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乐群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态度,在工作中很需要这样的精神,只有做到这点才能把工作做好,那么敬业与乐业教案应该怎么做?小编为你解答!
敬业与乐业教案
敬业与乐业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中心论点,学会运用事实论据。
2.学习“总——分一总”的结构。
教学准备
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章中心论点及结构安排。
设计思路
从文章结构人手,引导学生逐步学会阅读议论文的方法,理解本文举例论证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人。
同学们,我们做学生的总期望自己学习最好,事实上,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期望做到最好。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呢梁启超先生就给我们指明了一条路。这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敬业与乐业》。
2.介绍作者。
(1)让同学根据自己的了解介绍作者。
(2)明确:(出示课件或小黑板1。)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省新会人。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其著作有《饮冰室合集》。
要求:记住作者。
二、合作学习
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自主学习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解决以下问题。(出示课件或小黑板2。)
1.找出并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本文运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作者是如何论述的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给课文划分段落。
4.文章运用了几种论据运用事实论据要注意典型性、代表性。作者做到这一点了吗就你的理解分析一下。
5.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四、反馈交流
1.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出示课件或小黑板3。)
旁鹜亵渎骈进强聒不舍
明确:(让两位同学分别解释、注音,其他同学纠正。)
2.本文运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作者是如何论述的
明确:(本文的结构是“总——分——总”。
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l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6段):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篇,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中心论点:“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4.文章运用了几种论据运用事实论据要注意典型性、代表性。文章中作者做到了吗就你的理解分析一下。
明确:(文章运用了事实论据与道理论据两种。)
(做到了。作者列举的事实有生活中的实例,有古代、外国著作中的事例,有自己亲身经历的经验。很具典型性、代表性。)
5.研读赏析,课文第三段。
(1)学生读课文,透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课件4。)
①这段文字主要阐述的观点是什么文章分哪几个层次来论述的
②据你的理解,解释一下“太精微”的字面意思,并简述一下文中所指。
③谈谈你是怎样理解“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为劳动而生活”。
④这段文字前面说当大总统的和拉黄包车的“并没有高下”,但最后说“是天地间第一等人”,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明确:
(①观点:要敬业。第一层:“第一要……便是敬”。
什么是敬。第二层:“业有什么……没有什么分别拣择。”什么是敬业。第三层:“总之,……第一等人。”敬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②文中指长期以来人们过多地从儒家礼仪方面来诠释“敬”字,而造成的“冗杂、琐碎、深奥、繁琐”。
③一方面,劳动是人为了获取生活资料,为了谋生的手段。另一方面,正因为劳动,才使得生活有好处。
④不矛盾。这两种说法角度不同。)
五、拓展训练
(如果有时间可在课堂上进行,如无时间可不进行。)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一部分。
六、梳理巩固
学生讨论还没解决的问题,并谈谈收获。
(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只限于一个方面,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就应给予肯定。)
七、布置作业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二部分。
板书设计
敬业与乐业
粱启超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引论)(本论)(结论)
第一部分:提出论点。
第二部分: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
第一层:论“敬业”的重要。
第二层:论“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总结全篇,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总------------------分-----------------总
敬业与乐业教案(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识记、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
2.初步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点,理解议论文中的论点、论据及二者的关系。
3.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研讨“敬业与乐业”精神的深层内涵。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从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学习谈起,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学们,作为学生,学习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应对着自己的成绩,你是否反思过自己学习的态度呢?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你是否做到了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呢?我们又该怎样才能把学习当成一件乐事呢?七十多年前,我国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梁启超先生在一次讲演中,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主张。尽管时隔大半世纪,但他所提的这种主张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好处。这天,就让我们一齐学习《敬业与乐业》这篇文章,在感知先哲思想风采中,去观照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领悟人生的真谛。
课堂实录
一、走近作者
【设计意图:全面了解作者,深入了解其社会地位。】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是我国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与其师康有为一齐领导了“戊戌变法”。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二、掌握生字生词
【透过学生的预习与老师的强调,掌握字词音形义。】
1.掌握生字读音。
佝gōu偻lóu骈pián进亵xiè渎dú
心无旁骛wù强聒(guō)不舍禅chán师
2.理解词语的意思。
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断,截取。章,篇章。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征引:引用。
旁骛: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不专心。
亵渎:轻慢,不敬。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强聒,过分罗嗦。不舍,不停。
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三、了解议论文相关知识。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1.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2.论据:证明论点成立的材料。
