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2018年感悟家乡的变化征文精编大全

2018年感悟家乡的变化征文精编大全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4 09:54:56 | 移动端:2018年感悟家乡的变化征文精编大全

家乡现在每年都是一个变化,大家是否感触颇深呢?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2018年感悟家乡的变化征文精编大全,有需要的小伙伴一起来参考一下吧,下面大家参考!

(篇一)

故乡的眷恋  

走过山南海北,跨过长江黄河,最思念的还是故乡老家。曲折幽静的小路抹不掉的岁月的痕迹,低矮的老屋盛满最美妙的故事,门前的青石雕刻了多少温馨的记忆,哗哗的小河流不尽青春的思念。故乡的眷恋

池鱼知潜底,倦鸟也归林,回家的感觉总是像罂粟一样诱惑着每一个远行的人,记忆的风总是从家乡阵阵吹来。好长时间没回老家,心里一直惆怅。满载一路凉爽的秋风,头顶朵朵飘逸的白云,赏一路丰收的风景。骑一辆单车,沿着幽静的小路,从树荫中驶入村中。

美好的生活总是离不开优雅的环境,一朵朵倒挂金钟伸出墙外,一池池红花绿草,镶在笔直的水泥路两侧,彰显出农村的幽静与和谐,更表达出乡亲对幸福生活的期盼和追求。故乡的眷恋

背街小巷全部硬化美好,柴堆粪便、杂草垃圾已不见踪影。尘土不在飞扬,苍蝇蚊子不在乱飞。村内干净卫生,墙壁粉刷一新,传统教育宣传画让人耳目一新。乡村园林化,正在让农村发生历史变革。

文化是一个村庄历史的传承,农村文明程度决定一个国家发展速度,良好的环境更是社会文明发展的见证。红墙青瓦,绿树红花,是乡村传统生活的缩影,更是五千年农村文明的积淀。

一束鲜花,几株绿树,一家老屋,那是客居天涯游子的乡愁。“釆萄东篱下,幽然见南山",那是大诗人陶渊明理想中的乡村景致,更是多少代人憧憬的美好生活。故乡的眷恋

一幅幅手写春联,记录一个村庄的文化程度,更是乡贤文化的集中体现。虽然科技发展,印刷技朮进步,请一位乡村书法好手,写一幅饱含乡村民俗的祝福春联,仍是乡亲的骄傲!

曾几何时,苍蝇乱飞,三堆满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满路泥水,骂街声不绝于耳,狗吠声吓跑路人,让我们对充满感情的故乡,感到怀疑陌生?

农村在变,环境在变,人的认知在变。新农村在新,在建设。环境优美,整洁卫生,生活富裕,和谐文明,不是城里人的专利,己成为农村现实!

爬满青籐的石墙,开满花朵的栅栏,富有诗意的乡村。一辆辆小汽车停在树荫下,虽没有交警贴条,仍然放置井然有序。一个个农村孩子,分布城市各处楼层小区。不要再叫什么城里人、乡下人,有能耐哪里都是家,农村人、城里人没有什么差别。

村在绿荫中,树在村中生,和谐使人和自然溶为一体。村前环绕的小河。河水逐渐清净,淙淙的流水声,是村人最耐听的音乐,是朝夕相处的钢琴声。小河是滋养生命的源泉,村民懒以生存的环境。

幽静的小河,盛满了童年生活的乐趣。树林里掩藏了美妙的故事,记忆着励志求学的艰辛。虽然没有了沙滩,看不见了芦苇丛,摸不着花哨鳊鱼,找不到河边捶衣的礁石,可我对故乡的情意,无法疏远。

高架铁路大桥从村头跨过,穿越小河,飞驶而过。搅酲了沉睡的乡村,更让本分的乡亲们心情骚动。分得的征地补偿款,富了脑袋,长高了楼房,增加了虚伪和矛盾。你占我一墙,我争一寸地,仍会时时产生口角。

乡愁是对故乡眷恋,记忆是雕刻岁月苍桑的皱纹。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缕炊烟,一片蓝天,永远是割舍不了的亲情!

(篇二)

家乡新貌  

  位于**城区以东6公里处,就是我的家乡,名为**国家高新区**社区。

  7年前这儿是农村,乡亲们以种地,出外打工为生。如今土地变为了工厂,农民再也不与土地打交道了。有手艺的出外务工,有文化的上工厂打工,老年人在家休闲养老。到处是公路,楼房。昔日的丘陵变为了平整的工业区。人们正在向小康生活迈进,社区的裕祺小区已经建成,住进了好多户农民。一个健身广场正在修建中。

  种地为生的岁月,有7个自然湾,2400多人,面积不足2400亩。我们住过土屋小瓦屋,那是解放以后的30年。我们住上了红砖布瓦房,这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眼下人们陆续地拆迁旧屋,分期分批搬进社区的裕祺小区,住上了便宜的住宅楼。这儿的景象令城里人羡慕不已。

   清明时节,我们上坟再不是在自家的祖坟,而是去社区陵园。陵园是**年兴建的,全村的坟墓全部搬迁到了村陵园,村里给每个亡人500元的搬迁费。不像城市死了人,还要花几万元到市外公墓买一块墓地。乡亲们看见这些变化,喜气洋洋,从心里感谢党的领导,感谢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生活。

   村中心于**年开了贸易集市,吸引着方圆5公里的农民来这里购买日用品和蔬菜。集市上有各种服务店。如卫生服务站3家,美容美发店3家,机电维修点5处,图书文具店1家,百货超市8家,建材商店10家,网吧1家,摄影点两个,亡人用品店1个。由于110省道和孝汉大道经过我们社区,交通方便,8路公交车经过我们社区,上城只需要1,5元钱。外地经商户经常来**集市摆地摊销售人们需要的水果,日用品。社区内国家电网建了一座变电站,以前经常停电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在我的记忆里,家乡是个穷乡僻壤,男孩子长大了不好做亲戚,女孩子长大了一心想嫁到外地。

现在经济发展了,住房大改观,家家富裕起来,女孩子不愿意嫁到外村,男孩子很好娶媳妇。喜爱读书的孩子若考上了大学,社区给予5000元,3000元的奖励。国家需要的各类人才在这里茁壮成长。据统计,这30年村里出了近200名大学生。

   我高中毕业后,一直在家乡当老师。先是在村小学教毕业班语文1年,中途去公社供销社干了两年半的商业工作,然后返回村小学任教,1986年考转为国家老师后调到家乡初中任教27年,所以亲眼目睹了家乡的变化。

   按照规划,我们湾的那条小河要改造成旅游河,河两边建一座湿地公园。

   不知多少代人居住的环境彻底改变了模样,真是变得我不认识了!

