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的孩子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小班随笔,欢迎阅读。
教学小班随笔1和小班孩子们一起生活在这个温馨的小家里,我觉得我很幸福,但带了两个月的小班孩子,经常会发现幼儿流露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他们“霸道”地认为:“我喜欢的东西就是我的!”这显然不会受集体的欢迎,更不利于他们健康的成长。
我发现龙龙小朋友在区角活动里玩耍时,经常和大家闹得不愉快,不是哭就是大闹一场,老师怎么调节他都不高兴,问了和他在一起玩区角活动的小朋友,他们告诉我说:“龙龙抢玩具,他不给我们玩,东西都拿在自己手里,我们大家都玩不到了。”还有一个最小的小家伙告诉我说:“老师,我都喊他哥哥,他都不给我玩还打我呢。”听了孩子这么一说,我明白了,原来是他把玩具都揽到自己手里,不愿意和大家交流和沟通。这样小朋友都不敢接近他。
我看了看了坐在旁边小椅子上的龙龙,还在那里张着嘴巴大哭,我轻轻地走到他跟前,蹲下来问:“龙龙你看一看,别的小朋友玩得快乐吗?”(快乐)那你快乐吗?(我不快乐,他们都不给我一起玩,还要我手里的玩具)龙龙你看一看,你的几个小伙伴们在那里干什么呢?他告诉我说:“在那里说话呀!”他们有东西玩吗?没有(这时他低下头),看着自己口袋里的玩具很不高兴,我想请你把你口袋里玩具和大家一起玩好吗?他说得时候,自己还是低头。这时我对着其它的小伙伴说:“瞧,龙龙现在要和大家一起玩了,你们高兴吗?高兴!其它几个孩子一起回答我,这时的他愿意把自己拿的玩具,分给其它小伙伴们玩了。
事后,我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利用龙龙的这件事,把龙龙请到我的故事中,这样让龙龙在听故事时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对,最后,小朋友知道龙龙愿意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和同伴们一起分享玩具,我问其它幼儿,你们愿意和龙龙一起做游戏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愿意!”龙龙的小脸蛋上也有了微笑,这时,我们一起唱了《找朋友》这首歌,有很多孩子都愿意主动地去与龙龙做好朋友。
我利用故事把这件事说给大家听,让孩子知道会分享的孩子,能够得到大家的喜欢,如果不愿意和伙伴分享玩具,会得到大家的排斥。还运用了《找朋友》这首歌,让龙龙小朋友知道周围的小伙伴都有同情心、爱心。当你孤独的时候,大家都愿意和你做好朋友,在玩玩具时主动去鼓励孩子,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让他们主动地交换玩具玩,这样对培养他们分享玩具时,有很大的好处。
教学小班随笔2早晨接班时间,活动室外又传来了悠悠撕心裂肺的哭声。这不是小班新生刚入园的时间,而是在我们已是下学期的中班门外。我出门迎接,看到悠悠全家出动,爸爸妈妈加上爷爷奶奶,全家人竟对孩子的哭闹束手无策,爸爸虎着脸,爷爷一脸的焦急,奶奶妈妈眼里含着泪水,奶奶来到我跟前说:“悠悠让我跟老师说说,做操时我们在门外看着他,中午不睡觉,下午让他领点心……”这是接连几天早上都要上演的一幕。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悠悠接进教室,他的大声哭喊,使我们正常的活动也无法进行。为什么悠悠这么爱哭闹?怎么才能让孩子愉快的在幼儿园生活呢?
首先,我们两个老师分析悠悠哭闹的原因,通过与家长交谈,了解到,悠悠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爷爷奶奶对孩子非常宠爱,有求必应,如果不满足他的要求,他就开始哭闹,奶奶看孩子哭就心软了。孩子用这种方法征服了家长,稍不如意就哭,逐渐成了一种习惯,家长对此又头痛又心痛,越怕他哭他越哭,没有丝毫办法。在幼儿园里悠悠也不主动与同伴交往,朋友少,不合群,与别人发生冲突也不会想办法解决,唯有大声哭泣,等待老师帮助。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认为根本的原因还是在家庭教育模式上,孩子的哭闹已不是单纯的伤心、害怕,而是作为自己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这种手段也用到了与老师小朋友的交往中,动不动用哭闹来解决问题。这种方式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我们与家长进行了深入的沟通,让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中的一些不恰当做法,造成了孩子不会用正确的方法表达自己的要求。家长也希望与我们配合纠正孩子的行为方式。
在幼儿园里,我们跟悠悠讲清楚,“哭”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哭”不能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答应他的要求,“哭”也不能让别人成为自己的好朋友。让悠悠明白,哭不能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引用实际的事例促使他转变自己的做法。
例如:悠悠因为奶奶给他口袋里装的面巾纸不够十张,开始哭闹,非要老师打电话让奶奶送来。我们跟他讲清楚,七张面巾纸已够用,奶奶这么大岁数,让奶奶来送面巾纸是无理要求,不能满足,如果不够用,老师可以再给你。开始的时候,悠悠一听我们不顺着他,就开始嚎啕大哭,我们任他苦恼了一会,之后肯定地告诉他:“哭是没有用的,不能解决问题。”慢慢的悠悠哭声小点了,我们顺势说:“悠悠不哭,老师这里有面巾纸,你还要不要?”悠悠见哭闹确实不能改变老师的主意,慢慢停止了哭声。下午起床后,我们主动让悠悠去领点心,这都是孩子们争着去做的事情,能当老师的小助手,孩子感觉很骄傲,悠悠的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通过这种事例,我们采取果断的态度,然后加以引导,表扬,悠悠哭闹的次数慢慢少了。家长看到悠悠的变化也很欣慰,在家里也不再事事依顺他,悠悠在家哭闹的现象也渐渐少起来。
一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日积月累,悠悠虽然现在还是偶尔哭闹,但我相信,只有家园配合,共同努力,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一个爱笑的悠悠。
教学小班随笔3清晨,小鹤的妈妈一看到找就对女儿说:“说呀,对老师说呀!把昨天在家里的话对老师说。”而小鹤拉着妈妈的手左摇右晃:“你说,你说呀。”我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母女俩搞什么名堂。在妈妈的一再坚持下,小鹤笑眯眯地看着我,怯怯地对我说:“卢老师,我做你女儿好不好?”