事实论据:事实在议论文中论据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看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
道理论据:作为论据的道理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超多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
3.论证:议论文中的论点和论据是透过论证组织起来的。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罗辑关系纽带。
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2)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3)比较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比较,在比较中证明论点;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三、学生读全文,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透过问题的引导,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
1.作者围绕“敬业乐业”的主旨,谈了哪几个问题问题之间有着怎样的逻辑联系
2.作者把“敬业与乐业”归纳为“职责心”和“趣味”,并且说到“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你认为什么样的生活才是“人类合理的生活”
3.“敬业与乐业”中的“业”指的是那些职业
4.你认同文中所说“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的观点吗联系现实生活谈一谈。
5.梁启超先生的“敬业”说,有什么好处?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背景谈一谈。
明确答案:
1.梁启超引用《礼记》和《老子》中的格言,“断章取义”归结出“敬业乐业”的主旨后,分别淡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
“敬业乐业”的前提是“有业”,“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强调了“有业”是做人之本。“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致志心无致志、心无旁骛,“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仅有“发愤忘食”的“敬业”还不够,“乐以忘忧”的“乐业”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和价值。
2.“合理的生活”,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骚地叫苦,而是到达“乐以忘忧”的境界。
3.文中“业”的含义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正如作者所言:“凡能够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所以,“敬业与乐业”的好处,就不只限于正式的谋生职业,也能够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能够包括学生的学习。
4.作者“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的说法值得质疑。人类或个体的生活,并不都是只有“劳作”,“休闲”也是人生的重要资料。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休闲在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还在不断提高。正如“人不是为吃饭而生活”一样,人也不是“为劳动而生活”。
5.中国人的职业观向来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人们的读书目的又是“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官本位的文化,极度蔑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人们纷纷以出人头地、显亲扬名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课文论述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用心作用。
课后小结
透过学习文章,我们能够了解到文章的写作思路。首先文章开头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主旨,然后分别从三个方面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全文旨意。能够体会到作者层层深入地论述自己的观点的方法。
课后习题
在作业本上整理文章的生字和解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摆事实”(举例论证)和“讲道理”(道理论证)两种常见的论证方法。
2.对自身学习态度进行反思,端正学习态度,做到“敬业”与“乐业”。3.摘录并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提升思想素养。
教学重难点
学习“摆事实”(举例论证)和“讲道理”(道理论证)两种常见的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学习目标与资料一目了然,学生快速进行课堂学习。】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靠自己的力量疏通了文意并理清了文章思路。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文章,了解作者是运用什么样的方法对观点进行论证的。
课堂实录
一、复习上一节资料,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设计意图:透过对论证思路的复习,理解文章的论证结构。】
注意文章中提示性的词语,如“第一”“第二”等字眼,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
明确:
“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1、2段)
“第一要敬业。”(3、4段)
“第二要乐业。”(5、6段)
“敬业即是职责心,乐业即是趣味。”(7段)
“人类合理的生活就应如此”
由此可见,本文总体论证结构为“总-分-总”式:开头阐明题眼,总起全文,主体从两个方面分而论之,结尾合拢总结,收束全篇。层次清晰,条理井然。
二、认识本文演讲稿与一般议论文的异同点。
【设计意图:透过比较、分析,了解两种文体的特点。】
相同点:
(1)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议论文的结构:引论、本论、结论。
(3)论据分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4)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较论证、比喻论证。
不同点:
(1)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
(2)语言通俗,如话家常。
三、阅读文章,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透过对论据的查找,认识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论点”就是作者是文章中要表述的主要观点;用来支撑、证明观点的道理和事实就是“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方法称之为“论证方法”。本文为了论证观点“”,列举了哪些具体的论据呢?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答案:
1.事实:
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同样神圣和可敬;
当木匠做成一张好桌与当政治家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
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与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
英国人做事走路专注是敬,法国人做事走路散漫是不敬。
--以上运用的是“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
2.名言警句:
“主一无适便是敬”--朱子
“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庄子
“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曾文正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
“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
--以上运用的是“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
四、拓展延伸
【设计意图:透过思维的拓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的潜力。】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有“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干一行”这两种说法,你对这两种说法有什么认识?
