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从事的是什么工作,什么岗位,都需要对自己的工作做一个总结,对未来有一个好的计划,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关于2018年全省高校教学工作会议讲话稿的范文模板,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哦!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18年全省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高教处长工作会议部署和要求,总结工作,交流经验,分析形势,做好2018年全省高校教学等方面的工作。刚才,郑州大学等8所高校从不同方面做了很好的发言,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听后很受鼓舞、很受启发,请大家在工作中认真学习借鉴。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总结工作,认清我省高等教育教学工作新起点
过去的一年,全省高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主动适应我省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牢固树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一)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正确领导下,教育、财政、发改等部门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积极配合,郑州大学、xx大学多年来不懈努力,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结束了xx长期没有国家重点大学的历史,圆了亿万xx人民久久期盼的梦想,实现了我省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上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中外合作建设高水平大学取得阶段性进展。以省政府名义召开了全省加快“双一流”建设、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座谈会,时任副省长徐济超主持会议并讲话。“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作”和省部共建工作强力推进,郑州大学在全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实施工作推进会上作了典型发言,郑州航院实现省政府与中国民航局共建,全省省部(局)共建学校达到11所,位居全国前列。委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对35个省优势特色学科一期建设进行了第三方中期验收,19个学科验收结果为优秀,1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x%,全省学科建设水平和影响力大幅提升。
(二)人才培养能力全面提升
去年,全省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之后,各高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积极响应,把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摆在了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学校的经费投入、资源配置、政策支持更多地向教学工作倾斜。全省高校积极服务我省经济转型、民生改善和脱贫攻坚需要,坚持存量调整、增量优化、余量缩减,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新设置x个本科专业点和x个专科专业点。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调减了15所就业率较低学校的招生计划,停招了社会需求减弱、就业率排名靠后的x个本科和x个专科专业点(方向)。坚持以评促建,对全省x个本科专业x个专业点进行了专业评估。郑州大学、xx理工大学、xx科技大学、xx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5所高校21个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发挥了示范、引领和导向作用。夯实教学根基,在全省遴选建设首批207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每个基层教学组织支持x万元。深化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全省高校立项建设x项教改项目,获批7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加强实践实验教学,建设4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6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高校教学实验室持续安全运行。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180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上网运行,8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两次在全国会议介绍经验。完成了xx农业大学、xx理工大学、xx中医药大学、xx财经zd大学4所本科高校审核评估。编报全省《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和《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全省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全面提升。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入推进
大力推进医教协同、部委协同、产教协同,争取把更多的社会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和医学人才成长规律,协同省卫计委和省中医管理局,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了《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总结推广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创新机制,xx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成为我省第二个省委宣传部与高校共建的新闻传播学院。深化教育与宣传、zd部门协同,召开互聘工作推进会,高校与新闻单位、法律实务部门从业人员互聘69人。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改革,46所本科高校与有关行业企业合作,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20项。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xx科技大学、中原工学院、xx农业大学、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4所高校获批教育部第二批改革示范校。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我省高校获得4银、24铜的好成绩。379个项目入选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四)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
立足高端引领,全省高校深入实施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原百人计划”等重大人才项目,引进和培养了一批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郑州大学增选1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新乡医学院各有1人入选“千人计划”外专项目人选。xx大学1人入选教育部长江青年学者。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人才中,我省9所高校13人入选,其中7人教学名师,3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第四批中原百人计划高校入选13人,占全省入选总数的76%。全省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成效显著。加强省特聘教授、讲座教授管理,修订完善《xx省高等学校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岗位制度实施办法》,突出以能力和业绩为主要标准的人才评价导向,对33名省特聘教授讲座教授进行了中期和届满集中考核。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激励广大教师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评选表彰30名在教学和人才培养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省级教学名师。注重人才梯队建设,遴选303名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养,选派64名本科高校青年教师到国内高水平大学访学研修。加强教师国际交流,选派54名青年教师赴德国系统学习“双元制”职业教育。加强教师培训,组织培训1200名本科高校新入职教师和945名高职院校骨干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举办高职院校骨干校长专题研修班和本科高校教师培训管理人员培训班,提高治校管理水平。xx大学入选首批全国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校。
