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幼儿教师心理疾病研究分析汇总

幼儿教师心理疾病研究分析汇总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4 08:18:52 | 移动端:幼儿教师心理疾病研究分析汇总

现如今社会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教师受到了心理,压力的问题,其中以幼儿教师的工作特殊性,他们的压力尤其之大,最近几年曝光出的幼儿教师虐待儿童的事件也是屡出不止,小编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了幼儿教师心理疾病研究分析汇总。

  一、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本研究随机抽取某地区幼儿教师77人(均为女教师),其中已婚教师33人,未婚教师44人。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要求被调查幼儿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回答,同时收集被调查幼儿教师的资料,包括教龄、年龄、情绪特质、职务、婚姻状况等。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均值检验等,以上所有统计工作采用SPSS20、Excel2010完成。

    (二)研究工具。本研究使用的量表为心理疾患量表(简称K10量表)。该量表是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有效工具,能够有效评定个体心理健康状况的危险性。量表由10个条目构成,内容为过去4周中经历的焦虑和压力水平等非特异性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关症状的频率。将每个条目出现频率划分为1~5分五个等级计分:所有时间(5分)、大部分时间(4分)、有些时候(3分)、偶尔有(2分)、几乎没有(1分)。量表总分为10个条目所得分之和,总分有四个等级:10~15分(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心理疾病风险水平很低),16~21分(心理健康状况一般、心理疾病风险水平较低),22~29分(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心理疾病风险水平较高),30~50分(心理健康状况差、心理疾病风险水平很高),相关研究显示该量表在中国人群中有较好的信效度。

    二、研究结果

    (一)幼儿教师心理疾病风险水平分析。受调查幼儿教师10个条目的平均分为1.9分,焦虑的平均分为1.86分,抑郁的平均分为1.93分,K10总分为19.01分。综合以上数据可以得出,幼儿教师的心理疾病处于较低风险水平,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一般。从表1可知,有24.7%的幼儿教师心理疾病风险水平很低,心理健康状况良好;48.1%的幼儿教师患心理疾病的风险较低,心理健康状况一般;19.4%的幼儿教师患心理疾病的风险较高,心理健康状况较差;7.8%患心理疾病的风险很高,心理健康状况很差。不少学者用类似的心理健康量表对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调查。于欣欣等(2013年)研究发现广西地区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幼儿教师的比例为22.17%[2],金芳等(2009年)研究发现沈阳地区幼儿教师可能有明显心理问题的人数占23.6%[3]。综合各地研究数据来看,幼儿教师心理疾病的风险处于较高和以上水平、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和很差的比例在20%~25%之间。尽管各地结果不尽相同,但总体看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汪海斌(2013年)经过横向比较研究发现,幼儿教师在scl-90测验总体均值呈上升趋势,也就是说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在逐年增多。[4](二)幼儿教师与其他社会群体心理疾病风险水平比较。由表1可知,幼儿教师的心理疾病风险水平和北京大学生相近,比医生的心理疾病风险水平要低很多,但比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公务员(K10总分为14.63)、别的教师群体(K10总分为15.83)[5]的心理疾病风险水平高很多。可以说,幼师的心理疾病风险水平低于医生,高于其他诸多社会群体(已有K10研究的社会群体)。以上“心理疾病风险水平很高”的不同社会群体的比例由高到低排序是医生、幼儿教师、大学生、城中村居民、农村居民、威海市居民;“心理疾病风险水平很低”的社会群体在本群体的比例由高到低排序是威海市居民、农村居民、城中村居民、大学生、幼儿教师、医生。“心理疾病风险水平较高”在本群体的比例由高到低排序是医生、幼儿教师、大学生、城中村居民、农村居民、威海市居民。“心理疾病风险水平较低”在本群体的比例由高到低排序是幼儿教师、医生、大学生、农村居民、城中村居民、威海市居民。从以上不同社会群体在不同心理疾病风险水平的排位可以看出,幼儿教师心理疾病风险水平很高(心理健康状况差)的人数较其他大多数社会群体要多,而心理疾病风险水平很低(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人数又较其他大多数社会群体要少,心理健康状况居中的人较其他社会群体要多。总体来说,从本次调查来看,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在整个社会群体中位于较低层次。

    三、研究结论及讨论

    第一,调查显示,幼儿教师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一般,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心理疾病风险水平很低的幼儿教师只有24.7%的,即不到四分之一;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患心理疾病的风险较高的幼儿教师有19.4%,即接近五分之一;心理健康状况很差、患心理疾病的风险很高的幼儿教师有7.8%。这告诉我们,在所调查的幼儿教师群体中心理健康状态很差者仅占少数,但心理健康状态不佳的幼儿教师不少,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幼儿教师很多,这很容易演变为严重的心理疾病。而且,幼儿教师心理疾病风险水平很高的人数较其他大多数社会群体要多,而心理疾病风险水平很低的人数又较其他大多数社会群体要少,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在整个社会群体中位于较低层次。幼儿教师不同于中学教师,工作中并没有升学考试的压力,她们的工作理应是轻松快乐的,但实际情况并不是如此。

    第二,数据反映的幼儿教师的心理状况符合其真实生活。在调查走访中笔者了解到,幼儿教师中午、晚上、周末加班,经常教研、赛课、环境创设、学习培训、家访,且少有报酬。幼儿园一般不提供幼儿教师的晚餐,幼儿教师有时候加班到很晚才回家却还没有吃晚饭。一些幼儿教师填调查问卷时表露出了想哭或宣泄的情感,因为问卷道出了她们的心声,体现了她们的苦与累。长期满负荷的工作,使得教师的休息没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导致了很多幼儿教师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因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幼儿园要合理安排好教师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不要盲目攀比、追求形式上的高大上,否则只会累了教师却又得不到好的育人效果。教育主管部门应尽快提高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让教师摆脱亚健康状态。

    第三,随着年龄和教龄的增长,幼儿教师的心理疾病风险不断降低。因此,幼儿教师工作经验的丰富、生活阅历的增加、成熟度的提高也是降低心理疾病风险的有效因素。幼儿教育的对象主要是3~6岁的孩子,他们不同于中小学生,幼儿的自主生活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需要教师的关注。教龄和年龄较长的幼儿教师在应对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时会更加熟练,工作压力自然就小。所以,幼儿园应做好青年及刚入职教师的“传、帮、带”工作,促进新手教师的成长,这样也有助于年轻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情绪变化大、易敏感多疑、生闷气是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重要体现。情绪不稳定的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要低于情绪稳定的教师。因此,幼儿园要在培训中适当增加情绪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内容,并做好情绪易变教师的心理疏导工作。

    第四,就幼儿教师的待遇来说,幼儿教师待遇远远比不上中小学教师的待遇。中小城市幼儿教师的工资每月在2000~3000元不等(公办幼儿园的工资水平略高一点),农村幼儿教师的收入更低,一般每月只有2000元左右。可见,幼儿教师同其他教师相比,其付出与回报更不对等。长期的低待遇不仅造成幼儿教师的大量流失,还使得幼儿教师的生活水平不高,社会地位难以得到应有的尊重,容易导致幼儿教师出现心理问题。回避幼儿教师的物质报酬,空谈幼儿教师神圣的奉献精神和对孩子的爱是不足取的。因此,提高幼儿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成为当前教育界最为迫切的问题之一。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幼儿教师心理疾病研究分析汇总》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174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