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原创有感22篇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原创有感22篇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4 09:43:06 | 移动端: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原创有感22篇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大家读过没有呢?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原创有感22篇,有需要的小伙伴一起来看一下吧。

篇一

最近一口气读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震撼心灵,洗礼精神,几天来习近平总书记上山下乡的点点滴滴,如电影一般,一回回,一幕幕在脑海回放。这本书汇集了来自知青、村民等亲历者的19篇访谈稿,详细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7年知青岁月。在对每个人的访谈中,简单而朴素地给我们再现了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青春7年,那是人生最宝贵的峥嵘岁月,习近平总书记身上所展现出的那些珍贵品质,是我们必须学习和借鉴的,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精神品格:平易近人,甘于吃苦、赤子情怀

正如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习仲勋老先生为习近平总书记起的这个名字,就是希望他能做个平易近人的人,这一切在知青岁月里体现得淋漓精致,他修窑洞,建大坝,为老汉拉车,为村民找猪等等,平易近人,形成了尊重他人,平等待人,以理服人的待人之道。

1969年1月就离开北京到陕北贫穷的小山沟插队,对于年仅15岁的他来说,面临很大的挑战,环境条件的改变,给生活与工作带来的艰辛和劳苦是他难以想象的。但他很快适应了,一待就是七年,最后还爱上了这山沟沟,立志要改变他的面貌。他也花了很长时间过“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不是没有困难,吃不饱、没柴烧、知己少、家人蒙冤四散、自身前途渺茫;不是心无杂念,正是在家风熏染和齐云大姨的教诲和关照下,他才一步步从一个稍谙世事的初中生变成一个“肯吃苦”、“嘴不细”、拿全工分的“好后生”。

同时永葆赤子情怀本色,把自己完全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千方百计想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生活。从把好点的粮食分给老乡吃,到对贫下中农、老人、儿童、残疾孩子无不真诚相待;从把“娘的心”针线包送给村民张卫庞,把蓝色大衣送给上师范的武晖,到把粮票和钱悄悄压在房东碗底下;从“解衣推食”倾其所有把一切有用的东西送给讨吃老汉,到离开梁家河多年后还给吕侯生治病慷慨助人等,无不体现了习近平对人民群众的真挚情怀和大仁大爱的优良精神品格。

二、学习方法:向家庭学、向人民学、向书本学

习总书记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从小就受到优良的家风教育,父亲习仲勋经历无数的艰难坎坷,但始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家人,他疼爱孩子,教育儿女家夹着尾巴做人,家风之严格甚至“不近人情”。习仲勋经常教育孩子靠自己的本事吃饭,鼓励子女到艰苦的地方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向人民学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习总书记后来深情德回忆说,七年的上山下乡的健康生活对我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

向书本学,习近平在梁家河“有个针缝的时间都读书”,渴求知识,崇学尚读,留下了许多好读书善读书的佳话轶事,从北京下陕北,他带的最多的是书;在田间和炕头,他看的最多的是书;由理论而实践,他沉思追询最多的也是书。他看史书,知古而鉴今;他看洋书,学西为中用;他看马列书,自觉修炼政治品格;他看文学书,努力提升文化素养。在插队期间晚上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开会,通常一两天就要学习一次;在社教运动的时候,大家聚集在一间窑洞里面,在煤油灯下熏面看书,书籍难得,就行走三十多里山路借书,读书精神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三、干事作风:执着奋斗、苦干实干、勇于克难

受访者王宪平、白光兴如是说 :“近平是靠自己踏踏实实干出来的。”入党、提干、上大学都是近平奋斗的结果。”“靠自己”这三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简单,因为家庭成分的原因,青年习近平努力的起点要比别人艰难的多,因此他是梁家河的知青中插队时间最长的,也是全国知青中插队时间最长的极少数人之一。看到昔日的队友陆续离开,他没有抱怨,没有托关系走捷径,而是心系于民,真正扎根于农村,一干就是7年。在入党、上大学方面遇到困难时,他依然坚持党性,自强不息,先后写过8份入团申请书,写了10份入党申请书,这份执着的追求,这种从容和淡定,不得不让人深感敬佩。

苦干实干,勇于克难,基层的艰苦生活,能够磨炼一个人的意志。梁家河的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近平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过“四关”,

当上村支书后,他大刀阔斧地抓生产,组织农民打坝打井,改革创新生产组织方式,设立铁业社、缝纫社、代销点、磨坊,在全省率先引进沼气新技术,实干苦干创新干,让全村较短时间内就焕发勃勃生机,习总书记这种敢担当,能做事,心里装着百姓,干事为了百姓,这种品质,正是我们基层干部应当必备的基本品质,担起该担的责任。做一个“苦干实干”的表率。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习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给我们带来的榜样,是我们当下基层干部学习的标杆,从小立志,深深扎根中国大地,矢志为人民谋福祉,铸就干事创业的历史担当,让我们在自己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实际行动奉献出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力量,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而合力奋斗!

篇二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我已读了两遍,每读一遍心灵就受到一次震撼,就会有新的感受,有新的思考,有新的收获。习近平同志无疑是伟大的,他勤奋好学、博学多才,他志存高远、心系天下,他忧国忧民、敢做敢当,他放眼世界、高瞻远瞩……,他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确实是太多太多。我想,如果年轻人要学一个楷模,那就学习青年习近平,如果人生只读一本砺志之书,那就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青年习近平有理想、有信念,爱学习、爱思考,能吃苦、敢吃亏,善办事、能办事……,学习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我认为,最本质的一点,就是要学习他甘于为民担当的责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有了责任感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承诺,只有有责任感才能够正视困难勇往直前,只有有责任感才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树立高尚人格。

歌德曾经说过,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比尔·盖茨在19岁的时候决定了他的人生目标,要让每一个家庭的桌子上都有一台电脑。他如果为了金钱而工作,他的动力不会持久。直到今天,他的财产已经多到花都花不完的程度,他还肯拿出那么多的时间去工作,因为他有完成工作的使命感。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薪水,更重要的是体现自身的价值。

生命跟时代的崇高责任联系在一起就会永垂不朽。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伟大精神,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他对工作极端的负责。有一次,白求恩在病房里看到一个小护士给伤员换药,发现药瓶里装的药与药瓶上标签名称不一致,也就是说,药瓶里的药不是应该用的药,这怎么行呢?如果要用错了,会出问题的。白求恩严肃地批评了那个小护士,告诉她,做事这样马虎,会出人命的。白求恩用小刀把瓶子上的标签刮掉,并说:“我们要对同志负责,以后不允许再出现这种情况。”小护士挨了批评,脸涨得通红,眼泪都要流出来了。白求恩心里很生气,但他控制着自己的情绪说:“请你原谅我脾气不好,可是,做卫生工作不认真,不严格要求不行啊!”事后,白求恩向政委提出,要加强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才能把工作做好。白求恩不仅用高超的医术救治伤员,他还主动提出,要办一所模范医院,亲自编写教材,亲自制作医疗器械,亲自为八路军医生上课,为八路军培训了大批的医务人员。这也体现了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千方百计改进工作。

责任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基点,是一个企业获得成功的首要因素,是一个领导者应有的高尚品格,是一个民族走向辉煌的必要条件。作为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学员,我们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就是要珍惜当下,抓住机会,努力学习,真正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就是要在人生成长过程中,不断提升理论水平,提高思维层次,强化党性观念,增强综合素养,不管在什么岗位,都要像习近平同志那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承担责任中实现人生的价值,找到成就感和满足,体会到真正的快乐。

所以说,责任感是对人民的最好承诺!

篇三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在单位就认真阅读过一轮,很受震撼;到党校学习后,再次认真研读,震撼感更为强烈。这本书通过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发生在延安梁家河的一件件小事,客观而细致地描述了习近平总书记知青七年的工作、生活情况与思想、理念形成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书的主题就是“党和人民的领袖是怎样炼成的”,也是新时代青年求学立志、做人干事的“教科书”。

其一,梁家河的知青七年,是习近平走上一代领袖之路的真正出发点。可以说,在这七年之前,习近平跟在北京成长的同龄人没有表现出太大差别,七年的艰苦锤炼、七年的倔强成长、七年的灵魂与肉身的深刻磨砺,让他脱颖而出,变得真正与众不同。梁家河的这七年,最大的意义,是奠定了习近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根基,让习近平在思想、性格和理念上基本定性成型,并成为使其最终成长为一代领袖的关键因素。七年往后,无论是回北京读大学、到军队工作、到地方主政,虽然其治国理政之术、战略谋划的能力、抓落实的定力等等能力与水平日益提升,然而,这些都没有脱离七年知青岁月所形成的思想主线,也都可以看得出七年岁月的深深烙印。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方面都是“术”的积累,其来有自,都源于习近平在梁家河七年奠定的基础,是由思想、性格与理念定型后的自然发展。

其二,没有“天生的伟大”,习近平的知青七年,就是一名青年从稚嫩到成熟、从困惑到坚定的历练和成长过程。无论从对知青历史的认知来看,还是从所有受访者的表述来说,习近平能够很好地适应梁家河的环境,安心做七年知青,并为当地百姓作了那么多的实事好事,都认为很不容易,很让人敬佩。然而,从一下乡就面临的“四大关”,到思想上的重重压力,习近平也有一个艰难的适应过程。尤其是思想变化过程,很多受访人有提到,1969年1月到年底,仍是不谙世事的少年;1970至1972年,在探望父亲习仲勋后,思想处于稳定向上、刻苦磨炼的时期;1973年后半年尤其到赵家河整队后,思想明显变化,更为积极主动、勇挑重担;到75年离开梁家河之前,已彻底从苦闷和忧虑中解脱出来,充满信心、充满激情、珍惜机会、真心实意地投身于为群众奉献的工作中去。而能如此好地适应和发展,一名受访人总结了四点原因:强烈的使命感和强烈的忧患意识;深具辩证思维模式,不自以为是;情商高,有定力;肯读书,善学习。这同样是习近平在梁家河七年中,慢慢磨砺形成的性格特质,让他能够从一名普通知青成为梁家河的领头人,也让他从一名清华学生、走到主政一方、再一步步成长为党和国家的领导核心。

其三,从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到全民拥戴的总书记,既是历史和时代的选择,是党和人民的选择,而从梁家河的经历看,也是习近平自身的选择。1969年,作为可以留京的学生,他主动要求到延安下乡锻炼;1969年至1973年,在艰苦、郁闷的条件下,主动选择多读书思考、多追求进步、多与老百姓接触;1972年至1975年,立足于扎根农村、为百姓做实事的想法,主动放弃招工机会,挑起了村支书的重担,直到被推荐到清华大学读书。在学成工作后,放弃在军委总参工作这条顺利的人生路,主动要求到偏远的地方任职,主动走上了一条艰辛的从政之路。可以说,能成为党和人民的领袖,绝对没有什么“天生伟大”,也没有什么“天命依归”,习近平更多靠的是自身的不懈努力,以及关键时刻的正确抉择。