   我的家乡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典型。市里干部常有人住在我们村,领导干部的廉政建设取得了明显成绩。我觉得不足的是文化市场不够繁荣,搓麻将之风家喻户晓,厌学的孩子层出不穷。

    休息的时候,我漫步在昔日劳动的田野上,池塘荒芜着,长满了杂草,小河小沟被杂草覆盖着,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好像一点生气也没有。它们早已经被开发区征用,等待有钱人来这里兴修工厂。土地征用费很低,每亩土地只能得到1,38万元。失地的农民感叹道:今后我们的子孙吃什么呢?老年人的生活有谁给钱呢?

    飞速发展的形势既给乡亲们带来了欢乐,又给乡亲们带来了忧愁。我盼望政府关心失地农民的物质生活,关心进入工业化时代农民的精神生活,让可爱的家乡变得像春天一样温暖,美丽!

(篇三)

家乡的小道

   题记:通过家乡小道的历史变迁,展现在党的领导下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谨以此献给四十二周岁的母亲。

   在骄阳似火的伏里天,我又回到了久违的家乡。当汽车沿着盘山公路盘旋而上之后,将我撂的村头之时,我又仿佛踏上了家乡的小道。

   那是一条弯弯曲曲、坑坑洼洼的铺满青石板的小道,夹在巍然耸立大山之间。如同一条绸带并联着家乡同山外的世界。小道不宽,大约可以三人并行。扭扭歪歪的小道上的每块石板都是祖先们用双手从山上采下凿平的而铺的,又被辈辈后人们用勤劳的双脚踩得油光锃亮。那一条凸凹不平的青石小道,不知饱含了多少辈人的汗水和辛酸。我仿佛看见:爷爷正佝偻着他那倔犟的脊梁,背着一捆柴拾级而上;携着一篮子鸡蛋的奶奶踏着青石板向通往县城的公路走去;父亲肩负着一口袋小麦,一步一踏的艰难前进;母亲扛着锄头,匆匆忙忙地踏着台阶,走向田畴。那条有着几百个的台阶的小道,不知给我留下了多少动人的传说和美好的回忆。春天,满山的花开了,我们就沿着小道,一溜烟跑到对面的山上;夏天,山下小河的水涨了,我们一股风刮下小道,钻进那凉飕飕的水里;秋天,遍地果香,石阶上,留下我们摘果子后的欢乐;冬天,雪漫山冈,小道上,飘荡着我们打雪仗的笑声。

   至今,我们清清楚楚地记得:爷爷讲得,土匪是怎样从小道上纵马奔上,抢劫绑票;奶奶说得,恶狼是如何地爬道急窜,抓鸡赶猪;父亲论的,工作组是如何的上道进村,搞土改,分田地;母亲谈的,扫盲队是怎样的沿道而上,做工作,教文化。所有这些,尽管我都没有清清楚楚地见过,但却似烙印般的清晰地印着我的脑海之中。我可以想象:操劳一生的爷爷听说分到了土地,风尘仆仆从西安赶回站的石阶前无限感慨的样子;我牢牢的记着,半辈贫农的父亲听说要开矿了,要修柏油路了满面喜悦的立于小道上的神情。

   家乡的小道哟,你记载着祖祖辈辈的辛酸,你饱含着世世代代的苦难,你是家乡贫穷落后的印照,你是家乡腾飞兴旺的见证!

   那年,就是在这条小道上,冲下一群“逼上梁山”的汉子。他们是因为闹年馑交不了租才去的延安。后来有人回来过,坐在小车到不了村口,只得停在小道前面。

   那年,一队威武雄壮的解放军在一个年轻英俊的队长率领下沿着小道驻进了村子。不久,就开批斗会,搞民选,分土地,分牲畜,分房子。离别之际,乡亲们送到了小道下面,直到他们走远了还不停地挥手。

   第二年,又一伙雄姿英发的精壮小伙子穿上了军装,带上了红花,说是去“保家卫国,抗美援朝”。他们都穿着千层底的布鞋,踏得青石板“咚咚”直响。

   再后来,就在这条小道上,来过扫盲队,来过红卫兵,来过……远离公路的山乡也未能躲避那政治风波的冲击,乡亲们依旧沿着小道上上下下。

   一年一季的庄稼成熟了,乡亲们用坚实的肩膀和不屈的脊梁将庄稼扛到场里又扛回村子。一年所得的口粮只够打打牙祭。日日复一日,年年复一年,小道在几辈人的频频踩踏之下,更加坑坑洼洼,青石板也显得格外地光亮。即使在五指不见的漆黑之夜,依旧可以看出青石板泛出的点点闪光。

   我也渐渐的大了,上学了。每天蹦蹦跳跳的沿阶而下到邻村小学上学念书。多少次,瓢泼大雨,我小心翼翼的踏着青石台阶,担心摔上一跤;多少回,漫天雪舞,我哆哆嗦嗦的探出脚去,生怕滑倒了自己。就在这条歪歪扭扭的小道上,我来来回回的上下,乡亲们也上上下下的奔波。小道的崎岖,将戏班子隔在公路的那边;小道的蜿蜒,将邮递员挡在了邻村的小学,报纸由上学的娃们捎回。啊,贫穷落后的家乡,你何时才能新装换旧颜?啊,崎岖蜿蜒的小道,你何时才能宽阔而平坦?

