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不了你最好的,也没有给你最差的,别的你想要什么就自己去争取吧
这是我上高中时,偶有一天,我父亲喝多了酒对我说的话。想起这话,我还想起小学五年级我考试进前三名时,父亲笑着对我说了一句“你其实不聪明,只是在硬学(意思是努力学)”,当时我听地很认真,如今也记得很清楚。
没错,我一点也不聪明,可也不傻。从初三开始,我就经常头痛,甚至好几次要弃学,高中时寄宿在学校,都是连续上一个月,而我往往是在学校学习两星期,就得回家休息个三五天,因为头痛地让人想撞墙!高一下学期、高二、高三我都在普通班,考试成绩往往不是第二就是第一,中间班主任要把我送到小班去,可我觉得小班的学习环境更压抑,死活不去。别人以为我聪明,老师也认为如果我不是头痛,前途将不可估量,可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只是在“硬学”。
高中的那种高压式学习不适合我,我想我的头痛也应该是源于从初中就开始的高压教育。顽固的头痛一直跟着我到了大学才好一些,可是只要压力陡增,头痛就会像紧箍咒一样。我大学学的法律,那时我也比一般人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大四时准备着司法考试和考研,压力很大,头痛也是经常来骚扰我,最终司法考试过了以后,我就再也没有精力准备考研,只好放弃。
放弃考研的第二天,我就找了一家律所实习,直到毕业、拿到实习律师证。刚到那家律所实习时,被某些人忽视、看不起,可我不在乎他们怎么看,只是每天提前半个小时左右到律所,准备当天要做的事情,认真工作。时间长了,那些人的语气、态度都变地温和了,也偶尔在师父面前夸我。那个时候的我,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是不攀附。
后来想着男朋友在北京读研,我也想再考研提升一下学历,无奈,最终还是没有考上。考试结果下来的那天晚上,我想了一整夜,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去北京。临走前,和父母聊天,父亲说“去吧,改变一下总会越来越好的。”这话说的看似没有逻辑,可对我却是莫大的鼓励。因为准备考研期间,我没有任何存款,全靠父母养着。去北京找一份工作,起码也能养活自己。
来到北京的第一天,我下了火车,提着行李箱就去面试了,当天敲定,第二天就去上班。这样看来我是很幸运的,至少有男朋友在这里陪伴,一切从零开始。可是,我不喜欢北京,也不适应新的工作环境,领导是个女的,脾气很大,最开始的那一个月我几乎天天被骂。即便往后越来越顺,但由于同事歇假,自己承担了她的工作,压力也是与日俱增。那段日子我完全变了一个人,不知道在干什么,更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平常下班就只想躺在床上,实在是太累了。可工作也不是天天地那么繁忙,只是久了,惰性就养成了。筋疲力尽时疏于思考,工作完成时疏于总结,所以这一年下来,竟成了瞎忙,还让自己的心性蒙了更厚的尘土,忘了初心。
人的成长大概就是这样吧,好在我如今经历辞职这一番折腾,终究是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也决心做回那个原本爱读书、爱写点东西的自己,做一个有良知的好律师!
父亲的话,不是一碗鸡汤,于我而言更像是一杯香浓的咖啡,让我偶尔一个人喝一杯,静一静,清楚自己想要的东西,然后努力争龋
(来源:简书)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