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年底,又到了大家准备年报告总结的时候了,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乡镇农业工作总结范方面的范文模板,相信一定可以让您的汇报增色不少!
乡镇农业工作总结
乡镇农业工作总结(一):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厅的关心支持下,我镇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及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省农业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扎实推进“三农”工作,确保了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有序进展,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下面,将具体工作状况报告如下:
一、农业农村各项重点工作进展状况
1、粮食生产大灾之年不减产,再获丰收。据统计部门预测,全年粮食总产到达18.1亿斤,圆满完成省定15.4亿斤目标任务,为历史第四个高产年。
粮食生产在遭受历史罕见严重旱灾和病虫害、冻害的年景,仍然获得丰收,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一是不折不扣落实粮补政策。市财政下拨种粮补贴资金2.43亿元,全部透过“一卡通”发放到农户手中,调动农民种粮用心性;二是抗旱工作卓有成效。在抗旱保麦、抗旱保春播、抗旱保秋播等关键时节,我们农业部门用心分析研判旱情,科学制定抗旱指导意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基层指导群众因时因地落实各项抗旱技术措施;三是实施粮食丰收工程,大力建设高产建立百亩攻关田、千亩示范片、万亩示范方,加大了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共引进和培育主要粮食高产品种30余个,透过试验,筛选出适宜我镇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优良作物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全市农作物优种率到达98.5%;四是认真开展粮食高产建立工作。今年承担18个粮食高产建立部级万亩示范片建设任务,其中小麦6个、玉米10个、大豆2个。示范片建设任务取得较好效果,良种覆盖率、技术入户到田率、病虫防治率到达100%,平均单产超全市平均水平20%以上,对促进全市粮食均衡增产起到了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
2、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稳步增加,农业产业化扎实推进。全市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到达56.44亿元,占目标任务的102.5%。高平新胜肉类、厦普赛尔等11家企业销售收入超过亿元,龙头企业的规模化、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上项目51个,完成投资7.5亿元。陵川珍菇坪6000吨食用菌项目投产,沁水灵芝北虫草项目已经开始生产,新引进的泽州雨润1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陵川正邦集团养猪项目、沁水大象肉鸡加工项目开工建设。在第三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上,我镇招商引资贸易签约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共达成招商引资项目23个,签约金额25.2亿元;贸易签约项目33个,签约金额20亿元。
3、农民人均纯收入克服压力,迎难而上,继续高幅增长。据统计部门数据,前三季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到达7448元,增幅13%,高于全省平均增幅0.1个百分点,增加额857元,占到全年目标任务9001元的82.7%。据统计部门预测,全年农民收入到达9082元,增幅到达13%左右。20%的低收入农村居民收入预计将到达5020元,占平均水平的55%左右。
农民收入在经济下行压力和农业生产遭遇自然灾害的大背景下,继续持续高幅增长,主要得益于五点:一是政策利好促增收,我们将农民增收作为全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三农”工作促进农民收入翻番的决定》,将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将措施细化到具体产业。二是项目建设促增收。随着我镇一些大项目的落地,为农民带给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全市再一次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城区、泽州由1125元上调至1290元,高平由1035元上调至1190元,阳城、陵川、沁水由945元上调至1090元,全市平均增幅15.03%,农民务工工资额增长较大;三是特色产业促增收。今年以来,蔬菜、水果、小杂粮等特色农产品价格持续高位运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用心性,促进特色产业快速发展,为农民增收产生了重大推动力。四是城乡统筹促增收。我们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百村”建设的实施意见》,不断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把更多的农民纳入城市,使更多的公共资源向农村配置,带动了农民增收。五是改革创新促增收。加大了农村新型经营实体发展力度,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盘活农村群众资产,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
4、“百村”建设和农村清洁工程进展顺利,城乡发展一体化迈出新步伐
“百村”建设全面起步。今年我镇将加快100个新农村“百村”和10个新农村连片示范片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百村”建设的实施意见》,以市委、市政府文件印发(晋市发[2013]6号)。任务村确定后,按照任务分工,我们及时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组织各县(市、区)“百村”建设负责人召开了工作推进会,明确了建设的重点和时限要求,同时,开展了“百村”支部书记培训,进一步提高百村支部书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本领,组织开展了全面督促检查。按照“村庄宜居、产业发展、环境清洁、礼貌和谐、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以城郊城镇化带动型、工矿企业支撑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型、农旅一体乡村旅游型等新农村建设模式,今年我镇共重点培塑总结城区司徒、阳城岳庄村等30余个新农村“百村”建设典型,引领带动全市新农村建设。
农村清洁工程启动实施。从今年起,我镇将在城镇化重点区域和列入“百村”带动战略建设范围的村,率先实施以农村气化、环境整治、生态绿化、污水处理为主要资料的农村清洁工程。我们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全市农村清洁工程的实施意见》,以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文件印发。8月22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农村清洁工程推进会,对农村清洁工程各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目前各项工作全面展开,进展顺利。今年我镇将新增3万户农村清洁能源用户,其中煤层气用户2.7万户,沼气用户3000户。7月10日,市政府召开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推进会,对各项具体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将任务目标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将3万户的目标任务列入年度目标职责制考核资料,要求务必完成。全年新发展农村煤层气、沼气用户3万户。按每户补助1000元标准,市农委、市财政局已于11月14日联合下文将3000万元财政补助资金下拨至各县(市、区)。
行政村街道亮化工程圆满完成。今年省确定我镇完成1618个行政村街道太阳能亮化工程,安装路灯32366盏,工程概算投资1.76亿元,其中省财政1.32亿元,市财政配套4410万元。工程启动实施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推进机制,加大资金投入,严格质量控制。11月底之前,工程各项建设已全部完工,共完成1618个行政村32386套路灯安装,占任务总数的100.1%,圆满完成目标任务。
新农村重点推进村和新农村连片示范片建设进展顺利。截止目前,今年规划建设的294个村全部完成街巷硬化、村庄绿化、太阳能路灯亮化、环境净化任务,到达安全饮水标准,建立了卫生计生所,休闲健身场所,文化科技活动室,便民连锁店和标准化小校园(没有小校园的村村民子女已实现就近上学)。城区北石店司徒蔬菜连片示范区、泽州县南村镇区新农村建设连片示范区、泽州县川底乡新农村建设连片示范区、高平市中部新农村连片示范区、阳城县北留新农村连片建设片区、陵川县礼义—杨村特色农业片区、沁水县端氏种养殖片区等七个新农村连片示范片建设进展顺利。
5、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快速发展,继续持续良好势头
我镇坚持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模式、市场化运作三位一体,加大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力度,全市初步构成了晋城工厂化食用菌,高平、泽州生猪,阳城、沁水蚕桑,丹河、沁河沿河流域设施蔬菜,太行、中条环山区中药材,沁水苗木花卉的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基地集聚。猪——沼——菜(果)循环农业成为现代农业的成功典范。畜牧业克服市场波动的影响,持续稳定增长态势,预计全年生猪存栏、出栏将分别到达175万头、295万头,同比增长13.6%和14.2%,肉、蛋总产量预计将分别到达22万吨、8.3万吨,同比增长10%、10.7%。以高平雨润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为龙头,延伸了上海杰隆3000吨猪血蛋白生物制品和凯永、科兴、裕宏等3个30万吨饲料加工项目,建成53处大中型沼气项目,建成凯永、康鑫农牧、华康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猪——沼——菜(果)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区,构成了现代循环农业产业链,产值超过30亿元。蚕桑丝麻成为现代农业的靓丽名片。今年春蚕收购价到达了创纪录的每公斤51元,秋蚕也持续在每公斤38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栽桑养蚕的用心性。全市新发展桑园1万亩,新建养蚕大棚1000栋,全市桑园面积累计到达17万亩,养蚕大棚累计到达5020栋,全年发种量到达11.73万张,总产量1143万斤,产值2.23亿元。以佳美、华燕
等缫丝企业,佶利尔、绿洲大麻、晋氏织造等加工企业为龙头,全市基本构成了栽桑——养蚕——缫丝——丝绸服饰加工为一体的蚕桑产业链,产值到达5.2亿元,成为晋城丝麻文化的一张名片。食用菌成为现代农业的潜力产业。以泽州泽地萃、高平金田、沁水嘉沁等16家工厂化食用菌生产企业为骨干,以陵川利用木屑大棚种植黑木耳、阳城利用桑枝大棚种植香菇为补充,全市食用菌产业年产能10万吨,产量到达5万吨。全市大棚种植食用菌到达1.6万亩,成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新途径。设施蔬菜成为现代农业新的增长点。今年以来,全市蔬菜价格一向处于高位运行态势,是近5年来价格最好的一年,提高了农民发展蔬菜产业的用心性。全市新发展设施蔬菜1.12万亩,累计到达5万亩。全市蔬菜播种面积到达15.39万亩,总产量到达11.4亿斤,总产值到达10.8亿元。干鲜果、中药材等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取得长足发展。新发展果园1.03万亩,改造中低产果园1.06万亩。全市水果种植面积到达21万亩,总产量7.72万吨。全市种植核桃经济林10万亩,栽植山地连翘17.56万亩,种植中药材48.6万亩,产量到达2.52万吨。园区建设搭建农民增收致富新平台。新建30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00亩以上现代农业园区已发展到近百家,相继建成城区司徒,泽州益丰园,
高平华泰、金田、天润等一大批起点高、标准高、规模大,各具特色、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9月17日,省观摩检查组在我镇考察时,袁纯清书记对司徒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模式给予高度肯定,个性批示“司徒农业园的经营模式是山西城郊型农业的发展范式,省政府要组织11个市城区的有关方面负责人到司徒现代农业园学习考察,如果11个市每市发展1万亩现代农业园,就能大幅增加城郊农民的收入”。9月下旬以来,省农业系统和忻州、长治等地市30余批,2000余人先后到我镇考察现代农业发展和园区建设。
6、产业扶贫和移民搬迁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丰硕成果。一是开展产业扶贫。市级安排2000万元扶持资金,以农民人均收入4500元以下的160个村为重点扶持对象,实施200多个产业项目,总投资1.75亿元。二是实施移民搬迁工程。省级财政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市县配套1200万元,完成移民搬迁4000人。三是实施百企带千村工程,省动员会后,我镇迅速行动起来,起草了《关于实施百企千村企业产业扶贫开发工程的实施意见》。确定了5家市级国有企业和6家县级企业开展产业扶贫,涉及18个项目。5家市级国企业与陵川县东部五乡镇进行了工作对接,已经确定项目,开始前期准备工作,6家县级重点规模企业正在对接本县(市)区域内的贫困乡村。四是扎实开展干部下乡住村包村活动。按照省委干部下乡住村包村的要求,扎实开展领导干部包村增收、市县单位结对帮扶和党员干部帮贫到户“六五三”活动。全市涉及考核的市县乡三级党政主要领导和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共计349名,市直目标职责制考核单位73个,帮扶贫困村351个,包村领导下乡住村2823天,走访农户3624户,开展下基层活动2140次,解决实际问题1940个。
7、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农业安全,市民放心。市农业部门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进一步加大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一是加强检测机构建设。建筑面积4995平方米的市农产品检测检验中心主体工程已完成,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和设备仪器安装,年底前投入运行;争取到全国首批地市级农产品质检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1270万元,中央、省已到位资金887万元。县级检测机构实现项目建设全覆盖。二是加大农产品检测力度。部、省、市共抽检样品656个,合格率97.6%,超过省定目标2.6个百分点。未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三是加强农业综合执法,在重要生产季节,组织农业执法人员,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共检查农资经营企业399个(次),针对检查出的问题,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20份。查处违法案件38起,处罚金6.6万元,结案率100%。四是加强“三品一标”农业标准化建设。新增无公害认证11家,34个产品,面积4.7万亩;新增绿色认证1家,2个产品,面积1万亩;新增有机认证1家,4个产品,面积1000亩;沁水黄小米、析城山小米、泽州红山楂等三个产品,新获得地理标志农产品称号。全市无公害认证面积累计到达220万亩以上,占总耕地面积的近80%,在全省领先。
8、加强改革创新,实施科技兴农工程。在工作中,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把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作为推进农业转型跨越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一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研究和完善农业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法人治理结构,全市初步构成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业园区“五位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体制。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到22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到达4007个,种粮大户发展到96户,经营耕地2.24万亩,家庭农场发展到181个,经营耕地总面积1.79万亩,占地面积200亩以上现代农业园区已发展到近百家。二是进一步加快土地流转,提高农业规模化、现代化水平。全市6个县(市、区)全部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建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委员会,84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土地流转交易大厅,建立了调解庭,行政村全部设立了信息员,建立了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发布制度,定期发布土地流转信息。全市土地流转呈现出逐年加快的良好态势。截至目前,全市流转土地面积29.1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12.5%,流转出承包耕地的农户8.6万户,占总户数的18%,适度规模经营9.7万亩,占流转土地的32.6%。三是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
全覆盖和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全覆盖工程,提高服务潜力。中央、省投资,市配套,启动了22个乡镇农技推广站项目建设。为76个乡镇农科站配备了仪器设备和车辆,每站补助12万元。四是加大农民科技培训力度。完成农民科技培训15.2万人。五是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全市84个乡镇全部成立了“三资”委托代理中心,实现了有机构、有场所、有人员、有设备、有制度;行政村均建立了“三资”台账,98%的行政村实现了“三资”委托代理,全面实行了村级重大事务流程化管理制度。改善了“三资”网络监管流程,强化对农村群众“三资”的网络监管、动态监控。农村群众资产出让、租赁、承包和资源开发利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行公开竞价和招标投标。出台了《晋城市农村(社区)小额工程项目招投标办法(试行)》,设立小额工程招投标中心,全面实行公开摇号法,强化对农村小额工程建设全程监管。与市纪委、监察局、发改委、财政局联合出台了《涉农资金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对涉农资金实施无缝隙监管。
