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一):
昨晚与儿子观看了央视一套综合频道的《开学第一课》节目。节目分为“孝”“礼”“爱”三个篇章,以“强”作为尾声,以嘉宾演讲、人物故事、文艺表演和互动游戏等贯穿融入了整个节目。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这句话,让我们明白了家庭教育及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很重要的。就如“童话大王”刘渊洁讲述他与儿子的故事一样,比如把好吃的先让给父母,尽量陪伴父母,为父母洗一次脚,你做到了,孩子的在旁边也就看到了,以后他也会这样孝顺你,所以一些事情务必从此刻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其中最令我们感动的就是“摇滚爸爸”秦勇十年前,毅然退出舞台,只为陪伴患有重度感统失调症的儿子大珍珠,他们携手克服困难,相互陪伴,一齐长大的故事,给我们都上了一堂充满“爱”的课,不仅仅仅只是表达了父母之爱,更是教会孩子爱自己、爱生活、爱生命。个性是他儿子竟然与他哥们之称,关系是如此融洽,可想想我们和孩子之间简直像玩“猫和老鼠”的游戏,值行我们学习啊……
透过观看《开学第一课》,我觉得我们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做一名有职责与使命感、传播爱的使者,做孩子的指南针和好榜样。
家长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二):
9月1日,全国各地中小学开学的日子,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了《开学第一课》的大型节目。晚上,我和女儿早早地守在电视机旁等等节目的开始。
今年节目的主题是“父母教会我”,强调的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孝道,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如何把这个美德继承发扬光大呢我想首先我们作为父母要给孩子做好榜样,上所施下所效。只有我们对自己的长辈尽孝,孩子才可能对我们孝顺。
秦勇用他和儿子的故事很好地诠释了爱的真正含义。爱是包容,爱是坚持,爱是不放下。爱他就是因为他是你的孩子,不为其它。我们只要做到信任孩子,欣赏孩子,悦纳孩子,在困难时帮忙孩子,孩子就必须会越来越优秀的。
我们中国号称礼仪之邦,但是此刻社会上多如牛毛的负面新闻让我们不仅仅对此产生了怀疑:我们真的是礼仪之邦吗我们作为父母又能为此做些什么呢我想作为父母,我们以身作则,做到不伤害、不妨碍自己、别人、社会,做个有德行的人。那么我们的孩子也会效仿,那样我们的社会也将会是完美的社会。
家长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三):
这天,中小学生结束假期,开学回归学校课堂。今年秋季的《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作文,主题是“父母教会了我什么”。“童话大王”讲家风说“孝”,黑豹乐队原主唱秦勇谈“爱”,青年歌手容祖儿言“礼”……主题高大且鲜明。这般主题,深以为,并非给孩子上“开学第一课”,而是开学前给家长补上一课。作为父母,你教会了孩子什么是讨论,更是拷问。
关于亲子伦理,网络上有个经典的段子:在父母的眼中,总有个完美的小孩,他的名字叫做“别人家的孩子”。逆向推断,每个孩子眼中是否也有一双完美的父母,而他们的名字,叫做“别人家的父母”呢
作为孩子天然的人生导师,如何指导自己的孩子唱出命运的好声音没有唯一的答案。唯一可知的答案是,等到孩子长大成人,质问在成长的关键阶段“爸妈去哪儿了”的时候,作为父母,恐怕都会有极大的挫败感。而这种挫败感的来源,往往来自爱与教育的欠缺。几年前,豆瓣上有个极品小组,名曰“父母皆祸害”,鲜明地扯起了反对父母的大旗,引发了广泛的关注而讨论。这个小组聚集着一帮在亲子关系中受挫的年轻人,他们在小组里宣言,“反对不是目的,而是一种用心手段,在孝敬的前提下,抵御腐朽、无知、无理取闹父母的束缚。”
