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关于核心素养培养全面提高学科教研品质研究论文

关于核心素养培养全面提高学科教研品质研究论文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4 09:33:19 | 移动端:关于核心素养培养全面提高学科教研品质研究论文

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一篇关于核心素养培养全面提高学科教研品质研究论文,核心素养培养对于提高学科教研品质有什么样的帮助,这篇论文一起欣赏!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各种新事物、新知识、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有人研究过,18世纪以前,知识更新速度为90年左右翻一番;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更新加速到每3至5年翻一番。最近50年,人类社会创造的知识比过去3000年的总和还要多。知识更新加速,对教育提出了巨大挑战。2016年6月3日,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创新研究院联合对外发布《面向未来: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研究报告,基于对未来公民形象的追问,提出了包括沟通与合作、创造性与问题解决、信息素养、自我认识与自我调控、批判性思维、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以及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在内的21世纪七大核心素养,建议将素养教育有机融入教育的各个阶段。

2016年9月,受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近百名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课题组正式对外发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学生发展提出了包括文化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在内的六大核心素养。为了把核心素养培养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各个学段学科,便有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法,核心素养开始成为根植于学科深层的教育诉求。一、文化立人,科研提质,创建学科教研的良性运行机制《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初中物理教育仅有两年,是物理学科教育的起始阶段,本着面向未来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减负增效提高初中物理教研科研品质的教育理念,以及用教师专业化发展成就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思路,我校初中物理教研组(以下简称物理组)确立了“文化立人、科研提质”的学科发展战略,创建了学科教研的良性运行机制,通过“文化立人”凝聚教师智慧、确立以学定教思想、发扬研学研教传统,通过“科研提质”提升学科发展内涵、实现教师专业成长,并最终落实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一)文化立人文化对教研组工作具有引导、规范和激励作用,是教研组建设和学科发展的动力源泉。物理组秉承“合作、共享、发展”的团队建设理念,确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学”的学科教学指导思想,通过凝聚全组智慧、汇集组内每一个成员一点一滴的努力,不断提高学科教研的品质,进而成就整个学科的滚动发展。

1.精心培育团队文化。团队文化是一个团队为了实现共同目标,成员之间自觉自愿相互支持、和谐共进的状态和过程。物理组注重组员团队意识培养,通过“愉快周末”集体外出踏青等活动不断增强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注重营造团队内分工合作、资源共享、民主交流的教研氛围,通过日常教研和多种团队教研活动促进组内教师的常态、专业发展,通过激励性、群体性评价引导组员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作用,凝聚团队力量。在2014年深入实践翻转课堂教改实验的过程中,物理组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整体发展的优良传统,创建了一批优质教学资源:组内每一名教师在完成每一次教学设计等电子化教学资源后,都会自觉地将资源分享到学校的网络空间,并通过QQ群、微信群与其他组员进行实时网络研讨,实现资源的优化,到2017年9月,物理组已经拥有了整个初中阶段每个教师所有章节的课件、实验视频、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同时建成了全组中考备课资源库、九年级微课资源库等公共资源,实现了全部资源共享。