9、加强信息和宣传工作,营造“三农”发展良好氛围。一是抓政策宣传,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用心性。借助《太行日报》、电视台、晋城在线、太行农网等媒体和宣传平台,大力宣传中央、省、市的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努力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抓新闻宣传,提升晋城农业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充分利用国家、省、市三级新闻媒体大平台,多形式、多渠道宣传晋城农业,在《山西日报》、《山西科技报》、《发展导报》等媒体上,宣传报道了我镇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做法;《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经济网》等网站对我镇的特色农产品和招商引资工作进行了宣传报道。三是抓信息工作,为领导决策带给科学依据。编印反映全市“三农”工作动态的简报《晋城农业信息》120期、1万份。向市委、市政府和省农业厅报送“三农”相关信息200余条,农业信息报送及采用状况在全省排行第二,在全市也排行靠前。
10、改善工作作风,落实目标职责制管理。为推进工作落实,全体干部职工进一步改善工作作风,牢固树立农民群众就是服务对象,广大农村就是办公室,下乡就是上班的理念,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深入到基层、到田间地头,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宣传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进行技术指导。我委实行了“三带三联”、“六个一”的工作机制,即委班子成员、高级农艺师、科站负责人带着项目、带着资金、带着感情,联“一村一品”专业村、联贫困村、联农业项目,帮忙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产业发展规划,帮忙新上一个带动农民增收的新项目,帮忙建立一个辐射带动潜力较强的合作社,帮忙建立一个农业技术服务点,帮忙农民掌握一至两项农业新技术,年终交一份高质量的总结报告。同时我委制定出台了《2013年重点工作目标职责分解》,将16项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落实到分管领导和相关科室,对农业农村工作实行目标职责制管理,年初设账、年中查账、年底交账。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镇“三农”工作取得了必须成绩,但是,对照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目标任务,对照全省转型跨越发展的要求,对照促进农民增收和保供给的职责和使命,仍然存在必须的差距。主要表此刻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旱情持续发展,对粮食生产造成必须压力。8月份以来,我镇各地降雨持续偏少,比历年同期偏少5-7成。严重旱情造成土地墒情持续下降,达不到基本播种条件。今年全市小麦秋播面积仅有64.02万亩,比历年减少三成多,给明年的粮食生产造成了很大压力。二是农民增收形势严峻。今年以来,受经济下行及煤炭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部分煤炭企业工资报酬甚至有所下降,农村工资性收入增速放缓;持续严重干旱和春季冻害灾害,对粮食、果品生产造成必须影响,畜牧养殖业遭受市场价格波动,养殖效益前半年损失较大,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并且随着基数增大,增加的绝对额在扩大,还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三是农业投入仍显不足。亟需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个性是加大对具有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特色农业产业的扶持。四是县、乡两级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服务潜力有限,农业技术队伍人员年龄、知识老化,装备落后,很难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
三、明年工作思路
2014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精神为指针,按照市委“一争三快两率先”对农业农村工作的要求,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为总抓手,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以“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为切入点,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毫不放松粮食生产,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步伐。
主要目标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到达13%以上;粮食总产量到达力争18亿斤;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到达65亿元。
按照思路和任务目标,2016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要着重抓好六项重点工作。
(一)继续实施好粮食丰收工程,确保粮食总产稳定。一是认真落实好粮食补贴、良种补贴、农资价格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用心性;二是完成5万亩节水灌溉,1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50万亩秸秆还田等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15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50万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10万亩地膜覆盖等增产适用技术推广;三是引进、示范、推广一批高产优质新品种,优良品种推广率到达98.5%以上,实施农艺和农机的结合,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大人工增雨作业,扩大种植业保险。稳定播种面积,主攻粮食单产,抓好10个试验示范点、10个百亩攻关田、20个千亩核心示范田、30个万亩高产建立田建设。
(二)实施特色现代农业产业提升工程,依靠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以“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为切入点,坚持工业化的理念,产业化的模式、市场化的运作,集中打造畜牧、蚕桑、蔬菜、干鲜果、小杂粮、中药材、食用菌、苗木花卉等特色农业优势产业,努力构成晋城工厂化食用菌,高平、泽州生猪,阳城、沁水蚕桑,丹河、沁河沿河流域设施蔬菜,陵川中药材,沁水苗木花卉的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基地集聚,依靠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实施“四百双千”发展战略,加大实体经济发展力度。(“四百”,培塑100家能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100个标准高、规模大、示范作用强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100家百亩以上家庭农场;建设100家规模养殖场。“双千”,建设1000家高标准的农民合作社;建设500个“一村一品”村和500个产业扶贫村)。二是完善农业农村发展规划。与农业部规划设计院进一步对接,聘请国家、省级顶尖专家,因地制宜,按产业科学编制农业农村发展规划,明确全市农业农村的总体思路和实施重点,个性是对特色产业区域布局,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示范园区的单体设计,品牌培育,市场营销,龙头企业的建设等提出一套切实可行、有操作性的方案,按规划组织实施。三是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新发展设施蔬菜1万亩,使设施面积到达6万亩;工厂化食
用菌产量力争到达5万吨;新发展桑园1万亩,新建养蚕大棚1000栋,蚕茧产量力争到达1200万斤;新发展水果1万亩,改造中低产果园1万亩,建设标准化示范果园1万亩;建设10个5000亩以上优质小杂粮生产基地,小杂粮种植面积稳定在80万亩以上。四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围绕生猪加工、丝麻加工、食用菌工厂化、干鲜果加工、小杂粮加工等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力争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到达65亿元,亿元以上龙头企业到达13家,努力提升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五是培塑农业品牌。新增5个以上国家、省级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六是千方百计招商引资,用心引进全国知名品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落户晋城,引进项目不少于20个,引进资金不少于20亿元,落地资金不少于三分之一。新建一批农产品基地、加工、物流支撑项目,新上项目不少于30个,投资不少于10亿元。
(三)实施新农村“百村”建设和农村清洁工程,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适合晋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机制和体制。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一是加快新农村百村建设步伐。在巩固今年“百村”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纵深推进新农村“百村”建设。按照“村庄宜居、产业发展、环境清洁、礼貌和谐、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以城郊城镇化带动型、工矿企业支撑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型、农旅一体乡村旅游型等类型,加快建设秀丽农村;二是继续实施以农村气化、环境整治、生态绿化、污水处理为主要资料的农村清洁工程,新发展农村煤层气、沼气用户3万户,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有关会议精神,用心探索先进模式、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全面铺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努力建设秀丽宜居村庄,提高农民幸福指数。四是继续扎实开展新农村重点推进村和新农村连片示范片建设,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步伐。
(四)实施扶贫开发工程,解决偏远山区贫困农村突出问题。市六次党代会提出,到“十二五”末,“基本消除人均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发展滞后村,基本消除50人以下的山庄窝铺”。目前,我镇仍有496个贫困村,还有12.5万人贫困人口,需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一是要加大产业扶贫力度,重点扶持150个贫困村产业发展,瞄准见效快、效果明显、带动潜力强的设施农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及乡村旅游项目,加大扶持力度,增强贫困村自我发展潜力。二是实施帮贫到户战略。建立“规划到户、职责到人”的“双到”瞄准机制,从遍地开花向集中攻坚的转变,透过扶持贫困村发展产业、鼓励贫困户创家业,依托产业确保贫困户能够脱贫致富。三是继续实施百企带千村战略,努力实现企业项目落地并达产达效,按规划完成工作进度。四是继续实施移民搬迁工程,对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的边远山区山庄窝铺整村向小城镇和中心村搬迁,完成移民搬迁4200人,提高移民搬迁财政补贴,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五是继续实施好领导干部下乡住村、市县单位结对帮扶、党员干部帮贫到户工作。努力构建专项扶贫开发推动、行业扶贫有序进行、社会各界力量支持的“三位一体”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
(五)实施改革创新工程,增添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加快改革创新,激发农村活力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最大红利。我们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在改革发展中寻求新突破。一是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逐步解决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加快土地流转步伐,提升农民土地收益。二是盘活农村群众资产。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群众资产,增加农民在群众资产经营中分配的份额,增加农民收入。三是打破城乡地域限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降低农民进入城市的门槛和成本,为农民进城带给更加优惠的政策。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让农民在教育、卫生、社保等方面享受均等的服务。四是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在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基础上,加强政策研究,出台一系列适宜我镇实际状况的政策措施,调动农民发展生产用心性,用少量的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金投资“三农”事业。五是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为乡镇农科站配备仪器设备和车辆,完善硬件建设,提升服务潜
力。加快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作物病虫害防控体系、气象抗灾减灾服务体系等服务体系建设,构成了覆盖全市,作用明显的市、县、乡、村四级服务体系,为现代农业发展保驾护航。
(六)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确保农业安全。一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市、县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市场信息、农业执法、安全认证、检验检测“四位一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二是完成检测设备的安装调试,确保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投入正常运行,加大农产品抽查、检验检测的密度,提高检测水平。加快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并扩编增人,提高服务潜力。三是加强农业执法,组织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和春秋季农资打假等多种形式的执法活动,严格农业投入品监管,打击制售伪劣农资和抬高农资价格等坑农害农的不法行为,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四是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申报保护工作,加强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乡镇农业工作总结(二):
乡镇年度农业工作总结
2011年,在镇党委、政府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镇农业农村工作在2011年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又有了跨越性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跃上新台阶,高效农业亮点频现、精彩纷呈,设施农业面积位居全区之首,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前所未有,农业后劲明显增强,农民居住、农村环境明显改善,农业基础地位明显加强,“三农”工作迈上了新的发展平台。
一、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为目标,以农业开发、基础设施投入为途径,大力推进全镇农田水利建设与土地开发整理工作。
今年我们充分抓住机遇,争取上级项目倾斜,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大规模实施土地整理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和农村桥涵路道配套改造步伐,为我镇农业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脉,继2011年全长13。54千米的仰化干渠防渗渠工程顺利建成后,今年5月份干渠下游及保祥、建新支渠防渗渠又建成投入使用,彻底解决了全镇农业生产、农业增效的用水瓶颈,为我镇农业持续的稳产、增产带给了坚强的物质保证。
国土开发整理工作,投入与推进力度前所未有。2011年7月启动建设的省投土地整理(保祥、涧河)项目,到2011年底工程基本结束。项目不仅仅彻底解决北半边四个村的用水问题,它还同时解决了二十多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出行问题,目前每个自然村村村通上水泥路,使两村近6000多口人受益,极大地改善和方便了两村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为两村群众的增收致富、经济发展带给了有力支撑。
土地整理增减挂钩工作同样成绩突出。由于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奖惩分明,严加督办,镇村两级联合组织人力、机械对土地整理及挂钩项目加大推进力度,全年共完成土地整理入库项目2个,项目新增耕地50亩;增减挂钩项目入库项目48个,拆迁农户217户,新增耕地272亩,全面超额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下达我镇的国土管理目标任务。2011年被区委区政府表彰为“土地增减挂钩工作先进乡镇”。
二、以稳产、增产为目标,以农业机械化作业推广为手段,粮食生产工作稳步推进。