按照伦理纲常,如此杯葛父母,似乎有些“大逆不道”。但这个“大逆不道”的小组讨论的话题,与这天《开学第一课》的主题,倒是相得益彰—为人父母,你到底教会了孩子什么是孝、爱、礼,还是腐朽、无知明白孩子们反对什么,才能明白就应教会孩子什么。
校园里的礼崩乐坏,孩子价值观的扭曲异变,与家长的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个粗鄙的时代。品行和节操、原则和底线,成了被遗落的珍珠。殊不知,这对于孩子甚至未来而言,才是最珍贵的财富。
家长们在传输什么样的价值观呢给老师送礼、教孩子怎样讨巧获得虚荣、教孩子灵活运用潜规则……职场的生存伎俩,演绎成了童话世界里的攻心计。而传输这种价值观,则是来自灵魂深处的自卑:当下的恶劣不堪环境,必然成为孩子们未来要应对的野蛮丛林。“狼爸”、“鹰妈”的野蛮和粗暴,竟然能够受到推崇和抬举,不得不说,这是人类礼貌所不能解读,也是不可理喻的返祖反智现象。
父母教会了我们什么借孩子之口来问这个问题,能否引发父母们的深思和反省呢这“开学第一课”能受到父母们的重视吗还是继续刚愎和自负下去
是要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还是成为“父母皆祸患”里的受批判者;是要立起写着光荣和梦想的父辈旗帜,还是罗织埋葬理性与个性的腐朽裹尸布。父母们上好这《开学第一课》,回答好“父母教会了我们什么”这个问题,无论对孩子的成长还是对时代的变迁,都很重要。父母教给孩子什么,决定着礼貌的躯体里,奔流着怎样的血液。
家长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四):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围绕着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而展开,围绕着孝,爱,礼,强四个方面给孩子们构建了一个生动而充满趣味的课堂。不管是郑渊洁所讲述的身教胜过言传,或是秦勇用爱陪伴孩子度过疾病的艰难岁月,又或者是容祖儿受到的家风教育,我们都不难看出,在孩子的成长中,家长始终是最重要的一环。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他们的一切行为都是从家长身上学习而来。就像郑渊洁所说,他将新买的电视机送给了爸爸,孩子便也学着将舍不得吃的大虾孝敬给他。作为家长,我们有义务也有职责为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这一切都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透过我们的身体力行去向孩子传达正面的信息,教会孩子如何孝顺老人,如何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行善戒》里曾说到,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这也同时告诉我们,对待孩子,仅仅有爱并不够。盲目的溺爱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伤害,从秦勇的故事里我们能看到,真正的父爱,是为了孩子健康的成长,哪怕再难,也要进行魔鬼训练;不论吃多少苦,也不能放下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孩子患上了感统失调症,秦勇本能够选取让孩子平稳的长大,也许只要好好活着,也许只是能开口说话。但他并没有放下对孩子的教育,花费了多于常人百倍的时间和精力,也要教会孩子骑自行车。哪怕孩子和自己每一天都经历着失望与痛苦,也一向坚持着。所以我们才能看到大珍珠慢慢的长大,与正常孩子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爱不仅仅仅是包容,更是在经历了种种痛苦和失望之后,也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坚持。
家长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五):
长征,是一部中国工农红军艰苦卓绝的战争史书!长征,更是一座中国革命史上的不朽丰碑!