(五)高职教育与成人教育质量显著提高
大力实施职业教育攻坚二期建设,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实施高职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立项建设15所国家级和25所省级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对“xx省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和特色院校建设行动计划”第三批项目院校进行终期验收。支持地方和行业、企业与高等职业院校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新增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2所。8个专业点获批全国示范专业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率再创新高,夺得奖项83个。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我省高职院校教师获奖11项,为历年最多。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在第十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上作了专题发言,扩大了xx高等职业教育的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调整优化专业结构,293个专业点实行隔年招生。加强校外教学点监管,完善备案程序和办法,新备案8所高校15个校外教学点。以事中事后评估检查为抓手,对33所高校和272个校外教学点进行试点评估和实地检查,进一步规范办学秩序。助力教育脱贫攻坚,组织13所高校实施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招录1万余名农民工接受高等学历继续教育。
同志们,这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教育部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理解支持、积极配合的结果,是全省高校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工作者锐意创新、不懈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教育厅向工作在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以来支持高校教学工作的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卫计委、省人社厅等有关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分析形势,明确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人民的首要政治任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教育思想。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会第二十七次全体会议上提出“五个对照学”(对照历史方位学、对照主要矛盾学、对照奋斗目标学、对照阶段任务学、对照国际坐标学)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教育思想武装高教战线。年前,教育部在南京召开了全国高教处长会议,高教司吴岩司长作了主题报告,就持续深化五学做了深度阐释和解读。实现xx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清晰认识、准确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清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方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总体发展水平已进入世界中上水平,已处在追赶与超越、借鉴与自主、跟跑与领跑交织交融的阶段,这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整体上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说,新时代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这是对高等教育的地位和使命作出的新判断,对高等学校肩负的责任和任务提出的新要求。进入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地位作用、发展阶段、类型结构、环境格局都发生了变化,呈现出新的格局。一是地位作用在变,从原来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基础支撑作用向支撑引领并重发展。我省高等教育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三区一群”建设发挥的人才、科技方面的贡献作用,已从基础支撑向支撑引领并重转变。二是发展阶段在变,从大众化迈向普及化阶段,接受高等教育将成为国民的基本需求。2017年我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41.78%,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到2020年将会达到50%,进入普及化。“有学上”的基本诉求已经实现,“上好学”正成为人民群众的迫切渴望。三是结构类型在变,从相对单一结构向多元多样化办学结构转变。我省高水平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特色骨干高校、应用型本科高校、高等职业院校、民办高校等不同结构类型高校多样化办学格局正在形成。四是环境格局在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高等教育教学产生了革命性影响。“90后”、“00后”新一代教育对象群体出现,原有的教育方式方法已不适应。高等教育已经走进世界舞台中央、参与到国际竞争和国际高等教育治理中。
(二)找准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看,不平衡既有供给侧方面的、也有需求侧方面的,既有高等教育内部的、也有高等教育外部的,既有高校之间的、也有区域之间的;不充分既有阶段性的、也有长期性的,既有质量方面的、也有数量方面的,既有高校自身办学水平方面的、也有整个高等教育资源供给方面的。比如,北京、上海、江苏等省市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发达国家水平,而我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4个百分点的差距,还需要坚持适度规模与内涵式发展并重。再比如,我省高等教育层次类型区域结构、学科专业结构、师资队伍结构等方面不够平衡,高水平大学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能力(尤其是博士生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引育能力、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能力、服务“一带一路”对外开放大局的能力等方面还不够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适度规模、提升质量、促进均衡这三个方面下大功夫,提供更多机会、更有选择性、更有竞争力、更富有特色、发展更加均衡的高等教育,推动我省高等教育真正由做大转向做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需求。
(三)明确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点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这进一步明确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任务就是立德树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目前,我们的主要短板或软肋就是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不高。实际工作中,人才培养根本性地位、教学工作中心地位落实还不到位,我们的精力、资源、政策还没有完全彻底转到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上,一些要求还停留在口号和导向上;高层次人才短缺,师资队伍结构需要优化,信息化水平还需要提升;学科专业结构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改革需要持续深化;科教协同、产教协同、部委协同的育人机制还没完全建立起来;基础性的教学制度还不健全,课堂教学短板问题比较突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需要加强;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抓住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在大局下谋划,在大势中推进,在大事上作为,从“以量谋大”向“以质图强”转变,实现我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四)坚持高等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需求导向