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发展粮食生产工作放在农业农村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一方面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另一方面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潜力。2011年在去年推广机插秧面积超万亩的基础上,机插面积到达1。98万亩,占水稻插秧总面积的85%,与此同时,秋小麦机播面积推广比例超90%,基本上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由收到种的全程机械化作业。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得到了省、市、区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与赞扬。顺利完成了夏秋两季秸秆禁烧与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粮食高产建立工作获得上级好评,实验单产达700公斤以上。农机工作继去年被省市表彰为“先进工作单位”之后,2011年,依托镇农机站成立的农机合作社又被国家表彰为示范合作社。
三、以打造高效农业第一强镇为目标,以土地流转、招商引资为抓手,大力发展大棚蔬菜、规模肉鸡、生猪生产工作。
发展高效农业,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是建设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镇是农业大镇,近年来,我镇大力推动土地流转工作,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截止目前流转土地约8600余亩,其中:设施蔬菜流转4000亩,高效养殖流转约2500亩,优质稻麦种植约2100亩。以土地流转为前提,一方面紧紧依靠科技优化品种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一方面透过农业招商,发展设施农业和规模化养殖,高效农业发展精彩纷呈,成为富民强镇的一大抓手。
1、设施蔬菜连片开发:2011年根据我镇区位及特色优势,党委、政府倾全镇之力重抓农业招商,高效农业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初步构成了反季节蔬菜、规模肉鸡养殖、无公害生猪生产等特色鲜明的五大产业集群。随着沭阳胡道之老板于今年九月投资2600万元占地1015亩苏跃蔬菜科技园项目的建成投产。我镇日光温室大棚蔬菜面积已达3900余亩,加上其他蔬菜种植方式,全镇累计蔬菜总铺地面积达8000亩以上,真正成为全区名副其实的蔬菜之乡。
2、规模肉禽养殖,总量迅速扩张:2011年,我们用心响应区委、区政府号召,透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大力发展肉禽产业。全年共引进和建设规模肉禽类养殖项目10个。其中投产8个,分别是占地84亩、鸡舍1。6万平米的宿迁市志峰肉鸡养殖合作社;占地45亩、禽舍1。2万平米的宿迁市红红养鸡场;占地50亩、禽舍面积8000平米的宿迁市新桥肉鸭养殖有限公司;以及阳光肉鸡、康盛肉鸡、弘河肉鸡、永信肉鸡、轩隆肉鸡;协议项目2个,分别坐落在新桥和同意村内。禽舍总建筑面积达98000平方米,协议投资总额2。15亿元,超额完成区政府下达我镇的肉禽养殖目标任务。
3、推进生猪养殖链条化,产业模式全区独树一帜。以占地56亩、建筑面积1xx平方米的宿迁市环山良种猪繁育基地落户仰化并投产为标志,经过本人与农业条线全体人员两年的不懈努力,以宿迁市华忠种猪场带给种猪、环山良种猪繁育基地带给苗猪为产业龙头,以淮阴正大(仰化)生猪养殖有限公司带给技术为产业支撑,一个由种猪-苗猪-肥猪繁育养殖,技术服务-饲料配送-订单收购,浑然一体的产业链模式在仰化正式构成。全镇生猪养殖一路攀升,构成了以镇西猪场、镇东猪场、念成猪场等大型生猪养殖场为产业主力军的独具特色的仰化生猪产业链,带动了全镇360多户专业养猪。预计年出栏生猪可到达12万头,生猪存栏在35000头左右。
4、肉牛养殖异军崛起,品牌效应显山露水。今年5月,透过南上北下,镇村干部的共同努力,成功的引进了投资3000万元的宿迁市刘老涧畜牧养殖有限公司和投资xx多万元的肉牛宰割、鲜肉销售一条龙的宿迁市富利来食品有限公司,10月初,该公司已从东三省购进了1000头肉牛进场,正式投产。为实现规模扩张,打造品牌效应,11月宿迁市金牛肉牛养殖有限公司又成功落户我镇,该项目占地地40亩,是一个新的集肉牛养殖、屠宰、肉品销售综合型养殖企业。宿豫肉牛第一养殖大镇和肉牛宰杀销售基地初现雏形。
以上高效农业项目的落户建设与投产,贴合国家扶持政策,适应了农业规模化、设施化、技术化发展的要求,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的产出率,壮大了农业发展的实力,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拉动带动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也为我镇高效农业上档次、上品位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2011年继11年被区表彰为“高效农业”“农业招商”“土地流转”工作先进乡镇之后,又被市政府表彰为“市高效农业先进乡镇”“市十大特色农业基地乡镇”荣誉称号。
四、以改善民生、打造生态仰化为目标,认真抓好各项惠民政策与惠民工程的实施,新农村建设工作扎实推进。
1、顺利完成植树造林任务,打造仰化十里生态绿色长廊。2011年,我镇结合世行贷款建设防渗渠的契机,在仰化干渠上种植了500万棵杭白菊,并根据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原则,见缝插绿、做到应栽尽栽。栽植女贞、垂槐、紫薇、红叶李、大叶黄杨、黄槐等花灌木及绿篱等各种景观树近8万余株。打造了仰化十里生态绿色长廊,这一举措一方面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另一方面也提升了仰化镇的农业品味和对外形象。
2、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加快改水、改厕、改圈步伐。今年配合区能源办在建新、孟湾、大同、同意、卜圩等村实施新能源建设(沼气池)工程,计划建造沼气池330门,现已全部建成。
3、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持续开展“春雷行动”、“夏季风暴”;顺利完成“三夏”“双秋”工作,强力推行秸杆集中堆放、还田利用工作,严禁露天焚烧,农村卫生条件得到大幅度改善、人居环境得以大幅度提升。
4、配合省新农村五件实事的实施,进一步做好农村道路及桥涵配套建设工作。新增水泥路里程21。3km,新建六塘河三叉河大桥、郭圩大桥两座,其他农桥涵洞35座。
五、以共同富裕为奋斗目标,以项目帮带、结对帮扶、扶贫贷款为途径,多措并举、确保了脱贫目标的完成
抓好扶贫工作,实现全镇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央和各级政府的要求,也是乡镇党委政府的主要职责,因而做好扶贫工作职责重大,好处深远。2011年扶贫工作,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项目帮带、结对帮扶、扶贫贷款。
项目帮带,即贫困户入股分红。去年落户我镇的隆润蔬菜项目总投资2个多亿。农户(含贫困户在内)以地入股,财政奖补资金贫困户入股分红169万元。同时该项目还带动约450余户贫困户就业,直接和间接带动解决贫困人口约1700余人。类似的高效农业项目带动的贫困户约有680余户。
结对帮扶,建立扶贫工作的长效保证机制。全镇所有的镇村干部和中小学教师“手牵手”一对一每人帮扶一名贫困户。透过结对子,全镇共有293名贫困人口得到长期有效帮忙或救助。
扶贫贷款,着眼培育低收入群体自身的“造血”功能。选取贫困户中有劳动潜力、致富愿望、遵纪守法、信用观念好、收入处于中等以下水平的贫困农户,发放小额扶贫贷款。2011年区下达我镇300万元小额扶贫贷款指标,目前已全部发放完毕,预计可带动89户、近400人口脱贫。
脱贫攻坚工作连续两年获得市区表彰。
回首2011年农业农村工件,概括地说,粮食及农产品产量稳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空前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建设得到大力推进,农业发展后劲及农业生产支撑潜力得到明显加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镇广大干群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农业条线团结奋进、奋力拼搏的结果。
展望新的一年,我们必须要更加紧密的团结起来,拓宽思路、务实苦干、奋力赶超,以打造“宿豫高效农业第一强镇”为奋斗目标,以更加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加速“强镇富民”的宏伟目标早日实现而努力奋斗。
乡镇农业工作总结(三):
××镇设施农业工作总结
为加快我镇设施农业发展步伐,提高农业效益,××镇党委、政府在油田污染严重、地下苦水区多、油田地下管网密集等严重制约设施农业的规划与发展的不利条件下,采取用心措施,促进了设施农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群众发展用心性提高,园区规模不断扩大
去年6月份以来,××镇新建(扩建)成方连片永久性大棚100亩以上的设施农业园一处,即XX村设施农业园,新建面积220亩,总面积到达270亩,XX村新建大棚50亩,主要种植作物——丝瓜。
二、完善配套设施,提高园区档次
1、园区土地全部流转,并按县统一标准签订了合同书。
2、制定了园区建设规划。
3、园区道路全部硬化畅通。今年4月份以来,投资60万元新修了园区内主要道路长700米、宽3.5米的水泥路两条,新修长280米、宽2米的小路两条,保证了园区道路顺畅,进出方便。
4、园区电力设备全部配备到位,保证电力供应畅通。今年3月份以来,着力解决园区电力配备问题,先后投资10余万元配备了一台100KVA的变压器,架设主线路840米,支线路600米,解决了园区电力供应问题。
5、园区机井分配合理,满足供水。去冬今春,投资4万元新
打小机井26眼,使各个大棚都能方便浇水。
6、园区排水问题得到解决。今春投资4万元新埋排水涵管200米,并解决其它排水设施。
7、园区产品——丝瓜得到无公害产品和绿色食品的认证。
8、园区产品——丝瓜已注册了自己的商标青蔓牌。
9、园区实现了产业化经营,实行统一供苗、统一施肥、统一用药、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五统一”。由园区成立注册的濮阳县慧升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目前已拥有大小货车18辆,其中大型货车12辆,每一天负责向大城市运送丝瓜;6辆中型货车从周围园区收集丝瓜,当前每一天收集丝瓜3-4万斤,到6月份预计可收到6-8万斤。
10、建冷库和制冰、保鲜箱生产车间。目前已投资14万元整修、新建库房车间39间,6月份将投资100万元,新上制冰和保鲜箱生产线。
三、加大服务和支持力度,促进快速发展
1、镇党委、政府成立、调整了××镇设施农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镇长任组长,具体负责实施设施农业发展工作。
2、镇政府制定了《关于发展设施农业的实施意见》,拿出25万元对设施农业进行了奖补,连片温室到达15座,每亩温室奖励2000元;连片大棚到达20个,每亩大棚奖励1000元。去年下半年共奖补该园区建棚户16万元,对带头发展的每亩最高奖补4000元。
3、镇政府从资金上用心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投资
1.5万元建设交易大棚,二是投资3万元用于园区打井,三是投资3万元支持园区供电线路建设。
4、镇政府用心协调有关部门,帮忙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协调油田出资50万元,修建园区主要道路900米;二是协调县电业局出资6万元,为园区配备变压器一台和线杆。
5、村“两委”成员为园区服务,内外全方位服务,为园区的发展费尽了心血、流尽了汗水。
总之,镇村干部和广大群众有信心和决心,继续努力把园区建设得更好,得到更大的发展,让群众得到更好的效益。
乡镇农业工作总结(四):
乡镇农业工作总结
一、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重点放在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上,努力开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种植业上,扩大优质粳稻、优质梨果、反季节稀有特色蔬菜为主。养殖业重点发展养猪、养鸡、养鸭、奶牛业。充分利用我镇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大力发展稀有水产品,大力推广稻田养殖、一稻一菜,稻藕轮作。
二、推进农业适应规模经营,实施“一村一品”计划
在各村传统种、养、加工基础上,指导各村制定“一村一品”方案,根据各地资源特点,因地制宜,突出主业,构成地方特色。加强村与村联合和公路沿线农业示范园建设。目前,杨圩、杜朱、龙集、龙西、耿庙等村蔬菜种植达万亩;官一村年出栏生猪万头以上;鲍庙、东楼等村年饲养鸡、鸭50万只;睢邳路沿线构成“十里桃花,万亩稻藕”的观光带。庆安湖牌稻米、油桃等农产品已赢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周边地区县有较大知名度。
三、不断加大农业投入,逐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千方百计争取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引导各村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农村公路建设、“双清双美”活动,开展农村沟、渠、路、农田林网配套工程建设。加大龙集片农业排灌设施建设,增加灌溉面积。今年内我们对损坏的倒灌及放水小闸进行维修,维修倒灌十五个,维修放水闸七个,新建三闸李集抽水站一座,临时机站一个(东楼彭模)。争取省级对辖区内村庄河塘进行综合整治,06年乡级河塘治理,共计土方达150万方之多,其中中沟清理12条,小沟51条,汪塘6个。作为分管农业的领导,能用心做好党委、政府的参谋,主动抓好防汛抗旱工作。全镇有效灌溉面积达五万亩。对全镇所有河道及配套工程进行全面检查,拿出防汛预案,保证了汛期安全正常透过。
四、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开展农技推广服务
(一)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开展农技、农机、畜牧、林业、渔业、果树技术服务。
一是开展农民培训。今年,农技中心开展种养开殖技术服务5000人次,发放明白纸3万份,创业培训120人,电脑培训45人,组织大户到邳州、王集等地参观学习。
二是进行技术指导和良种推广。在农作物生产、发育关键时期,及时编写印发技术指导意见发放到千家万户,对典型示范户,进村入户现场技术指导。完成全镇测土配方的土样采集和公路沿线小麦的统一供种任务。
三是加强病虫防治和畜禽防疫工作。全面开展水稻稻飞虱防治工作。及时做好林木病虫监测点查报。我镇绿化面积,苗木保存率和成活率居全县之首,全县绿化造林现场会在我镇召开,受到县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及时完成畜禽各项防疫任务,防止疫情发生。全年共注射生猪五号疫苗7万毫升,禽流感疫苗15万毫升,牛羊亚洲i型一号疫苗3万毫升,领取并发放各类免检疫标识4。5万套。给133个各类大户建立电子档案。
(二)加强农业经营管理
在为农服务的同时,还加强农业执法检查。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法规。配合县有关部门进行农业执法,查处违章捕捞,打击和杜绝各类电鱼、炸鱼、毒鱼行为。组织人力突击征收育林基金和农机年检。
做好农村群众资产和财务管理工作。依法调处土地承包纠纷,加强农民负担监督检查,防止“三乱”发生。做好农村财务公开,处理涉农信访,确保一方稳定,保障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三)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做好劳动保障工作。
建立劳动保障工作台帐,劳动力普查历时40天,实现全省联网。开展劳动力就业前培训和就业信息服务,指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有组织对外输出3000人,就地转移5000人。
五、指导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用心开展建立活动。我镇龙集村主导特色明显,劳动力就业充分,农民住房条件舒适,村容村貌整洁、管理民主、社会治安基本到达示范村标准。规划已上报县政府,村内道路已铺设6.3公里,到达组组通。
过去的一年,农业工作取得了必须成绩,但距领导的要求还有必须的距离。今后争取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设高素质的农技队伍。认真学习,提高政策水平、业务水平,增强服务意识。要树立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干劲。
二、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建设一批高标准、上规模示范基地。在稳定优质粮生产基础上,发展设施蔬菜,扩种大蒜面积10000亩。扩大养殖业上规模,以杜巷村为核心,逐步建成睢邳路沿线生态观光农业带,辐射带动周边地区。
三、创新农技推广方式,推广服务见实效。充分发挥农技中心主导的带动作用,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为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带给有效技术服支撑。
四、农业招商引资,建设农业龙头企业1个,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个。实行产、供、销一体,龙头企业加合作经济组织加基地农户的农业经营模式。规范农产品营销协会、苏太猪养殖协会、耿庙养猪协会、官一养鸡协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大力培植我镇农村经纪人,来带动我镇农业经济发展。
乡镇农业工作总结(五):
XX年,农业各项工作在镇党委、政府及市相关局的领导和支持下,认真贯彻执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省、xx市和广汉市农村工作会议工作的部署,紧紧围绕市委和政府制定的工作目标努力工作,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用心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发展。现将农业服务XX年开展的的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农业生产工作
1、搞好大小春生产培训
3月下旬和10上旬镇农业服务中心分别邀请市农业局有关专家到我镇为社长以上干部进行了大小春生产培训会,参会人员达180余人,发放各种技术资料4000多份,透过两次培训,为我镇今年大小春稳粮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开展春修工作
今年年初气候异常干旱,西南多个省份出现严重旱情。服务中心密切关注旱情发展状况,做到未雨绸缪,尽早制定抗旱工作措施,召开村社干部会议,安排工作人员在全镇范围内排查检修提灌和机井等水利设施,机井45口,修掏斗农毛渠120余公里,有效保障了农业春耕期间用水安全。
3、抢收抢种,按时完成双抢工作
进入双抢季节以来,服务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全力投入到此项工作中去,一方面用心和农机局联系外地收割机到我镇帮忙农户抢收成熟的小麦;另一方面又和水务局协调水源,力争多泡田。透过大家的努力,我镇在上级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大春的栽插任务。
4、大小春农作物的田间管理
入夏以来遭遇低温寒潮气候影响,对大春的生长很不利,有很多农户纷纷到服务中心来进行技术咨询,中心工作人员立即与农业局的专家联系,请他们给与技术支持,透过采取清沟排水,降低水位或排水晒田等方法,确保作物正常生长。
二加强农村基础建设
1、双低”优质油菜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配合广汉市农业局有关部门继续完善我镇“双低”优质油菜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的有关工作,包括修建u型渠25公里,硬化观光道路1.7公里,平整机耕道约6公里,调整田块约200亩等工作,目前各项工程量已完成了95%以上(目前还有XX米u型渠没有完成)。
2、农村全安全饮水工程建