1933年,红军在反击国民党第五“围剿”时失利,1934年10月,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这便是长征的开始。在经历了两年的艰苦路途后,1936年10月,进行战略转移的红军二、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宣告了长征的胜利。
单从时间表上看,长征但是如此,但只要细细的了解,便会发现,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红军一共转战十四个省,历经风吹雨打,全程两万五千里,那时环境相当艰苦,红军没有充足的军需供应,没有充饥的食物,陷入了枪林弹雨与人饥马困交织的境地,他们以草充饥,煮地而食,又要披星戴月,披荆斩棘,经历了千百次的战斗,最终才获得了胜利。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巍迤腾细浪,乌蒙滂沱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秋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主席向我们展示了一副激昂雄浑的画卷。在长征的途中,红军战士浴血奋战,突破了敌人一道道实枪重荷的关口,用行动不知写下多少可歌可泣事,用生命留下不知多少惊心动魄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数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就拿飞夺泸定桥来说,22名红军突击战士,早将生命置之度外,他们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艰难地在只剩光溜溜的铁索的泸定桥上行进,最终消灭了对岸的守敌,夺取泸定桥。当时,他们命悬一线,桥下是奔腾呼啸的大渡河,稍有不慎就会坠入滔滔河流,但英勇的红军战士为了长征的胜利,没有丝毫的犹豫和惧怕,勇往直前,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红军不愧为胜利之师。红军骁勇善战,但又不失人性关怀。在穿越一望无际的草地时,到处是能够吞噬生命的沼泽泥潭,危机四伏,红军战士们表现出了可贵的团结互助精神,他们相扶相携,共度难关。记得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金色的鱼钩》、《永远的丰碑》、《倔强的小红军》等描述红军翻雪山过草地的课文,都记录了红军让出食粮,扶老弱的生动事例。《永远的丰碑》描述的是一位老军需处长将棉衣分
发给每一个战士,自己却被冻死行军路上,与大山融成一座不朽的丰碑的感人故事。
昨日晚上8点我和儿子一齐锁定中央一套,观看了《开学第一课》。一共讲了三节课,第一课,乘着梦想的翅膀,由孩子们熟悉的撒贝宁和迷你彬主持。神舟女飞行员王亚平讲述了她的梦想,就是自己的梦与中国梦融合在一齐的骄傲和自豪,她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遥不可及,但是只要努力,就必须能够触摸得到。八一跳伞队队员付丽娟说跳伞的感觉个性自由,没有束缚,每一天早上的跑步要用毅力坚持下去。一群了不起的孩子,为了目标,一向在训练场上坚持。任何一个梦想,在成功之前,都要付出努力。第二课,梦想就是动力。让自己的梦想在广阔天空翱翔,一曲《飞得更高》随着音乐唱响。章子怡讲道,梦想实现是一种幸福,一曲《自由飞翔》再次响起,亚宇随着电视机的歌声唱起来。地震最美舞者廖智讲述了她如何在梦想的道路上坚持,对坚持的感受,对梦想的领悟。一曲《怒放的生命》响起,生命能发出无穷的力量,点燃这份力量就是梦想。第三课,有梦想就能出彩。钢琴家郎朗讲,机会是留给准备好的人,就算是替补,也有出彩的机会。同时孩子的健康成长,是爸妈最大的梦想。加油站女工郑亚波,为了孩子能像正常人一样成长,决不放下,她对儿子说,即使全世界都放下你,妈妈也不会放下
你的。最后退休老师潘其华说,她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她的骄傲。
我和儿子一向看到节目结束,其中有感动,有流泪。儿子说,电视里有好多学生都流下了眼泪。看节目时,我和儿子拿笔一齐用心的记着,儿子说,要认真记下来,看完还要写感想。这次还是由妈妈代笔写了。儿子,妈妈期望你以后自己拿起笔来记下来所看所想。儿子,让我们放飞梦想,为梦想而努力吧。
家长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七):
