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2018年最新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范文大全,有需要的小伙伴一起来参考一下吧,相信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下面大家参考!
篇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使命需要好干部。作为管党员、管干部、管人才的组工干部,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组工干部党性如何,不仅代表着党和组织部门的形象,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党员干部。
记得前段时间单位组织观看了《榜样》,“大国工匠”李万君、"天麻主任"罗官章、扎根大山三十余载的教师支月英、侠骨柔情的“最美警花”李贝……一个个响亮的名字至今还清晰地萦绕在我的脑海中。他们是一面面鲜艳的党旗,是一座座伟岸的丰碑。他们信念坚定、富有理想、勇于创新、豁达大度、甘于奉献的精神鼓舞着我,他们身上散发的一身正气激励。
龚全珍,从将军夫人到乡村教师,30多年坚持义务给青少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她说“共产党员就应该为党工作,活到老、学到老”。
廖俊波,新时代的楷模,被中组部评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被同事称为“永不停息的工作机器”,被群众誉为“当代的焦裕禄”。他那一句“让23万政和人民过上幸福的日子,是件美妙的事情”,流露出他崇高的“党性”,令多少人为之欣慰和感叹。
说到“党性”,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我想“党性”不是铮铮誓言,而是坚持原则的政治品格、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它源自细微处,源于点滴中,它已经融入我们的血液,溢满我们的心田,并内化成一股力量,激发我们组工干部干事创业的强大的动力。
学生时代的我,也许一直认为英雄的事迹、榜样的事迹只会出现在电视里、报纸上、课本中。参加工作后才发现,现实中,许许多多“廖俊波”式的优秀共产党员就在我们身边。
近视1200多度的办公室主任常常深夜在电脑屏幕前孜孜不倦的书写文稿;已有九个多月身孕的女组工干部不顾家人跟同事的劝阻仍坚守在扶贫岗位工作的第一线;中秋佳节法定节假日部领导主动舍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而深入基层调研“三基建设”;在评先、评优活动中面对自己的亲属也要严格坚持标准的同事,他们就是我心中的榜样。为什么组织部门有“党员之家”“人才之家”“干部之家”三个温暖而动心的称呼呢?是因为在他们心中,组织部门不是权力的幻化,而是公道正派的象征;组工干部头顶的不是炫耀的光环,而是沉淀的责任!
作为一名组工干部,除了自身的党性觉悟和工作能力之外,更离不开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我的一位同事,他来自湖北武汉,2010年公务员考试中成为组工干部的一员,在岚县成家立业,工作以来兢兢业业,受到领导跟同事的一致好评。母亲为了让他安心工作,从武汉来到岚县帮他照顾孩子。就在今年9月底,他母亲带孙子出去买东西,不小心从台阶上摔了下去,为了保护怀中的小孩,母亲情急之下用自己的身体守护着孩子。最后,孩子平平安安,而他的母亲踝骨粉碎性骨折,动了两次手术。父亲为了让他能够安心的工作,毅然抛开武汉家里的一切来到山西照顾老伴。他的妻子更是,既要照顾两岁的小孩又要上班,还要时不时替他去医院看望和照顾父母。而他,“5+2”“白+黑”几乎是工作常态,家里的重担自然都压在了他妻子一个人身上。她也许抱怨过、哭过,但更多的是默默的支持,这就是许许多多个组工干部家属的缩影。正是这些家人的理解、支持、包容、付出,我们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组织工作当中。
我们都知道“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我们做“四讲四有”的合格党员,其实就是要我们“见行动”!标准明确,需要的就是我们不忘初心,加倍努力。2017年,作为一名参与基层党建工作的组工干部,深感肩上的担子不轻。“三基建设的推进”“党建示范点的打造”“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党组织和党员信息采集工作”“村“两委”换届工作”……需要我们组工干部认认真真去落实、去完成,需要我们组工干部讲党性、有原则、敢担当!
新时代要求组工干部必须立场坚定、笃学善思、修身立本、开拓进取,不断适应组工工作发展新常态,创新发展,追求卓越,永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红色旗帜不褪色、不变色。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年轻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我们既要有仰望星空的情怀,更要有脚踏实地的作风,以勇往直前的信息和攻坚克难的勇气,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披荆斩棘实干,乘风破浪前行!
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牢记,党性无声,但有情!党性坚强,业长青!
篇二
新时代、新思想、新使命、新征程对组工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组织部门是党委实施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的重要职能部门,担负着党员、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组工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着力提升四种能力,争当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排头兵”。
提升学习力。学习是永恒的主题,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内容求“精”。要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深刻领会十九大精神精髓,及时了解党建新动态、把握党建新动向、清楚党建新要求、接纳党建新观点,融会贯通、消化吸收、领悟实质、吸取精华。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载体优势,积极参加专题讲座、主题讨论、参观走访等丰富多彩的学习教育活动,联系实际,融会贯通。
提升创新力。党的十九大给组织工作提出了许多崭新的课题,也为组织工作的提供了无限的创新空间。在创新思想观念上下工夫。要不断拓宽视野,坚持围绕发展开展工作,把推动发展作为检验和衡量组织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和本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提升凝聚力。团结聚力量、兴事业、出人才。组工干部要弘扬团队精神,事事以大局为重,从大局着眼,为大局着想,自觉做到精诚团结、互助合作,相互搭台补台,齐心协力,群策群力,推动工作落实,推进事业发展。
提升执行力。组工干部要多干事、能干事,干好事,干实事,干成事,人人创先争优、处处创先争优,创组织工作一流业绩,树组织工作响亮品牌。组织工作关注度高,要敢于担责、敢抓敢管。确保政令畅通,任务落实。
篇三
新时代,身处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关头,如何在新征程中勇立潮头,充当破浪前行的领航人,是每一个党员干部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要有家国情怀,做一个有格局的人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目标的热切关注和孜孜追求,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家国情怀需常怀忧国忧民的意识。“位卑未敢忘忧国”,无论身居何位都应该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匡扶天下的济世精神,坚持以民族大义为念,以家国天下为重,把个人追求与社会目标统一起来,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维系在一起,多立足当前形势,放眼长远大局,多了解时局政治,多关心国计民生,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瞬息万变的党情、国情、世情中把握时代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到自身的短板与不足,努力将个人成长与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做到未雨绸缪,为党分忧,为国尽忠,为民尽责。
家国情怀需常思为民服务的理念。《尚书》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有了百姓,才会建立国家,只有百姓安居乐业才能有国家的太平强盛。身为党员干部必须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忘公仆身份,切实察民之所需,缓民之所忧,解民之所难,当好群众的贴心人。既要有干事担当的勇气,敢于责任上肩,直面困难,挺身而出;又要有干事担当的本领,能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善于结合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解决问题。要牢记“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的古训,真心诚意做百姓希望做的事。
家国情怀需常守清正廉洁的自律。《论语·子路篇》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清正廉洁的自律,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核心是忠,只有对党和国家绝对忠诚的人,才不会去触碰党纪国法的底线。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不断加强自我约束、开展自我净化、实现自我完善,在廉洁自律上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切实用道德准则撑开过滤网,用党性原则架起高压线,用法纪规章筑起防火墙,真正做到廉洁奉公、秉公办事,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要有若谷虚怀,做一个有追求的人
作为党员干部,要以谦卑恭谨的态度,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虚心听取群众意见,主动接受组织、社会和舆论的批评监督,当好干部队伍的排头兵。
虚怀若谷需要党员干部做海纳百川的典范。忠言逆耳利于行。虚怀若谷,就是要以“闻过则喜”的气度和胸襟,虚心倾听来自领导、同事以及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批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兼听”中明辨是非、不犯错误。要认真学习落实各项党内法规,主动接受各类监督,尊重咬耳扯袖的善意,常怀感恩之心,常听肺腑之言。
虚怀若谷需要党员干部做勤政廉政的表率。勤者,政之所要;廉者,政之本也。党员干部必须以身作则,遵从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以尽职尽责的态度努力干事创业,以苦干实干加巧干的精神成就服务人民的事业;要忠于信仰,遵守廉洁从政的纪律底线,依法行使手中权力,不以权谋私,切实利用手中的公权力为人民谋福祉,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其他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共同践行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理想信念。