我们知道,教学资源优化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物理组长注重在两个关键的时间节点抓好以下两件事:在每个学期结束时,照例收集组内教师的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个性化作业及测试卷等教学资源,组内教师也会习惯性地在提交之前对这些资源进行错漏检查、优化再造,最大限度地保障资源质量;而在每个学年开始前,教研组长也会照例将历年的组内资源交付相应年级的备课组长和教师,让下一届师生能够站在上一届师生的肩膀上,继续整合优化原有的教学资源。此外,物理组还通过组织教师同课异构、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上公开课等方式促进组内共享资源的不断优化。教学资源共享和不断优化,使我们物理组得以集结集体智慧,形成全组跨屆教研的合力。2.统一学科教学指导思想。“为了一切学生的学”,着力培育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这是物理组基础的教学指导思想。作为公办学校,我们不能选择生源,而且必须承受大班化教学,有时同一个班的学生学习基础和能力相差悬殊,“为了一切学生的学”,物理教师必须将学生粗略划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潜力生等许多不同的层次,在教学中给学生设置相应层次的问题,根据问题难度系数的不同而有意识地提问相应层次的学生,并特别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置附加题和拓展题供其自主拓展探究,实现分层因材施教;为了引导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物理教师必须注重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注重研究生活中的物理应用,在教学中努力创设物理生活情境,通过问题驱动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发展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3.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青年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团队智慧的支持,包括教研组长的示范、师徒结队中师傅的引领、公开课中的团队磨砺等;组内其他教师也将在青年教师的成长过程中得到同步的理论熏陶和专业成长。作为学科带头人的教研组长以身示范,把自己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理解和运用通过示范课的形式呈现给组内教师,引导全组教师展开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讨,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课堂研究能力;教研组长深入课堂观摩教学,通过挖掘教师的教学亮点并加以渲染、升华来激励教师的教学热情,通过对教师课堂教学的不足给出具体建议来帮助教师提高执教能力。在“师徒结队”工程中,物理组要求所有教学导师即师傅必须对青年教师徒弟的教学详案进行不定期的检查、指导和修正;允许组内任何一名徒弟随堂去听组内任何一名教师的课,教研组会根据需要为青年教师组织听评课,以利于发挥全组优势,提高听评课质量,帮助青年教师实现有针对性的教学能力提升;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或教学导师按照合同约定对青年教师的课进行听评课,对教学中的优势进行升华、提炼,对教学中的不足和问题进行分析、校正,帮助青年教师发现自己的教学专长;组织青年教师公开说课,全组教师针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流程设计、重难点突破的想法与措施、如何根据本班学生的学情选择课堂练习检测教学效果等进行集体研讨;要求青年教师每半个学期上一次全校汇报课,接受全校任何学科教师的检验。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青年教师平时会自觉多听课,向老教师讨教,主动邀请老教师来听自己的课。

公开课展示是物理组专门用来历练青年教师的重要教研活动,同时也是对集体智慧的一次全面展示:先是全组集体备课预设教学重难点,引导青年教师围绕“如何突破重难点”精准备课,再按照青年教师个人阐述、全组教师集体研讨的流程,大家手把手地指导青年教师,扎扎实实地提高其备课功底。(二)科研提质科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具有较高科研水平的教师会对教学内容有更为深刻、透彻的思考,教学时更容易做到深入浅出。

物理组通过规范的常规教研和立项前沿科研课题来提高组内教师的教研科研能力,形成了学科教研的良性运行机制。1.在常规教研中提升教师的教研水平和执教能力。常规教研指的是常态化的教学研究,包括日常工作中的教学研讨和一些常规教研活动。

