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诗社影评(一):
我一向以为,《死亡诗社》的出现为那些不懂诗歌的孩子启开了一道自由的大门,尽管它只启开在黑夜中。我也一向相信,诗歌是手术刀,割除了那些思想的肿瘤,也淬炼了那些久已沉默的心。——陆支羽
“船长”和他的船员们
“Oh!Captain,My Captain!”
“啊,船长,我的船长!”惠特曼在“紫丁香开放的庭院里”呼喊他的船长,那是试图唤醒林肯总统的呼喊,如此肃恸昂扬,恍若置身污浊的泥淖却依然执守不安静的遥想。
直到许多年以后,这一声呼喊在《死亡诗社》中再次一丝丝爆裂,我才渐渐明白,为何当初爱默生能慧眼识珠参透《草叶集》对于世界文学史的价值?
爱默生在给惠特曼的信中写道,“我揉揉眼睛,想看看这道阳光是不是幻觉;但是这本书给我的实感又是明确无疑的。它的最大优点就是加强和鼓舞人们的信心。”
及至《死亡诗社》,一大群诗人住进“惠特曼”的乌托邦。他们站在密匝匝的森林里眺望大海,他们说:不可说的,亦须说;可说的,更不应沉默。
诗社:“死亡”与“重生”
“当我活着时,我要作生命的主宰,而不作它的奴隶。”——沃尔特·惠特曼
《死亡诗社》是一个秘而不宣的故事,人说它只关乎暗夜里篝火般的骚动,却不经意引燃了白昼的明火。时过境迁,那些咆哮在印第安山洞里的火种,便最后开始有了自己的颜色。
影片中,孩子们学着年轻时的基廷老师,重组了“死亡诗社”,恍若一场完美梦魇的续篇。那是一个前途未卜的社团,只因艺术的信仰而彼此牵系。他们在每个夜里穿过黑黢黢的树林去印第安山洞诵诗,做一群短暂的不安静的诗人。黑茫茫的雾气中,他们是火热的影子;林烟四起,那是“夜的第几章”在匆匆吟诵?而诗人们与山野的幽会又究竟能持续多久?
那前行于夜幕中的不自由的灵魂呐,我看到你们开始蹒跚起舞。满树林都是镣铐的锈味和“咣当咣当”的碰撞声。你们的呼喊惊起了多少林鸟?甚而撒旦的阳光也淹没在瘴气之中,化成虚弱的青烟散去。
“当我活着时,……”听,谁在吟诵惠特曼的诗?“……我要作生命的主宰,……”噢,那铿锵的气浪一波波传入我的耳膜,“……而不作它的奴隶。”亲爱的诗人们,这是怎样一束坚贞的信条?
人说,“死亡诗社”是一道“向死而生”的符咒,或而死去,或而重生。不经然想起余华的《活着》,那么多年以后,那些埋葬于荒野的低于大地的尸骸是否安然沉睡呢?那些活着的灵魂为何会沾染上莽莽苍苍的寂寞?终究是因为太爱回忆,还是未来的烛火过分微弱?