虚怀若谷需要党员干部做清心寡欲的楷模。非淡泊无以明志。清心寡欲并不是一无所求、随波逐流,是把追求放在大视野、大胸襟、大格局上,而不是在纠结个人得失、荣辱,计较名利、地位等细枝末梢上;并不是碌碌无为、不思进取,是对工作有一股挚爱,对百姓有一腔热情,对道德有一个底线,对法律有一种敬畏,而不是得过且过,麻木冷漠,表里不一,无法无天。要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坚贞不屈的忠诚、坚忍不拔的担当、坚持不懈的奉献、坚守不逾的定力做一个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的好干部。
要有文学情怀,做一个有境界的人
对国家而言,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对个人而言,工作能力决定人生的宽度,文学修养决定人生的高度。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加强文学修养,坚持在读书学习中把握人生道理、领悟人生真谛、体会人生价值、实践人生追求,以蓬勃的文化热情和深厚的文化积蓄实现厚积薄发。
培养文学情怀,需要广读书,在博览中开拓眼界。培根在《论读书》中提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可见,涉猎各方面的书籍可以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也只有在广读中,才能拓宽视野,形成更加开阔的胸襟,思考更加深层次的问题,也才能利用广博的知识储备创造性地解决工作中的难题,破解工作瓶颈。
培养文学情怀,需要常读书,在细思中提炼思想。在纸质文化逐渐式微的今天,我们仍然提倡要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要想提升个人精神面貌,必须要多读、常读,才能把书本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抓住集中学习的机会读书,在与不同的人沟通交流中碰撞思想,丰富认知,深化对各类问题的见解;要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读书,在安静的阅读中进一步沉淀思想,沉静心态,提炼出思想的精华。
培养文学情怀,需要读好书,在精髓中汲取营养。要多读古典书籍,中国古典著作浩如烟海,各类经典也数不胜数,广大党员干部要多读历史、古典书籍,多读孔、孟学为人处世,多读道、法学治国理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感,我们要在读书中领略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学习古人的睿智,丰富自己的头脑。要多读政治理论,多读马克思主义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在这些政治理论中经历“熔炉淬火”,祛除“杂质”,“提纯”思想,把握时代的脉搏,加强党性修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有幸处于这样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仍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勇当劈波斩浪的舵手,引领广大人民朝着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追求目标努力奋斗!
篇四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推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是我们党成就宏图伟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克敌制胜勇往直前的重要法宝,是我国改革开放40年铸造举世瞩目辉煌的基本经验。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是一种人生态度,是始终保持永远奋斗、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是一种能力素质,是具备及时解决困难与战胜挑战,打开工作新局面的过硬素质;是一种勇气胆魄,是有敢于担当的大气魄、敢闯敢试的大气概,勇于负责的大气度。对于党员干部而言,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为党的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是信念坚定、斗志昂扬的反映,是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体现,是心中有党、心中有民的表现,是甘于奉献、无私付出的态度。
新时代推进党的伟大事业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持续发扬“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党员干部要立足本职岗位真正干事创业,贵在持续发扬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说了就算,定了就干,立说立行,不拖不等不推,切实以快制胜。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而言,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就是要切实学习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党中央一切新的重大决策部署或重要指示批示,我们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都要像接力赛跑一样,一级一级地接下去,不间断、不停歇、不拖拉,把党中央的精神坚决快速学习贯彻落实到位。时常学思践悟“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内涵与要求,对于新时代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当好引领发展的“火车头”,以良好的工作状态,过硬的工作作风,一流的工作效能,奋力推进党在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持续发扬“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首先必须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不可否认,有少数党员干部善于夸夸其谈,安于清闲无事,惯于推诿扯皮。面对工作任务,心态疲疲沓沓,姿态懒懒散散,状态拖拖拉拉。不推不动,甚至推而不动,明日复明日,万事皆蹉跎。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应牢固树立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以及责任意识,切实增强干好工作是本职、干不好工作是失职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心思用在党和人民的崇高事业上,精力放在为群众服务上,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投入一切工作任务中。
持续发扬“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还必须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和执行力。“学习贯彻落实”是党中央和各级党组织对工作最经常的要求,其实,想要真正做到并不容易。因为这不仅要求我们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还要求我们必须具备过硬的学习和执行能力。十九大报告指出:“打铁必须自身硬。”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扎实钻研本职工作业务,主动思考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拿出新举措,面对工作任务能够找准突破口和落脚点,善于科学谋划,能够正确决策,以清晰的思路、得力的措施、有效的组织完成好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持续发扬“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必须发挥制度机制的约束力和监督力,以党纪国法为根本遵循,根据工作需要优化工作方法,简化工作程序,减少工作环节,提升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管理、激励、监督机制,引导和督促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杜绝得过且过、松松垮垮、人浮于事的不良现象,形成依章办事、立说立行的工作习惯,对拖拉懒散、贻误工作的行为也要严肃追责问责。
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才能做到作风过硬,作风过硬才能办好实事,办好实事才能树好形象,树好形象才能赢得民心,赢得民心才能凝聚合力,凝聚合力才能推动发展。党的伟大事业特别是当前的脱贫攻坚等重大工作等不起、磨不起、拖不起、慢不起,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务必要持续发扬“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并将其转化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战斗力、号召力、凝聚力、组织力,让剑锋所指、所向披靡,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实干劲头抓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为推进新时代党的伟大事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奋力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篇五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再一次以人民的视角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所在,也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指明了方向。昨天的成功并不代表着今后能够永远成功,过去的辉煌并不意味着未来可以永远辉煌。作为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答好新时代的“四道题”。
答好新时代的“判断题”。《礼记·中庸》云:“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作为共产党人,有一个正确的是非观至关重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这个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的新时代。这是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必须坚持的根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的具体实践,就是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怎么去的内在关系,就是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党在新的历史方位实现新时代历史使命的根本遵循。对那些污蔑、诽谤、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观点和思想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只有坚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信念,才能在是非对错的根本问题上不偏移、不跑偏,才具备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标准。