今年我镇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规模大、人口多和管线长等特点。全年计划解决我镇新城村、场镇和新开共5000人的饮水问题,工程计划投资210余万元,目前工程进度已完成工程总量的70%,预计年底工程全部竣工。
3、提灌站建设
为了进一步发展新城村的疏菜基地建设,把基地做大做强,解决制约基地多年的用水问题,今年我镇在市农机局的大力支持下为该基地新建一座提灌站,该工程计划总投资23万元,该工程主体工程完成,附属工程正在修建中,目前该工程还没交该基地使用。
三开展科普示范,促进农业科学生产技术普及
我镇按照上级有关部门工作部署,全面开展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主要开展“双低”油菜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带动示范户50户,辐射带动农户1000户,联系市农业局有关专家组织示范户培训5场次,发放学习资料XX份,发放化肥50余吨,农药20余件,腐熟剂17.8吨。在市科协领导的关心和持下,今年我镇的“广汉市xx镇疏菜协会”荣获中国科协和财政部的先进“科普示范基地”称号通报表彰,同时给与了20万元奖励。
四、落实惠农强农政策,维护农民利益
1、今年年初西南石油局物探二队在我镇开展打井放炮工作,对我镇农户生产和生活物资造成了部分损失,在关于给予受损农户补偿赔付问题的工作中,虽然间中经历了种种曲折,但是透过我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做了超多的资料收集、谈判、协商和说服安抚工作后,顺利解决了给予受损农户赔偿的问题,共给予我镇六个村受损农户赔偿95864元,切实维护了我镇农户的切身利益,同时避免了矛盾纠纷隐患的产生。
2、搞好农机管理,加强机械化种植推广应用
我镇农机管理服务站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的工作部署,配合市农机局组织全镇拖拉机驾驶员和拖拉机(30余台)的验证、审车工作。在小春收割期间,组织农机服务队(人员)最大限度满足农户收割小春农作物的需要,同时开展了农机生产安全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农机安全生产知识,使农户懂得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我镇农机管理服务站还在农业“双抢”工作作业前夕,对农-
机进行了入户上路安全生产大排查活动,查看关于有无存在非法改制改装、无牌无证、是否年检和农机维护保养状况等问题,发现重大问题要及时上报,对小问题要求农机户及时解决,不能立即整改的要落实防范措施,确保农机操作人员人身安全和农机收割和营运过程中的安全。今年我镇继续贯彻执行中央对四川的购农机惠农政策,全镇共有32户农户享受了惠农资金40余万元。我镇还在桂红村和农机大户陈福旺的田中进行机插秧示范点(面)的推广工作,实现机插秧面积1000亩,有力的促进我镇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示范作用。
五、其他方面的工作
1、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方面,服务中心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与种子公司协调,本着农户自愿的原则在桂红村开展了近200亩的水稻制种,从目前返馈的信息制种农户的收入是很可观的;二是在全镇主要是桂红村种植了近500亩的川芎,如按今年的行情能够为农户创造不小的收入。
2、疏菜送检工作
今年疏菜按市农业局的要求,全年共送检疏菜批4次,送检品100种个,合格率达100%。
3、林业工作
按市林业局的要求在今年的植树节期间,全镇机关干部和中小校园共计植树700株,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4、防洪工作
认真按照市防办的要求,结合本镇的实际状况制定了防洪预按,落实了各种防洪措施。较好地完成了XX年的防洪工作任务。
5、新品种新技术入户工程
全镇共有五个村实施了该工程,实施面积达1650亩,受益农户约1600户,透过对该工程的实施,为我镇农户亩均增收105元。
6、沼气建设
今年市农能办给我镇下达了60口法国贷款沼气项目,今年底将全面完。
7、农经工作
除新开村外(文书长期在外务工)未审计,其余的村(居)XX年财务都进行了审计。
总体来讲,今年我镇农业服务中心围绕“三农”问题做了超多的实际工作,也取得了必须的成果,但是全年农业生产任务仍然还在进行之中,任重而道远,我镇农业服务中心全体工作人员还将继续开展各项农业工作,确保我镇农民纯收入在去年6040元的基础上力争今年到达6529元,真正实现粮食稳产增产和农户增收目标的完成。
乡镇农业工作总结(六):
镇农业工作总结
xx年,在镇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镇农业农村工作在xx年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又有了跨越性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跃上新台阶,高效农业亮点频现、精彩纷呈,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前所未有,农业后劲明显增强,农民居住、农村环境明显改善,农业基础地位明显加强,“三农”工作迈上了新的发展平台。
一、基本状况
1、发展高效农业,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是建设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业是我镇的第一产业,今年来,我镇大力推动土地流转工作,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严格落实发放各类惠农补贴,极大的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用心性,xx年,我镇粮食总产10743吨,产值2345.99万元,超出目标任务6.9%,其中:夏粮获收1.76万亩,总产5578吨,产值1171.38万元;秋粮获收1.0731万亩,总产5165吨,产值1174.61万元。
2、xx年我镇充分抓住机遇,争取上级项目倾斜,以设施农业建设为重点,全年新建大棚113座,其中哈家店村新建拱棚50座,香花村新建温室大棚28座,卧龙村新建温室大棚35座。每棚年收入可达2万余元。截止目前,全镇共建成大棚273座。
3、要想让农民尽早的步入小康社会,就务必想法设法的让农民增收,今年来,镇党委政府本着为民谋利的思想,扶持建成农业企业2个,分别是小章镇放心面粉厂,兴农有机肥厂。放心面粉厂的建成,极大的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用心性,同时也增加了种粮效益,兴农有机肥厂生产的有机肥,将直接为小章镇及其周边乡镇,乃至周边县市带给高效、可靠的有机肥。
4、发展新产业,创造新亮点。镇党委政府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发展新产业2个,其中,在西堡村建设苗圃基地,计划栽植苗木1000亩,涉及西堡、小灵台、东新、路村。目前已栽植1071亩,278.5万株,3年后按30元/株计算,预计亩产值可达7.2万元,苗圃建设将成为全镇群众增收致富的又一个新门路。在路村、东新、南乙方、香花、坡头庄、小灵台6个村新建核桃园2584亩,核桃园瓜果后,每年每亩核桃园将为农民带来经济效益超过3000元。
5、用心实施农民技术培训工程,指导农民科学种田。全年邀请西农大专家及县上农业、林业、劳务等部门技术人员举办培训班28期,培训各类技术人才4201人次,发放资料3.5万余份、科技书籍1000多本,发布农业信息181条。
6、加强农产品、农机安全监管,保障安全生产。努力建立国家级“农机安全”示范镇,年初,镇上成立了农机安全领导小组,以科学发展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安全、和谐的生产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今年五月镇上成立了小麦吸浆虫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发放小麦吸浆虫农药20箱,
7、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当前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今年来我镇新增种养殖专业村3个,新增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3个,注册成立了彬县农园蔬菜花卉种植农民合作社、彬县绿之源农民合作社。赵寨核桃园种植技术协会、南乙方果园种植技术协会、香花春芽苜蓿种植技术协会等7个协会,指导农民学习农产品的加工、包装、储藏、生产技术改良、销售等实用技术。粮油产品深加工项目陕西福气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已入驻义门农产品加工园区。
8、用心争取陕西省科学储粮惠民项目,为全镇13个村800户群众发放科学储粮罐800个,有效解决了群众储粮难的问题。
二、几点经验
1、全面部署,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农业生产工作落到实处。年初,镇上遵照县委、县政府的文件精神,及时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各包片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将上级下达的农业生产任务落实到各村,并与各村签定职责书,把任务落实到农户和地块上,确保各类农作物种植面积地完成
2、加强宣传动员工作,健全工作机制。
镇党委、镇政府充分利用春耕和农闲时节,组织各包村干部和农技人员深入各村广泛宣传新型农业技术,为春耕的正常生产操作带给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将农业生产进展状况及时向县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并把各类作物种植面积建档立卡,健全档案,分配专人负责保管,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正常的农业生产。
3、调整产业结构,保证农民增产增收。
我镇在抓好落实种植面积的同时,督促农技人员按时跟进,深入田间地头,用心做好农业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向农户带给和传授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田间施肥等农业科技知识和旱作玉米保湿保墒原理。为我乡的旱作的推广起到了带动作用,为农民群众发家致富带给了一条便利的捷径!
三、几点打算
回首xx年农业农村工件,概括地说,粮食及农产品产量稳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空前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建设得到大力推进,农业发展后劲及农业生产支撑潜力得到明显加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是镇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镇广大干群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农业战线团结奋进、奋力拼搏的结果。展望新的一年,我们必须要更加紧密的团结起来,拓宽思路、务实苦干、奋力赶超,以更加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加速“强镇富民”的宏伟目标早日实现而努力奋斗。为农业农村工作实现新的突破,现将xx年我镇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提出以下计划。
xx年全镇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助农增收为目标,以抓点示范为基本方法,充分利用好县委、县政府对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优惠政策,全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全力推动我镇农业和农村工作迈上新台阶。
继续调整产业结构,注重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加速小城镇建设。以市场带动经济发展,引导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组织,走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从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上做文章,做好茄子生产基地后期管理工作;大力发展各种农业适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素质,实施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
总之,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专业部门的耐心指导下,我镇农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还存在必须的差距,我们力争在明年的工作中,把农业生产工作做的更大、更强,为农民群众的增产、增收和致富奔小康作出应有的贡献。
乡镇农业工作总结(七):
2016年,我镇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一系列文件和会议精神,高度重视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作,用心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抓科技示范带动,抓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抓产业结构优化,抓农业专业协会组建,将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以农业产业化带动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带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了农民的增收。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及“三增收”措施
农业产业发展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虽然,临溪镇地处丘陵,人均耕地不足1亩,但近年来,为破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题,我镇立足山多地少,农业人口比重大,种植结构单一的实际,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调整和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重大举措,作为农民增收和富民兴镇的重点工程来抓。坚持以特色农业为突破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民自愿为原则,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挥资源和区域优势,用心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对内抓稻、豆、林、果、牧等特色产业培育,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对外抓劳务输出,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并着力培育重点专业户和专业市场,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科技示范带动,确保粮食增产。
粮食生产是农业工作的中心,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工作力度,以良种、良法为突破口,扩大种植面积,稳步提高粮食生产水平。透过市场监管与两杂良种推广,层层举办水稻旱育秧、杂糯间栽、玉米地膜覆盖科技样板,狠抓大面积农业科技推广,全镇实现年均粮食播种面积达27720亩,其中大春粮食播种面积20760亩,小春粮食面积6960亩,实现粮食总产量10160吨。
2、规范建设产业化基地,用心发展优势产业。
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早,人早我特”的理念,透过项目推进和示范引导,建立了冬大豆、再生稻、蔬菜、水果、经济林、优质稻、生猪等七大生产基地。全镇冬大豆常年种植面积6000亩,产量900吨;再生稻蓄留面积7000亩,产量875吨;蔬菜种植面积6800亩;水果面积550亩;经济林面积500亩;优质稻8060亩;生猪全年出栏量2.3万头。透过农业结构不断优化,有效地促进了全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规模发展特色农业。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力求一村一品”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各村结合实际,用心发展特色产业,冬大豆、再生稻、食用菌、涫溪蜜袖、黄金梨、笋用竹等一批乡村特色产业应运而生,目前,全镇基本构成冬大豆、再生稻、畜牧和劳务输出等四大特色产业基地。我镇新世纪初便引进优质冬大豆“贡选一号”,常年种植面积6000亩,产量900吨,实现人均增收260元;狠抓稻田深度开发,推广优质再生稻技术,再生稻从无到有,年均成功蓄留优质再生稻7000亩,总产875吨,人均增粮48公斤,人平增收170元;紧紧抓住国家对生猪产业的扶持机遇,加大资金、人力投入,以生猪养殖为重点,建成了以转东桥村、冯家河村、白鹤山村、红庙子村、梅花坪村为主的母猪繁育基地和生猪养殖基地,以方田沟村、万年寨村为主的生猪贩运基地,全镇培植饲养10头以上的母猪养殖大户4户,3头以上的4户,年产仔猪2008头,收入121万元,年出栏生猪2.3万头,收入4600万元,年出售小家禽10万只,收入达580万元,巩固了畜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稳步推进了畜牧业健康发展;重点抓住临溪劳动力严重过剩,劳力资源丰富特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劳务输出每年年均达7000余人次,实现年劳务收入达3.5亿元。
4、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不断发展合作经济。
把握当前农村劳动力的现状和素质,我们从服务入手,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已初步构成了技术、供应销售和信息传递等三大服务体系,为基地农民带给超多有效的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个性注重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培育新型农民、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等方面的用心作用,组织农民互帮互助,相互服务,共同提高。透过组建养猪协会、植保协会等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产品流通,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截止目前,全镇有农业专业合作社3个,其中,临溪镇养猪协会拥有会员68人,养殖遍及全镇,饲养规模2010年创产值420万元,利润126万元;100多名农村经纪人,活跃于基地农户和市场之间,其中,劳务输出经纪人多达50余人,生猪贩运经纪人近30余人。农村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的构成和壮大,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发挥了用心作用。