其四,“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在梁家河建立起了自己最重大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追求。梁家河的七年,既让习近平得到了磨砺和成长成熟,也让他一点一滴培养起了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习近平曾表示:“7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这次下去,干得好,将来成就一番大事业,干得不好,就在下面为老百姓做些实事,也没什么”。书中每个受访的知青、村民和社会人士,无一不被习近平一心为群众的情怀所感动;同时,受访人在谈话时,都很自然地直接称呼“近平”,这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群众和知青心中的光辉与亲切形象,也体现了其无与伦比的个人魅力。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15日,站在全世界面前向人民庄严宣示、深情告白的总书记,依稀可见的是在梁家河磨砺了七年的知青习近平。

篇四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运用了报告文学的部分手法和特点,通过采访29位对象,主要包括当年一同下乡插队的知青,也有见证当年知青生活的梁家河村民等,用他们真实的亲身经历和平实无华的语言,为我们再现了一个与平时镜头前所看到的不一样的却更为鲜活、充满立体感、真实的习近平。在书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名共产党人在艰难困苦的条件环境下,如何带着一份初心,默默地为当地人民干实事谋幸福。

书中开始第一个小片段是习近平选择下乡插队。当时15岁的习近平还不到去插队的年龄,本应该再推迟一年才去,而且如果到第二年的话,还可能有留京当工人的机会,这远比艰苦的下乡插队要好得多,但习近平却选择了坚持要去。另一个细节,到了出发那天,“知青专列”开出车站的时候,车上的知青们无不哭成一团,只有习近平在笑。当年毛主席的一句:“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一段时期里上山下乡曾让无数年轻人引以为荣、前赴后继,但真到面对离乡背井、远赴穷乡僻壤的时候,任何人都会产生犹豫,这时候人的认知和行为就会发生偏差,产生矛盾。而正是这两个小细节,让我们看到了在这个考验意志的时候,习近平如何彻底做到知行合一。他毫不犹豫响应号召,选择了放弃北京大城市的生活,毅然走到农村中去,走到基层中去。类似的小片段还有很多,反映出一名共产党人在如此艰辛的环境下始终保持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着知行合一。

近年来,习总书记在众多场合中都强调过“知行合一”的重要性。早在2009年习总书记在河南调研时,就对青年同志提出知行合一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知行合一始终贯穿于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当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我们如何透过《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更好地去认识和学习习总书记对“知行合一”理解与实践呢?

“知行合一”最初是出自于明代王阳明的《传习录》,原来是作为阳明心学的三大核心理念之一:“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这里要特别说明,以前的教科书常常把王阳明误作为唯心主义者代表,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是对他心学思想片面曲解而得出的错误判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阳明心学进行重新考究解读,认为阳明心学是一门包括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实践论、方法论等于一体的古典式文化哲学,置于当代也能帮助我们解决现实问题。2015年,习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讨论时也指出,“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习总书记并不是要我们照搬王阳明的思想,而是在强调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要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根植在知行合一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

1、什么是共产党人的“知”?

很多人通过字面理解,把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的“知”简单理解为“知道”的意思,其实这和原意是有偏差的,这里的“知”是指代“良知”。“良知”是什么?用王阳明的话来说,就是人与身俱来的道德与智慧,是内心本能驱动的善念。“致良知”就是要通达良知所在,一切行动都遵照良知。而对于共产党人,我认为习总书记所指的“知”也并非仅仅指“知道”,乃是更深层次指共产党人的“良知”,何谓“共产党人的良知”?就是共产党人原本的初心和使命。就是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开宗明义指出的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份初心、这份良知,早在97年前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红船上就已铭刻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中,指引着中国共产党人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如果把人的意志比作手中的武器,武器是越磨越损,而意志却是越磨越韧。正是陕北这段艰苦的生活磨炼,铸就了习近平坚毅的意志力,有了刚强的精神武器,使他能从容面对曲折经历,解决困苦艰难,坚定了对生活的态度、对工作的责任和对精神的追求,才能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为民谋幸福这份初心和良知,才能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什么是共产党人的“知行合一”

书中提到梁家河原先是贫困村,在习近平担任村支书后,村子逐渐变得红火,原因是什么?就是“实干”。习近平带领村民修沼气池,打水井,开缝纫社,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身体力行做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把共产党员的初心和宗旨都践行在言行合一、表里合一、知行合一中。因此有人说陕北七年是习近平一生最宝贵的财富,在这里,铸就了他胸怀为民谋福利的信念和抱负,形成了他“知行合一”辩证唯物主义观,才有了后来“与全国人民撸起袖子一起干”的踏实工作作风。实践出真知,有怎样的认识就有怎样的行动,有怎样的行动就有怎样的成效,只有在心里牢记党的嘱托,才能不负人民期盼。

借用总书记在一篇文章《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中回忆:“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这就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真实写照,一个伟大人民领袖的为民情怀。

篇五

那一年

冰与雪覆盖黄土高坡

走一路狭窄的崎岖

少年他来到梁家河

手捧乡亲们送来的热馍馍

他对自己说天道酬勤

我不让岁月蹉跎

1969年1月,不满16岁的习近平来到陕北延川县梁家河村插队,成为一名普通的知青,到1975年10月离开这个小山村,习近平在陕北最艰苦的农村度过了他人生最宝贵的七年青春年华。这一特殊的经历为他后来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帮他系好了“人生第一粒扣子”。

认真研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更能深切感受到青年习近平成长的艰辛与不易,总书记与人民同甘共苦、勇于担当、好学善思、全心全意为民办事的历练故事,是这样的暖心、感动和震撼。

村里的老百姓说“近平一不说空话,不说大话。他说的,都是我们想说的心里话;他做的,都是我们想做的贴身事。”而书中提的最频繁的就是“做实事”三个字,在插队的七年中,习近平带领村民修道路、发展沼气、打淤地坝、打深水井、办缝纫社、建代销店、办铁业社、磨坊、种烤烟,以实干苦干引领群众向过上好日子奋进。是什么促使他这么做?习近平写的《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中就有答案——“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每每读到 “近平教我写名字”、“近平让我当队长”、“近平把粮票和钱压在了碗底下”、“可把近平急坏了”、“近平开会时我们不瞌睡”,这些淳朴而亲切的生活点滴,让我深深感动,总书记是把自己当做“普通农民”而不是“知青”,真正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儿子”,从心底里热爱人民,把老百姓搁在心里,关心百姓的疾苦。七年的知青岁月培养了他与老百姓一生都割舍不断的深厚感情,坚定了为人民做实事是矢志不渝的信念。

在此后的施政实践中,总书记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就是公仆与主人的关系”,“必须从思想和感情深处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先生”,“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总书记对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反映了一位人民领袖的爱民为民情怀,实事求是作风。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该追求怎样的人生价值?当学习近平总书记,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勤学善思,心系人民。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伟大梦想,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齐心协力,努力奋斗,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让世界仰慕中国。

这一年

阳光照在黄土高坡

问一路百姓的疾苦

当年的他回到梁家河

一枝一叶总关情

他对着千山万壑说

这里沉睡着百年的梦想啊

我们要让世界仰慕中国

篇六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以采访实录的形式,再现了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在时代的艰难困苦中总书记扎根农村、刻苦磨炼、勇挑重担,锤炼了顽强意志和优秀品格,培育了深沉的为民情怀。书中讲述了很多发生在梁家河村的小故事,有总书记刻苦读书学习的故事、与乡亲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故事、为梁家河村民做实事的故事,其中总书记担任梁家河村支书期间开展工作的务实态度和工作方法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一是好学上进。学习是一个不断丰富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总书记曾说,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总书记不仅勤奋好学、知识丰富,而且格物致知、分析钻研,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读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就以钱穆、吕振羽等不同版本的中国历史书籍来互相印证,读《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的重要战役》就用图册进行“兵棋推演”复盘。同时总书记又有很清醒的认识,他说,我们读了很多书,但书里面有很多水分,只有和群众结合,才能把水分蒸发掉,得到真正的知识。

二是吃苦在前。凡事身体力行,给别人做出样子来。陕北干旱少雨,为了解决社员吃水和农田水源问题,总书记带领村里人打井,率先跳到冰面上,挖冰块和下面的泥土石头,腿冻得落下毛病。为了解决陕北农村老大难的燃料问题,总书记带头去四川学习沼气技术,回来以后亲自试验,建起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并点火成功,很快普及全省。为了解决村民吃饭问题修建淤地坝时,总书记不仅一直在第一线指挥,也一直在第一线劳动,铲土、打夯、搬大块石头,和村里人一起并肩战斗。用村里人的话说,领导干部必须吃苦在前,这样的人当干部才能让大家信服。

三是公道正派。总书记曾说,要当好一个村的领导,必须一碗水端平。群众最讲究的就是“公道”二字,最信服的就是公正的人。哪怕一毛钱的事,你处理得不公,群众也不答应;10块钱的事,你处理得公道,群众也不会有意见。在分派上级下拨的救济粮时大家都想多分点,谁都说自己家困难。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总书记带着大家去各家各户看每家有多少粮食,当众记录在册,从晚上10点多到凌晨5点,散会的时间和到各家各户考察的时间无缝对接,没有投机取巧的机会。就这样公正地解决了问题,让谁也没有话说。

四是做人的工作。要和农民沟通,先决条件是和他们处在一个阶层。总书记主动用玉米团子和老乡换饭吃,讲一口地道的陕北话,和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获得了非常好的群众基础。总书记认为,智商是重要的,而情商则是关键。在开办铁业社的过程中,铁匠师傅根栓对收入不满意想走,这会给村里带来不小的损失。总书记深入细致地做根栓的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又继续做根栓婆姨的工作,终于打动根栓留在梁家村继续为铁业社做事。做工作说到底还是做人的工作,把思想教育工作做到人心里去,解开人心里的疙瘩,事情也就能顺理成章地做好。

这些工作方法对做好今天的基层一线工作仍然具有很好的学习借鉴意义。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的领导干部肩负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工作部署的“最后一公里”责任,而基层的情况又往往复杂多变。总书记曾说,人生处处留意,皆有学问。学习掌握总书记在梁家河村工作期间的工作方法,融会贯通于实践,在日常积累时好学上进、厚积薄发,在发挥领导作用时身先士卒、吃苦在前,在推进工作时公道正派、不藏私心,在遇到困难时发挥情商、做好人的工作,是我们做好新时代下基层一线工作的珍贵法宝。通过阅读此书、深刻理解总书记的为民情怀,使我们进一步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篇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重要创新性理论成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情到深处自然而然的思想流露,既反映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科学内涵,又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深情厚意。“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一个珍视人民的国家也必将兴旺发达。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时刻牵挂的,正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他多次强调,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在一次次的基层调研中,习近平都率先垂范,在细微处展示着领导干部应该如何亲民、爱民、为民着想。无论是对困难群众的关怀,还是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无论近平当年梁家河村的知青和支部书记,还是现在是全党的总书记,他的心一直都在我们老百姓中间。《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记录着习近平植根人民拥抱大地历练铸就的大爱深情:

