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2018年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心得体会,有需要的小伙伴一起来参考一下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篇一】
5月4日,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马克思主义奠定了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走在时代的前沿,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想的综述是十分丰富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首先,人与自然是统一的,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基础,马克思指出:“那些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他本来就是自然界,是自然界地一部分。”人类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所需要的空气、水、食物等都来源于自然。其次,人同自然界是对立的,近代工业革命的出现空前的破坏了自然环境,人类肆意掠夺自然资源,肆意污染空气和河流,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日益紧张,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失去了平衡,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最后,人同自然是辩证的关系。恩格斯曾说:“人类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的意识到人类与自然界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类的任何思想和物质都不能和自然界对立起来。”马克思也曾说:“人是自然界中最具有生命的存在物,他们一方面对自然具有能动性,另一方面也受到自然界的制约,也就是说,我们不可以凌驾于自然之上。”
人类可以能动的改造自然。马克思说:“耕地最初影响是有益的,但是由于人类砍伐树木等等,最后土地变得荒芜。”这句话指出了违背自然规律带来的负面结果,因此,人类在进行生产生活的过程当中,不能一味追求征服自然,过分陶醉于胜利,这不仅会消除我们最初的胜利,往往我们还会付出更沉重的代价。只有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人与自然的才能达到和谐共生的良性关系,自然界的发展才会朝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方向进行,否则我们必将受到自然界的惩罚,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同自然关系。”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主张社会变革与生态革命相结合,“红色政权”与“绿色文明”相结合,即通过生产实践的方式去促进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协同和共存。
【篇二】
2018年5月4日上午10时,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总书记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容丰富,深刻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内涵及其当代价值,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和时代性,让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每个党员都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始终坚定共产主义必胜信念,真正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深入学、持久学、刻苦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更好把科学思想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要求我们必须联系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立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回答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写好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新篇章。
作为在最基层工作的社区工作者,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让马克思主义旗帜在社区高高飘扬。社区工作要将马克思主义教育贯穿育人育才的全过程,真正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经”,让广大社区党员和居民群众全面领会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让广大居民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守护者、历史传承者和坚定实践者,切实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篇三】
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我国的发展举世瞩目,离不开毛泽东思想,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更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学说。我们党之所以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和革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
作为新时代青年人的我们,不仅要脚踏实地、尽职尽责,更要推陈出新。马克思主义涵盖面广泛,都是需要我们细细品读和钻研探索的。我们应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好、宣传好、贯彻好,就是我们对马克思同志最好的纪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又呈现鲜明的中国风格,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座崭新丰碑。
【篇四】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开放的理论,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精神力量”。学习马克思主义,活用唯物观、群众观、实践观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基层工作实践有着强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作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是第一位,意识是第二位的。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尊重客观规律,立足事物的实际,坚持理论联系客观实际,做到实事求是。这就要求我们要先深入了解基层,必须从群众实践调查研究入手,把与群众联系的复杂事情弄明白、搞清楚,从中找出解决问题而又符合民心民意的有效办法。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起点就是调查研究,而调查研究是我们从事基层工作的基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同时没有调查也就没有决策权。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工作路线。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正确认识和发挥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是我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法宝之一。在革命历史的长河中,我党形成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新时代社会矛盾的变化,对我们基层群众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更应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制胜法宝,深入群众中调查研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真正做到为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努力,从而进一步促进党群关系的密切。
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通过实践不断提高自身认识,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过程中,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基层干部只会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如“说功”比“做功”好,实际上这就是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基层干部要在处理基层事务的实践中,深入群众中去,用自身所学的理论与知识,科学地有效地解决工作的实际问题,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能。
广大基层干部不仅要不断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提升理论水平,提高分析、预测问题的能力,更要“活”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基层实践工作,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群众路线、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统一,才能不断推进基层的各项工作。
【篇五】
2018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中共中央为此专门召开纪念大会。尽管马克思已经离开我们近100多年了,但马克思主义却一刻也没离开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拥护者、践行者,并将马克思主义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相结合,并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行传播、发扬、光大。