明确答案:
前者突出了一个“敬”字,后者突出了一个“乐”字。因每个人具体状况不同,工作生活的道路也就不同,有的是先“干”后“爱”,有的是先“爱”后“干”,但终究是要既“爱”又“干”的,二者是不能割裂的。
课后小结
这篇文章,作者透过引用经典、格言、名人事例,在主观与客观上讲述了人类生活重的“业”以及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证明了敬业、乐业的人生态度。期望同学们以文中所说的“敬业乐业”的精神去提升我们的学习,去实践生命的价值。
课后习题
1.积累文中的名言警句。
2.小练笔:以“乐学之必要”为论点,运用举例子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写一篇300字的小论文。
敬业与乐业教案(三):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2.摘录并积累超多经典语句、格言。
3.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4.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2.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文录音及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梁启超的有关资料,课堂质疑与辩论。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1.精心导入
同学们,请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呢?你怎样才能把学习当一件乐事呢?为此,梁启超先生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校园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资料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好处。这天我们就一齐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
(出示教学目标并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
先由学生交流各自准备的有关梁启超的资料,然后教师做适当补充。(多媒体出示)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与其师康有为一齐领导了“戊戌变法”。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二、检查预习
给加点的字注音:
旁骛亵渎强聒不舍佝偻承蜩
三、整体感知
[过渡]《敬业与乐业》是一篇说理深刻结构层次清晰的文章,听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资料和结构,思考下列问题。
多媒体出示问题组:
①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来的?
②作者在文章中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
(这两个问题的设置,意在让学生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和思路,帮忙学生进行第一次感知,为此后进一步理解文章做铺垫。)
播放课文录音。
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然后讨论,全班交流,学生互相评论补充,明确问题要点: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我确信‘敬业乐群’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它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提出来的。
②.作者先后谈了“有业之必要”、“要敬业”“要乐业”三个问题。
四、研读揣摩
学生自读课文1-7段,思考下列问题
(用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1.试解释中心论点的含义。
2.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找出来,试做具体的分析说明。
3.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的论证“敬业的重要性”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学生自读课文后思考,前后桌四人小组讨论研讨。然后全班交流,学生相互补充,最后统一答案要点:
1.略。
2.一是举例论证。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说明有业的必要性。一是道理论证。引用儒门和佛门的话,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
3.先解释什么是敬。引用朱熹的“主一无适便是敬”,解释“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至志、心无旁骛;之后,用设问句提出“业有什么可敬的,为什么要敬业”;最后用设问句“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过渡并引导,再次回到“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是敬”。
在这部分中,作者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事例论证的方法。引用朱子的话解释什么是敬,是道理论证;举拉黄包车和当大总统的例子;举佝偻丈人承蜩的例子,论证忠实才能做到敬业:引用曾文正的话,孔子的话和庄子的话,都是为了强调一个道理:“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五、质疑问难
1.学生发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别的同学按自己的理解解答,其他同学补充,教师可做适当引导。
2.教师发问。在论证敬业的重要性时,作者两次运用了设问句,有什么好处?
学生思考讨论,踊跃做答,教师做适当点拨。
六、拓展延伸(多媒体出示)
文中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据作者的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也发现一两位这样“天地间第一等人”吗?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我们中学生该如何去做。
教师点拨:那些凡人做的琐事,很多都忠实圆满的完成,他们都能够称为“天地间第一等人”。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中学生怎样做才算天地间第一等人呢?
学生即席发言交流,其他学生做适当的评析。
七、布置作业
1.摘录并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
2.完成课后练习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听写词语,进一步巩固掌握基础知识。读积累的经典语句、格言。
2.回顾本文论点及文章结构
二、研读揣摩
学生自读课文8-9段,并思考。
(多媒体投影出示问题组)
1.理清作者论证“乐业的重要性”的结构。
2.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3.文中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就应是怎样的。
学生思考,四人小组讨论交流,由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发言,全班交流。最后明确答案要点:
1.作者先摆出司空见惯的反面的现象,进行批驳分析,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费力,与其“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不如寻找出乐趣;然后运用设问句“凡职业都是搞笑味的,……为什么呢”,转入论述为什么要乐业,列出了四个理由。
2.作者主要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3.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到达“乐以忘忧”的境界。
三、质疑问难
1.学生发问。学生自由提出问题,鼓励其他同学按自己的理解解答,教师可做适当引导。
2.教师发问。在论证乐业的重要性时,作者为什么从反面的现象谈起,可不可去掉?
