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关于市妇联新媒体维权工作的调研范文精选,有需要的小伙伴赶紧来参考一下吧,相信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市妇联新媒体维权工作的调研
随着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新媒体已经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网络和新媒体强化对妇女的联系、引导和服务,成为妇联工作重要内容。为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有效维护妇女合法权益,近日,**市妇联采取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我市妇联组织运用新媒体维护妇女权益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市妇联网络及新媒体运用情况
1.新媒体网络实现全覆盖。从网络建设看,我市十个县(市)区妇联拥有认证的维权专用公众号的有2家,集成在妇联官方微信账号上的有8家,10个县(市)区均成立了妇联干部维权微信群,纵向到村建立了维权微信工作群和QQ工作群,实现了全覆盖,掌上维权阵地已经形成。从人员覆盖看,全市各级妇联干部对全国妇联、省妇联、市妇联官方微博微信关注率实现百分之百,各级妇联组织已经将新媒体作为宣传引领妇女、服务凝聚妇女的重要载体。
2.新媒体受众率高。本次问卷发放人群结构是:社区妇联主席、村妇代会主任等妇女干部120人、妇女群众100人。人群分布为十个县(市)区均匀分布。数据结果为:受访人群微信开通率100%,超过90%以上微信用户每天都会使用微信,其中50%的用户每天使用微信超过1小时;拥有100位以上好友的微信用户占比最高,65%的用户每次打开微信必刷“朋友圈”;微视频是传播比例较高的传播方式,86%的人表示乐于关注并转发微视频的相关内容;78.8%的用户表示会主动转发和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消息,调查显示,促成用户微信分享消息的三要素是:传播价值,趣味消息,感动感悟。
3.新媒体用户粘度较高。受访者中67%的人会每天浏览微信10次以上,15%的用户表示每天会看微信30次以上,21%的用户为微信重度依赖者,每天花在微信上的时间高达2小时以上、登录超过50次。受访者表示自己常用的功能是朋友圈、收发消息、阅读公众号文章,80%的受访者是“朋友圈”的高粘度使用者。在朋友圈的信息流中,最受欢迎的是与妇女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比如:妇代会主任的朋友圈中致富信息和农产品交易信息受欢迎程度最高,妇联维权干部的朋友圈中实际案例的阅读量和点赞量较高。6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会根据朋友圈信息主动联系信息发布者,进一步了解信息相关内容。微信用户表现出高活跃度,为妇联利用新媒体维权提供了契机。
二、**市妇联组织开展新媒体维权工作情况
1.以新媒体为平台助力普法宣传。在形成完备的网格结构后,维权信息的互联和传播是实现掌上维权的关键,为此,市妇联认证了“**市女性权益维护”公众号,平台成立以来,先后开展了“掌上三八维权周”,阅读量达到889次,转发量达到110次;“学习反家暴法答题抢红包活动”2期,参与用户3122人,发放红包1000个,获得粉丝1375个;开展“反家暴法问卷调查”活动,发放问卷1000张,回收有效问卷956张,等等。截至目前,平台发布图文信息366条,成为法治宣传的重要阵地。
2.以新媒体为阵地开展信访服务。自维权QQ开通以来,接待上访案件75件,其中妇女刘某诉继子女赡养纠纷案、任某诉丈夫家庭暴力案、金某诉津河镇政府土地确权纠纷案等,均是通过QQ上访反映。妇联组织通过QQ接案后,第一时间对案件进行了解,指派专门工作人员跟进,涉及专业法律服务的移交援助律师,累计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11万余元。微信公众平台开通后,先后有网名“遗失的美好”“请叫我王小仙”“珍惜”“晓晓”等33名网友留言咨询离婚、子女抚养、工伤损害赔偿等法律问题,权益部通过咨询回复功能进行解答,并联系了常驻律师,有3件案件进入实际诉讼,目前已经在审理过程中。