   那年,我捎回的报纸上说:“打倒四人帮,人民喜洋洋!”不久,村子就分田到户,搞的叫联产承包。当父亲赶着牛早早下地之时,我也起来去上学。小道上,父亲边走边对我说:“娃呀,到学校好好念书,大了当个工程师,将咱这路也铺成柏油的。”。我在边上唯唯喏喏。这可是家乡人祖祖辈辈的企盼,世世代代的心愿啊。

   终于,我在小道上蹦过了六个春秋。小学毕业那年,忽然传来消息说,要开矿了,要修柏油路了!激动使父亲站在山石台阶上蓦然的望着远方,眼里饱含着无限的哀思和惆怅。

   一天,汽车喇叭轰鸣。工程队驻进了村庄。顿时,人山人海,车轮滚滚。远远望去,就像千万大军正在进行一场你死我活的鏖战。父亲也当上民工,他撬起一块石板,抚摸着……宽敞的柏油马路通到了村口。我再也不用蹦上跳下的了。我可以骑车放下坡去,直冲到山外的公路。

   骑车的人多起来了!每到赶集之时。乡里人都骑着车子如同滚滚江水涌向县城。开矿了,对面的沟里又修起了铁路,楼房,电影院,澡塘……手扶车终于在乡亲们的欢呼雀跃中从昔日的小道上“突突”的开进的村子!挖出煤了,手扶,四轮们用它们的轰鸣奏响运煤的凯旋乐!车子越来越多,越跑越快,都奔驰在昔日的小道上!

   汽车终于取代了手扶,四轮!东风,解放,青海湖,日野,丰田,嘎斯……各色牌子像风一样刮进了村庄。通过昔日的小道将黑灿灿的金子运了出去。乡村多了生机,多了活气!喇叭,汽笛鸣响着,交织着……电影、戏班随着车轮的旋转去了又来,邮递员的车铃声也汇入了家乡大合唱。

   山村也通了县城的班车。汉子们下矿采煤,开车运输。妇女们有的也去了矿上做小买卖,有的在小道口坐了班车到西安贩回一大包一大筐的,摆起了小摊。原来的小道旁边,雨后竹笋立起了旅店,饭馆,加油站……

   小道原先的地方立了一块碑,记载着小道的历史和过去。那条修于乾隆年间的青石小道终于为柏油马路取代了。一百多年来,在这条平凡的小道上,留下了数不尽、道不完的酸甜苦辣。

   我又要上路了。当我站在路边等车的时候,我又禁不住回过头来,看着那条平坦的柏油路,眼前不由浮现出那条坑坑洼洼,曲曲折折,歪歪扭扭的青石小道,想起了小道上发生的一切,小道的故事和传说,小道的历史和昨天……

(篇四)

人生驻处是家乡

   因多种原因,我在**的**和河南中原地区分别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少年时代,最后又在基层乡镇工作了七、八个年头。处处都留下了生活的足迹,渐渐地完善着自己的人生。

   小时候住在****,属于**之地。从**系脚下延伸出来的层层梯田一直向南展开着,收割完庄稼的田野里除过几株野草之外,只剩下满眼燥热的黄土了。伴随着阳光收起最后一缕光芒,月光和凉气同时升起来了,刚从地里回来的农人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在在不远处的台阶上乘凉,村子里的小巷里这才显得热闹起来。点点烟头的红光在黑暗中闪烁着,大人们闲聊着今年的收成、各种乡间野史。而孩子们永远不知烦恼,到处追逐着,嬉笑着。个别耕牛还拴在门外,就急着哞哞地叫着要回家。月光透过树叶的间隙在黑黝黝的地上洒下点点的光晕,随着风吹叶动在黑暗中跳跃着。白天能看到隔着一个山沟,在村子那边隐隐约约有个工厂,旁边则是一个火车站。候车室外褐红色的高墙在一片青黛色雾气衬托下显得分外耀眼,不时有一辆辆火车拖着长长的白烟呜呜地叫着,驶过车站奔向远方。孩提时的我经常遐想着:山沟的对面是什么地方?那火车奔向的西安城又是个什么样子?

   再长大点就来到了河南中牟上学,也就是历史上“官渡之战”发生的地方。每经过一天的学习,就头昏眼花地经常出来走走。中原大地,一马平川,绿油油的庄稼随风摇摆,似起伏的浪涛在夜风中摇晃着、摩擦着,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灌区里的井房较多,居于绿油油的庄稼地里像一个个白色的小岛。不远的小镇上人声鼎沸,工厂里排放热气发出“嘶嘶”的声响,公路上从**方面开过来的各种车辆呼啸着奔向远方。看着西边漫天灯火映红了的半边天,我们常常遐想着:都市里的人们又是如何生活呢?对于河南的感情我只能埋在心里,虽然因多种原因十多年未曾回去过,那里毕竟是我成长的地方,有着我的亲朋好友,也留下我少年的梦想。

   回到**参加高考后,在渭南师专停留了两年,我又回到了家乡。在县城东南方向的乡镇工作,离家也比较远。农村的工作是千头万绪,而自己的学生角色一时转化不过来,刚开始的情况非常被动。曾多次想放弃这种工作,也曾多次自问过:难道这就是自己的人生之梦?到了后来经过一系列风霜雪雨、坎坎坷坷,各种工作干起来竟然是得心应手了,和基层的干部群众处的很融洽,对于工作的乡镇我突然有种家的感觉。调到县城工作后,经常碰见原来认识的村民,他们都亲切地叫我乡党。

   前几天回到家里,才发现家乡的变化也很大。苹果产业改变了那里经济社会,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给原来光秃秃的土地里覆盖上一层浓浓的绿。美中不足的是人们的交往少了,村子的小巷里没有一个人影,各自在自己家里看电视。 “物是人非”,越加显得幽静了。现在不仅是外出方便,有人说马上要在村庄边修铁路,那么家乡的人们又开始酝酿新的梦想了。

