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桥遗梦影评精选(一):
廊桥遗梦?是啊,是追寻那份遗留在桥边完美的一个情绪,还是追寻那个只有两个人存在的梦境。简单,真挚却又让人深深震撼并为之感动。这部影片是根据美国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同名小说所改编。影片上映后引起了轰动,它所体现的婚外情观点与中年人的理智情感被人们深深关注,探讨。
看完这部影片震撼很大并且感触很多。也许望着夕阳下的那座充满回忆的桥,只有秦观的《鹊桥仙》这首诗来诠释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啊,多么贴切,多么自然的一种表达啊!女主角芬琪卡在与今若柏雨中相离时,那份真情,那份深情,那份不舍,那份眷恋看的让人心碎。芬琪卡说“这样确切的爱,一生只有一次,可就这样一次足以让我享用一生了”。多么美啊,让人心醉并为之向往。有人说:碰到这样的感情是你的运气,错过这样的感情是你的福气。我看个中的辛酸只有圈中人才有切身的体会吧,我想说的是:珍惜所有,珍惜身边的事物吧…
对于金若柏与芬琪卡的这段感情,我想只是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了吧。爱,往往在那一时间爆发,而真爱却在那一瞬间升华。四天啊,只有四天……可他们经历了别人用一生经历的事:相识,相知,相爱,相离。呵呵,很让人匪夷所思,但是又让我们被这份真爱所折服。当最后芬琪卡没有和金若柏自私的离开,而是选取了她的家庭,很让我们感动。应对真爱与家庭,应对自私与职责,她都毫不犹豫的选取了后者,是得是失,值不值得,都显得那么无力。放下才能承担,舍弃才能获得。这句话说的很对,如果芬琪卡当时只顾自己的感受就那样毅然的离开了家,那么从此以后她的家人就会遭到镇上人的闲言碎语,她的内心也不会得到安宁,她所坚持的那份真爱也失去了最珍贵的好处,她所追求的感情也就跟着变质了。原先,真爱本没错,但是要有最起码的职责感和道德感,要持续最原始最纯粹的那份爱,要不然,感觉已不再,真爱已不存。
这部影片本就是一部社会伦理片,它所探讨的也是婚姻与感情。当人们已厌倦了身边的事物,当人们已对一成不变的生活感到无力,当人们又遇到了所谓的“一见钟情”,那么这部影片就给了很好的教育好处。所谓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残酷的,当我们异想天开的又在钩织新的未来时,请想一想我们不顾结果的恶果吧!芬琪卡是聪明理智的女性,她虽对感情有新的憧憬与想象,却没放任自己,卸下肩上应有的职责与包袱。既然选取了现实,那就注定是平淡的,注定要为普通却神圣的职责担负起一切,过那再熟悉但是的琐碎的生活。在风雨交加的晚上,当金若柏的车停在前边,芬琪卡却只能死死的紧握住车门把手,那时,她的情绪是何等的复杂,眼神是多么的迫切,可一切终归敌但是残酷冷漠的现实。就那样,各奔东西,分割天涯,而心里却持续着那份新鲜久未变质的一份感觉,一份回忆……
还是那句古话,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有失才有得吧,这其中的分量需要自己去衡量,其中的辛酸需要自己去品尝。婚姻,感情,家庭都是独体,但其中的联系却是千丝万缕。就像芬琪卡最后的对白“一个人活在世上是有职责的,在结婚生子后更难道不是吗,你有丈夫和儿子,就更不能在像从前一样随心所欲了,你也将不再是自由的,纵然这段感情是这么让你快活,让你在以后的一生中都为之喜悦和伤感!”就这样在最完美的季节里相遇,共同营造一份完美的回忆,然后持续着一份感激的情绪在以后并不相伴的日子里慢慢咀嚼,慢慢品尝,会更有一种别样的味道吧。有梦是完美的,但对未成真,我们要庆幸以前拥有过。
这样一部电影让我们认识到了什么是爱,什么是刻骨铭心的真爱;这样一部电影,教会了我们怎样去爱,怎样无私的去爱;这样一部电影,让我们对生活有所感悟,让我们去珍惜身边的事物!