答好新时代的“选择题”。新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诱惑和挑战的时代,各种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纷繁芜杂。有的侵入方式很隐蔽,甚至被改变了还被蒙在鼓里;有的破坏范围很广泛,给一些党员干部造成了“法不责众”的假象。但毋庸置疑的一点是,这些因素都具有很强的危险性和破坏性,就像一颗颗病毒,会逐渐蚕食党的肌体健康。要避免被蚕食、被侵蚀,就需要做好选择题,要了解和掌握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可以做、什么要摸索着做。当前,就是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纠正“四风”的最新指示精神,把那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最新变种”消灭的萌芽状态。要建强自身“白细胞”,始终秉承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随时准备重大挑战、重大阻力、重大矛盾、重大风险,把“五个过硬”要求切实践行到工作和生活的各方面。
答好新时代的“填空题”。时代是出卷人,在新时代的历史答卷上,需要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有很多空白需要我们去填补,有很多战役需要共产党员去带头冲锋。在这种情况下,唯有脚踏实地、实干兴邦才能对得起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因此,要答好新时代答卷,党员干部必须坚持实干实践实效,以实的作风干实的事情取得实际成效。要实干,就是要摒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风气,多做一些惠民生、利长远的事,少干一些面子工程、政绩工程。要实践,就是要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十九大精神与岗位职责结合起来,以实干促实践。要实效,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从伟大斗争的一个个小节点出发,打好一场场小战斗,取得战术、战役、战略上的胜利。
答好新时代的“问答题”。新时代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也是继续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调研时曾说,“我是人民的勤务员”,充分反映了新时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为民情怀,也充分回答了新时代最重要的问答题,那就是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要时刻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把提升同人民群众打交道的能力摆在重要位置,既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也要卷起裤脚深入群众。要坚决打通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最后一公里”,突破“中梗阻”“肠梗阻”,杜绝不作为、乱作为、滥作为,不折腾、不反复、不懈怠,让人民群众共享新时代的红利,拥有更多获得感。
新时代是一个崭新的时代,也是一个昂扬的时代,更是一个有为的时代。我们共产党人应庆幸生活在这个伟大时代,应理解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应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放下架子、迈开步子、扑下身子,在新时代的历史答卷上记录下属于自己的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篇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所做的报告,科学地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认真学习领会十九大报告的重大意义,自觉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抓好全镇各项工作地深入落实。
一、充分认识十九大报告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所做的十九大报告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汇集力量的政治宣示,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是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朝着宏伟目标奋勇前进的政治动员。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承担着谋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越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越是需要明确方向、凝聚人心、凝聚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按照新要求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完善发展战略和各项政策,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这一系列重要论述鲜明地回答了我们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征程路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的重大问题,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和强大定力,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指明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共同团结奋斗的方向。
二、必须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个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党和人民艰辛探索,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带领党和人民继续进行新的探索,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命题,使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探索都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展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是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并围绕这个主题逐步绘就了发展蓝图,形成了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行动纲领。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也是建立在我们党长期奋斗基础上的,是由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接力探索取得的。因此,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加快实现现代化,这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的一场伟大实践,由此形成的中国经验、中国方案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全部追求和使命所在。从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进程来看,社会主义是中国的唯一出路,现代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走向。坚持用社会主义拯救和发展中国的中国共产党,必然要被推上历史的前台。通过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现代化进而实现民族复兴,也就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必然使命和历史担当。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成为现阶段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和追求。
三、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近5年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升级;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城乡间、区域间的发展差距逐步缩小;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日益增多;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
立足于新的起点,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既要看到成绩和机遇,更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看到形势发展变化给我们带来的风险。从国内发展来看,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还有4000多万贫困人口等待脱贫,等等。从外部环境来说,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局部地区持续动荡。中国发展同世界发展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日益加深,同时世界各国围绕资源、能源、技术、人才展开日趋激烈的竞争。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沉着应对挑战,及时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
深刻认识和领会党的十九大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其丰富内涵和思想精髓,把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起来;坚决维护县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地位,把党的领导贯穿全镇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确保全镇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前进。要始终坚持立足实际,在谋划和推动全镇工作中,胸怀“两个一百年”梦想,紧扣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找准全镇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突出重点补短板。
篇七
2017年10月18日上午9点,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召开,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自己在聆听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的讲话后,热血沸腾,感受颇深,下面是我自己的一些感想和体会。