对革命前辈的恭敬之情

张贵林是一名德高望重的老党员,梁家河村的老支书,其母是一位深明大义的革命母亲。张贵林母亲过世时,习近平刚到梁家河才几天,听说后就亲自去凭吊,面向炕上的老人遗体恭恭敬敬地鞠了几个躬。同去的人看到这一幕,体会到习近平对革命前辈的真情实感,心中十分感动。一次,习近平到文安驿公社赶集,在街上碰见一个讨饭的老汉,自称是习仲勋过去的卫士。习近平二话没说就将身上的钱、粮票和身上的外套一并送给老人。在经济拮据的状况下,这种解衣推食的慷慨助人仗义疏财的人格真是难能可贵,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对革命前辈的尊敬。

对残疾困难群众的体恤之情

梁家河村有个叫灵娃的孩子,有点智障,总受人欺负。习近平对他没有过疾言厉色,总是和蔼对他,令灵娃的父母很感动。1993年,习近平从福建回到梁家河看望乡亲们,得知灵娃和母亲生活十分困难,给他们留下伍佰元资助费。村民吕侯生1994年得了骨髓炎,无钱治病,写信向习近平求助,习近平直接寄来伍佰元路费,让他到福州治疗,差不多每天晚上都到医院看望他。1999年,吕侯生作了截肢手术,习近平知道后,替他支付了所有医药费,说出这样义薄云天的话:“侯生,给你治病,是我自己花钱,花多少我都愿意。”

对乡亲生活的关心之情

1993年,近平在福建工作,他抽时间回到梁家河来看望乡亲们,村里人欢天喜地迎接他,都叫他到自己家里去吃饭,他怕给乡亲添麻烦,就在我们村上食堂吃的。近平还给村里带了茶叶和报时钟,家家户户都有份。当时大家都没有手表,近平给买的报时钟,既能看时间,又能报时,非常实用。

2015年春节前夕,近平和彭丽媛老师一起回到梁家河来。还没到村口,近平就提前下车了,他和前去迎接他的村民一起往村里走。路过当年修建的淤地坝时,近平站在坝边看了好久。冬天的坝地上,矗立着一排排笔直的树苗。近平问随娃:“随娃,种树苗比种粮食收入高吗?”随娃说:“高一些,而且更好管理。”近平又仔细看了坝地的溢洪道,还有石头垒起来的护坝坡,看到都没什么问题,他就放心了,并嘱咐随娃要加强管理和排查,注意雨季的土地安全。

近平又问随娃:“咱们山上现在有啥?”随娃告诉他,这几年,陆续都栽上了果树,有的开始挂果了。近平很高兴,就说:“那咱们上去看看。”随娃说:“路不太好走。”近平说:“没关系,咱们慢慢上。”到了山上,近平看到了果园,问:“现在咱们种果树效益怎么样?比种粮食收入多多少?”随娃说:“效益还不错,只要有销路,收入多十几倍都不止。”近平又问:“种果树的成本投入高不高?”随娃回答他:“不算很高,比如一亩地的果树,不算人工成本,如果只是打药和施肥,一千多块钱的成本就够了,几年时间树开始挂果,每年都可以收入几千元。等树越长越大,到了盛果期,每年收入可以达到两万以上。种粮食就差远了,咱们这边土地肥力不够,每年能产六百多斤粮食,也就收入几百块钱。”

近平很关心村里老人的保障,问随娃:“现在梁家河的老年人每个月都有补助吗?”随娃说:“有。咱们村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一个月一百二十五元;随着年龄增加,补助也会增加。”近平又问随娃:“合作医疗覆盖情况怎么样?每个人都有保障吗?”随娃说:“都有,所有人都在合作医疗保障范围内,投保率是百分之百。村里人到延川县去看病,可以报销百分之七八十;到延安市区看病,可以报销百分之五六十。”

习近平隔了这么多年,又回到他年轻时生活过的这片土地,心里肯定有很多回忆和感想。他张口说的、问的,都是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情况,收入、医疗、养老……从这里,我们能看出他的务实和诚恳,看出他心里一直惦念的是什么。

篇八

1969年,不满16岁的习近平离开政治运动的火山口——北京,远赴陕北农村插队当知青,一驻就是七年。七年的时光并不长,谁也没有想到,这七年,这片黄土地,这片黄土地上的人民,会成为催生新时代伟大思想的理论源头,会成为波澜壮阔的新征程的实践原点,历史将梁家河这一小地方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大思想紧紧地联结在一起。

小地方蕴含大学问。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回梁家河探望乡亲,给全国人民拜年。在梁家河,习近平深情地讲到:“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获得。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一方面,梁家河的百姓以他们的宽厚心怀,收留养育了习近平,教会了他劳动,教会了他生产技术,解决了他的衣食之忧;另一方面,梁家河的艰苦岁月,又给年轻好学爱揣摩的习近平很多的启迪,这种启迪和学问,我看最主要的有两条,一条是做事的学问,它让一个知青娃娃知道什么是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另一条是做人的学问,怎样与群众相处,怎样做群众的工作,怎样写好一个大写的人。

小习惯涵养大智慧。当其他知青去串门蹭饭的时候,习近平痴迷于阅读和学习之中。他碰到喜欢看的书,就要把书看完;遇到不懂的事情,就要仔细研究透彻,这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小伙子,在填不饱肚子的时候所要做的“必修课”,生活上的食粮不够,他用精神上的食粮来补。这种爱学习、爱琢磨的习惯从青少年时期就在他的身上扎了根,随着他走南闯北主政各方,成为他汲取力量、增长本领的“充电器”,成为他披荆斩棘、负重前行的“加油站”,最终汇成一片智慧之光,闪耀世界。

小作为彰显大担当。1974年,习近平当选为梁家河的大队支书,虽然当村支书的时间很短,但凭着苦干实干的精神,他先后为梁家河修了四座大坝,挖了水井,建起了当时全陕西省第一座沼气池,还给村里种了蔬菜,组建了铁业社、代销社、缝纫组等,这些现在看起来不太显眼的政绩,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却要冒着被扣帽子的政治风险,并极大地改善了梁家河乡亲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正是有了梁家河铁肩担道义的始于足下,为他千里之行的执政之路奠定了自信之基和担当精神。

小答案蕴含大情怀。当老首长耿飚挽留他到野战军去时,习近平坚持要到地方上去。他说:“这次下去,干得好,将来成就一番大事业,干得不好,就在下面给老百姓做些实事,也没什么。”话虽朴实无华,力却掷地有声,这是一个黄土地的儿子,对神州大地的深深爱恋,对基层百姓的深深依恋,这种为民情怀,以人民为中心的伟大情怀,过去在梁家河,今天在全中国,奔流澎湃,激荡回响!

篇九

习近平总书记是第一位出生和成长在新中国的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他有过曲折的少年时代,奋斗的青年时代,梁家河7年知青岁月,无疑是他人生经历中十分重要的起点。《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收录了对29个采访对象的口述汇集起来的19篇采访实录,受访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用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陕北7年知青岁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再现了习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经历。经过几天的认真研读,被总书记那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的深深的为民情怀所感动,正如书中陶海粟所说,“为群众办实事是习近平始终不渝的信念”,使我更加自觉地树立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党中央核心、全党核心意识,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人民的必然选择。

一、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奠基于陕北知青岁月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提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强调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强调“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强调精准扶贫,强调乡村振兴战略,直接来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群众尤其是对农民农村的深入了解和真切感受,特别是7年与老百姓同甘共苦、水乳交融的人生经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回忆说:刚到农村的时候,一到春耕时节经常有要饭的来。当时在一些北京知青的概念里,觉得要饭的都是不好的,甚至是“坏分子”“二流分子”,不给他们吃的东西,有的还放狗去轰他们。岂不知道当地老百姓有“肥正月、瘦二月、半死不活三四月”的说法,到了三四月家家都是“糠菜半年粮”,婆姨带着孩子出去讨饭,把粮食都给壮劳动力吃,让他们忙春耕。这种情况,是知青们在农村生活了一段后才了解到的。对当地群众贫困状况的这种了解,让总书记那时就知道老百姓最缺少什么,最需要什么,最期待什么,也催生他、促使他尽力为乡亲们办些实事。在梁家河,他组织带领群众修道路、打淤地坝、办铁业社、建代销店、打大口井、发展沼气,以自己的实干苦干引领群众向过上好光景奋进。延安时期,习仲勋被毛主席誉为“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近平总书记继承了父辈革命家的可贵品格,在陕北7年插队生活锻炼中,由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脱胎换骨为群众眼中“吃苦耐劳的好后生”,一心让群众过上好日子的领路人。多年后他说:陕北7年,最大的一个收获,就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是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

二、习近平总书记披荆斩棘、攻坚克难的决心、魄力在陕北知青岁月立志办大事中得到体现

我们党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特别是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政治生态明显好转。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来自他扎实的实践基础,在陕北知青岁月中也得到体现。就拿习近平当支部书记后做的第一件事在村沟口打淤地坝为例,计划之初,大家都不支持,因为那个坝的位置在正沟,建坝位置面临山洪高强度的冲击,几百年来这个位置都没修过淤地坝,村民思想比较保守,认为老祖宗没办成的事,自然有没干成的道理。但习近平坚决想把这个坝打起来,他不仅自己挨家挨户做工作,还请黑子帮忙。他把打坝后水的流向、河口加固等方案周密计划好后,靠着外地人为梁家河人办实事的决心、诚意打动了村民,付出全部热情和精力,白天晚上,起早贪黑,一线指挥,并肩战斗,顺利地将该淤地坝建好,坝顶的大片土地,得以生产粮食。

三、习近平总书记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从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知青岁月中找到答案

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坚定理想信念,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加以强调的。他是这样要求全党同志的,更是这样身体力行的。这一点,从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知青岁月中能找到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梁家河插队时吃苦耐劳、好学上进,广受村民称赞。但因为所谓“家庭问题”,入团入党对他来说是那样的希望渺茫。正如曹谷溪说的:“在实现人生价值的时候,别人做事从‘零’开始,习近平却要从‘负数’开始。”面对组织上的冷遇,他没有抱怨,没有气馁,没有放弃,而是锲而不舍、坚定不移。他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才在1972年秋天入了团。同样,他反反复复写了10份入党申请书,最终在1974年春天入了党。当身边的知青或当兵、或招工、或推荐上大学,一个个相继离开梁家河,只剩下他一个人的时候,他不急不躁。当他下定决心留下来的那一刻,他就把自己看作了黄土地的一部分,把自己看成为一位陕北农民,把理想信念体现在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上。跟社员一起用挑子挑着羊粪和牛粪往山上送,扁担把他的肩膀磨得一层一层掉皮、出血,就用衣服垫着继续挑。办铁业社、办缝纫社、办代销点、办磨坊,件件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在带领乡亲们干事创业的实践中,他做到“干一件成一件,没有哪件事情是半途而废的,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想办法克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后来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茫、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都是黄土地的儿子。

3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全票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这充分体现了党的意志、人民意志、国家意志的高度统一,充分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心声。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全党的核心、党中央的核心,是在人民中孕育、在实践中缔造的历史逻辑必然。

篇十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还原了一个个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与人民同甘共苦故事、刻苦学习的故事和在艰苦环境下历练的故事。读完这本书,感受了一次心灵上的冲击和震撼。总书记的知青岁月为指导我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树立了光辉典范,总书记身上彰显的优秀品质、人格魅力,是每个党员干部锤炼党性学习的生动范本!