当我们一天一天老去,当我们在看到那抹黄昏的夕阳,当我们在碰触到感情的印记,我们的心境会有所改变吧。也许我们会笑着说:“以前我有过一次真爱,一次刻骨铭心的真爱。”
廊桥遗梦影评精选(二):
《廊桥遗梦》:“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杯具
在我所评的这几部电影中,《廊桥遗梦》是最能够代表情欲电影的一部了。虽然长期以来它被冠以家庭伦理大片一类的名号,但是这部十三年前的电影,放映当年便在美国引发了离婚狂潮。引进中国后,据说同年国人的离婚率也窜升了几个百分点。外遇这个词,正是从这部影片开始深入人心。从这些实际的社会现象你至少能够看出来,《廊桥遗梦》绝对不是一部教育片,更起不到促进社会安定团结的作用。它以一个基督受难式的杯具结尾,让全球观众突然意识到情欲世界的丰饶完美,会在某个时刻颠覆我们的道德观、人生观。
还是上初中吧,读赵本夫的小说《黑蚂蚁蓝眼睛》,读到废寝忘食。他在小说里塑造了一个鲜辣生动的神秘失忆女子,在某一日,突然出此刻一个天灾过后的村庄。一户贫农兄弟四人为了争夺她的归属权险些反目成仇,最后,她成为兄弟四个共有的女人,为他们生儿育女。
他形容女子赤身侧卧时的曲线,仿佛高山流水,令人仰止。她的丰乳肥臀,拥有着最原始奔放的血性,和令人在瞬间情欲迸发的力量。
他把这个女人叫做“地母”。
很多年后,看到电影《廊桥遗梦》里的弗朗西丝卡,我才忽然明白,地母一样的女人,究竟拥有怎样的特质。在这个美国乡村农妇的身上洋溢着强大的母性气息,散发出泥土一般自然烘培的温热,青草曝晒过后的芬芳。
《廊桥遗梦》故事情节简单,叙事节奏舒缓流畅,像一首田园诗。背景是美国依阿华洲的一个小镇。
他出现的时候,天空湛蓝得仿佛施了咒语的深海洋面,没有一丝波澜。庄稼油绿,空气微熏,漂亮的白色木屋在阳光中慵懒而安宁。美国乡村的生活看上去如此安逸,让人年华悄悄似水流去而不自知。
她在勤勤恳恳地埋头做农活,那个身穿素色棉质连衣裙的背影几乎显得臃肿而笨拙。她的丈夫和一双儿女带着饲养的牲畜,去城里参加农业展览会。家里只剩下她,和一大堆未完的家务。她的一头棕色长发高高挽成希腊发髻。这种原本高贵的发型,却因为随意地梳理,在耳鬓垂下许多碎发,随着微风轻轻舞动,给忙碌的她凭添了一份随和柔美的气息。
他停车问路。他的车泥泞陈旧,布满灰尘。可见是长途跋涉。来自华盛顿的车牌更证明了他异乡人的身份。他衣着整洁,口吻彬彬有礼,态度优雅柔和。他良好的修养完全不同于她身边这个小镇上的人们,粗鲁无礼,慵懒邋遢。
她没习惯于陌生人的突然造访。绅士的他,对于她这样一名普通农妇那种尊重平等的目光,给予了她一种奇异的温暖和被人重视的愉悦。为他指路的时候,因为本性腼腆,她的手在不停做着小动作,时而拍拍额头,时而轻抚裙裾。他有点惊讶地盯着她,为了她那与年龄完全不符的娇憨迷人的态度暗暗称奇。
常年农妇的劳作,生儿育女后,她的身材过于健硕了些,在廉价衣裙的包裹下看得不甚真切,却散发着成熟到极致、贤良忠贞女子才会有的丰韵。对他不啻为莫大的吸引。她注意到他在打量她,脸在阳光和目光的双重直射下,渐渐泛出红晕。脸上不时滑过小姑娘似的天真羞涩。
