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学校已经正常上课了,新的学期新的开始,这一学期的工作计划工作重心是什么呢?是怎么安排的?下面这篇2018年第二学期开学工作会议讲话稿供大家参考!
教育教学研究,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根本途径,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载体。要实现的又好又快发展,早日实现既定的办学目标,我们必须全面做好“八项研究”。当然,进行八项研究,并不仅仅是做学问,知道教什么,而且还要有效把握育人的根本目标,掌握教育的大政方针,明确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什么人。不仅仅要知道知识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而且还要知道人怎么育,必须进一步明确德育就是育德的基本教育理念。同时,我们在进行八项研究的过程当中,还要及时把有关研究成果内化为我们的育德实践和教学实践,应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教学方案制定、教学反馈的全过程之中。
关于教育教学研究,我们已经反复强调多次,从最初的五项研究,到前年提出的六项研究,到今天又提出了八项研究,充分说明了我们的教育形势在不断变化,同时也表明我们的研究视野也在不开阔。所谓的“八项研究”的具体内容为:
⑴研究国家的现行教育政策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研究文献主要包括《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意见》、《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关于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当然也包括十九大所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一系列讲话精神。我们的教师们再也不能只默头拉车,不抬头看路了,比如,党中央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进学校、进课堂、进脑海,进试卷,如果我们不加以研究,甚至认为这是政治教师、语文教师的事,那就大错特错了。
⑵研究新的教育理念,从传统的知识与技能,到第八次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目标,都已经被学科核心素养所替代,各学科的核心素养不仅是我们学科教学必须达成的根本目标,也是我们各类国家考试的命题方向,以题海为中心的老套路、老调门、老方法,根本不能适应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命题方向。
⑶新研究课程标准和新的教科书,特别是要加速研究2.0版新课程标准,只有研究透了课程标准,我们才能走出老大纲、老教材、老经验的局囿,有效把握教学内容,掌握教学重点,挤尽课程教学的水分,还要结合课程标准研究教科书,只有研究透了教科书,才能充分把握教科书与课程标准的关系,才能充分利用好这一有效的课程资源,从而更好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⑷研究考试大纲,我们不仅要研究考试大纲中的考试内容的变化,还要研究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的变化,不仅要研究高考命题的“一点四面”,“一点”即要在高考当中体现立德树人,“四面”是指要在高考当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依法治国、传统文化、创新能力,还要研究高考的“一体四层四翼”,“一体”,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高考评价体系, “四层” ,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四翼”,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只有全面熟悉命题指导思想和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考试内容要求,我们才能在备课或备考中提高教学针对性,利用好非常有限与非常宝贵的时间,知道“考什么”、“教什么”的大问题,有利于充分把握课堂教学的重点。
⑸研究自主招生政策和三大专项招生策略,我们不仅要严格把握自主招生对象的资格条件,还要掌握自主招生报考的程序与手续,尤其是要把研究成果用在指导学生报考实践当中去,把“考得好不好录得好”落在实处。
⑹研究新的课堂形式,随着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反哺教育教学,一些新的课堂一些应运而升,但我们应用新的课堂形式的时候必须做好三个方面的融合:一是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方式的融合,二是现代课堂形式,如慕课、微课和“十分钟学校”与传统课堂形式的融合;三是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与传统的教辅资料的融合,不断提高课堂的实用性与有效性;
⑺研究高校招生及普通高中改革的方案,高校录取的“一依据两参考”,依据什么,参考什么,“六选三”怎么选,都要加以研究并进行积极的应对,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综合素养评价怎么改,学科范围怎么变,新增加的科目怎么考,重点怎么把握等,我们都要认真加以研究,先研究者先得利,越迟越被动。
⑻研究近几年高考中考真题,国家考试中心高考化学命题组长、南京大学教授段康宁所讲的经典名句:“研究高考题,才能预测高考题,高考题就是最好的复习资料。要通过及时把握高中考的命题动态,研究这些原创性的高考真题,无论对我们平时选择试题,还是对我们进行命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