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我对旅游的兴趣_生活随笔

我对旅游的兴趣_生活随笔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2 11:12:22 | 移动端:我对旅游的兴趣_生活随笔

  在重庆火车站的候车广场熬了一夜,第二天的中午,终于登上了开往贵阳的火车。

  重庆到贵阳的这段路,几乎都是山路。去的时候,由于火车上人满为患,在火车上的四天四夜,都是躺在行李架上渡过的,所以这段路如何险峻,一点不觉得。这次坐上回去的火车,总算有了一个座位,可以尽情观赏窗外的景色。只见火车穿过一个又一个山洞,一会费劲地爬坡,一会轻松地下坡。在火车大转弯时,探头向外一看,发现这趟列车居然有两个车头,前面一个车头,象老牛拉车似地,奋力往前拉,后面一个车头,象一个大力士似地,猛烈地往前推,还不时地发出“呜、呜、呜”的吼声,一前一后,遥相呼应。还不时地发出“嗤、嗤、嗤”的声响,雪白的蒸汽,如白云漂浮于崇山峻岭。烟囱冒出的青烟,一缕一缕地弥漫于山空之中。这种令人震奋的场景,在当今的高铁时代,则一去不复返了。经过一天一夜的翻山越岭,第二天傍晚终于到了贵阳。

  贵州“素有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说法,包括贵州省省会贵阳,也同样如此。

  在抵达贵阳的第二天,一大早就坐车去贵州工学院。因为那时许多景区都不开放,即便想到黄果树瀑布,也不知怎么走,更没景区专线车了,所以只能到大学走走。

  下了车,便步入一条小径。走了将近一个多小时,只见眼前四面环山,群山之中有不少象豆腐干似的洼地,地里的水稻已收割完,只见几个穿着一身黑的少数民族,头缠黑布,光着脚在稻田里捆稻子。然后用两头尖尖的木头扁担,一头插一捆,走在乡间的小道上。问她们学校还有多远,她们却说不知道。

  前年到贵州旅游,从导游口中得知,这些穿一身黑的民族叫苗族,不过现在是以黑色为主色调,另添了不少其它的颜色。至于那两头尖的扁担,现在还沿用。前年在贵州旅游的十天里,几乎天天在山里转,难怪人们夸张地说“贵州地无三尺平”,足以说明贵州确实多山。在路经凯里市,那里的开发商,为了充分利用山里的平地,将每栋楼均造成高层,高度都在四五十层,而且房子间隔很小。更可怕的是,在一大片摩天楼的后面,就是一座座高山峻岭,一旦发生山体滑坡,就会出现骨牌效应

  贵州工学院座落在大山里,越往里走越僻静无人,出于安全考虑,便折返市区。路经市中心的一个广场,看到有很多人围在一处,不知在围观什么。走近一看,原来是地上躺着一具尸体,上面盖着一块白布,据说是因昨晚这里曾发生了一场武斗。

  中午时分,在市区的一家小吃店,化了六分钱买了二只馒头,化了二毛钱,买了一份现做的大葱、辣椒、炒羊肝。谁料端上桌后,发现盘里的颜色居然这么好看:红、绿、紫、黄,油光发亮,红辣椒,绿大葱,紫羊肝,还未动筷,就已垂涎三尺。隨即尝了一片羊肝,果然又嫩又鲜。以前只吃过猪肝,从未吃过羊肝,想不到羊肝这么好吃,加上大葱的香味,辣椒的辣味,羊肝的美味,真是美不胜收。前年再次到贵州,想再尝尝这道菜,找了半天,就是没有。估计现在吃的东西太多了,这道菜可能不上台面,大概被淘汰了吧。

  吃罢午歺,便到贵州民族学院去转了圈。校园虽不大,却干净整洁。因文革的缘故,学校已停课,校园里冷冷清清。估计学校的学生,也同我一样,一个个都出去串联了。

  离开民族学院,就赶往接待站,打算明天就离开贵州,于是申请离开贵州的火车票。接待站的服务员说,这里的火车站,凡红卫兵上车都不要票,最多把学校的介绍信或学生证出示一下便可。次日清晨,吃罢早饭,略作休息,就赶往火车站。