“好啊,好啊,我正好缺个女儿呢!”我高兴地应道。得到满意的答案,小鹤甜甜地朝我喊了声“妈妈”,高兴地去玩了。
说实话,别的孩子这样我还会相信,小鹤想做我女儿,我真的不敢相信。可是孩子的神情告诉我:这不是假的!我看看小鹤的妈妈,小鹤的妈妈笑着道出了原委:昨天在家里,小鹤一个人坐着发呆,妈妈问她干什么,地竟然说她想做我的女儿,妈妈说你想做老师的女儿,那你就跟老师说啊。小鹤却不无担心地说:不知道老师会不会同意,后来还说自己现在变乖了,不喜欢哭了,老师一定会喜欢的。妈妈让女儿明天去幼儿园问问老师,因此出现了刚才的一幕。听着君君妈妈的话,我不禁想起了不久前的另―幕。
热热闹闹的“六一”庆祝活动马上就要开始了。老师们和家长们忙碌着为孩子们化妆、着装……忽然,传来了孩子的哭声,小鹤不知道为什么事和妈妈赌气,死活不肯换衣服,不管妈妈怎么说,只管“哇哇”大哭。一向有耐心的妈妈气得打了孩子一巴掌,孩子还是不买账,非但不穿衣服,哭声更响亮了。我从小鹤妈妈手里接过衣服,想帮小鹤穿上,可是一样败下阵来,她根本不理我。小鹤的妈妈无奈地朝我苦笑:“算了,不穿就不穿,我带她回去吧。”
我理解小鹤妈妈的无奈选择,这孩子脾气特别倔,而且还特别爱哭,从小班开始,就是班里出了名的倔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发起脾气来就会哭个不停,什么话也不听,谁劝也没有用,一直哭到她不想哭为止。
该让小鹤放弃今天的活动吗?我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放走小鹤,我深知不妥:一是小鹤参与的是集体表演,她不在,整个活动被破坏了,老师和小朋友的辛苦全白费,对别的孩子也会有不良影响;二是对小鹤的发展不利,能在全园活动中表演,无疑是一次很好的锻炼,而她不开心就发脾气,谁的话也不听,以后碰到事情她会习惯性地使用这一招,更重要的是还会造成小鹤做事没有责任心,没有集体荣誉感。
可是,留下小鹤,又谈何容易!我心里一点把握也没有。但是,小鹤真的就这么不可理喻吗?不管怎样,我应该试试!就在小鹤和妈妈要离开活动室时,我拦住了她们。我很严肃地对小鹤说:“小鹤你不能走,不管怎么样,你今天必须参加表演!”小鹤显然没有想到我不妥协,哭声暂停了一下。我继续说:“老师和小朋友辛苦了好久才学会了这个节目,今天要让全园的小朋友和来园的爸爸妈妈看看我们班小朋友有多能干,可是,你不参加,我们的表演就会不好看了。”小鹤的哭声慢慢小了许多,“你不参加,对不起老师,对不起小朋友,小鹤还在抽泣,声音小得快听不见了。“你自己好好想一想,有什么事情,你表演完了告诉老师,如果妈妈错了,老师一样批评她。”我给了孩子一个台阶下,并顺势问她:“但是现在你先参加表演,好不好?”小鹤抽泣着点点头,我松了一口气,“真是好孩子,老师喜欢你!”我高兴地把小鹤抱在怀里,亲了她一下,一边帮她穿好了演出服装,并重新化好妆。
开始演出了,我的心依然忐忑不安,眼睛盯着小鹤,怕她出什么差错。出乎意料,小鹤的表演非常出色,表演时还露出甜甜的笑。演出结束,我高兴地抱着小鹤转了一圈,并送给她一个玩具作为奖励。
我成功了,可是我还是心存顾虑:众目睽睽之下,我对小鹤是否太严厉了点?我没有来得及和小鹤的妈妈沟通,她会怎么想?在场的家长怎么看?还有,小鹤会不会因此不喜欢我、怕我?
事实证明,我的想法是多余的。第二天,还是妈妈送小鹤来园,小鹤见到我,高兴地叫了声“老师早!”就到一边玩去了,她好像忘记了昨天的事。我悄悄地问她妈妈:“小鹤回去有没有不高兴?”“没有,”小鹤的妈妈说,“她还高兴呢,到处告诉人家,这是老师送我的礼物。我下次还要表演!”我放心了。小鹤的妈妈也谢谢我,说女儿这样他们也很头痛,可就是没办法,没想到女儿这么听老师的话。
在以后的日子里,小鹤好像长大了,明显开心多了,不再动不动就哭,即使有时哭了,也不再无休止,只要我劝说几句她就停了。
我真的好开心,“演出风波”中我对小鹤的“不依不饶和严厉”没有让她不喜欢我、怕我,反而更喜欢我,甚至想做我的女儿。幼小的孩子理解了我对她的爱!虽然以前她没有碰到过这种别样的爱,但是她懂了。我又一次庆幸,最终,我没有放弃。
我们爱孩子,就要有爱的智慧。有时,爱是尊重,有时,爱是理解,有时,爱也是坚持。只要爱孩子的宗旨不变,只要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别样的爱,一样精彩!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