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事迹材料 > 2018年健康卫士优秀事迹材料十五篇

2018年健康卫士优秀事迹材料十五篇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4 10:01:27 | 移动端:2018年健康卫士优秀事迹材料十五篇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2018年健康卫士优秀事迹材料十五篇,有需要的小伙伴一起来参考一下吧,相信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篇一

1xx81年,xx一从赣南医学院医疗系毕业便分配至赣县大埠卫生院,大埠乡地处偏僻,通往xx市的班车每天只有一趟,村与乡的距离近则四五里,远则几十里;生活条件很艰苦,整个乡都没有通电,天一黑,家家户户就点起煤油灯,没有自来水,生活用水只能拿着桶去旁边的井里取水;卫生院医务人员总共加起来不足十人,却要负责全乡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工作;卫生院设备极其简陋,只有最基本俗称的老三样诊疗器、血压计、体温表,只能对患者进行一般的检查。

从未在农村生活过得xx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便以极大的热情克服生活及语言上的不便,迅速投入到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工作中,细心地为农民群众服务。令xx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这个冒雨走几十里山路出诊的经历了。

1xx82年春天,离大埠乡最远一个村的村民通过邻居给xx带话说,她今年70岁,家里的青壮年均在外地,她自己最近咳嗽、咳痰、劳动或活动后气喘,这几日有加重的现象,严重影响她自理生活的能力,想请xx上门服务。当时春雨绵绵,xx听“老表”讲完,二话不说拿着近十斤重的药箱包,消失在雨中。一路泥泞一路行!xx从早上九点走到中午十一点二十多里山路走了将近2个小时,等他走到患者家里的时,他膝盖以下的裤脚已经占满了黄泥巴,整个身体早已湿透。见到老人呼吸困难、精神差,xx二话不说,顾不得歇息便开始了治疗工作,老人是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旧发,考虑到老人病情比较严重,xx不放心便在当地住了一晚上,夜间他时时关注着老人病情的进展,第二天xx看老人病情已平稳,便给老人留下足够的药物交代完老人各项注意的事项之后才踏上了返回的路程。

1xx81年到1xx85年这短短的四年时光给xx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个分科不明显、医务人员紧缺的卫生院,他所接诊的患者遍及内科、外科、儿科、妇科甚至他还当过“接生婆”,他不知道自己背着药箱走了多少里山路,他也不记得药箱的带子背坏了多少根。“乡下看病不容易,所以每当我看到老表们因为病情好转而舒展开的笑容,每当我听着他们朴实的话语,我就觉得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我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苦点累点无所谓。”时至今日,xx回想当年的情景这样说道。

掀开现实的窗帘。时针指向18:xx分,已经超过正常下班时间半个小时了,但是xx市妇幼保健院新儿科大楼七楼xx主任办公室内依旧灯光明亮,隔着办公室透明的玻璃门,画面定格:xx拿着听诊器,正在耐心地给患儿检查身体,不知道xx和患儿说了什么,患儿原本紧张害怕的表情慢慢松弛下来。办公室内还有几个等待看病的患儿及家属,考虑到从偏远地方来的人可能听不懂普通话,xx操着不同的方言与各个患儿家属沟通着。时间在流逝,等他把所有患儿都看完,已经超过七点了,这时xx才卸下满身的疲惫,收拾收拾准备回家。从xx1xxxx年调到xx市妇幼保健院以来几乎天天如此。“家属带患儿来看病非常不容易,尤其是边远农村的患儿,我累点没有什么关系,我得尽量让他们当日就诊,早点回去。”xx是这样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更是这样告诫科室里的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的。

众所周知,儿科自古以来就是医院麻烦最多的科室之一,患儿病情发展快却不能自我表达,容易对药物过敏出现不良反应,xx在xx市妇幼保健院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0年以来,他秉承一贯良好的工作作风视病人如亲人,服务热情周到,受到患儿家长的赞誉。

2xx5年担任xx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后,针对科里年青医生多,患儿多,病床周转快,病情变化快等特点,他认真制定制度及计划,积极组织科里业务学习,使年轻医生尽快适应工作。xx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在他的带领下迅速发展成一支业务素质高、抗压能力强的精干队伍,被评为全市医学领先学科。20xx年初,在他的精心谋划下,xx市妇幼保健院成立了xx市首家儿童重症监护室,专门收治危急重症患儿。在儿童重症监护室,基本上每一天都要和死神抗争,这里时刻上演着“生死时速”。

20xx年3月21日早上8点xx分左右,xx和副院长李兵飞及经管医生蔡春华一起到儿童重症监护室查房时,发现重症肺炎早产儿心率减慢、呼吸减弱、血压、氧饱和度直线下降,随即出现全身发绀。不好,立即实施抢救!xx同其他医务人员轮流给患儿实施胸外心脏按压,时间滴答滴答地流失,两分钟、五分钟、十分钟过去了,监护仪依旧鸣叫,液晶屏上两根行走的直线没有任何起伏,患儿依旧没有心跳、呼吸,并且出现瞳孔散大、四肢冰凉、肌张力消失等死亡迹象,血氧饱和度下降为零。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在持续抢救了近80分钟后,才出现了大家所期盼的生命迹像:心电监护仪上那根杂乱无章的绿色生命线慢慢的变得有规律了,患儿心跳逐步攀升,呼吸也达到了每分钟60次,血压和氧饱和度慢慢恢复。

xx行医xx多年,他从未接受过患儿家属的红包,从不请吃。不仅如此,当他看到患儿家属暂时拿不出医药费时,他常常自掏腰包,帮患儿垫付医药费。

今年6月初,一位从南康赶来的患儿在xx市妇幼保健院诊断为肺炎,需立即治疗,但是其父由于来得匆忙没有带够医药费,这事传到xx耳朵里,xx一看发现自己恰好也没有带钱,便问同事借了1xx块钱,正当患儿家属举手无措之际,xx的1xx元钱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在市妇保院工作的20多年内,xx自己都不记得给患垫过多少次医药费了,上至五百下至几十不等,有的患儿家属记得就会将钱还给xx,有的忘记了xx也不去计较,也不当作教训,下回碰到这样的情况又照垫不误。

篇二

由于他只在宁都卫校读过3年,毕业后又没有进修学习的机会和条件,他深感医学知识的贫乏,要想提高医疗技术,自学就成了他成才的唯一出路。五十多年来他刻苦钻研医术,掌握了全面、系统、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继承和发扬前人医学精华,灵活运用于临床实践,对中医、内、妇、儿科比较擅长,对疑难、危重症的治疗和抢救也有独到之处。曾聘为江西省中医函授大学的辅导老师,任教学多届;先后出席过五次全国性学术交流会,在各级专业书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获县科技进步奖四次,其中九七年主持的“宁痫合剂治疗小儿痫病疗效观察”科研课题,被省卫生厅列为中医药重点科研课题,填补了我县中医药科研列项的空白,并于2xx0年6月通过了省科委的成果鉴定,获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鉴于他学术上的突出贡献,1xxxx年被省卫生厅列为省级中医药专家,批准带教学术继承人两名,现在两位继承人均已出师,在中医院已经成为了中医医疗的中坚力量。2xx1年,他还被省卫生厅、省人事厅评为了“江西省名中医”。

邓老医师不仅医术精湛,而且仁心仁术,经常自掏腰包为患者垫付医药费,记得有一位需要手术的患者,他是家中唯一的劳动力,妻子是个残疾人,无法外出工作,家庭的所有的收入都靠他的微薄工资。自从他患病之后不仅失去了工作,向亲戚朋友借钱,东拼西凑仍承受不起昂贵的手术费。邓老医师得知他的情况后,主动给他打去电话,让他回医院接受手术。得知他支付手术费用有困难,他拿出了2xx0元钱,让他缴清医院的费用,等他有钱了再还,了却了他的后顾之忧。患者做完手术后格外激动:“没想到还有这么好的医生,如果不是邓医师,我的手术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动。等我病好了,我要送面锦旗给他,以表达我的感谢。”邓医师却婉言谢绝了:“你的病情已经很严重了,如果再不接受手术就有生命的危险,医者仁心都希望患者能够早日康复,我这么做也是尽一个医生的责任。”多年来,邓老医师为患者垫付医药费达2xxxx多元!

他数十年如一日,一直坚持在医疗临床的第一线,自觉地履行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努力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全心全意地对待前来就诊的每一位患者。对来自四面八方的病友,他总是以满腔的热情、和蔼可亲的态度迎接他们,让每一位病友都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除急、危、重症病人随到随诊外,从不厚此薄彼,他始终认为,患者只有病情的轻重缓急之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应该“一视同仁”。久而久之,逐渐地得到了群众理解和赞赏。

他视医业为天职,几十年孜孜不倦、任劳任怨地工作,曾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废寝忘食地为病人服务,也经常带着病痛坚持工作,从未计较过自己的名利得失,把病人的召唤视为荣誉,将病人的病情当作是无声的命令。曾长期亲临第一线组织并参加临床诊疗和抢救,记得有一位中毒性痢疾住院患者,在凌晨2点时分,因病情突然恶化,突然昏倒在卫生间内,他闻讯后,赶忙来到现场抢救,当时病者血流满面、一身污秽、又脏又臭,已处在极度危急之中,他立即提出抢救方案并组织实施,亲自为病人擦洗身上的污秽和血渍,这一举动也带动起了参与抢救的其他成员,经大家通力协作,很快就使病人转危为安。事后,病人激动地对别人说:“是邓老医师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还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被锐器损伤,当时没有家属陪同,又正值下班以后,邓医师在医院门口发现他右腿膝窝外有一撕裂伤口,约四寸长、数厘米之深,鲜血直流,脸色十分苍白,步履艰难,见此情形,他二话没说,将老人从医院门口一直背上三楼的手术室,为其清创缝合,并帮助老人办理好入院手续。当时他也是累得气喘嘘嘘,身上沾满了血迹,老人躺在病床上见此情形,激动得热泪盈眶,拉着邓医师的手说:“你真是比我的亲人还要亲呐!”