鼓励学生讨论,踊跃做答,教师做适当点拨。
四、体验反思(多媒体出示)
课文中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又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然而,有人却引用拿破仑的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讨论一下,对这个问题究竟就应怎样看。
此问题意在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批评质疑潜力,能辨证的理解人生问题。所讨论的问题比较复杂,应根据学生的理解水平来把握讨论的深度。
本环节采用学生辩论的形式进行,教师作适当发问、引导、点评。
五、探讨文章的语言特色
[过渡]本文是一篇演讲词,语言通俗,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特色。试从文中举出例子,并做说明。
能够先让学生各抒己见,并举出文中相应的例子。教师做适当补充,最后多媒体出示:
1.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例如对孔子的两句话:“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做了生动而饶搞笑味的讲解:“孔子……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
2.语言通俗,如话家常。例如提到百丈禅师的故事时,说“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
3.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例如,“今日大热天气,我在那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演讲最后,“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更是对听众直接的心灵诉求。
六、课文小结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
课文结构层次清晰。开头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下来,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全文旨意。
本文在论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超多引用经典、格言。
在语言上,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巧妙结合。
七、布置作业
领悟作者的精神旨意,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体验,谈谈自己在学习中感受到的乐趣。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特意设置了关于“天地间第一等人”的探讨。在发言中,有的学生只谈理论,忽略了结合自身实际。我及时地引导他们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谈感受,从而更好的认清自己此刻就应如何去做,如何把握自己此刻的青春年华,有很深的实际教育好处。
我设置的关于立足本职工作和树立远大理想的辩论,激发了学生用心动脑思考的兴趣,效果很好。在辩论中,大多数学生更赞成应有远大理想,认为二者相矛盾。我做了点拨纠正,启发他们,如果不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远大理想就会成为空谈,启发学生要全面具体的看问题。激发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批评质疑的潜力。在辩论中,学生始终持续高昂的情绪,条理清楚说理有力,还有同学联系了自身实际,从而加强了本文的实际教育好处。
敬业与乐业教案(四):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课文分析:
《敬业与乐业》选自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是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之后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最后用“职责心”和“趣味”总结精神旨意。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看,学习课文,意在引导学生感受先哲的思想风采,品味哲理,深入思考人生问题,丰富个性内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征引、旁骛、敬业乐群、断章取义、不二法门”等词语。
2.积累记诵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
3.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
潜力目标
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
2.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3.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德育目标
感受梁启超对人生与事业关系的宣讲,培养科学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
2.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
教学难点:真切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旨意。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篇演讲词语言表达通俗浅显,超多引用经典、格言。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整体把握课文主要观点和思路,体会口语和演讲特色。
2.研讨探究法引导学生透过研讨,深层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同时对文中的观点大胆质疑问难,辩证理解人生问题,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批判质疑潜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摄影仪、录音机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诵读,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研讨“敬业与乐业”精神的深层内涵。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神奇教练米卢“态度决定一切”的论断,启迪的不仅仅是奋进中的中国足球,在更大程度上引发的是人们对生活态度、处事原则的深层思考。这天,我们一齐走进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敬业与乐业》,在感知先哲思想风采中,去观照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领悟人生价值。(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1.多媒体显示“戊戌变法”和梁启超图片资料:
2.演讲的基本知识
提示:关于演讲的基本知识,本课目录中有收录。华语网(如不在本站看到本文,请你百度一下“华语网”)备有丰富的演讲资源。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默读课文。疏解字词,并圈点勾画文中表现作者对敬业与乐业观点、看法的语句。
投影:
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断,截取。章,篇章。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征引:引用。
旁骛(wù):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不专心。
亵渎(xièdú):轻慢,不敬。
强聒(guō)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强聒,过分罗嗦。不舍,不停。
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文中表现作者观点、看法的语句有:
(1)“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4)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6)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8)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此刻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9)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10)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11)凡职业都是搞笑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12)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
(13)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14)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15)敬业即是职责心,乐业即是趣味。
2.对文中作者的观点,你体会最深的是哪一点请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谈谈你的理解。
3.学生再读全文,思考:
(1)演讲开始,作者就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说它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接下来,文中围绕主旨谈了哪几个问题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逻辑联系
(2)演讲最后,作者言简意赅地把“敬业与乐业”总结为“职责心”和“趣味”,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那么,你认为“人类合理的生活”就应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1)梁启超引用《礼记》和《老子》中的格言,“断章取义”归结出“敬业乐业”的主旨后,分别淡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
“敬业乐业”的前提是“有业”,“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强调了“有业”是做人之本。“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致志心无致志、心无旁骛,“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仅有“发愤忘食”的“敬业”还不够,“乐以忘忧”的“乐业”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和价值。