   人们常说“十里乡俗不同”,仔细思索一下,我发现自己的生活有着中原人的习惯,也爱着秦地的风土人情。其实,“路漫漫其修远兮”,人生何处不为家?人生驻处即家乡,因为有驻足才会有留恋;生活处处有梦想,因为有梦想才会有希望。经过一番历练后实现希望,是每一个人的梦想;而我们的家乡乃至我们的国家得到发展、得到进步,才是我们的希望所在,梦想所在。

(篇五)

  家乡的路

    好久没回家乡了,爹像接贵客一样跑到村口公路帮我拿东西。

   “哟,接到电话就开始做饭,饭都没好,啷格眨个眼睛就拢啰。”母亲在厨房唠叨。

   “是啊,现在路好,一两个小时就到了……”我突然一阵脸热,语塞。是的,好久没回来看父母了,孝心似乎比家乡的路还远。

   “那时你爹进城,去一天,来一天,回转至少两三天,现在你们一天要跑几个来回啰。”母亲忆苦思甜的话岔开了我的不安,母亲一提过去,我的思绪似乎又回到了从前。

    从老家到县城,一百多里路,成人步行进城需要整整一天,这趟路,不知哪个祖先从哪个年代踩出来的,也不知多少代人的青春奔走在这条崎岖曲折的青石板路上。听上点年纪的老人讲,那时进一趟城,天不见亮就打起“亮槁”上路。太阳当顶才走到高桥(走了一半),把背篼头的“干粑”取出,顺便在路边人家的“灶孔”里焐热,舀点井水,一口“干粑”,一口凉水,吃饱了继续走,太阳打阴坡或是月亮升起来,才到县城。

   老人们讲,那时交通闭塞,只有把农产品用背篼背的方式背到县城卖给城里人才能变成几分“盐巴钱”,高梁枝、土鸡蛋、烟狗儿(土烟),什么山货出来就背什么,卖了之后,又背盐巴、煤油回去卖。

解放后,政府组织修通了公路,但路是土路,坑坑洼洼,很少看到有车辆来往,即使有,也都是拉煤、拉猪的货车,没有拉人的客车,多数人家就饲养了马匹运东西,所以在我家乡,公路不叫公路,叫马路,一年三百六十天都有人舵腰弓背地背着东西在马路上走。

   八十年代,我到县城读书,还是免不了背东西进城这个苦差事。行走在乡村连接县城的石板路上,时常想放弃前进的步伐,但当我颓废的时候,我看到了石板路上的背杵窝,背杵窝里湿润着的积水,晶莹透亮,有些深一点的,还有些许绿色的涟漪,像老人沧桑的眼睛,看得人周身发毛,我读着那一个个背杵窝,像读一部尘封的野史,那背杵窝里的积水,就像前人流淌的汗滴,盛满青石板的凹痕,盛满背杵窝窝,一直伸向远方,而那远方,是一个繁华的城市在等待。一个背杵窝就有一凼水,一凼水就是一面镜,一面镜里就有一个我。每一次颓废之极,泪水滴进背杵窝,闪烁着一圈一圈嘲讽的眼神,使我猛醒,难道这一生就泅死在这泪水滴满的背杵窝吗?而当我迈过艰难的跋涉,回首那一串串滴满汗水的背杵窝,镜子里却装满了前进的笑容和成功的喜悦。就这样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一串又一串的汗滴,滴落在青石板的凹痕,滴落在背杵窝窝,像一串串快乐的音符,一直陪伴着脚下的路,陪伴着我的少年歌哭。

   九四年,家乡通了班车。大家吃够了交通不便的苦头,乡政府号召大家义务修路,大家踊跃参加,每到农闲季节,人们还自发的维修公路,一条土沙公路,在当地群众不断的维修中,家乡的班车终于顺利跑了起来。以前来回背东西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转投到农业生产上,各家各户的生产都有了好转。尝到修通公路甜头的庄稼汉子,在政府的组织下,几年时间,村村修通了公路,有的还通到了村民小组。

   新世纪以来,家乡兴起“四在农家”建设,原来修的通村公路,不够宽的加宽,弯道多的改弯,两边修了排水沟,水泥路面硬化,户与户之间的小路,也用水泥硬化。

   近几年,家乡矿产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外地老板陆续前来投资办厂,新修了一条二级公路。从县城到老家,以前要整整一天,现在一两个小时就到了。

  我和妈唠叨,就爱告诉她我在外面听到的好消息和看到的新鲜事,我说:“妈,我们桐梓马上要通高速铁路了,那时候,贵阳的老二,深圳的老四,福建的姨妈,北京的侄女回来看你,来回都只要一天哩。”

   “哟,那不是我做饭还要搞快点啰?”母亲的唠叨一直走不出她的穿衣吃饭,就像我们弟兄四人永远走不出她的牵挂一样。

   家乡的路,既近又远……

(篇六)

 **,**第一县,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平原东南部。全县辖15个乡(镇),105个村,773个自然屯,幅员2499平方公里,人口47.5万。

**区位优势明显。县城距哈尔滨建成区40公里,距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1小时车程,距肇东铁路货运站25公里。202国道、绥肇、安兰公路穿越全境,陆路交通四通八达。特别是202国道哈尔滨--**段全线拓宽改造后,**已经成为哈尔滨“大都市经济圈”的核心辐射区,“金边银线”的区位优势使**占尽了发展先机,承载国内外产业、资本转移的空间和领域更加宽泛,汇聚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的功能更加强劲。

**资源资产开发空间广阔。216万亩耕地、34万亩草原、10万亩水面全部通过了黑龙江省无公害产地整体认定,绿色特色产业开发潜力巨大。“金富园”牌豆油、“隆盛河”牌小米、“康荣”牌系列瓜菜等绿色无公害品牌发展到16个,年产品牌瓜菜70万吨,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正在成为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动力。全县东北民猪、肉牛、肉羊、鹅禽饲养量逐年增加,加工增值空间大。**还是国家级东北民猪保种基地,独有的东北民猪种猪资源列世界种猪排行榜第4位,是“中国东北民猪之乡”。“黑珠”牌东北民猪肉以“原始自然、营养保健、肉鲜味美、绿色安全”倍受消费者青睐,域内外连锁店已发展到30多家。**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和全国粮食产量百强县,年粮食产量达到25亿斤。**山川秀美,拉哈岗--呼兰河丰饶的旅游资源以民俗文化、金元文化和佛教文化为底蕴,以田园生态为特色,正在创建集观光、娱乐、休闲、度假、餐饮、购物于一体的“旅游超市”。东林寺佛国胜境,晨钟暮鼓;拉哈山--呼兰河风光旖旎,景色秀丽;王子坟、女儿城金元历史文化厚重;正在开发建设的南山景区必将成为全省旅游产业开发的一个新亮点。