上述事例,在他整个医疗生涯中可谓是不胜枚举。这一切他认为只是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应该做的,可人们却从心里面感激他、爱戴他,给了他许多赞扬和荣誉。曾多次被评为市、县“先进卫生工作者”、县“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干部”、“振兴卫生事业先进工作者”、“科技兴县先进工作者”称号,1xx7年被县卫生系统评为“十大标兵”之一,1xx8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十佳优质服务标兵”,1xxxx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十佳公仆”,2xx0年还被江西省总工会授予“职工职业道德十佳标兵”。很多病人认为找他看病有安全感,宁愿较长时间等候也非得他看不可,这令他十分感动,也给了他无限的动力和勇气。2xx1年邓老医师已被批准光荣退休,但医院和患者却仍然要求他留下来座诊,“既然医院和广大患者需要我,认为我还行,作为一名医生,又一名共产党员,我没有理由不留下来”。至今他仍孜孜不倦地奋斗在医疗战线上,返聘在中医院继续为人民健康服务,发挥着他的余热。

行医他不求名利,做人他坦坦荡荡。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些人总是想方设法地在病人身上捞“好处”、得“实惠”,对此他是深恶痛疾。几十年来,他恪守职业道德,廉洁从医,牢记“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他从不索要吃请、收受“红包”,婉言谢绝了难以计数的馈送。他常说:“做人要坦坦荡荡、无愧于心,我不会以医谋私、搞歪门邪道,更不会丢医生的脸,给中医院蒙羞”。他为时刻鞭策和提醒自己,特意给自己立下了一个座右铭:“老骥伏枥夕阳短,不用加鞭自奋蹄”。他愿为广大患者和祖国的中医事业奉献出最后的光和热。

篇三

他叫xx,男,汉族,1xxxx年xx月出生于江西宁都,中共党员,教授、主任医师,泌尿外科专家,现任赣南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副院长职务,是南昌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校级学科带头人、江西省男科学常委、xx市泌尿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卫生系统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在尿路结石、肿瘤、狭窄、前列腺增生症、压力性尿失禁及男科的微创治疗方面处国内先进水平,使xx5%以上患者避免了开放手术。

坚守岗位

“癌症?”“不可能!”“我不相信!”晴天霹雳!

去年xx月,经专家诊断,xx教授患胃癌,需进行胃全切手术……

手术那天,手术室门外挤满了关切的人们。有领导,有同行,有同事,有患者……他的病房挂满纸鹤、摆满花篮,大家伙自发地为这位守护生命的天使祈福。

手术非常成功。大家多么希望xx能够好好养病,好好休息。

令大家震惊的是,如此大的手术,切口刚拆完线,xx就来到科室上班,询问病人的情况,并为病人安排手术。紧接着,在术后长达半年多的化疗期间,xx一直坚守岗位,没有休过一天假。消瘦的身体、沉重的步伐、紧蹙的眉头,谁都可以想象到他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大家心痛不已,轮番劝他不要这样拼命。他说:如果不在医院,放心不下那些病人,放心不下亲手创建的泌尿外科,放心不下正处于发展中的第三附属医院……

从1xx88年至今,xx在医疗岗位上不断书写小胜凭智,大胜靠德。做医生,凭一时热情和心灵手巧,顶多只能做个“合格医生”,为“小胜”。想“大胜”,即做个“优秀医生”,必须靠“德”。 什么是“德”? xx归纳为四个字:病人至上。具体说,就是做好工作,做出成绩,创造奇迹。作为一名健康卫士,不管是生病前,还是生病后,xx始终病人第一,任劳任怨,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守护着别人的生命,彰显了一名真正的健康卫士的崇高!

学校党委书记在大会上评价说:xx同志是说的少、做的多的新时代的好干部,是优秀共产党员的深刻体现,是白衣天使的真实写照,全校师生要学习他这种精神。

扎根赣南

xx教授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医生,成为一名健康卫士、一名守护生命的健康使者,认为救死扶伤、拯救生命是世界上最光荣、最神圣的行当。1xxxx年填报高考志愿时,他毅然填报了江西医学院,并以高分被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录取。1xx8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赣南医学院任解剖专职老师。在当时,这是一份很体面的工作,但怀揣临床医生梦想的他,毅然在任教五年后,转入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成为了一名泌尿外科医生。xx谦和踏实的为人、严谨好学的态度、扎实创新的业务,深受院领导器重和同事喜爱。

通过多年不懈的努力,xx逐渐成长为赣南老区著名的泌尿外科专家。主持或主要参与市厅级以上课题xx余项,多项新技术通过科技成果鉴定,获省市科技进步奖3项,在《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等专业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多次参与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讲学及手术演示,经常在全国及省泌尿外科年会上作专题报告,把自己的新技术在赣南革命老区推广,使革命老区人民不用千里万里外出求医,惠及老区人民,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赣南老区著名的泌尿外科专家。

20年来,潮起潮落,红土地流失了很多人才,xx也经常面对何去何从的选择,这些对很多人是梦寐以求的机会。面对诱惑,xx经过思考后,婉言拒绝了:赣南革命老区这片养育栽培我的红土地更需要我……就这样,他一直奔波于养育他的这片红土圣地上。

2xx6年,赣南医学院需从第一附属医院抽调学科带头人帮扶第三附属医院的发展,学校领导想到了xx教授,认为他身上踏实肯干、干劲冲天、开拓进取的品质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xx被委以重任,调到赣南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任副院长,主要负责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和专科建设工作。不论在哪个岗位上,他都追求把工作做得最好。第三附属医院的泌尿外科在xx教授的带领下,从零做起,很快成为医院的领头羊,成为医院最具特色的品牌专科,目前在xx及周边地区有较高影响力和知名度,多项技术填补省内空白。

德艺双馨

做医生难,做德艺双馨的好医生更难。众所周知,德艺双馨就是医技精湛、医德高尚、群众满意。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太难了!“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xx用行动诠释着德艺双馨的内涵。

2xxxx年初,一位患有双侧肾动脉狭窄、肾血管性高血压并右肾萎缩的xx岁女孩在辗转南昌、上海等大医院求治无效后,绝望中慕名求助xx教授。黄教授深知该病的棘手,看到患者家属恳切而无助的眼神,黄教授被其真情所动,同意收治该女孩。xx教授牵头成立诊疗小组,多次召集各临床科室及相关人员进行术前大讨论,充分分析讨论病情、精心设计左侧肾自体肾移植手术方案。历经8个半小时,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移植肾功能恢复良好,血压明显下降,不再需要静脉滴注控制血压,但血压还是偏高,还得靠药物稳定。于是进行手术方案第二步,对其存在弥漫性血管病变的右侧萎缩肾切除。

经过精心治疗,患者生活能自理,肾功能、血压正常,江西省首例“儿童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一侧自体肾移植并另侧萎缩肾切除手术”取得圆满成功。

xx教授不仅仅用双手实现了小女孩生命的转折,还让女孩全家见证了人间大爱。在入院当天,听说小女孩本来不宽裕的家因到处求医已欠下不少债务,虽然坚强的小女孩已逃脱死神的魔爪,但本来清贫的农村家庭还得面对巨额外债及继续上学。于是xx教授倡议全院员工伸出友爱之手,为小女孩献出一份爱心。

20多年来,xx教授技术上精益求精,手术上追求完美,对每一位病人总是千方百计精心设计治疗方案,用最小的创伤,最好的手术方式施治患者,让病人及家属得到满意的康复效果。他开展的腔镜手术种类、数量、质量居省内前列,技术娴熟并不断创新、优化,已向xx市及周边地区五十余家医院推广,足迹踏遍赣南老区的山山水水。

篇四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精神病人是可怕的。他们发病时给自己带来很多困扰,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给社会造成极大不稳定。“疯子”成了唯恐避之不及的另类,让人闻“疯”丧胆,遭人唾弃。

然而,有一名弱女子凭着对精神卫生事业的忠诚,默默奉献,无怨无悔,和“疯子”朝夕相处整整xx年。她是xx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主管护师xx。

她是精神科的一名老护士,有着丰富的精神患者护理经验;她是一个低调谦和的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她是一个责任心强的人,是历任护士长的得力助手。

xx年,360个月,1万多个日夜,xx以耐心包容、细心呵护、贴心服务的良好心态,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用爱心共筑精神病人的“避风港”。她是用爱心筑起生命奇迹的白衣天使,是用行动实践对医学护理事业无限热爱的健康卫士。