常年在野外摄影的流浪生涯让他面临与最恶劣自然环境的竞争,一双长腿类似于豹类动物,矫健有力,性感撩人。他浑身上下散发着无可争议的雄性魅力。或许他曾是一位情场老手,或许多年穿梭于林莽之中的单身生活让他充满了对于性的本能渴求,或许用镜头捕捉动物的习惯让他异常敏捷,她在他此刻的眼中,就是一只驯良可爱却不可捉摸的雌性动物。一个情欲的象征符号。空气在四目相投间升温,意识到彼此间的吸引力,她心猿意马。
欲,是一种初次见面就会产生的情感色彩,通常发生在有着丰富性阅历和强健体能的男女之间。他们都健康而对于生活充满热情向上的渴望,不满足于现状,并且,对方身上所拥有的特质,正好是他们自身稀缺的那一面:
他浪迹天涯,缺乏稳定的家庭,嘘寒问暖的爱人,以及亲切舒适的生活环境;她活在小镇闭塞的人群中,生活单一而缺乏新鲜。有限的人际关系像四面竖起了高墙,压抑了她内心所有的梦幻。她不得不有意去让自己变得庸俗粗陋,适应环境。但是对于优雅的渴望,像水一样充满了她肌肤的每个细胞。他身上所体现出的优点是那么卓尔不群,他无疑是她狭窄见识面中相比而言最完美的男人。是她梦幻的载体。他对她感兴趣,让她略有自卑的心里充满莫大欢欣。
为了佐证我将《廊桥遗梦》定义为情欲电影,我来说说其中几个极具情欲色彩的细节。它们是如此具有说服力,起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因此证明了导演,也就是这名男主角的扮演者伊斯特伍德的伟大。作为最后一个西部牛仔,他收敛了铁骨铮铮,眉目含情,丰富的肢体语言和不时语带双关的多情对白,确实演活了风流倜傥而情深似海的罗伯特金凯。
镜头一,弗朗西丝卡没穿鞋的赤脚。镜头给了她的小腿脚踝至脚跟这一截一个特写。我不认为男人们都有恋足癖,但是她赤脚行走的那一种风情,以及背部特写,臀部占据了视觉聚焦点,不啻为强化了初次见面的情欲挑逗性——即使她是完全无心的。情欲通常是电光石火间,无须酝酿。也防不胜防。
镜头二,肌肤接触。在他的车上,闭塞的空间让他们因为彼此间本能的性吸引而局促不安。聊天中他说到他曾去过她的家乡。她本以为那是一个偏远小镇,无人知晓。这个情节对于拉近两者的关系,起了飞跃的作用。这时,他拿烟的手,无意擦过她的腿。肌肤的接触让她如电流透过全身,旋即语无伦次。她必定在思考他这个动作究竟是否出于故意。她已经不能再自欺欺人,漠视双方这种强烈到几乎窒息的吸引力。
镜头三,敞胸露怀。弗朗西丝卡是属于闷骚类女子。多情女子多属此类。深夜,她读叶芝的浪漫情诗。她隐约听见异响,跑到院子里,发觉无人。走廊上晚风惬意,她情不自禁解开睡袍,将一丝不挂的裸体迎向风吹来的方向。将一个中年女子的情欲骚动以如此诗情画意的形式表现出来,说明了她被抑郁的部分人性隐秘,以及渴望舒张的情欲心理。
镜头四,接他的电话。她将一张纸条订在桥头,邀请他共进晚餐。她把储蓄的零钱统统拿出来,专门去镇上买衣服。在服装店,她选中一件深V领的礼服裙,看了看标价又放下。她的手在自己难看的裙子上擦了又擦,最终决定将礼服买下。