**亚麻产业独具魅力。亚麻产业是**的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历经70多年的发展壮大,形成了亚麻种植、原料加工、纺纱织布、针织编织、市场营销的一条龙产业链。**已经成为国内亚麻产业链条最完整的发展区域,**也因此拥有了“中国亚麻之乡”、“中国亚麻纺编织名城”、“全国亚麻汽车坐垫生产基地县”、“全国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等诸多美誉。亚麻基地面积始终保持在30万亩以上;全县亚麻企业发展到300多家,原茎加工能力达到7万吨,纺纱规模达到4.3万锭,织布能力达到2300万米,编织能力达到680万套(件),8大类170多种亚麻产品畅销全国,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国内唯一的中国亚麻市场已经成为集“信息发布、产品研发、质量检测、商贸洽谈、批发零售”于一体的现代化专业市场。并建成了中国**亚麻展览馆,以亚麻产业集群发展为牵动,**“十万大军筑麻城”,全民创业局面已经形成。

**发展前景广阔。经过多年来的积累式发展,**的用水、用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加快发展的硬件条件已经具备。“黑龙江省平安县”、“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法治环境先进县”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两大品牌,正在发挥吸纳域外资本、激活民间资金的无形效应。到“十一五”期末,一个“城乡统筹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进步”的和谐**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篇七)

美丽的家乡(

   高考落榜,情绪低落,我在家里闷了很长一段时间。我的老家在河东**一带,人均耕地只有一分多,父辈们因生计整天愁眉苦脸。我想到河对面去找点事做。但城里可供选择的机会太少。于是有一年过了春节,在老乡的带领下,我去了深圳。年底了,很想家,可是买不到回家的票。一转眼就是几个年头,终于熬不住对亲人的思念,费了好大劲才花高价弄到一张票,挤上了回乡的火车。

   下了火车,搭出租直奔日思夜想的家而去。车窗外,宽大的公路,林立的高楼……这是去我家的路吗?以前这些地方不是这样的啊。心里不踏实,再次向出租车师傅申明,我去的地方是**原师范附小那儿。师傅说,没错,现在市政府搬迁到那儿了,他一天要跑好多趟呢。过了十来分钟,车停了,见我不下车,司机说:到了。之前,我已听说我的家乡正在加大建设步伐,河东已建起了好多新房,但还是无法与眼前见到的景象相比。我疑惑地望着四周。除了能准确地辨认出鳌山外,其余的景物已面目全非。一幢庄严气派的银灰色大楼前,高高地飘扬着五星红旗。父亲说现在家门口是市政府大楼呢。站在宽阔洁净的公路上,睁大眼四下张望,始终找不到记忆中的那一排低矮的农房,找不到记忆中破旧的乡村了。远远近近,全是拔地而起的新楼,还有一个个紧张忙碌的工地……我傻傻地站着,不知家在何处。正在这时,有人叫我,一看是我的弟弟。

   终于回到了熟悉的家。父母争相说着这些年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简州大桥,江月大桥,把昔日望江兴叹的沱江两岸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结束了全靠渡船往来的日子。记得高中时代,在城里上学的我,除了七八里外的沱一桥,要到学校唯一的交通工具便是渡船。每天清晨天没亮我就起床,为的是赶第一趟渡船。有时刚走下河滩,看到渡船往对岸驶去,担心上课迟到,急得直趟眼泪。遇到下雨天,穿上长筒雨鞋,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通往渡口的泥泞小路上,一不小心滑倒,弄得满身是泥水,接连几天的心情都遭透了。那时最欢喜的就是过了河,轻松地走在城里平坦的街道上。我曾经是那么讨厌这条阻隔我求学之路的河流,诅咒我的家咋会在了江之隔的河东呢。没想到现在江上竟然建起了两座宽宽的大桥,到对岸变得无比的方便快捷。父亲见我满脸惊讶,又说还有正在修建中的沱四桥、沱五桥呢。更让我没想到的是,有朝一日,备受简阳人嘱目的简阳中学,竟然会扩建到了我的老家附近。河东的子弟上高中,再也不会像我一样天不亮就急急地赶去乘坐渡船,几步脚就可以走进漂亮舒适的高中校园了。

   我放下包,不顾疲劳,绕着老家旁边的街道,想看看周围的情况。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宽阔道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一片片整齐划一的绿地……走在沿河岸边,听闻鸟语花香,看着江水和阳光交相辉映下的亭台楼榭,清澈的河面,潺潺的流水……不止一次地以为自己正在打工那个现代化城市的街上走着呢。听着熟悉的乡音,看着乡亲们幸福的笑容,我尽情感受着新简阳这座新兴的山水园林城市浓厚的现代气息。

