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建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文言文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领略前人杰出的才华和优秀的品质,欣赏作品展现的艺术魅力,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丰富学生的思维,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教学;高效性
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文言文教学,教师怎样才能体现文言文教学及文言文教学课堂的高效,对此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明确课堂目标,体现对学生知识能力及情感价值的引导
对于文言文阅读教学,高中课标有这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梳理文言字词及用法,注重阅读时间中的举一反三;二是体会作者蕴含在作品中的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教师在教授文言文时应该体现这两方面的要求。但面对高考,文言文部分的考查19分的试题其中有13分都集中在文言字词方面。就这考查的侧重点集中在了文言字词方面,因而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很大一部分教师只偏重于知识能力方面的要求,注重文言字句的精讲及通篇翻译,忽略了学生情感价值方面的教育。这样的课堂内容只是强调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不能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更谈不上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
教学目标的设定体现教授内容的同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就每一篇课文可以分课时设定目标,课堂上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例如,《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目标可按三课时来体现整体的三维目标。
(一)第一课时
1.了解《左传》的相关知识。
2.积累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的活用和特殊句式。
3.诵读并通过语言环境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达到文章翻译通顺的程度。
(二)第二课时
1.在疏通文义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2.体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三)第三课时
1.鉴赏烛之武高超的论辩技艺,体会《左传》的论辩艺术。
2.把握重点人物的形象,学习烛之武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的爱国精神。
3.提取有关“烛之武”的写作素材并进行片段写作。
这样设定教学目标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也体现了情感价值的教育。许多教师认为像这样的课文一二课时比较重要,第三课时就可以略去,但我认为在倡导课堂的高效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方面第三课时也很重要,我们在备课的时候设置问题可以充分结合学生实际知识状况进行适当的拓展。
二、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给学生充分的预习思考空间
我们面对的是农村普通高中的学生,学生普遍学习习惯较差,缺少自律性,怎样让学生自觉地学习,尤其是语文的文言文教学,怎样才能让学生认真地预习,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尝试,自主探究的课堂学习模式相比传统的课堂可以充分地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
传统的文言文阅读教学是老师主讲,课堂上教师介绍作者、介绍背景、通篇翻译,学生记笔记,在整个课堂中教师在唱独角戏,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有很多学生课堂上只是忙于记笔记,至于课堂上需要消化的知识根本没进脑子,就是感觉听进去了,还笔记到书上了,但学生感觉文言文的课堂很枯燥,文言文也就成了学生最不喜欢的一类课文。每次做练习题遇到文言文阅读,学生总是跳过去。这样的课堂我们调动不起学生兴趣,何谈高效呢?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师可以提前通过导学案布置预习的任务,文言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段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做,学生小组内可以就疑难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可以提前给些预设的预习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目标明确。课堂上讨论探究环节学生就不同的答案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就疑难问题进行探讨,教师适时解惑、补充总结。有些教师担心这样学生的文言知识积累不到位。对于这一担心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检测,比如课堂上随机生成的问题可以先让学生解决,考查学生对文本的预习程度,教师也可借此了解学情。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高中的语文教学重在学生的参与、学生的理解,对于学习习惯良好自律性强的学生而言,他们不用老师叮咛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而我们这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一到文言文的课堂,非常安静,课堂气氛活跃不起来,更别说是让学生自己去学习。采用自主探究的课堂形式,可以让学生人人参与,让学生动起来而不是被动地记笔记,避免了学生课堂上的无聊,课堂气氛也相对活跃,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会预习、学会思考,可以充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拓展延伸,体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
我们许多学生认为文言文的学习比较枯燥,学生学习文言文缺少兴趣,有些教师认为高考文言文重在字词,因此一些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只是重点解读字词,注重语文的工具性而忽略了对文本的深入探究,对蕴含在文章中的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挖掘不到位,对这些知识仅限于学生的理解,这样的课堂怎能体现文言文教学的人文性。
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拓展环节是对文本内涵、外延的深化,是对学生思维的提升、精神的陶冶,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拓展环节的内容必须紧扣教学目标,比如,在讲《烛之武退秦师》我们可以用一课时的时间和学生一起探讨体会烛之武高超的论辩技巧以及烛之武在论辩中体现出的爱国情怀,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又如,《鸿门宴》中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拓展提升时可以用古人对项羽的评价来引出学生对项羽的评价,这样学生的认识全面而深刻,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如,《项脊轩志》可以引导学生感悟文中细节描写中体现的亲情,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
就我们的学生而言,能够让学生充分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成为课堂的主体,这样的课堂才能成为高效的课堂;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自觉地去学习,在自觉的学习中能够发现问题、学会思考,这样的教学才能称得上是有效的教学,我们不仅仅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探索着,在语文教学中探索着,我们更在与学生相处的学习生活中不断探索着……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