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类的随笔其实就是作者的一个思考的过程。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优秀议论随笔,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优秀议论随笔一孝,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孝”的佳话不胜枚举,上至君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大都怀着一片“孝”心。
焦仲卿是一位孝子。他临死前徘徊不定就是因为记挂着年迈的母亲,担心她以后的生活。他深深懂得身为儿子的责任和义务,他的忧郁正体现着一个儿子对母亲的“孝”。
孝,多么温馨的字眼。因为它,家庭更加和睦,社会更加和谐,国家更加团结。孝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份发自内心的毫无点缀的亲情。“百善孝为先”,一切的一切都不如一个“孝”字来得真切感人。
东汉时期有一个孝子叫黄香。他年幼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他的父亲每天早出晚归在外奔波,回来时十分劳累。黄香为了让父亲舒服一些,热天里总是用扇子先把父亲睡觉的床枕扇凉。到了冬天,他就每每早早地钻到父亲冰冷的被窝里用身体将其暖热了再让父亲去睡,从不间断。因此,他在12岁时已美名远扬。
古人况且如此。在我们这个文明的时代,更应如此才是。可是子不孝女不贤,父母亲与儿女打官司的事层出不穷。这可能是法治社会的人的法制意识的“进步”吧!也可能是我们正在向奴隶退化――那奴隶主必定是金钱了。
女儿因钱不够把相依为命的父亲送上法庭,儿女因对财产分配不满意将孤苦的母亲告上法庭……这些都是我们文明人作出的文明事。
难道说社会进步了,文明发展了,父女母子之间的那份深情旧眼变质了吗?难道几百元的生活费就足以让子女忘记父母当年的养育之恩,忘记该孝顺父母吗?难道亲情骨肉之间,为了一点小小的利益,就该兵戎相见走商法庭吗?这些现代化建设的骄子的所作所为真让父母寒心,让天下人齿冷!
孝,不应该被金钱覆盖,不应该随着时间而流逝。它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人都有孝心,但有方法的不同。李白说过:“百行以孝为 先!”
“清晨起,问早安,上学去,说再见,回到家,道声好,要 外出,须留言,父母钱,莫乱花,知劳苦,懂节俭,父母呼, 要回应,大小事,行勿懒,父母归,笑相迎,倒茶水,尽孝 心,父母烦,莫添乱,解忧愁,逗开心,父母忙,己莫闲,伸 出手,帮一帮,父母累,捶捶背,劝早息,别打扰,父母病, 勤侍奉,病床前,多问候,父母训,认真听,有过错,须改 正,父母愿,当力行,己成才,方报恩,敬父母,尊长辈,扬 美德,好学生。”这孝心三字经中的每一种都为是对父母的一 份孝心。
将来我们也会成为孩子的父母,也会想孩子孝敬自己。现 在每一位父母都想儿女孝敬自己,如此,我们身为儿女就应当 孝敬父母。 “尊老爱幼”这一条意见,每一位家长、老师都提 过吧;他们提得好,但有多少人采用呢?这我们能做,对长辈 们也是一种孝敬。
讲礼貌、勤俭节约、帮父母做自己力及所能的事、尊老爱 幼……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如果不讲礼貌,说话粗粗鲁鲁的, 你将会成为人心目中的粗人。而讲礼貌,和父母、长辈是礼貌 用语上的一种沟通,对父母、长辈又是一种尊敬。如果不勤俭 节约呢?只懂得花钱来吃喝玩乐而不知勤劳的做事,你将会一 事无成。勤俭节约会让你变成朴硝的人。从小就不锻炼自己帮 父母做力及所能的事,长大将会很懒惰。不尊老爱幼,你就是 没品德的人!更不用说得上会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了!