200年后的今天,中国共产党人扛起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有机结合起来,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伟大学说。中国共产党正在领导中国人民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自己,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具体相结合,捍卫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十分正确的选择。马克思主义,不仅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中国,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所以才有了今天强盛的中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带领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取得全国的胜利,并建立起新中国,又继续高举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建设中国,使中国走上繁荣富强,将一个一穷二白被外国列强称为“东亚病夫”的国家,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也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引下,现代的中国才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十分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出人类历史前所未有的奇迹。
如今中国共产党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并以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为武器带领人民砥砺前进,奋发向上,书写新的篇章,新的奇迹。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马克思主义这个真理光芒,将永远照耀着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行。
【篇六】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可见200年后,马克思的思想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5月4日,习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上明确提出了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求,指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在新时代全党要继续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真理与价值的有机统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层干部作为国家和人民行使公权力的“排头兵”,作为干好革命工作的基建“混泥土”,作为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不锈钉”,用好马克思主义这一强大的思想武器,能够更好的理解和认同党的各项决策,提高自身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增强为民服务的“看家本领”,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不让隐含在意识身处的“指南针”消磁、不让检验领导干部为政之德的“试金石”变质、不让自我评价和社会形象的“定盘星”倾斜。
马克思主义是基层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的“充电器”,为基层干部待得住基层、干得出成绩、稳得住脚跟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始终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民生观点,想问题、办事情从实际着眼,不论何种情况下,都要敢于说实话,都要坚持办实事,要以收到解决问题的实效为追求,不夸大其词,不回避失误,不掩盖矛盾,真抓实干,多为群众办实事,多为基层排忧解难,竭忠尽智为群众谋取实际利益。
马克思主义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是党员干部开拓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它延续至今的生命力,来源于它的真理性、科学性、实践性和人民性,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两个制点”,既是“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又是“黎明时鸣唱的雄鸡”。今天,我们纪念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篇七】
2018年5月5日是德国伟大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思诞生200周年,这位出现在19世纪的思想巨人,在今天依然闪耀着光辉。马克思早已远去,但他的思想永垂不朽。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纪念这位伟人,回望他的初心,以各种方式纪念这位伟人、重温他的思想。
他的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其中《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阐述了阶级矛盾对人类历史的影响,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1848年2月21日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2015年11月,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20本学术书之一。201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了170周年。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也被认为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建党95周年大会上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回首马克思主义创立和发展之路,我们不能忘记,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初心”,也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出席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用三句话高度概括了他的一生: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马克思的一生,是不畏艰难险阻、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马克思的一生,是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 我们党的“初心”是什么?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历史,都有力地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过去之所以能够取得许多伟大的成功,首先应该归功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因为这使我们党得以摆脱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以唯物辩证的科学精神、无私无畏的博大胸怀领导和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之所以会出现诸如“文化大革命”之类的沉痛教训,也是因为我们这样或那样地偏离了马克思主义及其所指引的正确方向。正是基于这种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对于全党、对于每一个党组织和每一名共产党员来说,这都是深切的历史召唤,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源自历史、植根国情、立足时代。在新时代,这一历史使命有着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具有崭新的时代高度、世界广度和变革深度。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担当历史使命,就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党必须始终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才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不懈奋斗,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中创造出无愧于前人的光辉业绩,走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时代前列。
回顾我们党96年来的奋斗历程,马克思主义为共产党人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滋养着人们的精神头脑。我们纪念和缅怀马克思,因为他的思想为我们的前行路带来不竭的动力。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源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向前进的坚实的理论支撑。我们坚信只有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不断根据时代需要、实践需要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才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篇八】
5月4日上午10时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强调,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
