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
写在前面:
过去的一年多时间,开始逐渐培养读书习惯。一年下来30多本书感觉还好,但是总结时发现,读的有一半都是小说类或者近年来出版的所谓畅销书。那些大部头的、严肃的作品很难读下去。固然,从培养读书习惯的角度来说,不管是什么类型,多读一点总是好的。但是若想真正的学以致用,就需要进阶了。
如同刚开始跑步时,感觉一口气跑个三五公里就已经很了不起。但是跑着跑着就会发现,跑步的世界如此之大,人们都已经去挑战马拉松了。于是开始科学训练,刻意练习,不断让自己变得更强。那些原本看起来都不敢想的事,比如跑个全马什么的,都已经不在话下。如今更是又投入到了越野跑的怀抱,提出了更高的目标。
很多事情应该是类似的,跑步如此,读书也是如此。生命不应固步自封,刻意练习、持续提升,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以下是读书笔记。
《如何阅读一本书》
书如其名,是如何读书的方法论和操作指南。被不同的人推荐过多次。作者是两名美国人,1940年初版,1972年出的新版,2004年翻译成中文出版。虽然时间久远,但是沉淀至今,依然在影响着很多人。
一、阅读的意义
书的开始,作者将阅读区分为两种意义:
1、为了获得资讯而阅读
2、为追求理解力而阅读
第一种意义很简单,平时的报纸杂志新闻都能增加资讯,但却不能增加理解力。
第二种意义,主要在学习。学习应当是理解更多的事情,而不是记住更多的资讯。
这一点上,我非常赞同作者的观点。现代社会资讯泛滥,且不说书中提到的无聊电视节目和收音机广播,目前移动互联网造成时间碎片化,手机里的各种小视频和微信群无时无刻不在争夺我们的注意力,现在面临的问题不是太少而是太多。
二、应该如何阅读?
阅读时越主动,就读的越好。
而主动阅读就是能在阅读中提出问题来。
书中多次提到主动阅读的时要问的四个基本问题。
用自己的话来总结就是:
1、说的什么?
2、怎么说的?
3、是真的吗?
4、和我有什么关系?
这四个问题如此重要,在书中被多次提到。
尤其是最后一个问题值得反复思考。
三、阅读的四个层次
书中把阅读分为四个层次:
层次一:基础阅读
层次二:检视阅读
层次三:分析阅读
层次四:主题阅读
第一个层次
基础阅读
这是对阅读者最基本的要求,也就是能够理解书中字句的字面含义。
第二个层次
检视阅读
主要是有系统的略读和粗浅的阅读。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对书中内容有个概览。
关键是不要停下来,不要企图了解书里的每一个字句。
第三个层次
分析阅读
阅读重要的书应该使用的方式。
需要慢慢分析和消化。
几条规则用自己的话概括总结如下:
第一阶段:掌握结构大纲
规则1:给书分类
规则2:简述书的内容
规则3:给书的内容列大纲
规则4:找出作者要问什么?
第二阶段:这本书到底在说什么
规则5:找出关键字、达成共识
规则6:找出书的主旨
规则7:找出支撑主旨的论述
规则8:作者解答了什么?
第三阶段:批评式阅读
规则9:先懂后评
规则10:理性表达
规则11:要有理论基础
四点值得批评的地方:
知识不足、知识错误、不合逻辑、不够完整
怎么样,读书是不是一件好复杂、好繁琐的事情?
好在,这只是一个理想标准,不是每一本书都值得被如此对待。
后面的章节还介绍了一些阅读不同类型书的方法,比如实用型、想象文学、故事、戏剧、诗、历史、科学、数学、哲学、社会科学等,非常实用。
第四个层次
主题阅读
这是阅读的最高层次。到了这里,关心的重点就不是一本本独立的书了,而是你要探寻的“主题”。
很遗憾,我目前个人的经验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一层级,所以也就没法用自己的话做总结了。但我相信,随着今后的不断积累,应该会一窥其中奥秘的。
四、读书与成长
书的最后一章,是“阅读与心智的成长”
里面提到了三种类型的书。
第一种类型的书,是消遣或娱乐的书。这种书会带来一时的欢愉,但除了享乐之外,往往不能期待有其他的收获。
第二种类型的书,是可以让你学习的书。这种书值得进行分析阅读,这会增长你的心智,也会增进理解力。但是当你把书里的精华全部吸收后,阅读过程往往也就结束了。
有很多书是属于这个类型。你在书中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但是重读的时候你会发现书中内容好像比记忆中的少了许多,这是因为你的心智已经成长了,而书还停留在原处。
第三种类型的书,是能够与你一起成长的书。
最初读的时候,书的层次就远超过你,重读时仍然超过你,未来也一直超过你。这是一本真正的好书,每次重读都能发现很多新的东西,有新的感悟。
关于这种类型的书,我有一些体会。比如三国和水浒,少年时读过,成年后读过,现在偶尔也会碰到里面的故事,但每次读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与此类似还有西方的魔幻鼻祖指环王,公文素材库(m.bsmz.net)电影看过十多遍,每次都有新感受。当然还有好多书我都没读过,比如最应该好好去读一下的红楼梦和一些经典著作,所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俗话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写下这段话的时候我在想:
书是如此,那么人呢?
哪些是让你能够学习的人?
哪些是能够与你一起共同成长的人?
书的结尾还有两段话让我印象深刻:
“人们到了30岁左右,身体状况就到达了巅峰。随着时间的变化,身体的状况只有越来越恶化,而我们的头脑却能无限地成长与发展下去。”
“心智就跟肌肉一样,如果不常运用就会萎缩。如果没有内在的生命力量,我们的智力、品德与心灵就会停止成长。当我们停止成长时,也就迈向了死亡。”
站在三十多岁的人生当口,
心里在咀嚼回味这些话,
其实颇有一些感受。
这些年来,似乎挥霍了太多的青春。
网上有句鸡汤:
有些人30多岁时就死了,直到70岁才埋。
愿我们不成为这种人。
作者:清风明月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