感悟一:志存高远的信念。

面对特殊时期和不公对待,习近平总书记从来没有对党产生丝毫怀疑和动摇,以无比坚定的革命意志和精神境界,建立起了对党、对党的事业、对为人民服务的坚定和执着,并为之无私奉献、不懈奋斗。他和无数像他一样不懈奋斗的中国共产党人所展现的那种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理想信念是支撑人在平凡岗位和生活中负重前行的最大动力。在工作中,谁都有过日复一日的枯燥感,会有伏案加班的辛苦,但是无论在任何岗位,只有把自己的工作当成一份事业去做,以“中国梦”的蓝图为指引,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理想,才能在繁重的工作压力和困难挑战中坚如磐石、始终向前,承担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历史使命。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个从小只在课本里学习和复述的重要目标,即将由我们这一代人亲眼见证和参与其中,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所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应当成为我们铭记心中的箴言。今天,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始终高扬理想信念的旗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感悟二:心系群众的情怀。

“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七年知青岁月时的感言。在梁家河插队的七年,是他真正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老百姓同甘共苦、水乳交融的七年。那七年,他与父老乡亲打成一片、融为一体,从不会做饭、不会干农活,到成为乡亲们眼里能挑120斤麦子走10里山路不换肩、“有知识、点子多”“吃苦耐劳”的好榜样。正是在与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的过程中,完成了自己人生的一次蜕变,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孕育了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近平总书记回忆起梁家河往事,曾经深情地说:“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是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从中深深感受到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真正意义,总书记融入群众、植根群众、造福群众的群众工作方法,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烙在心上、落在实处,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在新时代,新起点,更要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感悟三:勇于担当的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自觉的责任担当。下决心扎根农村,立志改变梁家河的面貌,在这七年时间里,他靠自己的苦干实干做出了一番成绩,在实干中找到人生的目标和方向。责重山岳,能者当之。习近平总书记20岁出头就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他不仅自己积极劳动,还带领广大社员苦干实干,打出了梁家河第一口吃水井,建立了第一个铁业社、缝衣社、代销点和第一座磨坊、淤地坝,建成了陕西省第一个沼气池,件件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群众生活逐步改善,村民外出乞讨成为历史,这一桩桩鲜活生动的事例,生动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敢作敢为,执着奉献,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的责任担当。正如书中受访者王燕生所讲:我们这个国家,正是因为有一批近平这样的人——未必都是领导干部,可能是工人、农民、教师、医生,无论是不平凡的人,还是平凡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热爱这个国家,愿意穷尽毕生为她而奋斗。所以,中国才会像今天这样,有这么快的发展和这么大的进步,而且有这么美好的未来。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决胜小康的关键时期,更需要党员干部敢于担当。

感悟四:艰苦奋斗的精神。

当年,习近平总书记是“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面对贫苦的农村生活,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闯过“四大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积累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实践证明,只要有乐于吃苦的劲头,再苦的环境也能适应,再难的问题也能直面解决。回过头来看,正是陕北这段艰苦的生活磨炼,锤炼了习总书记坚忍不拔、坚毅刚强的性格,铸造了他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情怀,使他成为在艰难环境和曲折经历中成长起来的党的领袖。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只要有乐于吃苦的劲头,再苦的环境也能坚决克服,再难的问题也能直面解决。虽然现在各方面条件已大大改善,但吃苦精神不能忘。

通过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了解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实干苦干、植根人民的成长历程,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党的领袖、人民领袖发自内心的崇敬与爱戴,进一步把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统一领导内化为坚定的信仰信念和自觉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篇十一

近日,我认真研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并按照课程安排,参加了省委党校吴松山老师的研讨教学专题,课堂上还有部分同学们作了发言,我深受教育和启发。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一曲嘹亮的青春之歌、是一曲昂扬的精神之歌。书中的故事,反映和投射出青年习近平在苦难磨砺中锤炼精神品格、实现精神升华的历程,犹如阵阵春风吹进读者的精神世界,让人肃然起敬、深受感染,不知不觉间精神受到洗礼。这部书让人们闻到了信仰的味道,感受到了精神的伟力。

总书记自己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写到: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茫、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习近平先后递交了十次入党申请书,在一次次被拒绝的过程中,尽管也有不解、委屈,但对党的信仰、对党组织的忠诚愈加坚定执着,奠定了“以身许党”的基石。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我们增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的生动教材,是我们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性教育的必备教材,是我们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把金钥匙。将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与学习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深刻理解和认真践行书中展示的青年习近平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立足本职工作,爱岗敬业,达到锤炼党性、提升素质、增强“四个意识”的目的。七年知青经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起点。

这本书是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鲜活教材,是当代青年励志成才学习的榜样,是党员干部强党性、有作为和优素质的生动范本,也是国际社会全面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珍贵历史资料。讲述了青年习近平在人生最低谷,且前景未知的境况下“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再现了习近平在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展示了青年习近平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和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把习近平拉回到一个普通青年给读者看。记录了人民领袖如何“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的成长经历。给读者描绘了一位深深扎根于农村、扎根于农民的朴实青年,一位胸怀理想、执着追求的壮志青年,一位忧民之苦、感时之艰的大爱青年。

(一)学习他刚毅坚定、吃苦耐劳的意志品格。七年的知青岁月,锻造了习近平总书记刚毅坚定、吃苦耐劳的意志品格。年仅15岁的习近平与几个知青一起住窑洞、点煤油灯、睡土炕、干农活,跟着老乡学,人家咋干,他咋干。 从种地到拉煤,从打坝到挑粪,他还学会了擀面条、蒸团子、腌酸菜的生活技能。青年习近平七年的知青岁月,为党员干部和广大青年树立了可亲可近可敬可信的光辉榜样。

(二)学习他心系群众、爱民为民的家国情怀。这本书为我们展开一幅幅青年习近平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情同手足、血肉相连、鱼水交融的历史画卷。总书记曾经回忆道:“那时候,我和乡亲们都住在窑里、睡在土炕上,乡亲们生活十分贫困,经常是几个月吃不到一块肉。我了解乡亲们最需要什么!”当村支书时,他带领群众在梁家河打出了第一口深井、建立了第一个铁业社、缝衣社、代销店、磨房,建成了陕西省第一个沼气池,使梁家河成为全省能自行解决照明供热的第一村,打建了至今仍是梁家河村最好的淤地坝。他上大学离开的时候,十多位村民一直送到延川县城,依依惜别。在当时的农村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下,办这些事极为不容易、极为了不起。

(三)学习他不变的“初心”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七年的知青岁月,铸就了习近平总书记不变的“初心”和坚定的理想信念。逆境最能检验一个人的意志和追求。青年习近平面对的苦与难无疑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而更为感人的是他坚韧不拔的政治追求。对于常人来说,只要现实表现好,就容易被组织接纳,但因为所谓“家庭问题”,入团入党对他来说是那样的希望渺茫。“在实现人生价值的时候,别人做事从‘零’开始,习近平却要从‘负数’开始”。7年中,他矢志不移,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终于得以入团、入党,并担任梁家河村大队支部书记。

(四)学习他读书学习的良好习惯。受访者曹谷溪回忆说:“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他从来没有忘记博览群书。在土窑洞里的煤油灯下,每天他都要读书到深夜。据我所知,上大学前,他就通读了三遍《资本论》,写了厚厚的18本读书笔记!”。总书记自己说:“我在陕北农村插队,听说一个知青有《浮士德》这本书,就走了30里路去借这本书。”实践表明,青年时期所养成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以及通过学习所养成的思维能力,可以伴随人的一生,发挥长远影响。读书学习成为了青年习近平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他的生活爱好和精神追求,这样的爱好也养成了他特有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积淀了厚重广博的文化素养、知识素养、历史素养和理论素养。

(五)学习他善于思考、注重实践的良好习惯。七年的知青岁月,养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善于思考、注重实践的良好习惯。习近平回忆道:“我并不觉得农村七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从梁家河的窑洞到清华大学的课堂,从基层工作到治国理政,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他赴四川学习沼气技术,并结合延川的气候研究施工,推动梁家河兴建起陕西第一口沼气池过程中遇到过质疑和不理解,但他不急躁,也不粗枝大叶,以各种方式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大家的认可。受苦受难的七年,也是苦干实干的七年,他用每一滴汗水和每一份付出,生动诠释了,党的领袖,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得益于艰苦环境的造就、得益于苦心立志的奋斗。

正如吴松山老师课堂上讲的,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早学早受益、深学深受益、长学长受益。

篇十二

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每个人都有一个历练和成长的过程,哪有什么天生伟大,一切都是事在人为!

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很受启发。人的思想问题是最难解决的,共产党人就善于做思想工作。习近平总书记16岁的年纪就下乡插队,家庭受“文革”影响,忍受各种不公,他也迷茫彷徨过,但他始终包含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困境中依然善良、努力、学习、思考、劳动。。。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段话所蕴涵的思想,充满了实践论和辩证法。回过头来看看,七年的知青正是习近平总书记“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人生第一站,是他读懂人生、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国的重要起点。用他的话说,有知青“这碗酒垫底”,以后人生岁月中遇到的各种风浪和困难又算得了什么!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我们大多数人都很难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下乡过四关的切身感受了。今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这条奋进的路上,没有天生的伟大,一切都要靠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为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努力!曾文正公说过人生最不可辜负的两件事:进业修德。我个人认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上,我们每个炎黄子孙都应心存善良、读书致知、勤于实践、担当有为。

一、心存善良--养善良方高枕眠

人生天地间,如白驹过客,有起起落落,有海阔天空的,也有恩怨是非的苦恼,也终是云淡风轻的历练,花开花落轮回间,风景在辗转,总有些留不住的,也总有抵达不了的,善良豁达才会释然,明朗才会踏实。柔和者,自然;大度者,自然超脱;深远者,自然开阔;有容者,自然。

一个心中藏着远方的人,心胸自然是开阔的,不会因为眼前的而计较,也不会因为而感伤,即便生活,不一定是你想要的样子,你也要学会坦然面对,即便这个世界对你冷漠,你也要报以,因为只有内心明朗善良,才有坚定的脚步和远方。做一个内心明朗善良的人,与人交往,心存温暖,你温暖了,你的心才会柔软,才会唤醒最纯朴的情意。阴暗是心魔,让人的心胸变得狭窄,猜忌是一道墙,隔着一颗想要靠近的心,狡诈更是入不了人的眼,唯有内心的善良与真诚,才能建起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要胸怀宽阔,多一些和理解,无论何时,都要坚持自己的善良,并善良的力量,心有慈悲,眼里才会有爱,定会更美好。