  到了贵阳火车站,候车的人虽没在重庆车站那样人多,但不论到什么方向都要排队。想乘直达到上海的火车,但由于队排得太长,于是挑了一个比较短的队,心想不管它终点到哪里,上了车再说。

  经过一番询问,得知夜半有一趟从贵阳发往桂林的火车,一看排队的人,也不算多,于是便选择了到桂林方向去的队伍。记得当时贵阳火车站不大,车站的后面有座山,当夜幕降临时,山上的灯火星星点点,如缀在夜幕上的星星,极为好看。在火车站广场上候车的人们,一边仰望着这人造星星,一边候着车。前年,当我再次到贵阳火车站,新建的火车站,已将后山遮挡,再也看不到当年的人造星星了。

  从贵阳发往桂林的车,由于是始发站,所以上车的人不算多,基本上都有位子。夜半上车后,次日傍晚便到了桂林。在桂林,被按排在一个学校的接待站。由于当时不论大中小学,基本均已停课,所以誊出了许多学校,作为红卫兵接待站。这个接待站,是在一个山坡上,山坡的两旁是茂密的小竹林,环境比较幽雅静谧。

  到桂林的那天,一直睡到中午才起床。在接待站吃完午饭,就步行到桂林市区。桂林不仅山美,水也美,它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在桂林待了三四天,主要游览了象鼻山、独秀峰、七星岩和芦笛岩。

  桂林的山,给我感觉山上几乎没有泥土。这几年走的地方多了,才知道这是喀斯特地貌,除此之外,还有雅丹地貌、丹霞地貌、冰川地貌等。桂林的山绝大多是喀斯特地貌。具有这种地貌特征的山,不但山上没什么土,而且山中往往有许多溶洞,七星岩、芦笛岩、灌岩就是其中的代表。由于桂林山上少土,所以许多树,只能从崖缝求生存,它们都是从崖缝中旁斜而出,有的干脆就长在崖缝的四周,因而,桂林树的造型特别优美,山树相映得彰,十分漂亮。虽然山美树美,但桂林的山,是种不出庄稼的,只能供人观赏。桂林的山另一特点,都是单独一座一座的,山体的形状也各俱形态,互不雷同。即便是连绵的群山,也形态各异。

  象鼻山,是座落在市区的一座独立的山,远观象一头大象,下垂的鼻子仿佛在江中戏水。鼻子与腿之间,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洞穴,洞穴名曰“水月洞”。因为洞穴在水上,如明月浮水故称之。站在岸边,眺望象鼻山,整座山郁郁葱葱,穿过象鼻山洞穴,能看到远处的连山。山的四周被江水环抱,江水清澈涟漪,直通漓江。尽管水不深,但要到象鼻山,得坐竹筏摆渡,距离估计有二百来米。

  进了象鼻山的洞穴,可以看到许多摩崖石刻,这些石刻都是唐宋以来,一些文人骚客,游象鼻山所写下的不朽诗作。这些诗均刻在洞穴的石壁上。走出洞穴,旁边有条山道,拾级而上,直接通向山顶。山不甚高,估计有二三百米。

  山上绿树成蔭,山顶有一座象葫芦一样塔,说是普贤塔,约

  有十多米高,据记载这座塔建于明朝。这不由地令我想起五年前,到四川峨眉山旅游时,在峨眉山山顶,有一座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寺庙,里面也供奉一尊普贤菩萨,菩萨也坐在象背上。据说全国供奉普贤菩萨就二处,一处是峨眉山,另一处就是桂林的象鼻山。普贤塔,位于象山之巅,印证了普贤菩萨乘大象的传说,而大象在中国和东南亚是吉祥的象征。

