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扶贫故事应该怎么写?你是不是在为这个问题而烦恼?不要急,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范文模板,有需要的小伙伴千万不要错过,一起来看看吧!
篇一
经常有朋友问我:“你们这些干部在村里扶贫都干了些什么,有效果吗?”对此,我曾也心存疑虑。如今,我可以很肯定、骄傲的回答他们:“我们做了很多实事,成效当然显著!”
驻村参与扶贫工作的这几个月,是我进步很大、感触很深、感悟很多的几个月。
予以小事,温暖人心
我,来自平原地区,在我的家乡看不到一座山,基本上对山的概念不是很强,直到刚出门工作,来了这座偏远的鄂西小城,看到被崇山峻岭包围的横岩坪村才知道,这里是多么的偏僻和艰苦。群山中依稀看的到几处居民,道路也十分的崎岖,他们的生活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悠然自得。
驻村以来,通过对贫困户家庭成员信息、家庭住房安全、水源保障、家庭主要收入来源、致贫原因、生活中面临的重大困难等基本情况的询问了解,我才真切体会到扶贫这项工程是何等的重要和伟大。
记得第一次走访去李奶奶家还是夏天,迎面看见的堂屋就是杂物房,李奶奶完全驼背,正在掰玉米。家里基本没有任何像样的“八大件”,所有的衣服全部散落的搭在一根长篙上,一些衣物也因为屋里太潮而发出一丝丝霉味,吃水极为不方便,每天都独自驼着背外出背水。我懊恼于并不能立刻帮助她改变什么,当天我便帮着李奶奶把家里的储水用具全装满了水,把衣物重新收拾了一下,心想着下次带个柜子来装。
走的时候,李奶奶拉着我的手不断道谢,纵然我对于这里的方言还不是完全懂得,可我从她的眼里读到了感动和那份乡村独有的朴实。好久,李奶奶都不愿松开手,喃喃的说道:“跟家人一样呐,你们干部太好了,我都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出门时,我轻快的在路上小跑着,浑身都是一股干劲儿,我暗下决心,以后碰到乡亲们,一定要尽我所能的去帮助他们,即使每天只做那么一件小事。
予以耐心,消融坚冰
基层工作是错综复杂的,我们常常会遇到部分农户对政策不理解,不支持,也不愿听;他们刻意抵触我们,说些风凉话,不待见扶贫干部;他们邻里矛盾交错复杂,难以调和;他们之间互相攀比,不满足现状;他们性格激进,刁钻发难;他们言辞“朝令夕改”,态度反复无常等一系列问题。作为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人,我想,要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唯有抱着一颗迎难而上的心,脚踏实地,永不放弃,在不断摸索中前进,方能迎接胜利曙光。
刚开始,领导们带着我去周大叔家走访,谈话基本靠“吼”,我们根本无法心平气和的和这么个“刺头”讲道理。周大叔的家庭条件不算太差,他固执的脾气和激进的性格让我们每个驻村干部都对他较为熟知。他可以为户口簿上的某个别错字发上几个小时的牢骚,也可以因为他自以为的某些“不公”对着我们大发雷霆,甚至还执拗的认为他开拓的村集体土地产权应该归他所有,跟我们扯上歪理闹个半天。所谓“好事多磨”,我们在宣讲有关政策、调处矛盾纠纷的过程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未想过放弃他。
前些日子大雪封山期间,我们冒雪探访周大叔,解释一遍两遍不行,我们讲十遍;走访一次两次不行,我们走访十次,后来我们终究是融化了周大叔心中对扶贫工作的这块坚冰。“这么冷的天,你们搞扶贫的干部也辛苦,都进来烤烤火吧......”现在每每路过他家门口,他都会热情的招呼我们进去陪他拉拉家常。
“现在条件好了,土地还能随便开拓种植成自己的呢。”我们故意打岔。
周大叔不好意思的低头笑笑:“我没读过什么书,没什么文化,以前不懂,老给你们添麻烦啦,着实不好意思,你们难道还跟我一般见识啊。”我想,这层“隔阂”是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信任、是感动。
予以坦诚,收获真情
漫漫扶贫路,走访需坚持。一是要勤快,多做事,做好事,做实事,切实解决农户的困难和问题。二是要真情,要争做农户的贴心人,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朋友,以诚相待,以理服人。三是要能吃苦,无论刮风下雨、大雪封山,我们翻山越岭、铲雪清路也要去。
记得去常大哥家,送去了年画、水果等物资,天空依然飘着鹅毛大雪,谈及村中变化,常大哥也非常认可。
“村里的条件确实越来越好,如今大家用水、用电不用怎么发愁了,房屋改造还有补助可以拿,路也修到家门口来了。冬天你们还送吃的穿的用的,每天还能烤着火炉看会儿电视,这都是托共产党的福啊,要不是你们干部,我能有这些?几十岁的人了,原想着窝囊在山旮旯里一辈子,这下好,碰上盛世了,生活又有盼头了。”
“你们要注意身体,生活变好了,我们才觉得扶贫是做到位了。”我答道。
“小田,你家乡没这么大的雪吧,多穿点,路也滑,注意安全,为了我们贫困户,你们也是够拼的,别摔着了。”临别时,常大哥坚持送出很远才返身回去。
那一刻,我仿佛觉得屋外的雪比火炉还暖,扶贫工作期间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如此有意义,都成了我人生中一份宝贵的经历,显得弥足珍贵。看到贫困群众他们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在农户家围着火炉吃着饭,那发出的阵阵欢声笑语,深深的在我脑海里定格,我想这就是同一个小康梦吧。踏着**新年里仍未融化的雪地,迎着的寒冬里升起的暖阳,我将再拼尽全力,披坚执锐,继续投入这一场战斗......
