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每日范文模板时间,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关于2018建大党建工作格局的思考的非常好的范文,在工作中我们需要总结计划的地方有很多,有这方面需要的朋友,赶紧跟小编一起看看,参考一下吧!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方面负有重大责任和重要使命。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为平台,切实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对于国有企业始终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保证作用。
一、大党建工作格局的科学定位
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是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重大改革,是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基层党组织创建的一种党建工作新理念。作为一种理念,它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格局,其基本要求是在有利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功能的前提下,以体现“三大三新”来构建分工明确、职责清晰、齐抓共管、密切配合、运转有序、保障到位、宽领域、全覆盖的党建工作新机制。
1.大视角新思维。站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摒弃那种认为党组织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是“种了别人的田”、“是越位”、“是不务正业”的片面认识,确立“融入中心做工作,进入管理起作用”、“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工作抓党建,抓好党建工作促企业生产经营”的党建观,树立融入经济、参与决策、服务经济的理念。各级党务工作干部要认真解决不敢参与、不会参与、不愿参与的问题,变经济工作的局外人为局内人和当事人。组织部门负起管干部管人才的职责,为经济工作调兵遣将;宣传部门要为中心工作呐喊助威,在舆论上营造浓厚的发展氛围;纪检部门在软环境的治理上扫清发展的障碍,为改革发展保驾护航,群团组织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形式多样的具体活动为经济发展推波助澜。
2.大格局新机制。大党建理念必然要求建立大格局,进而使党的建设与经济发展结成一个大的网络系统,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此必须以整合资源、创新机制为突破点,通过合班子之力、合组织之力、合党员和群众之力、营造心齐、气顺、劲足的和谐发展氛围;通过强化党员发展机制、行为约束机制、党内激励机制、构建集体决策机制、大监督保障机制、沟通协调机制、能力提升机制等,以形成党组织、全体党员、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及行政部门、群团组织共同参与党的建设的大党建格局,使各种组织都能在大党建的格局里找到切入点,优势互补、整体联动,从而把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真正体现在全党动员齐抓共管上,体现在党员先进性作用的充分发挥上,体现在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上。
3.大平台新举措。与传统体制下国有企业党建格局相比、大党建格局具有网络性、多元性、开放性和整合性的特点,能更好地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的全覆盖。大党建工作格局的这一特点,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工作大平台和新举措。一是全力构建培训大平台,提高各级各类人员驾驭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通过职业生涯设计,对企业管理人员突出能力关怀,给机会、给平台、给待遇。通过企业办学,为专门技能人才队伍培训后备力量。通过横向联合办学,拓展培训空间,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素质。通过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劳动竞赛等,使培训差别化、个性化、层次化,实现党员与群众职业发展与培训的有机结合。二是构建活动激励大平台,全力推进争创“四好”领导班子、“五好”党支部、“六好”党小组、党员“创先争优”及“五好一准确”班组建设活动等,通过设计载体、开展活动,给各级组织、广大干部、党员和群众提供展示先进性的舞台。
二、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的必要性分析
充分认识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的必要性,增强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识和自觉性是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的基础和前提。因为人的任何行动都是受思想支配的,“没有正确的思想,就不会有正确的行动”。因此,在探讨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的途径等问题前,必须对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的必要性进行理性的分析。那么,究竟为什么要以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为平台,切实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呢?我们认为:
1.以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为平台,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国有企业是工人阶级最集中的地方,国有企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同时也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础。俗话说得好“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国有企业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决不能也不应该放松和削弱党的建设。现在我们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在强调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时,却丢掉和忽视了对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领导作用。无数事实已经证明,如果忽视党的政治领导的作用,没有了思想上、组织上、政治上的有力保证,国有企业改革就会出现偏差,就会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前苏联共产党的悲剧就会在我国重演。这是十分危险的。
2.以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为平台,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是变化了的客观现实的要求,是应对新课题新考验的需要。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后,不仅使企业的产权结构、领导体制、决策程序、运行机制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也使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所处的环境、条件和要求发生了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党组织作为政治核心的地位虽然没有变,但企业党组织已不再是生产经营的主体,不再统一管理职工群众的生产经营活动和收益分配,改变了群众过去对国有企业党组织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上的依附依赖关系,国有企业党组织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权力资源和工作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要求企业党组织必须解决在新形势下如何与企业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有机融合,如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利益的途径和方式,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保证作用。
3.以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为平台,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是维护企业和谐发展环境的需要。企业的改革发展,没有一个稳定和谐的内外部环境是无法顺利进行的。当前,面对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出来,有的已经严重地制约了企业的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答疑解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必须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组织优势,通过各级党组织把广大党员团结起来,成为维护企业稳定的中流砥柱;必须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了解群众的合理诉求,反映群众的呼声,促使企业为职工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就当前而言,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三大优势,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维护企业和谐发展环境,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党建工作理念和格局,探索适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大党建工作新格局。