砥砺奋进,继往开来。大会报告分别就五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民主法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人民生活水平、生态文明建设、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布局、全面从严治党方面作了全面总结。五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这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是稳中求进、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的五年,但同时也指出我们工作中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我们要着力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报告可以从多方面感受到中国切实进入了发展的“新时代”,真正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我相信只要我们继续努力奋进,一定能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经过五年的促改革、调结构,社会经济结构基本完成了整体布局,同时,中国面临着“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实现以及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因此,十九大之后,将是基层社会开展如火如荼建设的大时代,十九大的召开,将焕发基层社会新的活力,社会经济结构等顶层设计将逐步细化,并有条不紊的落实到基层建设中,促进基层社会经济结构变革,激发出基层更多的前进动力。
回望历史,牢记使命。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我党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的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坚信只要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及中华儿女的不断奋进,凝聚起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我们终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层党建是基层发展的重要抓手,强化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将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基层,是基层发展的根本保障;“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精准扶贫工作精准、有效的进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前提;对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建立完善可行的法律援助体系,同时解决普遍存在的“信访不信法”问题,是全面依法治国落实基层的具体内容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但是随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深入实施,十九大之后各项改革将更加的深入推进,更多的触及到人民群众身边的事、与群众利益攸关的事,自己也将在今后工作牢记使命,更好为人民群众服务。
领会精神,全面贯彻。大会报告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刻领会思想和内涵,坚决贯彻落实在工作和学习中,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虽然时代在发生变化,但中国共产党的信念一直从未改变,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一名乡镇基层工作人员,每天的工作直接与群众面对面接触,我深深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重,必须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作为一名党员,要持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我对未来中国的发展和变革充满了无限的期待,报告中披露了多个民生“红包”,新时代,人民将更多更公平的享受改革发展成果,人民的利益摆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作为中国人,我们是多么骄傲与自豪,国家的强大必然会带领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于我个人而言,我一定会牢记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结合本职工作和岗位职责,按照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去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加强思想建设,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用我的热情和能力去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创新、永不停滞,继续学习,踏实工作,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八
由习总书记提出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是立足我国当前实际国情,以自我改革的勇气,着力切实解决党内自身建设存在问题的行动指南。这八个“不忘初心”,就是八项目标任务。要求全部党员干部要讲话不避讳风险和困难,要显示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担当。可以说,八个“不忘初心”,融会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立党为民、推进发展的宏大愿景,也是坚持党的指导思想、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构画了和谐发展的伟大中国梦。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一名党务工作者。“不忘初心”,给了我比较深刻的警示和告诫,在我的本职工作岗位上,要始终发挥好党员的模范作用,坚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能够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也一定不去触碰。始终不忘记入党时的誓言,努力抓好企业党的建设,不仅要抓基础性工作,还要结合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推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标准化水平。
正所谓“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要有坚定的目标和方向,是继续前进的前提。同时,还要规划好、设计好每一阶段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目标要切合实际、便于操作,不搞“假大空”的虚妄目标。每个党员,在前进的道路上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增强前进的动力,多一些前进道路上成功的把握。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是为了梦想而设定的。至于达到怎么样的梦想,就要付出怎么样的努力;付出多少汗水,才有可能收获多少的梦想。在前进的道路上,每名党员都是筑梦者,也是圆梦者。每个人的“初心”,归集到一起,就是强大的中国梦。所以,有梦想,继续前进的道路,才不会畏惧挑战和困难,那么“初心”才有可能时刻蓬勃出向上的热情,热烈地为梦想而跳动。
习总书记在讲话的最后以“历史性”考试为结尾,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引人深思,激励人心。不忘记历史使命,不忘记责任担当,不迷失前进,需要每个共产党员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忧党、在党爱党,增强党性观念,增强本领能力,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也应该要主动加强学习,肩负起岗位责任,树立为党、为人民的大局意识,改正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向身边的同志学习、向群众学习,增强解决问题的本领,扎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多做工作,无怨无悔。
篇九
十九大报告的题目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也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
总的来讲,党的十九大报告充分反映了过去五年我们党砥砺奋进的伟大实践;准确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政治判断,明确了当代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科学制定了新的战略目标,系统提出了“五大建设”新的战略部署,绘就了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图。为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和思想武器,更为我们做好本职工作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是集政治智慧和科学精神为一身,是指导今后一段时期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作用。
随着党的十九大顺利闭幕,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要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定位、新思想、新判断、新要求、新部署,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发展的强大动力。要把学习十九大报告与当前工作相结合,抓好工作落实,提高执行力。不断加强作风纪律检查,有效提升队伍形象。多动脑筋,加强监管,促进执法与管理联动,更好地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篇十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全体共产党员的共同努力,并对共产党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1·5”重要讲话中提出全党同志要做到三个“决不”。
决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当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然古人曾说:“胜不骄,败不馁”,我们所取得的阶段性胜利更不能作为我们盲目骄傲的资本。严峻的挑战还在眼前,脱贫攻坚还在啃硬骨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现代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依然在路上,我们还远未到可以“骄傲”的时候。
决不能因为成就而懈怠。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们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然而,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梦圆,越要头脑清醒。“昨天的成功并不代表着今后能永远成功,过去的辉煌并不意味着未来可以永远辉煌”,全党同志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思想和行动上时刻保持不放松不懈怠,才能把成就和辉煌不断延续。
