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善莫大焉

善莫大焉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2 11:33:03 | 移动端:善莫大焉
善莫大焉

  感悟精选(1):

  善莫大焉

  聪明是一种天份,而善良却是一种选取。要做到善良却并不容易。

  善良的人不会欺侮小动物,甚至是一个丑陋的蛤蟆,或是一个小小的蜘蛛。他(她)并不是怕它们,而是在善良人的眼中,它们也是一个生命,也有生的权利。但如果是吸血的蚊,或是偷食的鼠呢?打还是不打?或是应对美味的可爱的羊羔的肉,小兔的肉,吃还是不吃?这是个问题。所以善良的人会很纠结。

  善良的人不会欺侮别人。他(她)不会去整人,去骂人,不会摆谱,不会炫富,不会恶语相向,不会使人难堪。所以很多的宫斗剧,善良的人是不会看的。因为那里面的人会争风吃醋,会两面三刀,会不择手段,会冷酷无情。这让善良的人疑惑:如果社会就是描述的这样无耻,人与人之间就是这样的下流的话,那么人又何以为人?生又何苦为生?也许人就根本不应被生出来。他也不愿意在那样的社会中生活,所以善良的人会很难过。

  尽管是这样,善良仍然在指引着行动的方向。即使谎言欺诈能让人一时得名,善良却让我们选取诚信应对;即使弄虚做假能让我们一时得利,善良却让我们选取诚实自守;即使粗俗霸道能让人一时得逞,善良却让我们选取守法忍让。尽管会有遭遇很多的不公正,但善良的人仍会相信社会,也会相信别人。社会就就应是由很多善良的人所组成,而由善良的人组成的社会,才会是个好的社会。

  善莫大焉,是真理,是方向,我们都在路上。

  善良的人看上去会软弱,因为他们与他人交往时总是忍让,总是自我吃亏。遇到恶言,强悍的人会说“人生这么短,凭什么我要委曲求全让着你?”而善良的人却会说“大家都不容易,何必同他一般见识?”

  善良的人不会欺骗。

  感悟精选(2):

  与人为善,善莫大焉

  孟子曰“与人为善,善莫大焉”!我牢记于心,并以此来鞭策自我。所以一向以来,与人为善,从不随便给人翻脸,让别人难堪,从不轻易说别人的闲话,让别人记恨与己,有潜力给予别人帮忙的,尽力而为。心中长存爱心,顿觉心宽气顺。

  与人为善,就要有一颗宽容之心。爱默生说过:宽容不仅仅是一种雅量,一种礼貌,一种胸怀,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宽容了别人就等于宽容了自我,宽容的同时,也创造生命的美丽。“记人之长,忘人之短”是一种宽容,“闲谈不论人非”是一种宽容,“海纳百川,不计前嫌”,是一种宽容。宽容就是心胸宽广,就是大度、包容。宽容是一博爱,是一种人性的淡定。

  “与人为善,善莫大焉”,但善也得适可而止,善也得对人对事。与友善之人为善能得到友谊和感激,利于自我的生活或工作,利己利人。但与不善之人、别有用心之人为善,善也会伤了自我,让自我痛苦不堪。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为了一件鸡毛蒜皮之大动干戈,耿耿于怀,怨气冲天,牢骚满腹,即让自我生气又耽搁了工作,还得罪了领导同事,如能以宽容的态度应对自我受到的一些委屈、不公或误解,不仅仅减少了不必要的摩擦和纷争,也会得到了自我安慰,减少许多烦恼。如果因别人的过错使自我受到了伤害或挫折,用宽容的态度予以宽恕、原谅和沟通,就会减少了怨恨,增加了理解,也给别人带给了改过的机会,就会让自我的精神简单起来。正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然而,与人为善,善莫大焉”!只是指出了我们与正常人的交往之法,那么如果遇上飞扬跋扈,胡作非为。心怀叵测,十恶不赦的卑劣之徒,我们的善心就成了这些人眼里的软肋,他们趁虚而入,肆意的践踏我们的人格和尊严,搅乱我们的生活,打破我们宁静的心境。我们就不能忍气吞声,遭小人的伤害了。如果一味的宽容就是在纵容小人作恶,就是助纣为虐。所以我们不要害怕这些恶人,要据理力争,决战到底。要在言语上蔑视他们,在行动上鄙视他们,来捍卫自我的尊严。我们不必憎恨,不需诅咒,不需谩骂,那会损坏我们自我的形象。另外我们以后要远离这些小人,少打交道少说话就让这些恶棍自生自灭去吧。

  与人为善,是人生一壶洗涤灵魂的酒,只要自我做到了心中有善,其实就是完美了自我。

  感悟精选(3):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子曰:“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则知错不改,就会坠到深渊。

  就说廉颇和蔺相如吧。蔺相如完璧归赵后,赵王封他为上卿,官职比蔺相如的大。所以廉颇十分不服气,到处夸耀自我,贬低蔺相如,向蔺相如挑挟衅。蔺相如明白了后,尽量容忍,避开。但是廉颇得寸进尺,使蔺相如的门客十分不服气,蔺相如对他说:“秦国不敢侵犯我们国家,是因为我们有廉颇将军,我对他容忍是把国家利益放前面,私人事情放后面。”廉颇明白后十分悔恨,便有了负荆请罪这一幕了,蔺相如原谅了廉颇。之后,他们成为了莫逆之交。

  明朝年间,山东济南人董笃在京当官。一天,他接到家里来信说家里该盖房为地基与邻居争吵,期望他能借权贵出面解决这件事。董笃看完信后,修书一封:“千里写信只为墙,不仅仅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家人听后,认为有理,便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而邻居看见董家的做法也效其法。结果两家共让出8尺地,房盖成后,便有了一条胡同,世称仁义胡同。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善莫大焉》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150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