曾跟朋友一齐追溯过文学的源头,花了一下午时间,得出结论:诗歌是文学的策源地,亦是艺术的基石。在小说的麦田里摸索了那么久,至终还是流浪到诗歌的河流;人越长大,越企望纯粹的思考和感悟,越不敢正视黑森林里弱肉强食的黑幕。
我一向以为,《死亡诗社》的出现为那些不懂诗歌的孩子启开了一道自由的大门,尽管它只启开在黑夜中。我也一向相信,诗歌是手术刀,割除了那些思想的肿瘤,也淬炼了那些久已沉默的心。
诗人:“船长”Keating
“站在世界屋脊上,我喊出我野性的狂叫。”——沃尔特·惠特曼
基廷(Keating)老师的存在是一束阳光,也是一把匕首。影片中,正是他引导学生们撕掉“庸人自扰”的教材,正是他载着学生们偷渡去黑森林的山洞里诵诗吟唱。他是他们最英明的“船长”,最无惧无畏的精神导师,却也一步步把他们领向了被禁锢、被剥夺自由的危难境地。于是,孩子们看到了光亮,也嗅到了死亡。人说,那是锁在铁链上的象牙塔,是戴着镣铐起舞的乌托邦。
影片中,“船长”一词被赋予了多义性,它成了“基廷老师”的绰号和“惠特曼精神”的代名词,亦喻指着对“自由”的呼喊。
从基廷身上,我们看到了太多艺术家的影子。他们从来不曾出名,而是隐匿于每一座城市的角落,在钢铁森林的荒原里写自己的诗,做自己的梦。有人说,基廷是一个“有诗人气质的海盗”,在威尔顿学院里,他出现得太不合时宜,他像海盗一样盗取了孩子们的思想,却为理想混沌的心点亮了久违的灯塔,给他们看见了生命中的另一面旗帜:黑色的旗面,白色的骷髅,像一道死亡的符咒。
他是如何执迷于惠特曼的诗啊?那原始的美,那驰骋的风,那野性的流淌。是谁咒骂惠特曼“不懂艺术盗世欺名”?这多少年前的妄语,在《草叶集》风靡美国诗坛一个多世纪后的这天,竟变得如此卑劣可笑?而悲哀的是,人还是那么的不自由,似乎从来都没有自由过。诗歌本身所企望的自由,却被各种格律、音韵所牵制,如同关押于牢笼的囚鸟,支不开羽翼。
流浪诗人基廷终究做不了救世主,他唯能尽力寻求改变。尼尔死去时,他沉默得让人害怕,他长久地盯着自己的影子,恍若整个身躯要陷落到影子里。他是船长,但终究也是海盗。
所幸的是,终有东西被传承下来,关于自由和期望的信仰,关于诗歌的真谛。
死亡诗社影评(二):
影片主要讲了一群学生在基丁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如何选取自己的人生,反抗给予他们压抑和束缚的教学体制,但又以一个学生的自杀和基丁老师的被辞为结尾。情节的安排行云流水,没有任何花哨,只是在喜剧式的上半场走到沉郁的结局时,多少让人有点情绪黯淡了,但正是这种被现实挫败的感觉,和着最后一个场景里抑郁中的高潮,升华了该片的寓意。回过头细细品味时,影片丰富的内涵甚至会让人分不清,究竟谁是该片的主角,基丁老师?学生?还是如铁屋般禁锢人的心灵的体制或者说是这个现实的世界?
社会发展到这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急剧变革,计算机及信息技术也广泛的应用到教学中来,师生之间已经不完全是单纯的传递和理解关系了,学生能够从其他渠道获取知识,有时候甚至在某些方面比教师明白的还多,教师的权威地位受到了威胁,不再象以往那样直接以权威的身份向学生传递经验,而是透过间接的方式实现文化传递,他以各种方式调动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自己精心设计的环境中进行探索。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递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而有可能同时作为学生的同伴、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和帮忙者等等,教师的主角越来越向多重化方向发展。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那么单一了,教师的主角也多元化了。
在基丁的世界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育人者如何在体制和教条下成为放逐者的故事。如果说,这部片子里有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是象征着束缚和压抑的现实世界,另一个是体现了自由和激情的梦想的世界,那么,基丁就是这两个世界的联系点。他是现实世界里的老师,是拥有现实世界里诸多光环的人,但他更是指引着学生发现并珍视内心梦想的舵手(船长?),帮忙学生坦然应对自己,应对生命的友人。()他教会他们用不一样的眼光看世界,做不一样的自己,挑战那些在别人眼里是金科玉律的教条,走真正自己想走的路。无论是让学生撕掉权威关于诗歌的评价用自己的心去品读,还是让他们看到自己是如何随着别人的脚步改变自己的步伐的,基丁用他的人格魅力感染着这一群在禁锢里压抑太久的年轻人,让他们恢复了飞翔的勇气和向往飞翔的激情。但属于基丁自己的结局是被校方因为“毒害”学生思想为名赶走了,似乎和遥远切近的时空里,那些个挑战者,背叛者的杯具式命运无奈地呼应了。