二、读书致知--采得百花终成蜜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夕阳之辉。一个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断提高,与其始终如一的学习是分不开的,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坚持学习让人始终处于不败之地,反之,没有知识的不断补充和积累,人便会落后于时代。歌德说过,谁落后于时代,就将承受那个时代所有的痛苦。特别是在现今知识爆炸的年代里,不能接触新的知识便会被时代所淘汰。

然而,学习也是分层次和格局的。诸葛亮《诫子书》曰:“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识,非学无以立德”。这句名言除了告诫人们学习的重要以外,还提出了学习的不同层次和格局。其中,“非学无以广才”说的是学习的第一个层次,即“学以致用”。国家要跨越发展,人要提高层次,学习就不能停留在“学以致用”的实惠主义、功利主义的低点上,应该向“非学无以致知,非学无以立德”看齐,要学以致知、学以立德。

三、勤于实践--纸上得来需躬行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了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马克思说:“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人们正是在实践的客观结果中直观到了自己的本质力量。在《实践论》一文中,毛主席指出: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因此,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自觉能动性、直接现实性等特性。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总是社会的人,即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实践的社会性决定了它的历史性,因为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水平都是受一定的社会条件所制约的,都是随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因而都是具体的、历史的。而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

四、担当有为--长风破浪济沧海

担当有为是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也是党员干部的为政之德。

当前,“脖子以下”改革全面开启,可能遇到“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的困难,可能遇到“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挑战,最需要担当者挑起担子,担起责任。可以说,是否敢于担当任事,是否敢接烫手山芋,决定一个人的贡献作为,也决定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盘根错节见利器,大事难事看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为官避事平生耻。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品格;有多大担当,就能干多大事业”。作为领导干部,要时刻保持忠诚、干净、担当,与时俱进提高能力素质,真正做到靠本事和作风吃饭,拿数据和实绩说话,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要有善于担当的能力本领。“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干部有想干事、敢担当的精神和本领,首先要解决“知不抵位,识不符职”的问题。作为领导干部,要时刻保持“本领恐慌”的危机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筑牢干事创业根基。要加强学习研究,加强调研思考,加强实践锻炼,提高掌握国际标准、国际惯例、国际法则和现代科技知识的能力,提高洞察全局、思考全局、谋划全局、指导全局、配合全局的能力,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的能力。要提高抓工作落实的本领,善于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来观察和分析问题,提升应对复杂局面、推进改革发展、化解矛盾纠纷和实践能力。

要有为民担当的优良作风。“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尽其责”。习近平总书记说:“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这深刻诠释和回答了为谁担当的问题。作为领导干部,要时刻把“三严三实”铭记于心、落实于行,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就坚决改、彻底改、一刻不耽误地改,始终以优良的作风为民担当、为民干事。要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忘,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变,更加注重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敞开大门、请群众参与,把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深深植根于思想和行动中,使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落地稳、扎根深。

篇十三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听了刘娉副教授的授课,与同学们的探讨,特别是结合自己大学毕业后经省委组织部选调到基层贫困乡镇工作的实际,感触深刻,感悟良多:

一、真情融入、真心付出。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确实是带着真情和真心来到梁家河后队下乡插队。例如:“刚到梁家河几天时间,他就能够对农村一位过世的老人、人位老党员的母亲恭敬地吊唁祭奠鞠躬”、“他在梁家河,对贫下中农,对老人、儿童、残疾孩子,都是一片爱心,真诚相待”、“他把他妈妈齐心在他插队离京时送给他的绣着‘娘的心’的针线包送给了张卫庞”、“他把好一点儿的玉米团子分给老乡吃,自己主动吃难咽的糠团子”、“他说自己是个普通农民”。正因为习近平总书记如此真情地把自己融入群众之中,如此地关心群众的饥寒,如此真心地为群众付出自己所能所有,梁家河的群众才会无私地接纳他、帮助他,才会送给他七年吃的唯一一碗白米饭,才会有十八大闭幕延川老百姓坐在电视机前看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中外记者讲话时还真心地说出“可不敢说错话。咱慢慢的,可不敢把话说错了”。想想自己当年大学毕业被选调下基层到贫困乡镇工作,刚到乡镇工作时认为凡事讲道理,下到村里也往往只注重去与群众谈政策、讲道理,而没能真心地去与群众交感情,结果经常碰钉子甚至有些工作无法开展下去。所以说,我们党员干部只有把自己摆进去,真情地去认识群众、融入群众,真心地为群众去付出,与群众打成一片,群众才会真正地接纳你、帮助你、支持你,你的工作才能有效开展,你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

二、放下架子、学会吃苦。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城里长大的青年,从繁华的首都来到黄土高原的山沟里,面对一些无端的非议和“特殊对待”,面对“别人是从零开始,他要从负数开始”,能够放下高干子弟的架子,克服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四大关”等种种困难,安下心来劳动、工作,一干就是七年,实在不容易。例如:“刚到生产队的几天,身上都被跳蚤咬得起了又红又大的肿包,奇痒无比”、“主要是粗粮多,加上没有油水,肚子里总是感觉空空的”、“刚到生产队时劳动积极性不那么高,但经过思想变化,与老乡接触多了,劳动也习惯了,养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工分也涨到跟一个强壮劳力一样的一天10分”等等。正是有了能够放下架子的态度,有了能够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让习近平总书记从下乡知青到村支部书记、到县委书记、市委书记、省委书记,到中央总书记,一步步走上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想想当年刚到乡镇工作,面对工资低、工作杂、食宿差、语言不通等各种困难,一开始还是有点畏难情绪、有点安不下心来,后来慢慢习惯了、想通了,才安心工作。正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党员干部必须要有吃苦的精神,才能够真正扎实投入工作。

三、踏实工作、办好实事。习近平总书记到梁家河后,在生活上、劳动中与老百姓接触,越来越多地了解到当前农村的落后和老百姓生活的艰苦,对他们很同情,激发了为老百姓做实事的志愿,充满信心全身心地投入为群众奉献的工作中,踏踏实实地为群众办了很多实事、好事。例如:“他刚担任村支书时,在村里办了一个铁业社,不仅供应本村农具使用的同时,还能有一些创收”、“他上任后做的每一件事都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做成的,需要处理各种矛盾和情况,做各种细致的工作,才能顺利地把工作开展好。他做群众工作很注意方法,也很人性化,从不采取强势、高压的做法,总是尽量做思想工作,把人的思想弄通了,心里疙瘩解开了,事情也就顺理成章做好了”、“他带领村里人打井,经过调查,选好泉眼定位,把整个基建队全都调上去挖成了一口井,不但解决了前队社员吃水问题,水量也足够浇地用,生产和生活都顶上用了”、“他到四川遂宁县学习沼气技术,还请了一位技术员到梁家河帮忙办好了沼气”。还有他带领群众修淤地坝、修路、办扫盲班、办代销店、缝纫社、种烤烟、搞磨坊等等。我们党员干部就必须要踏踏实实地干好岗位工作,多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好事、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以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切实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篇十四

最近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生活》,常常被一件件平凡的生活小事感动。掩卷深思,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该书主要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年时代下乡插队的故事。通过采写与总书记当年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乡亲和知青们,以面对面谈话的方式,真实细致地向我们呈现了习总书记青年时代于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在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村插队时的生活、劳动、学习的点点滴滴。伟大的人物不都是干惊天动地的伟业,一些细微小事往往显露出高尚伟大的情怀。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在当年条件艰苦、物质匮乏的时代,梁家河无疑只是中国的一个缩影。难能可贵的是,总书记在那种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以非凡的意志战胜困难,扑下身子与劳动人民一起,带领乡亲们发展生产搞建设,还时刻不忘读书学习,在实践中锤炼品质,在学习中增强本领,并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体现出感佩人心的人民情怀。书中让人感动的地方比比皆是,有几件小事给我印象十分深刻。

第一件是“吃生肉”的故事。这里的生肉不是现在的生猛海鲜,而是生猪肉。由于当年普遍生活困难,知青和老乡们很少吃肉,肚子里缺油水。有一年过春节,他们买了些猪肉,猪肉质量不错,“感觉肉像玉雕一样整齐漂亮”,这也是爱之深念之久才有的表现吧。那天他们包了些饺子,在准备煮饺子时谈到国外有一种很嫩的小牛肉可以用刀切成薄片生吃,于是他们也用刀试着切成片,你一片,我一片,蘸着酱油生吃。也许是饿的时间太长了,肚子里没有油水,真的把那块生猪肉的瘦肉部分全部吃完了。生肉吃完后,费了两三个小时包的饺子也在20分钟内风卷残云般吃光了。以现在的眼光和卫生常识,我们很难想象生吃猪肉的情景。这是只有在物质极度缺乏、生活异常困难的情况下才会发生的事情啊!

第二件是讲读书的故事。总书记历来重视学习,插队当知青的时候就热爱看书,当时他给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书多、爱看书。当年去延川插队时,他带了满满两箱子书籍。总书记读的书种类繁多,涉及面广,不管在窑洞、田间地头,还是赶集出差,也不管白天黑夜,他都书不离手,孜孜不倦地从书的海洋中汲取营养。有时晚上看书,因为怕影响同伴睡觉,就把灯移到一旁,用身体挡住光线。有一次看书到深夜,第二天跟人聊起,他调侃说:“昨晚看书至深夜,四周寂静,颇有些‘世人皆睡我独醒’的味道。”正是由于爱读书,而且长期坚持读书,这为总书记在年轻时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提供了丰富的知识积累,对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为他一步步走上重要领导岗位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第三件是帮助讨饭老汉的故事。有一次,青年习近平与同伴去文安驿公社赶集。因为喜欢看书和抽烟,原本计划是要买些煤油和香烟的。煤油是晚上熬夜看书点煤油灯用的;烟则是最便宜的“经济烟”卷烟,9分钱一包。到了集市,总书记听人说集上有个讨吃的老汉,是他爸爸原来的卫士,就跑过去问了情况,把身上所有的钱、陕西省粮票、全国粮票,全部掏给了那个老汉,还把外套也脱下来给了讨吃的老汉。后来同伴问总书记会不会受骗,总书记说,那么贫穷的老人,一路乞讨,怎么能不信任人家呢?总书记对讨吃老汉这种倾其所有、倾囊相助的行为,正是他对劳动人民理解信任、关心爱护的深切情怀所致啊!