决不能因为困难而退缩。逆水行舟奋力撑,一蒿松劲退千寻。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国产党自成立以来初心未改,矢志不渝,无论艰难险阻,历经千难万险,不怕牺牲,奋勇前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和困难,我们思想以上不可“掉链子”,行动上不能退缩,无论什么样的急流险滩都要去闯,去克服,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党定能化挑战为机遇,取得越来越多的成就和胜利。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新时代,全体共产党员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习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决不的要求”,方能在思想和行动中发挥先进性,努力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篇十一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把加大支持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的力度放在首位,并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广东省委第十二届二次全会有关区域协调发展的精神,要求要深入研究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那么,如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思想?如何推动新时代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区域经济协调高质量发展?是我们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3月27日,我们通过考察广清产业园,了解了广清产业园的做法、经验和问题。据了解,广清产业园是“广清一体化”当中,推动的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清远建市29周年来产业比较粗放,过去广清产业园这一片地是荒山野岭,今天变成一个投资的洼地,变成一个产业的暖港(孵化器),三年的实践创立了广清园的品牌、广清园的模式、广清园的速度,连续三年是全省的产业园区评比第一,成绩喜人。
一、主要做法经验:
加强顶层设计,实施“广清一体化”的抓手,开发区出“人、力和钱”,实现一级财政法人体制创新。出资方面省、市、广州、开发区各自比例为1:2:3:4。实施充分授权,封闭运行,科学管理的创新体制。第二是加强团队建设,强化服务,将其作为广州开发区的飞地,借助广州开发区30多年来的理念贯穿园区,建构部门一站式服务平台,转变工作思路,从2014年开始,制定了充分授权的模式,封闭运行的体制,一共是67项市级行政审批权限授权给广清园区,制定了有20枚三号公章全部下放,做到了办事不出园,真正是成为广州的一个区位,山区市的成本和珠三角的服务。第三是按“产城融合、智慧城市”等理念进行产业园区规划。
二、下步发展建议:
但通过短暂的调研和座谈后,发现存在四个方面的关键问题,以此提出四点思考对策。
(一)园区规划:加强“产城人”融合的规划。一个好的工业园区要强调人的融合,特别是要加强园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功能的完善,第二是要加强生态空间的营造,一个好的环境往往是一个园区的核心卖点,是规划的眼。第三要梳理产业园区的城建如何搞,比如定制化或者标准化厂房、基建与刚需生活配套,共享实验室或检测中心、实验室等。
(二)产业规划:亟需编制《园区产业发展规划》。2014年到2017年,短短的三年时间,引进了精细化工、智能家居、汽车零部件、新材料和生物科技几个产业板块。但对园区的招商目标、发展路径并没有详细思路,目前招商来的几个企业并没有较为有关联的产业链,比如欧派家具、汽车制造等等,用产业吸引力和相对竞争力两个维度,抓大放小,集中优势兵力,有选择性地引进、培育和发展,力促产业落地、构建集群生态。
(三)招商平台:明晰广清产业园招商施路径。要对招商组织配置进一步优化提升,主要有组织架构,定岗定编,管控流程、招商奖励机制、组建招商团队、团队培训和能力提升计划等。其次是关键产业政策:要有招商目标、本省同同类城市的现行政策,跟踪、反馈和更新。再次是关键人才政策,在目前人才“黄金十条”的基础上再优化升级。最好是单个项目的定制化招商落地,要了解企业落地的核心诉求,重点引资项目的个案规划,个案招商政策的落实,落地模式和业务规划,项目选址与细节磋商,项目投资意向书签署,商业计划与公司成立等等。
(四)激发活力:建设产投平台和运营平台。产投资平台方面,成立政府引导基金、成立产业投资和并购子基金,产业孵化基金,政府引导基金发布招募公告。在运营平台方面,要注重企业间协作机制,出台协作机制和奖励办法,优化协作流程,同时政府高效服务支持,建立便捷融资平台;加强企业能力提升计划,企业审计、税务规划、风险咨询、公司战略和财务咨询;建立共享合作的研发平台。
篇十二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把加大支持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的力度放在首位,并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广东省委第十二届二次全会要求要深入研究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按照“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部署,深化改革,推动综合创新,乘势而上,按照全省一盘棋的思路,统筹全省生产力和人口布局,提升珠三角带动东西北,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形成全省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广东的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可简称为“2+2”战略,第一个“2”是指国家的两大战略引擎——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第二个“2”是指广东省的两大战略:珠江三角洲优化与粤东西北地区提升;提出了“5个大的战略举措”,巩固提升珠三角城市群核心竞争力,强化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新常态、供给侧、一带一路、新发展理念和创新。依靠三大抓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建设和中心城区扩容提质)着力推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扶持力度;积极促进区域融合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利用一带一路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作为粤东西北欠发达城市,三大抓手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最重要路径。河源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重要思想方面,主要提出了有“1、2、3”战略思路。
一、1个定位:粤港澳大湾区东北部核心城市。
河源属环珠三角城市,是“深莞惠+河源、汕尾”都市圈成员之一,受粤港澳大湾区直接辐射,与大湾区核心城市的广州和深圳基本呈等腰三角形结构,与广州的空间直线距离约为170公里左右,与深圳的空间直线距离约为150公里,在空间关系上类似于雄安新区与北京和天津的关系(铁三角),未来赣深高铁、广河高铁通车后,将融入到大湾区两个核心城市1小时生活圈,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东北部核心城市。
二、2个河源:建设现代河源和生态河源。
河源要全面融入深莞惠经济圈,提升河源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战略功能,打造生态河源、现代河源“两个河源”。我们将运用分类设计的理念来规划现代生态河源。一个是珠三角的河源,是与珠三角城市同等建设水平的现代河源,依托地形地貌与珠三角相似的3000平方公里土地,实施都市经济发展战略,总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是城市发展的主动脉,将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东北部核心城市;另一个是山区的河源,要建设一个生态环境优于珠三角的生态河源,依托五个县约1.3万平方公里山区最优美的生态,在确保县城经济发展的同时,重点做好生态本底保育,在严格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优质的生态自然资源,发挥河源的生态竞争力,将实施生态发展战略,是城市发展静脉血管,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后花园。
两个河源的发展将进行分类设计、分类推进,将通过现代河源引领生态河源的发展,通过生态河源支撑现代河源的发展,“两个河源”相得益彰来实现河源弯道超车。目前我们正在谋划规划期至2035年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将围绕“两个河源”的分类设计理念进一步优化完善河源的空间功能布局。
三、3个抓手:交通网络建设,产业园区共建、城市扩容提质。
(一)建构“8681”区域交通网络。“8”即铁路建设项目,“6”即机场建设项目,“8”即高速公路建设项目,“1”即一条东江黄金航道。
(二)聚焦“一区一城六园”产业园区共建。深圳对口帮扶,做大做强园区产业,所谓“一区一城六园”,“一区”即河源高新区,“一城”即“深圳城”,“六园”即深圳6个帮扶区(新区)对口帮扶河源五县一区的6个产业共建园,每个县区要建设一个大项目的要求,每个园区努力引入一个大项目或培育一个主导产业,各个园区按照“全市一盘棋”的思路,实行错位发展、匹配发展,从而带动河源相关县区加快振兴发展步伐。
围绕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实现“一盘棋”推进、对城市六大片区进行差异化定位,形成“1+6”的都市经济发展战略,培育新增长极。“1”就是要以“三江六岸”为抓手,重点打造“三江六岸”生态景观城市功能廊道,构建“三大功能圈、六大主题段”的高端绿色产业集聚带,统筹中心城区六大片区的发展,形成城市建设的魂。“6”是指中心城区的六大片区,将按照“优化老城区、强化新市区、借助东源县城、利用江东新区、挖掘西部资源、提升高新区”的思路,,通过优化城市布局、强化城市功能,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篇十三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是监狱单位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监狱在警察队伍建设上,应当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根本导向,以强化能力和作风为抓手,以厚植精神和推进创新为支撑的“一个导向两个抓手两个支撑”为队伍建设思路,以践行治本安全观为引领,坚持固强补弱、创新创先,秉承优良传统,创新队伍管理,着力推进从严治警与从优待警并举,信息技术与队伍管理有机融合,进一步激发了内部活力,为新时代监狱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新发展提供了保障。
一、坚持政治建设为根本,确保队伍建设保持正确方向
警察队伍中党员占比达到了百分之六七十,是队伍中的“关键多数”。为此,必须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队伍建设的根本导向,坚持党管队伍原则,把队伍建设放到党的建设中去诠释和强调,提升队伍坚定理想、忠诚使命、勇于担当的政治本色。