此时,他在咖啡厅看见一个因为有婚外恋而遭到小镇人们肆无忌惮非议和嘲笑的女人,当她离去后,他意外看见那女人躲在车内哭泣。他打电话给弗朗西丝卡,慎重地问她,这样的共进晚餐是否会给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她当然懂得他话语中的含义,他迟早是要离开的,如果有了流言蜚语的不幸发生,也只有她独自留下和应对。但她以非凡的勇气告诉他,她无所畏惧。放下电话,她像是做了什么重大的决定,浑身瘫软,表情中有一种被击中的虚弱,一种献身的热望。二者博弈。虔诚动人。当她买下那件充满暴露感的礼服裙,对于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显然已经有所预谋和准备。
镜头五,他借用她的浴室洗澡。她抚摸着片刻之前他以前沐浴、喝啤酒的浴缸边沿,她的脸因为幻想而绯红,低低呻吟。当她换上礼服裙光彩照人地出此刻他面前,他的惊愕让她深深迷醉和自赏。低胸设计将她前胸那道深沟显露无疑,感光面料更展示出她丰满的腰身和臀部跌宕起伏的曲线。
共舞。呢喃。交心。做爱。用交心而非调情这个词,因为影片中的对白,没有因轻浮而让人产生恶感。男女主人公都是那样冷静而深情,争取在有限的时间里,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感受互相交付。情欲是一道桥梁,他们涉过彼此的心河,才发现竟有那么多共通点。即使他们境遇不同,此前人生没有交集,但是,他们彼此渴望的特质,正好在对方身上予以闪现。情欲的力量,二者更是旗鼓相当。所以,男女之间棋逢对手的关系是最可靠的关系。其中一方太弱或者太强,都是一种缺损,会加倍消耗感情。他们的一切却奇迹般的咬合,丝丝入扣。
《廊桥遗梦》里超多的情欲铺垫,几乎与感情划上了等号,足以乱真。但那里有一个先后顺序的问题。欲,被我们认定为一种动物性。而爱,则是一种对这种动物性经过抑制、权衡、牺牲、奉献等等人为精加工之后,相对稳定和宽广得多的感情。欲是本能,而爱要自律。对家庭深怀职责感令弗朗西丝卡在私奔的最后一刻慧剑斩情丝,罗伯特金凯许下承诺,决不再来打扰她的生活。
他们践约而行,彼此遥遥相望。也许是这场为时四天的情欲冲撞太过于完满和稀缺,他们用尽所有力量将关于对方的一切揉进了自己的骨髓中,混合着血液奔流。二十年后,这场情欲交集最后煅烧出能够被称为感情的物质。直至死亡,让他们解除那个守口如瓶的约定。弗朗西丝卡在遗书中骄傲地告诉一双离异儿女,她的一生没有虚度,因为这样一场人一生只有一次、绝大多数人们一生也没能遇到的感情。她的儿女最终理解了她。
弗朗西丝卡和罗伯特金凯之间最动人的情节,不是那短暂的四天时光,而是分离后滂沱大雨天,他们在镇上相遇,她身边坐着农夫丈夫,车窗外是浑身湿透狼狈落拓的他;
是他揪心的等待,无声的告别,最后一次挣扎的邀约;
是她在这一瞬间泪流满面却欲走未走的剧痛;
是她此后继续常年如一日地辛勤打理这个家,和身边那个从未懂她的男人一齐衰老,看儿女长大;
是她和他彼此怀念的日日夜夜,情欲的潮起潮落,岁月的无情冲刷;
是她丈夫死后,她发现原先他早已知晓她的秘密,给予她的体谅和缄默,以及令人扼腕的歉意:我明白你曾有过那么多的梦,可惜我没能给你;
是罗伯特金凯先死于她,再也没有重逢的结局。
我想这部小说作者的本意是想透过《廊桥遗梦》来歌颂男女主人公为家庭职责感所做出的牺牲,这种歌颂也是建立在肯定了这份感情的基础上。但是当《廊桥遗梦》被伊斯特伍德搬上银屏之后,他和梅里尔斯特里普的深情演绎,让一个更响亮的声音爆发出来:为了一份家庭职责就活生生斩断人与人之间如此缠绵悱恻的情感,完全不尊重个体的价值,太灭绝人性。建立家庭有多种多样的原因,但是人性得到满足是生存最起码的尊严保障,一个农夫名存实亡的家庭被保全了,以牺牲掉两个有血有肉的人为代价。那份残忍不言自明。
