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棒小孩》,这本书的两位作者在生活中都有双胞胎的体验。双胞胎总让我们想到相同和一致。以下是“天生棒小孩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篇一:天生棒小孩读后感】打开《天生棒小孩》,我一下子就注意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这本书的两位作者在生活中都有双胞胎的体验。双胞胎总让我们想到相同和一致。可是,正是身边双生子的经历,使她们越发深刻地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强项,只有充分地理解这一点,我们才有可能帮助孩子创造成功的人生。
这是一本写给父母看的书,但作为老师,看了这本书,收获更大。
这本书首先告诉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同时发人深省地指出,孩子的个性是一把双刃剑,辨证地看待孩子的个性和独特的学习方式,才能帮助孩子成长。
细读书中的八十个案例,一个突出的印象是,我们在帮助孩子成长的时候,应该时时想着我们的目标。我们应该考虑的,不仅是完成手边的工作,真正有远见的老师,想的更深,更远。
今天的社会,需要的不再是大工业时代整齐划一的机械型人才,而更需要有独特创意的创新型人才,为了让我们的孩子成为这样的人才,我们的眼光要放的更远!
【篇二:读《天生棒小孩》有感】从教时间也不短了,和小孩子相处的这些岁月中,有烦恼、有快乐。烦恼这个孩子怎么那么不懂事,老是闯祸;烦恼这个知识点讲了不知道几遍了,怎么还是没有记住;烦恼学生的吵闹;有时也烦恼学生的安静(怎么就没有一双手举起来回答问题呢?)……快乐着学生终于回答出了这个问题;快乐着我们一同欣赏了一首优美的乐曲;快乐着学生的灵光一闪……教育过程中的种种真是悲喜交加。读了《天生棒小孩》这本书之后,让我深有体会。
书中谈到了很多孩子的一些令教师、家长沮丧和懊恼的习惯和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着巨大的潜力和促使他们成功的爆发力。执拗的背后是坚定不移;强烈的意愿展现出潜在的领导才能;好争论、讲条件显示出潜在的谈判能力。当我们评判一个孩子的行为时,应该看到其行为背后蕴藏的潜在能力,老师、家长不仅要了解而且应给与孩子应有的理解,并制定一些有效的策略来激励孩子走向成功。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可以他们独特的学习和表达方式为借口,无视规则、为所欲为,他们必须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们可以有选择快乐成长的自由,但也必须明白,提供快乐成长自由的规则制定者,是父母(监护人)、教师等。这本书告诉我们首先我们应该懂得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即使是遗传、家庭环境完全相同的同卵双生子,也可能对同一个事物有不同的反应,也有非常不同的学习方式。因此,对一个孩子有效的方法不一定适用于另一个孩子,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独特性。在处理孩子的事情时,大人往往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考虑,读了这本书之后,教会了我如何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细心,或许你会发现孩子他独特的一面。
同时,孩子独特的一面不应该成为孩子做错事的借口。我们的这一代人,可以说很多都是在比较缺乏理解和沟通的环境中长大的,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时,深感自己童年教育的缺失,是愿意给孩子理解、自由的,但往往容易产生困惑:给孩子理解和自由之后怎么办?有没有限度?如果有,应该怎么把握分寸?书中有这么一个例子:妈妈检查丽莎作业时,丽莎撒谎说做好了,当妈妈再次确认时,丽莎说了实话“我实在做不下去了”。而这个妈妈并没有生气,或者说没有表现出生气,而是耐心的和女儿商量,怎么找到一个适合女儿学习的环境,有时孩子需要优美的音乐、柔和的灯光、食物这些条件之后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每个孩子对学习环境有不同程度的偏好,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注意的,而不是把注意力一味的关注在她不愿意做作业这个问题上,这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这本书为我们赏识每个孩子的独特之处和潜力提供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作为教师,这些大量的沟通实例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范例,为人父母亦有可借鉴之处。
【篇三:《天生棒小孩》读后感】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叫《天生棒小孩》,里面有一个故事讲的是有一个叫罗宾的小女孩,她在14岁以前从来多不收拾自己房间里的东西,把自己的房间搞得乱七八糟的。每天妈妈多要花很长时间来为她整理房间。后来妈妈实施了一件项新的政策,告诉罗宾将没收每一样捡到的东西,没收一个星期后才能拿回去。
从此以后,罗宾就开始自己整理自己的东西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认识到了只有把自己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整理好自己的东西,建立良好的秩序,能使人产生愉快,兴奋的感觉,一担秩序被破坏,麻烦就会来临。
【篇四:《天生棒小孩》读后感】《天生棒小孩》,是由辛西亚·汤白斯和卡罗尔·芬克这两位了不起的母亲所创作的。同时,她们在生活中都有双胞胎的体验。
双胞胎,总让我们想到相同和一致。可是,正是身边双生子的经历,使作者越发深刻地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强项,只有充分地理解这一点,我们才有可能帮助孩子创造成功的人生。
作者汤白斯女士和芬克女士认为:那些了解并理解孩子们的家长可以制定有效的策略来激励孩子走向成功。了解孩子特有的汲取知识的方式,你就会明白他们的某些行为并不是在故意惹你生气。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质、恩赐,我们都是特别的。孩子并不能以他们独特的学习方式为借口,做一些违规的事,他们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即使那些患有严重的神经、身体或心理方面疾病的孩子,也具备不可令人忽视的学习潜能。
细读完书中的八十个案例,让我想到了《纲要》和《指南》中提到的:幼儿园教育应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经验和体验,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照顾幼儿的个体差异,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发挥潜能的机会,促使他们在已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已有经验、学习速度与风格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允许幼儿以自己的方式学习,并给予必要的支持与帮助,使每一个幼儿都能感受到安全、愉快和成功。
我喜欢里面的故事,而我更喜欢作者们写的序。就像作者说的这样:“当你读这本书时,毫无疑问我们所描述的很多情景你都有深刻的体会。事实上在每个情景中,似乎一个孩子的行为缺点,如果从他们学习风格的角度来看的话,其实可以被看作是一种长处。但你如何辨别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单单放任他们呢?在你开始读这本书时,我们希望给你一些有关教训和责任的基本哲学原则。认识和欣赏个人的长处和学习风格并不是原谅不当行为或给随心所欲地开绿灯。不管孩子舒服与否,必须设立行为标准和行为准则。某些准则是不能讨价还价的,比如有关身体安全和道德观念的事。错就是错,与学习风格趋向没有任何关系。但当你尊重你孩子的学习风格的长处时,你如何沟通和强调这些原则的效果将大大改善。”
你只有了解了孩子特有的汲取知识和表达诉求的方式,才能明白孩子的某些行为并不是在故意惹你生气,而是天性使然。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质和天斌,我们都是特别的。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