(一)要加强政治思想武装,坚定队伍理想信念。持续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把十九大报告、新党章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队伍学习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过举办各类专题学习班、专题宣讲会、“三会一课”等渠道,结合主题宣誓、革命传统教育、社会服务等形式多样的党日活动,引导警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开展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主题教育,以及“三谈”、“五开展”等活动,不断强化队伍职业意识,注重队伍忠诚使命教育和党性锻炼,增强了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
(二)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增强队伍向心力。着力抓好监狱两级党组织建设,找准队建与党建工作和业务的结合点,着力打造了“规范型、堡垒型、学习型、服务型、活力型、廉洁型”六型党组织,通过完善和规范决策制定、组织建设和责任落实等方面,切实增强队伍建设的政治意识。一是要强化党委决策导向作用。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完善监狱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制定党委会、监狱长办公会工作指引,规范党委决策程序;突出党委中心组学习会在谋划发展、决策研讨的作用,确保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提升党委谋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二是要抓牢支部组织建设。制定和实施党建工作制度和考核制度,优化各党支部设置,选好、配强支委班子,在推优选人方面给予支委更多的话语权,更好发挥支委带队伍的主动性。三是要抓紧党建责任落实。实施“书记党建项目”、班子党建工作责任分工、党建联述联评联考等项目,在队伍中增强了从严管党治党、从严治警的组织氛围。
(三)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筑牢腐败渎职防火墙。要以“预防为先,抓早抓小”为工作理念,聚焦防腐倡廉,秉承好、营造好队伍的风清气正。一是要注重教育预防。认真组织开展“从严治警、正风肃纪”专题教育整顿活动、纠正歪风、匡扶正气。二是要注重警示预防。坚持从严要求和问题导向,把纪律挺在前面,制定对警察进行提醒、函询和诫勉的制度规定,及时纠正履职不力,并严肃查处违规违纪等行为。三是要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编制《廉政风险防控手册》,排查廉政风险点,完善廉政风险措施,规范权力运行。
二、强化能力和作风建设,不断夯实队伍履职基础
能力是履职的前提,作风是履职的保障。要始终把履职能力和作风建设作为队伍管理的关键环节和基本要求来抓,结合新时代、新要求,赋予新内容、采取新措施,不断夯实队伍履行职责的基础。
(一)要注重抓好基础工作。一是要以健全责任体系规范履职行为。应进一步规范监区警察责任设定,突出职位与岗位的职责区分,按照职位对进行责任划分;按照罪犯劳动、就餐等执勤现场,对岗位职责进行界定,形成职责内容更加全面、工作标准更加明确、岗位职责更加清晰的职责标准。二是要规范考核提高履职评价科学性。要修改完善考核制度,不断规范考核工作。要将单位履职纳入考核内容,将单位考核跟单位领导考核挂钩,提高领导对单位整体工作齐抓共管的自觉性;对警察要坚持全面考核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及责任落实情况,把教育人、培养人、激励人,以及提高团队的凝聚力、执行力、发展力等内容植入制度,更好地发挥考核指挥棒的导向作用。三是要以练兵比武促进业务能力提升。要常态化组织开展警察基本技能练兵与考核活动,通过规定科目加业务科目的灵活方式,强化警察的关键能力和基本技能,在一线警察中开展练兵、比武,提升警察的专管专教、现场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要将竞赛结果与单位年度考核挂钩,以提高各基层单位参与练兵比武的积极性。四是要以争先创优提升执法管理水平。以“创文”“创号”工作为抓手,不断推进基层监区规范化建设和警察执法管理能力建设。
(二)要引导警察用心用情履行职责。践行治本安全观,是新时代监狱工作的中心和主题,使警察用心用情做好罪犯的管理教育将罪犯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守法公民是监狱职责任务所在和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必须在队伍中持续加大学习、宣传力度,要持续开展以践行治本安全观为主题的各类征文、演讲和课件等比赛比赛,夯实队伍践行治本安全观的基础和力量。
(三)要严抓规范履职转作风。必须注重抓作风的形式和载体,坚持传统手段和信息技术融合,把作风建设做在日常、落到业务。一是要落实检查监督纠作风。围绕个体履职、纪律要求,全面开展警务督察,强力纠正有章不循、履职不严等作风问题;围绕线条业务推进,开展业务检查项目化,确定检查项目定期进行检查、督导,要形成日检查、周通报的日常检查通报机制。二是要应用信息技术强效果。要大力推行网络督察模式,充分利用监狱信息技术条件,实时监督并及时纠正警察履职不到位的情况,使警察养成在监控下规范履职的习惯;搭建“线上管理”和“线下推进”,高效运作的政务督办模式,切实提高工作效能。
三、厚植精神推进创新,不断激发队伍内部活力
秉承老一辈监狱警察艰苦奋斗、令行禁止、风清气正优良传统和勇于兼容并蓄、开拓创新、追求卓越是新时期监狱警察队伍的精神特质。不搞标新立异,应着力厚植队伍精神,积极营造创新氛围,使文化得以传承,活力得以激扬。
(一)要厚植队伍精神。一是要秉承优良传统。要将监狱发展历程中各时期的工作理念汇集起来,开展好艰苦奋斗教育,引导队伍秉承监狱优良传统,在使每一名警察都知道监狱的昨天、今天、明天和讲好监狱的故事上下功夫,使每一名警察置身其中,育人育己。二是要统一价值取向。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要总结、凝练监狱建设发展的愿景和符合工作实际的业务线条工作理念,把治监理念层层深化,统一队伍价值取向,使工作发展有遵循有着力点。三是要积极传播正能量。要花大力气、下足功夫及时挖掘和选树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典型,激励典型,树立旗帜,形成良好的氛围,传递了正能量,树立监狱警察的良好形象。
(二)要推动创新实践。监狱要大力倡导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充分利用监狱信息化建设的有利条件,要加大自主开发警察队伍建设管理应用软件,不断探索用科技手段管理队伍。要探索研发警察考核系统,实现考核工作无纸化,提高考核测评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探索研发警察学习培训软件平台、警察工作表现自画像软件等等。
(三)要搭建干事创业平台。搭建警察成长平台,营造干事创业氛围,要把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业务骨干组织起来开展业务攻坚和罪犯改造课题攻关,要建立各类拔尖人才的人才库,做好人才的发现、选拔、管理和使用,在队伍中营造一股想干事、肯钻研的良好风气,使各类人才的作用得到充分地发挥,如“法律专业人才库”、“心理矫正专业人才库”、 “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库”、“ 优秀传统文化讲师团”等。
(四)要整合资源办好实事暖心惠警。严管与厚爱相结合,要利用现有政策,整合现有资源,努力为警察办实事好事,不断改善工作环境和警察执勤条件,做好新入职、调出和退休警察的迎送工作,慰问患病住院警察职工,倡议为有重大困难警察捐款等,增强警察与组织的情感维系,从而增强队伍对单位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职业的荣誉感。
篇十四
坚定做好利用外资工作是我省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提出“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要求“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强调“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凡是在我国境内注册的企业,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利用外资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6次会议上强调:“外商投资推动了资源合理配置,促进了市场化改革,对我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向更高形态发展,跟上全球科技进步步伐,都要继续利用好外资。”因此,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决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应该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企业创造了我省四成的地方生产总值、一半的进出口和六分之一的就业,我们必须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继续巩固利用外资已有成果,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加大政府“放管服”改革力度,降低市场运行成本,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做好利用外资工作应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的联动。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提出了“四个走在前列”的明确要求。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是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应有之义,是我省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的必然要求。下来,我省应进一步发挥利用外资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有力促进作用,紧密结合我省供给侧结构线改革,围绕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瞄准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创新招商方式,提升利用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产业升级效应;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支持外资研发创新,加大外资项目知识产权保护,加强与外资企业和研发机构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等领域合作,助力我省打造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做好我省利用外资工作应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加强对利用外资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加强省直部门之间、省直部门和中央驻粤单位之间的“横向联动”,加强地市与省直部门的“纵向协作”,全力营造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切实降低企业税负负担和制度性交易成本,尊重企业主体地位,重点加强对高端外资、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推动我省外资向更高层级、更高质量发展,让外资企业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篇十五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有助于我们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为实现民族复兴和建设现代化强国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哪里?