  站在塔的旁边,可以俯瞰山下的草坪、江水和游人。下山后发觉岸边有拍照留影的摄像师,于是让他以象鼻山为背景,拍了张照片。遗憾的是,当我收到照片时,一看居然是别人,原来是拍照的人,将地址搞错了,导致了张冠李戴,让我白掏了三块钱。幸好十多年前,当我再次游象鼻山时,从不同角度,一连拍了七八张,总算弥补了三十年前心头的缺憾。在桂林,类似于象形的山,估计还有不少。在第二次去桂林时,就看到了骆驼山,整座山就象一个骆驼。据说克林顿访华时,特地观赏了这座山。

  独秀峰,也位于桂林市内。远观,孤峰突兀,拔地而起,陡峭高峻,气势不凡,有“南天一柱”之称。从山脚到山顶,总共三百多台阶,同国内名山大川相比,它要矮多了。然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从山脚一路拾级而上,山的两侧,石壁上都刻满了字,零零总总,足有一百三十多幅,而且,许多石刻都出于大家之手。里面最早的石刻,可追溯到唐宋。在我所登的名山大川中,泰山的摩崖石刻最多。然而,小小的独秀峰,居然有这么多的摩崖石刻,也算是古人给足了面子。登上山顶,竟然什么都没有,就是一个孤零零的亭子。所以,登独秀峰,最大的魅力,就在于一路观赏山两旁的石刻,许多名家的石刻,已被求字者拓得溜光铮亮。

  抵达桂林的第三天,便到七星岩和芦笛岩。七星岩,是因这座山叫七星山而得名,古人却称之为“栖霞洞”,在山脚就可仰望到这三个大字。从隋唐开始,就有不少游人来此游览,所以在洞口,布满了许多石刻,留下了许多文人墨客游栖霞洞的诗词和感受。我们去的时候,因文革之故,号称地下宫殿的溶洞均未开放,据说里面有许多奇形怪状的钟乳石。无奈之下,只好到半山腰的入口处,进了一个硕大的洞穴,看洞壁上的摩崖石刻。这个洞穴足足可容纳三五百人,据说抗战时,人们为躲避日军的轰炸,常常躲到这里以防空袭,因此这里当时成了天然的防空洞。

  芦笛岩,据说因洞口长有芦荻草,这种草可做成笛子吹,因而得名。到芦笛岩,从市中心走过去,单趟要走一个多小时,来回要走二十多里路。所以去的人不多,况且许多人也未必知道。正由于如此,芦笛岩便开放了一部分洞溶,因此,有幸看到了各种各样、形态各异的钟乳石。为此,郭沫若还写了首满江红“咏芦笛岩”词,镌刻在石壁上。

  走进溶洞确实象一个地下宫殿,巨大的石柱,下垂的石乳,洁白的石笋,瑰丽的石幔,无不令人伫足观赏,还有许多钟乳石,象游龙、象石狮、象宝塔、象花果山等……简直成了大自然的艺术之宫。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奇观,尽管那时里面的灯光配还十分地简陋。

  隨着旅游事业的不断开放,象这样的溶洞,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看得也多了,所以现在再看这些溶洞,也没什么感到希罕了,由于芦笛岩中的钟乳石是第一次见到,因而印象特别之深。

  在回接待站途中,到近郊转了圈,发现桂林不仅山美,水也美。脚下的水清澈见底,远处的水一片碧绿,绿得如翡翠。但当我十多年前,再次到桂林,这里的水已经变得混浊,尤其漓江的水,由于大量的游船,来回穿梭,水已被污染,已没昔日那么美了。

  串联时,限于当时的客观条件,桂林还有许多值得去的地方,然而都去不了。

  令人感到凑巧的是,在桂林,居然碰到了我当时的同班同学,天下之大,竟然在小小的桂林相遇。后来我俩一路同行,去了长沙又到杭州,直到回上海。过了二年,我奔赴边疆,他便找了一个华日混血老婆。改革开放后,他举家移居日本。今年秋天,一些老同学告诉我,说他今年曾到上海来了次,回沪办理老房子动迁手续。据说现在还在上班,还听说移居日本,工作近四十年,依然未转日籍。光阴似箭,自与他串联分别后,已有五十年未见面了。心想,当时意气风发小伙子,现在都已成了古稀老人了。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我对旅游的兴趣_生活随笔》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148322.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