此刻的教师的师生关系观,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转变成新型的伙伴关系、朋友关系。教师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评价,分析其中的不足,提出改善方案;另外,教师还要从事一些与自己的教学有关的科学研究,从理论上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就要求教师要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来教学,因此,要求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要能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要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思维具有超前性和独创性。教师自身应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构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有开阔的视野,善于分析综合信息,有创新的数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资料选取,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等。善于创设"创新的自由空间",为学生带给更广阔的学习园地,指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新课程的多样性、选取性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新的课程,具备有多样的选取性,在共同基础上设量不同的系列课程,以供学生进行适合自己发展的选取。整个课程体系,包括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资料等,都将致力于根据学生的不同志趣,潜力特征以及未来职业需求和发展需要,向他们带给侧重于不同方面的学科学习资料和学科实践活动。
这就要求教师有潜力胜任不同的课程,既能教基础课程也能教系列课。教师不仅仅是解惑者,还应是问题的诊断者,学习的启发者,还要求教师能了解所教学生的个性发展。指导帮忙学生按自己的潜力需要选取所学课程。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和定化时期,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都会从教师的主角文化中折射出来。并透过他"映照"在学生的人格世界中,作为教师的言传身教,决定了其人格对学生人格的构成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死亡诗社影评(三):
这部影片很是激发人的思考。考试上名校做医生赚大钱娶美女,并非中国学生的专利。尼尔的父亲也和一个普通中国家长一样,望子成龙,扼杀他的表演兴趣,逼他好好学习,以后上哈佛医学院,结果这小子想不开,开枪自杀了。学校正好要找理由收拾搅翻了一潭水、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培养爱好的新来老师Keating,于是将尼尔之死归咎于他。新来老师被逼走,但是他失去饭碗,得到了不少学生的心。电影的结局是开放的。后事不知如何,然而在我们身边,我们一转身,就会看到个把像Keating那样的人。其实他们的命运不一,有的人被排斥,有的人被同化,有的人活的好好的,甚至比其他人更成功一些。
电影中的老师教授诗歌的时候,将现实主义的诗歌大部分跳过去不教,而侧重于浪漫派诗歌,如惠特曼那种气贯长虹的诗歌。对于除了荷尔蒙一无所有的高中生来说,其实这未尝有什么错误,因为你怎能想象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就那么现实,连一点梦想都没有了呢?有这么一个突破口,有个死亡诗社这样的组织,宣泄一下,或许能够避开更多的问题。至于尼尔的自杀,其实是和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培育方法没有什么关系。一个有梦想的人,其实也能够不脱离现实。
理论上说,教育是要把我们培育成改造世界的人,也就是Keating这样的人物。和老同学联系,他们不是问我在哪里高就,而问我在哪里改变这个世界,还有的同学说,等我长大了(毕业了的隐晦说法),我会像狂风暴雨一样,席卷某某领域
教育是老师的教育还是对学生的教育?()我想教育是为了学生,所以学生在此问题上就应更有发言权,尤其是经历了中国的流水线式的教育体制之后的学生。
记得大二的时候上过一个公选课,关于外国教育的,其中说到美国的教育方式,还记得当时有一个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说:中国的教育和美国的教育有什么不同?老师说中国的教育只强调技能和知识的传授,而美国的教育却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交际等等综合潜力,从很早的时候就强调学生要有一个自己明确的发展方向,确定自己就应往哪方面努力。这就造成了这样一种状况:美国的大学生,不管学习成绩好坏,毕业之后大都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明白自己适合做什么,能做什么。而中国的学生呢?大学的专业都不必须是自己喜欢的,毕业之后都不明白自己能做什么,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是怎样的,职业计划是怎样的。等找了一些工作,跳过几次槽,碰过若干次壁之后,才明白自己就应做什么。但是已经快30了。
那时候作为大二学生的我,生活的很盲目,读的就更盲目,毕业并不是那么迫在眉睫,所以过的不痛不痒的。
中国的教育使得学生从小就没有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的权利,或者已经养成了大事都由老师或者家长做主的可悲习惯。而老师真正就应教授的,正是此道:培养一个学生独立自主的人格。剧中的Johnkeating叫学生们勇于尝试,勇于突破,有自己的想法,发展自己的爱好。这些正是学生所缺的,谁能说这是错误的人生观?难道平庸,人云亦云才是正确的?
