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绿化问题的调研与探讨是怎么样写的? 小编今天帮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方面的范文模板,我们大家一起看看下面的范文吧,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01
关于绿化问题的调研与探讨
一、绿化的历史缩影
启东成陆时间较短,从茫茫沙滩到现代绿洲,仅仅二百年左右,因此,绿化是启东人民美化家园的传统习惯。特别是解放后,历届政府都非常重视绿化,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提出了“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的号召,进入六七十年代,因大力发展粮棉生产,对于人均占有土地较少,又属平原的启东来讲,树木与粮棉作物争夺空间的矛盾较为突出。但植树绿化仍然是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只不过当时提倡,植树应选择家前屋后、什边隙地,或道路、河流两旁。六七十年代的刺槐树,八十年代的水杉树是当时最热门的植树品种,几乎遍布城乡。每年春季,各地都会掀起植树高潮,各级政府每年也为植树调拨了不少资金,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所谓年年种树,年年不见树。究其原因,一是管理部门措施不到位,光提倡种植,缺少后期养护举措。二是少数群众眼光浅短,植树的效应呈现周期较长,比不上农作物当年种植当年收获,效益来得快捷。于是各地毁林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土地承包经营后,许多农户都认为我的土地,种植什么我做主,纷纷把承包地上的树木挖除,用于种植其他农作物。进入新世纪,由于生态环境,大气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而树林有着“地球之肺”美名,绿化作为净化空气的重要手段,成为改善环境的首选措施之一。为此,人们不惜下血本把本来十分紧张的土地资源,划出相当部分,专门进行植树绿化,以求得净化空气的效果。
二、绿化的现实状况
xx镇全镇总耕地面积为67116亩,2017年,上级有关部门下达给xx镇的绿化面积为1500亩,实际完成了1530亩。自2014年起,各村以流转土地的形式,从村民手中流转12000亩土地,进行了植树绿化。绿化率已达18%,如果加上村民自发的植树绿化面积,绿化比率还会上扬。由于被流转的土地专门用于绿化,农户放弃了经营权,树木与农作物争夺空间的矛盾基本消除,有利于树木的成长,再加上连片流转,绿化面积集中在一块,有利于快速造林。xx镇近江村,沿沿江公路一线,就流转了500多亩土地,种植了女贞、红叶石楠、红榉等树木,达到了较大面积连片绿化的效果。xx镇大陆村几个农户,在自己的责任田里种植苗木,尽管他们的出发点是作为苗木基地,为各地的绿化提供成品苗木,但客观上也起到了绿化土地、改善空气质量的目的。同样,家庭绿化也逐渐成为时尚,许多农户在新建的楼房前后进行了较高层次的绿化,甚至种植一些较为名贵的树木,美化环境、绿化家园、改善生活质量。永阳村村民宋德侠,在家前屋后建起了小花园,种植了许多观赏苗木,使农宅变得绿树成片、四季花香。总之,通过各村的流转土地,连片绿化和道路、河流两侧建设绿化带,以及农户家庭的的自发性绿化,如今,通过绿化,体现美化达到净化的观念已逐步深入人心,为今后绿化工作打下了牢固的思想基础,有利于把绿化工作推向更高的一个层次。
三、绿化的几个误区
误区之一:种树是权宜之计。目前,许多村民仍有着这样的心态,即植树绿化,虽然是改善空气有益措施,但一旦大气污染得到控制,绿化也就失去作用,到时可以“退林还农”了。其实,这种想法是片面的,即使通过我们的努力,治污工作到位,空气质量不断提升,但植树绿化仍然必须紧抓不放,因为随着人口数量的正常增长,人类活动的范围也将不断扩展,对维系人类生存的空气质量的要求也会“水涨船高”,而树木被称为“地球之肺”,它有着吸收二氧化碳,制养氧气的功能,所谓树林是“氧吧”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不管今后空气质量如何改善,但植树绿化还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植树绿化是人类生存的需要,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误区之二:种好树就一劳永逸。目前有许多地方,土地流转后用于植树造林的,只要种好了树,就认为是“大功告成”。许多绿化地带杂草丛生,土地的给排水系统基本瘫痪,干旱和雨涝给新栽的树木造成了很大威胁,一些地块的树苗成活率不尽人意,特别是草害和虫害,严重妨碍了树木的正常生长,一些地块由于防风措施跟不上,一些树苗倒伏后死亡的现象也时有发现。