篇二
从前,我单纯的把扶贫工作当做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政治任务来做,随着扶贫工作的渐渐深入、随着走访次数越来越多、随着验收考核越来越近,这项工作掺杂的许多小情绪也逐渐显露。
让自己惊讶的是,这些情绪不是烦躁、不是疲惫、不是推脱,而是对帮扶户发自内心的关心关怀,挂念亲人一般的事事想着他们,来力所能及的帮他们完成一些事。
每次到丁大妈家走访,她只要在院子里看到我的车从远处过来,她总会在门口站着等我,一直望着我的那种眼神总会让我觉得很温暖,就像是母亲等待自己的女儿一般。丁大妈和她的儿子两个人住在一起,儿子因为精神上的残疾很少说话,对陌生人有一定的戒备,每次都是站在丁大妈身边看着我们讲话,一言不发。
下雪那几天,我像往常一样去他们家走访,正准备离开的时候,她的儿子从火笼屋里抱出来一大个红薯,足有两三斤重,说:“你把这带回去吃”,我突然愣住了,丁大妈不好意思的“责怪”她的儿子说道:“这么大一个有什么用,你去捡点好点的给小黄带着”,回过神来的我说“不用不用,你们自己留着吃”,大哥没有动,又重复了一句“你把这带回去吃”,看着大哥严肃而真诚的脸,我马上道谢并收下。
离开丁家的时候,丁大妈和她的儿子还是像往常一样站在门口目送我走远,看着后视镜里面的母子俩,眼泪一下子涌上来,我想大哥一定是想用他家里最大的红薯来表达对我们的感激之情。
钱家婶子是我们“第一书记”邓书记的帮扶户,之前随邓书记去过她家,她是因病致贫被纳入扶贫对象。
最近一段时间,她总是给我打电话,也没有说什么具体事,就问邓书记在不在村里,在忙什么。这次又来电话了,我跟她说邓书记在村里,一会儿的功夫,她和她女儿就到村委会来了,邓书记给她们泡了茶,我开玩笑的问她你咋不直接给我们邓书记打电话呢?钱家婶子不好意思的说“哎呀,我晓得邓书记是你们的领导,每天工作那么忙,我怕给他打电话打搅到他哒,我就先打你的,你说他没开会什么的,我再给他打”,朴实的一番话总会带给我们莫名的小感动,邓局说:“你给小黄打也行,给我打也没得问题,有什么重要的事接不成,我会给你回电话的,天气这么冷,你们俩多坐会喝点热茶,等会儿我开车送你们回去”,钱家婶子马上摆摆手说:“不要紧的,我今天听说你们帮扶干部都在,我是专门来接你们去我屋里吃饭的,下个星期杀猪,接你们来吃肉”……
去年年底刚纳入扶贫对象的李叔,因为办残疾证的事,我和他的帮扶人去过他家一次,在他家火笼屋里聊天时就随口提到大冷的天吃点烤红薯、烤土豆最热乎了,第二天到村委会参加政策培训时,李叔提了一袋烤好的红薯土豆,嘱咐我们趁热快吃了,凉了就不好吃了……
一次次感动总能戳中泪点,点滴细节汇成最真的感情,2017年,我们和他们初次相识,带着工作任务,带着扶贫决心想要大干一场,走访、慰问、签字、拍照、讲政策……一步步走下来,发现都不及和他们一起吃一顿饭、喝一杯热茶、一起烤烤火聊聊天来的贴心。一年时间不到,我们从陌生人变亲人,从我们单方面关心他们变成相互体谅相互关心,这个冬天,有温度的帮扶才是最暖心的帮扶。
篇三
如果要给2017年的**找个关键词,我想“精准扶贫”再适合不过。这一年,**作出如期完成“脱贫摘帽”这一庄重承诺;这一年,全县选派2500余名驻村干部参与到这场攻坚战役中;这一年,我也收获了一份份珍贵的革命友谊,也见证了一个个暖心的扶贫故事。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精准扶贫。接下来,我将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段时间的感悟。
为了同一个使命,我们吹起“集结号”
2017年对于**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大变样的一年,对于我们来说,这一切都源于精准扶贫这个共同的使命。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了在2017年完成“户销号、村出列、县摘帽”这个光荣使命,我们集聚各方力量,吹起了战斗的集结号,发起了脱贫的攻坚战。