中华文明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古代的中国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文明程度上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从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由于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文化逐渐式微,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走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赢得了民族独立和解放,中华文明与中华文化得以延续。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功,中国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人类社会历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历史充分证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我们的文化自信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制度与文化的关系来看,社会制度决定文化的发展方向,制度软实力决定文化的本质属性、主要内涵和基本品格。文化软实力是靠制度软实力来支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历史必然性并经过实践检验的制度,它的强大生命力源于它代表人民利益,使其成为文化软实力的政治基础,成为文化自信的政治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
我们的文化自信来源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传承,并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产物。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包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种类繁多,门类齐全,无论是诗词歌赋等文学艺术,还是天文地理、医学及各类自然科学成果,不仅推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文化进程,而且对世界文化的传播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理念如儒家的修身养性、民贵君轻、中庸之道、天人合一等对当代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都有着多方面的启迪作用。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形成的文化宝藏。中国革命的胜利靠的就是中国人民那种顽强拼搏精神、勇于牺牲精神、团结协作精神以及集体主义精神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最卓越的价值理想和精神追求,它们各自产生的历史时期不同、内涵不同,但是都是实现中华民族“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宝贵财富和精神资源,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和条件。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又是对革命文化的凝练、浓缩与弘扬,也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概括、升华与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新时代文化的核心,引领我们一步一步迈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目标,对此我们没有理由不自信。
篇十六
健康,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是生命、幸福和生产力的基础。换句话说,健康是第一民生,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只有全民健康水平提高了才能有民生质量和水平。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可见,健康已经成为国家的战略。
那么,如何从微观方面践行、落实国家的健康战略?以本人所供职的学校为例,学校是具有85年职教历史的老牌学校,以培养面向生活产业即服务群众生活质量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着力服务广东地区经济发展需求。落实健康战略于校、于地区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且必须从校内和校外两个层面进行。
一、校内健康事业建设
校内的健康事业建设,主要以保障学校师生身心健康,发生疾病及时医治为目的,最大程度保证师生的生活质量,涉及经费、机制、人员、空间等方面,需要做好设计,精心落实。
1.做好经费保障及计划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经费保障必须放在首位。学校必须将学校的健康事业建设列入经费预算中,并以专项资金形式下达到相关职能部门。职能部门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参考学校工作计划,列出相关计划,拟定年度健康建设支出明细,并做好健康专项工作台账。
2.完善健康工作制度保障
制订配套的健康建设制度,确保相关工作顺利推进。制度的制订主要分两个方面进行,一是监督制度,一是激励制度。监督制度,主要是面向负责工作实施的职能部门,监督其工作是否按时、按质、按量执行,经费是否按计划使用在各项既定工作计划中,是否取得预期效果等。以学校工会为例,其工作职责之一是维护和关心教职工的生活,学校还常常对此职责延伸,将教职工的文体活动和健康锻炼也由其协同其他部门共同推进,故此,学校可将教职工的健康状况列入其考核项目之一,以教职工的健康指数(如“三高”指数变化情况)作为细化指标。激励制度,出台师生参加健康活动,如体育运动或文娱活动等,给予相应的奖励(如学生给予学分奖励或教职工给予小奖品),同时,在工作顺利推进的时,奖励相关职能部门。
3.加强师生健康意识教育
健康的守护,疾病的防治,务必以预防为主;预防疾病,首要是强化个人的健康意识;强化个人的健康意识,则必须加强其健康教育。加强师生的健康教育,定期举办健康管理知识培训,聘请专业医护人员,开办常见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的形式原因、发生后果和预防措施,用鲜活的案例引起师生对疾病预防的重视。另外,还需要加强预防、养护方法等知识和技能的补充。例如定时举办中医养生理论、西医防护方法等专业知识讲座或咨询活动。逐步让合理的饮食安排,适当的体育锻炼和良好情绪调节成为了师生的生活自觉。
4.完善的配套物质和设施供给
师生员工开展健康活动需要学校有配套的餐饮及设施。首先,在饮食方面,加强食材、餐食的管理,为师生提供新鲜、安全、营养的饭菜;其次,加强运动场地和设施建设,为师生提供活动条件,丰富师生员工的文体生活,例如除了常见的篮球场、足球场等场地外,还可根据师生的爱好特点,建设乒乓球室、羽毛球馆、网球场、游泳池、健身房、体操室、越野区等,为师生活动提供个性化场所;再次,开拓供师生舒缓情绪的专用空间,如心理调适室或茶话室等,当师生员工出现压力过大或情绪烦躁时,可到专用空间宣泄、舒缓,调节压力、情绪。
5.提高学校基础医疗卫生服务
虽然有了较高质量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和较好的心态,师生的健康有了坚实的基础,但疾病的发生在所难免,因此学校的基础医疗卫生服务依然需要不断提高。提高学校的基础医疗卫生服务,可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提高医护队伍的服务水平,包括引进较高水平的医护人员(可从医院退休医护人员队伍中引进)和定期培训现有医护人员,不断提高学校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和医护水平;第二,提高药品和基础医药器械质量,包括扩充基础药品的种类及购买较高质量的药品和基本医疗器械等;第三,与校外医院结对,为学校医护人员提供咨询、援助,如果出现急症、重症时还可快速将师生病患送往结对医院救治。
二、校外健康服务输出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是面向生活产业的高职院校,校内具备丰富的文体设施,也设有食品营养与检测、药品经营与管理、化妆品经营与管理(设有中医类课程)等具有保健知识背景专业,能为学校周边群众提供较高质量的健康服务。
1.提供文体活动服务
学校具有丰富的文体设施,包括各类球场和体育器材,同时还有热爱文体活动的师生员工。学校可定时开放相关文体场所和提供适当的体育器材给周边的居民。同时,利用学校充足的人力资源,即热爱文体活动且“懂得活动”的师生,指导居民使用相关场地和器材,合理的进行锻炼,在提高居民的活动质量的同时提高其身体素质。
2.传播卫生保健知识
食品营养与检测、药品经营与管理等专业的学生,具备卫生保健的专业知识,能为学校周边居民提供卫生保健科普知识。学校可利用青年志愿者或其他学生社团,定期在居民中开展卫生保健科普知识宣传或咨询活动。例如,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师生可将人体日常营养搭配、饮食注意事项等知识向居民进行普及;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师生可为居民提供非处方药应用讲解及慢性病用药咨询等。
3.提供专业技术服务
除以上宣传和咨询服务外,学校化妆品经营与管理设有中医类相关课程,包括推拿、艾灸等技能,学校可以以相关专业的师生为主要力量,组建服务团队,开展志愿活动,为周边居民提高推拿和艾灸等保健服务。
健康中国,是国家的民生大战略,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最终要在最基层的单位或个体中进行。学校作为一个具有公共服务职能的单位,除了做好师生的健康工作之外,还可以承担部分社会的健康建设。从微观上积极探索健康事业的实施,可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落实。
篇十七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他对广东提出了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其中一个就是“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
4月2日下午,根据省委党校课程安排,中青二班二支部全体学员前往荔湾区开展社会治理模块的现场教学,着重学习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前后参访了西村街广雅社区微改造工程和西村街旧楼加装电梯项目。这两个项目可以说是广州基层落实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的优秀案例和缩影,荔湾区西村街社区治理经验有以下两点启示值得思考。
一、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荔湾区和西村街聚焦基层老百姓需求,以解决群众最迫切最关注的民生问题为切入口,紧紧抓住老旧社区改造这个城市治理中比较难啃的顽疾入手,针对广雅老旧社区地面破损、水管爆裂、下水道堵塞、消防设施老化等问题,区街两级筹措资金实施社区微改造工程,在短短三年内使该小区焕然一新,也为百年老校广雅中学增色不少。在西村街旧楼加装电梯项目中,面对老旧小区高楼广大老人爬楼梯难生活不便的情况,出台加装电梯补贴和改造建设方案,克服政策和群众工作等重重困难完成了数十座电梯加装改造,方便了居民,和谐了邻里关系。而在以上整个社区改造过程中,荔湾区、西村街和相关居委会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做到社区改造工程各项细节问需于居民,通过成立“建设管理委员会”等居民协商咨询组织收集民意,反映居民意愿,使项目实施更接地气、更符合群众实际;同时,还做到工程实施过程由广大居民群众监督、改造效果满不满意由居民来评判,解决了居民身边“最后一公里”难题,真正体现了以民为本。
二、坚持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格局。荔湾区西村街的社区微改造工作中,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机制要求,首先强化了各级党组织的领导,统筹各方,发挥各方优势,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在社区微改造工作中,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基层做细致耐心的群众工作,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根据自身职责落实各项改造任务的科学决策、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专业社会组织和相关技术企业也提供了专业高效的个性服务,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充分发挥其贴近群众、了解需求、代表民意的优势,发动广大居民群众参与其中,使老百姓作为社区微改造工作的参与者,也成为了改造成果的享受者。以上的实践可以说正是习总书记所提出的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一个良好体现。
