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松小乐
高考的复读班,真的是一个很奇怪的地方。
18年的高考结束,众多的千禧少年跨入大学门的同时也成为了成年人。
而有不少像我这样的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则是走上了复读的道路。
高三时和朋友聊天,聊到高考,信誓旦旦地说:“死都不会回来复读,谁回来谁傻子!”
此刻,却是心甘情愿的说一声:“真香!”
自己决定复读的时候,这个消息也告诉了朋友们,不赞成的人暂且不论,赞成的人告诉我:你再来一年也好,去体会下不一样的高考班。
很不一样。
从一开始,高四就和应届高三不一样。
先是分班,高考过一本分数线的一个班,但是一本的又是一个班。
我在差一点的那个班,这没法,谁怪自己高中三年不努力呢?
然后是环境,我们班人数众多,不得不搬到一个远离主教学楼的教室去上课。
关键就在那里,这个教室没有监控,全天供电,配备高档音响,而且足够宽敞。
有的人珍惜这样的学习环境,找了靠窗明亮的位置,皓首穷经。
有的人珍惜这样的娱乐环境,坐在了充电插口的身旁,王者吃鸡。
都说社会众生百相,我还没有进入社会,但我明白高四的众生百相。
高四不需要老师来约束,老师也不会来约束。
因此,一段时间以后,人与人之间基本零交流的复读班级,总能有几个让人记住名字的同学。
他们,很特殊。
甲是个瘦瘦小小的女生,皮肤很黑,
她让人记住的地方是她的努力,18年的高考,网易云音乐上有一段高考加油的音频很火:
“我每一天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习题,我眼中的目标只有考上中国最好的大学。”
这段歌词很适合甲这个女生,每一天提前25分钟起床,打开台灯在床上默默背单词,等到整个校园打起床铃以后,花几分钟飞速洗漱然后到教室刷题。
四十分钟的午饭时间,她能省出二十分钟来做题,三十分钟的午休她也不回宿舍,趴在桌子上就睡。
她没有朋友,什么事都是一个人,她当着班上所有人的面努力着。
第一次月考,她班级前十。
班主任点了她的名,全班记住了她,印象深刻,且无人敢惹。
毕竟,在努力的人面前,不努力的人总是自惭形秽。
而,乙。
他是班上另一个被大家记住的学生,只是提到他,大家露出的都是不屑与嘲讽。
他被请了三次家长。
第一次,课堂上玩手机。
第二次,上课睡觉。
第三次,谈恋爱被抓。
他的母亲第三次来的时候,站在教室门口喊他,眼眶通红,声音里充满了悲伤,那样的一个母亲的形象,让我们所有人都受到一记猛烈的鞭策。
那样的一位母亲,或许承受着比她孩子更大的折磨和痛苦。
还有一个同学丙,她则是一个传奇,她18年高考很成功,被北京大学录取。
她没去,选取复读。
高考复读分班,尖子班老师抢着要她。
她没去,选取我们这样的普通班。
让人真的很纳闷。
某次班会总结,班主任叫她上去分享学习方法。
她说,我没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用的都是老师教给我的。
你做得不好,要么因为你笨,要么因为你懒。
每个人都有想去的远方,我做梦都想去北大,我今年能够去,但我发现,去了远方我能做什么?
我被北大直博基础医学专业录取,这个专业我不想去,这样的远方并不能给我什么,远方没有了吸引力便不再是远方。
我不想我的梦想变的敷衍!
期望大家共勉!
没人想到她会说出这样惊世骇俗的话来。
是的,惊世骇俗。
连班主任都有些诧异,她那么笃定她今年还能考上北大吗?
在我们这样一个几乎所有人高考分数都没上一本的班级来说,北大清华实在是一个不敢想象的理想国。
而在她口中,挑白菜都没有这么随便的吧?
我深深地记住了她。
还有一个同学,他是应届生,本来就应跟随应届高三的学生学习,他却选取来复读班学习。
他也很奇葩。
他看起来比班上大多数人都努力。
第一次月考,倒数第一他拿的毫不费力,竟还比倒二低了不少分。
他埋头痛哭,压抑的哭声以及平时他在班上刻苦的表现都让我们纳闷,难道失误了吗?
可第二次考试,他还是倒数第一。
我们明白了,原先他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他活在了自己的构想里。
这天最后放假,真真是偷得浮生半日闲,长时间积攒的负能量。以及高四重生获得的一切都得到消化。
像电影解忧杂货店的主题曲重生里唱的:
我觉得,在这个不一样的地方,我会重新开始我的未来。
共勉。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