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去年流行的一个段子“感谢屈原几千年前愤投汨罗江,要不然怎样有这三天假呢?”听着真是搞笑,越长大,节日本身的好处逐渐远去,但粽子于我对端午的情结却一向在,粽子味道一向在变,变得越来越好吃,口味也越来越多样,但最本真的东西一向都在,撑起三角粽的粽叶和绑绳始终一成不变,奶奶的味道一向都在,从小时候到此刻。
小时候对于节日的情结个性浓烈,快要到端午的时候,奶奶会自觉的带上我到山上去采粽叶,我会感觉异常兴奋,一路蹦蹦跳跳的,说个不停,笑个不停。有时模仿着奶奶驼背的样貌,蹒跚的跟着奶奶走;有时走在奶奶的背影下,眼睛斜视着炙热的太阳,像是对太阳公公骄傲地说:“哈哈哈,你晒不着我”。奶奶看着我得意的表情,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咧着嘴笑个不停,像个可爱的小小孩。我们在欢声笑语中来到了山上,奶奶个头不高,粽叶的树却高过了奶奶几个头,她却总想挑最茂盛,最宽的粽叶,这样才能包出大大的粽子给在外工作的子女,他们才能吃饱喝足上“战场”。惦着脚尖的奶奶奋力采着粽叶,似乎也湮没在粽叶树下,显得那么矮小,那时的我,真想快点长大,就能将奶奶扛在肩上,奶奶就能采到最棒的粽叶了。
到了端午那一天,奶奶起得比平时早很多,因为这一天里,奶奶的主要工作——包粽子,而我主要的工作——看奶奶包粽子。奶奶一早就准备好包粽子所用材料。看着奶奶拿着一片粽叶卷成漏斗形状,之后往“漏斗”里面塞米、板栗,用米盖住板栗,最后再用筷子不断搅动。我学着奶奶的样貌,包我人生的第一个粽子,可并没有想象中的容易,我塞好东西准备缝合时,捏好左边时,右边掉馅了,当我捏好右边时,左边掉馅了,当我捏好中间时,两边掉馅了。奶奶看着我手忙脚乱,想要放弃的样貌,捏捏我的鼻梁,手把手的教我缝合了人生第一个粽子,看着我包的粽子,奶奶慈祥的说:“我孙女包的比我的还好嘞”。顿时心里乐开了花,幸好没有放弃。当粽子下锅时,我特意标注了我包的粽子。
端午情结,粽子情结,确却地说是我与奶奶的情结,奶奶与她的每个子女的情结。从我记事以来,每到端午佳节,奶奶都会包许多的粽子,从早忙到晚,从最初的包粽子,到最后粽子下锅时的粽香飘逸,她会累得连背都直不起来,我会懂事卖萌的为奶奶捶捶背,奶奶是个容易满足的人,她脸上的疲劳就会立刻不见。粽子出锅了,不懂算数的她开始分配粽子,嘴里不停地念叨:“你家的,你二伯家的,你大伯家的,你姑姑家的”。一大锅粽子,最后留下的就只有那么几个。
以前,我最喜欢过节日,因为那时我还是个孩子,我喜欢热闹的感觉。慢慢的长大了,到外面上学,到外面工作,离家越来越远,回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离家的人儿最怕过节,因为那个时候总是会想家。记不得多久没跟奶奶一齐包粽子了,但奶奶粽子里爱我们的心却一向都在。其实端午不仅仅仅只是一个节日,它是团聚,是温暖,是爱,无论我在哪里,无论我走到人生的哪一站,我都记得奶奶包的粽子,包的是她满满的的爱。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