伟大的灵魂每每相似。3月14日,继爱因斯坦之后,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霍金与世长辞。霍金曾说:“要仰望星空,不要低头看脚下。无论生活多么艰难,请保持一颗好奇心。你总会找到自己的路和属于你的成功。”习近平总书记就是这样,他在异常艰苦的知青岁月中,在大西北苍凉厚重的土地上,经受了重重困难考验,汲取了丰富的营养,锤炼了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终于从梁家河小山村一步步走来,成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他的事迹告诉我们,不管一个人处在多么艰难的境地,一定不要丧失勇气和上进心,只要心怀梦想,奋发努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步一步坚实前进,就一定会实现人生的价值。

篇十五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我在党校学习期间完整读完的第一本书。自打开书的那一刻起,心中就一直充溢着感动,总想抒缓一下。掩卷细思,习近平同志从一个“普通农民”成长为全党的核心,一路走来,其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如果说确立核心是时代的需要、党的建设需要话,得到全体人民衷心拥护的核心则必须有高尚的人格魅力。《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正是通过一个个当年的知青、村民朴实的口述给我们展示了后生近平的人格魅力。

一、至真至善的待人之道

听闻一位深明大义的革命母亲去逝,后生近平冒着被扣“封建落后”帽子的危险,到前辈的遗体前恭恭敬敬地鞠了几个躬;面对对大伙经常欺负的智障儿童灵娃,后生近平给予的是宽容和关爱;面对落迫的革命前辈,后生近平把自己的衣服及身上所带的钱及粮票悉数送与。正如编者在前言中所言:古人赞美慷慨助人、仗义疏财的人有“解衣推食”之说......而近平在自己身处困境的时候,仍能够做到对乞食老汉“解衣推食”,他的人格和胸怀令人感佩。后生近平知道,要做事,先做人。

二、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

梁家河生活的艰难不必再说。面对困苦,面对险阻,后生近平没有消沉。因为在他心中,始终有个中国梦。黑帮子女的帽子是沉重的。面对委屈,面对挫折,后生近平没有迷失方向,而是一次次递交入团、入党申请书。因为他知道,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需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来引领。正如文安驿公社党委书记白光兴所言:“入党、提干、上大学都是近平奋斗的结果。”

三、卓越非凡的工作能力

大家都不相信,也不支持的沼气,后生近平点火成功了;大家都不看好的淤地,后生近平带领大家建成梁家河村最好的坝地;生产队长处理不了的“猴儿”和“矮矮”的矛盾,后生近平化解了。正如村民铁锁说:“近平打坝、办沼气、办代销店、办铁业社等等,干一件成一件,没有哪件事情是半途而废的,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总能想到办法克服。”事隔多年后,“矮矮”讲起当年自己打架的事情,还在不停地叹服:近平真是会做思想工作。

四、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

在离开梁家河去的前夜,后生近平还在与送行村民彻夜长谈下一步村里该怎么办;面对依依不舍的村民,后生近平说:“要不我就不走了,继续留下来干?”这份牵挂与犹豫的背后,是对梁家河村民的担当。2015年2月13日,在同梁家河乡亲谈心的时候那句深情的话语:“那时候,我就说,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一定要从政,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所透露的则是后生近平的家国情怀与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

五、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

响应号召到梁家河当知青的后生近平的行李,是满满的两箱书。每天辛苦劳作后,后生近平还要挑灯夜读,甚至还颇有些“世人皆睡独醒”的味道。正如《取火记》作者曹谷溪所言:“在实现人生价值的时候,别人做事从‘零’开始,习近平却要从‘负数’开始。”在我看来,后生近平正是凭着一股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通过向书中的先贤学,向姨姨、姨父等长辈学,向身边的梁家河村民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才观、价值观,才得以一步步垫平脚下的坑,为今日的成功夯实了基础。

篇十六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一本由29名采访对象的口述汇集起来的采访实录,受访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用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再现了习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经历。此前我曾粗略读过一次《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在党校期间,根据党校的课外阅读布置要求,我又重温读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对习近平总书记知青岁月的整体形象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从中也有了诸多的感悟和体会。今天,我们青年干部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重点要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以下五种精神和品质:

一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我深深为习主席青年时期如饥似渴读书、孜孜不倦学习的精神所折服。习近平总书记说:“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他在回忆当年知青岁月中的读书生活时,曾说:“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拴到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我并不觉得农村7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确实,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思想的宝库。作为年轻干部,我们深处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一定要有能力不足的危机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始终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把学习作为始终坚持的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提升我们的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更加胜任我们的工作。

二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孟子曾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七年陕北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是“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他面对贫苦的农村生活,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闯过“四大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积累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实践证明,只要有乐于吃苦的劲头,再苦的环境也能适应,再难的问题也能直面解决。回过头来看,正是陕北这段艰苦的生活磨炼,锤炼了习近平总书记坚忍不拔、坚毅刚强的性格,铸造了他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情怀,为习近平担当党和国家大任,奠定了坚实的人格基础。这给我们青年干部很大启示,经历就是财富,苦难也是锻炼,青年干部一定要勇于迎接挑战,敢于摔打自己,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夙夜在公、竭尽心力。

三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曾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无论是“黑帮子弟”的政治污蔑,还是吃不饱穿不暖的现实困境,或是生理上的种种不适应,都没有让青年习近平放弃最初的理想。从40年前走出窑洞、北上求学的那天起,“为群众做实事”的理想信念就成为牵引青年习近平不断奋进、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反复强调“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为什么要求“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这给我们青年干部很大启示,只有到基层历练,到艰苦环境中去,到急难险重的任务中,才能在实践锻炼中牢固树立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家国情怀,激发潜能、积累经验,磨砺意志、增长才干,打牢成长的根基,铸就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做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四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作风。只有心里想着、装着群众,才会想着为群众办实事,进而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期间,一心想着为当地群众办实事,试图改变当地落后面貌。为群众做实事,是他矢志不渝的信念。无论是在当知青的时候,还是在当大队书记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人民服务。要为群众办实事,就要先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了解当地实际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曾自述:“7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通过调研研究了解实际情况后,习近平总书记就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并脚踏实地去做,去苦干实干,在梁家河的7年,靠自己的苦干实干作出了一番成绩。作为年轻干部,我们一定要按照省委“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的部署要求,扑下身子,沉下心来,真切了解基层群众的疾苦和贫困地区群众生活的艰难,才能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才能够有正确的工作方法,才能真正为老百姓做实事、做好事。

五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敢于担当的责任使命感。敢担当才能办大事,敢担当才能成伟业,敢担当才能为人民。梁家河村民梁玉明说:“近平敢说敢做敢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做事情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他一旦担起责任,就有自己的想法,就敢干事,敢干大事。敢于担当与具有战略定力有关。当今,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具有敢于担当和战略定力的品格,就与他在梁家河7年知青岁月所养成的担当精神和战略定力是直接相关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能解决过去长期想解决但没有解决好的难题,办成许多过去想办但没有办成的大事,就与他这种敢于担当的精神和气概相关。当前正值改革攻坚期、经济调整期、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作为年轻干部,尤其要勇于担当、能够担当、敢于担当,直面矛盾和问题,主动接受挑战,树立强烈的历史担当,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在职责和角色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责无旁贷地挺身而出,全力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职责。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再次读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对诗人艾青的这一名言有了更为触动灵魂的共鸣。

篇十七

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这段话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7年知青岁月的真实写照。离开学校和家庭走向社会的人生第一站,对习近平总书记后来的成长和进步产生了重大影响。诚如他后来所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茫、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通过阅读《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一书,我从19篇“知青说、村民说、各界说”里全面深入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的青春奋斗历程,探寻了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足迹。“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七载上山下乡岁月,锤炼了他刚强坚毅、勇敢无畏的性格,铸造了他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情怀,培养了他爱民为民、实事求是的风格。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我认为:今后,要把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努力把这本书作为青年学生励志成才的鲜活教材、师生党员锤炼党性的生动范本和教职员工服务师生的工作指南,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一、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献青春,引领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习近平总书记15岁从首都北京来到陕北,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巨大反差,一开始就要面临“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和思想关”,在艰难困苦面前,他没有退缩过、屈服过,而是知难而进,从“负数”开始,靠自己踏踏实实干出来,入党、提干、上大学等都是他奋斗的结果。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要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变挫折为动力,用从挫折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这些真金一样的话语值得我们好好品味咀嚼,当下,就是要汇入“与信仰对话,青年学生学习青年习近平”这股热潮,号召和助力广大青年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二、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率先垂范带头坚持群众路线,立德树人,以生为本,争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要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信念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时就已悄然扎根,七年知青经历让他了解了国情和民情,真切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冷暖和甘苦,培育了他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成为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起点。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而言:学生对成长成才的渴望,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了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我们要坚持需求和目标导向,贯彻落实好全国和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德才兼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严于律己不断锤炼党性修养,践行宗旨,敢于担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插队2400多天来经历的恶劣的环境条件、繁重的生产劳动、严酷的政治考验、巨大的心理压力,磨炼了其坚毅刚强的意志品质、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和敢于担当的品格风范,这无不得益于他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艰苦的磨练和群众的信服;得益于他坚持读书学习,积淀了丰厚的知识文化理论素养;得益于他从人民众来到人民中去,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力量和智慧;得益于他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把准方向,善做善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给予了我们榜样的力量,我们要不断增强党性修养,提升综合素质,立足本职岗位,努力在服务社会、提供智力支持、精准扶贫工作等方面建功立业,不断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认真书写好新时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满意答卷。

篇十八

知青,是一代人的记忆,经历过知青岁月的人,大都有一种情怀,深深烙印在脑海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数千万城镇知青响应党的号召,奔赴广阔的农村和祖国的边疆,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从繁华的城市到贫困的农村的转变,从无忧无虑的学生到辛苦劳作的农民的身份的转变,面对突如其来的转变,许多人视为是人生的灾难。习总书记就是这众多的知青之一。然而,正是这段艰难困苦的经历,培育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使他读懂人生、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起点。通过认真研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习近平总书记的历练故事,使我心灵又一次得到了洗礼和升华,深受教育和启发。

第一,在困境中坚守理想信念。坚守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员安身立命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回忆这段岁月时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了坚守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知青生活初期,习近平总书记和大多数知青一样,感到孤独、迷惘。但随着对乡亲们的感情日益加深,随着日复一日艰苦生活的磨砺,受到了延安红色的历史文化和陕北人民豁达、包容、厚道、质朴、奉献的集体人格的熏陶,滋养了他崇高的政治理念,铸造了不变的“初心”。使他由一个迷惘、彷徨的少年成长为一名自信的大队党支部书记,确定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扣好了人生第一粒扣子,建立了对党、对国家、对人民事业的坚守和执着。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必须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要始终坚守理想信念,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履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的政治担当,不断加强党性锤炼,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第二,在困境中坚持读书求知。习近平总书记下乡后、插队时,所带的两个行李箱装的全都是书。在当时农村文化生活匮乏,黄土高原闭塞而又荒凉的情况下,他热爱读书,“痴迷”读书,在艰苦劳动之余,仍然勤学不辍,不断地充实自己,不荒废时光,所带的书读完了,就到处找人换书、借书。七年的知青岁月,他在困境中没有放弃读书、学习,在磨难中没有放弃思考。后来,习总书记在回忆时说到:“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时,我揣着书,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我并不觉得农村七年的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