4.以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为平台,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是解决企业党的自身建设存在问题的现实需要。尽管这些年来,在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方面我们采取了不少措施,做了许多工作,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但自身仍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党组织政治核心地位较传统国有企业弱化的倾向还未解决;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效果还不明显;企业党建工作制度安排还缺少稳定性;党务干部的素质有待提高;党员队伍的先进性还未得到充分体现;党组织开展工作的方式方法还比较传统,新的工作格局和方法还未真正形成,等等。党组织自身存在的这些问题说明,我们至今还没有找到国有企业党组织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的途径和方式。现在我们提出以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为平台,就是为了有效地解决国有企业党组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
三、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的原则
在讨论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看两个案例:
案例一:北方重工集团公司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的大型骨干企业和国家重点保军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规范公司治理的进程中,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按照兵器工业集团党组的要求,积极推进创新大党建工作格局,探索和实践大党建“1、2、3、4、5、6”工作格局——即“一个目标”,就是围绕改革发展稳定总目标;“两个提高”,就是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员工收入提高;“三个融入”,就是坚持融入生产经营中心、融入工作实际、融入员工群体;“四个特性”就是思想科学性、工作创新性、操作规范性、结果有效性;“五项工程”就是实施先导工程、先锋工程、合力工程、人才工程、文化工程;“六个机制”,就是营造服务型、导引型、关爱型、激励型、约束型和保障型工作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党建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公司党委荣获全国国有企业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公司营业收入由2004年的22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60亿元、2008年营业收入将突破70亿元。
案例二: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党委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国有企业党建新格局,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三四五六七”大党建工作格局。即构建“三型”模式(创造性、学习型、代表型),强化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运用四个载体(主题教育、党员责任区、创先争优、党员手册),强化党员教育管理;提炼“五在前”标准(理想信念讲在前、急难险重冲在前、遵章守纪做在前、联系群众走在前、生产指标排在前),树立党员先锋模范形象;形成“六有”局面(组织健全,有一套健全的党建工作机构;制度完备,有一整套健全的工作制度;有一支能打硬仗的党建工作队伍;有一个坚实的党建工作基地;有一套具有武钢特色的党建工作模式;有一套具有武钢特色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营造良好的党建工作氛围;建立“七个”机制(党员教育长效机制、民主参与长效机制、党员联系群众长效机制、党员监督管理长效机制、组织建设长效机制、领导班子建设机制、党建工作保障长效机制),确保先进性建设长效运转,从而保证了公司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从这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大党建工作格局作为一种新理念,并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格式。由于每个企业都有自己不同于其它企业的情况,所以在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的时候,应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切忌邯郸学步、东施效颦。虽然各个企业的情况各不相同,但由于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的目标、任务、要求的一致性,在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的时候,还应共同遵循以下“四个有利于”的原则:
一是有利于增强党组织的活力。以融入中心,进入管理为新的工作思路,促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的有机结合,和谐发展。积极探索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维护党组织的纯洁,激发党员的内动力,使党组织真正具有活力。
二是有利于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就是要使国有企业党组织能够带领广大党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并带领广大党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并带领广大党员积极投身于企业的发展壮大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不断吸收先进分子加入到党组织当中;将企业人才团结在党组织周围;促进企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厂务公开,维护和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并将职工的合法权益反映到企业决策中。
三是有利于增强党组织的控制力。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的目的就是要强化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要通过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使企业党组织能够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得到贯彻落实;有部分党员参加企业的领导班子,担任重要职务,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大决策;培养推荐高素质的党员从事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工作,领导企业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根据自身特点,依法发挥作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四是有利于提高党组织的影响力。前面讲过,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党组织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权力资源已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党组织改变高度行政化的功能,把工作重点放到服务群众、凝聚群众共同奋斗上来。要根据企业特点,总结提炼为广大职工群众认可的企业精神,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建立具有时代气息、健康向上、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打造企业品牌,提升企业信誉,树立报效祖国、服务社会、关爱职工的企业形象。利用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带领群团组织整合企业精神资源,凝聚人心力量,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四、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