因此,加强植树后的管理,是许多绿化区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误区之三:种观赏树能赚钱。这种想法片面扩大了绿化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绿化的社会效益。植树绿化的最终目标是改善空气质量,并非为赢利。但持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从近两年来绿化植树的品种来讲,基本上都是低端的观赏树,植树品种较为单一,并且仅着眼于那种市场价格尚且过得去的品种,对于那些生长周期较长的材用树木,如银杏、杉树、杨树等种植的还较少。
四、绿化的几点建议
1、绿化要有技术人员加盟。种植树木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行业,他虽然属于“农林业”这个大范畴,但与许多农民所熟悉的农业生产,在管理上有一定的区别,什么样的土地适合种什么样的树木,而每一种树木的生长,都有不同的规律,特别是涉及到病虫害的防治,都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让世代与农作物打交道的农民来管理树木,也必须经过一定的培训。因此上级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对林业工作的指导,镇乡农技部门要有专门的林业指导人员。并且要结合本地所种植的树木,制订出专门的管理方案。凡是有成片绿化的村要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本村范围内的绿化树木的病虫要防治,指导有关人员对树木进行培管养护。
2、绿化要有中长期规划。树木从苗期到成林,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即所谓“十年树木”。目前,一些绿化地块种植的苗木仍在苗期,考虑树木成长的的需要,株距、行距都保持在5米左右,因此,显得十分空旷,有一种“独木难成林”的感觉。因此,在植树绿化上要有中长期规划。特别是一些成片绿化的地块,首先要确定骨干树木的品种(骨干树木的生长周期一般要长一点),然后在骨干树的间隙中种植一些生长周期较短的树木。举个例子,有一块200亩的绿化地块,首先选植银杏或香樟等作为骨干树,由于银杏香樟生长周期长,预留的空间要较大,因此,在银杏树中间种植一些比如女贞等观赏树,让地块尽快全部绿化,而随着银杏树逐步成长,当银杏树与女贞树在争夺空间上有矛盾的时候,就将女贞树逐步移出(可将移出之树作为道路绿化的树木,目前,成年树移植的技术已基本完善),为银杏树腾出发展空间,当银杏树成林的时候,其他树木已移除干净。这样,这块200亩的银杏树也就真正成林了。当然,还可以考虑一些生长周期较短的果树,如桃树等,作为间作树种。
3、绿化要不断追加投入。植树后的管理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要不断有经费的投入,费用的主要项目,一是除草。由于目前树比较稀,给杂草生长留下了空间,许多绿化地块草害比较严重,特别是一些藤类杂草严重时将整棵树缠死。因此每年要进行2-3次除草。二是防虫。各种树木都有虫害,严重时会把树叶全部吃光,造成树木死亡。因此,每年至少进行2-3次喷药除虫。三是土地基本建设。干旱和涝渍都是树木的大敌,因此,田块排水沟比较畅通,泯沟给排水功能必须完备,以上三项工作的成本、人工等费用,都应该得到确保,才能尽早发挥绿化的功效。
十年树木木成林。只要我们正视当前绿化工作的现状,消除绿化工作中的误区,精心规划、精细管理,绿树遍布、蓝天高旷,碧水清澈的美好情景必定能兑现。
02
为进一步了解我市园林绿化情况,促进园林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对我市园林绿化情况进行了集中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1.我市园林绿化基本情况
1.1城市绿地规划进一步完善
以城市发展定位为指导,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完成了新一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修编。规划融汇“显山、露水,赏花、品桃,见城、透绿”的理念,旨在打造“中国桃都”,建设“世上桃源”,沿市区水系建设放射型的生态景观廊道,确立了“一环、两带、三区、五点、四纵六横”城市绿化框架布局。即:抓好环围城市的大环境绿化,打造龙山河、康王河“两条景观带”,建设城北采煤塌陷区、城东水源保护区、城南万亩桃园“三大绿化区”,打造龙山公园、白云山公园、康王河公园、龙山河带状公园、范蠡公园“五个绿点”,构建“四纵六横”道路绿网,促进山水园林相融、人与自然和谐。