201*年,在习近平主席号召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大背景下,《开学第一课》第一次引入“家风”教育的元素,以“父母教会我”为主题,旨在透过以父母为榜样的代际教育,在两代人中间表达和传承“孝心、礼仪”等中华传统美德和仁爱、自强的完美品格,对青少年进行“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节目分为“孝”、“礼”、“爱”三个篇章,以“强”作为尾声,在嘉宾演讲、人物故事、文艺表演和互动游戏等环节选取了超多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和明星嘉宾一齐展示家风的力量;此外今年除撒贝宁、王小丫外,还有深受全国小朋友欢迎的、以前的“大拇哥”何炅,央视新闻主播、“睿智姐姐”张泉灵加入主持阵营;同时节目还引入了创新环节——“说文解字”,并透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两个卡通人物的对话来阐释各篇章主题字的构成和含义,从本源上开启主题。节目力求以生动、活泼、多元化的方式寓教于乐,带领全国中小学生去发现并传承父母身上的优秀习惯和完美品质;
在今年的主讲嘉宾中,有“童话大王”郑渊洁、歌手容祖儿这样的“大人”们,也有来自震后灾区的藏族武艺班孩子,更有歌手秦勇与儿子大珍珠这样的父子档。他们将在舞台上给全国中小学生带来让大家印象深刻的家风故事。
节目模拟课堂形式,在新生代中学生组合TFboys演唱的主题曲《开学第一课》中欢乐开场。
在“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的对话带来关于“孝”的说文解字之后,“童话大王”郑渊洁作为本次主题班会第一堂课的嘉宾,给小朋友们讲述了他关于“孝”的家风小故事。他的出场给现场的很多读者孩子甚至是爸爸妈妈带来了惊喜。他向孩子们讲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和教育,他说他的写作从小受父亲熏陶,还说:“在我写《皮皮鲁外传》时,发现每一天钢笔水都是满的,原先是父亲每一天深夜悄悄给我的钢笔灌水,这个贴心的举动让我坚定了自己必须要用孝顺回报父母,并在生活中用一点一滴的小事来实践。”他给孩子们总结出能够实践孝心的具体方式,比如把好吃的先让给父母,尽量陪伴父母,甚至是为父母洗一次脚。他认为““让父母对你放心、让父母为你自豪、让父母有你踏实、让父母因你富足,这就是孝顺”。孩子们在郑渊洁老师生动的演讲中深刻感受到,孝敬父母,要从细节与小事做起。
家长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八):
父母教会我们的――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父母就是教会我们扣好第一颗扣子的人。他们教会我们如何去孝敬他们;教会我们如何去爱自己;爱自己身边的人;教会我们礼仪;教会我们做人;教会我们自强不息。《开学第一课》令我受益匪浅。
父母是最爱我们的,他们为我们做了这么多,我们就应用孝去回报他们。古人云:“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基础,童话大王郑渊洁写《童话大王》时,父亲良苦用心支持写作,默默为钢笔灌满水,让它成为一个十分孝顺的人,郑渊洁也把这个美德传给了儿子。孝,乐其心不违其志。
人生中最美的字眼,是爱,我们的第一份爱是爸爸妈妈给我们的,我么第一一次摔倒的时候,是爸爸妈妈把我们扶起来,我们遇到第一个困难的时候,是爸爸妈妈无条件站在我们身后。古人云:“慈亲之爱其子也,心不能忘也。”我们要以慈悲与仁爱之心对待一切的人和事,因为爱是彼此的,是互相的。父母教会我们爱自己,爱他人,爱生活,爱生命,我们在爱中成长,爱已让我们学会感恩和付出,也会让我们获得许多幸福与快乐。
我们中国是一个礼貌古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我们都明白,子五千年的历史中,创造了了灿烂的文化,自古以来,我们就是以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文化,闻名于世的。如:吃饭的时候,要让长辈先入座,先动筷子。待人接物要要礼貌,人与人之间的礼仪,感情都是互相的,你对人好的时候,别人往往会加倍的善待你,礼貌礼貌是一点一滴,一言一行的。
当自己有了这些潜力之后,我们会变得强大,变得阳光,充满力量,我们就像是小树苗,而父母就消失参天大树,用挺拔的姿态,为我们树立榜样,将来我们必须会茁壮成长!要相信,我们每个人身上多有发光点,要把这种光绽放出来。
孝以彰德,大道行敦,礼运天下,纲纪为分,爱人济人,君子之伦,强国盛世,世道分尊。只有学会了孝、礼、爱、强,才能成为祖国的栋梁!
家长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九):
家长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观后感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以'英雄不朽'为主题,开篇围绕'爱国''勇敢''团结''自强'4个篇章,从青少年的独特视角切入,向孩子们真实讲述一个个生动的英雄》故事,让我们共同回顾历史!