她如同黑夜里的一盏灯,照亮着精神病人回归的方向,演绎着一则则感人心扉的真情故事。

朴素信念:到哪都要做好工作

铁门,铁门,还是铁门,层层叠叠的铁门里住着的,是1xx0余名生命陷入迷途的精神病患者。xx市第三人民医院作为我市唯一的一所精神病专科医院,让人觉得有些神秘,甚至有些害怕。然而,这里却是全市精神病患者的“避风港”, “避风港”里有众多像xx这样坚守岗位为他们服务的护士。

xx年前,20岁的xx以优异的成绩从xx卫校毕业,被分配到xx地区精神病医院(xx市第三人民医院前身),相比其他同学令人羡慕的好单位,她心里不免有些失落。

但她深入病房,看见病人呆滞的眼神和求助的目光时,她善良温软的心瞬间被深深地刺痛了——“不论在哪,都一样要把工作做好。”

凭着这个朴素的信念,她服从分配安心地成为了精神科的一名护士。

做一名服务于精神病人的护士,面临的困难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她一路走来,经历了其他护士没有经历的艰辛,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

战胜恐惧:身上淤青此消彼长

精神病患者有各种各样不切实际的想法和异常行为,要么伤害他人,要么伤害自己。在精神科里,打人毁物和侵袭现象司空见惯,且会在无征兆的前提下随时随地发生。

面对这些失去理智的特殊患者,她首先要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

她尝试着每天用心观察这个特殊人群。她发现,其实不发病时,精神病人和常人一样需要关爱,渴望康复,甚至像幼儿园里的孩子一样渴望温暖的鼓励。护士对他们的好,他们都知道。时间长了,他们对护士的依赖胜过家人,会像见到亲人一样露出纯真的笑容。

于是她在想,也许,他们是一群不慎陷入精神泥沼的精灵,自己天生就是一个没有翅膀的天使;也许,自己的点滴付出都能为拯救他们争取机会,这群迷途的精灵需要她的细心呵护;也许,只要自己不吝啬爱的付出,他们都能好起来。

她用爱心战胜了恐惧。从此,她心无旁骛抛开俗念,以一颗包容的爱心,坚守岗位,默默奉献。她不分昼夜的和他们在一起,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指导他们的治疗康复,料理他们的衣食住行,为他们及其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她每天工作中重要的一项内容是要反应灵敏,随时应对突然发生的变故,身上此消彼长的青紫红肿曾让她心有余悸。有一次,一名刚入院不久的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存在被害妄想,担心食物中有毒,拒绝吃饭,xx坐到他身边耐心地哄劝。病人突然起身,将饭盆扣在xx的头上,同时一拳重重地打在她的胸口,她踉跄两步勉强站稳,胸口阵阵闷痛,头上也红肿了一大块,她忍了许久才没让眼里委屈的泪水落下。

在xx的记忆中,像这样被病人无端打骂的现象在精神科病房里司空见惯,她身上的青紫抓伤不时出现。出于对病人的理解,她没有怨言,没有怨恨,反而更加关爱他们。她常对科里新来的同事说:“精神病人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只是病魔使他们失去了理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更好地善待他们,使他们早日摆脱疾病的折磨。”

信念的坚守让她忘却了工作中的伤痛。随着岁月的流逝,在坚守与追求中,她与这些特殊的患者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护患情缘。

细心呵护:全能“保姆”胜似亲人

“这里也许是他们心灵沙漠里能啜饮到的最后一滴水。”她说:“精神病人的心是脆弱敏感的,他们需要感情的呵护,我们把心给他们了,他们也会把心交给我们的。

xx一直这样用心与患者沟通交流。精神病人的生活大都不能自理,洗头、洗脸、洗脚、洗澡、穿衣、喂饭、修剪指甲等,需要护士亲力亲为,护理工作量很大,有时候就像一个全职的保姆,从生活上、心灵上给他们细心的呵护。

在病区一线,xx总是哪里最忙、最累、最脏,她就奔向哪里。她说,个人的力量有限,她要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大家。在她的感召下,整个病区凝聚了一股集体向上的干劲。

有一次病房里收治了一位“三无”病人,他入院时浑身上下藏污纳垢,头发脏乱打结,有体虱、头虱,浪迹天涯的双脚血肉模糊。xx看在眼里,怜在心里。她毫不厌弃地把病人从头到脚仔仔细细地清理了一遍,做起了全能“保姆”:先充当理发师,将缠结一气的头发修理整齐;再当搓澡工,脱掉一件件褴褛布衫,擦掉一层层沉积的污垢;再当幼儿园阿姨,把病人如虬枝般盘缠十几厘米的指甲泡上xx分钟再层层修剪;最后才是当护士,把病人身上的新创旧伤认真清创包扎,对体虱者进行灭虱处置。

接诊此类病人,入院处置花费大半个时日不说,他们多半还伴有躯体疾患或传染病的可能,后续的治疗护理十分艰巨。可xx从未言苦喊累,她总是欣慰地说:看到病人被自己“修缮一新”变了个人时,再苦再累都值。

一名来自上犹的女精神分裂病人让xx记忆深刻,康复后至今像亲戚般经常走动。这名女病人才xx多岁,因家里穷没有读过书,她有一次上山砍柴发现了一些很漂亮的蘑菇,采摘回家后,做了一碗蘑菇炒鸡蛋,自己舍不得吃一口,全部夹给了放学回家吃晚饭的八岁儿子。当晚儿子中毒身亡,她在自责中悲痛的快要崩溃了,家人却仍然全部怪罪于她,骂她“猪狗不如”,亲手毒死了自己的孩子。渐渐地,她开始精神异常,不穿衣服不吃不喝满山疯跑。

送到医院后,她生活不能自理,最大的问题是她不愿吃饭菜,她总是说自己“猪狗不如”,不配吃。后来,xx想了个办法,用一个大碗盛着故意搅拌得很乱的饭菜放在地上,哄她说,这就是狗吃的饭菜。她真的蹲在地上开始吃起了“狗饭” ……

经过一段时间循序渐进的诱导,她开始愿意坐在桌上吃搅拌在一起的“狗饭”了,但她又觉得身边的人都想毒死她,每天的饭菜都需要xx吃一口,她才吃一口。后来,经过近70天的药物治疗和护士们的精心呵护,她的行为和心智开始趋于正常稳定,出院时,她抱住xx放声大哭,说“曹护士比我的亲人还更亲,是你们又让我活了一次。”后来,这名患者回到家乡开始了正常的生活和劳动,但经常会像亲人般问候xx,听她的劝导和鼓励。

出院后像这样和她经常保持联系的患者非常多,她朴实的信念在良好的护患关系中逐渐成熟:她认为,精神科护理不能简单地停留在打针、发药、执行医嘱上,更重要的是要爱心、耐心和细心。

责任坚守:无私奉献顾不上家

“除了生孩子我不会,所有家务事几乎都是我包了。”丈夫钟远明谈起xx,有点自豪,也有点无奈。“她责任心重,老是惦记着病人的事,基本顾不上家,所以我成了做家务的‘劳模’。”

钟远明和xx一样,也在第三人民医院工作了xx年。他记忆中,最艰难的日子是孩子还小的时候,xx坚守病房上晚班没时间带孩子,在锅炉房工作的他总是要背着孩子去烧锅炉,时常弄得父子俩一起全身都是灰。

用xx的话说,由于自己特殊的工作性质,忙起工作来总是顾不上家,的确有些对不住孩子,对不住爱人。因为她时刻谨记前辈们的赠言:选择护理,就是选择奉献,奉献爱心。

多年来,xx正是执着于内心的责任坚守,履行社会责任,奉献爱心,赢得了广大同事、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口碑。

那年冬天,一名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被家人强行送进了精神科,她总觉得周围的环境很危险,所有人都对她有敌意,害怕地不敢回家。入院后,她仍然不让任何人接近,大喊大叫,表情紧张。

xx接手后发现患者脚趾冻伤严重,皮肤溃烂发黑,伤口中渗着脓液,发出恶臭。看到这种情景,她冒着被患者袭击的危险,一次次微笑着尝试靠近。面对她的笑脸,患者消除了敌意,突然紧紧拉着她的手跪在地上,大声哭了出来:“护士——救救我!”面对患者渴求帮助的哭喊,xx的眼睛湿润了。她深深地感到了责任的沉重。

这个患者太脏了,蓬头垢面,满身异味令人作呕。她把患者搀进病房,为她洗脸洗脚理发更衣,清洗伤口、上药包扎。冻伤的脚指头散发出阵阵恶臭,令人眩晕。她要轻柔地安慰患者,同时用熟练地为病人冲洗伤口、去除坏死组织、安置引流条,每一个细节都一丝不苟。患者顺从了、安稳了,她却心潮起伏,难以平静。

xx说,正是因为精神科所收治的大多都是病情较严重的患者,护士的服务态度和亲和力对患者的情绪影响特别大,所以她总是不敢有丝毫马虎,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每一名病人,每天都要提早半个小时上班,进入病房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护士长李水兰非常庆幸工作中有xx为伍。工作中的xx是老师,过硬的护理基本功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值得全体同仁学习,特别是她在与不同病人沟通相处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年轻的护士姐妹们都喜欢向她请教。生活上,她是护士姐妹们的贴心人,仿佛自家大姐,工作中的压力、生活的苦恼都愿意向她倾诉,她总是耐心倾听和疏导,为她们释放压力。

xx年来,xx她用耐心擦亮患者迷茫的双眸,用爱心抚慰患者受伤的心灵。面对业绩和口碑,她非常淡定,她说,精神护理工作虽然苦、烦、累,但她从不后悔!她无悔自己的选择和追求。