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博大精深。新时代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要像习总书记所要求的,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关于人民民主的思想、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和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途径。对于干部群众来说,要更加刻苦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马克思主义,为其进一步推进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
【篇九】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于德国小城特里尔。200年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思想,照亮了在黑暗中徘徊的世界历史,奏响了人类为自身解放而斗争的不朽乐章。
5月4日,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情缅怀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重温马克思的崇高精神和光辉思想。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
向马克思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致敬。从年轻时立志“为人类而工作”,到与恩格斯合作撰写震撼世界的《共产党宣言》,从呕心沥血写作《资本论》等经典著作,到义无反顾投身和领导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作为世人公认的“千年第一思想家”,马克思创造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照遍全球,真理的力量激荡寰宇,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马克思一生饱尝颠沛流离的艰辛、贫病交加的煎熬,但他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为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成就了伟大人生。
向马克思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致敬。马克思为创立科学理论体系,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最终达到了光辉的顶点。马克思毕其一生心血撰写了大量理论著作,尤以《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为代表,如一座座思想理论富矿,矗立在人类思想史上。170年来,《共产党宣言》通过200多种文字、1000多个版本,传遍全球,深刻影响和改变世界历史发展进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马克思勤奋好学、兴趣广泛,自称“吃书的机器”。他研究过古希腊、罗马哲学,特别是亚里士多德、德谟克利特的著作;钻研过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和法国复辟时代的历史学家基佐、米涅、梯叶里、梯也尔等人的著作;甚至在数学和自然科学某些领域也有一定造诣。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这些学术积累和学术素养,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奠定了知识基础理论。马克思曾经写道:“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向马克思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致敬。恩格斯说,“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马克思毕生的使命就是为人民解放而奋斗。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充分检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充分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统一起来,共产主义理想就一定能够在不断改变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中一步一步实现。
【篇十】
2018年5月4日,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同志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同志指出:“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新时代继续高阳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让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
马克思是人类社会最伟大、最崇高、最彻底的共产党的创立者和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步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有机统一,其形成发展的过程,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下,对我国来说,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说到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来分析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这就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在学懂弄通做实上先一步、深一层、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十一】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从《共产党宣言》发表到今天,170年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仍然是完全正确的。
为什么产生于170年前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没有“过时”,而且至今仍然有如此旺盛的强大生命力和战斗力?无论在无产阶级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为什么马克思主义都是普遍适用的真理?
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根源,就在于它是革命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的高度统一。它不仅以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思想体系,是丰富的社会革命实践和严密的科学研究相结合的产物,深刻地揭示出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人类社会前进的必然趋势,而且始终坚持以实践为基础,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拥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马克思主义,不仅主动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精华,与时代同行,而且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使自己与各国国情相结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在运用中丰富和发展。作为一种颠扑不破的真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是客观的,又是发展的,更是具体的,就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
马克思对人类未来充满希望,对共产主义充满必胜信念。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的主体是无产阶级。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该确立的理想,不是现实应该与之相适应的状况,我们所说的共产主义是消灭现成状况的现实运动”。这个运动建立在人类自觉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理和规律的基础上。马克思对人类未来充满希望,每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一定会在无数人的创造性活动中实现。这应该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坚强信念、理想和追求。
【十二】
“两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们的尊敬,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缅怀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要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源于对所处时代和世界的深入考察,源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近百年历程表明,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评价的那样:“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我们向“千年第一思想家”致敬,也是为了宣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仰,坚持以科学的思想和态度,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