最令我兴奋不已的,无疑是曾经贫穷的乡亲们,如今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昔日破败落后的乡村,变成了新简阳的政治文化中心,辛勤劳累了一辈子的父辈们,终于不再肩挑背扛。他们如退休工人般,月月领着养老金,享受着生病报销的医疗保险。记得以前,村里头脑灵活的年轻人,只在春种秋收时才回家忙碌几天,其余时间便出外打零工,赚点小钱贴补家用。再年轻一些如我辈者,便去跑到广州、深圳等很远的大城市讨生活。有啥法呢?人多地少的现实,残酷地摆在面前。在那可怜的几分地里,无论怎样精耕细作,也难维持温饱。我的父亲是村子里出了名的勤劳能干之人,精心侍弄着有限的那一点土地,想方设法地种着各种应季蔬菜。干旱时,不管太阳多毒,都能看到年近六旬的父亲从河里挑水,灌溉着饥渴的菜园。到了蔬菜成熟的季节,父亲每天四五点钟就起床,挑着菜赶第一趟渡船到对岸的城里。卖完菜又急忙赶回家,山上山下,锄草翻土,忙个不停。可一年下来,除了满足吃穿,基本没啥结余。在我们村里,考上高中的几个女同学,因家庭困难,不得已辍学。父老乡亲们吃的是农村人的苦,享的却是城里人的“福”,什么都要靠买,都要掏钱。出远门打工,仿佛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在家乡的这天些,耳闻目睹了太多让我兴奋、我激动的事情了。随朋友到新市,一路上看到一排排绿草荫荫、干净整洁的厂房,那欣欣向荣的景象让人心里涌起一股暖流。我的家乡居然有了如此优异的环境,吸引了这么多的企业来这儿落户。

   读高中时,听说过海外游子踏上故乡的土地,常因变化大而迷路的情况,但那是几十年的阔别啊。我仅仅离开家乡几年,竟然也不认识自己的家乡了!过完年,我没有踏上南下的列车。家乡就业机会的增加,超出了我的想象。我守着年迈的父母,在家门口上班,过上了安稳踏实的日子。

(篇八)

家乡也在“路路通”

我的家乡在浮东偏北的一个闭塞小山沟里,叫**,至今没有什么名气。以前,父老乡亲过着“痛苦”的生活。虽然有分散的田,但不够吃,要到20多里外的粮站挑回供粮;重病或女人难产要靠4到6人轮换抬着几十里进医院;读中学的孩子走路累着哭;能巧遇涨水帮忙放运木竹,那是天老爷恩赐劳力的福分……有一年大年初一还有人挑柴到外村卖,外村人问起新年初一还卖柴?就低着头装憨:“今天哪是初一?还是旧年三十吧。”从此,外面大村堂的人笑我们“山棚佬过错了年”;从此,山里的女子往外跑,山里男人难娶亲。究其生活“痛苦”的原因,应了中医关于痛症的论断——“不通则痛!”

救命恩人还是靠共产党。教育发展了,有文化的人多了,种养“通”科学了,丢掉了“老吃回供粮”的帽子,还有富余粮食发展养殖业;五谷丰登带来了猪肥鸡多,有的人家每年2~3头猪出栏,是通了科学结束了全村人共一只猪过年的历史。

党的富民政策好,山里人的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我们村上个世纪通了大车路,这个世纪通了水泥路,多数人买了摩托车,有人买了大货车,还有人买了面包车,没车的有事一个电话就能把车子叫到家门口,免去了人们以步代行的劳作之苦。山里不少人能在一天劳作之余的晚饭后在水泥路上闲逛,享受着新生活的甜蜜。这是路“通”带来的甜蜜。

说起通电话好处更不小。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大家共村里一台电话,八、九十年代连村里电话都没了,打个电话要跑十多里到外村或卖面子或讨人情或花钱。这个世纪家家通了手机更方便,可以说千里之行免于话下。现在村里正在安光缆装宽带,山里人胸怀祖国,渴望年内凭借宽带放眼世界。视屏信号通了大大丰富了山里人的文化生活。靠收音机倍伴的年代看电影是新鲜事,梦中没想过山里农家会有电视机;现在家家有电视 ,不用跑路花钱看电影,儿童不识收音机。

以前还有件不愉快的事是:过去娶亲请人背,新娘免不了闻别人的臭汗还先让别人摸屁股;后来娶亲请自行车能手带新娘子,骑车能手往往得了便宜又卖乖还要翘尾巴;现在娶亲请轿车,洞房里新娘新郎的悄悄话中再没有那不愉快的插曲,实现皆大欢喜。

现在,我们家乡山青水秀地面空中路路通,招商引资引来了千万元大老板,小伙子还娶进了外市甚至外省的花姑娘。不吃苦中苦,不知甜中甜,我们山里人更加珍视幸福生活,更加牢记党的恩情,更加祝愿祖国富强。

(篇九)

家乡的变迁

    童年的家乡---------**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屯,几排矮趴趴的茅草房,一条坑哇哇的乡村路,而我就出生在茅草房里.那是我梦开始的地方.

  无忧无虑的一天天攒起了不断成长的一年年,我成熟在每天上学放学走的,春天翻浆难行,夏天积水成泽,秋天大坑小洼冬天冰山雪包的路上.无忧的世界里走进了对家乡的思考和烦恼;家乡太穷.

 城里大爷家的哥哥来了,送给我一顶戴过的皮帽子.那帽子真黑,真亮,真好看 .第一天戴着他上学同学们好羡慕,我好高兴.第二天同学叫我[;街溜子]我好难过,心情被这顶旧帽子压的好沉重.

   终于有一天我如愿以偿的走进了县城的技工学校.

   毕业以后我留在城里工作,只要回一次家乡就会多一份感触;多一分激动;多一份开心.看家乡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屯变成了一个美丽富饶的的乡镇,童年时那条土路没有了,代替他的是宽阔的水泥板路.路旁花池内鲜花朵朵,走在街上淡淡的花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街两旁耸立着别墅式的楼房,家家户户房高院阔.张大爷再不用起早挑水了,自来水早已打落了他肩上的扁担.孩子们穿着漂亮的衣服,幸福的生活早已赶走了我童年时戴旧帽子的沉重心情.改革开放使农村旧貌换新颜,有了城市的面貌,家乡不在是童年时那穷的落后的小屯.

   三业并举使家乡牛羊成群,工厂成林,特色种植成片,运输大小车辆成排,家乡正象我童年梦中一样,在党的好政策映照下,变的姹紫嫣红,光辉灿烂.

(篇十)

故   乡

卧龙岗之北,氏水河之南;泗水古郡,房子旧县;西望太行巍巍。东闻氏水潺潺;水乡秀色,四面环山。啊,这就是**,我亲爱的故乡,生我养我的地方!