篇五

每个患者的联系电话他都一一记好,定期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回访;快要过期的药品,他提前将药名写下贴在诊察室墙上,生怕自己一时忘了,让患者服用了过期药;为减轻患者看病负担,能不用的药他坚决不用,患者看病一次服用不完的药他就拆开卖……这是乡村医生xx从业38年来一直细心做好的一些小事。38年来,xx奔波在各个村民家里,把患者当亲人,被村民们称为村里的“xx0”。今年1月7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xx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并受到表彰。随后,作为全国医疗卫生界唯一的基层代表,他应邀参加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教科文卫体代表座谈会。

村民心中的“xx0”

xx出生于1xx53年,高中毕业后回到村里。他一心想为村民们看病,于是来到当时的公社卫生院学习。1xx76年,他在日红村当上了一名赤脚医生。这一干就是38年。

38年的坚守,一路走来并不容易。年近六旬的xx,已经记不清自己曾经多少次匆忙地走在黑暗、寒冷的乡间小路上,多少次彻夜无眠陪同护送危重患者前往乡镇卫生院、市级医院就医。山村里蜿蜒的小路上,留下了xx或深或浅的脚印,见证了一位乡村医者对生命的无限珍爱。

“现在有了‘xx0’,路也好走了,村里有急重症病人,打个电话就可以。但在以前,交通不便,村民们要是出现危险状况,真不知道如何是好。所以,要转诊的病人,我都会陪同护送。人命关天的事,我不能置之不理。”

“他就像我们村里的‘xx0’,随叫随到,真是个大好人!”当日,在xx家里采访时,附近的村民对xx的医术及为人赞不绝口。据了解,日红村地处边远山区,有xx个村民小组,xx家离最远的村民家里有三四公里路。遇到病情严重无法到诊所看病的患者,不管多远,xx都会及时上门出诊。在交通极为不便的当年,一个旧药箱、一盏应急灯和一双高筒雨鞋是他走夜路或雨天出诊时必备的物品,xx自称为自己的“三件宝”。

“只要还有希望,老朱就不会抛下病人不管。”在村民李名玉的家里,他和爱人刘小宁说起了20多年前xx“救命”的事情。1xx86年冬天,即将生产的刘小宁因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出现难产。xx赶到现场后,刘小宁已出现水肿、昏迷不醒等症状。xx立即做了简易担架,把她送往五云镇卫生院。当时下着大雨,xx叫上邻居,和李名玉四个人一起,一路抬着担架,深一脚浅一脚地在茫茫夜色中艰难前行。“刘小宁已经昏迷不醒了,不时还出现抽搐,情况非常危急。病人每次出现抽搐,我们就停下来进行紧急救治,等她情况稍微缓和,我们又抬起担架赶路。就这样走走停停,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五云镇卫生院。”xx说,由于病情危急,五云镇卫生院简单处理了一下,就要求病人转诊到市级医院。“到五云镇卫生院的时候,老朱全身湿透了。当时没有救护车,卫生院也没有车子送。老朱就赶紧找来一辆农用拖拉机,给小宁打上救心针,把她送到市人民医院。”李名玉说,刘小宁被送到医院后,该院专家紧急实施了手术,终于保住了她的命。

采访中,村里另一小组的村民华叙秀回忆道:“在xx多年前的一个深夜,我嫁到本组的妹妹,因与老公闹矛盾,一时想不开喝了很多酒,之后一下就晕倒在地上。我妹夫当时吓得傻了眼。我妹夫家离朱医生的诊所有五六里路程,又要翻山越岭,但朱医生接到求救电话后马上就出发了。当时,朱医生的老婆很担心他的安全,便陪着他一同赶来救我妹妹。当时天气很热,在抢救过程中,我看到他们两人累得满头大汗。等挂上点滴后,我们叫他们去睡一下,让我妹夫来陪护。朱医生却说,‘病人还没有脱离危险,还是我来照看吧’。就这样,朱医生两公婆从半夜忙到天亮,没有合一下眼,又打吊针又拿药。等我妹妹苏醒后,他们才离开。那次多亏了朱医生及时出诊,而他只收了20多块钱医药费。我们全家人都非常感激他。这样的医生我们全村人都说好!”

空巢老人的“儿子”

“李大爷,最近身体还好吗?我来给您量下血压。”见诊所里暂时没有患者前来看病,xx拨打了村里患者李芳奎的电话。xx说,自装上座机、用上手机以来,每一个患者的电话号码他都一一登记好,以方便联系和回访病情。手机里存不下的,他便将号码抄在自己的通信录上。目前,通信录上已抄了3xx多个号码。

在翻看xx的通信录时,墙上贴着的一份材料引起了笔者的注意。“近效期药品、品名、日期……”原来,xx的诊所与他家的房子就一墙之隔,由于有时工作繁忙,为防止自己忘记看药品的有效期,让患者服用到过期的药物,xx一有空就到诊所里对药品进行整理,将一些快过期的药名列出贴在墙上,过期后及时处理,绝不让过期药品流到患者手中。收拾一番后,xx带着药箱来到李芳奎家。

“相比以前,您的血压降了一些,还算稳定,但您要多注意饮食,少吸烟喝酒。”测完血压,xx叮嘱李芳奎一些需注意的事项,老人乐呵呵地连连点头。李芳奎今年80多岁,老伴也过了古稀之年,儿子长年在外工作,平时就他们两位老人还有孙女在家。由于老两口都患有高血压,xx便定期上门给他们检查,还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视如亲生父母,至今已坚持了xx年。对于类似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留守儿童,他也是倍加关照,每年为家庭困难的患者免费治病、垫付的医药费就达2xx0元。

“我们身体不舒服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他,能吃药的他就给我们开药,实在不行的才打针。遇到我们没带钱,朱医生就给我们垫着,我儿子回来以后再付钱。朱医生工作积极负责,人也很好,就像我儿子一样亲,我们大家都信任他。”李芳奎说。

村民健康的“活档案”

在xx的诊所里,药房、诊察室、注射室布置非常有序,而诊察室里摆放的一台电脑更是显眼。60岁的xx竟也会用电脑?xx笑着说:“开始当然不会,可为了村民的健康,给他们录入信息、电脑报账等,我必须学啊!”其实,有了数十年来给村民们看病的经历,xx对村民们的健康状况有着充分的了解。哪天该去给哪个患者检查,他心里都十分清楚。每到幼儿预防接种时期,他就到每一个幼儿家里给他们打预防针,从不漏掉一个。近几年来,他开始指定一个地点,让需要接种的幼儿集中起来打针。有他这种细心尽责的精神,村里人到他那看病都很放心。

随着该诊所被列为县里新农合的定点诊所以及《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村民们看病费用越来越便宜。20xx年,卫生部门出资给他的诊所配了电脑、打印机等,安装了医院管理系统,建立了卫生信息平台。有了电脑后,村民们的健康状况在xx的心里更是有了本“明白账”。如今,他用电脑报账,还将每个村民的健康档案录入电脑,工作强度和难度都增加了不少。他的工作条件也大大改善了,这台电脑与他的摩托车、药箱一起组成了xx诊所的新“三宝” 。“为了村民们的健康,我辛苦些也无所谓。”xx说。

38年的付出,没有给xx带来过多的物质享受,却赢得了各界的认可和尊重,村民们对他好评如潮,他也多次获奖。

今年1月7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xx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殊荣。1月2xx日,他应邀出席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科教文卫体相关座谈会。

在座谈会上,xx就鼓励乡镇卫生院医生到村卫生所挂点帮扶、为村卫生所培养定向医生和提高乡村医生待遇等问题提出了建议。“我是一名乡村医生,也是村民们的亲人。党中央愿意倾听我们的声音,我们真的非常振奋。村民们离不开我,我也不会离开他们,带着最初的梦想,我会继续尽自己所能,努力守护乡亲们的身体健康。”xx的一番话,道出了广大乡村医生的心声。

篇六

他,身背药箱,拄着拐杖,长年累月穿梭在高兴镇墩坵村的田间地头和农户村舍,为村民们把脉诊疗;他,在乡村守望xx年,不论是白天黑夜或是刮风下雨,哪里有病人需要,就送医送药到哪里。xx年,他默默地坚守着这片淳朴而熟悉的土地,用最温暖、最无私的方式诠释着对乡邻浓浓地爱,用最朴实、最平凡的形象展现着新时期乡村医生的魅力风采。他就是左下肢全瘫、被乡亲们称为“折翼天使”的高兴镇墩坵村土生土长的乡村医生——xx。

从“赤脚医生”到乡村医生 他走过了不平凡的路

笔者见到xx的时候,他正专注地为一位老人把脉。小而整洁的诊所里,xx一会给病人配药,一会儿给病人诊疗,腋下的双拐记录着他的每一次转身。

xx1xxxx年出生于一个人多劳力少的贫困家庭,3岁时的一次高烧,因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而导致左下肢全瘫。懂事后,因身体残疾带来的不便让他从小就立志长大后要当一名医生,救死扶伤。高中毕业后,他拜在了村里一位有名的老中医门下,从此开始了他的学医之路。

1xxxx年,25岁的xx学有所成,用父母借来的50元钱,办起了自己的诊所,当上了村里的“赤脚医生”。当笔者问起他为何不选择进大医院当一名堂堂正正的医生时,xx实实在在地说:“家里人口多、劳动力少,家庭负担重,平时乡亲们都很照顾我,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我不能只顾自己而抛下村民不管。”