二、农村改革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临溪镇位于县镜东南边睡,地处华蓥山向斜地带,属中丘中谷地形,幅员面积18.6平方公里,辖1个居委会,3个居民小组,11个村委会,96个村民小组,共4641户,总人口18614人(其中,农业人口18327人,非农人口287人),全镇耕地面积15495亩(其中,田10350亩,土5190亩),人均耕地0.89亩,自然资源贫乏,无大江大河,无矿产,经济基础较差,是一个典型的农业镇。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综合改革重要精神要求,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到位,涉农收费和农民负担管理规范,惠农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村级债务得到较好的化解,村级转移支付资金及时足额拨付,村干部工资得到按时足额发放,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在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政策下有较好的发展。
(一)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状况
政府机关定编16人(其中工勤1人),此刻编9人,在岗9人,县委借调1人;事业编制5人(文化站3人、计生服务站2人),在编在岗4人(宣传文化中心3人、计生服务站1人),纳入镇政府管理的县级部门驻镇事业单位2个,在岗人员2人(农技站2人、其中县农工委抽调1人)。
(二)涉农收费整治和公示状况
2015年,全镇涉农收费单位严格按照要求对收费项目、标准、审批文件进行了公示,没有发生任何乱收费和超标准收费的行为。
1、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一律免收各种费用,服务性收费由带给服务的有关部门收取,校园和老师不组织、不参与、更不代收服务费。
2、派出所涉农收费始终遵循“以规收费,按标执行,当场付票”的办法,每月报账,票款相符。
3、计生办免费办理一孩准生证、二孩准生证、流动人口婚育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社会抚养费严格按照县委统一下达的标准进行依法征收,无违纪违规收费,手术费在县规定免费范围内全部实行免费,无一例违规收费。
4、农村建房除国土部门收取办理证件工本费外,土地部门没有其他任何收费。
5、劳动保障所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宣传医疗、养老等各类保险费用标准,统一按照政策规定收取,无一违规收取任何服务费用。
(三)惠农政策落实状况
全镇共发放惠农补贴资金“一折通”4628本,发放农业支持保护补贴1889429.25元;农机购置补贴1.2万元;农业保险理赔费用101382.73元,其中,水稻承保面积10600亩,理赔金额63496.91元;玉米承保面积3960亩,理赔金额22600.51元;油菜承保面积1590亩,理赔金额6660.19元;马铃薯承保面积1510亩,理赔金额8625.12元。所有补贴资金均在信用社办理专用存折,由农户凭存折到信用社直接支取,资金入户率100%。全镇未发生一齐抵扣、挪用惠农补贴资金现象。
(四)镇村级化债状况
全镇无债务增长现象,债务实现“零增长”目标。2015年初全镇债务总额188万元(村级123万元),现化解债务50万元(村级15万元)。在债务管理方面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债权债务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化债机制,制定了化债目标职责制,健全了债务管理制度,使债务管理步入规范管理阶段。
(五)村干部工资的发放状况
村干部工资的发放在镇、村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保障,全镇采取统一标准计算村干部工资,分村发放落实村干部工资的办法,统一打卡直发,确保了村干部工资兑现,极大地提高了村干部投身农村工作的用心性。
(六)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使用状况
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30万元,受益1个村委会。其中:王家坪村新建泥结碎石路3公里,共投资60万元,其中筹资5万元,筹劳折资25万元,财政奖补30万元。
(七)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
农村公共运行维护机制建设工作,实现了以村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主要资料的公共产品,由原先主要依托村两委带给转变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分层供给。由村级自治组织承担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项目,实行财政“定额补贴”。2015年全镇平均每个村均获得了5万元农村公共运行维护机制建设资金补助。透过该项工作一年开展,打破了农村取消农税、提留后村级组织“无米之炊”的困境,突破了多年来财政投入项目后续管理无资金的瓶颈,解决了村干部为民办事“有心无力”的问题,个性是解决了边远村、无收入来源的空壳村,为民办事“抓手”缺乏的问题,极大地激发了村干部主动作为、谋求发展的热情,出现了“干部信心超预期、干群热情超预期、工作进度超预期”的势头,为推进农村改革带给了人才保障。
总之,透过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入,农民逐步得到较多实惠,农村各项公益事业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村级基础工作有待加强,二是农村公益建设资金需求与镇村财力不足矛盾突出。这些问题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
三、2017年工作打算
农业产业化是提升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举措。为进一步推进我镇的农业产业化发展,2017年,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第一、继续推动特色农业结构调整。根据市场和价格因素适当调整农业结构,继续扩大冬大豆、再生稻、蔬菜、优质稻、水果、经济林、生猪等特色品牌农业发展规模,使其由特色产业转化为优势产业,逐步建立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着力提高农业整体效益,确保农民增收。继续加大信息引导,为广大农民群众带给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引导生产者合理调整结构。
第二、实行区域布局,建好生产基地。本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相对集中的原则,重点抓好冬大豆、再生稻、蔬菜、优质稻、水果、经济林、生猪基地建设。透过示范引导、农业综合开发、招商引资、科技进步和“订单农业”等举措,不断推进农业生产基地的发展和壮大。
第三、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引导、鼓励和支持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努力做到在数量上加快培育一批、在质量上迅速提高一批、在运作机制上规范一批,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解决在生产服务、产品流通、储藏加工、市场销售等方面问题,使其真正成为连接农户与龙头企业、农户与市场的桥梁、纽带。
第四、大力引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有实力、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尤其是加工型、流通型的龙头企业,建立“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加强对龙头企业的引进、指导、服务,全力推进冬大豆、再生稻、蔬菜、优质稻、水果等农产品的精深加工,透过发展延长产业链,切实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第五、促进土地流转。在不违背国家土地政策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促进和规范土地流转,鼓励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坚持以创新土地利用方式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财政增长、农民增收作出更大贡献。
第六、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设施。一是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二是加强村组公路、便民路建设。透过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特色农业发展后劲。
第七、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力度。在注重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装备投入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农业技术的推广。着力提高农民素质,大力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加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突出抓好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农药、新机械的示范推广应用。加大对冬大豆、再生稻、生猪重点产业的技术培训,培育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造就现代化的农业经营主体。
第八、加大特色产品宣传力度,合力建立农产品品牌。树立服务意识,创造一个有利于特色产品发展的良好环境,有计划,分步骤地选取特色产品,利用各种媒体发动宣传攻势、提高扩大全镇品质优良水稻、蔬菜、大豆等农副产品及其深加工产品的知名度。我们一手抓农业的外延扩张,一手抓内涵改造,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开展创品牌工程,透过农副产品品牌的创立,增强市场竞争力。
乡镇农业工作总结(八):
镇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2014年太平店镇农业农村工作以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委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区“一主两翼”的发展战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服务力度,狠抓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用心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全镇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结构调整顺利推进,农村新社区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全年农业总产值达5.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100元。具体工作状况总结如下:
一、加大项目扶持力度,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2014年,我镇农业农村工作用心创造好环境,大力招商,鼓励自主创业,加速全镇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一是新增蔬菜种植面积2000亩,新增蔬菜大棚200多个。莫岗、龙李村大棚西瓜种植面积突破500亩,宋闸村新流转土地1000亩,种植有机蔬菜,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二是本地创业成效显著。沈河村蔬菜种植大户汪军,新流转土地500亩,扩大基地生产,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田山村发展绿色大棚100个,初步构成种、赏、售、餐、玩一条龙现代观光农业模式。徐堤村新投资100万元,新建草莓大棚50个,加强传统优势种植项目。三是畜牧业大户培植结硕果。新引进喻星公司投资200万元,建成150模式8栋。新成立专业养殖合作社16家,其中养猪6家,肉鸡2家,蛋鸡2家,野生珍禽养猪1家,养羊2家,养牛3家。
养殖生产进一步向科学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全年实现牲猪出栏6.93头,现存栏1.83头;肉牛出栏6200头,牛存栏1.23头;养出栏1.23只,存栏13只;家禽出栏250万羽,存栏60万羽。
二、农业服务质量加强,农业效益显著提高
2014年,全镇农口各单位,主动克服了经费、人手困难,加大三农服务力度,有力支持农民增收。一是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示范试验和推广。推广新品种“y两优5845”、“y两优6号”、“郑麦7698”等20余个,新技术“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10余个。建立农作物病虫害状况监测机制,以“一喷三防”为引导,高效及时指导农民防病治虫。基本完成科技示范户网络建设,全镇确定了420户种养殖示范户,组建了28位技术指导人员入户帮带,有力推动了科技入户,示范带动、技术更新,增效显著的新型农业种养殖模式构成。同时,与区农广校一齐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全年培训11场次,受训人员达6000余人次。二是加大重大动物防疫力度,抓好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严把动物检疫检验关。全年全镇共防猪瘟7.5万头,口蹄疫7.5万头,牲猪蓝耳病7.5万头,牛口蹄疫2.9万头,羊痘1.5万,羊口蹄疫2.1万,禽流感138万余,鸡瘟131万。发放免疫卡50万张。重点部位、老疫区、大型养殖场、农贸市场消毒2次。强制免疫密度的免疫率达100%,确保了全镇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有力地保证了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加强林业生产管理服务,完成速生丰产林建设及地产林改造面积3400余亩。7-9月,林业病虫害防治面积2.6万亩。调运苗木13万株,大力支持我镇城镇
建设和乡村国道绿化工程。用心配合新农村建设,种植香樟400株,银杏430株用于昌盛大道、化纤东路等人行道的绿化补栽。24个行政村签订了《森林防火职责状》,重点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1200人。
三、采取得力措施,争创粮食生产大镇
2014年,我镇农业工作始终把粮食生产放在第一位置。多种举措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突破1.6亿斤大关,实现争创粮食生产大镇的目标。一是抗旱措施得力。今年,8座小(二)型水库,683口堰塘蓄水不足,汉江水位偏低0.8米,给群众插秧带来严重困难。应对以上旱情,全镇主动出击,组织抽水机械230台套,新打机井30眼,用心维修泵站、机井,满足了群众生产需要。二是用心推广新品种21个,新技术10个,用心创办高产示范田、测土配方试验田,大力开发冬闲田。三是抓好秋播生产,秋播面积8.3万亩,其中小麦6.5万亩,油菜9千亩,土豆4千亩,杂粮5千亩。
四、农村新社区建设全面开展,村庄面貌日新月异
我镇按区委、区政府总体部署和要求,坚持把新型农村建设作为全镇工作重中之重。一是幸福社区、星光社区、王台新社区建设工程进展迅速。二是巩固“四点两线”,全面推进村庄整治。三是全面推进化纤东路和316国道沿线绿化、净化工作。四是全年新建沼气池500口,创造了新能源,美化了村庄环境。
五、严格执行惠农政策,加强农民负担监管
惠农政策全面落实。严格遵照各级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2014年全镇粮补面积159063.2亩,粮补全额1380668.24元;综合补贴4655778.72元,以上补贴资金全部发放到群众“一折通”,无一截留、挪用、抵扣状况发生。加强日常监督管理,认真落实职责追究制度。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专门负责农民负担监管工作。二是落实职责制。居民签订职责状,开展督办检查,实行年终考核。三是纳入工作目标考核,切实落实农民负担一票否决制。四是严格执行减轻农民负担有关政策,惠农扶农政策及其他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严肃查处农民信访上访和举报案件,杜绝违规违纪案件侵犯农民合法权益。
2015年我镇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
一、继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规模经营步伐。新增蔬菜种植面积2200亩,新增蔬菜大棚230个,确保百事公司新增土豆种植面积500亩以上。莫岗、龙李、徐营村大棚西瓜种植面积要达800亩。鼓励引导农民透过入股、托管等形式,将承包土地向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龙龙头企业流转。力争土地流转率达30%,3万余亩。
二、加快徐堤、朱坡、宋闸高产示范田建设,以示范田带动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新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20个,采用奖补的办法鼓励专业合作社开展基础设施建设。
三、以莫岗、朱坡、徐堤、上茶庵、高田等五村为重点316绿化,上茶庵、莫岗新社区、金牛村新装太阳能路灯500盏。316国道沿线由镇统一规划统一招标村组配合,建垃圾池、安装塑胶栅栏,栅栏内主要种植低矮植被和球状灌木,禁止种植高杆或藤蔓作物。其它各村按镇里统一标准自建垃圾池,主要乡村路沿线种植景观树,清理乱堆乱放杂物。
四、做好重大项目服务协调工作。抓好徐堤、龚洲两个农村新社区,围绕农村新社区建设3-5个300立方米的大型沼气池;抓好海信隆食品公司,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抓好宋闸休闲观光农业重大项目建设,引导农民开发休闲观光农业、开心农场。
乡镇农业工作总结(九):
在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强农业结构调整,加强新项目、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应用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切实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完成农业增加值12530万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5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到达7220元;无公害果蔬生产投入品合格率达100%,完成任务数的100%,果蔬送检合格率100%,农业产业化发展定单农业面积9000亩,带动农户6650户,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一、大田作物持续稳定发展:继续推广优质高效农作物产品和配方施肥、秸秆还田技术,作好农作物病虫草鼠的综合防治,全镇粮食种植面积23770亩,粮食总产量1080万公斤;今年小春小麦单产840斤/亩,比去年833斤/亩增加7斤/亩,油菜单产358斤/亩,比去年353斤/亩增加5斤/亩。水稻今年经历了高温干旱灾害,单产达1192斤,每亩减产80斤,玉米单产1037斤,每亩减产5斤;发放各种粮食补贴242281.4元。完成农业政策性保险产保面积14418.67亩,对水稻、玉米受灾农户保险理赔工作已基本完成。
二、发展多种经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一)水果。新增水果面积500亩,使水果总面积到达26780亩,技术改造面积1800亩,推行水果套袋技术300亩;新引进水果储备品种3个;继续探索“公司+农户+协会”的水果销售模式,促进水果业良性循环。充分利用果协优势,开展果树管理、农药安全、水果无公害生产等技术培训8次,共培训人次1200余人,并加强广泛的信息交流。同时,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达7300人次;完成农村乡土人才统计工作。完成果园标准化建设300余亩。松林水果协会被国家科协评为国家示范性协会。