于是,电影《廊桥遗梦》激发了人们对于道德约束的强烈不满,导致众多家庭分崩离析。虽然,普通人的故事中,你未必像弗朗西丝卡在遇见罗伯特金凯以前那么贤良淑德,我未必像罗伯特金凯,有着身为女人便难以抗拒的风度翩翩风流倜傥。我们更没有一个风景如画的麦迪逊桥,和漫山遍野的春花烂漫,为这场生命的意外邂逅增加美感。
张爱玲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用的比喻绝妙无比,女人是朱砂痣还是蚊子血,通常只是相对论。若换一个男人,饭粒子也能变成明月光。弗朗西丝卡对于她的农夫丈夫来说只是一个农妇妻子,对罗伯特金凯却是生命中最强劲的激流。若没有罗伯特金凯的出现,她将如一朵再普通但是的乡野小花,自生自灭。是他让她看见、触摸、占有了感情,再将她内心的梦幻保鲜。
选取一个男人,选取一种命运。找到那个懂得赏识你、疼惜你的男人,是你务必对自己尽到的义务。否则,你将成为另一个弗朗西丝卡。因为你永无满足。
以后,她还要继续以妻子的本分和农夫丈夫一齐生活,包括做爱、使用同一个浴室。在她以后,身强力壮的他也许不会就此与所有女人绝缘,继续萍踪浪迹。这与我们曾听过的王子公主的童话不符,但是我喜欢《廊桥遗梦》的杯具结尾,因为它带给了一个牺牲的样板,让我们明白如何避免《廊桥遗梦》式的杯具发生在我们自身,因为现代社会的我们,道德力量在减弱,人性的份量在加强。很难说这是一种幸还是不幸。社会在进步,还是礼貌在退化。
《廊桥遗梦》在全球引发的离婚大潮,正是被剧情感动的人们身体力行,在向这位基督殉难式的可敬农妇致以最高敬礼。
廊桥遗梦影评精选(三):
该影片是根据美国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小说《廊桥遗梦》改编,英文片名为《TheBridgesOfMadisonCounty》也译为《麦迪逊之桥》。该片拍摄于1994年9月15日—1994年10月31日,由素有“城市牛仔”之称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并由伊和著名女演员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该片上映后便引起了广泛关注与好评,并斩获多项国际大奖,而女主角梅丽尔·斯特里普也因本片荣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许多人都盛赞这部影片并称感悟颇深,甚至该影片上映当年曾造成美国离婚率大幅上升,而本片讲述的弗朗西斯卡与罗伯特金凯的四天婚外热恋无疑对现实世界家庭伦理价值是一次强烈的冲击。简单介绍一下剧情:
佛朗西斯卡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主妇,她与丈夫、儿子、女儿过着平淡的家庭生活。每一天早上为家人准备早餐,看着他们吃完,晚上一边织毛衣一边与丈夫看电视。佛朗西斯卡其实心里明白这并不是她少女时代所想象的那种生活状态,但是她为家庭无条件付出,换来家人的幸福美满,这正是她满足感的源泉。一天早上,丈夫和两个孩子坐上汽车去城里参加比赛,这一走就要四天。独自在家的佛朗西斯卡意外的遇见一位迷路的摄影师罗伯特,他为国家地理杂志拍摄照片,想要找到那座麦迪逊桥。于是故事便就此发生了。
一个是不羁于世俗和婚姻的自由摄影师,另一个则是心怀梦想但只能庸碌生活的乡村农妇,这样素昧平生的两个人却因一次问路而偶遇在一齐,并迸发出了真挚的感情火花,在随后的四天里,两个人都将一生的热情全部投入到这场感情之中而整部电影也随之到达高潮,两人难舍难分,于是罗伯特期望佛朗西斯卡能和他一齐离开那里与他厮守一生。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应更是观众所关注的:随罗伯特离去?还是为家庭留下来?最终导演以一种杯具式的结尾为这部平缓却热烈无比的精彩影片画上了句号。女主最终选取了留下来,为了丈夫和子女,为了她以前精心操持十数年的家庭,也为了她心中不能割舍放下的职责,当然这样的结局也可能是原著和导演为了迎合观众和社会的理解心理屈笔而为,毕竟社会的主流伦理思想是不能理解婚外恋的。
纯粹的感情与职责的婚姻,个人的追求与家庭的伦理,感性的冲动与理性的思考……矛盾交织之所在也正是人性主题之升华,在我看来这部作品正是表现人性矛盾的一部杰作。
出生在艺术之乡——意大利的弗朗西斯卡富有艺术气质,而年轻时为追逐梦想敢于跟随丈夫远离家乡来到美国小镇,就可见其本身具有不凡的魅力和执着,成为人妇后的弗朗西斯卡为家庭每一天忙碌不息,每一天重复着单调的生活,周朝不息,但在她的内心深处仍保有着对浪漫艺术生活的梦想,这些均可在影片中窥见。喜欢听富有艺术的音乐电台并牢记于心(当罗伯特让她推荐一个音乐调频,她随即准确说出了波段),室内家居布置简单而精致让人赏心悦目,高贵的希腊贵族发式加上鬓角琐碎的发线更显得自然亲切,经常阅读叶慈的诗集让人相信她绝非普通的美国乡村农妇,等等。
当然这一切只有等到罗伯特到来之后才被唤醒,也只有罗伯特才能让这个心怀梦想的妇女重新拾起少女时代的记忆和期盼,为什么是罗伯特?因为他拥有巨大的艺术魅力和非同一般的游历经历,游历世界也使他具有与众不同的的见解,无疑这个赤脚站在他面前成熟却依旧腼腆的女人吸引了罗伯特的目光,而一路上的交谈也使他对眼前这个女人深感好奇,优雅自然,率性又不失庄重,当他从弗朗西斯卡的话语中感知到她对此刻生活的单调寡味而烦恼时,他又是那么的好奇而一再追问。或许当两人初次四目相对时,所谓的情欲便已撒下种子,而之后深入的愉悦交谈催发了这枚情种,使得原先有所忌惮的伦理世俗观念也彻底被感性的冲动所打破。但不得不说他们真的是十分的适合,“这样确切的爱,此生只有一次”,我不明白该怎样描述了,或许只有这句话最确切了。
这部影片对我来说是一次不小的震撼,虽然我尚未结婚步入婚姻生活,更不用说去思考婚后十几年后的事情了,但是男女主角精彩细腻的演绎却使我真切地感知到感情的美丽和家庭的职责,有时候两者是不能兼得的,人性的光辉总是在处理矛盾事物时刻展现出来,不管选取了什么总是意味着放下了另一些,所以人性的伟大并不在于选取了什么而在于敢于舍弃心中的那些不舍,对!不是选取而是放下!
