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谈基层审计工作,大家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审计工作吧,相信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谈基层审计
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改革,最近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高频词。近日,《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的审议通过,更是把深化改革推向新阶段。这既是现实问题倒逼的客观必然,也是关乎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需求。改革俨然成为这个时代最响亮的乐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也赋予了审计机关新的历史使命。本文笔者从分析当下大改革的时代背景着手,对当前形势下基层审计亟需破解的现实困境进行了剖析,并分别从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审计独立性,强化自身建设等角度,对新时代基层审计机关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大改革的时代背景
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2014年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元年。自此,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推向前进,党员和国家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全面深化改革,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并提出了全面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2018年2月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决定中强调,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要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夯实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基础。2018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重要契机,推动改革取得新突破,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思想要再解放,改革要再深化,要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前进。
二、新形势下基层审计亟需破解的现实困境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在我国一些领域和部分环节尚还存在改革不彻底、思想解放不到位、固有体制弊端凸显等问题。改革开发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事业,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审计领域亦是如此。自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和各级审计局相继成立,至今已经35年的历史。随着时代风云流转,《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相继颁布实施,并不断修改完善。2015年12月8日,中央对外公布《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对我国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尤其是基层审计部门在自我革新和监督服务的道路上更是任重道远。一是基层审计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短板,部分地区基层审计干部队伍政治站位不高,格局不大,受地方局限性影响较大,政治视野不够开阔,不能以长远的眼光、从党和国家事业的大局出发处理问题;部分基层审计机关管理不科学,力量配备不足与审计任务量日趋繁重之间的矛盾突出,基层审计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失衡,人才梯队呈现断层,基层审计人员待遇保障机制不完善,审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普遍存在。二是基层审计机关能力建设方面存在不足,政治理论水平不高,综合素质发展不平衡、不全面,知识结构类型单一且陈旧,计算机等新技术手段难以发挥作用,审计水平低下,面对新时代呈现出的新情况新问题解决思路不清晰、应对方法不多等问题在基层审计人员中较为常见,亟须建立高素质、高水平、梯队有序的复合型基层审计人才队伍。三是“双重领导”下的基层审计机关独立性不够,一方面基层审计机关处于我国审计体系的最末端要对上级审计机关负责,另一方面作为地方性机构受地方政府领导,在人员晋升、经费保障等方面接受地方管理,容易受来自各方压力的掣肘,审计独立性有限,审计权威和审计公正性受限,审计监督作用难以最大限度得到落实。
三、破解基层审计困局的三大举措
(一)提高政治站位,以开阔的政治视野精准定位
郡县治,天下安。在我国行政体制划分的最末端,最基层的行政部门处在我国党和国家政策措施落实的最末端,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能否真正落到实处,能否真正惠及百姓,很大程度上看基层。就审计系统而言,县级审计部门是我国审计机关的最末端,是审计系统的前沿阵地,是排头兵,在基层国家治理中起着重要的监督作用。而在部分地区,个别基层审计机关尚还存在政治站位不够高,缺乏开阔的政治视野和大格局的问题。作为我国行政监督体系的基层审计部门而言,旗帜鲜明的讲政治是必备意识和基本素质,而最根本的就是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最重要的就是要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核心,向党中央看齐,一切以党和国家大局为重。体现在具体的审计工作中,就是要始终保持思想观念上的透彻明白,政治上的清醒坚定,真正以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在基层的贯彻落实、以维护基层群众百姓的切身利益为审计监督的根本目标,要真抓实干,要敢于担当,敢于碰硬,敢于负责,不能空喊口号,不能务虚功,要真监督,真落实,要破除地方局限,跳出地方小团体利益固化藩篱,提高政治站位,以开阔的政治视野和大胸怀、大格局定位基层审计,把党和国家赋予的神圣职责不折不扣的履行到位、落到实处。
(二)树立审计权威,以独立的政治姿态履行监督职责
审计工作独立性是实现审计监督职能的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五条明确规定“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尽管如此,在基层审计工作实践中,总还是存在不同程度上审计“不独立”的现象。基层审计独立性不够,在受来自不同方向的力量掣肘,审计工作束手手脚,监督作用难以施展,审计职责难以真正落实。审计是个良心活,审计质量是审计事业的生命线,有为才有位,绩效树权威。而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审计质量。对此,一方面要从优化审计制度设计角度考虑,在制度设计上部署周全,保障基层审计的独立性,要深入开展审计管理体系改革,进一步探索审计机关垂直管理的可行性和操作性研究,减少地方政府对基层审计部门人员、财务、晋升等方面的管理约束,避免基层审计工作受多方掣肘,切实维护审计权威,确保基层审计机关独立性地位。另一方面要加大审计执法宣传,树立基层审计权威,不仅是全社会普法、守法氛围的营造,更是基层审计部门自身执法与普法工作的无缝对接与配合,要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切实落实审计执法普法责任制,以审说法、以审普法,向被审计单位和个人大力宣传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提高各部门甚至全社会对审计部门的认识,树立审计执法权威。
(三)强化自身建设,以非凡的政治勇气锐意革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审计工作也要与时俱进不断革新。基层审计工作要想紧跟时代步伐 ,要想工作再上一台阶,一切的关键在自身建设,在于能不能进行自我革新。当下基层审计部门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和困境的解决,离不开审计部门自身的建设。新形势下,审计工作面对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基层审计部门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勇于革新,锐意进取,实现自我完善、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强化自身建设,切实提升审计工作能力和水平,是基层审计机关破解现实困境的必然选择。一方面要突破旧有限制,勇于担当,勇于作为,废除不符合新时代新情况的管理制度和惯例,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机关管理,科学选人、用人、管人,同时用良好的制度培育良好的行政执法行为,在自身建设上下好功夫,用对劲。针对少数审计机关制度不健全、机关管理不科学、审计项目管理不规范等现象,要逐步健全和完善机关制度建设,规范审计项目管理,提升基层审计机关依法行政工作水平。另一方面要增强创新能力,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随着审计全覆盖目标的提出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审计业务面对的是越来越庞大的海量数据,审计取证工作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只有通过培育创新精神,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创新审计工作方式方法,才能更好的胜任新形势下的审计工作,发挥好审计监督职责。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