(二)蔬菜。以东广村、太阳村为主建立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面积达4200亩,用心筹建松林镇万亩果蔬标准化基地工作;抓好无公害蔬菜示范点的建设工作,果蔬抽样检测合格率达100%;推行林经立体种植模式,在红堰村、东广村、太阳村利用果园地间种黄豆、花椰菜、莲花白等蔬菜3500余亩。继续稳定毛猪出栏,大力发展规模养殖,现有养猪规模户13户,养牛规模户8户,养羊规模户15户,养兔规模户82户,上半年共出栏毛猪27800余头,牛1995余头,小家禽74.3万只,实现畜牧业产值95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5%以上。全面完成畜牧血防工程。
(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山坪塘整治掏淤3处,改造提灌1处,安全饮水工程2处,处理加固绵远河堤滑坡1外,整治梅家堰垮方1处;沟渠硬化5000米,制订完善了团结水库、泰山水库、凤型水库、景顶寺水库和绵远河的防洪防汛预案。
(四)林业完成了市局下达的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作目标:加强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宣传,制止处理牛羊上山和乱砍乱伐行为1件;加强退耕还林的管护,补植退耕还林70000株,确保保成率和存活率都到达85%以上,认真落实退耕还林补偿政策,发放退耕还林粮食补贴款50多万元。
三、农经工作
年初对“一事一议”进行了政策宣传,规范“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减轻农民负担,对辖区内的四个专业合作社进行调查,并将合作社详细状况录入四川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录库;加强对村社会计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培训。筹建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确保农民利益。完成全年各项报表和调查工作。
四、农机工作
镇农机站与全镇农机手签订了安全职责书,完成农机购置任务,农业综合作业水平达61%,机械化插秧205亩。
五、农村能源工作及其他;
完成沼气建设270口,水产品总量达380吨,新增加专业合作社1个,培训农民工1600余人次,培训新型农民115人次,新建示范村1个,新建集中居民点2个。
六、其它:规范农药,肥料市场,个性是种子市场,确保种子和树种品种纯正,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在水果和蔬菜上的使用,用心倡导使用生态农药和生态化肥,确保蔬菜和水果的农药残留达标,生产资料投入合格的达98%。处理农资纠纷案件2件。
乡镇农业工作总结(十):
乡镇农业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市农业局正确指导和关心支持下,认真落实党的亲民、爱民、扶民、利民的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脚踏实地服务于三农,狠抓农业结构调整,用心推行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用心发展特色产业,强化农产品基地建设,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任务目标。
一、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2012年度,粮食单产夏粮540公斤,秋粮650公斤,总产85780吨。较去年分别增长20公斤,32。5公斤,3777吨,增长率为3。8%,3。6%,4。6%,年内,徐集马铃薯基地连片流转土地1000余亩,增建马铃薯钢架大棚380个,食用菌基地连片流转土地506亩,增建香菇180个,增建土耳大棚100个。
目前,全镇已发展大宗村(秸秆利用、玉米淀粉、生物制剂)、太和村(香菇)、北李庄、冯唐(木耳)、徐集、俞河涯、苏河、西周楼(马铃薯)、南胡庄(早春西瓜)、葛村、苏庄、苑庄(木材加工)、白楼(水泥制品)(苗木花卉)、小于村(植保机防)、城后张庄(板鸭加工)、邓寨、东邵村(蔬菜种植)等30余个特色经济专业村,构成了大宗生物、木材加工、苗木花卉、蔬菜种植、食用菌生产、张汪板鸭、早春西瓜等六大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二、用心做好农业政策性保险工作,年内完成小麦保险、玉米保险,保险率为100%。
三、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
1、示范村建设。市分配任务4个村,建池户数312户。年内实际建池的示范村有4个,已建池312户。其中,五所楼村120户、西周楼56户、徐集100户、杜村56户,本年度已完成。
2、服务网点的管理。2008年度四个服务网点,2009年度四个服务网点分别是:镇、苏河、北宋庄、白楼、杨仓、五所楼、辛庄、夏楼等沼气服务站管理工作。
四、农业龙头企业
1、年内扩建新发展8个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xx市zz生态科技有限公司、zz有限公司、xx市zz木业、zz化工有限公司、xx市zz有限公司、xx市zz木业有限公司、xx市zz专业合作社、xx市zz木业。
2、标准化基地建设:年内新建徐集村马铃薯基地1000亩,新建大棚409个。食用菌基地规模进一步扩大,今年新建大棚120个。
3、特色专业村的建设:完成14个村(徐集、葛村、冯堂、苏河、城后张庄、圈里、西周楼、大苏庄、东绍桥、白楼、孟仓、杜坦、邓寨、颜村)。并相应成立了11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主导产品与农业龙头企业,专业批发市场进行了有效地对接。
五、太阳能综合利用示范村建设
市分配任务太阳能路灯安装两个村,实际完成2个村,任庄、蒋庄共安装了太阳能路灯27盏,太阳能热水器2360台。
乡镇农业工作总结(十一):
一、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重点放在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上,努力开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种植业上,扩大优质粳稻、优质梨果、反季节稀有特色蔬菜为主。养殖业重点发展养猪、养鸡、养鸭、奶牛业。充分利用我镇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大力发展稀有水产品,大力推广稻田养殖、一稻一菜,稻藕轮作。
二、推进农业适应规模经营,实施“一村一品”计划
在各村传统种、养、加工基础上,指导各村制定“一村一品”方案,根据各地资源特点,因地制宜,突出主业,构成地方特色。加强村与村联合和公路沿线农业示范园建设。目前,杨圩、杜朱、龙集、龙西、耿庙等村蔬菜种植达万亩;官一村年出栏生猪万头以上;鲍庙、东楼等村年饲养鸡、鸭50万只;睢邳路沿线构成“十里桃花,万亩稻藕”的观光带。庆安湖牌稻米、油桃等农产品已赢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周边地区县有较大知名度。
三、不断加大农业投入,逐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千方百计争取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引导各村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农村公路建设、“双清双美”活动,开展农村沟、渠、路、农田林网配套工程建设。加大龙集片农业排灌设施建设,增加灌溉面积。今年内我们对损坏的倒灌及放水小闸进行维修,维修倒灌十五个,维修放水闸七个,新建三闸李集抽水站一座,临时机站一个(东楼彭模)。争取省级对辖区内村庄河塘进行综合整治,XX年乡级河塘治理,共计土方达150万方之多,其中中沟清理12条,小沟51条,汪塘6个。作为分管农业的领导,能用心做好党委、政府的参谋,主动抓好防汛抗旱工作。全镇有效灌溉面积达五万亩。对全镇所有河道及配套工程进行全面检查,拿出防汛预案,保证了汛期安全正常透过。
四、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开展农技推广服务
(一)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开展农技、农机、畜牧、林业、渔业、果树技术服务。
一是开展农民培训。今年,农技中心开展种养开殖技术服务5000人次,发放明白纸3万份,创业培训120人,电脑培训45人,组织大户到邳州、王集等地参观学习。
二是进行技术指导和良种推广。在农作物生产、发育关键时期,及时编写印发技术指导意见发放到千家万户,对典型示范户,进村入户现场技术指导。完成全镇测土配方的土样采集和公路沿线小麦的统一供种任务。
三是加强病虫防治和畜禽防疫工作。全面开展水稻稻飞虱防治工作。及时做好林木病虫监测点查报。我镇绿化面积,苗木保存率和成活率居全县之首,全县绿化造林现场会在我镇召开,受到县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及时完成畜禽各项防疫任务,防止疫情发生。全年共注射生猪五号疫苗7万毫升,禽流感疫苗15万毫升,牛羊亚洲i型一号疫苗3万毫升,领取并发放各类免检疫标识4.5万套。给133个各类大户建立电子档案。
(二)加强农业经营管理
在为农服务的同时,还加强农业执法检查。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法规。配合县有关部门进行农业执法,查处违章捕捞,打击和杜绝各类电鱼、炸鱼、毒鱼行为。组织人力突击征收育林基金和农机年检。
做好农村群众资产和财务管理工作。依法调处土地承包纠纷,加强农民负担监督检查,防止“三乱”发生。做好农村财务公开,处理涉农信访,确保一方稳定,保障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乡镇农业工作总结(十二):
我镇在xx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级各部门的直接关怀和支持下,深入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紧紧围绕着市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努力实践“xxxx”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用心开展“争先创优”农业工作,并取得了必须的成绩。现将XX年农业工作总结如下:
一、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农业稳步发展。
(一)南丰镇总的工作思路:首先把解决农村工作及群众相关的问题放在首位,优化组织,强化重点,结合我镇实际,着重打造“一区两点三基地”。
(二)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的各项惠民政策,加大宣传力度。镇政府及市级各“挂、包、帮”单位深入村、社用心开展农村政策的相关培训,使农村的惠民政策家喻户晓。全年共落实综合补贴167.31万元,其中粮食直补34.86万元,水稻29.25万元,油菜良种补贴8.44万元,发放水稻粮种2500公斤,发放水稻、小麦、油菜配方肥共计79吨。
(三)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
今年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镇农业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到12月底全镇沟渠硬化到达45%,农村机耕道硬化在今年达8公里。
(四)农村能源建设。今年1—12月,我镇共计完成法国开发署沼气建设任务112口,占完成任务的100%,农村卫生改厕整合项目完成10口,占任务的20%,全年未出现安全事故。
二、优化农业布局,加大农业产业化进程
我们结合本镇实际,进一步促进产业化和规模化,重点发展优质水稻、优质粮油、优质无公害蔬菜。全镇今年粮食种植面积达37820亩,完成任务的100%;在气候因素极为不利的条件下,全镇干部共同努力,推广优质稻、重大病虫害的防治等技术,夺取粮食生产全面丰收。粮食总产达1727万公斤,占任务的100%;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达1.1万亩,占任务的100%;秋种作物1.6万亩,占任务的100%;完成水稻标准生产3000余亩,杂糯间栽示范片100亩。无公害生产投放率打98%,蔬菜送检合格率达98%。
三、多种经营,畜牧事业同步发展
今年我镇多种经营已完成市上下达目标任务的100%,其中:蔬菜生产250万吨、食用菌生产达0.8万吨、水果生产达130吨、水产品达269吨、生猪出栏2.9万头、出栏小畜禽67万只、肉类总产量3388吨。实现畜牧业产值8261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4%。畜牧业可为人均增收100元以上,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0200万元。
四、农业科教、科技、科协工作成绩显著
全年共计培训农民工1200人,占任务的100%;农民技术0.87万人次,占任务的100%;学历教育8人,占任务的100%;新型农民培训105人,输送3名优秀农民参加省创业培训,占任务的100%;新建科普宣传栏1个,科普宣传刊12次。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3个,新品种5个,其中草莓2个,土豆1个,水稻2个。秸秆综合利用面积到达80%,农村经合组织全面发展。今年新成立专业合作社2个,协会组织工作进展顺利,带动了全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带动户已到达7100户。
五、进一步促进农业机械化进程
全镇今年实现农机具补贴130万元。新增农机器具85套,实现机耕作业面积3.8万亩,机收小麦9300亩,水稻17000亩,机插秧1650亩,机播5000亩,提灌设施维修完成68套,850千瓦。农机总收入580万元,利润58万元,全年无安全事故,完成任务的100%。
乡镇农业工作总结(十三):
2011年,在镇党委、政府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镇农业农村工作在2011年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又有了跨越性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跃上新台阶,高效农业亮点频现、精彩纷呈,设施农业面积位居全区之首,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前所未有,农业后劲明显增强,农民居住、农村环境明显改善,农业基础地位明显加强,“三农”工作迈上了新的发展平台。
一、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为目标,以农业开发、基础设施投入为途径,大力推进全镇农田水利建设与土地开发整理工作。
今年我们充分抓住机遇,争取上级项目倾斜,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大规模实施土地整理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和农村桥涵路道配套改造步伐,为我镇农业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脉,继2011年全长13.54千米的仰化干渠防渗渠工程顺利建成后,今年5月份干渠下游及保祥、建新支渠防渗渠又建成投入使用,彻底解决了全镇农业生产、农业增效的用水瓶颈,为我镇农业持续的稳产、增产带给了坚强的物质保证。
国土开发整理工作,投入与推进力度前所未有。2011年7月启动建设的省投土地整理(保祥、涧河)项目,到2011年底工程基本结束。项目不仅仅彻底解决北半边四个村的用水问题,它还同时解决了二十多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出行问题,目前每个自然村村村通上水泥路,使两村近6000多口人受益,极大地改善和方便了两村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为两村群众的增收致富、经济发展带给了有力支撑。
土地整理增减挂钩工作同样成绩突出。由于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奖惩分明,严加督办,镇村两级联合组织人力、机械对土地整理及挂钩项目加大推进力度,全年共完成土地整理入库项目2个,项目新增耕地50亩;增减挂钩项目入库项目48个,拆迁农户217户,新增耕地272亩,全面超额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下达我镇的国土管理目标任务。2011年被区委区政府表彰为“土地增减挂钩工作先进乡镇”。
二、以稳产、增产为目标,以农业机械化作业推广为手段,粮食生产工作稳步推进。
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发展粮食生产工作放在农业农村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一方面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另一方面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潜力。2011年在去年推广机插秧面积超万亩的基础上,机插面积到达1.98万亩,占水稻插秧总面积的85%,与此同时,秋小麦机播面积推广比例超90%,基本上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由收到种的全程机械化作业。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得到了省、市、区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与赞扬。顺利完成了夏秋两季秸秆禁烧与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粮食高产建立工作获得上级好评,实验单产达700公斤以上。农机工作继去年被省市表彰为“先进工作单位”之后,2011年,依托镇农机站成立的农机合作社又被国家表彰为示范合作社。
三、以打造高效农业第一强镇为目标,以土地流转、招商引资为抓手,大力发展大棚蔬菜、规模肉鸡、生猪生产工作。
发展高效农业,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是建设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镇是农业大镇,近年来,我镇大力推动土地流转工作,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乡镇农业工作总结(十四):
2014年,在镇党委、政府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镇农业农村工作在2014年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又有了跨越性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跃上新台阶,高效农业亮点频现、精彩纷呈,设施农业面积位居全区之首,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前所未有,农业后劲明显增强,农民居住、农村环境明显改善,农业基础地位明显加强,“三农”工作迈上了新的发展平台。
一、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为目标,以农业开发、基础设施投入为途径,大力推进全镇农田水利建设与土地开发整理工作。
今年我们充分抓住机遇,争取上级项目倾斜,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大规模实施土地整理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和农村桥涵路道配套改造步伐,为我镇农业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脉,继2014年全长13.54千米的仰化干渠防渗渠工程顺利建成后,今年5月份干渠下游及保祥、建新支渠防渗渠又建成投入使用,彻底解决了全镇农业生产、农业增效的用水瓶颈,为我镇农业持续的稳产、增产带给了坚强的物质保证。