日常工作中,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时常在组内引发学情研讨之类的话题,引导教师关注学生的学,研究改进教师的教,比如关注课堂上学生对某些教学内容的兴趣点进而研究相应教法,关注学生在测试中错误率较高的题目、分析其背后原因进而引导教师探讨更为适合的考法、教法,等等。组内教师在这样的研讨氛围中慢慢养成了关注学情的习惯,并且善于运用学生在学习中的难点、兴奋点作为教学设计的落脚点,不断改进、进而准确把握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更加明晰每次单元测验、段考、期考的内容和难度设置等。此外,教研组长还会不定期地组织组内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主题的学术交流活动,要求每次活动都必须引发思考、形成讨论,确保有效提升教研能力。常规教研活动需要有时间、主题和流程上的统一规划和设计。时间上的安排:通常每两周组织一次常规教研活动,以年轻教师上教学研讨课、骨干教师上示范课等形式展开;每月舉行一次教学公开课,重点历练青年教师,同时引导组内教师逐步形成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的思维习惯。主题的安排通常在每个学期初确定下来,彼时全组教师集中研制缜密的学期工作计划,包括学期内每次教研活动主题(含理论学习主题、听说评课的内容等)、每次考试的命题和审题、段考期考的备考与质量分析等内容,同时明确每一名组员的职责,确保教研品质。流程上的设计因活动内容不同而不同,比如带徒弟的教学研讨课活动基本流程如下:先是教研组长根据教学进度定下研讨课题,并给出某个教学理论(如布鲁纳的教学四原则“动机、结构、程序、强化”)交给某位教学导师的徒弟主备,徒弟认真研究课题和该教学理论后自主形成教学设计交给教学导师,教学导师综合教情、学情后对徒弟的教学设计提出改进建议,帮助梳理教学主线,保障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能够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徒弟上完研讨课后,教研组长再组织听课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流程、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亮点等一一进行点拨、指导,促进徒弟深入思考,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最后,组内教师对该徒弟的研讨课进行集体讨论、剖析,从怎样用时更少、效益更高等方面给出教学优化建议。在科学、规范的教学研讨中,组内教师相互信任、无私帮助,专业水平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2.在课题研究中促进学科教改,实现学科教学品质的不断升级。

为了真正落实“为了一切学生的学”的教学指导思想,我们聚焦学生的学习个性,一方面更加关注常态课教学内容的分层研究,一方面通过立项教育科研课题来精准把握每一个学生的真实学情,不断提高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深层变革能力。2014年底,教研组长王大云申请立项了南宁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运用‘翻转课堂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效益的研究”,将教学效益的目标追求彻底转向学生的有效学习、自主发展,以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为核心,借助互联网技术“翻转”课堂,彰显“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理念,重建教学流程,凸显师生课前准备的重要性:教师在课前创建教学微视频、布置相关检测作业,学生在课前观看微视频讲解并完成作业;将课堂传授新知的过程转变为师生在课堂上充分、深入的交流,以此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有效学习。2016年,骨干教师林家荣申请立项了南宁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运用‘网络化教学模式提高师生互动能力的研究”,探索运用信息技术整合物理学科教学规律,把课题研究的重点放在教师的教上,同时探讨教的变化对学的影响。林老师借助我校自主研发的互动教学平台和QQ社交软件,应用系统科学方法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进行优化,重构了互动平台上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和管理几个内容模块。在林老师的指导下,组内每一名教师都建立了所在班级物理学习QQ群,通过QQ群中的作业功能筛选与教学进度相符的题目布置群体作业、分层作业和个性化作业,利用平台自带功能统计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并对学生的学做出基于其本人能力的个性化调整,支持学生互评与教师点评。

另外,在网络化教学中通过触发“智能出题”“需要讲评”“自主练习”等方式加强师生互动,也可以及时解决“学生的学”中所存在的个性化问题。二、抓点谋面,精研教学,全面提高学科教学品质近年来,物理组从理论和实践双向切入,重点研究“优化常态课堂”“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科学备考、减负增效”“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等关键内容,并面向七年级学生开发了一门趣味物理拓展课作为校本选修课,引导学生发现和体悟物理实验的探究趣味,为学生进入八年级物理学习打下基础。(一)拓宽教学维度,挖掘物理学科科学探究之趣趣味物理拓展课是我们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以趣味实验和小制作活动为主要课程内容,所选实验和小制作不同于物理课本上的教学实验,有“浮沉子”“往上走的水”等内容。这些趣味实验多数取材于网络资源,由物理组全体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选出,以能够衔接初中知识、安全可操作、有一定创新特质为选材标准;素材选出后,再由三位骨干教师按照力、电、综合专题等模块对这些实验素材进行筛选、改良,最终通过组内教师共同研讨定案,形成基础的校本教材,明确基本的教学流程和课堂组织形式,特别要求执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探究体验、感知思考的过程,通过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或完成相关器材的制作,引导学生感知物理实验的趣味及用途,完善知识建构,提高动手能力,发展科学创新能力。

