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是一个很有广度与深度的词汇,从表面上看就是去家庭里了解他人的家庭状况以及学生的一些状况。可能在别人看来,出去家访是一件十分自由的事情,因为能够到处走走看看;可能在别人看来出去家访就是一件十分舒服的事情,因为能够在外面吃好吃的;可能在别人看来出去家访,冒着巨大的危险,是不值得的;当然这全是来自陌生人的误解。很久以前,当我在电视机面前看着电视上那些志愿者冒着生命危险、冒着狂风暴雨、走着泥泞的土地,艰难地前往老乡家里,进行调查,进行帮忙,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他们要这么做,这么做的好处在哪,不是还有政府吗?但是,当我真正踏上北川的这片土地时,用脚来感受这片土地时,用脚来走出一条条渐渐光明的道路时,你才会明白,有时去家里看望、去回访,不是为了让他们得到补贴,也不是为了让他们摆脱贫困,有时是为了让他们明白,他们和我们一样,是有人来关心的,是有人来关怀的,没有人忘记他们,大家都在关注着他们;有时正是因为冰冷太多,所以更需要温暖。
而随着家访的不断深入,回访的家庭不断变多,了解的人越来越多,你总会望见老乡的眼角泛着泪花,这泪花或许是以往的悲哀事,也或许是对于现实的无奈;在回访时,当你走在望不到尽头的路上时,走在悬崖边上时,冒着大雨走在泥泞的泥土上时,你可能会想有时这点补助,对于一个困难家庭来讲,可能杯水车薪,可能不起什么作用,但当你真正融入了一个家庭时,了解了他们的生存状况时,写完回访记录表时,你才会慢慢发现,这点补助或许改变不了什么,但我们去家访,不是为了用补助去改变什么,而是为了在这个世界里,有人明白他们,号召更多的人来行动,避免在这个变化过多的世界里,改变了原本的自己和还有着期望的他们。
有时世界上最秀丽最珍贵的,反而是听不见的且看不清的,只有用心才能感受的到。患有“心脏病”的哥哥的苦苦支撑、孤独的婆婆爷爷的无奈、各种的父母亲的不管不顾,让无数家庭的孩子、老人,陷入绝境,如果我们还不来看望、帮忙他们,他们可能就真的对生活失去期望了;我记得在回访中,他们更多的感谢,来自国家、政府,他们经常提及,要是没有政府、没有公益机构的关心,没有我们这些小志愿者的来访,他们不明白生活会转成什么样貌;那种绝望是真的可怕,那种绝望是真的无奈。
有人说家访组是铁军,确实也没错,我们用脚走遍这些需要帮忙的家庭,我们用脚征服大山,我们用脚带回信息;我们爬过高山,走过泥泞的土路、陡峭的悬崖,我们乘坐过任何能使用的交通工具,哪怕是后备箱或者货车后面的车厢。我们用脚走过一条通往光明的道路,回望过去,你会为这段经历而念念不舍,你会为这段经历而喝彩,你会为这段经历而感谢自己以前来过那里,无怨无悔,毕竟走过的“路”才是路。
每一个奋战的日日夜夜,每一步的艰难前行,每一句亲切的问候,每一个温暖的举动,都会成为永久的记忆。虽然每一天都重复着同样的动作,早上早起准备,搭车前往,走着无穷的山路,艰辛的来到老乡家进行回访、关心,在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住所,进行撰写家访记录表;但当全部做完的一刹那,你会突然觉得这一天过的个性的有好处,想着家访时老乡们那温暖的微笑,使我明白,困难压不跨一个人对于生活的期望。去了就是一份职责,一份爱心,就要负责,放在心上,初心不变,方得始终;我们带回来的不只是一张表,而是一份他们的心灵,是他们对于生活的渴望。
在家访的日子,感受到了很多,看到了很多,了解到了很多。我们一路奋战,我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自己,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社会,不一样的民俗,不一样的职责;我相信,这一段经历,会激励我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前进;我相信相遇就是缘分,如果还有缘分,我期望还能回到那里,担起职责,继续奉献;如有缘分总会相遇,我们一路奋战,不断家访,不是为了改变什么,而是让社会明白我们,明白他们,不让世界改变初心未变的我们。
大雨阻挡不了我们的脚步,岩石挡不住我们前进的步伐,唯有一颗职责有担当的心,促使我们不畏艰辛,继续前行;如果还有机会,还能遇见,那山成长营,遇见家访组,我肯定是跑着来的。(作者:姚清瀚)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