国土开发整理工作,投入与推进力度前所未有。2014年7月启动建设的省投土地整理(保祥、涧河)项目,到2014年底工程基本结束。项目不仅仅彻底解决北半边四个村的用水问题,它还同时解决了二十多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出行问题,目前每个自然村村村通上水泥路,使两村近6000多口人受益,极大地改善和方便了两村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为两村群众的增收致富、经济发展带给了有力支撑。
土地整理增减挂钩工作同样成绩突出。由于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奖惩分明,严加督办,镇村两级联合组织人力、机械对土地整理及挂钩项目加大推进力度,全年共完成土地整理入库项目2个,项目新增耕地50亩;增减挂钩项目入库项目48个,拆迁农户217户,新增耕地272亩,全面超额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下达我镇的国土管理目标任务。2014年被区委区政府表彰为“土地增减挂钩工作先进乡镇”。
二、以稳产、增产为目标,以农业机械化作业推广为手段,粮食生产工作稳步推进。
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发展粮食生产工作放在农业农村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一方面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另一方面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潜力。2014年在去年推广机插秧面积超万亩的基础上,机插面积到达1.98万亩,占水稻插秧总面积的85%,与此同时,秋小麦机播面积推广比例超90%,基本上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由收到种的全程机械化作业。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得到了省、市、区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与赞扬。顺利完成了夏秋两季秸秆禁烧与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粮食高产建立工作获得上级好评,实验单产达700公斤以上。农机工作继去年被省市表彰为“先进工作单位”之后,2014年,依托镇农机站成立的农机合作社又被国家表彰为示范合作社。
三、以打造高效农业第一强镇为目标,以土地流转、招商引资为抓手,大力发展大棚蔬菜、规模肉鸡、生猪生产工作。
发展高效农业,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是建设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镇是农业大镇,近年来,我镇大力推动土地流转工作,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截止目前流转土地约8600余亩,其中:设施蔬菜流转4000亩,高效养殖流转约2500亩,优质稻麦种植约2100亩。以土地流转为前提,一方面紧紧依靠科技优化品种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一方面透过农业招商,发展设施农业和规模化养殖,高效农业发展精彩纷呈,成为富民强镇的一大抓手。
1、设施蔬菜连片开发:2014年根据我镇区位及特色优势,党委、政府倾全镇之力重抓农业招商,高效农业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初步构成了反季节蔬菜、规模肉鸡养殖、无公害生猪生产等特色鲜明的五大产业集群。随着沭阳胡道之老板于今年九月投资2600万元占地1015亩苏跃蔬菜科技园项目的建成投产。我镇日光温室大棚蔬菜面积已达3900余亩,加上其他蔬菜种植方式,全镇累计蔬菜总铺地面积达8000亩以上,真正成为全区名副其实的蔬菜之乡。
2、规模肉禽养殖,总量迅速扩张:2014年,我们用心响应区委、区政府号召,透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大力发展肉禽产业。全年共引进和建设规模肉禽类养殖项目10个。其中投产8个,分别是占地84亩、鸡舍1.6万平米的宿迁市志峰肉鸡养殖合作社;占地45亩、禽舍1.2万平米的宿迁市红红养鸡场;占地50亩、禽舍面积8000平米的宿迁市新桥肉鸭养殖有限公司;以及阳光肉鸡、康盛肉鸡、弘河肉鸡、永信肉鸡、轩隆肉鸡;协议项目2个,分别坐落在新桥和同意村内。禽舍总建筑面积达98000平方米,协议投资总额2.15亿元,超额完成区政府下达我镇的肉禽养殖目标任务。
3、推进生猪养殖链条化,产业模式全区独树一帜。以占地56亩、建筑面积1xx平方米的宿迁市环山良种猪繁育基地落户仰化并投产为标志,经过本人与农业条线全体人员两年的不懈努力,以宿迁市华忠种猪场带给种猪、环山良种猪繁育基地带给苗猪为产业龙头,以淮阴正大(仰化)生猪养殖有限公司带给技术为产业支撑,一个由种猪-苗猪-肥猪繁育养殖,技术服务-饲料配送-订单收购,浑然一体的产业链模式在仰化正式构成。全镇生猪养殖一路攀升,构成了以镇西猪场、镇东猪场、念成猪场等大型生猪养殖场为产业主力军的独具特色的仰化生猪产业链,带动了全镇360多户专业养猪。预计年出栏生猪可到达12万头,生猪存栏在35000头左右。
4、肉牛养殖异军崛起,品牌效应显山露水。今年5月,透过南上北下,镇村干部的共同努力,成功的引进了投资3000万元的宿迁市刘老涧畜牧养殖有限公司和投资xx多万元的肉牛宰割、鲜肉销售一条龙的宿迁市富利来食品有限公司,10月初,该公司已从东三省购进了1000头肉牛进场,正式投产。为实现规模扩张,打造品牌效应,11月宿迁市金牛肉牛养殖有限公司又成功落户我镇,该项目占地地40亩,是一个新的集肉牛养殖、屠宰、肉品销售综合型养殖企业。宿豫肉牛第一养殖大镇和肉牛宰杀销售基地初现雏形。
以上高效农业项目的落户建设与投产,贴合国家扶持政策,适应了农业规模化、设施化、技术化发展的要求,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的产出率,壮大了农业发展的实力,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拉动带动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也为我镇高效农业上档次、上品位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2014年继11年被区表彰为“高效农业”“农业招商”“土地流转”工作先进乡镇之后,又被市政府表彰为“市高效农业先进乡镇”“市十大特色农业基地乡镇”荣誉称号。
四、以改善民生、打造生态仰化为目标,认真抓好各项惠民政策与惠民工程的实施,新农村建设工作扎实推进。
1、顺利完成植树造林任务,打造仰化十里生态绿色长廊。2014年,我镇结合世行贷款建设防渗渠的契机,在仰化干渠上种植了500万棵杭白菊,并根据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原则,见缝插绿、做到应栽尽栽。栽植女贞、垂槐、紫薇、红叶李、大叶黄杨、黄槐等花灌木及绿篱等各种景观树近8万余株。打造了仰化十里生态绿色长廊,这一举措一方面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另一方面也提升了仰化镇的农业品味和对外形象。
2、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加快改水、改厕、改圈步伐。今年配合区能源办在建新、孟湾、大同、同意、卜圩等村实施新能源建设(沼气池)工程,计划建造沼气池330门,现已全部建成。
3、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持续开展“春雷行动”、“夏季风暴”;顺利完成“三夏”“双秋”工作,强力推行秸杆集中堆放、还田利用工作,严禁露天焚烧,农村卫生条件得到大幅度改善、人居环境得以大幅度提升。
4、配合省新农村五件实事的实施,进一步做好农村道路及桥涵配套建设工作。新增水泥路里程21.3km,新建六塘河三叉河大桥、郭圩大桥两座,其他农桥涵洞35座。
五、以共同富裕为奋斗目标,以项目帮带、结对帮扶、扶贫贷款为途径,多措并举、确保了脱贫目标的完成抓好扶贫工作,实现全镇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央和各级政府的要求,也是乡镇党委政府的主要职责,因而做好扶贫工作职责重大,好处深远。2014年扶贫工作,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项目帮带、结对帮扶、扶贫贷款。
项目帮带,即贫困户入股分红。去年落户我镇的隆润蔬菜项目总投资2个多亿。农户(含贫困户在内)以地入股,财政奖补资金贫困户入股分红169万元。同时该项目还带动约450余户贫困户就业,直接和间接带动解决贫困人口约1700余人。类似的高效农业项目带动的贫困户约有680余户。
结对帮扶,建立扶贫工作的长效保证机制。全镇所有的镇村干部和中小学教师“手牵手”一对一每人帮扶一名贫困户。透过结对子,全镇共有293名贫困人口得到长期有效帮忙或救助。
扶贫贷款,着眼培育低收入群体自身的“造血”功能。选取贫困户中有劳动潜力、致富愿望、遵纪守法、信用观念好、收入处于中等以下水平的贫困农户,发放小额扶贫贷款。2014年区下达我镇300万元小额扶贫贷款指标,目前已全部发放完毕,预计可带动89户、近400人口脱贫。
脱贫攻坚工作连续两年获得市区表彰。
回首2014年农业农村工件,概括地说,粮食及农产品产量稳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空前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建设得到大力推进,农业发展后劲及农业生产支撑潜力得到明显加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镇广大干群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农业条线团结奋进、奋力拼搏的结果。
展望新的一年,我们必须要更加紧密的团结起来,拓宽思路、务实苦干、奋力赶超,以打造“宿豫高效农业第一强镇”为奋斗目标,以更加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加速“强镇富民”的宏伟目标早日实现而努力奋斗。
乡镇农业工作总结(十五):
今年,我乡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坚决贯彻落实区、市、县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突出主题主线,紧紧围绕县委十三届四次、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和我乡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攻坚克难,全乡经济社会持续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依托土地流转,优化结构调整,发展优势产业
为了深化农村土地经营管理制度改革,更好地服务于“三农”,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步伐,提高农业收益,增加农民收入,在农业产业化方面,依托土地流转,紧紧围绕发展“一优五特”产业,在渠口、银星、新桥、六中、红阳5个村,由本村大户和能人、专业合作组织经纪人流转土地5487亩,涉及农户295户,成立了6个家庭农场,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增加值。种植业方面:一是以交济为核心,辐射分水闸、新桥2个村发展玉米制种产业,今年与县绿茵种业共签订玉米制种订单4300亩,连片种植示范区3个,面积均在1000亩以上;二是以六中村为核心,辐射阮桥、宏潮2个村,融入到通伏水稻区,大力推广优质水稻种植,完成优质水稻种植旱育稀植机插秧750亩。三是以渠口村为核心,辐射永光村,发展黄芪、党参、银柴胡等市场需求旺盛的中药材。实行公司加农户种植模式,基地以3年为一个生产周期循环发展,利用不同种属的药材进行轮作。预计3年种植规模达2000亩,今年种植545亩。畜牧业方面:以发展肉牛养殖和奶牛产业为主,一是充分发挥金桥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的作用,以金桥5、6、7、8、9、10队为核心,以小群多户养殖为基础,辐射永光、渠口2个村,透过妇联小额贴息贷款项目,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业,使之逐
步成为农民增收主渠道,年实现饲养量达7000头,存栏2000头,培育饲养量30头以上、存栏10头以上的大户100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人均增收1400元以上;二是奶产业方面,透过招商引资引进客商,充分利用闲置荒滩,发展奶牛养殖业,在新桥、交济、银星3个村各建一个千头奶牛养殖场;三是为了鼓励支持奶产业在我乡的长足发展,新桥村用心鼓励本村能人与宁夏丰叶绿宝农业专业合作社联营,实行股份合作,流转土地2207亩,种植饲草玉米,发展草畜业。
二、以“三争双招”为抓手,以项目引进为依托,促进经济较快发展
工业项目方面:一是协助琅峰饲料企业继续完成年产5万吨水产、畜禽饲料深加工项目,目前该项目已经正式投产;二是宁夏文顺新型炭材制品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新型炭材制品项目,该项目建成2040平米的2层宿舍楼、500平米的库房、3200平米的精加工车间2个和2000平米的原材料库、成型车间。项目一期工程已完工,配套设备已装车试运行,共投入资金9000万元。
村镇招商方面:一是先后从银川引进了3家奶牛养殖企业,在新桥、交济、六中各建1个千头奶牛养殖场,概算总投资7200万元。目前新桥汇众鑫奶牛养殖场、交济村乳源养殖场已开工建设;二是引进客商,盘活闲置养殖场。充分利用闲置圈舍,透过招商对银星奶牛场和永光村万只羊场进行重新改造、扩大养殖规模。目前两个养殖场现均已投产。
三、以“三创”工作为着力点,结合旧村庄整治,着力抓好主干道路两侧的生态林业建设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一)生态林业:我乡结合工作实际,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林木管护工作,截止目前,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全年人工造林350亩,栽植各类苗木386000株,完成滨河大道渠口段全长29.6公里和城滨路两侧18.4公里的树木进行修剪,修剪树历时12天,修建林木1068亩;完成301省道补植树木80亩,栽植各类苗木12800株,完成城滨路、滨河大道补植270亩,栽植各类苗木358000株,对补植的树木进行了涂白,树池进行了整修及时进行灌水,在生态绿化中实现了全乡调工,13个村共出动劳动力12000人次,投入资金25万元。
(二)环境综合整治:一是重点围绕乡政府驻地周围,以“美化、净化、绿化”为抓手,采取“清、拆、建、绿”的方法,清理两条主干路两侧垃圾杂物400多吨,拉运土方6000多方,铺垫绿化带2公里,栽植树木8000多株,小城镇环境得到提升;二是点面结合深入推进。以城滨路、301省道、沿黄路为重点,辐射各村主干道路和村庄巷道,开展全方位环境整治活动。拆除危旧房屋1222户、5182间、109705.22平米,拆除围墙5260.8米、临时厕所及圈舍634间、13496.73平米。完成交济中路4.2公里、六中中路4.7公里、红旗中路4.8公里的柏油路面铺设工作;三是完善机制加大投入。乡党委政府结合环境整治工作,进一步完善环境治理管理机制,制定了详细的考核制度,严格奖惩层层分解落实任务。
四、以改造农田灌排条件为重点,着力抓好农田示范和沟渠的配套工作,推进现代节水型灌区建设
(一)农田节水示范方建设
农水建设按照集中连片,整体推进渠、田、林、路、桥、涵、闸综合配套的建设模式,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农田示范方6个,共改善灌溉面积31085亩,新开农沟12条,清淤支沟7条,长7.9公里,斗沟13条,长9公里,农沟219条,长103.5公里,新开农沟12条,长6公里,砌护支渠1条,长0.8公里,斗渠1条,长1.2公里;砌护农渠12条,长9.6公里;新建建筑物27座。
(二)面上清淤及建筑物配套
以影响群众排水不畅的支、斗、农沟为重点进行清淤,全乡面上完成清淤:支沟26条长39公里;斗沟52条长46.8公里;农沟531条长272.5公里;整修农路1062条长545公里;新建类配套建筑物30座,砌护农渠3条1.8公里。
(三)主干道路两侧清淤及建筑物配套
按照自治区农水建设指挥部下发的《关于全区主干道路两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将主干道路两侧农田环境整治作为今年秋冬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点,对我乡主干道路、滨河大道、城滨大道、301省道、沿黄公路500米范围内沟、渠、田、林、路进行综合整治,共清淤支沟18条,长20.6公里;斗沟28条,长28公里;农沟304条,长152公里;新开农沟16条,长8公里;整修农路692条,长351公里;清淤渠道304条,长152公里;配套建筑物54座。
乡镇农业工作总结(十六):
根据开委办发〔2012〕29号《关于印发的通知》文件精神,现将我镇2012年农业农村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
镇党委政府专门成立了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杨和平,副组长李开勇,成员由邓孝武、邓祥国、陈仕祥、秦玲、王继权、张传芬、徐同洪、郑运迪、黄仁香、朱占锋、黄大树、魏大义、周明军、雷善春、许云均、刘汉玲等同志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由李开勇同志兼任,副主任由周明军、邓孝武两位同志担任。
二、科学管理
我镇进一步加大了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力度,纳入了党委政府的主要议事日程,制定了全年农业农村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定期研究农业农村工作,2012年共召开农业农村工作专题会议5次。
三、协调配合
我镇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的各项惠民政策,狠抓农业农村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按时上报我镇实施农业农村工作状况,用心协助县级相关部门开展工作,受到了县委县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好评。
四、相关工作开展状况
(一)农业农村工作
1、我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加大对农村产业扶持力度,全面完成农业"四区建设"任务,农业农村发展持续持续向好的良好态势,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上和农业产业化方面取得新进展。2012年我镇整理
土地面积14058亩,新增耕地面积1514.47亩,建成高产稳产基本农田1060.13亩,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2000亩,新增粮食生产潜力646万斤,稳定了粮食生产面积,保证了粮食生产潜力。
2、我镇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建设沼气池63口,渠道清淤38公里,整治山坪塘5口,修复水毁工程6处,兴建微水工程7处,新建桥梁2座。狠抓了春季和秋季植树造林,2012年全镇春季补植退耕还林地面积3200余亩,植树5万余株;秋季补植退耕还林地面积3000余亩,植树15万余株。集镇道路美化2公里,栽植珍贵风景树天竺葵120余株,乡村公路绿化5.5公里,栽植中华红叶杨20000余株。
3、2012年我镇新发展生猪养殖小区4个,养猪大户2户;新发展水禽小区3个,大户5户;发展白鹅小区1个,大户2户;发展林下养殖大户2户,挂牌成立了玉和油桐专业种植合作社,面积达13156亩,栽植油桐52.62万株,是全县油桐种植量最大的基地乡镇。新建"一村一品"专业村2个。全年无赴省级以上涉农上访、无涉农群众上访,无涉农群体事件和恶性案件。
(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示范区建设
2012年我镇在建立全省非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示范区农业产业重建中取得喜人成绩。2012年实现油橄榄低产改造600亩;发展油桐10000亩;发展常年蔬菜1000亩,设施蔬菜500亩。生猪出栏4.53万头,存栏3.07万头,肉牛出栏1600头,存栏3900头,肉羊出栏1.27万只,存栏8100只,兔出栏2.13万只,存栏1.78万只,麻鸭保种2500万只,存栏101.94万只,白鹅存栏33.86万只;新发展连篇设施面积500亩。