关于中国教育体制的弊端,我想大家都很明白,但是究竟如何解决,对于国家来说也是一个难题,但是不管怎样,我坚信Johnkeating那样的老师才是真正好老师,值得尊敬的老师。
死亡诗社影评(四):
生命之花就应为何盛开?我们就应如何看待生命,如何对过我们的一生?看过《死亡诗社》后我对生命的含义又有了重新的认识。
故事发生在一所拥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且升学率不错的预备学院里。在那里,教育的模式是固定的:在学校的开学典礼上,大家一齐背诵着学院的校旨——所谓的四大支柱:传统,荣誉,纪律,卓越。可当大家重回寝室,这四大支柱却变成了:虚伪,恐怖,颓废与污秽,学校也被当成了地狱。可见这样的学校生活是违背他们的内心的。课堂上老师就应照本宣科似乎才合乎学校的办学理念,说白了学校只是以升学率为标准而致力于将每一名学生加工成一个个合格产品。但是这一切,却因为基丁这个“异类老师”的出现而改变了。
第一堂课上,基丁老师是以轻快哼唱的小曲开始的,应对面面相觑的学生,他带领学生们远离的教室,应对那一张张年代久远的发黄照片,去聆听“卡匹迪恩”这句静默的忠告,去感悟时光的短暂和生命的消亡。他要学生把僵化的理论从教科书里毫不犹豫地撕掉;他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崭新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世界;他甚至将课堂搬到操场上,让学生在他面前排队行走,让学生们踢球之前每人念一句激励自己的诗歌,告诉他们,在理性的现实之下,隐藏着一个梦幻、浪漫的世界,等待着我们去感知。他打破了所有的教学模式,提倡自由的思想方式,激励每个人发出自己的声音,抓住时间做最好的自己。与传统教员不同,他摒弃刻板与教条,不用教鞭和体罚,却以诗歌、音乐、运动、以深厚的学识和热诚的心灵,在无拘无束的分享中去开启一颗颗懵懂的心灵。
片中的学生们虽然众多,但个性分明,尼尔无疑是这群男孩中最为优秀的一个,他英俊、开朗,成绩优异又多才多艺。父亲面前的乖儿子,在同伴们中他是公认的领袖。他激情四射,率先重组“死亡诗人俱乐部”,并在表演中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寄托;尼尔的室友托德是个害羞,胆怯而略带保守的男孩,不会走近别人的生活,更不会让别人走近自己的生活;查理是他们之中最叛逆的一个,不仅仅仅表此刻思想上而且在公众场合公然与校规校违抗,结果也退学告终,也由此变成一位斗士——纽旺达。努尔斯也为自己心爱的女人疯狂:他们之中有的软弱,有的顽皮有的叛逆——这些面孔就是现实中的我们。
中国式的家长总是望子成龙心切,成功的父母千方百计把孩子变成自己的翻版,不够成功的却用孩子完成他们的夙愿。没想到远渡重洋,美国的家庭也有几分神似。尼尔的父亲迫使他放下校修改的职务,最后在央求下站上饿梦寐以求的舞台,但在掌声中父亲还是要求他结束演绎生涯安心学习以便考上医科大学,成为一个衣食无忧的中产阶级。
世界上有两种生活方式:一种人是按照既定的生活模式循规蹈矩而不越雷池一步,而另则是追求自己的理想中体会生活的真谛。在“另类老师”的思想指引下孩子们学生们找到了那个黑暗的山洞,在手电的灯光照耀下下,他们的“死亡诗人俱乐部”成立了,山洞固然寒冷潮湿、条件恶劣,但对他们来说这不是山洞,是精神的家园,因为在那里,在那里孩子们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一件事,他们找到了他们的追求、他们的归宿,他们的灵魂才能得到片刻安宁,虽然在当时的校规之下这样是不对的,但这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