编制完成了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和树种规划,城市绿化应用植物达到260余种。聘请清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上海园林设计院等单位的专家,深化完善了居住区、街道、公园等绿化详细规划。对每项规划,坚持“不求最大,但求最佳”,既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又突出自已的特色。大到一个公园、一条道路,小到一块绿地、一个造景、一个标识,都力求做到精益求精。对所有方案,坚持 “以人为本,阳光规划”,既尊重专家的权威,又体现市民的意愿,确保经得起市民、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1.2城市绿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是加快建设公共绿地。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在原有龙山公园、康王河公园等的基础上,兴建龙山河带状公园、范蠡公园、体育公园3处大型开放式公园,全市公园面积达到350hm2,绿地率达80%;严格按照服务半径500m的要求,构筑起广场、游园和绿地有机结合的绿化格局,相继新建改建了建设小区游园、人民广场、一级路绿地等游园广场绿地近40处,总面积达40多万m2,绿地率70%以上,在注重“松、石、园、景”和谐统一的同时,设置了健身休闲器材,贴近百姓生活,方便市民群众。二是完善道路绿化系统。坚持路修到哪里、绿就延伸到哪里,加强道路的绿化配套建设,坚持乔、灌、 花、草相结合的绿化风格,城区主次干道绿地率近30%,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98%。严格按照道路两侧 20~50m绿化带的要求,对泰西大街、康汇大街、凤山大街等20条原有主要街道,新建的古店新区路网、工业二路东延、凤山大街北延等新建道路,进行了高标准绿化,多排种植大乔木和花灌木,形成了以银杏、国槐、栾树、悬铃木等树种为主各具特色的街景。特别是近几年来,对道路中间隔离带进行了绿化改造,栽植了大桥木,行道树多达4排6排甚至8排,道路两侧树木成林,遮阴降温,挡风防噪效果明显,并通过了相关的专家的论证,被省住建厅在全省推广,行道树多排种植已成为我市园林绿化的一大特色。三是社会绿化有序开展。深入开展园林绿化进庭院、园林单位创建、园林小区评比等竞赛活动,组织全社会共同参与,提高了单位和居住区的绿化水平。目前全市共省级园林式单位13家、花园式小区12家,泰安市级花园式单位24家、花园式小区11家,花园式单位和花园式居住区的比例都达到70%以上。实施主干道沿街单位的拆墙透绿,累计拆除实体墙30000多m,使庭院绿地与道路绿化连为一体,增强了城市绿化的通透性。四是拓展实施城郊绿化。在完成“大干五年,绿化肥城”规划的基础上,实施“大干新五年,绿化新肥城”新一轮规划,建立起城郊大环境绿化体系。坚持“全民植树、绿满肥城”,全市累计植树9000多万株,林木覆盖率达到40%。采煤塌陷区和城市水源保护区,建起了宽100m的生态林带;连接城乡的340多公里干线公路和1090km“村村通”工程,全部建成了“绿色通道”。
1.3绿化养护机制进一步健全
修订了《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制定了《城市绿化工程与施工管理办法》、《园林绿化植物养护管理标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使园林绿化有规章可依、有制度可循。2011年,为改变原有相对落后的绿地养护模式,解决专业技术人员及设施设备配备不合理、竞争意识薄弱等制约绿化养护水平的问题,市园林局引进市场化运作机制,模拟市场化运作,探索性的将城区绿地、公园分为6个片区,在园林系统内组建若干绿化管理所,参与6个片区的绿化养护作业项目招投标。并出台相应的《肥城市绿化养护管理考核实施细则》,按照养护验收规范和检查标准,实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及时督促各养护单位整改存在的问题,确保“建一片,管一片,绿一片,美一片”。目前,共有6家园林绿化管理所参与绿化养护工作,4家物业公司参与绿化保洁工作,通过实际运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2.我市绿化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城市绿化发展理念相对滞后