3.以新媒体为手段提升妇女法治素养。利用维权公众号开设《反家庭暴力法》普法微课堂7期、点击播放率达到33%,女性小课堂7期、阅读量75%。《案例说法》、《我是大法官》、《热播剧说法》等内容阅读点击率达到20.5%,这意味着订阅用户已经能够自我教育,实现了利用新媒体实现法治信息传播和对受众进行普法教育的初衷。据调查,在公众号后台留言的用户80%以上是浏览了相关内容推送,结合自身需求进行咨询和留言,70%以上的用户表示在推送的内容中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维权方案。利用新媒体维权一方面普及了法律知识,一方面提供了维权办法,是生活中的移动法律小助手。
三、新媒体维权存在的问题
1.新媒体维权认知度有待提高。相比传统维权手段,新媒体维权作为新生事物,其便捷性和实效性还没有被受众普遍认知,尚处于起步阶段,具体表现在新媒体维权载体的应用率较低、案件转化率较低、新媒体受众不稳定等。例如,**市女性维权公众号上线以来,粉丝数最高达到3000人,但随着时间推移,掉粉现象严重,图文消息发布量虽然稳定,但是由于粉丝数量不稳定,阅读数量呈波段式,很难获得较好法治宣传效果。另外,通过微信公众号咨询案件的当事人多,但是转化为实际案件的只有3件。
2.新媒体维权普及率仍然较低。在调研中,虽然新媒体娱乐已经普及,但是由于新媒体维权属于政务范畴之列,没有特殊需要的人群对微信及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内容并不感兴趣,导致受众面窄。目前新媒体维权配合传统维权方式使用效果较好,通过对微信用户的分析,想提高用户粘性的主要做法是开发更加有趣的应用,例如:集成支付功能、集成娱乐功能等,新媒体维权需要推送大量法律消息、案例分析等,由于内容所限,用户粘合度不高。目前根据公众号后台数据分析,图文信息的阅读量仅为30%。
3.新媒体维权专业化运营程度低。利用新媒体维护妇女权益和普及法律知识,重点在于提高新媒体的运营能力,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新媒体维权的方向不能仅仅局限在公众号的信息推送和信访接待上,必然要通过专门APP实现多种功能的集成,但是APP的开发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介入,更需要资金的投入,妇联组织受资金限制,单独开发APP的可能性很小,限制了新媒体维权的进一步发展,也限制了新媒体维权平台和其他社会资源的整合。
四、促进新媒体维权发展的几点建议
1.借助外力整合资源提高知名度。联合其他部门新媒体载体,进一步做到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推进与公安、司法等部门新媒体平台信息互推,提高妇联新媒体维权平台的专业性。整合专业律师和法律援助机构维权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抓住其他新媒体资源和载体,如,网信办旗下新媒体运营账号,进行捆绑宣传,获得更多用户,提高知名度和传播力。
2.结合妇联工作品牌提高用户粘性。抓住妇联组织占网、用网、建网契机,大力推进新媒体维权工作。强化内容设置,尊重“内容为王”的规律,在推送消息的质量上下功夫,提高推送信息的专业性和原创性。将最实用的法律知识以受众喜爱的方式进行编辑和推送。加强第三方手段介入运营,借助专业运营软件开展问卷调查、开发专有活动、完善功能设置,并和其他维权阵地互联互通,实现线上专业推送与线下配合开展活动,网上网下实现全面占领,稳定受众群体。提高妇联干部新媒体应用能力,开展新媒体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培训,培养一专多能的基层妇联维权干部,为妇联新媒体维权工作提供人才支撑。
3.加强新媒体组织阵地建设。建立专业化新媒体维权队伍,扩大妇联网军队伍,积极主动引导互联网舆论,利用法律名人、律师、法官、社会名人的新媒体平台发声,对妇女进行政策法规宣传教育,监督歧视妇女现象和侵害妇女权益行为,切实做到在互联网上亮出妇联旗帜,发出妇联声音。加大新媒体平台开发利用,争取党政重视支持,整合社会力量,加大资金投入,开发适合维权工作的APP客户端,提供更好更有效地维权服务。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