(三)新农村示范片区建设
2012年我镇在转洞桥村、龙井坝村启动了新农村聚居点建设,该项目自启动以来,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准备、广泛宣传、用心发动,做了超多细致工作,转洞桥村新农村集聚点基础设施建设及65户房屋主体工程已全面完工,于十一月底交付使用;龙井坝村新农村集聚点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及48户房屋主体工程于12月底完成,已交付使用。我镇新农村示范片区建设自开工以来,进度快、质量好,受到了市县领导的高度赞扬。
(四)现代畜牧业养殖小区建设
我镇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养殖业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促进养殖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用心推进养殖业产业结构调整。2012年我镇新发展生猪养殖小区4个,养猪大户2户;新发展麻鸭小区3个,大户5户;新发展白鹅小区1个,大户2户。新发展养殖小区面积约12000㎡。
总之,我镇2012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必须的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必须的差距。镇党委政府来年将继承和发挥"只争朝夕,再拼一搏"的甘棠精神,努力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促进了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乡镇农业工作总结(十七):
xx镇农业和农村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根据中央、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镇党委、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线,以推动现代高效农业发展为重点,以推进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为契机,创新服务模式,突出工作重点,深化工作举措,经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全镇的农业和农村工作态势良好,推进扎实有序,主要体此刻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势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建设
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是实现农村基本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镇农办以此为重点,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狠抓高效农业的开发。
(1)大力发展“高效规模农业”。上半年完成设施栽培面积到达3612亩,占县下达我镇全年2400亩设施农业面积任务的150.5%;XX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现代农业示范村申报已申报了5家,即双甸镇富硒农产品加工园区、双甸镇有机稻米生产示范基地、双甸镇钢架大棚蔬菜生产基地、XX县双甸镇悠然葡萄园、双甸镇无公害富硒水稻生产示范村。
(2)大力发展“富硒农产品”,精心打造富硒食品乡镇,重点发展了5大富硒系列产品,即:富硒水稻、富硒玉米、富硒梨、富硒蔬菜和富硒毛豆。目前,已落实合同收购的富硒水稻面积近500亩。
(3)大力发展“高效农田面积”透过典型引导,全面推广种植高效农作物品种和提高设施栽培面积,全镇高效农田的种植面积到达40210亩,今年新增高效农田面积8904亩,完XX县下达任务的150.7%以上,其中gps定位面积达8904亩,占高效农田面积150.7%。
(4)大力发展“高效规模养殖业”。畜禽养殖一向是双甸镇的传统支柱产业,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我镇在标准化生产,培植规模养殖大户上做了很多文章,一是新发展XX县鑫盛生猪养殖有限公司,年上市一万头,投资规模近千万元,目前土建工程基本结束,即将投入生产,二是新发展了益康食品有限公司,标准化屠宰已开工兴建,总投资近1000万元,为全镇的养殖业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新发展了年上市1500头规模的镇东村韦海军养猪场。四是新增十多亩地的对虾养殖场一个,五是新增一个由两个大学生村官投资兴建的龙虾养殖场一个。目前全镇生猪规模养殖比例已达50%以上,全镇栏存60万家禽中蛋鸡就达30万羽。畜禽养殖正向集约化、标准化的方向健康推进。
二、强势推进项目农业建设
上半年,全镇新发展项目农业9家,总投资8600万元,其中投资1000万元以上达5家,同时用心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围绕我镇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现代农业建设,目前新发展专业合作社16家。
三、全面推进农村环境建设
今年以来,镇农办根据“生态环境优美镇”建立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加大了农村环境整治及长效管理工作力度,出台了农村河道长效管理考核细则,印发了致全镇广大村(居)民的一封信,落实了农村河道长效管理工作巡查和考评制度,完善了“四位一体”即绿化、农路、垃圾和河道管护专业队伍,农村环境管护工作在去年基础上,今年在全县二季度组织的验收评比中分别获得了第一和第三的好成绩。
四、着力推进农村基础建设
农村基础建设是镇农办历年来的重点工作之一。今年以来,重点实施了十大工程建设。
一是实施农路、农桥及渠道硬质化工程,今年硬质路面建设全镇实施15公里,完成了600公里的砂石路铺设扫尾工程,农桥建设10座,其余的将在近期开工。硬质渠道建设完成16公里。
二是实施如泰运河疏浚工程,组织沿线相关村(居)落实安置土源23万方,填埋废沟、废塘8处,新增标准面积20亩,同时组织各村(居)协调消化了超多的疏浚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本镇范围内疏浚工程率先完成任务。如泰河护坡工程已完成工程量60%。
三是实施绿化造林工程。已完成四旁植树106000棵,桑田套种银杏树80亩,沿海防护林853亩,一般造林821亩,如泰河生态村104亩,建立绿化示范村1个,绿化合格村8个,七月份理解了市绿化示范镇的验收。
四是实施农民培训和科技入户工程,免费发放科技资料1.1万多份。一向以来,我们把农业实用技能培训作为“富民强镇”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今年共进村组织培训51场次,参训的农民到达9500人次。今年全镇获得国家农业部批准的科技示范户268户,比去年增加30%,农民获得的直接补贴到达2.68万元,带动周边农户5000多户。
五是实施“新品种推广和丰产方建立”工程,全镇推广应用水稻良种覆盖率95%,供种面积4.5万亩,小麦享受良种补贴全覆盖,良种覆盖率90%,供应良种23万公斤,推广玉米新品种6500亩,推广油菜新品种1.2万亩,建设水稻丰产方500多亩。
六是实施了“农村一池三改”工程,我们透过在镇南村、石南村调查摸底,拿出规划方案,实施了百户“一池三改”工程,到目前为止已完成任务65%。全县在我镇召开了现场观摩会。
七是实施“新型农业机械推广”工程,已推广插秧机28个,大中型秸秆还田机4台小型秸秆还田机75台,秸秆制粒机4台,捆草机4台。
八是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经过近2年来的努力,我镇“脱贫攻坚”工作推进有序,镇政府下发了脱贫攻坚相关文件,建立了组织,落实了具体帮扶挂钩措施。
九是实施了“发展壮大村级群众经济”工程,镇农经站,充分发挥村级群众经济管理职能,加强了村级财务管理,逐村分析排队,广挖潜力,狠抓村营收入,严控预算外开支。
十是完成曙光村、高前村、石居“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乡镇农业工作总结(十八):
2013年我镇农业工作围绕做好粮油、蔬菜、生猪三大产业发展,引进微牧有机科技示范园、南河葡园、四季春现代农庄、牟礼现代农庄等重点项目带动我镇从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服务方向转变。
一、顺利完成常规工作
(一)春灌
牟礼镇现辖17个村(社区),3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4000余人有耕地面积49263亩,因地处玉溪河南河灌区尾水地段,每年春季灌溉高峰季节用水十分困难。2013年开春我镇提前3个月用心组织人力物力加强丘区水库、塘堰、蓄水池蓄水工作,丘区共蓄水约60万立方米;坝区疏通土门堰、徐工堰、新开堰、复兴堰等主干渠和各斗、农、毛渠共约20余公里;在插秧季节同时还要发动提灌站抽水机具80余台确保春灌用水。由于我镇组织得力,措施保障提前15天完成插秧工作,为大春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二)春秋两防
按照市农发局春秋两防工作的统一安排部署,全镇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春秋两防工作小组,各村成立了以村长、村民小组长和科技特派员的防疫小组,具体抓春秋两防工作。全年生猪防疫121873头,牛408头,鸡412086只,鸭81422只,鹅417只,犬5418只及消毒面积964680平方米,免疫面达100%,并透过市防疫办的血清抽样验收。
(三)大小春秸秆秸秆禁烧
镇政府实行“四包”职责,即:党委政府领导包片、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包田,加强领导,层层落实职责,并与各村签订秸杆综合利用和禁烧目标职责书,将秸杆禁烧列入年终目标考核。镇村成立了宣传执法队,用心参与秸秆禁烧工作,同时还动员村组干部、议事会成员走村入户宣传秸秆禁烧工作,校园还开展了小手牵大手的秸秆禁烧工作,学生家长向校园承诺保证不露天焚烧秸秆,做到宣传入户入心,提高广大农民群众不在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的自觉性。
各村(社区)发放张贴宣传标语16000多条,召开党员、群众会15000人次,出动宣传车50余辆,出勤80余天,完成52380亩秸杆禁烧任务。
(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
我镇2013年争取四川省财政奖补一事一议资金138.19万元,配套村级公共服务资金、交通等部门资金和群众投工投劳,实施道路建设约6公里、便桥3座、提灌站1座、沟渠1.5公里、垃圾池14个、集镇路灯安装34盏,新建清河村委会等项目。
(五)沼气池建设
2013年全镇完成沼气池建设155口,包含普通138口,玻璃钢17口;正在申报办理13口玻璃钢沼气池,预计2014年3月完成。
(六)农业保险
我镇顺利完成农业保险工作,商品猪完成99458头,能繁母猪7094头,油菜20301亩,水稻35271亩,玉米5400亩,蔬菜6806亩任务。2013年我镇遭受7.10洪灾,水稻受损面积6356亩,油菜13.7亩,玉米167亩,挽回经济损失约35万元;病死猪2040头,实现无害化处理,弥补群众经济损失163200元。
(七)高标准农田建设
由农发牵头组织发改、财政、统筹等部门联合实施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6000余万元,在我镇小塘村核心区约2000亩,进行沟渠整治61公里,山坪塘10处、配套渠系建筑物627处,新建和改造田间作业便道12.844千米、机耕路3.387千米、土地平整1011.39亩;村组道路建设11公里,产业园区道路建设2公里。在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核心区引进四川沃垦投资有限公司在牟礼镇小塘村计划投资1.8亿元,目前已投入资金1800万元,打造以种子研发、种植推广、加工储存、物流销售为一体四季春现代农庄。
目前已同四川沃垦投资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完成土地流转工作,正在进行100亩设施农业建设,500亩马铃薯丰收在望。
(八)土地流转
2013年全镇实现土地流转18000余亩,在成新蒲示范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基础上,用心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引进规模企业。新增土地流转9258亩,个性在水稻制种、蔬菜种植方面实现成片发展,从生产到销售一条龙联动,成立合作社26家,如依丰水稻合作社、小塘谷物专业合作社、开元农机合作社和开元种植合作社、三河蔬菜合作社、健畜猪业专业合作社等,在引领我镇传统产业发展,及时掌握市场动向、指导产业发展等方面起到良好作用。
(九)招商引资工作
2012引进南河葡园和微牧生态有机科技示范园2个项目,目前正按照计划进度实施,两个项目2013年新增产业投资2500万元。我镇在2013年引进3个项目,共计投资3.7亿元,XX市兴盛家园农业投资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3亿元打造现代农业体验区,由发改、财政、水务、农发等部门共同投入6000万元建设牟礼镇高标准农田核心示范区6000亩,辐射带动20000余亩农田建设。由四川沃垦投资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8亿元在小塘、开元、杨柳村,打造四季春现代农庄。2014年拟引进XX市红珊瑚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钢架温控反季葡萄,拟引进山东威龙葡萄酒公司流转土地种植酿酒葡萄。
(十)产权交易工作
为完善农村产权融资交易平台,发挥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的作用,对已确权颁证的资源和资产进行交易,充分利用发挥产改成果,将资产资源盘活,我镇成立产权交易办,建立土地流转管理台账,2013年共流转土地18000余亩。
(十一)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工作
XX市被列为2013年四川省级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示XX县,我镇作为成新蒲快速通道沿线重点镇和大镇,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抓住成新蒲快速通道带来的历史性机遇,打造XX市都市农业示范镇。透过土地综合整治方面完成6个项目,涉及1349户,5126人向中心场镇搬迁,对牟礼大桥进行风貌整治,并将在2014年3月计划投资550万元,启动林盘整治项目。
(十二)统计工作
2013年我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1282元,同比增长13.3%;全年我镇四个建设用地整理项目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亿元,成功申报XX市皓瑞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规模工业企业。
二、重点工作
2013年我镇在成新蒲快道沿线打造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带,完成新增产业投资1.03亿元,建成设施农业720亩,构成3个现代农业示范点,分别是小塘村高产建立粮经产业示范园、四季春现代农庄、兴盛家园现代农业体验园。对农业基础设施进行提升改建,新建沟渠66公里,新建村组道路建设46公里,产业园区道路建设8公里,土地平整1011.39亩,为我镇粮经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维纳河谷生态葡萄园(南河葡园)
南河葡园位于牟礼镇龙凼村,一期占地1100亩,总投资5000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3500余万元,由维纳河谷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主要引进法国优质鲜食葡萄葡萄品种(如美人指、夏黑等),部分为酿造葡萄酒带给原料,同时园区将作为休闲体验之地,努力建成休闲型农业、体验型农业的都市农业示范园。南河葡园主要采取“大园区、多业主”的模式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基地。透过产业规划和平台带动农民参与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实现统一规划,统一种源,统一技术,统一回购,统一品牌,统一市场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按照优质、生态、高效、安全的现代农业标准打造有机葡萄基地。
该项目已完成1100亩葡萄园种植,其中设施农业620亩、供电设施安置、地膜及天膜覆盖工作、沟渠3公里并在南河葡园灌溉渠修建一处防洪闸和场内6公里道路建设及绿化工作;多功能配套管理房11座及基地办公木楼1座。
2、微牧生态有机科技示范园
引进四川协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小塘村建成320亩微牧生态科技示范园,打造“猪-沼-菜”循环经济实现种养平衡,成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片的特色和亮点。该示范园占地320亩,总投入5000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2000余万元。园区以“成都一流、全省领先”为目标,突出重点打造养殖业核心功能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有机农产品批发集散储存区、管理和休闲娱乐培训购物区,努力建成集有机农产品集群生产、精深加工及农业体验、观光、旅游、度假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1000头规模户保种扩繁场建设,并已存栏1000头能繁母猪;200亩有机作物土地整理已完成并已种植,种养循环正在构成。
3、牟礼镇生态农业体验园
引进XX市兴盛家园农业投资有限公司,依托XX市打造依政古城和南丝路水上走廊的发展契机,在牟礼社区和龙凼村占地530亩,计划投资1.3亿元,建设生态农业体验园和农业特色商业街,把牟礼镇建设成生态田园城镇和现代农业旅游观光城镇,促进牟礼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和商业贸易繁荣发展,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解决本地部分农民就业问题。
目前项目已签订投资协议,已完成土地流转和项目备案工作,现正在准备进场前期工作。
4、万亩高标准农田体系建设
由农发牵头组织发改、财政、统筹等部门联合实施万亩高标准农田,投入6000余万元,在我镇小塘村核心区约2000亩,进行沟渠整治61公里,山坪塘10处、配套渠系建筑物627处,新建和改造田间作业便道12.844千米、机耕路3.387千米、土地平整1011.39亩;村组道路建设11公里,产业园区道路建设2公里。在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核心区引进四川沃垦投资有限公司在牟礼镇小塘村计划投资1.8亿元,目前已投入资金1800万元,打造以种子研发、种植推广、加工储存、物流销售为一体四季春现代农庄。
目前已同四川沃垦投资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完成土地流转工作,正在进行100亩设施农业建设,500亩马铃薯丰收在望。
5、XX市红珊瑚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
XX市红珊瑚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高端葡萄种植项目已完成600亩土地流转前期工作,拟发展2000亩温控高端葡萄钢架大棚种植,集种植、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预计投资上亿元,力争在2014年12月份前完成600亩的钢架温控大棚及葡萄种植,构成一三产联动。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