多年来,读书成了他的一种生活方式。中央党校领导是这样评价习总书记的:“坚持读书学习,积淀了习总书记丰厚的文化素养、知识素养、道德素养和理论素养。他这种学识,这种修养,这种格局,是他多年磨一剑的结果”。2009年5 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发表讲话时强调:“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苦读书,因为读书对一个人的成长进步很重要,对于领导干部提高自身素质,做好工作更为重要”。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应当学习习总书记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读书、追求思想进步的精神,始终坚持终身学习理念,真正把读书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养成读书学习的良好习惯,使读书学习成为自己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更好地为党、为人民服务。

第三,在困境中勇于吃苦耐劳。习近平总书记插队的梁家河,地处黄土高原,山大沟深,土地贫瘠,连喝水都很困难,是当时全国插队知青中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之一。而且他是以“黑帮”的“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的身份走进知青队伍的,更是被扣帽子、被歧视。但习总书记勇于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炼和挑战,忍受着各种各样的不公,以苦为乐,苦中作乐。七年时间他先后闯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和思想关等“四关”,磨炼出他坚忍不拔、坚毅刚强的意志,铸就了他自强不息、不畏困难、志存高远的品质。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应当学习习总书记勇于担当、艰苦奋斗、踏实肯干的精神,勇于面对各种风险和困难的考验,在困境中锤炼意志,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立足岗位,踏实工作,在奋斗中成就人生价值,当一名能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新时期的优秀党员干部。

第四,在困境中始终情系百姓。根深方能叶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总书记长期扎根人民、深接“地气”的思想。七年的知青岁月,习总书记在实践中增进了人民情怀。在梁家河时,他发扬为民、务实、担当的优良作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奉献回馈着陕北的老百姓,帮助他们改变了梁家河的生活面貌,得到了当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老百姓赞叹他说,“近平真是个好后生”。“人民”二字已铭刻在习近平的内心深处,“为群众做实事”的信念,笃定地扎根心底。从梁家河、正定、福建、上海……串串足印,串起了不同的地名,贯通着同样的大爱深情,习总书记的心思一直惦念着的都是老百姓,张口说的、问的都是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情况。40多年来,从一个生产队的党支部书记到一个泱泱大国的最高领导人,经过多层领导岗位的历练,铸就了习总书记淳厚博大的人民情怀。习总书记在回忆说,“陕北七年生活最大的收获有两点,其中之一就是懂得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习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为各级领导干部立起了高山仰止的时代高峰,树立起了为官做人的精神旗帜。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在思想理念上,要自觉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看齐,在内心情感上,要自觉向习总书记的人民情怀看齐,使自己的从政行为始终与中央保持一致,与民共鸣,情系百姓,心系人民,践行群众路线,敢于为民担当,以自己最大的智慧和力量为人民谋幸福,争做人民群众心中的好后生。

篇十九

党校学习期间再次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灵再次受到冲击和震撼,思想再次得到洗礼和升华,更加深切感受习近平总书记那句“我是黄土地的儿子”的心声与情结,习近平总书记回忆起梁家河往事,曾经深情地说:“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他还说:“我的成长、进步应该说起始于陕北的七年。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现在我还受益于此。”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人生轨迹,这就是从延安这片黄土高原中走出来的人民领袖的人生格局。

对基层群众感情至深是习近平的显著特点。在书中,雷平生是这样说的:“近平这个人,心底非常善良。按陕北人的说法,很‘仁义’。他在梁家河,对贫下中农,对老人、儿童、残疾孩子,都是一片爱心,真诚相待。”从书中的三次回信中,就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不忘恩不忘本”“情系故友”“心中有民”的高尚情操。

情牵梁家河

2007年8月28日,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给梁家河村民回信称,“我离开梁家河村已有30多年了,从1992年回到梁家河村看望乡亲们到现在也有15年了,但我始终不曾忘记在梁家河村度过的难忘的7年,始终不曾忘记那片曾经劳动过的、生活过的土地和朝夕相处的乡亲们”。信中两个“始终不曾忘记”充分见证了习近平总书记重情重义的品质。

2008年7月12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的习近平,给梁家河乡亲们的回信中,充分肯定了梁家河村所取得的成绩,“希望你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因地制宜搞好开发项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生活更加宽裕。我始终关心着大家,希望有机会回去看看。”习近平始终关心着梁家河的乡亲和村里的发展事业,语重心长地鼓励着指导着村民和村委搞建设,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情系百姓心系民生的情怀。

义牵故友情

2007年9月4日,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给延安好友高鸣池回信说:“我离开延安已有30多年了,但我始终不曾忘记延安,不曾忘记在那段岁月里关心、支持过我的人们,我非常感谢您当年对我的无私帮助。”好友曹谷溪也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曾经给他写过信,邀请他到福州去参观访问,以叙情谊。1987年,时任当地干部的杨世忠给在厦门市当常务副市长的习近平写信,习近平很快就回信他,“你说要来厦门,感情上我很盼望见到你们,非常欢迎你们来。”这些话语充满着脉脉温情实感。书中还提到,习近平给村民吕侯生治腿病、给困难家庭留钱、给乡亲送报时钟等等感人事迹,无不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重情重义的品质。

习近平从一名农村党支部书记成长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过程,始终在一点一滴的身体力行中,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践行在知行合一当中。习近平正是以这种伟大的人格魅力、党性光辉、统帅胆略,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明确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及具体路径,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拥戴核心、维护核心,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篇二十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十八大闭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的一句讲话。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了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开篇就提出的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人的思想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的起源从哪里开始的呢?《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为我们打开了了解习近平总书记思想形成的一扇窗。

该书是通过采访曾经同习近平总书记一起插队的北京知青,当地村民,还有当年同他相知相交的各方面人士,为我们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扎根陕北黄土高原,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血肉相连、艰苦奋斗的知青岁月。这些受访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口述历史的方式讲述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艰苦生活、不懈学习、坚定信念、求真务实的过程。一同插队的雷平生说“梁家河农村插队劳动磨炼学习的经历,是近平思想、觉悟、感情的出发点。”

勤学不辍,求真知。

同住一窑洞的戴明说“在梁家河那段艰苦的日子里,近平从来没有放弃过读书和思考。可以说,他的执政理念,他的思想,就是在持之以恒的读书生活中积淀下来的。”一同插队的赵华安说“近平很喜欢学习,很喜欢看书,喜欢思想,喜欢写东西。”

雷平生介绍“近平读书学习有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他勤奋好学,到了夜以继日的程度。第二,他读书注重分析对比。

作为一名党的领导干部,既要做到像习近平总书记那样博览群书、勤学不辍,不断从书籍中汲取营养,厚实知识本领的根基。

鱼水相交,感真情。

雷平生说“梁家河村民毫无保留地接受了他、尊重他。老百姓对他很认可、很信任。老百姓保护他、爱护他。”“近平这个人,心地非常善良。对贫下中农,对老人、儿童、残疾孩子,都是一片爱心,真诚相待。”“已经担任党的总书记的近平,依然对困难群众自然而然地流露真情,这种真情来自他当年在梁家河上山下乡的经历,来自他从知青时代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对人民群众的深情。”

作为党的干部,就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融入群众、植根群众、造福群众的群众情怀,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牢记心中、落到实处。

为民办事,务真务。

在推举为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的习近平,带领群众修淤地坝、办沼气、修路、办扫盲班、办代销店、铁业社、缝纫社、打井、种烤烟、搞磨坊。一年多时间里,就让梁家河这个贫穷落后的村子面貌有了很大变化。

梁家河的经历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实践的开端。戴明说“几十年这样脚踏实地干下来,从来没有脱离过基层。基层群众想什么,渴望什么,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每一个层次碰到什么困难,需要做什么样的工作来改变现状……这些工作比他当初在梁家河所面临的问题要复杂得多,但本质是相同的,那就是:群众需要什么,群众想要怎么办,干部就要带着大家怎么办。近平当选党的总书记以后,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根子就在他对基层群众和基层实际情况的了解上。”

知青陶海粟说“为群众做实事是习近平始终不渝的信念。”只有心里想着、装着群众,才会想着为群众办实事,进而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察民情、知民需、办民事,这就是我们总书记求真务实的作风。

习近平总书记自己说“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七年知青经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源点,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建立意义非凡。认真研读《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能让我们更加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切实做到“学通、

弄懂、做实”,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标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篇二十一

2018年3月8日,是日,恰逢“国际劳动妇女节”,校园内外红花争艳,祝福满满;是日,入校的第4日,再次读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掩卷沉思,觉得要写点什么,才能舒缓一下胸臆……

其实,这已是我第二次的通读。第一次,是在半年前的那段紧张忙碌的时光里,连续33天的高强度上班值班,在偶有的闲暇里,手里会捧起这本书读上一会儿,“读书是精神的旅行”,旅行过后,自然神清气爽,就这样,断断续续的,在繁忙中读完了这一篇篇的访谈录,也感受了第一轮的冲击和震撼。而这次,看到课表中很快就有一次系统的解读课程,就不由自主的再次捧起它、靠近它,希望能尽快的重温和寻找那份充满人民领袖独特魅力的洗礼与力量。

陕北,黄土高原腹地,10年前我曾经游历过那里。那是一块壮阔的土地,在那里,极目远眺,雄浑苍茫,群岭万壑,山大沟深。那也是一块传奇的土地,就是那块厚重淳朴但也贫瘠落后的黄土地,80多年前,曾经以温暖的胸怀慷慨接纳过刚刚经历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精疲力竭的工农红军,成为中国革命演绎历史传奇的红色策源地;40多年前,它再次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26000多名少小离家的北京知青,成为这批还不谙世事的知识青年接受岁月洗礼的人生根据地。

书中收录了对29个采访对象的口述汇集起来的19篇采访实录,受访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用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15岁多入陕,在梁家河及陕北7年知青岁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再现了习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经历。书中并没有记录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只是在闲话家常中和历史细节里,鲜活还原了一位从最初迷茫彷徨的少年知青、如何卧薪尝胆嬗变为坚定自信的“黄土地的儿子”、成长为意气风发的党的优秀干部的光荣历程。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和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是在浓郁革命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党的领导人,是在苦难历史和曲折经历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党的领导人,是在长期革命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党的领导人,是在新的伟大斗争中确立起来的我们党的领导人,是在重大国际斗争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党的领导人,是在人民群众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党的领导人。书中反映的生活场景都是很多知青和村民所亲历、所熟悉的,没有空洞口号,没有夸张煽情,展现的是一种真实、平实、踏实的清新文风;其中,很多采访对象娓娓道来的话语,有血有肉,有情有爱,细细品怀,力透纸背,打动人心,令人感怀。