(2)“合理的生活”,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骚地叫苦,而是到达“乐以忘忧”的境界。
4.学生合作研讨:
(1)作者所论述的“敬业与乐业”中的“业”仅局限于狭义的职业吗
(2)文中说,“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联系现实生活说说你的理解。
(3)梁氏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用心作用。请联系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谈谈这种说法的好处。
学生研讨探究,教师相机点拨:
(1)文中“业”的含义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正如作者所言:“凡能够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所以,“敬业与乐业”的好处,就不只限于正式的谋生职业,也能够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能够包括学生的学习。
(2)作者“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的说法值得质疑。人类或个体的生活,并不都是只有“劳作”,“休闲”也是人生的重要资料。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休闲在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还在不断提高。正如“人不是为吃饭而生活”一样,人也不是“为劳动而生活”。
(3)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有等级色彩的文化,中国人的职业观向来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人们的读书目的又是“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官本位的文化,极度蔑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人们纷纷以出人头地、显亲扬名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课文论述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用心作用。
5.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全文,体会演讲词文体特色。
四、布置作业
文中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又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而拿破仑有句名言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对这两种人生观,你如何看待,倾向于哪一种请从事例和道理两方面为你的看法搜求充足的证据。
教学反思: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是教读课文的重点。在反复诵读中,积累经典语句、格言,体会演讲和口语特点。本课的难点是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教学过程中,既要拓展学生的精神视野,又应尽量和学习生活体验相结合,在研讨探究中,大胆质疑,辩证地理解课文观点。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初步理解“举例子”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开拓思路。
敬业与乐业教案(五):
教学目的:
1、学习这篇讲演词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2、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
3、掌握几种论证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字词:
旁骛(wù)亵渎(xièdú)骈(pián)进强聒(guō)不舍
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资料,而只根据自己的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亵渎:轻慢,不尊重。
二、导入新课:
结合“知识决定命运,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待学习的态度,引入课文《敬业与乐业》。
简介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号饮冰室主人。清光绪举人。和他的老师康有为一齐,倡导维新变法,并称“康梁”。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后讨论文章结构,理清思路。(提示:引论——本论——结论)
明确:总体结构是“总——分——总”式。
第一部分(1):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2—6):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7):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2、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我确信‘敬业乐群’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3、作者在文章中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
作者先后谈了“有业之必要”、“要敬业”“要乐业”三个问题。
4、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找出来,试做具体的分析说明。
一是举例论证。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说明有业的必要性。一是道理论证。引用儒门和佛门的话,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
5、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的论证“敬业的重要性”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先解释什么是敬。引用朱熹的“主一无适便是敬”,解释“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至志、心无旁骛;之后,用设问句提出“业有什么可敬的,为什么要敬业”;最后用设问句“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过渡并引导,再次回到“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是敬”。
在这部分中,作者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事例论证的方法。引用朱子的话解释什么是敬,是道理论证;举拉黄包车和当大总统的例子;举佝偻丈人承蜩的例子,论证忠实才能做到敬业:引用曾文正的话,孔子的话和庄子的话,都是为了强调一个道理:“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继续感知课文资料
1、学生自读课文8-9段,思考: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作者主要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2、文中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就应是怎样的。
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到达“乐以忘忧”的境界。
三、写作特点
1、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这篇讲演词开头提出论题,中间主体部分分两层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末尾总结全篇。条理很清晰。证明论点的过程,举了多种论据:有生活中的实例,有古代、外国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亲身经历的卓有成效的经验,还有古人的流传至今的名言警句等。这些论据的精选运用,使讲演词具体、生动,富有说服力。
2、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概括有力。全篇讲演多用简明的短句,很少用长句;多用口语,明白如话,一听就懂;引用古代文句时,注重化深为浅。同时文中多次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引用不少古代名言警句,又自己提炼了许多精辟的警句,都使语言显得概括有力。
四、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课文结构层次清晰。开头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下来,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全文旨意。本文在论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超多引用经典、格言。在语言上,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巧妙结合。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
2、自己做一些短小议论文的练习。
敬业与乐业教案(六):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根据:
应对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重视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资料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潜力;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联系实际,面向未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敬业与乐业》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选自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是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之后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总结精神旨意。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深入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期望大家发扬敬业与乐业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2、教材的地位:
《新课程标准》对于第二单元的整体感知是这样说的:“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资料,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好处和作用。”此单元的课文除了《敬业与乐业》外,还有法国浪漫主义代表作家雨果的《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傅雷先生的《傅雷家书两则》、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本单元的文体是演讲和书信,将它们放在一齐,旨在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将《敬业与乐业》这篇演讲词作为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此课文语言通俗,文短意长,有助于学生们在语境中理解、积累和掌握丰富的语句。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看,学习课文,意在引导学生感受先哲的思想风采,让学生们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品味哲理,深入思考人生问题,丰富个性内涵。
3、学情分析:
九年级上册要重点学习的表达方式是议论,学生虽然对这种表达方式并不陌生,但对知识点的了解还不够系统,因此在该课的教学前,先要有一个知识的准备,简介议论文的一些相关知识,学习议论文阅读的一般方法。同时,九年级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与理解还十分有限。因此,既要注重拓宽学生的视野,又应尽量和他们的自身实际相结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在语境中理解、积累和掌握内涵丰富的词语,如“征引、旁骛、敬业乐群、断章取义、不二法门”等;
(3)摘录并积累超多经典语句、格言;
(4)体会演讲词的文体特点,初步掌握有关写作演讲稿的方法。
2.潜力目标:
(1)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
(2)学会“举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明白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学会为自己制定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奋斗;
(2)建立快乐学习观,尊敬学习,快乐学习;
(3)培养学生构成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2.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篇演讲词语言表达通俗浅显,超多引用经典、格言。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
诵读,整体把握课文主要观点和思路,体会口语和演讲特色。
2.研讨探究法引导学生透过研讨,深层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同时对文中的观点大胆质疑问难,辩证理解人生问题,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批判质疑潜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文录音及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梁启超的有关资料,课堂质疑与辩论。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1.精心导入
同学们,请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呢?你怎样才能把学习当一件乐事呢?为此,梁启超先生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校园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资料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好处。这天我们就一齐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
(出示教学目标并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
先由学生交流各自准备的有关梁启超的资料,然后教师做适当补充。(多媒体出示)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与其师康有为一齐领导了“戊戌变法”。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二、检查预习
给加点的字注音:
旁骛亵渎强聒不舍佝偻承蜩
三、整体感知
[过渡]《敬业与乐业》是一篇说理深刻结构层次清晰的文章,听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资料和结构,思考下列问题。
多媒体出示问题组:
①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来的?
②作者在文章中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
(这两个问题的设置,意在让学生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和思路,帮忙学生进行第一次感知,为此后进一步理解文章做铺垫。)
播放课文录音。
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然后讨论,全班交流,学生互相评论补充,明确问题要点: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我确信‘敬业乐群’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它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提出来的。
②.作者先后谈了“有业之必要”、“要敬业”“要乐业”三个问题。
四、研读揣摩
学生自读课文1-7段,思考下列问题
(用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1.试解释中心论点的含义。
2.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找出来,试做具体的分析说明。
3.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的论证“敬业的重要性”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学生自读课文后思考,前后桌四人小组讨论研讨。然后全班交流,学生相互补充,最后统一答案要点:
1.略。
2.一是举例论证。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说明有业的必要性。一是道理论证。引用儒门和佛门的话,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
3.先解释什么是敬。引用朱熹的“主一无适便是敬”,解释“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至志、心无旁骛;之后,用设问句提出“业有什么可敬的,为什么要敬业”;最后用设问句“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过渡并引导,再次回到“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是敬”。
在这部分中,作者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事例论证的方法。引用朱子的话解释什么是敬,是道理论证;举拉黄包车和当大总统的例子;举佝偻丈人承蜩的例子,论证忠实才能做到敬业:引用曾文正的话,孔子的话和庄子的话,都是为了强调一个道理:“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五、质疑问难
1.学生发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别的同学按自己的理解解答,其他同学补充,教师可做适当引导。
2.教师发问。在论证敬业的重要性时,作者两次运用了设问句,有什么好处?
学生思考讨论,踊跃做答,教师做适当点拨。
六、拓展延伸(多媒体出示)
文中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据作者的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也发现一两位这样“天地间第一等人”吗?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我们中学生该如何去做。
教师点拨:那些凡人做的琐事,很多都忠实圆满的完成,他们都能够称为“天地间第一等人”。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中学生怎样做才算天地间第一等人呢?
学生即席发言交流,其他学生做适当的评析。
七、布置作业
1.摘录并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
2.完成课后练习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听写词语,进一步巩固掌握基础知识。读积累的经典语句、格言。
2.回顾本文论点及文章结构
二、研读揣摩
学生自读课文8-9段,并思考。
(多媒体投影出示问题组)
1.理清作者论证“乐业的重要性”的结构。
2.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3.文中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就应是怎的。
学生思考,四人小组讨论交流,由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发言,全班交流。
最后明确答案要点:
1.作者先摆出司空见惯的反面的现象,进行批驳分析,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费力,与其“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不如寻找出乐趣;然后运用设问句“凡职业都是搞笑味的,……为什么呢”,转入论述为什么要乐业,列出了四个理由。
2.作者主要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3.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到达“乐以忘忧”的境界。
三、质疑问难
1.学生发问。学生自由提出问题,鼓励其他同学按自己的理解解答,教师可做适当引导。
2.教师发问。在论证乐业的重要性时,作者为什么从反面的现象谈起,可不可去掉?
