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浅谈儿科学教学改革论文

浅谈儿科学教学改革论文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1 15:20:09 | 移动端:浅谈儿科学教学改革论文

  儿科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卫生保健及疾病防治,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一门主要课程。为了更好地为基层医疗单位培养髙素质技能型人才,我们在儿科教学中从以下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讨,收到了满意的效果。我们的做法是:

  一、调整课程结构

  根据三年制普通专科临床医学专业本课程学习的目的和要求、学时安排和具体情况,我们对教材内容作了重组、整合、增减等处理:(1)一些常见病,多发病为必讲疾病,详细讲授,如“小儿四病”等疾病在我地区发病率较高,故我们把小儿“四病”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讲授;(2)一些疾病虽然常见,但与其他课程重复或学生较易理解,如泌尿道感染、新生儿肺炎、口炎等,我们安排学生自学;(3)有些少见疾病,如原发性免疫缺陷病、遗传性疾病,我们扼要讲解,点到为止;(4)一些学生不易理解、掌握的内容和疾病,如小儿液体疗法和先天性心脏病的血液动力学改变,我们把其作为教学中的难点来讲解;(5)教材上虽然没有,但我们认为有必要让学生了解的疾病,如新近学术界普遍重视的“小儿艾滋病”,当前我市临近地区流行的“小儿手足口病”等,在结合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中也予以介绍。我们认为这样处理教材,更有利于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

  二、改革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我们以学校定位、本课程定位和授课对象特释等为出发点,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与改革,设计了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以解决老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以及为什么这样教和为什么这样学的问题。

  1.认真备课,理论联系实际,讲清重点、突破难点。(1)认真备课和试讲:在备课前,首先认真收集本课程的全部资源,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教学参考资料、教具等,然后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实施方案对收集到的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具有自己特点的教案和多媒体课件。备课时,力求做到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具有系统性,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每学期上课前1月进行试讲,并将电子教案和课件存放在教室计算机内,供学生浏览下载。(2)理论联系实际,精讲重点、难点。对重点和难点内容,我们在布置预习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思考、查阅相关文献。课堂上以问题为中心讲解重点和难点内容,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对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就以具体病例进行分析,结合课后作业,帮助学生理解。例如液体疗法这一章节较难,课堂上难以理解,我们就结合病案分析和课后作业反复进行强化,达到讲深讲透,学生掌握的目的。

  2.采用多种方法,增加学习的趣味性。(1)重视授课语言艺术的感染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课本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教研室制作了电子课件,购置有儿科全套医学光盘,供师、生使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借助图片、动画、声音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枯燥生涩的理论知识化为形象生动的比喻或者联想。如在讲授肾病综合症时,通过展示肾病综合症患儿的外貌,使学生对本病产生的深刻的印象。这种教学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易掌握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学习内容。(2)我们还想方设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术讲座,知识竞赛和社区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3.改革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病例讨论教学法某些章节我们以病例讨论代替单纯讲授。讨论前将病例印发给学生,并提出3—5个问题,使学生有充分思考的时间。讨论形式不拘一格,学生自由发言,这样可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集中学生的正确意见,对有见识、有创新的发言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对错误的意见给予纠正,并指出错误的原因。有些问题可不必做结论,留待课后让学生继续思考和探讨。总结要简明、扼要,有指导性,使学生通过总结在对疾病的认识上有较大的提高。此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角色转换法一让学生当老师:我们将课本的部分章节内容让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准备讲稿,再由他们给学生上课,教师听课,学生讲完后由教师点评,这种模式不仅可以督促学生认真看书备课,提高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同学们面前展示自己衮出和优秀的一面,增加学生的成就感、自信心,使学生全方位提升素质,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3)充分利用试题库:将试题库放在教室计算机内,学生可利用业余时间做练习题,通过做作业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不懂的地方再问老师,教师可了解学生的学习结果,达到纠错和温故知新的效果。

  4.重视实践教学,注重能力培养。(1)儿童保健是儿科学的重点之一,健康小儿的体格检査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为了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掌握小儿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评估方法,我们每学期都会带领学生到社区的幼儿园,对小儿进行体格检查,并开展以儿童营养为主线的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达到教学目的。同时利用课外时间参加社区义诊,去福利院看望残疾儿童,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2)利用学校临床技能培训实验室和附院儿科病房,大力开展实践教学,强化学生技能操作。以班级为单位,分组轮流进行操作和见习。由指导教师进行演示,再让学生练习;在病房内先让学生了解患儿病情,以“症状为中心”提出问题,围绕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制定治疗方案,最后教师进行总结,以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三、改革考核与评价

  目前,许多院校仍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考试还是以闭卷形式为主,把学生的课程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能力大小的标准。这种评价方式不仅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能力情况,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还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弱化了学生创新意识,严重偏离课程培养目标气所以,我们改革了考试模式,实施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闭卷、开卷、口试、技能操作及演示等考试形式互相结合,以便更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际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改革,学生普遍反映,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儿科学基础理论扎实了,动手能力增强了,增加了将来从医的信心。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浅谈儿科学教学改革论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133976.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