尼尔在这过程中灵魂也得到了一次升华,就在他热烈地追求着内心的理想,但应对父亲的固执和冷漠,在自我选取与家庭制约的尖锐矛盾中,他既不想成为父亲期望的那样的人,也在成为真正的自己的过程中困难重重。于是在那个飞雪的寒夜,尼尔戴着精灵花冠回溯了自我盛放的璀璨一刻之后,决绝地用手枪将自己年轻的生命终结在梦想的祭台。
青春是一个迸发的年龄,仅有本分的高学习,那是不完整的。只有激情、叛逆、个性、奋发并进,才能使生命更加充实,更加绚烂。能够说尼尔的死是雄壮的,如果他按照父亲指好的道路,好好得学习然后考取一颗道学然后成为一名医生,他会生活无忧,成为一名受人尊敬,衣食丰禄的中产阶级。所不同的是他将生活得平静而绝望,但是他却用死亡来祭奠自己的理想。
在现实和理想的挣扎中,理想总是无奈中成为祭品。在严酷的现实世界里,一切以现世利益为准则来决定是非对错的社会中,理想显得那么无力而惨白。虽然尼尔的死士对现实的一种无力的抗争,但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痛快燃烧!谁说这样的牺牲不够雄壮?尼尔之死是对梦想追逐的最高形式。记得基丁老师曾说过:要做生命的主人,而不是生命的奴隶。生活是高尚的方式,是在因为,现实虽然能够打倒我们的身体,但你永远无法打倒我们的灵魂。
人生中最难是选取,在自己的理想和现实碰撞的时刻,我们就应怎样去应对?是屈从现实,还是任理想生长?生命如朝露般短暂,根本等不及我们为别的东西羁绊,容不得为别人而活。现实和理想永远有差距。但又如何?医药,法律,商业,工程诸如此类只是维生的务必条件,这只是为生存所需。但是诗,爱,浪漫,美这些才是我们生存之原因,这些才能使我们的生存称之为生活,是生活得新的阶段和层次。
生命是什么?在电影里,生命是诗,生命是戏剧,生命是一场演出里最为充满华彩的那个篇章。在现实中生活是一架钢琴,需要我们自己为之弹起最美的旋律!
死亡诗社影评(五):
《死亡诗社》影评
很多人喜欢这种类型的电影,和《蒙娜丽莎的微笑》、《放牛班的春天》类似。因为他们总是会在影片中产生一对矛盾体,即解放的思想与保守的冲突、对立,并且,结局总是,前者占据了心灵上的重要地位。
那里不说《蒙娜丽莎的微笑》。因为这个片子虽然看过,但是却很惭愧,忘记得差不多了。就说《死亡诗社》和《放牛班的春天》。个人觉得,就影片而言,后者要明显好看一些。因为后者的叙事较为集中,再加之音乐的美,使得整个影片久久韵味回荡。其实《死亡诗社》也不差,影片诗情画意的部分构图精美,尽管音乐不够精良。但是影片刻画了好几个人物形象,又不能面面俱到,否则就是罗嗦没有重点;但即使是编剧认识到了这一点,影片还是存在着必须程度上的缺憾。我就觉得那个名字有点怪的男生能够删去,因为自始自终没看见他有什么成长、变化,对影片的进程有什么影响。有时候我觉得这是东西方思维的问题,尤其是在看《蒙娜丽莎的微笑》、《死亡诗社》这样的影片的时候,对于电影中传达的很多很“西”的东西并不是理解的够透彻。所以有距离感。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一向主张较为集中的叙事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
从这三部影片来看,结局部分总是保守势力的胜利。比如说《放牛班的春天》的教师离开,《死亡诗社》里面也是。尽管我们说在心灵上,解放的思想冲击了人们的灵魂,成为一种向往,然而他也只能是向往,因为前进者的躯体离开了,他失败了。孩子们站在课桌椅上向老师致敬,确实很感人,但是不也只能感人一下么?孩子们给老师折纸飞机,用一种无言的情感去传递内心的激动,但连头也没敢伸出来一下。最后呢,最后是什么呢?最后是,大部分的孩子还是要生活在那个囚笼般的世界里,正如我们一样,整个影片给我们的只是一种精神慰藉,甚至连精神慰藉都是虚幻的,电影里都告诉了我们一个事实性的结局,生活中的结局。走出电影院的人们会感叹生活中没有那样的老师,不能带领我们解放思想,但这也只能是感叹。不是吗?