在课程框架设计上,我们先精心制作了一个《趣味物理》宣传片,渲染物理世界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物理世界的好奇心,然后指定由学生比较喜欢的青年教师执教这门课程。为了保证课程实施的效果,趣味物理拓展课也需要集体智慧的碰撞:通常先由青年教师根据所编教材,结合实际情况,从网络下载或者自己拍摄创建教学微视频,实施相关教学;再由教研组组织听评课,对该类课型进行教学研讨,重点要求在培养兴趣和动手能力的同时,体现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最后由学生、教研组、教务处共同组织教学评价,不断促进课程优化。趣味物理拓展课作为非中考选修科目,是我们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为学生物理学科学习培养兴趣基础的大胆尝试。

从目前的实践效果看,参加过这门选修课的学生,不仅物理学习兴趣浓厚,而且成绩优良。下一步,我们准备把更深度的趣味物理拓展课引入八年级选修课程,实现两种课程的优势互补。(二)重建教学流程,优化常态教学教学有质量,常态是关键。

为了提高八、九年级物理常态课教学质量,我们提出了如下要求:常态教学必须做到激发学习动机与强化学习效果的统一,注重知识结构与流程设计的匹配,突显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分层递进,追求学生知识与技能、思维与能力在朴实课堂中的真实成长。遵循化繁为简、优化设计、再造教学流程的基本原则,我们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合理编排教学流程,分解教学内容的层次,帮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学习,学会自主建构知识的意义而不是简单地“复制”知识。目前我们有两种常态课:一种是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翻转常态课,一种是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传统常态课。1.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翻转常态课,其典型特征是教师在课前准备教学微視频等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主要包括教师课前准备、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学生课后巩固练习的内容三个教学环节,每一个环节都以学生的学为重要关切。教师课前准备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师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情的了解制作教学微视频供学生课前观看;教师根据视频内容灵活编制6分钟左右的前置练习上传互动教学平台供学生课前练习,前置练习既可以是对视频内容的基础记忆检测,也可以是梯度内容训练;教师设计包含知识清单、学习流程指示、学习方法指导的学习任务单;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后,教师查看学生视频观看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系统自动统计),分析整理错题数据;针对学生的问题和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精准备课,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记录部分学生的个性化问题,做到课堂互动有条不紊,个别辅导有的放矢。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要内容。第一,组织学生梳理知识结构。

教师投影呈现本课学习目标,根据学情数据分析确定课堂上需要重点突破的学习内容。第二,选择性地讲解关键知识,帮助学生解决疑难,一般性问题则组织学生互相合作自主解决。第三,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或者推送习题检测学习效果,或者抛出若干问题引导学生自主研习,再或者运用“抽学号”“定时器”“同层次PK”“投影”等丰富的平台功能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相关训练活动。第四,借助互动教学平台组织学生自主进行智能补缺训练,让学生能够自适应地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完成相应的习题训练和知识巩固,实现个性化的自主学习。

与传统课堂相比,学生课后巩固练习的设计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有了许多灵活性。教师采集智能教学平台分析学生在课堂学习、练习、检测中的各种详实数据,据此设计课后巩固练习的推送策略,或者按题型推送,或者按知识点推送。比如通过分析错误率知识点列表,教师可以选择按题型或知识点手动推送或由平台智能生成补缺题目给每一个学生,强化学生对课前、课中错误率高的知识点的学习巩固和进一步内化,达到一对一补缺的目的。选择怎样的练习推送策略,以学情为依据,最终目的是落实“为了一切学生的学”的教学指导思想。2.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传统常态课,其主要特点是以物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为课堂教学设计和学生进阶训练的主线,使学生在自然习得和内化三维目标的同时,润物无声地滋养学科核心素养。