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国家需求,是我国高等教育最根本的发展逻辑,也是我国高校发展最根本的动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实施“七大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加快建设“十八个强国”(制造强国、科技强国、法治强国等),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是今后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和主攻方向。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全省“两会”明确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中原更加出彩新篇章”的总目标,强调要打好“四张牌”,推进“三区一群”建设,打造“三大高地”,实现“三大提升”。这些都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任务和要求。高等教育要更好地融入国家战略、融入xx发展、融入经济转型、融入产业调整,通过输送高质量人才、输出高水平成果,引领思想文化进步,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国家和区域战略实施发挥基础支撑和动力引领作用。同时,要通过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获得更多发展机遇和资源支持,加快培养数量充足、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五)坚定高等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全面加强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坚持不懈”(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必须坚持“四个全面、四为服务、四个回归”。“四个全面”,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全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四为服务”,就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四个回归”,就是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
习近平教育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内容非常丰富,思想极其深刻,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我们要深刻领会思想实质,准确把握科学内涵,有力推动工作实践。
三、突出重点,做好2018年高等教育教学工作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教育系统实施“奋进之笔”的进取之年。顺应新时代要求,高等教育改革的“四梁八柱”已基本建立,进入了全面施工内部装修阶段。2018年全省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工作部署,围绕省教育厅党组工作重点,坚持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聚焦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瞄准问题,强化攻坚,加强协同,分类指导,强党建,改作风,抓落实,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今年的高等教育教学工作要点已发给大家,这里我着重强调以下几点:
(一)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一是加快郑州大学、xx大学“双一流”建设。今年,省委省政府把郑州大学、xx大学“双一流”建设列入民生实事,将研究出台支持两所学校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体现了省委省政府的重视程度和坚定决心。郑州大学、xx大学要切实落实“双一流”建设的主体责任,从凝练学科方向、编制建设方案转到全面推进落实,加大改革力度,激发办学活力,完善运行机制,加强绩效评价,加快向一流大学迈进,带动全省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提升。
二是实施落实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升级版”。教育部今年将深入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升级版”,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定位,按照“一省一策、一校一策”的办法,加大支持力度,精准施策,着力解决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进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我们要抓住机遇,主动对接,加强沟通,积极汇报,争取更多更大的支持。郑州大学要充分利用“部省合建”这一机制模式,做好发展规划,加大改革创新,尽快形成优势特色。xx大学等7所高校要继续做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建设。省部(局)共建高校要以落实共建协议为抓手,提升省部(委)共建水平。
三是促进高校分类发展。今年教育部将研究制定高校分类设置标准,强化分类管理,探索建立不同类型高校拨款标准、质量评估、监测评价等制度,构建有利于各类高校特色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式。因此,无论是郑大、河大这样的“双一流”建设高校、还是特色骨干高校,无论是应用本科高校、还是高职院校,都可以建成所在类型学校的一流高校,要形成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特色发展、开放发展的良好生态。我们将在政策导向、资源配置、评价标准等方面分类施策,引导和鼓励各类高校把兴奋点和注意力聚焦到内涵建设上,真正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度。
四是扎实推进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和重点学科建设。去年,我们对首批35个优势特色学科进行了中期验收,从验收情况来看,有19个优秀,16个良好,总体不错。但从任务达成度看,有13个学科完成,有22个学科是基本完成,优秀中有2个B类学科,良好中有6个A类学科,与立项建设时的位次发生了变化,竞争态势已经形成。各高校要认真总结,汲取中期验收评价专家反馈意见,坚持“质量、成效、特色”导向,进一步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争取终期考核时取得优异成绩。第九批xx省重点学科3月初已经公布,建设周期为5年,也将实行中期检查和终期考核制度。各高校一定要强化过程管理,加强投入,细化措施,确保建设效益和建设质量,如期完成建设任务。
(二)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主阵地,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教育部今年提出两个“双万计划”:第一个是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到2022年计划建设1万个国家级一流专业点(约20%的专业点)和1万个省级一流专业点;第二个是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到2020年计划建设1万门国家级和1万门省级一流线上线下精品课程(线上3000门课程)。我省也将围绕两个“双万计划”,以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为核心,全面加强教学基本建设。
一是建设一流专业。各高校要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新动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学科交叉融合的新趋势、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做好专业的存量升级、增量优化、余量削减。要落实好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教育部已发布实施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涵盖了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x个专业,涉及全国x多个专业点,对适用专业范围、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都做了明确要求。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首批410个《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今年也将修订颁布一批高职专业教学标准。这是专业建设的《国标》。各高校要根据《国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落实相关要求。要实施专业质量三级认证。今年,教育部将开展专业质量三级认证与排名试点工作,完善基本质量认证、国家质量认证、国际质量认证三级专业认证体系。各高校要结合专业评估,对照《国标》,积极开展专业认证,做到兜底线、保合格、促引领。