对于今年刚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来说国歌可能还是陌生的,第一篇'爱国'就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讲起,透过秦怡老奶奶深情并茂的讲述,让孩子明白了国歌中每一句歌词的由来都是描述当时的真实战斗的写照,让孩子深深的记住了这首歌!透过讲述赵一曼、左权的英勇抗日的故事,让孩子明白了什么是爱国。在战争年代里,爱国就是为祖国和同胞奉献自己的一切,这天,把祖国当成自己的家一样去爱护它,建设它,就是爱国。
第二篇'勇敢'透过歌曲和故事传颂'王二小'这个13岁的放牛郎的英勇事迹,并邀请史林山老人亲自讲述这位小伙伴的故事,在讲述过程中老人几度落泪。透过老人的讲述让孩子记住了这个机智勇敢、意志坚强的小英雄。勇敢这个词的含义也深深印在孩子们的脑海里。在战争中,勇敢就是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这天,不怕困难勇于担当,就能够做一个勇敢的人。一声警报声引出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当孩子看到这个画面的时候真的有些害怕,一下扑到我的怀里,一个75岁老奶奶夏淑琴讲述了她在8岁时的经历,她是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之一,透过他们的讲述我们懂得了一个民族如果忘记历史,她也注定要失去未来!
第三篇'团结',孩子第一次听说'飞虎队'的故事和'飞虎队'这个名字的由来,当主持人问孙九宏爷爷'当年你们为救5名美国飞虎队的队员而牺牲了150人,您觉得值吗?'爷爷的回答是肯定的'值得'!想象当年的那份友谊,中国人将永远铭记!也让我们明白了在战场上应对敌人的时候,只有同心协力、并肩作战的团队才能克敌制胜。而这天的团结表此刻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彼此信任,互相帮忙,合作共赢!
第四篇'自强'开篇是一群小学生去革命老区体验当年小八路的生活。这部分也让孩子很兴奋。也许这个时代再也不需要这么小的孩子去打仗,但是我们要铭记先烈,用自强不息的精神去建设我们的国家!王伯惠老爷爷告诫同学们,只有每个年轻人都懂得自强,国家才能强盛,才有和平生活,而上阵打仗则是要把学到的知识用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这天的孩子们是未来的主人,只有自信、自主、自强,才能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们要永远铭记先烈,用少年自强宣言来表达我们对先烈的缅怀之情和建设强大祖国的决心!'我们是英雄的子孙,未来是属于我们的时代,学习英雄的精神,接过英雄前辈的旗帜,从此刻起坚定立志,把祖国的强盛当成自己的梦想。我们宣誓:诚实善良、勇敢自信,自立自强,做伟大祖国的接班人。'
家长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十):
昨日和孩子一齐看了中央电视台为全国少年儿童举办的“开学第一课”节目,很受感动和鼓舞。看着身边的孩子,感受着自己的少年时期,在梦想这个话题上我想法颇多。
我的青少年成长时期是80-90年代,那个时期,父母的时间几乎都是忙碌,每周只有一个周末用来休息。孩子们的时间相对很是宽裕,下午很早就下了课,作业也在半个小时内就能够做完,其余的时间就是我们的了。除了晚饭,能够一向在居住的大院里玩到晚上10点,直到父母扯着嗓子喊我们回家,也许还要挨训。
那个时期,社会环境十分好,但物质很匮乏,信息和知识仅停留在学校和广播,或者连环画小人书的范围,电视对于家庭来说还是很遥远的事情。因此我们的课余兴趣和活动,多集中在由孩子们自发组织的娱乐活动上,通常都是男孩子一堆、女孩子一堆,各玩各的,当然也不排除假小子或小尾巴的混入。整个青少年时期是愉快而充满回忆的,当然这是国家上几代人的奋斗所赐予我们的幸福的一部分。