鼓励学生讨论,踊跃做答,教师做适当点拨。
四、体验反思(多媒体出示)
课文中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又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然而,有人却引用拿破仑的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讨论一下,对这个问题究竟就应怎样看。
此问题意在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批评质疑潜力,能辨证的理解人生问题。所讨论的问题比较复杂,应根据学生的理解水平来把握讨论的深度。
本环节采用学生辩论的形式进行,教师作适当发问、引导、点评。
五、探讨文章的语言特色
[过渡]本文是一篇演讲词,语言通俗,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特色。试从文中举出例子,并做说明。
能够先让学生各抒己见,并举出文中相应的例子。教师做适当补充,最后多媒体出示:
1.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例如对孔子的两句话:“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做了生动而饶搞笑味的讲解:“孔子……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
2.语言通俗,如话家常。例如提到百丈禅师的故事时,说“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
3.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例如,“今日大热天气,我在那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演讲最后,“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更是对听众直接的心灵诉求。
六、课文小结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
课文结构层次清晰。开头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下来,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全文旨意。
本文在论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超多引用经典、格言。
在语言上,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巧妙结合。
七、布置作业
领悟作者的精神旨意,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体验,谈谈自己在学习中感受到的乐趣。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特意设置了关于“天地间第一等人”的探讨。在发言中,有的学生只谈理论,忽略了结合自身实际。我及时地引导他们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谈感受,从而更好的认清自己此刻就应如何去做,如何把握自己此刻的青春年华,有很深的实际教育好处。
我设置的关于立足本职工作和树立远大理想的辩论,激发了学生用心动脑思考的兴趣,效果很好。在辩论中,大多数学生更赞成应有远大理想,认为二者相矛盾。我做了点拨纠正,启发他们,如果不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远大理想就会成为空谈,启发学生要全面具体的看问题。激发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批评质疑的潜力。在辩论中,学生始终持续高昂的情绪,条理清楚说理有力,还有同学联系了自身实际,从而加强了本文的实际教育好处。
板书设计: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
提出论点: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分析论证:有业(基础)
敬业(举例、引用)
乐业(比较、道理)
总结: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敬业与乐业教案(七):
敬业与乐业教案
一、导入:
师:谈话:同学们如果此刻你正面临着对未来职业的抉择,你会选取哪种职业呢?
生1:我想当一名医生,因为医生能够救死扶伤,解除许多病人的痛苦,挽救许多病人的生命。
生2:我想当一名画家,因为我喜欢画画,我想用我的笔描绘出五彩的世界。
生3:我想当一名慈善家,把钱捐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使他们过上向我们一样幸福无忧的生活。
……
师:看来同学们的理想都十分的远大,这天我们一齐去聆听梁启超先生对上海中华职业校园学生的一次讲演《敬业与乐业》(板书课题)虽然时隔七十多年但想必同样会给同学们许多启示。
简介作者:走近梁启超(学生介绍,教师出示补充)。
师:哪位同学起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查到的梁启超的信息?
生1: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和其师康有为一齐,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
生2:他是清光绪举人。
生3:他和康有为领导的变法,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戊戌变法”
师:是阿,他不仅仅是一个思想家,而且也是一个学者,他的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诸多领域。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呢。
生合: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三)出示学习目标:
师:了解了本文的作者后,我们再来看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见大屏幕)
学生齐读。
(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和乐业。
(2)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3)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4)理解文章引用的材料和列举的事例。
(四)检查预习:
1、读一读,写一写:
师:老师明白同学们课前进行了充分的预习,把你预习的结果展示给大家看看,好吗?你能读准下列字音吗?(出示大屏幕)
强聒不舍旁骛亵渎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断章取义强聒不舍不二法门
(五)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速度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结构出示速度要求不动唇,不出声,不回视,做的心到手到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2、你认为作者所提的几个问题的关系是怎样的?
明确:有业是前提;敬业是基础;乐业才是最高境界.