首先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教学内容分析,确定教学重点。虽然目前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尚未明确给出物理观念这个术语,但事实上已经采用物理观念作为一级主题来统领初中物理课程的知识内容。因此,我们设计了课题内容分析的统一模板,结合课程标准对相关内容的具体要求来分析确定每一章节每一课题在发展学生物理观念中的地位和作用,讨论每一课题对发展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的价值,以及这些课题与学生生活、科技、社会有哪些联系,蕴含哪些学科本质等,进而获得每一课题围绕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重点。例如,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三章第一节《杠杆》这个课题内容分析如下:物理观念,运动和相互作用(杠杆平衡状态、杠杆平衡条件);科学思维,建构模型(杠杆、杠杆的平衡条件);科学探究,先设计实验再探究杠杆操作,发展学生实验设计与操作能力;科学态度与责任,科学探究,了解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等。

其次是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学情分析,确定教学难点。针对具体的课题内容分析学生的现有水平以及从现有水平发展到课程标准要求水平需要经过哪几个阶段,其中有哪些发展障碍等,据此确定教学难点,设计突破教学难点的分层教学策略。还是以《杠杆》这个课题为例:学生在生活中对杠杆现象有一定了解,对杠杆模型中的五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需要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其中对力臂的理解是学生思维的难点,在这样的情况下,设计本课题难点突破策略时,便应侧重发展学生的运动观念、科学思维和建构模型能力。

最后是基于物理核心素养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教学过程。关于学习进阶的研究表明,科学概念的学习可以按照一定的系列逐渐进阶。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传统常态课,其基本教学设计思路不外如此:首先,根据概念理解的发展层级模型进行学情分析,从学生已有认知入手展开循序渐进的教学;其次,创设基于事实经验的真实情境,给学生提供学习支撑;再次,结合学生的自主探究实验,引导学生经历概念建构或规律探索的完整过程,促进其相应能力的发展;最后,让学生实践解决真实的物理问题,从中认识物理学的价值及其与生活、社会、科技的联系。

(三)钻研中考命题,引领科学备考中考是初中部重要的教研主题。自从南宁市实行中考同城化改革以来,我们物理组分类研究了近五年北部湾四市(南宁、钦州、北海、防城港)的中考试题,为每一道题目打好“知识点”“难度值”等标签,录入题库系统,系统便可以根据我们所打的标签将题目进行分类储存了;之后我们再通过计算机云计算,分类统计出各个知识点考点的分布情况及相应难度、相应题型、分值分布等,准确把握中考命题的热点及其对学生各知识板块能力水平要求达到的程度,凭此调校中考备考方向,训练学生应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发现,中考命题融合生活实际和基础知识,注重科学探究与实践应用,体现了物理学科“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特点,这与我们的课改步调基本一致。

除了分析考题,中考备考还要分析本校学生的考情即历次考试成绩及成绩背后的知识掌握情况,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选出最具代表性的问题设置不同梯度的试题,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答题能力,并注意用同类典型题来巩固训练成果,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同类变式训练题目,引导学生学会从模拟到类推到最终掌握相应知识点考点,物理组采用了三阶变式来落实题目编写的梯度与数量,依次安排在预习、学习、巩固三个教学环节:第一阶,相同的题型与难度,只是轻微改变材料背景与计算数字,突出新旧知识衔接和预习成果检测,安排学生在课前完成;第二阶,已知与所求发生细微变化,但题型、内容与难度大致相当,突出教学重点,安排在课堂中随堂练习;第三阶,背景材料和知识内容略有变化,难度也略有提高,强化知识的迁移和综合应用,注重知识覆盖面,安排在课堂小结后完成,用以检测课堂学习成果。“少点时间,多点效益”,不拖堂、不占用自习课,这是对我们所倡导的“减负增效”教学原则的形象化表达。“为了一切学生的学”而展开的研学研教活动,不仅保障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使我校学生在历年中考中保持了出色的成绩,而且切实促进了组内教师的专业成长。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于核心素养培养全面提高学科教研品质研究论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178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