如,雷平生说,“别人是从零开始,习近平要从负数开始”;他还说,“中山大学杨荣国先生所著《中国古代思想史》,近平当时也买了一本,兴致勃勃地阅读……作者介绍了这些学派的基本观点,以及在古代中国社会如何存在发展、如何推广演变的历史事实,使近平对相关内容有了清晰的了解和掌握”,作为中大毕业生,看到这个习总书记少年时代和中大的渊源,心中还真有些小自豪,当然,这是后话;雷还说,“近平对中国经典古籍有非常浓厚的兴趣”,“近平后来提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建立在他对祖国优秀文化和历史传统的深刻认识之上的”,“近平认为,智商是重要的,而情商则是关键,尤其是做大事者”。雷榕生说,“近平这个读书方法,简单来说,就是他经常是以看一本书为主,同时又寻找相关的书籍作为佐证,不断地扩展阅读书中的知识”。陶海粟说,“习近平当时曾跟他说‘我们读了很多书,但书里有很多水分,只有和群众结合,才能把水分蒸发掉,得到真正的知识’”;陶叙述的“锥处囊中”、“淮阴之辱”的故事,也亦耐人寻味。王燕生说,“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发展过程,每个人也都有一个历练和成长过程,没有‘天生伟大’这一说。这也就是近平所说的‘过四关’当中的‘思想关’”。戴明说,“陕北很苦,延安更苦,延川极苦,梁家河最苦”。梁家河前任支书梁玉明说,“近平当书记不到两年时间,办沼气、打井、办铁业社、种烤烟、办代销点,还搞河桥治理,打了5大块坝地,给我们村里带来了很大的变化,直到今天,我们村里人还在受益”。梁家河村民张卫庞说,“再糙的饭近平也吃得香,再穷的人近平也看得起”,还有那个珍贵的由齐心老人亲手缝制的“娘的心”针线包,也是青年习近平送给他“留念想”的礼物。赵家河村民赵勋功说,“近平开会时我们不瞌睡”。同为赵家河村民的高小梅说,“我们村里年纪大一点的人私下里都称赞他说,‘近平这娃,别看他是大城市来的,真能吃苦,真厉害!’”。曹谷溪的“随娃”和“烧鞋煮面”的故事验证着“陕北七年是近平一生最宝贵的财富”的论断。白光兴说,“入党、提干、上大学都是习近平奋斗的结果”。艾平说,“梁家河的经历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实践的开端”,“唯有实践,才能认识到实际;唯有实践,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孔丹说,“我个人觉得,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启了第四个历史时期,这是一个全新的时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期’”。何毅亭也说,“习近平是‘老三届’中年龄最小的知青;他插队的陕北是全国插队知青中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之一;他是插队知青中在农村待的时间最长的极少数人之一”;他评价,“这种从容、这种坚韧、这种任随‘云卷云舒、花开花落’的淡定,让我们这些当年插过队的人由衷地感佩”。

掩卷沉思,人民领袖的成长经历已深深镌刻着时代发展的历史烙印,人民领袖的品格风范亦鲜明展现了一个伟大政党的气质形象,人民领袖的智慧情怀更极大影响着巍巍中国和中华民族的未来前景。通过这几日课外的日夜研读、重读,尤其是在3月7日上午再一次认真聆听了周峰教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诠释之后,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人民的必然选择。纵览全书,习近平总书记艰难困苦的青春经历,黄土高原的苍天厚土,陕北人民的朴实善良,都给了我们太多的思考和感动;那理想的火、希望的光将不断强化我们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将不断激励我们磨砺意识、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打牢人民至上的思想根基,铸就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

从书中可以清晰看到,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就奠基于在梁家河及陕北的实践。这本书既是一部青葱少年的成长史,又是一部干事创业的奋斗史,还是一部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从政史。因为这本书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深深扎根于农村、扎根于农民的朴实青年,也看到了一位胸怀理想、执着追求的壮志青年,更看到了一位忧民之苦、感时之艰的大爱青年。知青上山下乡这件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是那一代人独特的经历,正如书中所说,“北京青年上山下乡,包括习近平在内,一下子面对的就是社会最底层的甚至是中国农民里头最苦的一群人。这个落差是非常大的,同时也是很难得的,因为这才是对人民真正的了解,对中国国情真正的了解”。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强调“要把人民作为我们力量的源泉”,强调“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强调乡村振兴战略,就直接来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群众冷暖甘苦尤其是对农民农村的深入了解和真切感受,根基极深,地气十足。

从书中可以清晰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爱学习、有追求、重辩证、善创新、勇担当就奠基于在梁家河及陕北的实践。学习是人生进步的阶梯。当今,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之所以具有哲学的眼光、底蕴和智慧,之所以能够牢牢地把握住历史的经验和规律,之所以常常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就与他厚积薄发的学习积累有关。艰难困苦是大多数人都会有的人身经历,它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摧毁一个人,要么在困境中崛起,要么在困境中毁灭。习近平总书记就是在困境中崛起的人,在梁家河和陕北7年,他在困境中实现了精神升华,并且在之后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走得很充实,这是有大报负、有大气魄、有大本事和有大使命感的人,才能做出的选择。而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逻辑起点和实践来源,都能在这7年点点滴滴的历史瞬间中找到原因起点和活水源头。

从书中还可以清晰的看到,习近平总书记重信仰、能吃苦、战困境、办实事、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也奠基于在梁家河及陕北的实践。诚然,作为中青班学员,人生的第一粒纽扣已经基本归位,但能否扣好人生的每一粒纽扣,必须成为我们的终身课题和终身追求。书中过“四关”的故事,“苦读经典”的故事,“解衣推食”的故事,“奖品换农具”的故事,无不展示着青年习近平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坚强不屈的奋斗精神、坚守至真的为民情怀和坚毅无惧的历史担当,无不展示着习近平总书记在七年知青岁月里敢于吃苦、乐于吃苦、善于吃苦、不忘吃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是扣好了人生第一粒纽扣以及之后的每一粒纽扣,习近平同志陕北7年,清华4年,军委机关3年,正定3年,福建17年,浙江5年,上海近1年,中央高层5年,之后在十八大和十九大上都当选党的总书记;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从普通公民到国家主席,从初级军官到军委主席,从西北到华北,再到东南沿海地区,直至主政中央、并明确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都是全党同志全国人民善谋实干、砥砺奋进、行稳致远的表率。历史不能重复,道路不可复制,但伟大的精神却能穿越时空,给人以面对艰险的信心、勇气和力量,给人以永恒深厚的启发、感染与滋养。

梁家河,延安,陕北,北京……蓦然间,耳边又想起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最后援引的那句古诗,“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是以为记。

篇二十二

“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就象一扇窗,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人民领袖的思想成长起源画卷。淳朴厚实的黄土地,承载着生生不息、艰难坎坷、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四十九年前这块积淀了五千年历史文化营养的土地,走进了一位背负着与其年龄不相衬压力的后生,而在经过三十三年后,他成长为这个文明古国的领航者,坚定地带领着这个大国走向复兴的道路。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去谋划人生、创造历史”。我是70后,对知青这一群体的历史经历没有直接的感受,之前能了解的都是对高考“老三届”的描述,看到一些相关题材的书籍电视剧,接触到一些已届60的退休群众,知道他们对知青的生活即怀念又多少有些怨言,有“失落的一代”、“贻误的青春”等说法,看到这两字总感觉有些灰暗的色调。从《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书中,我才知道习总书记是当时这个群体中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他却能用自己的高度自觉、对群众的深厚感情,扎实地历练成长。

“扣好人生的第一个扣子”“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要从政,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这些发自肺腑而又平实的话语,让我们看到习总书记就是在那厚重的黄土地上酝酿出了对国家对人民深厚的家国情怀。

这份情怀,来源于读书。仅十五六岁的小伙子,从城市迁移到农村,别人尽可能带些生活用品,而他却是把箱子能装的空间装满了书。再穷,也要挤出点钱买煤油点灯看书。干完农活再累也要看书。他随时随地都在想尽办法找书看书,他的读书面非常广,政治、哲学、文学、历史,尤其是政治理论方面的书籍,他涉猎的更多,通过广泛阅读,精心论证,活跃了思想,拓展了思路。与之对比检讨,我们现在读书的环境、条件,有了极大的便利,但却以各种“忙”为由,以上网搜索、手机浏览碎片化阅读为主,心绪不定,入眼不入脑,一年都没完整看过一本书,更别说提升理论思考的书籍了。

这份情怀,来源于为民。刚到梁家河,知青们震惊于正月十五过了,整个村子里大部分人都走了,沿路出去讨饭,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老乡们却从没亏待过知青,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真情关照。当时农村的落后、老乡生活的艰苦、淳厚朴实的情感,反而激发了他对群众深切的同情,立志为群众做实事,与群众同甘苦共患难,他把自己好一点的口粮分给老乡吃,而自己主动吃糠咽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总书记这一句话就源自于他与群众共同奋斗的浓厚亲情。思考一下自己,与群众间还有相当的距离,跟群众交流理解不深,听不得怪话牢骚,工作情绪常会被一些负面的人和事牵着鼻子走,不够包容。

这份情怀,来源于担当。梁家河村民认同了这位好后生,选举了他担任村支书,他用实干担当回报大家的信任。每一件事,他都是主动担责多方思考,解决群众的迫切需要。上任就咬硬骨头,反复做细致的思想工作统一大家的意见,淤地坝以增加种粮地;代销店解决群众到县城购物太远的问题;铁业社缝纫社发挥村民个人所长,分工合作,提高劳动成效;冒着危险组织下井开挖灌溉深水井,一举两得既解决群众喝水质量问题又能灌溉蔬菜;承担风险,自掏钱入川学习办沼气,建成陕西全省第一个沼气村,一举三得解决村里缺燃料缺照明缺肥料问题。短短一年多时间,他就让梁家河村民吃饱穿暖,日子红红火火。对比现在,在基层工作老说难,工作不问效果首怕担责,不讲过得硬但求过得去,掂轻怕重,而这与当年梁家河相比,何来谈得上“难”字。

这份情怀,来源于忠诚。当年的社会形势下,他被错误牵连,入团艰难,八份入团申请书,入党艰难,十份入党申请书,但他始终初心不变。在黄土地上接受了知青生活的艰苦磨练,对从小接受的共产主义人生观、世界观和革命理想教育有了更深刻领悟,更坚定了信仰和追随中国共产党的信念。执着地追求、务实地工作、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用自己一点一滴的努力,在何等艰难的条件下,终于得到了组织的接受,加入了党组织并担起了带领群众发展的职责。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率先垂范,立规定矩,正风树纪,相比较之下,我们自觉自律意识仍有薄弱之处,多多少少还是会觉得有压力不自由,心里懒、散、松的思想还没断根。

“撸起袖子加油干!”“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是幸福的人生!”我们这辈人的成长充分享受了党领导下“富起来”的社会发展成果,没经历过啥称得上真正苦的日子,现又在党组织的关心培养下担任着一定的社会管理角色,我们要时刻对比榜样,立志修为,在工作中实践中磨练提升思想认识,真诚地在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下,以人民为中心,为“强起来”担当尽责,用奋斗的人生,共同分享民族复兴的骄傲,共同见证大国强盛的新时代。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原创有感22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179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