2xx0年,走过了xx年的艰辛,xx顺利的获得了省里下发的“乡村医师资格证”,从“赤脚医生”正式成为了“乡村医生”。“这么些年,真得很苦!特别是晚上,有时候病人要看病,不管夜里几点,不管距离多远,他都要去,他腿脚不方便,晚上出诊我真的很担心。”说起这些年的辛酸,xx的爱人谢胜英感慨地说。“这些年,也真苦了她了,我腿脚不好,有时候出诊,遇到不好走的路,就只能她背着我,我真的很幸福,娶到这么一位好妻子。”xx看着妻子深情地说。

从坐诊到出诊 他开的是“流动医院”

“多亏了杨医生,要不然,我这辈子根本不能尝到当妈妈的快乐。”采访时,笔者遇到了带着孩子前来感谢xx的村民叶素兰。5年前,32岁的叶素兰怀孕了,但怀的是个葡萄胎的噩耗,让叶素兰和丈夫都无法承受。四处求医无果,家里也一贫如洗。得知道情况后,xx毅然选择了到她家去帮她诊治。“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只想尽自己的能力帮帮她。”

叶素兰的家在最偏远的山背村,离xx所在的诊所6公里,而且不通车,只能步行。“那时候,家里两个孩子还小,我得留在家里照看孩子,他一个人去,4、5月份,雨水又多,回来的时候,经常是鼻青脸肿的,看着真是心疼。”谢胜兰告诉笔者。经过两个多月的细心调理,叶素兰的情况慢慢好转,2xx8年,叶素兰顺利地产下一名健康的女孩。“我们全家真得很感谢杨医生,那时候,我们两夫妻死的心都有,杨医生不仅让我成功地当上了妈妈,还没有收我们一分钱。”说起当年的情况,叶素兰忍不住的流下了眼泪。

这样的事,不胜枚举……xx年来xx不知走遍了多少村舍,磨破了多少双胶鞋。他腋下的双拐,见证了太多感人的故事。“小时候,我真的很恨父亲,他根本没尽到一个做父亲的责任,现在听着乡亲们亲切地叫着爸爸“杨医生”,看着乡亲们对爸爸尊重的目光,我真得觉得爸爸在做一件伟大的事,我有一个伟大的父亲。”xx的小女儿杨晓芸对笔者说。

从小药方到普通药  他心里装的全是老百姓

“老人家,你这是感冒引起的发烧,吃点西药,多喝开水就好了……。”xx将药包好后递给一位老人,并将他送到了门口。“记住别吃辛辣的东西,少饮酒,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一番嘱咐后,xx才转身给第二个病人看病。

“我们要是身体不舒服,就喜欢到杨医生这里来,不仅看得好,而且不贵。”正在挂瓶的65岁的杨中仁大爷告诉记者。有一次,他的小孙女不知为何突然全身发紫、呼吸困难。刚从外面诊病回来的xx来不及吃饭,背起药箱赶到了他家。经检查后,xx初步判断是食物中毒引起的,立即采取了相应措施。一个小时后,小女孩呼吸平稳,转危为安了。“这要在大医院,没个三五千肯定治不好,但杨医生却只收了我xx元钱,他真的是个好人呀。”

xx说,乡亲们的经济条件都不是很好,他们最怕生病花钱。所以,他看病尽量做到减轻患者的负担。比如遇到一些慢性病的老年人,他也经常用针灸、中药帮助调理,费用也比较低。用村民的话讲,xx的药单子就是便宜、实在,大家也都乐于在他的诊所里拿药。

xx年,该沉淀下多少美好的回忆,xx用青春和心血铸就医德,把全部爱心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乡村群众,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现出一名乡村医生的高尚医德和崇高的职业精神,谱写了一曲乡村医生心系群众、平凡岗位不平凡的动人乐章。

篇七

有这么一位医务工作者,他25年如一日为着山区农村的防疫事业,他不畏艰难,靠着自己的执着和努力,在他服务的区域,防疫工作发生了突破性的变化:人们原来那种“重治疗,轻预防”的观念得到改变,预防接种建卡率连续多年达xx0%以上。他,就是西江中心卫生院防疫科长、年近花甲的xx医生。

为做好防疫  他把宣传动员当做基础工作抓

xx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可他本人却是半路出家的医务工作者。家庭的熏陶,父辈的教育,使他懂得“治病救人”的道理。一些落后的思想还在农村存在,无病先防的意识还相当薄弱,群众对于各种疾病重治疗、轻预防,造成可防可控的疾病发生,花小钱可以解决的问题花了大钱,有的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为了改变广大群众“轻预防”的思想,xx把思想动员工作当做防疫工作的基础来抓,大力宣传预防重于治疗的道理,他坚持勤下乡,与村干部和乡村医生一道,走村串户,讲科学、讲道理,还用现实的例子教育群众。他在庄埠卫生院工作期间,一九八九年庄埠乡发生乙脑流行,凡是打了预防乙脑疫苗的人,基本上不易感染,即使感染了,也容易治好。这年,庄埠乡因乙脑病死亡人数达5人之多,经查,这都是没有注射乙脑疫苗的人。现实的例子震惊教育了群众。防疫工作重于泰山,搞好防疫接种,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广泛宣传,当地群众原来那种旧观念得到改变,从此庄埠乡的防疫工作年年攀升。从零的突破到xx%的接种率,实现了防疫工作一个大“飞跃”。1xxxx年,他从庄埠乡调到西江大乡镇,全镇接种建卡每年在五百例上下,难上新台阶。为了更好地做好防疫工作,让当地群众的健康有保障,他像以前一样,深入每村每户,见人就宣传。功夫不负有心人。西江镇婴儿预防接种建卡数很快上升到每年的一千二百多户,比以前翻了一番。为了关爱妇女,上级对18-35岁的育龄妇女动员注射破伤风类毒素,以确保产妇不得破伤风,可偏偏这时,社会上一些人造谣说这是打“绝育针”。为了辟谣,使免疫注射工作得于顺利开展,xx和乡村医生及同事们一道,一如既往走村串户做工作,晚上也不得闲,吃在农家,住在农家。真诚所至,金石为开。西江镇妇女破伤风的防疫工作终于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名列全县前茅。

为做好防疫  他敢于吃苦耐劳

防疫工作有较强的时间性、季节性。防疫人员无法像其它医务人员一样,“朝八晚五八小时”。参加工作二十五年来,他几乎很少有双休日,xx带领下的防疫科,坚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有人值班,下乡搞防疫,不但白天忙,有时夜晚都得工作。在庄埠卫生院工作期间,有一次下乡为婴儿接种,刚好那天下暴雨,那时庄口至庄埠未修公路水泥桥,往返靠渡船,由于洪水汹涌澎湃,渡船停开,为了按约定时间赶往接种点,xx反复请求当地渔民帮助,那位渔夫被他的精神感动了,摇着捕鱼的小网船,将他送过了河,使他没有让接种点等候的对象失望。二十五年的防疫工作,是他艰苦奋斗的二十五年,他走遍了西江、庄埠两个乡镇的各个村组、各所中小学。累了,休息时睡过草坪;渴了,捧一口山泉水。手电筒雨伞随身带,风里来,雨里去,吃苦受累,他毫无怨言。

2006年春,有一天,xx去县疾控中心领疫苗,因下雨路滑,快到县城不远,摩托车失控把他重重的摔在石头堆上,当时只发现前额流血不止,他强忍头痛,爬起来赶到县城医院缝了四针。对伤口作了简单处理后,为了当天赶回单位,他速即到防疫中心,把疫苗领出来后才坐下来作短暂休息。谁知道一坐就再也无法站起来,胸部疼痛难忍,一拍片、才发现这次翻车摔断了他二根肋骨,卫生院领导不得不派车把他接回来。处理胸骨伤后,领导让他修养一段时间,可是他只休息了两天,就带伤上班,和同事们一道下乡开展疫苗接种,大家都说他是“拼命三郎”。

现在,他虽然已年近花甲、退休在即,可他仍然对工作一丝不苟的认真负责。不论是防疫接种还是中小学生体检,他总是带着他的同事,吃苦在前,苦干在前,人们称赞他是能吃苦耐劳的“老黄牛”、“不老松”。

为做好防疫  他乐于奉献不计名利

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xx在防疫战线上摸爬滚打二十多年,不但在本单位有良好的口碑,在群众中也有极好的声誉,群众愿意听他的,因为他的奉献精神也感动和激励了不少家长。

由于农村经济还不富裕,特别是留守儿童多、下乡为留守儿童接种,往往还会遇到贫困户一时拿不出钱,不好意思来做防疫接种。xx得知后,都尽量动员他去借,对实在借不到钱的留守儿童,他就垫付出来,这样的情况每年都会遇上几起,累计下来,光是xx年至xx年他为群众垫付的资金就达二千多元。正是他的无私奉献,感动了群众。免费接种后,防疫工作越来越好做。西江镇接种建卡数每年都能完成一千二百多例,占应接种数的xx5%。

骑摩托办事摔断两根肋骨后,xx的两个儿子为了支持父亲的工作,主动凑钱为他买了一台七座的面包车。有的人“公车私用”,可他却“私车公用”,下村不论是防疫接种,还是去中小学给学生体检,他开着私家车,带上同事,走村组、进校园,争取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对于名和利,他从不追逐计较。县卫生局根据他的业绩,几次想让他担任乡镇卫生院副院长,当领导找他谈话时,他总是婉言谢绝。他常说:为人民服务,不在乎有无官职,关键要有一颗对工作的热心肠。人生一世,要多做好事、善事。搞好防疫,就可以减少疾病,造福人民,我愿意在这个岗位上做一个真正的健康卫士,为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八