篇十八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社会治理提出了更多、更高、更直接的要求。党的十九报告提出,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这是党中央对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为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对我镇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有以下工作思考。
一、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短板和突出问题
1.基层保障水平不高。村级集体资产经营性收入不足,不能有力支撑公共服务增长的需求。软弱涣散村经济“弱”问题,未得到根本性解决。
2.农村党建载体不强。部分村支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不到位,活动形式单一、质量不高。对于开展党员技能培训、引导能人党员发挥作用上缺乏有效措施。村级干部后继乏人的现象依然存在。
3.非公党建发展不均。我镇中小微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实力弱,企业党员数量较少,流动性大。非公党建阵地投入不足、活动受限。
二、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工作措施
1.把增强政治功能作为首要任务。扎实开展“两学一做”主题教育和干部联系群众活动,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2.把建强带头人队伍作为关键之举。一是在“选”上做文章,突出政治标准,让能力强、威信高的党员挑大梁。二是在“育”上下功夫,实施好干部综合素质提升工程,抓好党组织书记轮训工作。三是在“管”上求突破,建立健全日常管理监督制度,从严约束、从严要求。四是在“考”上树导向,继续完善实施全员绩效考核,注重结果运用,强化激励保障,让他们有干劲、有盼头。特别是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干部驻村工作,精准选派好管好用好第一书记,抓好后备力量储备,真正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工作队伍。
3.把发挥支部作用作为基本要求。落实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教育督促党支部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坚持抓两头带中间,不断扩大先进支部增量、提升中间支部水平、整顿后进(软弱涣散)支部,着力解决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坚持把从严教育管理党员落实到支部,严把党员发展政治关,严格党员日常教育和管理,引导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4.把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作为重要抓手。一是主动适应当前的新情况,创新组织设置、完善组织体系,积极探索村(居)党支部升格为党委或党总支,建好镇党群服务中心,不断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着力消除空白点和盲区,使每名党员都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之中。二是全面开展基层党建“四化”工作先进党组织创建活动,分类别具体指导、分领域统筹推进,以点带面促进全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三是强化活动载体创新,推动基层党建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扩大党员参与面、提高实效性,使党组织活动更好地融入中心工作、融入党员需求、融入群众关切。
5.把严格党的组织生活作为根本保证。认真贯彻《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基本制度,积极推行主题党日、领导干部讲党课等做法,丰富内容、创新方式,切实增强组织生活的感染力、吸引力、针对性、实效性,烧旺锤炼党性的“大熔炉”,真正让党内政治生活严起来、实起来、活起来,不断增强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篇十九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为今天,一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中国人,都或多或少感觉到了一种文化匮乏感和危机感。一些所谓的青年才俊社会精英开口民主、闭口西方,对于自身的传统文化却只能算是“一无所知”。很多人倾向以物欲的满足来安慰自己空虚的内心,最终却往往堕入了更深的空洞。还有老师们教案上的负面例子,各种文物破坏、文化乱想,真可谓触目惊心。横流的物欲正在侵蚀着我们的社会,华夏的文明之根正在衰败,我们共产党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正在消退。这让我不禁想起梁启超先生晚年的告诫:“他国之资为兴国之具,在我受之无一不为亡国之媒”。世界经济文化激荡交融的今天,我们从未乞求民族的复兴之路平坦无奇,也不惧西方别有用心的价值传导,既得利益集团的助纣为虐,但必须时刻警惕的是我们对于自身文化身份的认知正在淡化。埋在骨子里的中华基因正在流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号召“
让十三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共产党人是社会的脊梁,更应责无旁贷。
一、弘扬传统文化。追溯五千年的悠远历史,数不清的往圣先贤,从百家齐放的子学时代,飘逸洒脱的魏晋风华,到超脱彻悟的隋唐释老,精妙清晰的宋明理学,哪一部不足以让我们为之发愤忘食、力学笃志,哪一段不足以使我们爽心豁目、受用终身。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在唯物史观的正取指导下,我们学习传统文化、先哲思想,必将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存在,找出普遍性的智慧真理,以中国人的方法来解决今天中国的社会问题。当然,在处理世界问题时,她也应当成为中国方案、中国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构筑时代精神。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是时代的先锋,是社会的中兴。孔子说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孟子说:“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仁人志士们强烈历史担当和积极的入世精神激励着我们,“看自己、看当下”,文明传承,民族兴衰不在他人,就在你我,不需彷徨,就在今天。让我们唤醒沉睡已久士人精神,不忘艰苦奋斗的革命初心,笃信笃学、身体力行,积极投身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去,激浊扬清、正本清源,让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盈满华夏大地。
三、坚定道路自信。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特别在经济领域收获了举世瞩目成就,我们距离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未如此接近。而传统的道德哲学,正是解决当前市场机制发展过程中消极方面的特效药。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其《道德情操论》中,将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归结为人类的“自爱”,这也同时给市场经济添加了一个注脚——个人本位。然而我们数千年来,尊崇奉行的传统伦理哲学却恰恰宣扬“孝悌慈和”,时时处处以他人为重。梁淑溟先生在晚年口述《这个世界会好吗?》时谈就到了两个关系,人在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发展的特别快。未来人类将更为关注人与人的关系发展。个人本位的资本主义,终将为社会本位的社会主义所替代。我们青年党员要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坚定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中华民族必将复兴,华夏文明必将成为未来世界的主流文明。
篇二十
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高校担负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培养和造就高素质高层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教师党支部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高校基层的战斗堡垒,是党团结和联系广大教师的桥梁纽带,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支撑。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具有重大而迫切的战略意义。中共教育部党组在2017年发布《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中,对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
目前,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工作仍然存在着思想重视不足、支部设置不尽合理、组织生活质量较差等问题。对高校二级学院来说,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是主要业务工作,在高校,教师支部书记一般由专任教师兼任,他们在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党建工作是虚功、软要求,只要把业务工作做好了,就是把所有工作做好了,而忽视了党建工作,消极的思想导致党建工作上的懈怠,部分教师也同样存在着这些错误认识,他们重视的是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工作,对党建活动参与热情不高。这些认识造成了高校二级学院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脱节、“两张皮”的问题,党建工作游离于学院业务工作之外,对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影响很大。
因此,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必须通过创新完善支部运行机制,把二级学院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创新教师支部设置模式,按照有利于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利于开展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有利于密切联系师生,有利于促进业务工作的原则,从学科专业相近、工作业务联系紧密的角度设立支部,支部过大的话,可以以学术团队、科研平台等在支部内建立党小组,促进教师党支部工作与教学科研、学科专业建设等有机结合。在支部书记的选配中,注重选拔党性强、业务精、有威信、肯奉献的教师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同时,加大支部党务工作者的培训力度,增强支部班子成员党建工作的素质与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党支部在工作中要着力发挥团结凝聚教师的主体作用,把解决教师的思想问题和解决教学科研、学科专业等业务工作实际问题相结合,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进感情,形成教师有困难找支部的常态化机制,使教师党支部真正成为团结凝聚教师的坚强阵地和政治核心。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