在影片的最后,在一个下着大雨的十字路口,在闪烁着红灯的信号灯下,一前一后停着两辆车。在后面的车里,佛朗西斯卡坐在旁座,眼睛看着前面闪着左转方向灯的那辆车,那是他的车,他在那辆车上。虽然看不见他的表情,但能看到他将她送给他的项链挂在后视镜上。项链随着汽车引擎的抖动而颤抖着,一如她颤抖的心。跟他去吗?虽然之前她已经做出了决定。但在此刻,却感到从未有过的惶恐和无助。绿灯亮了,那辆车还没有开动,身旁的丈夫一边埋怨着一边按着喇叭。到底要不要和他一齐走?在她几乎就要打开车门的时候,那辆车开动了。她猛地吐出一口气,整个人软在座位上,眼泪涌了出来。抉择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最艰难的,尤其是一个女人在应对心中的梦想和家庭的职责两难全时,怎样选取?我认为没有哪一种选取是正确或是错误的,最痛苦的只有她自己!我很欣喜影片的结尾她选取了家庭的职责,并且她的儿女都理解了她,只能说我还是一个倾向于传统家庭伦理的人,这样的结果对我来说还是易于理解。总之,该影片深深打动了我,更重要的是使我明白了职责的好处,当然如果有选取最好能将梦想和家庭统一在一齐,祝福未来!
廊桥遗梦影评精选(四):
电影《廊桥遗梦》影评
一部内涵深刻的社会伦理片!透过对婚外恋情的探讨和对中年人心理情感的体现细腻地揭示了中年人的伦理价值取向与情感平衡观念
1995年出品。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主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梅丽尔"斯特里普
一九九五年最具影响力的十部影片之一。美国百部经典名片之一
《廊桥遗梦》根据沃勒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该片以其对婚外恋情的探讨和对中年人心理情感的体现受到了观众和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影片的情节很简单,但是其中的情绪表现却十分细腻,它不仅仅仅是一场婚外恋情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它揭示出了中年人的伦理价值观——当感情与传统伦理道德相抵触的时候,人们到底就应怎样选取?是选取自由的感情,还是选取对家庭的职责?
《廊桥遗梦》出色的艺术表现力引起了众多中年观众的共鸣,也促使他们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感情。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和梅丽尔"斯特里普这两位资深演员在片中的表现也都十分出色,他们对情绪的把握十分到位,为影片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古老的廊桥,孤独的远游客。两颗中年人的心渐渐贴近,撞出火花,寻觅已久的灵魂找到了永恒的归宿。这段不了的情缘,因世事的羁绊而无奈分离。年复一年的缠绵思念,漂泊感伤的流浪情怀刻骨铭心,凄婉绝伦……
“这样的事……永不再来。”
小说《廊桥遗梦》安排了一个很清晰的逻辑:一个自称看世界就像把手插在裤袋里浏览商店的橱窗一样的最后一个牛仔,一个被岁月遗忘久了的农夫之妻,在一次偶然的邂逅里度过了让情爱熊熊燃烧的4天。这是一段典型的婚外情,道德对于婚外情永远说的一个字就是“不”,但作者却不用理性去正面碰惹人们的脑海中的道德,而是用感性的魅力去缴械道德。他先是把这段婚外情描述得如醇酒般醉人,天使般圣洁。然后设计了一个很巧妙的结局:女主人公为了不伤害丈夫和孩子,宁愿永失所爱,一个人留在了没有一点激情的生活里;男主人公本来能够要求心上人伴其远走天涯,但他认为“爱就是尊重”,从此一个人独自漂泊,并以抑郁而终结束了生命的乐章。作者就这样巧妙地在神化主人公为道义所做的牺牲时解脱了他们所应背负的道德枷锁。……婚外情在那里成了一种可供尝试的美丽和安全的可能。