二是建设一流课程。各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高校课堂教学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意见》,修订本校教学工作规程和课堂教学建设细则,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育厅适时将开展专项检查,指导高校贯彻落实。这里重点强调一下课堂教学纪律,学校要坚持依法依规,规范课堂教学管理。教师课堂讲授要有纪律,公开言论要守规矩,不得有违反宪法法律、违背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破坏民族团结,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等言行。要树立新的思政观,建立课程、专业、学科“三位一体”思政教学体系。大家知道,高校教师的x%是专业教师,课程的x%是专业课程,学生学习时间的80%用于专业学习,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都是思政课。思想政治教育是全体教职工的责任。要落实好专业思政、课堂思政、教师思政,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建设一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教师“特色示范课堂”。要完善教学管理体制,强化基层教学组织的功能。研究出台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标准,遴选一批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在“建、用、学”上下功夫。继续建设好一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进行一场内容、方法和技术的课堂革命,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变轨超车”。
三是加强教材建设。教材体现国家意志,是教育教学的基本载体。高校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加强教材的规划、编写、审查、引进和选用等环节的规范管理。学校党委对哲学社会科学教材选用要进行政治把关,对引进教材选用负总责,确保选用的教材价值导向正确。要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学科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优先在国家公布的目录中选用。在政治立场、价值导向、科学性等方面存在问题的教材要坚决停止使用。
四是建设持续改进的大学质量文化。大学质量文化是促进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的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质量的实现既要求建立各种质量保障体系,形成多种评价模式,同时更需要在学校内部形成一种质量文化。我们要有效运用评估评价这个抓手,做好本科高校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新建本科高校合格评估,继续编制和发布高校年度教学质量报告,推动形成周期性评估和常态监测相结合的多方质量保障机制。更重要的是,高校要持续建立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将质量价值观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将质量要求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为,成为提升质量的内驱力。
(三)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提高服务需求能力
一是大力推进协同育人改革,实施“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版。要创新科教协同、产教协同、医教协同、部委协同模式,实施好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卓越农林人才、卓越法治人才、卓越新闻人才、卓越教师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计划,主动“打开围墙”,“搭建桥梁”,畅通与科技界、产业界、实务部门的合作渠道,把更多的社会优质资源化转为育人资源,实现产教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二是推进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联动机制,促进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推动高校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联动机制的指导意见》。教育厅将加强专业设置的统筹管理,加强对新设专业评估检查,加大对专业办学条件的公开力度,完善专业人才预测、预警机制,动态调整高校间、专业间的招生规模,对办学条件不足、水平持续低下、就业状况较差的专业暂停招生或核减招生计划。高校要制定专业建设与调整规划,建立盘活专业存量、有进有出的专业增减机制,健全就业、招生、教务等部门联动的组织架构,把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结果与专业设置、招生计划、经费安排等挂钩。要加强教育与人社、财政等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完善工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共同推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就业水平的提高。
三是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要回信精神,推进实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燎原计划,以双创示范基地、双创教育示范校、创新创业导师库、“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为抓手,完善包括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环节在内的“双创”体系建设,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向全方位、深层次发展,实现就业从业教育向创新创业教育的战略转型。要做好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推荐和省赛组织工作,力争参赛学校全覆盖、学生数量有突破、获奖等次有提升。组织实施“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推动创新创业实践与脱贫攻坚工程、乡村振兴战略相融合,要制定好实施方案,做好需求对接、培训、宣传等工作。
四是组织好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工作,力争获奖数量和等次有新突破。要认真总结十八大以来我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取得的新成就,推荐成果要能够代表我省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新成果,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
(四)建设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发展质量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意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四有”、“四统一”的要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
一是着力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去年,我省出台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人才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xx省高层次人才认定和支持办法》,郑州市也出台《关于实施“智汇郑州”人才工程 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豫创新创业提供更有吸引力的政策措施,人才发展干事创业的环境越来越好。我们要抓住机遇,实施好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我省的“中原百人计划”、“中原千人计划”、“省特聘教授”等重大人才项目,采取特殊人才政策,提供优厚条件待遇,着力打造创新团队,培养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才和青年学术英才。
二是着力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完善教师教学发展机制。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在全省高校继续遴选一批青年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养,选送一批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访学研修。搭建教师发展平台,启动实施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计划,开展教学研究与指导,建立完善老教师传、帮、带机制,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开展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重点面向新入职教师和青年教师,做好本科高校新入职教师培训,实施高职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深入推进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突出教育教学业绩和师德考核,将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加大聘用具有外校学习工作和行业企业工作经历教师的力度,高职院校要探索兼职教师特聘岗位制度。