近年来,虽然我市园林绿化事业取得了飞速发展,城市绿化面积不断扩大,公园游园数量不断增加,但在城市绿化发展理念方面还相对滞后,尚未形成正确的发展导向。首先是认识层次低,基本上将城市园林绿化看成是“无技术可言的植树种草”的简单工程,看成是“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奢侈品,对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的认识不够。其次是发展理念比较滞后。当今中国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发展迅速,不但出现了量的增长,而且逐步呈现质的变化:由绿化向美化转变、景观向生态转变、单一功能向复合功能转变、平面向空间转变;由单纯的城市园林向大环境绿化转变,由单纯的增加城市绿量向建设生态型园林城市转变。肥城的园林发展理念仍停留在原来的老观念上,只注重追求城市绿化量的增加,相对忽视了对质的追求。 2.2城市绿化缺少文化底蕴
没有绿化的城市是没有魅力的城市,没有绿化特色的城市是缺少魅力的城市。如何建设具有特色魅力的特色城市,浓厚的文化底蕴是关键。园林绿化作为体现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肩负着重要的作用。肥城市近年城市绿化建设突飞猛进,始终存在着一个大问题,就是缺少宏观的文化设计,特别是缺少对本地特有的文化通过园林营建进行挖掘与弘扬。虽然也建设了如弘扬商圣文化的范蠡公园和以运动为主题的体育公园,但很多地段绿化就象克隆一样,基本上大同小异,没有经过精雕细刻,不能体现文化特点,缺少内涵,具体表现在。一是文化气息不够浓厚,人文关怀有待突显,与地方特色文化的结合需进一步挖掘。二是缺少精品绿地和主题公园,园林造景缺乏创意元素,既缺少大气势与视觉冲击力强的园林景观,也缺乏精致小巧而又温馨别致的园林小景,难以给市民和游客留下深刻印象。三是“低碳环保”、“节约型”等符合科学发展为主题的新型园林绿地的营建要求十分迫切。如何在进行绿化建设的同时体现文化特色,将成为我市园林绿化事业发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方面。
2.3城市绿化功能性不完善
一是城市绿地开放性不强。公园、游园、道路绿化可进入性不够,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只注重增加绿量,致使公园绿地缺少休憩、运动空间,忽视了居民对公园绿地、城市广场的使用需求。二是城市服务性不强。公园、绿地的休闲、运动等配套设施不完备;主要景观处缺少观景亭、台、廊、桌椅、凳等供游客休息;景区停车场承载能力不足;便于残疾人、老年人等游客的通行和游憩的无障碍设施不足。三是城市绿地安全性不强。随着城市绿地面积的不断增加,市民进入公园绿地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大,安全问题成为绿化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目前,我市公园绿地内存在着安全标示缺少,安全防护用具不足,基础设施存在安全隐患等方面问题,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4城市绿化执法不到位
随着时代的进步,虽然市民的素质在不断提高,但侵占绿地,破坏绿地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城市绿化成果来之不易,如何更好的保护现有的绿化成果,加强城市绿化执法成为重点。当前,我市城市绿化执法存在着执法不到位的问题,重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监管不到位。执法部门、园林部门在巡查管理中普遍存在标准不高、巡查不细、管理不到位的“眼中无活”、路段无人、不主动作为现象。主要表现在:对在人行道树上乱栓乱挂、往树穴内乱堆乱放和倾倒污水等现象熟视无睹,懒得管、不想管;对社区内侵占绿地、私砍乱伐现象能拖就拖,甚至推给街道办事处、社区或物业等。二是部门配合不协调。目前,城市绿化执法的执法权在市城管局,而园林局作为城市园林绿化的主管部门,只有巡查、监管的责任。由于监管和查处权利分别属于两个单位的职能,因此在处理园林违法事件的就容易出现配合不协调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如果园林部门发现侵占绿地等行为,必须通知城管局后才可联合执法查处,执法缺乏时效性,有些可以避免的破坏绿地行为由于这方面原因没有及时制止,造成了绿化成果的损失。
3.我市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3.1争创更高层级的园林荣誉