《廊桥遗梦》向我们描述了一段柏拉图式的经典感情,再现了一段真挚的情感纠葛,是一部社会化和本地化思维很强的力作,《廊桥遗梦》之所以让人震惊,大概是它提出了感情的本质问题之一——人们对于性爱的态度。在影片里,冲动而浪漫的性爱对传统观念进行了激烈的冲击,然而女主人公最终还是放下了这段感情,甘于在日后的平淡生活中靠回味来回忆这次情爱,这一切仿佛道出了人们生活中的真谛:感情不管怎样,都是有职责和义务的,每个人都不可能在感情中自私地只为了自己;生活本来就是平凡的,所有的亮色和亮点但是是其中的点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卡洛琳和迈克是姐弟俩,他们目前的婚姻生活很糟糕,都面临着家庭离异的困扰。正当他们不知何去何从时,突然收到了消息——母亲弗朗西斯卡去世了,两个人急急忙忙赶回了童年时生活的乡村。
在收拾母亲的遗物时,他们发现了母亲给他们留下的一封长信,深埋在她心底的一段感情秘密让姐弟俩震惊万分……
那是1965年的一天,农夫理查德带着一对儿女卡洛琳和迈克去了集市参加农业博览会,妻子弗朗西斯卡独自留在家中,她有了4天完全属于自己的时光。罗伯特"金凯是《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他终日驾着一辆旧车浪迹天涯,他来到了弗朗西斯卡所住的乡村要拍摄爱荷华州麦迪逊郡的遮篷桥即廊桥,他请弗朗西斯卡带路,于是,他们相识了。在闲聊中,两人互相讲起了自己的婚姻和家庭:罗伯特与前妻离异,而弗朗西斯卡伴着丈夫和一儿一女过着单调而清寂的乡村生活,缺乏激情,整日浑浑噩噩……两颗寂寞的心仿佛找到了依靠,他们在弗朗西斯卡的家中共进晚餐,在轻柔的音乐舞曲中,他们情不自禁地相拥共舞,最后一齐走进了卧室……在这短暂的4天中,他们有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罗伯特要再次出发了,他要弗朗西斯卡和他一齐走,然而弗朗西斯卡却不愿因为自己而使整个家庭陷入不完整的境地,同时她也不愿放下对家庭的职责,两人只好痛苦地分手了。罗伯特走后,弗朗西斯卡把这段感情深深地埋在心底,从未对任何人说过。在1982年3月,弗朗西斯卡得知了罗伯特的死讯。1989年,弗朗西斯卡也过世了,她在遗嘱中要求子女们将她的骨灰撒在麦迪逊桥畔。卡洛琳和迈克都被母亲的感情故事和对家庭的职责心所感动
,他们同情并理解自己的母亲。同时,他们也开始珍视各自目前的家庭,放下了草率离婚的打算。
廊桥遗梦影评精选(五):
给相逢以情爱,给情爱以欲望,给欲望以高潮,给高潮以诗意,给离别以惆怅,给远方以思念,给丈夫以温情,给孩子以母爱,给死亡以诚挚的追悼,给往事以隆重回忆,给先人的爱以衷心理解。
现实生活从来都是腻烦与无奈的,庸俗繁杂的琐事,熬尽了梦想,剩下的,只有凄迷而茫然的那双眺望远方的双眸。时间流过,一切激情、浪漫纷纷消失。()而对那个人的关心、牵挂,却全然丝毫不减,那么,这就是爱了。这种爱,也许一辈子就真的只有一次,只是,到来的往往出乎意料。
欲望与情爱之火,未曾消失,只为了,与他共焚同烬。烧尽吧,身体与灵魂,今生来世,永伴廊桥。一切完美的东西都源于爱。爱是光明的使者,是幸福的引路人。
只是,我已是住入婚姻牢笼的幸福的囚徒,没有权力毁了全世界,仅仅只为我自己。如若这样,爱神也会黯然神伤。就这样吧,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你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以前拥有,只为了不要忘记你。
摸不到的颜色叫做彩虹,看不到的拥抱叫做微风,他在那里,就在那里,去摘采,哪怕地老天荒,只有他和我。月亮的银苹果,太阳的金苹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