六合作探究
1)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作阐述,再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业")。之后从反面论述"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的害处,指出"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并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举例和引用的自然结合使文章的说理立于不败之地。
(2)作者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
作者在第8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实例,说明要“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紧接更深入一步,论述"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是搞笑味的",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紧之后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即乐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
(3)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敬业和乐业的观点,你最信服的是哪一点你是否有不同意见说说你持这种意见的理由。
1."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4.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七文章我们已经赏析完了,你有何收获?能够对文章的观点,也但是本文的语言、论证方法以及梁启超本人进行评价。可结合自己的生活谈。
演讲和口语相结合的语言特色
1、引用古籍名言,用通俗的口语解释
2、语言通俗,如话家常
3、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为了把所要论述的问题清楚有条理地讲述出来,同时也是为了引起听众(或读者)的注意,文中用了不少的设问句,作者自问自答,把论述渐次引向纵深。
文章在介绍有业之必要时引用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一些话觉得好
八延伸作业
梁启超进行这次演讲的时候,是受到当时时代的限制,在当时“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背景下,他的观点有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作用,但在此刻看来,肯定有些思想已经不适时宜,这也就是我们的作业:写篇辩论稿,要求有自己明确的观点,并用充足的论据使自己的观点站住脚,也能够查找对方的漏洞,千方百计地推倒对方的观点,注意要用到本节课学到的议论方法。准备下节课进行辩论。
敬业与乐业教案(八):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课文说明:选自人教版中学语文课本九上,此文是文化巨人梁启超对人生与事业关系的宣讲。
教学创意:抓住“研讨与练习”深思课文。
教学资料和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积累词句;感知文意。
一、学生自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初步感知文章资料。
设计说明:学生直入文本,感受语言,感受文章资料,感受哲人风采。
二、积累词句
1.词语
做法:听写词语之后,在后面解释词语的意思。
断章取义理至易明言行相顾淘神费力不二法门强聒不舍敬业乐群
容赦征引旁骛拣择亵渎层累骈进
2.文中引用的格言名句。
做法:在文中画出这些句子,说说什么意思,并摘抄在摘抄本上。
安其居,乐其业。——《老子》
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主一无适便是敬。——《朱熹》
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庄子》
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曾国藩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
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
设计说明:这是对“读一读、写一写”的一个调整和扩展。说调整,也就是把教材安排的最后一项练习提前至比较靠前的学习活动,理解、积累了词句才有利于对文本的理解;说扩展,不单指词语增加了几个,更为突出的是有了格言名句的积累。语文的学习紧紧抓住了语言。
三、思考: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明确:
1.有业
2.敬业
3.乐业
引导学生继续深思:
1.课文题目是“敬业与乐业”,为什么又谈了“有业”的问题呢?
2.摘录文中表达“敬业”观点的语句,谈谈你的理解。
3.摘录文中表达“乐业”观点的语句,谈谈你的理解。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提升。
设计说明:这是课后习题一的第一问,是引导学生来整体把握文意的。那里有两个亮点:一是“继续深思”的第一题,是探究结构的问题,也是说理严密的问题(即表达一个观点是在什么前提下或在什么背景下);二是后两个问题,是引导学生抓住语句深深研读课文,思考文章是“怎样来写的”。
四、议一议:
演讲最后,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就应是怎样的?把这句话改为“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就应如此”,表达效果上与原句有什么不同?
学生小组讨论。
小结:
1.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情,要心怀敬意,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骚地叫苦,而是到达“乐以忘忧”的境界。
2.“就应”表示理所当然,“总该”表示无论怎样必须如此,“总该”比“就应”更有强调的意味,表现出一代伟人对生活的强烈的职责心和钟爱着自己从事的事业的高尚情操。
设计说明:这是课后习题一的第二问,那里又设计成两个小问题。第一个小问题,在前面讨论的基础上是很好做答的,是一个梳理、概括的学习活动,也是一个把握文章思路的学习活动;第二个小问题透过对词语的推敲、品味,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追寻梁先生对人生和事业至高的精神境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研讨问题;诵读全文。
一、研讨课后习题二。
1.读题目。弄清题意和要求。
2.读例文。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揣摩两处的写法有何异同。
那里,在学生读书、揣摩的基础上,要穿插议论文小知识的介绍:
相同点:都是来表达一个观点,或者说都是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个观点和看法叫论点。
不同点:前者是举一些事例来阐述观点,这种方法叫举例论证(又叫摆事实);
后者是讲一些道理来阐述观点,这种方法叫道理论证(又叫讲道理)。
3.写小文。把阅读学到的方法透过实践运用加以消化吸收。学生思考“有业之必要”的理由和能证明“凡职业都是搞笑味的”例子,然后仿照课文的写法写成一段话,再口头交流。
设计说明:分三个步骤集中研讨课后习题二,拾级而上,层层深入。从读题目到读例文,从读例文到写小文,扎扎实实地进行了语言训练。能够说,这是一次针对性很强的微型写作训练。还穿插介绍了议论文的相关知识。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