所以,其实对于这种传统思想的冲击和突破,这些片子还没有《泰坦尼克号》做得好。因为在这部电影中,至少我们看到了生命垂危之时的真谛无悔的选取,看到了对旧的腐朽的一切的冲击的力量。尽管导演聪明地将它毁灭在一场世纪的天灾之中,但这却成为了一种永恒的回忆和美丽,而不是《死亡诗社》给我们的遗憾的美。
《死亡诗社》里面,导演对想演戏的那个男孩子死时的刻画,那是一个壮烈。仰视、光影,不记得音乐是什么样了(汗,看的哪门子电影哟,呵呵),反正就是一个突出,突出这种死是一种无言的抵抗,用最为珍贵的生命去挑起反抗的大梁。包括在死后,这一帮以前很欢乐的男孩子们,再一次群众出现背影的全景时,影片是无声的。
死亡诗社影评(六):
真正伟大的作品就是这样,它会改变你看世界的眼光,改变你对某些事情的看法,甚至改变你的人生观。《死亡诗社》正是有如此力量的电影。
十几年前上大学时,老师组织我们看这部电影,虽然当时年轻无知的我心里自己以为自己喜欢的是动作片、三级片、悬疑片、科幻片等等“好看”的电影,而对这部电影不抱太大期望,虽然我们只是因为电影名字叫“死亡诗社”而以为这片子里会有一点悬疑的味道而提起了一点点兴趣,但是,当开始看电影后,我就被它吸引了,然后是内心被震撼,然后是思索。看完电影犹如完成了一次思想启蒙。
对于每一个愿意抬头仰望星空的年轻人来说,对于每一个心智初成正在成长而对人生、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轻人来说,对于每一个脑袋里总有无数问题并且努力寻找答案的年轻人来说,它是不可不看的经典。相信我,看它并不是你对它的青睐,而是它对你的给予。
《春风化雨》这个名称译得自以为高明,实际上偏离了影片真正伟大的精髓所在。《春》名着眼点在对老师的赞扬和其不拘一格的教学方法(可用“素质教育”来代替,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的肯定上,这并不错,但实际上,本片更大的好处在于对破除框框的束缚,给思想一个自由之身,给视野一个无边界的空间的肯定。正如该片导演彼得威尔所说,影片所关注的本体是孩子们。我还是喜欢《死亡诗社》这个名字。
之后有部片子,与本片有异曲同工之妙,那就是《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片子或许叫《春风化雨》或《春泥护花》之类的更适宜。
上大学时看了无数电影,也记住了无数电影。但只看了一遍却再也无法忘记的,只有三部:《天堂电影院》、《死亡诗社》和《肖申克的救赎》。其中前两部是一位老师在课堂上放给我们看的,我感谢他。也推荐所有已经开始思考人生和世界的年轻人,都看一看这三部电影,认认真真地、用心去看。
死亡诗社影评(七):
《死亡诗社》:春风遇暴雨,壮志遭雷劈
不了解故事发生在怎样的大环境下,虽然这样的资料在网上很方便查到,但主观觉得那没什么大不了。任何时代,任何矛盾,任何优胜劣汰,人为难人的必然存在,归根结底但是是,理解与尊重。
1.基廷是个好老师,基廷不是好老师。
影片又名《春风化雨》,大抵是讲基廷老师是多么思想进步用心开放,理解、理解并尊重学生,在保守闭塞的老校舍里是鹤立鸡群,难能可贵;讲基廷如何带领对生命充满期望与激情的年轻人,不畏强权奋起反抗,虽败犹荣;讲现世的社会多么厌恶,人总是不得自由,总是被重重大事小事束缚手脚,不能尽显其才。
不可否认,基廷是个好老师。我们庸碌无为吃饱混天黑的生命中需要有人来擦个火花,告诉我们生命原本能够那般精彩。上课,不必端坐教室;学习,不必一味理解;深夜,不必乖乖入睡;生命,不必死在条条框框中。
没有人会不喜欢基廷,正如没有人会不喜欢自由。没有哪个年轻人不期望自己长大后,大到基廷的年纪,同他一样,自由愉快。没有哪个年轻人不期望,长成不一样的大人。
但是,必然有但是。
年轻人需要激情,任何的肆意妄为都不为过。但他们没有潜力保护自己的时候,更需要正确的引导。基廷没有错,基廷的引导没有任何问题,且他能够一向持续年轻的心甚为难得,这也正是这个主角最为出彩的地方,让人觉得他是活着的。但是他身为一个成年人,就应更清楚的认识到,现实是怎样,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到底有多重。他是否有潜力抵挡,比他更为柔弱的年轻人是否能抵挡得住。
遗憾,即使是大家敬爱仰望的“船长大人”基廷也不能,当基廷意识到自己的软弱,当他发现没有一个人能与这个社会对峙。他开始告诫尼尔,去跟家人谈谈。我们都说基廷理解年轻人,懂得年轻人,但他却未看清,时代下的年轻人,比他想得更加脆弱。他没有保护孩子们的力量,他眼睁睁看他们出事儿,无能为力。
我们尊重那些厌恶这个世界,勇敢死去的人们。但对于活着的人来说,继续活下去才是务必的。哪怕卑颜屈膝,哪怕真正失望。“当我活着时,我要作生命的主宰,而不作它的奴隶。”沃尔特·惠特曼如是说。前提是,当我活着。
2.传统教育的存在既是为了被批判?