早在春秋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开始了繁衍生息,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古老的**,它不仅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而且也有着丰富美丽的神话传说。在**这块土地上,不是有二郎神担山赶太阳,九龙戏珠的神话吗?不是有老愚公带领儿孙走过的山 路,泗水王屯粮练兵,曹操马跑泉等动人的传说么?

如果说**大石桥,这是当年**人民智慧的结晶;那么青龙山沟里的媳妇桥,则是**人民美徳的象征。如果说二郎神担山赶太阳造福人类是美丽的神话,那么青龙口的开发则是**劳动人民征服大自然的颂歌。如果说松柏岗上常青的松柏具有我们**人的铮铮铁骨的精神;那么贤惠塔就是**人民心中的巍巍丰碑。细听那青龙山的风声,仿佛是房子城里的人们设坛拜将,誓师出征的呼声。眼前迭影着英雄的**人民奋起抗日的刀光剑影;耳畔回荡着**儿女消灭蒋匪帮的大刀进行曲。五谷有情,养育了**众多慷慨悲歌之士;山河有知,馈赠给**五县峰.青龙山;桃花巷.虎头山;卧龙岗.太子岩等美丽的自然景观。真是藏龙卧虎,尽纳英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具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现在七千勤劳的**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正在演奏着经济大上奔小康的新乐章。当年老愚公走过的弯弯曲曲的山间小路,已变成宽阔的柏油马路。专业村.专业户.联营体比比皆是,都在发家致富。纺纱厂.织布厂.面粉厂.石灰厂.石子厂.水泥厂,厂房林立,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景象。昔日寂寞的青龙口,今日机声隆隆,锤声叮当,仿佛是青龙在纵情歌唱。乡政府.乡中的楼房拔地而起,寄托着**人的深情厚望。过去荒凉的山镇,现在是新房栋栋,绿树掩映。**的矿泉水啊,又甜又香,哺育着人们幸福.美满.富裕.希望。喝一口啊,醉人心房。在这片土地上处处是机声隆隆,欢歌笑语;生机勃勃,一片繁荣。啊,**,我亲爱的故乡。您的儿女正用一双双勤劳智慧的手,为您打扮,为您梳妆,使您更加美丽动人,更加年轻漂亮!

(篇十一)

我的家乡情结

**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是我魂牵梦绕的家乡。我年已七十,在**度过了四十六个春秋。

那是人生中一段幸福美好的时光,是我十分怀念而又无比珍重的岁月。

我是吃家乡的玉米、小米、高粱米籽和喝松花江水长大的。家乡人民淳朴善良、勤劳智慧、坚韧不拔的优良品质,给予我受益不尽的丰富营养。

我20岁开始参加工作,从公社到县里,从县里到省城,从省城到地区,从地区再到省里,32岁任厅级干部,40岁担任省级职务,每一步成长,都凝结着组织的培养和家乡父老的帮助。

我的青春年华伴随着家乡发展的岁月,与家乡的领导和同志们一起奋力工作、迎战困难、抗御灾害、共谋发展。那种同舟共济、合力搏击迎来的成功快乐,那种艰苦奋斗、并肩打拼凝成的深厚友谊,永远是我人生的宝贵财富。

从孩提玩耍到入学读书,所居所学所工作过的地方,都给我留下深深的情感和记忆。参加工作后,由于工作部门和地域经常变化,使得我的家居地和生活环境也多变。

老伴儿最担忧和烦恼的不是我时常不在家,而是来来回回地搬家。我前前后后搬了十几次家,有时从农村搬到城市,有时从城市搬到农村,有时从县城搬到省城,有时从省城搬到地市。

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多,难忘的人和事也多。我常常思念那里的父老乡亲和同事,留恋那里的山水和村庄。

我的老家在榆树县城。父亲当时是一个单位的职员,身体多病,月工资收入不到四十块钱,拉扯我们六个孩子,生活十分困难。家里省吃俭用,还拿不起几个孩子上学的学费。

为了生计,家里养了一头奶牛,平时主要靠母亲来料理,放学后我和姐姐牵到郊外放牧,同时割些青草野菜给牛当饲料。家里每天都得吃捞饭,以便留出米汤拿来喂牛。奶牛产的奶,家里人谁也不能喝,都要卖出去赚点钱贴补家里拮据的生活。当时送奶的任务就落在我这家里唯一男孩的身上。

为了上学不迟到,早晨我要背上装着奶瓶的袋子,拎着书包,提前一个多小时出门,在上学的路上送牛奶,放学后还要一家一家地把奶瓶取回来。回忆这段往事,虽然有些酸楚和惆怅,但更多的是甘甜和美好。

其实,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或许都有类似的经历。父母对子女是慈爱的,也是严厉的。母亲对我更多一些温馨和疼爱,父亲则更多一些严厉和管束。那时候,父母对我们唠叨的话语很多很多,提出的要求也很多很多。

现在追思起来,这些话语很平常,并没有名言警句,这些要求也很平实,没有要我们出人头地,可无不凝结着父母要求我们老实做人、苦学成人、为人处事要讲良心当好人的希望。谁要是骗人说谎话,谁要是在学习上马虎懈怠,父母知道了是不会饶恕的。

可以说,在我的家乡,一代一代并没有高深玄妙和严格响亮的家训,但老人们用自己的言行举止,耳濡目染地浸润着儿女的道德情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规范,不断地传播和延续着良好的家风和社会风气;祖祖辈辈就是靠勤劳俭朴、厚德包容、实干直行的品行,涵养着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弘扬着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

榆树县城,是我读小学和中学的地方。我在中小学阶段,父母给予的多是要求和愿望,而老师给予的多是知识和方向。

家乡的冬季是很难熬的,天寒地冻,滴水成冰。母校校舍简陋,教室四处透风,每到隆冬季节,室内外几乎一个温度。坐在冰冷的教室里,手脚冻得红肿,像猫咬似的疼痒。为了冬季取暖,每到秋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到田野里去拾柴、拔豆根,准备冬天生火炉取暖用的燃料。有的老师还把自家的柴禾拿来给班级生炉取暖。