父母日日夜夜为我们做孩子的操劳。父母为我们做出了的多 少,而我们只要为父母做出小小的事情。父母都会为我们感到 高兴!每当自己成功了,父母见自己开心,他们也为我们感到 开心。忧愁、伤心给我们一份深切的安慰。虽然父母亲的一时 严厉一时慈祥,对我们都是一种父母爱亲情。有时他们对我们 唠唠叨叨,但也是爱。我们每个都有这么好父母,身为儿女应 当孝敬他们。
优秀议论随笔二果戈里请着名诗人茹科夫斯基聆听自己的新作,茹科夫斯基却因有午睡的习惯而在中途睡着了,待他醒来,果戈里说是自己的作品无聊而使茹科夫斯基困倦,并把自己的剧本投入火中。其实未必是果戈里的作品太无聊,在这里,果戈里不过做到了宽容。学会宽容,学会谅解。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海正是因为宽容了无数的小溪,才有了惊涛拍岸的雄浑壮阔;“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天正是由于涵盖了娇艳百花,绿树青草,才有了姹紫嫣红,杨柳堆烟。有一颗博大的心,一个宽阔的胸怀,我们才能更好的发展。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正是由于能够吸收各种文化的优秀元素,中华文化才能够延续至今,生生不息。世界万物皆是如此,没有谁能够脱离于社会而独立存在。因此,在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方面,我们要学会宽容。
蔺相如宽容了廉颇,终成一段千古流传的佳话;齐桓公宽容了管仲,成就了齐国五霸之主的大业;烛之武宽容了郑王曾经的轻视,勇退秦军,保郑国以周全。我们可以看到,宽容的力量多么强大。相反,倘若周瑜能包容诸葛亮的多才,也许就不会英年早逝,三分天下必会更加精彩,也许历史就会因此而改写。宽容与否,是截然不同的两个结果。宽容的重要性,由此凸显。
而在现代化社会中,却常常存在着不宽容。公共场合,经常有人为互相踩了脚大声争吵;公交车前,大家争先恐后,你拥我挤;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人们也要戴上放大镜看,是事态严重化。其实,真的有那么多的事值得我们计较吗?当然不是。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凡事,只要我们放平心态,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也许就会好很多。
学会宽容,宽容那些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学会宽容,宽容那些不小心中的无意冒犯;学会宽容,宽容生活中种种的不愉快。宽容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力量,一种温暖人心的力量。是冬日里的一束光,干涸中的一丝雨,炎热中的一缕风。学会宽容,宽容他人,就是宽待自己。
优秀议论随笔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从陶渊明笔下的生活,不难读出那古典高雅的恬静:秋高气爽之时,独身一人,来到野草葳蕤的旷野,撷一朵菊花,细嗅花香。一抬头,是变幻多姿的白云,是一群群轻吟浅唱的鸟儿,是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花朵,肉体与思想,仿佛随着汩汩流水流走,在峦峦群山中高声呐喊……
然而,我们再也体会不到陶渊明笔下的恬静了,我们的生活已被网络这张无形的大网牢牢捆绑。当我们盯着手机或电脑不断闪烁的小小屏幕时,殊不知我们的眼睛早已失去了瞳孔,再也看不透宇宙中潜藏的那份隐秘。
我羡慕陶渊明,生活在古代恬静的乡村,我钦佩他的勇气,抛下名利,毅然离开。如果有了网络,我想,所有感情都不会那样纯粹了吧,科技的锋利会硬生生地切开这带着缕缕愁思的悠然。在那个恬静的年代,他可以静静等待米酒飘香的那一刻,可以静静与知音、好友一起促膝长谈,一起赏花,品酒吟诗作乐。毛笔落在竹简上厚重的感觉,我们的键盘鼠标怎么能比?在家书寥落的年代,那份等待让人生命变得厚重、丰满……然而,我顿时心生疑惑。既然古代百般好,那他为什么还要离开繁华的都城,选择避世隐居?是因为错综复杂、人浮于事的官场毫无自由可言,是因为陶潜再也受不了世俗的束缚与羁绊。
想到这里,我释然了,原来有无网络,古今并无不同,只不过是浮躁的传播方式由于网络的出现更加高级便捷了些。古今社会,一样的世俗。这是人性中根深蒂固的不能承受之轻,没法改变。
我顿时醒悟,陶渊明所追求的的静,不单单指居室的静,更指的是心灵上的静,他的心灵早已不属于这世界。心灵浮躁的人去了哪里,哪里就会变得浮躁。其实这世界不像我原来想的那样被网络祸害得“寸草不生”,只是我没有一双睿智的眼睛,去发现这世界的美。我没有陶渊明那样的才华和理想,自然也不会感到理想坠落时的失望与愤怒,也不会生出避世的念头,我不过是千万凡夫俗子中的一个。既然无法离开,那就让我们在内心深处开垦一片净土吧,让鸟儿舒展灵魂之翼,让思想之花尽情绽放。我坚信,深谙世故而不世故才是最成熟的魅力,而不是远远离开。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