“一朵白玉兰,皎皎迎春色。开在病房里,香在人心窝。”在《护士之歌》中有这样一句美丽的歌词。花开无声,香飘万家,其中白玉兰的形象,是对白衣战士坚守平凡、创造非凡奉献精神的真诚赞美和比喻。

在xx市人民医院,就有这样一位白衣天使,人如其名的她,在xx年的护理生涯中,始终与患者心贴心、心连心,始终用亲情温暖患者,用真情服务患者,用热情帮助患者。无论是在工作岗位、救援现场还是无偿献血的行列,她总是忘我工作,无私奉献,把爱心献给千万患者,把为患者解除病痛看作最大的快乐。在许多病友的心目中,她就像一朵圣洁的白玉兰,没有娇艳,不求俏丽,而以无私奉献诠释爱心责任,以淡淡幽香传播无垠大爱。

她,就是xx市人民医院普外一科护士长xx。

用爱心守护生命

护理事业创始人南丁格尔说:“护士要有一双愿意工作的手和一颗善良的心”。在临床一线护理岗位上默默耕耘了xx个春秋的xx始终以此为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护士长,她以身作则,带头垂范,时时处处走在困难的最前面,用爱心守护着患者生命健康,以无私奉献和高尚品格潜移默化地影响、带动着全科护理人员。

2003年xx带着领导的重托,从工作相对较轻松的内科毫无怨言来到了工作最累最繁忙的科室之一—普外科担任护士长。当时的普外科是一个多专业的学科,涉及胃肠,肝胆、胰、脾、肛肠、血管、烧伤等多专业学科。护理工作有很大的压力和挑战性,可以说不是急诊科的急诊科,同时又是小儿外科。随时的加班加点,应急处理各种急腹症、外伤、烧伤等突发事件是家常便饭,护理工作任务异常繁重。为了适应普外科高强度的护理工作性质,科室配备的大多为年轻护士,因为临床经验相对欠缺,作为护士长就有更大的压力和责任。在普外科工作的这些年里,xx经常与同事一起加班加点,一天工作十几小时是家常便饭。半夜时分的电话铃声无数次响起,常常把一家人从睡梦中惊醒,但作为护士长的她,没有一句怨言。

记得20xx年冬的一天凌晨2点多,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又突然响起:“护士长,32床病人消化道大出血正在抢救,一台肝破裂急诊手术还没做术前准备,又来了二个车祸外伤病人,我忙不过来……”她二话没说,顶着寒风就直奔病房,迅速投入工作:抽血、输血、输氧、吸痰、心电监护、术前准备等一切工作都在她的手上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当出血病人不再呕血,手术病人插上尿管和胃管,注射了术前针送入手术室,外伤病人也病情平稳时,已是早晨6点了,她这才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值班室,稍作休息后又投入了白天紧张的工作之中。当同事问道:“护士长,半夜三更的你骑车在路上,不害怕吗?”她说:“那时心里只想着有病人危急等待抢救,哪顾得了那么多啊!” 她的回答是那样的平静,但却深深地印在了同事的心里。

像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正是由于xx护士长的率先垂范,科里每位护士在八小时外加班加点都任劳任怨,毫无怨言,在谢护士长的带领下,大家都在用爱心、责任心守护着患者的生命健康。

用勤奋改善服务

从事临床护理工作xx年,担任护士长十余年,xx对自己的业务技术精益求精,从不满足,坚持不懈地学习和更新专业知识,练就了过硬的护理本领,科研业务全面发展。她熟练掌握了护理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积累了丰富的护理管理经验,在胃肠、肝胆、血管、烧伤外科等护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先后在广州医学院二附院、浙江大学一附院进修学习造口并发症及难愈伤口的处理。近年来她完成科研课题xx 项,发表论文 xx 篇。

学习全面的护理技能、创新的管理模式的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应用临床。20xx年,xx从广东省人民医院学习回来后,在医院率先开展了“床边责任承包工作模式”,摸索出了一条有科室特色的护理工作模式,护士工作站前移,患者有自己的主管护士,在病房门口就能找到自己的护士,有问题都能找责任护士咨询解决,这种工作模式贴近患者,有效提升了护理质量,拉近了护患距离,获得了患者及医院的好评。20xx年底她又外出学习了造口伤口的护理,开设了xx市首个造口门诊。为了普及造口知识,她认真做课件,定期举办造口人士联谊会活动,倡导公众关爱造口人士,为患者及家属讲解造口护理知识,为他们提供互相交流的平台,帮助造口人士提高生活质量和重建生活信心,她为每一位患者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随时接受患者的咨询。xx,用自己勤奋练就的护理技能和学习引进的管理理念,有力改善了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2006年普外科优质护理工作得到患者和医院的肯定,荣获“优秀护理组”光荣称号。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xx凭借忘我工作的精神和关爱患者的高尚医德,得到了医院同事的好评和患者及社会的广泛赞誉,她先后多次被评为医院“先进工作者”“优秀护士”“优秀干部”“十佳医德医风医务工作者”, 获“江西省优秀护士”、20xx年医院“榜样护士长”等荣誉称号。

用真情感动患者

在护理岗位上,xx与患者心贴心、心连心,始终用亲情温暖患者,用真情感动患者,对患者呵护备至,把为患者解除病痛作为自己最大的快乐。

20xx年的夏天,普外科收治了一位xx岁的小伙子,因车祸导致腹部多脏器损伤,在外院手术治疗后,出现了并发症而转入普外科,辗转多家医院的治疗费用,家中已是债台高筑,当时病人高位肠瘘,肠内粪水通过手术切口外渗,浑身散发着恶臭、极度消瘦、重度腹水,反复出现腹痛,病人及家属情绪低落,对治疗几乎失去了信心,几度想放弃治疗,病人曾试图跳楼自杀,被当班护士及时制止。得知情况后,针对这个病人,xx带领全科护士,轮流守护在病人床前为他喂饭、擦身、还给他送去衣物、水果、报纸杂志等,对其进行耐心细致的开导、讲解疾病知识,每位护士经过病房时都忘不了与其交流,说几句轻松的话题,使病人树立战胜病魔,重新生活的信心,xx用自己的诚心与患者家属沟通,并为其担保治疗费用。病人及家属都深受感动,患者父亲激动地握着xx的手说:“护士长,谢谢,谢谢你们!我们全家真是从心里感激你们,我儿子病了这么长时间,我们都失去了治疗的信心,而素不相识的你们,却能这样关心珍惜他,作为父亲,我又怎么能轻易放弃呢?我就是卖房子也要配合你们的治疗。”经过三个多月的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的病情奇迹般地痊愈了,小伙子的脸上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体重由入院时的70多斤增加到了xx5斤,出院时患者父亲高兴地流出热泪,送来了感谢信和锦旗,小伙子逢人就说“是普外科的护士姐姐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该科21床的张大爷,做了结肠造瘘,他一直拒绝看造瘘口,很难接受它的存在,情绪波动很大,认为自己残废无用,总觉得自己身上有难闻异味,不愿与人说话,拒绝进食。xx查房时看到这情况,特别耐心、细致地和老大爷沟通并给予他鼓励,在给老大爷换造口袋时,xx揭下了口罩、脱掉手套,给他换造口袋,神情是那么的专注,动作是那么轻柔,没有一句怨言,燕尾帽下闪烁着天使般慈爱的目光,同室的其它病人不约而同都投来了赞许的目光。xx在操作时反复耐心地向老大爷及家属示范、讲解和教授肠造口的护理知识和技巧,并告诉老大爷:“其实并没有异味,我都没有戴手套、戴口罩给你换造口袋,都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味道啊!”老大爷看到护士长的确是没有戴口罩和手套,同时还一直和自己聊天,神情放松了许多,通过几天的更换造口袋亲手演示和交流,老大爷和家属慢慢也不排斥造口,开始配合护士的护理治疗,重新树立了生活的信心。患者家属对xx充满了感激和敬意,感动地说:“护士长,多亏有了你的不嫌弃,不放弃,我们才能不自卑,有信心面对啊!”

用博爱诠释和谐

xx任护士长工作十几年来,积极配合科主任工作,充分发挥科室团队精神,营造和谐融洽的工作环境,和同事以诚相待,尽力帮助科室姐妹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上到谈恋爱及家庭矛盾,下到经济遇到困难,护士姐妹都会第一时间想到找谢护士长。记得一年春节初五的夜晚,科室一年轻护士要行剖腹产,非常紧张,一接到电话,xx便立即赶到妇产科病房,一直陪伴她到深夜手术结束,母女平安,她才放心地回家。她总是对同事们说:“希望你们遇到困难、感到害怕的时候,能告诉我,我会在你的身边。”因此,科里年轻的护士们都把她看成“贴心的好大姐”。

xx,不仅是一位称职的白衣天使,更是默默用自己的爱心和热血,诠释着守护生命的博爱。常年工作在临床一线的xx,深知及时的血液供应对抢救病人生命的重要性,在为患者做好护理服务工作的同时,她是xx市第一批加入中华骨髓库的成员,他坚持无偿献血,xx年间无偿献血20余次,累计献血近3万毫升,相当于全身换了7次血,为众多急需血液救治的病人撑起生命绿荫。她先后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江西省及xx市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xx市十大献血感动人物”等多项荣誉。

xx, xx年从事护理工作、xx年战斗在临床一线岗位上的白衣天使,她的事迹朴实无华,却感人至深,折射着人性的光辉,闪耀着党性的光芒,彰显着时代的光彩。她,是患者心中的白玉兰;她,是南丁格尔精神的现实写照;她,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神圣称号!

