾听应该是最宽广包容的,不管是正确的或是错误的,不管是合理的或是可笑的,教师要尝试接受所有的答案。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学会倾听所有的学生,不论是优秀拔尖的,或是默默无闻的,还是不那么尽如人意的,都需要思考的过程、表达的机会以及老师的指导。
班级里有这么一位学生,她学习非常认真,上课一直全神贯注的,语文成绩也能名列前茅,但是课堂上几乎看不到她举手回答问题。我每次的提问,她都默默地将头低下去。经过我多次的观察,发现她总是习惯性地退缩,缺少大胆发言的勇气,这样下去必将影响学习。于是在我的课上,碰到有些难度的问题,并且我认为她有能力回答的,就不管她举不举手,总是直接叫她回答。她虽然红着脸,讲话也磕磕巴巴,但往往会有与众不同的答案。这样一次、两次、三次……她渐渐觉得自己的课堂表现没问题,班里的同学们也鼓励她、佩服她,她越来越自信,慢慢地,自觉举手发言也多起来了。教师要成为最“博爱”的听众,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每一种答案,学会倾听、理解他们的想法,学会接纳、赞赏他们的观点。
三、做最“敏锐”的听众
倾听学生回答时,教师更应该成为一名“猎手”,敏锐地捕捉到学生回答中传递的信息。教师应该把精力集中在听取、感受每一位学生的发言上,收集各种信息,把握稍纵即逝的契机来组织教学,通过倾听学生的发言来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捕捉错漏。在上《乌塔》一课时,上课伊始,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完以后,学生们抑制不住想要表达的欲望,纷纷发表自己对乌塔的看法。当学生对乌塔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以后,我再引导他们反复阅读和思考,并在课文中找出具体表现乌塔特点的语句,画一画,读一读,然后,分小组议论乌塔的种种特点,同学们讨论十分激烈。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我组织全班交流。同学们争着发言,纷纷汇报各组讨论情况。这时,一个平时不太喜欢讲话的男孩站起来充满自信地说道:“老师,乌塔这样出去,她是不是没有安全意识!”这一见解,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于是,我带着欣赏的目光予以表扬:“你的看法很有意思。大家想一想,谈谈自己的见解。”一石激起千层浪,全班学生立刻将注意力转移到这个问题,展开激烈的辩论。生1:我从书中知道,在欧洲那些国家里,人们的法治意识强,治安措施好,乌塔不会有生命危险。生2反驳:乌塔这样做,如果出现万一,她不是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生3:书中写道,乌塔每次出行都有准备,自我保护意识强。就是遇到危险,她的能力特别强,能够化险为夷。生4:我认为课文并不是要我们像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们克服依赖思想,逐步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 课堂上学生这样的回答是一晃而过的,教师一个不在意可能就会错过,没有办法完善或纠正。所以,教师在倾听的过程中要及时发现错误,引导学生通过重新思考、探讨等方法改正过来。
(2)捕捉亮点。课堂教学是动态的,生成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学生不经意的一个问题或一句话,为学生的需要而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生所想要学的。
(3)捕捉未尽之意。教师在倾听时,需要伴随着观察、辨别、选择的过程,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决定,到底是肯定后的点拨,是以此展开的议论,还是借景抒情、借题发挥。有时候,学生的回答往往点到即止,不算错,但总觉得“隔靴搔痒”,没办法说到你希望达到的目标。比如,课堂上经常会问学生觉得某个人物怎么样,他们往往会用一个词语或短句来回答,让你不能满意。这时候,教师当然不能轻易放过,应该及时请学生帮着补充、完善。适时追问甚至自己抛出橄榄枝,让学生未能尽意的回答更充实、更饱满。
《桥》教学中,由于我的细细倾听,敏锐地捕捉到学生对老汉的矛盾心理理解不到位,便有意挑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抓住“揪”“推”这两个形成强烈反差的动词,引导学生反复推敲,并以此作为“问题”引领学生一路前行,让学生在富于挑战的思维情景中,和文本充分对话,和故事中的人物充分对话。学生在情境与氛围中对“揪”“推”的理解更为深刻了,懂得了身负“党员”和“父亲”两种角色的老汉,内心的矛盾、坚毅、挣扎、痛苦。但终究“党性重于父爱”!至此,学生的视野不再只停留在文字上,而是走进了人物的内心。慢慢地,与作者的视野对接、融合,实现了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这样的语文课堂,因为有了教师细细倾听和适时的点拨,充满了思维的张力,丰盈了情感的体验。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教师要试着放下浮躁,静下心来细细倾听学生,做他们最好的听众。师生之间满含交流与互动,我想这才是更好的语文课堂吧。
参考文献:
郑金洲。教师如何做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杨利民。群雁高飞头雁领.教育信息报,2008-12-2.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