面对精准扶贫,我们勇立潮头。15名县级领导上阵一线包保乡镇“坐镇指挥”、103名“第一书记”下沉一线对接帮扶、51名攻坚干部24小时待命、618名干部脱产驻村,我们动员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约2500余人集结到攻坚主战场。当然,我们不是独自在战斗,还有省、市统一安排的10家省直单位定点帮扶,6支驻村工作队结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村。
为了同一场战役,我们奔赴“第一线”
精准扶贫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是一次意志的历练,更是一次奉献精神的检阅。2017年5月,我有幸从县国土局抽调到县扶贫攻坚办督查组,和来自县政协办公室的老领导**搭档工作,跟他一同奔赴在扶贫“第一线”。说起出生于1962年的他,称赞其一心为公,鞠躬尽瘁毫不为过,他曾不顾疲劳连续走访几十户而最终声音嘶哑,在酷暑的盛夏每天颠簸几个小时山路而汗透衣裳,连续走几个小时山路入户至双腿打颤...走访结束回到办公室的他,更是不顾一天劳累逐字逐句推敲督查汇总报告,直到晚上十点多才下班。
对待扶贫,**是认真的。在他下乡的手提包里,永远有政策资料、笔记本、水,还有离不开的胃药和降血压药。有时他也会调侃说:“像这样下去,我身体真要受不了了。”可第二天上班他仍会早早赶到,从不缺席任何一次例会,每次督查报告打印出来他总是第一时间关注,不论任何情况,他总是冲锋在扶贫第一线。
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的帮扶队员每天进村入户结穷亲,做贫困群众的知心人;还有很多单位和企业相互联动,确保交通、水利、金融、教育、健康扶贫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兑现见效、落地生根。
习总书记说,“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所以,我们就坚定不移的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让贫困户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给自己沉寂的梦想插上翅膀,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为了同一个梦想,我们谱写“新篇章”
2017年,**走出了不平凡的扶贫之路;2017年,我也收获了别样的心得感悟。这一年,我见过各种病残灾难而导致贫困的朋友,他们让我对生命心存敬畏、对健康倍加珍惜、对亲人愈加感恩;这一年,许多干部远离家人驻扎基层,许多同事不顾个人安危穿行在陡峭山路,他们让我见识了什么叫铁的纪律、什么叫硬的作风、什么叫大爱无疆。而这一切的努力也都是源于一个共同的梦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人间的幸福大致一样,人间的不幸却是各自不同。当我们健康的生活,他们有各种各样的疾病,当我们安心的工作,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痛苦,对于他们来说,更是渴望过上美好的幸福生活。
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青年,习总书记的话让我心潮澎湃,也深感责任深重。面对精准扶贫,面对那些可爱的群众,我将会在扶贫的战场上和今后的工作中,坚守正气,不忘初心,在决胜全面小康中放飞青春梦想、书写人生华章!
