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自身都没有达标何来要求你的儿女?作为父母总是会去对孩子要求很多,你有没有想过你自己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呢?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此生他(她)成了你的儿女,他(她)别无选择,父母就责无旁贷。
他(她)们成了你的儿女,你不疼他(她),这世上别人就是想疼他(她),他们也没那权利!今天他们是你的儿女,这一辈子他们永远都是你的儿女。这是上天的安排,所以你的孩子无论是什么样子,那都是你的命!
我就有这样一朋友,他是一位中学的老师,他老婆也是老师,但是他们在不同学校工作。他们生了一个女儿,那女儿一直跟着他过,我一直很纳闷,因为我从来没看到孩子的妈妈。有天我就问他是不是和他老婆离婚了?他说没有,我就更奇怪了,后来才知道,这孩子妈妈原来有种病态心理,根本就不想照顾孩子,他说他老婆孩子哭闹从来不过问,孩子摔了,她像没事一样,孩子再一吵闹,她嫌烦就到外面躲开了。而且我听说,他老婆的妈妈也是和她老婆是一样的女人,对儿女没有爱,只顾自己风流快活!我就在想,这到底是遗传基因决定的,还是她老婆是受到了她自己妈妈影响才会那样对儿女。反正娶到这样老婆也是够倒霉的。孩子碰到这样的母亲也是够倒霉的。
1、“父母不慈,儿女不孝”是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
《朱子家训》中说:“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就是说:作为父母最可贵的品格是慈爱,作为子女最可贵的品格是孝顺。“父慈子孝”是一个家庭和谐健康幸福的重要标志。很多父母仅仅将眼光盯在子女的孝道上,却忘记了是父母慈在先,而后有子女孝。《颜氏家训》中也提到,“父不慈则子不孝”,就明确提出父母不慈爱,子女就不会孝顺。
父母的慈是表现在多方面的:首先要对长辈慈,一个人是怎么对待自己的父母,他的儿女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的。你如果对自己的父母大呼小叫,那么你的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就形成一种观念,吼父母是没事的,我爸妈就是那样吼他的父母的,等他们长大了,他们也会吼你!接着要对儿女也要慈,有的父母有一种落后偏激的观念,认为孩子是自己生养的,父母打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任何人都无可厚非。有的人甚至认为“棍棒出孝子”,这种观念完全是把孩子当成了一个“物”;没有把他当“人”。人是有尊严的,你没有任何权利去随便打另一个人,包括你的儿女。
但是也不要误解,我并没有说父母绝对不可以打孩子,我强调的是你打孩子出发点是什么,如果孩子三观出了问题,当你以温和的语言教育没法让他觉醒,你可以给他适当的惩罚。在网上我就看到过有这样一种男人,喝酒了或者是心里不爽了,就撒酒疯,打孩子,打老婆。这种人就不配成家生孩子。我还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说的是有个孩子看到有人钱包掉下来了,于是就提醒失主;最后回家妈妈怨他为什么不把那钱包捡回家,孩子说老师说别人东西不能要。后来他们争吵了起来,他母亲一气之下狠狠的揍了孩子一顿。遇到这种父母,也是孩子的悲哀。
父母在教训自己的孩子前,确实要先反思一下:我为什要打孩子;我打的力度该如何控制;我打他会引起什么后果?除了打这种极端的教育方式,我可能采取点其他的方式,其他方式效果是不是更好点。所以能不打孩子,还是尽量不打!有调查表明:长期生活在父母强权和棍棒下的孩子,他们成人后心理一般不怎么健康,一来这种人往往处事谨慎小心,心理比较自卑;二来这种人成家后更有可能又喜欢打自己的孩子;三来这种人很难与父母建立温馨和谐的亲子关系,长大后对父母也比较冷漠。
2、父母要学会怎么爱自己的孩子,溺爱不是爱,是伤害
父母要学会怎么爱孩子,我们现代社会有不少父母不是不爱孩子,而是不知道怎么爱孩子。肤浅的认为爱孩子就是给他想要的一切。这种父母其实是很愚蠢的,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明白人的欲望永远是无止境。就是古代的皇帝还想长生不老呢!可是那可能吗?爱孩子不是一味地满足孩子,而是要孩子明白这个世上有好多事父母是无能为力,要孩子明白什么该要什么不该要。
我看过一个故事,是讲一对老夫妇住在一座湖旁边。一些天鹅春天会飞到湖边觅食,冬天飞到南方越冬。有一天有一对天鹅飞到了老夫妇家里,老夫妇非常喜欢这对天鹅,就给天鹅准备了食物。后来天鹅每次来,老人都给它们准备食物。天鹅就不走了,最后冬天到了,这对天鹅还没走,老人就在让它们住到屋内,这对天鹅就再也不用出去觅食。不幸的是有一天这对老人都相继出世了,那对天鹅也不会去觅食了,那年冬天它们还没走,湖面封冻了,最后这对天鹅饿死了。这对老人是爱天鹅的,悲哀的是,是这对老人无微不至的爱最后杀死了天鹅。
现在有的家庭对孩子溺爱过度:从不让孩子劳动。这样的孩子不懂得劳动的愉快,没有责任感。有的家庭孩子在家中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如吃“独食”。一家人时刻关照他,陪伴他。这样的孩子自认为自己是中心。当有一天走入社会,发现周围的人并不是那么顺着自己,心理就容易扭曲失望。还有的孩子饮食起居、玩耍学习没有规律,要怎样就怎样。这样的孩子全无是非观念,从小养尊处优舒服日子过惯了。长大了他们很难再社会立足,有的只好啃老,当有一天不能啃老了,他们生活往往很凄苦。
