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比教学活动,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课内比教学”大比武活动,也是一次大好的学习机会。我校全体数学教师都参加了这次比武活动,而且每位教师都是精心准备,拿出了自己的最高水平。我积极参与了每一位老师的比武活动,认真学习了各位老师的教学经验,受益匪浅,让我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的感觉。通过本次“课内比教学”大比武活动,我认为要在“比武”中取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深入解读教材
本次活动每一位上课教师不但从思想上十分重视,而且都做了认真的准备,整体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每一位教师都能深入解读教材,读懂教材,所以教学目标定位正确,重、难点把握准确,并能找到适当的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注重将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能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处理教材,并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二、倡导自主合作学习方式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学习,是本次“比武”中的重点之一。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自学、自悟是基础,合作学习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方式上,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每一节课教师都积极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时机,让学生主动观察、思考、猜测、实验、在交流中分析、推理、判断,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让学生在“做”中参与数学“再创造”活动,实现了个性的展示与飞扬。“比武”中的每一位教师都在这方面不断探索、不断钻研,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学生在这种民主、开放的学习方式中,理解能力增强了,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
《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堂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课教师能够根据不同年龄孩子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大部分课堂上学生津津乐道、意犹未尽。课成功的关键原因在哪里?我认为它是在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上而进行的一次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具有一种张力、一种召唤力。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呼唤着学生富于个性的创造性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寻找固定答案的过程,不再是亦步亦趋地复现教材中知识概念的原意,不是只去忠实地认知而无自己独特的渗透情感的体验,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开放的、创造性过程。学生在不断理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中理解社会,理解数学在社会中的价值,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新理念。
本次“比武”活动收获不小,但是也有不少教师存在着不足,如:在如何把创新与思维训练、基础知识训练相结合方面,还要深思。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还有待于继续提高,如教师的语言表达还要更准确、更精炼;板书还要更清晰、更美观,能把主要内容提纲式的呈现给学生。教师的目光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调动全体学生尤其是后进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设计上要注重实效性,不能单靠一些新颖的方式来吸引学生,而是要靠教师扎实的功底把学生引入知识的天地,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知识的魅力,从而自觉地去探究、去钻研。教师还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必须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备课,语言要有感染力,整个课堂节奏要鲜明,有起伏、有高潮、有亮点。
这次活动让我看到了一群勤钻苦研、敬业乐业、与时俱进的同行们。“比武”教学充分体现出了老师们的细心、耐心和精心。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环节的优化、教学问题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安排、教学语言的组织……尤其是课件的制作,更是体现出了新时代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极其过硬的基本功。由此可见,“课内比教学”活动是时代的要求,是教育的需要,更是教师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必须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以此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总之,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不断反思的过程。教师走上了讲台,不是重复一次教案,而是通过师生共同活动进行的一次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平时应深入解读教材,了解课堂,寻找到合适的方法进行课堂生命的再创造,争取使我们的学生真正理解数学、走进数学,让学生有兴趣学、愿意学,并且能自主地进行尝试,为学生真正营造一个绿色的生态课堂,真正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独立见解、善于理性思考、积极开拓应用、勇于创新变革的人。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