但凡提到传统教育便是落后束缚,但凡提到教育束缚便联想到中国的应试教育多么摧残人类。但,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对于社会未发展到必须程度,主流权力人群未发现并认可一种更好的教育方式的时候,教育束缚未必不是最好的办法。
此刻是一个讲求创新的年代,人人都在谈创新谈突破,边谈边便循规蹈矩的生活。枪打出头鸟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就算大家都有创新的理念,真正的创新,又谈何容易。写文章的有句话叫:天下文章一大抄。太直接啦,搞艺术搞创作的人怎样会做抄袭如此不上道的事儿呢,人家那叫借鉴。郭某人那不就习惯性借鉴啦,并发扬光大了,被人俯视的135度角。
基廷老师定不是春风化雨的第一人,但他将春风化雨的理念延续了下去。没有人能保证,尽管在如何糟糕的强压下,不会有第二个基廷老师出现,有许许多多的基廷老师出现。在主流成为主流之前,都是非主流。真正民心所向的话,总有一天会出现一种更合理更适合成长的教育方式。
以己之力,操之过急,是行不通的。
时间更迭,每一步摸索前进都是血泪交融。在影片中,年轻人只是历史长河里的炮灰,基廷老师也是炮灰;在影片外,大家都是炮灰。只但是我们这些炮灰是有生命的,能够争取属于自己更好的生存权利的,顽固不被击垮的,务必存在的。
落后的应试教育并非妖魔,不然我们这些仍带大脑说话的人怎样出现的。无论任何一种教育,都与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有着必须的矛盾,没有完美的教育体制教育方式。一切都好,谈何进步,谈何发展。任何事,唯有一步步走得扎实,做得更加努力贴近我们的愿望罢了。
3.年轻人需要是的懂得思考,而非盲从。
当他们一个个走到讲台上,当他们一齐深夜跑到山洞里读诗,他们真的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嘛;当他们兴高采烈地跟着基廷老师,做着各种新鲜的事,他们有冷静想想,这是他们要的嘛;当他们最后一致向基廷老师致敬,让观众泪流满面之时,真的每个人都发自内心的伤感着嘛。
我相信有部分人是这样,他们蠢蠢欲动地青春被基廷老师燃起,一发不可收拾(连基廷都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成最后的状况)。他们热情,他们歌唱,他们满怀理想,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爱,他们是朝阳,能够燃尽一齐,渴望燃尽一齐。于是,他们自燃了。
但,如果让我相信,所有人都视基廷老师如太阳,如明灯,照亮自己的前程。那不可能。难道外国人没有从众心理,不明白“大多数人都说对,便是对,错也是对”的道理,不明白如果你想有朋友,在某时务必要跟他们站在同一战线上的道理?社会很现实,不容得你路人甲乙丙贸然站出来说三道四。
真正的好老师,需要做得依旧但是传道授业解惑。传其思想之道,授其基本之业,解其生命之惑。从学生的被动理解,到他们开始用心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让年轻人明白,他们要的是什么,将行怎样的道路,才是根本目的。而非,止步于最初阶段,老师走一步,学生条件反射得跟上去。
基廷走得太快,学生跟得激进,结果明沟翻船了。真的抱怨不得,社会现状,教育现状,都摆在眼前了,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偏闯进来,谁有什么办法。
死亡诗社影评(八):
《死亡诗社》影评
我走进丛林,因为我想生活得有好处,我期望生活的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精华,而不是当我死了的时候,发现自己从没活过。
基丁真的以为他能够实现吗?他真的以为船长就是海上之王吗?如果说吸取生命的精华是生命好处的所在,那么传统是什么,优秀是什么,荣誉、纪律又是什么?他选取了剑桥大学,到最后恨得却是他的毕业照,我们该怎样猜测呢?是说他勇敢么?