父母对孩子溺爱多深,对孩子的伤害就会有多深。虽然爱与溺爱没有标准的界限,我们可能也无法把握其尺度,但是作为家长要学会放手,学会引导,培养孩子的自强、自立、自信、自爱的能力,让孩子们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溺爱不是负责任的爱,是伤害。
3、“养不教,父(母)之过”,“放养”容易让孩子误入歧途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报道:有一个孩子,从小被父母丢弃在山林里,却被一只母狼给喂养了起来,孩子喝狼奶,按狼的一切方式生存,到了7岁别人发现时,他俨然是一只野狼了,用四肢走路,撕咬猎物,丧失了语言功能,对人类感到惧怕和恐慌。人不是天生就能成为人。父母怎么教育孩子,孩子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有的父母说:“树大自然直,孩子给他吃饱饭就可以”,这其实是很多父母推卸责任的一种借口。有的父母成天只知道打麻将、打游戏、玩手机,就是没时间陪伴孩子。孩子犯错了就严加苛责:“你怎么就这么不懂事”;孩子考试没考好,就破口大骂:“你怎么就这么笨!”在他们意识中,自己的孩子必须是个天才,必须天生就乖巧懂事聪明听话。他们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孩子终究是孩子,他们不是天生就知道什么是对错是非。如果父母对他们不闻不问,他们难免会误入歧途,愈演愈烈最后搞不好走上犯罪的深渊。
没有不犯错的孩子,却有不少不会利用错误的家长。犯错恰恰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时机,见到孩子犯错一定要管,当孩子犯错了,首先要问问孩子是否认识到了错误,是否知道错在了哪。接着要明确你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孩子记住这次错误,下次不再犯。孩子犯错时最好不要急于批评教育,给自己和孩子一些时间,也许他已经认识到了错误,如果一味进行说教只会让他恐惧,当恐惧占据了孩子内心,你说的什么他已不在意了,在意的是你批评了他。
“养不教,父(母)之过”。孩子年龄小,可塑性极大,模仿能力很强,是父母培养孩子的最好时机,实施正确的教育就会事半功倍。父母要让孩子逐渐明确好与坏、是与非的界限,克制自己的错误思想,规范自己的行为,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是每一位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4、爱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爱是“当我需要你的时候,你在我身边”
近年来,有许多父母两人都在外打工,留下子女同老人们待在家里,这些孩子成为 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长期没有同父母一起生活,缺少父母的关爱、引导和教育。这些孩子在性格上更容易形成厌世自闭、社会逆反、性格孤僻、空虚、自卑、胆怯、没有精神寄托;情绪波动大,孤独、寂寞、敏感、焦虑、急躁、任性、抑郁、苦闷、烦恼、脆弱等消极情绪困扰着他们;在生活中表现出不会与人相处、任性,不合群、暴力,逃学,上网成瘾、早恋等状况;学习成绩往往也普遍不好。
留守儿童大多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叔伯舅姨等亲戚生活在一起。这些构成了“隔代教育”“放养教育” 。隔代的教育,造成很多的教育缺陷。老人们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精力有限,缺少正确有效的方法、溺爱孩子,无法同孩子进行心理上的沟通。缺少同孩子沟通和思想上的管理。造成孩子的放任和自由。而给学生在心理上带来严重的影响。
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有的确实是没办法把孩子带在身边,其实更多的还是想多挣点钱。因为如果把孩子带在身边,夫妻双方就只能一人挣钱,还有一个要照顾孩子。钱其实是挣不完的,孩子离开父母造成的这种心理上的缺憾是再多的钱都弥补不了的。为什么挣钱,大部分父母的回答是为了孩子,其实更多父母应该反思下,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是父母为他挣得钱,还是父母的陪伴与爱。所以只要生活过得去,只要有任何一丝可能,父母还是应该尽量陪在孩子身边。哪怕是带着孩子到城里工作,也不要让这种缺失的天伦之乐成为孩子的遗憾,成为自己的遗憾。
对儿女的爱 ,是父母一辈子不可推卸的的责任。做父母的永远也不要和孩子计较得失,因为父母和儿女的关系是与生俱来的缘分,任何物质金钱在这种缘分面前都显得极其渺小。那是一种掏心掏肺的爱,这种爱不仅能温暖孩子的人生,更是父母一生情感的寄托。愿天下所有所有有爱的人都知道怎么爱,爱有所属,爱有所值!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