三是着力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建好一支优秀的教学管理队伍。这支队伍既包括教务处等教学相关职能处室的人员、也包括院系负责同志、教学秘书、教研室主任等一线管理人员,这是教育部、教育厅、学校政策措施有效落实、组织实施的关键。目前,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发展的“天花板”现象比较突出,这一问题应当引起重视。要全面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政治素养、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拓宽和畅通其成长进步通道,形成一支政治业务素质强、懂教育教学规律、管理水平高、乐于奉献的管理队伍。教学管理人员要明确岗位职责,增强学习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狠抓落实本领,强化主动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先进的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提高服务效率。
(五)推进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提升高职教育整体发展水平
一是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去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今年年初,教育部、发改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建立起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基本制度框架。《意见》更多侧重产教融合,《办法》更多侧重校企合作,两个文件共同形成了职业教育领域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引向深入的政策“组合拳”。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扎实推进。
二是创建国家和省级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加快实施职业教育攻坚二期,立项建设好40所国家和省级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带动提升全省高职院校整体办学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做好国家“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启动准备。加快实施创新行动发展计划,建设好一批综合实训基地、骨干专业、教学资源库,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加强内部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
三是做好技能大赛和信息化教学大赛组织工作。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信息化教学大赛是由教育部主办,规格很高,影响很大。各高校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以学生技能大赛和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为抓手,力争在获奖数量和获奖等次取得突破,扩大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在全国的影响力。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推动全省高职院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四、改进作风,确保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需要全省高教教学战线的同志们改进作风、真抓实干,做到“四有”,心中要有党建,胸中要有全局,脑中要有方法,肩上要有责任。
一是心中要有党建,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期党的建设总要求。高教战线同志们要把党的建设摆在首位,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师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把从严治党要求贯穿到业务工作中,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持续改进作风,带头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委省政府若干意见,丝毫不能有松懈念头,坚决遏制“四风”。要严格廉洁自律,规范权力运行,特别是在项目评审、考核奖励、评优评先等方面,守住底线,依法依规办事,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
二是胸中要有全局,提高战略思维能力。谋划和推动工作,要眼睛向外拓宽视野,不能就教育论教育,就教学论教学,要从学校发展、区域发展、国家战略的角度,用整体的、长远的、全局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想办法,做决策。要提高高等教育服务“三重”的意识,主动服务于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尤其是“三区一群”国家战略;主动服务于xx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尤其是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需要;主动服务于人民群众重大关切,尤其是人民群众上高水平大学的需求。要提升战略思维能力,立足全局,面向未来,在国家和区域战略布局中、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坐标下,科学谋划学校发展。要掌握新情况,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头脑,贯彻新发展理念,用新视角来看老问题;要了解新变化,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了解高等教育所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了解科技产业革命和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新变化;要明确新目标,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间节点,对照原定目标任务,审视差距,查找不足,确立新的发展方向;要把握新要求,科学把握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新要求,培养又红又专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新要求。
三是脑中要有方法,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教学工作点多面广,千头万绪,每位同志脑中要有办法。要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调查研究,“ 调”“ 研” 并重,深入基层、深入师生,深入社会,把重点放在影响教育教学改革的大事要事上,放在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的难点问题上,掌握第一手资料,摸清真实情况,研究解决问题。要加强协同配合,凝聚发展合力,注重内外耦合,注重上下协调,注重相互补台,不能只在自已的领域打转转,要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主动与发改、人社、财政及社会各界的协调沟通,抓住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加强政策、资源、经费、力量的统筹,集中优势攻坚,确保目标任务完成。要注重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环境,不能只埋头苦干,还要注意与媒体打交道,加强信息宣传,将学校工作中的亮点、经验、成果宣传出去,在全省、全国发出xx的“声音”。同时,还要做好舆情研判,出台重要政策要进行风险评估,早做预案,把风险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防范在未发将发之时,维护高校教学战线长期稳定。
四是肩上要有责任,狠抓工作落实。重视落实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群众路线的集中体现。要健全落实责任分工机制,制定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每项工作都要有明确目标、工作举措、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要完善自查机制,动态掌握工作进展,及时发现问题和漏洞,及早纠偏纠错,对重大决策贯彻落实情况,实事求是向上级部门汇报,杜绝报喜不报忧、报功不报过;要建立常态督察机制,构建年初有分解、定期有调度、中期有推进、专项有督查、年底有考核的督查模式,实施台账管理,解决一个、销号一个、及时清零;要健全落实奖惩机制,对工作落实有力、成效明显的单位,在项目布局、以奖代补、资金投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对抓落实有突出成绩的个人,在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方面优先考虑;对改革突破创新意愿强的,在改革试点上优先考虑,在政策调整上予以倾斜,同步建立容错机制,鼓励大胆探索。
同志们,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记初心,践行使命,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开创高等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原更加出彩做出我们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