这个时期,我们的梦想就是天天快乐,很少有个体发现新的兴趣,需要单独深入追寻。个人的简单创造和开发也与群众活动牢牢关联,比如开发一种新的群众游戏,或动手潜力强的为大家带给制作诸如弹弓、火柴链子枪、捕鱼网、捕蝉等工具的开发和制作。
打架是比我们大一些的孩子们事情,那个时候,有个高自己几年级的亲哥或表哥的,别管给不给自己撑腰,在同龄孩子里是很牛的事情,因为感觉腰杆能够硬一些。对于打架,我们这个阶段的孩子既惧怕又无奈,每一天有这么多快乐,去打架是不是有些犯傻,这就是我那个时期的想法。
当然,那个时期的朋友圈里也有一些异类,并且是我很敬重和诧异的异类。在我们都在上小学的时期,满院子玩和跑的时候,他竟然能够和另一个同龄小伙伴,跨出大院子的活动范围(我们的大院子在河北),结伴去青岛旅游,而且不需要父母陪同。同样是他,能够从订阅的天文杂志带给的信息上,自己邮购玻璃镜片和牛皮纸,自己动手做出了天文望远镜,让我看到了院子上方天空的另一番景象。这个哥们甚至还有自己制作土火箭的历史。在他高中时期,迷上了电子和武侠,结果耽误了高考,成了职高生,之后谋于生计,当了一名工人,此刻则是一名高级技师,在企业深受重视。我对他的敬重和崇拜,在于他高于同龄人的视野和敢于自学、敢于追寻的精神。他的快乐必须是我们中最多的,并且他的快乐能够延续至今,仍然滋润着他的业余生活。而我们的快乐,则随着青少年时期的离去,更换了若干种载体,成为了被社会公众娱乐形式牵着跑的一份子。
随着懵懵懂懂的择校和专业学习,我的人生也进入了成人的阶段。在择业这点上,文化程度不高的父母和我一样茫然,择业只是根据当地就业状况来选取的。限于时代的特征和地域信息,我和我身边的人,脑袋里不可能对物质世界的发展有清晰的理解,因此,梦想成分多是群众性的和大众化的。个人的能动性在择业这个事关梦想方向的关键环节上并没有被发掘出来,这是时代特征。
随着就业和有了家庭、孩子,注意力被一层层分离出去,时间也被一块块割离开来,忙碌也成了我生活的主调。但随着对职业、对生活、对世界认识的加深,以及个人经济潜力的提高,我发觉自由度获得了伸展,隐约能够去做一些青少年时期想做而没有潜力去做的事情了,但身体健康状况和以前阻断的追寻和学习,以及对社会服务供给潜力的怀疑让我觉得个人梦想过于脱离现实。即使这样,追逐快乐,追逐兴趣,追逐真知、依然不会停止,因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乐趣肯定在那里,这是我们这代人的一个特征。
前面这些都是铺垫,说的是我们那个时期的孩子的成长特征。70年代出生的孩子,和此刻以及今后出生的孩子有不同,也有很多根本的相同。相同的是我们都很快乐,对70年代中期以前事情很少给予关注,成长期是国家稳定发展,国力高速提升的时期,我们基本都理解了现代科技教育,最重要的是我们都很快乐。但我期望我的后代和我就应有不同,我期望我的后代像我前面崇拜的那个儿时伙伴一样,及早发现身边的世界是如此乐趣,及早参与自己的人生旅程,及早体现出开发创造力,及早从中获得升华的乐趣。可别像我们这代人,到了择业时,还不明白什么是择业,未来的规划是张白纸,成年了,还在等快乐找自己。
国家的梦想和个人的梦想能合在一齐,对国家和个人来说都是幸事。这点就应学习西方强国,在机械时代和电子时代,西方强国的国民参与度必然是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
的。国家资金主持的尖端项目和企业资金关注的商业项目只是高端体现、极端发展,百姓自筹资金玩的兴趣科技才是基础,正是这个基础带给了环境引导和源源不断的潜力人才。