近年来通过不懈的努力,肥城先后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全国最佳生态宜居城市,成绩是喜人的,但城市绿化发展是没有止境的,为进一步提升我市园林绿化水平,争创更高层次的园林荣誉,建议开展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活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被称为城市建设中最高级别的“绿色勋章”,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命名不少于3年的城市才可申报,在考评内容、指标标准、评审程序等各个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活动是在原“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基础上的深化和拓展,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活动可以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园林绿化工作的总抓手,在全市树立“生态园林”的绿化理念,即: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从市民的实际生活、健康、审美等需求出发,促进绿地均衡分布,建设方便居民、高效使用的绿地体系;坚持生态优先、层次分明,以资源保护为重点,强化对水源、山林绿地、文物古迹等自然及人文资源的保护与管制,营造良好的城乡生态环境,规划多层次、多类型绿地,优化城市绿地空间布局结构;坚持因地制宜、特色突出。利用肥城山、水、河等自然环境优势,形成各具特点的城市绿地,延续肥城特色,传承历史文化。同时,利用环境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有效防治和减少城市污染,促进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努力为广大市民创造更加优美、舒适的良好生活环境。
3.2打造肥城特色的园林文化
肥城是佛桃之乡,肥桃栽植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每年召开的桃花节也成为了国内知名的旅游品牌,我市的园林绿化可以依托“桃文化”作一篇“大文章”。在今后的城市绿化建设过程中,可以利用龙山河的衔接康王河公园、龙山河公园、范蠡公园及龙山河上游滨河景观带区位优势,将城区主要绿化景观串联起来,形成一个连续而开放的体系,重点打造以“桃文化”为主题的肥城大园林景观。以体现肥城“桃文化”特色为前提,在龙山河良好的自然条件基础上,建设各类主题公园、雕塑,打造特色桃文化区,融汇肥城特色民风民俗,将“桃文化”历史文化底蕴融入生态景观建设之中,通过打造一批精品公园、游园以及建筑,形成“处处有典故、步步皆文化”的景观效果,打造具有肥城特色的园林文化。
3.3完善城市绿化功能性
在今后的公园绿地新建改建过程中,要注重由绿化景观型向绿地功能型的转变,构建了多功能的城市绿地,使公园绿地更具服务性、开放性和安全性,方便和满足了居民活动的需求。服务性,即在公园绿地建设过程中,注重配套设施的建设,配备休闲、运动器材,在主要景观处设置观景亭、廊、桌椅等供游客休息,建设停车场和残疾人、老年人无障碍设施,满足居民对公园绿地、城市广场的使用需求;开放性,即不断加强开放性公园建设,今后肥城公园建设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同时,在道路、游园绿化中要增强可进入性,道路两侧绿化带及游园内修建园路,设置园林小品,居民漫步其中,可欣赏自然,感受自然;安全性,即在所有公园、游园、绿地和道路绿化内设置安全指示牌,在河边等危险位置设置护栏等保护措施,同时对园林设施定期进行维护,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4强化城市绿化执法能力
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引导。组织策划绿化宣传活动,大力开展保护生态、爱护绿化、改善环境、美化家园的宣传活动,宣传国家、省市绿化建设和保护的法律法规,增强广大群众的法制意识,宣传我市绿化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公示重点绿化工程的进展情况,使群众对绿化工作拥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营造全社会爱绿、种绿、护绿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要增加执法力度。城管、园林部门要切实增加监管力度,采取分组、分片形式,加大日常巡查力度,重点对全市范围内景观道路、公游园绿地进行拉网式排查,对未经许可侵占破坏绿地、阻止绿化施工等行为予以严肃处理,同时要加大对破坏绿化成果、干扰城市绿化工作的查处曝光力度,有关部门联合行动,发现一处,查处一处、惩治一处,曝光一处,让损坏绿化成果的行为没有立足之处、可乘之机。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