党的十六大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党的十七大又指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建设和发展的历史实践表明,创新是推进党的建设,改进党的领导的关键性问题,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的重要原因,也是党能不断经受各种问题考验,解决自身问题的基本保证,还是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的关键和基本途径。创新就是要使我们的工作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以更好地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国有企业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就是要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理念、组织设置、制度构建、工作方式、领导体制等方面不断探索新思路、尝试新方法、取得新经验,以加强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工作,不断改进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工作状态,提升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工作效果。
1.工作理念创新。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理念创新,一是观念创新。理念创新就是我们开展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必须从过去偏重强调党员管理,强调服从的工作理念,转变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逐步树立讲求服务和民主的理念。要把服务企业中心工作,服务企业职工群众作为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基本任务和开展工作的切入点,努力做到上一级党组织为下一级党组织服务,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党组织和党员为职工群众服务,通过创新服务组织和服务机构,把服务职工、教育职工、组织职工结合起来,用服务团结党员和群众,凝聚党心民心。观念创新,就是要开展“四破四立”,切实消除思想障碍。要破除“无所谓”心理,树立抓国企党建事关全局的观念;破除少数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工作干部的畏难情绪,树立理直气壮抓党建的观念;破除少数行政管理干部的戒备心理,树立企业要健康发展就离不开党的政治优势的观念;破除一些党员的雇佣心理,树立企业在改制后,党员同样可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观念。
2.组织设置创新。就是要解决当前企业党组织机构设置上大下小,部门职能交叉重叠、人浮于事、资源浪费等问题,要根据精简、高效、协调和“三个有利于”标准设置组织机构和定员定编。要将那些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年轻同志充实到党务工作队伍中来,调离那些不胜任党务工作的人,优化党务干部队伍,人员宜兼则兼、宜专则专,机构宜并则并、宜增则增、宜撤则撤,以合理整合资源。同时,要融合党组织与董事会、监事会的工作机构。党委组织部与董事会下设的提名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相融合,纪委与监事会下设的审计监督委员会相融合;党委宣传部、机关党委等部门与董事会综合部相融合。在此基础上,要将企业党组织及其工作机构与董事会、监事会及其工作机构的工作职责结合起来,重新进行梳理和明确,统一纳入到新的部门和机构之中严格履行,确保企业党建工作各项目标都能落到实处。通过党组织与董事会、监事会的工作机构的融合,从工作机构上形成强大的党政工作合力,保证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发挥。
3.工作制度创新。制度虽然“带有长期性、根本性、稳定性,”但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来看,当前在制度创新方面,应着重把握三点:一是在全面分析和梳理已有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党的制度建设的整体规划,积极地、有步骤地加以推进,努力形成科学、健全、有效的制度体系,对现有制度中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规定,应及时作出修订和调整。同时要注意总结党的建设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好做法,适时作出规范,出台新的制度。二是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既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又要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党员是党内民主的主体,推进党内民主,从根本上说就是由广大党员当家作主。党员的主体性决定了党员具有许多不可剥夺的民主权利。从我们现在的情况看,一方面要教育党员切实把握自身有哪些权利。因为目前我们有些党员在抱怨党组不能保障党员权利的时候,又说不出自己到底有哪些权利。另一方面要给党员提供权利实现的途径,通过多种方式建立起党员表达愿望,实施监督的“无障碍绿色通道”。鉴于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多样化的特点,在推进党内民主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允许其实现形式的多样,不要因为有的单位多了“自选性动作”而苛求,也不要因为有的单位带有过多的“规定性动作”痕迹而丧失信心。无数实践证明,党内民主制度建设要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三是要将党的各项规章制度变成长效机制,增强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制度的自觉性。
4.工作方法创新。就是适应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实际,改进党组织进行思想、政治、组织领导的方式,以保证党组织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在创新工作方法、活动方式方面要体现出五个特点:一是行为的政治性。党组织在参与企业的经济工作中,要从政治的角度思考问题,抓好落实;二是手段的间接性。党组织在参与重大决策、管理和监督经营者方面,采取间接的方式,善于通过发挥企业各种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作用以及党员的作用来实现党的意图,而不是直接决策和指挥;三是方法的灵活性。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方式方法,讲求实效,防止形式主义;四是操作的规范性。党组织必须坚持在法律的范围内开展活动,必须健全严密的组织系统,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科学的工作机制,来保证企业党建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五是时间的机动性。活动时间要把相对集中与化整为零结合起来,在保证必要的脱产活动时间外,也可以在班前、班后和晚上开展一些活动。此外,在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的创新上,在实践中还应增强“四性”:一要增强工作的主动性。主动思考工作,不坐等上级指示;主动提供服务,不坐等别人上门;主动开展工作,不事事按部就班。二要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工作内容、措施、对象、重点都要有针对性。三要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主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超前预见,主动适应。四要增强工作的科学性。科学地决策工作,科学地安排工作,科学地评估工作。
5.领导体制创新。就是要进一步理顺“新三会”与“老三会”之间的关系,解决“三心不合”的问题,努力构建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党委一个领导团队、四个工作系统、发挥四种职能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并在工作中做到“四分四合”,即在职能上分、思想上合;岗位上分,目标上合;工作上分,情感上合;决策上分,行动上合,在工作中做到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配合。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理念创新是开展工作创新的前提,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党建工作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组织设置创新是开展工作创新的基础,首先必须合理设置党组织,才能有利于其职能和作用的发挥;工作方式方法创新是关键,党建创新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工作上,只有取得实实在在的成绩,创新才能取得成功;制度、体制创新是保障,没有合理、顺畅、有力的制度、体制保障,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一事无成。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构建国有企业大党建工作格局,有一个问题还需在实践中引起高度重视。这就是,对待国企党建工作创新要以宽容的态度,大凡创新都是别人没有做过的,党建工作创新由于人们意识上感觉禁区较多,因而对各种创新之举难免会存在种种顾虑,这就需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创新。对于创新中出现的问题,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弄清原委,再下结论,切不可过分指责,更不能一棍子打死。当然,也应看到党建工作毕竟不同于其它工作,其政治性、原则性要更强一些,因此要遵照党章要求,遵守相关制度,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创新,特别要关注实效。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