吹着口哨就怎样样了呢,是拯救了他自己还是其他人呢?
如果船不够大,就请不要妄自尊称船长。
期望你们也找到自己的路,找到自己的步伐、步调,任何方向,任何东西都行,不管是自负也好,愚蠢也好,什么都行。
《死亡诗社》呈现的并不是对纪律的抗议,而是透过那拙劣的原始的对于自我的寻找,而告诫人们这社会力量的强大。查理为什么要改名叫纽旺达呢?是他忠于生命的好处么?不是,他是逃避,逃避现实的自己与职责,说到底,他是因为清楚地明白他无法改变现实的自己,但又那样真实而渴望地期望去改变,因此才有了死亡诗社,有了纽旺达,有了那个只能藏在晦暗处不可见光的洞穴。
是萨克斯吹出了他们的心声,嘶哑、低沉、微弱的铜光。
我们都有一种被人理解的需要。但是你务必坚持自己的信仰是独特的是你自己的,哪怕别人认为它们很怪,或者很厌恶,哪怕一群人都说,那太差。
这是基丁说给自己听的谎话吧?故事那么牵强,人们改变的如此的不合乎常理,剧幕就那样缓缓地拉开了序幕,手就那样紧紧地被牵在了一齐,这可能吗?是胶片送给安德森的勇气吧;尼尔的眼光从始至终都是游离的,是首次登台紧张的么,不是,是信念不够坚定啊。有谁会真的认为他的父亲会被感动么,这是什么年代,弱肉强食是没有人教就懂得的道理,哈佛、医生,基丁他认为每个人都会在他的梭罗诗歌的感化下痛哭流涕坚守信仰,而放下现实的这一切么?他忘了他此刻是有工作、有文凭、有房子、有老婆的人了吗?难道嘴里念叨惠特曼、佛罗斯特的人就不会饿死吗?我是想问,他们如果没有足够的传统,他们会丰衣足食的躲在山洞里读《英语诗歌五百年》吗?
没错,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诗歌、美丽、浪漫、感情,这些才是我们活着的好处。惠特曼曾写道:啊,自我,啊,生命/这些问题总是不停地出现/毫无信仰的人群川流不息/城市充斥着愚昧/生活在其中有什么好处/啊,自我,啊,生命/回答因为你的存在/因为生命和个体存在/因为伟大的戏剧在继续/因为你能够奉献一首诗/因为伟大的戏剧在继续/因为你能够奉献一首诗。
这是你的真心话吗?是吗?是被逼出来的吧?如果我们能够在这个传递智慧火烛的学校里感受浪漫,那么我们又有什么不能在医院里便听诊、便聆听生命的脉搏呢?校长似乎都把理由说尽了,“我们只要把孩子们送进大学,我们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多么熟悉的话啊,我听过不止一遍了,我真的想问问校长,你此刻说尽了,那么你让大学校长说些什么呢?真的要让尼尔用听诊器寻找生命的精华吗?
原先,他们谁也没有真正负责。校长没有,基丁也没有。
各位,这样度过一个夜晚也不错。
是,是挺不错。雪很大,把传统都掩埋了,名誉似乎也没逃过这劫难,至于那开这的窗究竟意味什么呢?诺、恐怖、颓废、排泄?不象啊。尼尔死的时候只露手臂,他要说什么呢?他脸上写满了后悔,他不敢正视他的信仰,他还想听听他父亲的焦急,母亲的啜泣,他还是现实主义。他甚至都想象好了,那些死亡诗人,那些忠于生命好处的诗人,会用抖了抖的手郑重的签上他们的名字,他们习惯了用这种方式解决他们的问题,这是化学课学来的道理吧——还是物理课?他们习惯了找个洞钻下去,然后恢复了再坦然地钻出来。
上帝对此也无能为力,毕竟,电话也有占线的时候。
如果站到桌子上去就代表一切,那么我宁愿选取顺从。
基丁走的时候很满意,脸上挂着笑,不象船长,更象海盗。站在高处的就能被叫做巨人吗?他们依靠的但是是身后厚重的传统与盲从,他们也许真的激动过,可那究竟比什么更长一些呢?教材被撕了,还能够再买回来。时间被撕了,就再也没有了。
Save the day。
屏幕黑的时候,也许,导演哭了。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