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过?这是一个充满书香的地方,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去参观参观,希望这皮昂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游岳麓书院有感600字
今天的天,很爽朗。走在路上,瞥见冰雪已融化大半。
踩着冬日的阳光走近岳麓书院,这个我再熟悉不过的地方。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但却有些陌生。刚才还喧闹不已的同学们一下子都不约而同地安静了下来。偌大的一个书院内,只听得见讲解员从扩音器中发出的声音。走着,看着,平常的书院在冬天显出别样的一番气韵。从重瓦飞檐上望去,望去,枯枝、绿叶、红叶、黄叶交织着,以冬日的纯净天空为底色,绘成一幅明净的图画。古老的书院,在此时仿佛又多了一分生机。
穿过一重重的门槛,掠过一对对的楹联,蓦地,眼前忽然开朗,走入一个宏敞的大院内,再往前方,就是教室了。天花板上,悬着皇帝御赐的两块匾;左右两旁的墙上,分别有两个半人高的壁龛,写着"忠孝廉节"四个大字;地面上,立着一个高高的讲坛,摆着两把椅,曾经,就有两位讲师在台上,各持一种思想,给学生们来一次生动的、激烈的讲学。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壁上的学规。详实的规矩,从日常生活,到课业学习,短短几言,几乎无所不包。讲解员还讲到,湖南大学中的学生,不管幼儿园、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新生们的第一节课都是来到书院,了解学习这里的学规。这就是传承啊。在这数百年中,有多少来此求学的学生曾像我此时这样,抬头仰望着这学规中的条条文文?在那古旧的字刻背后,我仿佛看见了中国传统文化深潜而密布的根脉。
再往前走,就是御书楼。有两亭、两池各布于两侧。中央的正道上,古木参天,似乎在拱卫这御书楼。御书楼中,从简到帛,无所不有,上可至先秦,下可达明清,从永乐大典到四库全书,其文化价值是无可比拟的。再往里走,就是园林了。阳光,分外地明媚,房檐上,初融的雪水不断地往下滴落着;碧波环绕着整个园子,映着一条条虬枝不断伸开。
千年以前,也曾有人在此处,同我一样,在这里徜徉吧。
观岳麓书院有感750字
岳麓山脚下,一座古老的学堂便立在湘水之上。它名叫岳麓书院。
不知已来过岳麓山多少次了,而书院作为山边上地标性建筑自然少不了到那儿参观。作为湖湘学子的我每次参观都会有不一样的体会。
印象中的学府讲堂是开放性的,两位老师坐在讲台的木椅上,学生便盘腿坐在地上,各地学子来此游学求教,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从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现象使浓浓的书香气息溢满整个书院。仅三间教室那么大的地方却能装下两三佰学生,当时我只是有些惊讶,想着如是我肯定受不了和一堆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挤在一起。
当时未明白其中的感觉是心酸还是快乐,而这一次我慢慢理解到这种感觉,是幸福知足的。
在导游的演说下我第一次注意到古墙上竟然有相当于现代校规的石碑内容,一百零捌字中处处都蕴含着古人对知识的敬畏。导游问为什么在圣贤二字之上要空一格,而塑望两字要并列写,我好奇的猜测着:也许因为他们比较重要;又也许是考虑到一块石碑上写不了这么多字。听了解说才明白,是要表达古人对孔孟等大学问家的尊重,听到这里我触动很大。这可不仅仅是对这些圣人的尊重还有对知识的崇拜,要知道古人的学习可不比我们现在轻松,四书五经、哲学、古诗文等十六门主课。是什么支撑着他们继续坚持下去?是知识。这里有山水创造灵感;这里远离世俗有着无限知识,他们渴望得到知识。
我们又何尝不一样呢?同样的学习,为什么有的学得好有的学的差。一些人不理解古人眼中的仅仅只有20分之一的人才能学习是什么概念。他们能够忍受寒冬中坐在冰冷的地面上认真听讲享受知识带来的快乐。我们能够做到这样吗?电脑手机摆在面前你会怎么做?是利用它获取知识还是利用它玩游戏?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想多学一些本领得到幸福,而这一切都必须依靠知识这一块基石来固稳打牢。为何不问问自己努力了吗?努力后又学到了些什么?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我受益很大,我敬畏这些敏而好学的古代学者。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