国运青年握,青年教育成,教育党为本。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作为青年的我们,应当立鸿鹄之志,实干兴邦。让我们接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任,以马克思主义为灯,核心价值观为帆,专业知识为桨,奋勇向前,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十三】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来没有把自己的学说当成“终极真理”,马克思主义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认识也不是一成不变、一劳永逸的。世界在变更,社会在变革,思维在变化,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认识也是不断拓展、逐步深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性,要求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认识随着历史的演进而演进,思想随着世界的展开而展开,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结晶,同样也是坚持与发展、继承与创新、捍卫与开放的有机统一,在实践过程中形成新认识、提出新观点、作出新判断,与世俱进、与时俱进。真理在实践中历经淬炼、更加纯真,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命力、创造性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精辟概括。人民创造历史,由此决定了一切哲学社会科学的真理性,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是否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站在人民政治立场、反映人民共同愿望、指明人民前进方向。马克思主义是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全人类谋解放的理论学说,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严密最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正是表明一种理论在理论价值上最代表人民的就最为科学,在理论逻辑上最彻底为人民的就最为严密,在理论品格上最相信人民的就最有生命力。《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最厚重、最丰富的著作,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是由于它有着为先进阶级而代言的宽广胸襟,有着为工人解放而奋斗的社会理想。马克思主义在人民中实现价值、彰显价值。
马克思主义代表人民根本利益,使其超越狭隘眼界。马克思主义把无产阶级解放与全人类解放作为同一个过程,无产阶级立场同时也是广大人民立场,这就保证自身成为公正无私的社会科学,能够超越资产阶级社会科学的狭隘眼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彻底的,就是因为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准则,而不是以个别人、少数人的利益为判断准绳。
马克思主义代表人民根本利益,使其引领历史潮流。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思想学说,既是先进阶级的利益表达,也是广大人民的利益表达。在资本主义时代,无产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的命运转变、利益实现,与人类社会的进步方向、发展潮流相一致。
马克思主义代表人民根本利益,使其扎根人民心中。一个思想、一种学说,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形成持久的影响力,根本的是要依靠科学的力量,得到人民的认同。马克思主义从创立时起到170多年后的今天,之所以能够在世界上、在人民中享有如此高的声望,产生如此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不是因为它玄奥,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揭示的规律性科学性真理性认识,指明了人民争取解放和创造幸福的方向道路,为人民所接受和信服。与以往的思想家不同,马克思、恩格斯论述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问题,不是从超历史的人性出发,而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现实矛盾出发,深入作经济学、历史学的分析,进行革命的实践和实践的革命,根据经济变革、历史发展的规律,提出未来社会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历史沧桑,人民永存,正是在人民群众追求社会公正和自身幸福的不懈奋斗中,马克思主义给人民群众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营养、科学的理论指导、锐利的思想武器。
【十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一刻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这一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真理力量,明确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为我们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发展根基不能丢。9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从未丢掉马克思主义这个根。当前,随着进入新时代,中国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正处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伟大征途中,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只有在学习马克思主义中掌握精髓、记住要义,从中汲取营养、开启智慧,从而坚定理想信念、纯洁价值追求,才能在治国理政的繁忙事务中抓住根本。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 世纪40年代的西欧,至今已经过了170多年的发展历程。要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精神实质,首先就要在思想上、精神上走进马克思、走进列宁,走进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用心、用情研读,了解思想发展脉络,知晓思想体系,体会思想魅力,真正领悟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内涵和价值追求。只有这样才能够看清长远发展目标,提高执政和决策的水平。
不忘初心,坚定信仰,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90多年来,无数共产党员为党和人民利益舍生忘死、英勇就义,靠的就是信仰的钢铁长城。正如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党员干部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进一步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提供了方法和指南。
因此,各级领导干部需要更加自觉、更加刻苦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时要深入学、持久学、刻苦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更好把科学思想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真正的融入到执政的方方面面。
【十五】
发扬马克思主义理论实乃大势所趋。在那个黑暗的时代,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随着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传入我国,给身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带来了希望,最终成功地指导着中国共产党夺取了革命胜利果实。如今,中华民族正在蹄疾步稳的前进着,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全面小康,无不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地科学指导,为此,我们需要我们矢志不渝地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一往无前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发扬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矢志不渝地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毫无疑问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习近平同志就曾经说过:“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情况中一些领导干部不作为,乱作为,从而导致的层层社会乱象就是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守,或是坚守信念出现了动摇。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所以我们要发扬马克思主义理论,务必先要矢志不渝地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一往无前地传承马克思主义理论。“君子务本,本立则道生。”只有坚守住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我们才有坚实的基础去发扬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才能在发扬马克思主义理论上实现“本根不摇则枝叶繁茂”。
发扬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一往无前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非教条、非一层不变,而是一个顺应时势发展着、变化着,从而不断符合客观实际、符合实践要求的理论。在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就存在着“本本主义”、“依葫芦画瓢”地乱象,从而导致出很多不切合实际、不合乎正轨的举措。恩格斯就曾经深刻地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他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对此,伟大领导人们号召,务必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做到因地制宜取真效。所以,发扬马克思主义理论一定要一往无前地发展,务必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结合我们优秀地传统文化,发扬那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那才是我们想要的科学理论,也是马克思先生所想看到的发展理论。
发扬马克思主义理论毫无疑问是很必要的,而要发扬马克思主义理论,就需要我们在坚守信念和坚持发展上狠下功夫,让我们怀着对马克思先生的无比崇敬之情,在他的科学理论指引下,实现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