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苦难——《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800字:
苦难,像沟壑那样深陷而沉默!
许三观,以卖血娶妻生子养家,一共卖了11次血,度过人生中的一次次坎坷。
《许三观卖血记》一书,余华以白描式的文笔,朴实的语言,勾勒了许三观多难多灾的一生,以及其他活在中国最穷困最动乱年代里最困顿的人群,包括村里的阿方,根龙,小镇上的许玉兰,许玉兰的爹,一乐,二乐,三乐,何小勇,何小勇的老婆,方铁匠,李血头,来喜,来顺。纵观中国上下几千年历史,对于底层民众而言,活着就是苦难,从而也衍生出底层老百姓面对无法掌控的种种磨难的抑或乐观抑或阿Q的精神。
其实,这本书里的苦难还是伴着温情的,文中没有把许三观逼到绝路上的那种人间的恶贯满盈,没有人与人之间的那种你死我活,反而有着许玉兰在文革中被定为破鞋之后,公文素材库(m.bsmz.net)许三观天天送午饭给老婆的亲情,有着许三观被老婆戴了绿帽后仍视一乐为己出的舔犊之情,有着陌生人对许三观在卖血路上的关切之情。这让在苦难中挣扎的人们有了活下去的一丝暖意。就这这一丝暖意,人们没有抗争,逆来顺受着世世代代的困苦。从没去细想,人活着,为什么那么难?为什么世世代代那么难?
只要身上还可交换的,许三观们就去出售它们,以对抗生活对他们的掠夺和碾压。根龙卖血死掉了,阿方卖血把身体败掉了,许三观差点死在的卖血路上。这种直接拿血拿命来交换活着的日子,不知对一个人生命坚韧的赞美?还是生命无常的习惯?其意义又何在?只是为了活着吗?
感觉,无论更迭多少代,许三观们的活着,是万古长夜,尘埃一般,只有苦难永在。许知远在评价余华后期的作品《兄弟》和《十个词里的中国》认为,余华的作品里从未试图做出过追问,“倘若眼前问题重重,到处是欺骗与躁动,什么才是有意义的人生与社会?”
也许,余华只想把中国老百姓苦难的细节,如许三观脸上皱纹的纵横沟壑,平静从容地呈现在日光下,让读者在沟壑中,触摸到人们苦难的锥心,痛感到苦难的亘古和沉默,就像皱纹的沟壑那样深陷,那样沉默,那样习以为常,那样低眉顺眼。作者:国经88路虹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