篇九

如果要在幸福安逸和举步维艰之间做出选择的话,他们夫妻俩无需做出选择;如果要在沿海发达地区发展事业和内陆欠发达地区艰苦创业之间做出选择的话,他们夫妻俩无需做出选择;如果要在追求劳动报酬高还是低做出选择的话,他们夫妻俩无需做出选择。因为他们夫妻俩在沿海发达地区事业有成,越过越好,幸福安逸。然而,为了xx市卫生事业发展,他们夫妻俩毅然做出了选择,放弃了已经拥有的前者,选择了艰辛的后者,如今,他们夫妻俩尽情地在医疗急救一线中挥洒着汗水。

他们为家乡卫生事业发展做出大爱的选择

凭借知识和技术跻身闯进沿海发达地区干出一番事业是多少青年学子的梦想,举艰到发达地区拓展自己发展空间是多少人的选择,放弃用汗水和时间堆砌成的高收入事业发展平台、优越宽松的生活环境,携手并肩带幼子从发达地区回到欠发达的家乡,奉献自己的力量的年青夫妻又有多少呢?如今有这样一对创业年青夫妇:1xx5年7月,他们在宜春医学专科学校毕业后,随即报考了广东汕头市澄海区华侨医院并被录取,成为那里的正式职工。xx年,通过他们的勤奋工作,他们俩纷纷成为了医院临床一线的骨干力量,担任了业务部门负责人。此时,他们夫妻俩的年收入已过xx万元,位子、车子、票子、孩子他们都有了。这时,他们完全有理由享受创业的甘甜,幸福地向前走,筑好他们美丽的未来。但他们依然始终关注着家乡的卫生事业发展,当他们从网上了解到xx市组建医疗急救中心,急需具有丰富经历和技术过硬的临床医生时,毅然舍弃了举步维艰打拼出来的事业发展平台和安逸的生活环境,双双辞职参加xx市公开招聘医技人员的行列,把自己的医疗技术奉献给赣南刚起步的急救事业,他们就是xx市医疗急救中心医生夫妻xxxx。如今,丈夫xx担任市医疗急救中心急救站站长,月收入2600元,妻子xx虽然是拥有中级职称的临床医生,但还只是市医疗急救中心临时聘用的急救医生,收入才2200元,夫妻俩月收入加起来才4800元。他们刚到xx市医疗急救中心工作时,在xx城区他们举目无亲,没有房子,没有亲戚朋友,只有靠租房子生活,儿子没人照顾。由于经常夫妻俩同时出诊,xx岁的儿子经常被他们带到急救站里生活起居,经常靠同事照看。有一次,xx在急救站值班,xx在家正准备给孩子做晚饭,这时xx接到市医疗急救中心出诊电话说,安远县有个产妇病情危急,急需转到xx市的大医院救治,xx立即赶往急救站乘救护车前往,把儿子一人丢在了家里,等到xx安全地把产妇送到市里的一家医院回到家时,才发现已是凌晨2点,儿子因为害怕还饿着肚子一直站在窗户旁,边哭边望着妈妈回家的路,xx一进门,一把把孩子搂到怀里也哭了起来。就这样从选择回家乡起,他们舍弃了高收入,舍弃了优越工作,舍弃了亲情,大爱的选择让他们无怨无悔。

他们忠实履行“救病人就是救我的亲人”的承诺

他俩时刻坚守着“仁爱为怀、济世救人”的职业情操,他俩时刻践行着“情系百姓、善待患者”的工作理念,他俩时刻履行着“救病人就是救我的亲人”的庄严承诺。

急救病人事例之一。20xx年的xx月,有一位处于植物人状态的患者要送到北京治疗,近2000公里的路途,患者能否经受住这么长时间的路途颠簸,对急救医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xx接到转诊命令后,立即到患者所在医院向经管医生详细了解患者病情、治疗经过及用药情况,他还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取得了家属的信任。xx为患者制定了一份周密的转诊计划,对转诊途中患者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如何处理,需要准备的药物及医疗器械等都事先考虑周全。由于准备充分,路上患者多次出现病情变化,都得到了及时的处理,经过28小时的长途跋涉,患者安全送达目的地。在28个小时的时间里,xx没有合一下眼,到达目的地后,患者家属紧握xx的手,流着泪水连说:“谢谢!谢谢!”赖医生如负重释地说:“救病人就是救我的亲人。”

急救病人事例之二:20xx年4月xx日,一位主动脉夹层的病人要送往福州手术,考虑到主动脉夹层这个疾病非常凶险,死亡率非常高,为慎重起见,中心决定派xx转诊。xx接到任务后,立即来到医院了解病人的病情,发现病人病情非常重,不适合转诊。xx在心里已经拒绝病人家属的转诊请求,因为他知道,这种病情转诊的成功率几乎为零。但想到作为医生的职责和面对病人哀求的目光,他毫不犹豫地做出了转诊病人的决定,并为病人制定了周密的转诊计划,一路上在xx的精心监护下,病人顺利送达福州协和医院。福州协和医院的副院长亲自来到医院门口接诊,并对xx竖起了大拇指说:“没想到你们xx市医疗急救中心的技术这么好,医疗技术真过硬!”xx说:“他们把病人托付给了我们,就是把亲人的性命托付给了我们,我们只有尽最大力量救他的责任和义务”。

急救病人事例之三:20xx年xx月xx日十点多,xx在值了24小时班后回到家里正准备睡觉时,电话响了,市医疗急救中心指挥调度中心打来电话说:xx周边一个乡镇卫生院有个病人原因不明突然出现抽搐、呼吸困难,生命危在旦夕,由于卫生院设备和技术有限,急需支援!xx二话不说,立即赶往急救站乘救护车赶去救治,等xx赶到现场发现病人是一名只有xx岁的少女,已经昏迷不醒,奄奄一息,家属泣不成声:“快,医生,请你救救她!”xx马上为病人进行了气管插管、正压通气等一系列急救措施,并快速将病人抬上救护车,快速赶往市区。在途中,病人两次出现重度缺氧、心率远低于正常的危重情况,xx立即要求司机停车,对病人实施抢救,终于病人转危为安。经过近1小时的车程病人安全到达市里的医院进一步治疗。这时,xx绷紧的弦终于放松下来,在救护车上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急救病人事例之四:20xx年xx月的一天,市医疗急救中心接到转诊电话,兴国县某医院一新生儿患者病情危急,要求转xx市治疗。家属着急,指挥调度中心催促电话不断。作为儿科急救医生的xx放弃自己的休息日前往接诊。到现场发现患儿已奄奄一息,这种病人的转诊要承担极大的风险。xx看到当地医生对转诊强烈的愿望和家属哀求的目光,她在承受极大心理压力情况下接下任务。途中病人病情多次发生变化,多次临时停车抢救治疗,多次化险为夷。最终把病人安全送达xx某医院,家属流下感激泪水,并对邱医师说:“好人一生平安!”

急救病人事例之五:20xx年4月的一天凌晨3点多,南康市的一个乡镇卫生院,一名刚出生的新生儿出现了重度窒息,接生医生赶紧拨打了xx市医疗急救中心的“xx0”电话,等正在值班的xx赶到现场发现,这名新生儿已经没有呼吸,心跳非常弱,已处于死亡的边缘,接生的医生和家属都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xx却不放弃,立即对新生儿进行抢救。插管、吸痰、心脏按压……一系列抢救措施快速、有条不紊的进行,经过近xx分钟的抢救,这名新生儿终于哇地一声哭出来了,在场的人心终于放下来。xxxx夫妻俩在市医疗急救中心工作近四年来,据不完全统计,他们夫妻共计执行出诊任务达到5000余次,抢救患者3800余人次,而且,每次一些疑难急症病人的出诊都离不开xx的身影,xx的最高出诊记录是一天出诊xx次,24小时基本都是在救护车上度过,那是家常便饭。

他们用过硬的医技和良好的品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从医以来,他俩始终爱岗敬业、廉洁行医、执业为民,在急救病人中展示医务人员的大爱之心,尽其所有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最大努力地增加医患之间的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从不接受患者和家属吃请,从不接受病人的礼包。20xx年的大年初一,xx临时接到转诊任务,护送一名生命垂危的老人回兴国老家。家属按照当地风俗习惯硬塞给xx200元的红包,xx推辞不下,只好收下。春节过后的上班第一天,xx就来到市医疗急救中心邓主任办公室,把红包交给了领导。第二天,邓主任亲自找到病人家属退红包也没有成功。然而,xx并没有就此收下红包,而是再一次去兴国出诊的时间,特意来到病人家里,把红包退回给了病人家属。病人家属感动地说“红包的钱并不多,我们是按照了我们本地的风俗习惯,没想到赖医生却这么认真,你们急救中心的医生真是医德高尚啊!”20xx年2月的一天,xx到全南县接诊一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患者,患儿病情危重,当地医生建议家属放弃治疗,家属心不甘,急向xx市xx0求救,xx凭着精湛技术把患者安全送达xx,到达医院那一瞬间,家属怀着感激的心塞给xx200元,作为急救医生的xx断然拒绝,对家属说:“这个钱我不能要,你还是留给患儿治病吧!你的心意我领了,同时祝你小孩早日康复,谢谢!”截至目前,他们两夫妻在急救一线默默地耕耘,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只是付出,对于病患家属的物质和金钱感谢一笑而过。据统计,xxxx夫妇在市医疗急救中心近四年里,共拒绝患者吃请一百余次,拒收红包金额共计三千余元。这对急救医生夫妻,用他们坚毅的选择和朴实的行动诠释着一名医者“舍其所有、取其所取、守其根本”大医精诚的华美乐章!