回想当年小学的冬天,尽管教室是寒冷的,但是师德师爱却格外温暖,像一缕缕春日的阳光,照在孩子们的身上。

我读初中时正赶上三年困难时期,吃不饱饭,学校下午就放学,老师带领我们到农田里捡玉米棒、谷穗和豆荚用来充饥。有的学生交不起学费,学校就积极帮助想办法。有的学生辍学了,老师就登门找回来。学校经费紧张,老师就自制格尺、三角板等教具。初中毕业后,因家庭子女多、生活困难,父亲执意让我报考中专,以便能早工作早挣钱贴补家用。

几年的**农校学习,老师的精心授业和培养,不仅给予了我参加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而且使我开始了解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和贫困落后的现实,开始认识社会和人生的真谛,开始知晓国以民为本和民以食为天的大道。

老师的教诲和关爱,不时激起我对他们的深情追思。直到今天,我仍然记得他们和蔼可亲的面庞和笑容,记得他们讲课时的情景和语调,记得他们辛劳的背影和足迹。

人老了,才会深切地感到,老师给予了我们无价的师德和师爱,给予了我们通往知识殿堂的基础和桥梁,给予了我们认知世界的好奇和兴趣,给予了我们美好人生的憧憬和向往。

父老乡亲的重情讲义让我时常感念。

在家乡农村,如果谁家盖房子,全屯子人都来帮工,干几天也不要一分工钱。过大年时,家家都蒸粘豆包。一家一天蒸几大锅,然后放在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室外“天然冰箱”冷冻储藏,以备正月里吃起来方便。蒸粘豆包费时费工,乡里乡亲就你帮我、我帮你,许多人围坐在一张大桌子周围,一边唠家常一边包豆包。谁家要是有了大事小情,乡亲们就主动上门相帮相助。

我记得,在于家公社和榆树县工作时,妻子生两个孩子我都没在家,是邻里帮忙找医生来家里接生,还煮了小米粥和鸡蛋补养身体,悉心照料。我回家前,连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都不知道。回家后,望着平安的母子,望着守候在身边的乡亲,我的心里踏实、温暖而又感动。

往昔的追忆和思念就像影视镜头的变幻一样,不时地闪现出我工作过地方的情景和画面。

在县里省里工作时,实行蹲点包片制度。“蹲点”就是蹲在一个公社的一个大队。“包片”就是负责一个片、几个公社的工作。我当时包卡岔河这一片,每个公社找一个大队,在老乡家里住下来。白天干农活,晚上开会,每天都是吃派饭。

有一年冬天,我到谢家公社谢家大队蹲点,那里地处半山区,多是坡耕地和丘陵地,生产条件十分艰苦。我吃住都在生产队,同基层干部和群众朝夕相处,一起冒着凛冽的寒风,赶着牛车马车,往地里运送农家肥和粪坑冰块,改良土壤,提高地力。有一次回公社开会,公社食堂知道回族的饮食习俗,好不容易才找到一点牛羊肉来犒劳我,我内心十分感动。

那年秋天,我们辛勤的劳动和汗水,结出了丰硕之果。蹲点工作结束时,我与乡亲们一双双长满老茧的手握别,真是恋恋不舍,深切地感到农民兄弟是最可交的。多少回田间地头的共同劳动,多少次撤点回城的依依惜别,都让我难以忘却。

老领导、老同事对我真情坦诚的关怀和支持,让我终生受益。

去年七月我回过一次家乡,在看望一位老领导时,他说起一件往事,让我十分感慨。那是1987年初,**省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全国人大代表,当时我在省里任副省长,那个时候副省长一般不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人选,因此组织上没有提名我。但是在省人代会上,许多人大代表根据全国人大代表组成和我的个人情况,联名提名我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人选。后来经过选举和组织批准,我成为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代表的联名提名使我始料不及,让我深感不安,组织的信任和批准又让我倍感压力和责任。我离开家乡到外地工作时,很多老领导、老同事找我促膝谈心,传经送宝,殷殷叮嘱,使我深受感动。离乡后见到老领导、老同事的机会少了,逢年过节,或打一个问候的电话,或寄上一封写有祝福吉语的书信,寄托着望乡和思乡的情意。

如今,昔日的老领导、老同事,有的已是白发苍苍、行动不便,有的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们奖掖后人、甘为春泥的风范珍贵长存。

家乡的许多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给我以思想上的启迪和工作上的帮扶。他们富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埋头苦干的品质,涌现出很多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榆树县闵家公社农机站长何凤山带领群众率先搞农业机械革新,发展农业机械化。当时他的事迹得到国家重视,批准他为中国农业机械化考察团成员,赴前苏联学习考察。

六十年代中期,光明公社小乡生产队在好带头人齐殿云的带领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土造田,努力改变生产条件,建设新农村,成为当时远近闻名的典型。六十年代末期弓棚公社长发大队党支部书记刘珍带领农民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当时国家把榆树县作为全盘农业机械化试点县。

七十年代初,红星公社红星大队党支部书记佟万生带领群众既不放松粮食生产,又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使得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农民收入大幅提高。《人民日报》专门介绍了他们的经验。

用时间编织的日历,一天一页地翻过。我同那家乡的榆树一样,增添着岁月的年轮。人生悠悠几十载,遇到的人众多,经历的事繁杂,有些人和事无声无息地淡化在岁月长河里,而有些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份量十足,光彩夺目,清晰难忘。

我时常独自想起家乡的人和事,回忆起同家乡人朝夕相处的日子,那些一去不复返的往事是多味的,既有喜悦、振奋和留念,也有沉重、迷茫和困惑。

我们往往都有这样的体悟,在得到和收获的时候往往不真正懂得好好珍惜和把握,一旦失去后才知道珍重和留恋,才真正懂得时光不能再来,这就是真实的人生篇章吧。书写人生这篇文章,不能虚构,不能打草稿,也不能修改,只能是自己一生真实足迹的记录。

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写好这部巨著,努力写得朴实无华,既要有乐观良好的开篇,又要有圆满的结局和值得品味的收尾。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8年感悟家乡的变化征文精编大全》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180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