篇四
在**县最南端,距离远当一级公路6.2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叫做“**”的小山村。全村版土面积8.6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00余亩,山林面积8500亩,60多口大小鱼塘星罗棋布在山间地头,这些就是全村926名村民赖以生存的来源,他们如世世代代的祖先一样“靠山吃山”,以农耕为生。
2017年10月,满怀忐忑的心情,我随着村“第一书记”何怀林书记踏上了**这片土地。对扶贫工作一窍不通的我急得觉都睡不安稳,何书记鼓励我说,扶贫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急不得。白天,我跟着驻村队员一起入户宣讲精准扶贫政策,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晚上回到村委会临时寝室连夜梳理汇总,与工作组一起商讨解决问题办法。工作虽然很辛苦,但内心非常充实。在工作中也有个别村民不理解,言语中冷嘲热讽,面这种情况,何书记怕我有思想包袱,安慰我说:“小刘,这也是农村工作的一部分,第一次开屋场会的时候,也不乏红脸出汗的情况。村民其实也是被柴米油盐淹没在贫困的黑暗中太久了,我们要做的就是为他们点亮一盏脱贫致富的“希望之灯”,让致富的光辉照亮这座山村”。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第一次跟着何书记走访贫困户,我们去了朱庆林家。朱庆林是一名脑膜炎后遗症患者,还有肢体残疾,哥嫂常年在外打工,他独自生活,照看家里。走访过程中何书记发现他家里的收拾的整整齐齐,唯独床上发黑的枕头皱成了一团,第二天回县里便从家里带了一个新的枕头来并帮他套上了枕套,朱庆林连声道谢。帮他整理被子的时候,何书记看见他的木床脚凳因时间过长已经有些不结实了,随后何书记又通过“阳光超市”政策为朱庆林争取到了新床,驻村干部帮助送到了他家里。一周后何书记却听说新床还原封不动地放置在朱庆林家,连包装都没有拆过。“难道是新床有问题?”何书记带着疑问来到朱庆林家,经过询问发现原来朱庆林看不懂安装说明,周围的村民也不会安装,只能眼巴巴看着新床着急。何书记当即叫来驻村干部刘刚,两人合力拼装床架,经过一个下午终于将新床组装完成。朱庆林开心地笑了,何书记也舒心地笑了,夕阳中的小路,他和他的队员们的背影留在了村民的心里。
87岁的老奶奶周长菊住在村委会附近,由于连日阴雨,她在火塘旁搭了个木板床,既不方便又不安全。得知这一情况后,何书记自费为老奶奶买了折叠床和过冬衣物,工作组的其他人只要有空也去周奶奶家串门,陪她说说话,帮她添添柴。每次离开的时候老奶奶都拉着我们的手,像对自己的儿女一样嘱托:“天气冷多穿点,别冻着啦,工作忙不用来我这里的”。老奶奶的一句话让我在这凛冽严寒的冬日收获了一份别样的温暖与快乐。
村里的贫困老人生病,他们亲自开着自家的车送其到医院,帮助办理入出院手续,落实医疗扶贫报销政策;利用“中国社会扶贫网”的平台为贫困户众筹医疗费用;组织全体职工来村开展环境整改大扫除;开展最干净农户评选贴牌、暖冬大走访活动;12月30日卫计局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捐款活动,筹备着为村里送上新年“大礼”……
经过不懈的努力,除了日新月异的村庄,悄然改变着的还有人们的心。村里的老村医吴成芳在泛黄的日记本里写到:几十年来我再次感受到了过去“土改工作队”的工作作风……
携手前行奔向未来
根据走访过程中群众反映的问题,驻村工作组与村两委班子、村民代表共同商议,将改水工程、道路硬化、灌排设施、卫生设施、产业发展、通信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具体化,敲定了村里的三年项目发展规划,再通过屋场会等形式的宣传,多次走访,化解村民心中的疑虑,一部分最初不理解不支持的村民最终也积极主动参与到村庄建设中。
三年规划需要逐步完成,整治村容户貌是村庄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工作的第一步。12月2日卫计局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对村主干道、河道,进行了一次村级全域白色垃圾清理工作。接下来又对全村垃圾池准确定位后立即动工修建,维修改造43处垃圾池,又投放50个垃圾桶,有效解决了垃圾露天堆放问题。通过不定时入户检查、百分制打分评比的方式,卫计局协同村道德理事会对全村常住农户进行了2017年第四季度检查。12月25日,对评选出的81户最干净农户予以表彰奖励,为他们贴上了“最干净”光荣牌,并送上了奖品,在全村营造出了人人爱干净的良好氛围,**村的“颜值”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针对**村民反映的新堰冲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质量不达标情况,何书记实地核实后立即联系主管部门县水电局、工程施工方共同察看现场并制定整改方案,一个月内整改到位,确保不影响春播。对于部分村民反映的电力设施老化,电压不稳用电问题,实行农村电网全面改造升级,解决老百姓的实际生活困难……
村民反映的村里大大小小的事都在我们每一个扶贫干部的眼里、心里,村里村民的家庭构成、健康状况、生活来源等情况都能如数家珍,仅仅几个月的时间,我们已然是这里土生土长的人,不论大事小情,家长里短,村民都乐意拿出来与我们分享。**家里改造厨房,邀请我们去帮忙参考设计;**家四头肉猪出产,今年发展的母猪又生了十多个小猪仔,第一个打电话邀请我们去赴年猪宴;临近年关,焦圣明家新做了新鲜豆饼,马上拉着我们去他家品尝……时间久了,他们把我们看成这个村的一员,我们也像村民一样深深地融入了**这片土地。慢慢的,我也领悟出了习总书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深刻内涵。
在驻村的日子里,我们每天耳濡目染,亲自体验并见证着**村的蜕变,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足,更大的欣慰是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自信的笑容。我们为村民点亮了致富路上希望的明灯,他们则给予了我们砥砺前行的动力和家人般的温暖,一路上携手前行,奔向美好的明天。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