我在想,那些个国家怎样会有那么多人参与进来,老百姓敢玩飞机、玩轮船、玩火箭,玩汽车,玩的是五花八门,什么科技含量的都敢参与,甚至有的玩的很专业,而西方科技似乎就是建立在这些兴趣科技的基础之上的,不断有人提出新的指标,不断有人参与解决问题。他们这些专业知识都是从哪里得来的呢,他们怎样就敢想敢干呢我的理解是,除了民众生活富足,有充裕的资金搞这些,更可能是他们的书店里专业的书籍要丰富的多吧,社会力量参与的也到位吧,也许在那些个国家一个普通劳动者或者一个少年,在看到一些东西,有了一些想法后,首先在书店就应能找到自己想了解和可操作实施的数据,在市场产品上也就应能得到部分支持,甚至其基础教育能够保证其设计出草图,再透过社会服务力量辅助制出成品来实现自己的想法。
如果千万个脑袋都能这样获得快乐,这样的国家怎样能不强大呢。我觉得,外部科技强国的强,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主要是其国民参与程度决定的,这个指标绝对和国家对各领域专业知识的群众普及深度和市场的开放程度是有关的。一个择业后才明白自己要做什么的成人和一个青少年时期就能参与世界生产发展史的人的创造力肯定是不一样的。
一个在青少年时期就能引导孩子们关注世界,带给条件让青少年参与世界科技发展的民族比一个中青年时期才开始反省生活,重视科技的民族在时间反映上至少要提前10-20年,而且青少年时期的科技兴趣与薪酬绝对无关,纯兴趣和纯精力投入,干净无杂,直抵目的。哪像中青年,琐事一大堆,精力先被分走大半。单就兴趣科技投入时间的累加上,3代人累计起来差距就拉的远远的了。
这还没有提到群体共鸣效应,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们都是扎堆的,参与的人多了,旧的新的知识和经验就有潜力在青少年群体中扩大、传播和不断延续,而这种在群体参与里的共鸣和碰撞,则是兴趣科技存在的条件之一,也有可能成为青少年择业的方向和梦想的起点。中青年都是家务独处,兴趣科技很难有肥沃的土壤。
我们的生活也在逐渐富足,资金肯定不是问题,生产就应也不是问题,怎样把闲余的资金和人力、物力引导到这上面来是个事。
西方人所说的未来是中国在刷新世界发展史,就应指的就是这个,他们是在按西方国民参与现代科技程度来看中国之未来,毕竟中国人的基数放在那里。因此,国之梦,必然是国民参与度这个先行指标要调动起来,国民参与度的核心必然是青少年的参与深度和广度。让创新走出深宅大院,引导青少年真实接触现代科技,让青少年在书店就能实实在在的了解科学和生产,有想法就能走近开发创新,这才强国的未来。
看看我们身边,我的孩子和你们的孩子,业余时间不是在学英语,就是在学钢琴,统统熟练工和拿来主义,对科技生产一问不知,书店里给青少年的科普读物仅停留在宣传层面,给青少年自学自造而量身定制的专业书籍几乎没有,事关科技兴趣的社会服务力量还没有构成或还没有关注这一块,这种状况下是不是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什么飞机发动机什么航母你让让全民参与试试,根本不是个问题,西方现代科技不就是这么一步步在民众兴趣科技的探讨和碰撞中走出来的吗。问问你上中学的孩子:飞机发动机和航母是怎样回事他有多少相关资料怎样造的哪种结构和原理最好他有什么探讨思路和想法他能找谁进一步探讨如果他能尝试回答这些问题,未来就不是问题。
如果问我对身边的什么实用科技感触最深,我想想,首先绝对是电蚊拍,发明这个东西的脑袋绝对是够聪明。太实用了,既能消灭蚊子,又能锻炼身体,还不受蚊香之毒。啪啪声中,绝对有成就感。再一个是豆浆机,太伟大了。早上一杯混合豆浆,营养充分,头晚泡好豆,其余让它搞定,喝完出门,该忙啥忙啥。
另外还要对学校说一些。如果老师像外星人一样,只是把一些枯燥、没有来源的符号硬塞进孩子们的头脑里,那么学校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每一点知识与这个世界都是相关的、有来龙去脉的,是这个世界有血有肉的一部分,有着因果关系。期望你们能把这些讲清楚,并且能赋予这些知识活力和动力。因为这事关乎我们孩子的梦想。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