篇十

xx,1xxxx年毕业于xx中医学院医疗系,现任xx市中医院肾内科主任、xx省中医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xx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理事、xx省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xx市工伤鉴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xx市十大健康教育专家。

1xxxx年,xx来到xx市中医院,成为一名心血管内科医生。他努力钻研业务,亲人般的对待患者,深得患者和家属的好评。1xx7年,怀着用祖国悠久的中医中药攻克肾病难关,为更多肾病患者解除病痛的愿望,xx申请调到了内一科,成为一名肾病内科医生。十几年来,他把解除肾病患者的病痛为己任,遍读古书名篇、现代名医汇总,苦心钻研肾病发病的基理、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及副作用、中药的妙用,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他还多次去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知名医院学习最新前沿中西医技术,参加全国科主任肾病研修班,掌握了许多新知识、新技术。经xx妙手诊治,很快,一个个棘手的肾病患者转危为安,一个个重症肾病患者与死神擦肩而过。2000年,35岁的xx成为内一科主任,是当时xx市级大医院最年轻的临床科主任。

肾脏病理诊断是指导西医治疗和判断预后的最好指标,xx于2003年率先在xx地区开展肾穿刺活组织检查以明确病理诊断,对不愿接受肾穿刺的病人,他尽量根据临床资料推断其病理类型以指导治疗,使xx地区的西医诊治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是肾病治疗中非常棘手的难题,单纯西医和单纯中医治疗效果多不理想,xx在西医治疗的同时,采用中医中药辨证论治,大大减少了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带来的肥胖、感染、脱发等副作用,促进了蛋白尿的消失,防治撤减激素的反跳现象。皮肤瘙痒让有些肾衰患者苦不堪言,他创出的口服方剂和“恒温中药全身药浴”疗法给他们带来了福音。小儿原发肾病综合征和紫癜性肾炎使患儿和家长倍受煎熬,他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明显地提高了疗效。xx主任把慢性肾衰和糖尿病肾病作为重点研究方向,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和实践积累,通过多年临床的应用,总结出针对慢性肾衰的非透析综合疗法的总体治疗方案,应用中药汤剂口服、肾病治疗仪穴位离子导入散浊、中药外敷穴位神灯照射驱浊等综合疗法,并加用中药药浴、中药保留灌肠、中药针剂等多途径疗法治疗慢性肾衰,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慢性肾衰尿毒症期患者采取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治疗,配合中药治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能延缓生存期。其研制的院内制剂“补肾健脾合剂”、“通腹片”广泛应用于临床,明显减少了尿蛋白,延缓了肾功能不全的进展,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众多患者的好评。

xx岁的于女士因患糖尿病肾病,心衰,周身严重浮肿,呼吸困难,病重时不能平卧,极为痛苦。在我市某家医院补充蛋白,强心治疗,病情时好时坏,反复多次住院,花了不少钱。前年夏天,她慕名来到xx市中医院,找到了温主任,温主任仔细研究了她的病情,认为采用中医中药为主的“糖尿病肾病综合疗法”会有更好的疗效。精心的中药调理,个体化的中医治疗,一段时间后,奇迹出现了,患者的心衰症状改善,能躺下睡觉了,浮肿消退了,蛋白尿减少,血肌酐下降了。整个治疗过程中没用一瓶白蛋白,节省了大量费用。患者和家属高兴的连连称赞。

聂女士退休前是一名市级医院的护士。2006年聂女士的孙子患了紫癜性肾病,先在一家市级医院治疗未见好转,转到沈阳知名大医院,在那里,孩子出现了肾病合并消化道出血,危及生命,抢救了三次。无奈回到了xx市,先是在聂女士所在的医院住院治疗,眼瞅着孩子的病情一天天加重,原来xx0多斤的体重,瘦的不到70斤,医院建议到北京做肾脏穿刺。正在一家人绝望之际,同一医院的神经内科专家建议她去找中医院的xx主任看看有没有办法。走投无路的聂女士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找到了温主任,温主任仔细的为患儿诊脉查体后开出了方子。作为一名老医务工作者,聂女士深知孙子病情的危重程度。起初她想:“省城的大医院都没有治好,年轻的温主任用中药调理能行吗?“于是她问:”温主任,您看我的孙子还用去北京吗?“温主任和蔼的说:“大姨,先吃几付药,观察一下好吗?”万万没想到的是,自从孙子吃了温主任的中药,孩子的状况一天天的好起来。一个月后,孩子痊愈了。“这温主任的技术太棒了,不仅救了我孙子,也是救了我们一家人,现在孙子长到了1.8米,身体健康,我们全家都万分感谢温主任。”聂女士高兴的说。“温主任是我们家的大恩人,那时我们已经绝望了,从xx到沈阳,我们去了5家大医院都没有治好,没想到温主任神奇的医术,用中药治好了我孙子的肾病。今天我们一家人能够团圆,多亏了温主任,请代我向他表示敬意,祝他好人一生平安!”

李女士家住xx城郊,六年前患肾功能衰竭,血肌酐近xx0,对尿毒症的恐惧使她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经过温主任耐心的思想工作和精心的治疗,患者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念,积极配合治疗,病情很快好转,六年过去了,如今患者的血肌酐还稳定在xx0,李女士逢人便说:“没有温主任的精心治疗,我早就没命了。”

xx的名字不仅在肾病患者和家属中流传,而且得到沈阳知名大医院专家的好评,有的患者在去沈阳大医院会诊时,有专家说“回xx找xx主任就行”。温主任丰富的临床经验,良好的疗效使内一科的病床年年爆满,慕名而来的患者不仅有市内、东港、凤城、宽甸的,还有省内外铁岭、沈阳、大连、哈尔滨等地的,一些医务界的同行也纷纷将久治不愈的肾病亲属朋友介绍给他,许多患者和家属给温主任送锦旗,写感谢信。

温主任医疗技术高超,更是有着高尚的医德,肾病的患者往往都是久治不愈,家庭贫寒,温主任从来都是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每次开药都是尽量帮患者省钱,遇到农村贫困家庭的患者裤脚上沾着泥巴,长期不洗澡,身上有异味,可温主任从不嫌弃,看到患者行动不便,温主任亲自帮患者挽起裤腿,检查身体。遇到医院组织的义诊,温主任都积极参加,他说:“农村的病人出来看病不容易,挂我的号更是难,现在有机会直接给他们看病,一定要能多看一个病人就多看一个,可能我这次给他看病,不能一次就治好,但能给他生活的希望就行了。”多么朴实的话语,带给久病的患者和困难的家庭却是幸福的曙光。

xx在负责科室繁忙的工作同时,每周出三个半天门诊,每当出诊日患者早晨三点多就开始排队挂号,患者自行排号,6点不到当天的号排完了。每天限制挂号25个,总是一票难求。遇到外地赶来,和远道而来,没排上号的患者,温主任总是不顾自己的劳累,给患者加了一个又一个号。每次半天的出诊,总要看到下午3、4点钟,把病人全部看完,再拖着疲惫的身子,简单的吃一点东西,又回到病房,查看新入院的患者。

正是在xx主任的不懈努力和正确带领下,xx市中医院肾病科20xx年被xx省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省级中医肾脏病重点专科,目前是xx地区规模最大的肾内科,拥有80张床位的病区和规模大、设备先进、专业技术水平高超的血液透析中心。科室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的特色和优势,治疗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肾病。如今,xx市中医院肾病科是一块金字招牌,其口碑来自全市百姓的认可。

努力的汗水,辛勤的付出,出色的业绩,xx多次被评为省、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作为xx市十大健康教育专家,极富责任感的xx时刻牵挂着肾病患者的康复和对肾病的预防。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预防肾病的常识,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他还经常挤时间写科普知识在报纸上刊发,在院内开展肾脏健康知识讲座,如《肾脏的功能》、《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饮食治疗》等,使许多人受益,大家都亲切地称他是情系患者、医术高超、医德高尚、擅长中西医施治的“肾病克星”。

一年又一年,xx已经在行医的路上走了26个年头,为无数的肾病患者解除了痛苦。他常说:今生既然选择了当医生,就要把救死扶伤当作毕生的追求。病人生死相托,作为医生必须精益求精。我将不懈努力,立志把祖国中医药宝库的精华用于造福患者,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

篇十一

xx,男,市卫生局疾病控制科科长,副主任医师,中共党员。参加工作26年来,始终牢记为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服务的宗旨,恪守爱岗尽职,勤勉敬业的职业道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先后4次被评为卫生局“优秀公务员”,2008年被评为全市“人民满意公务员”。

一、满腔热情挑重担,辛勤工作做奉献

疾病控制工作政策性、专业性强,政府关注、群众敏感,社会影响大,且任务在基层、突发事件多、工作难度大。26年来,无论是在基层还是在机关,无论是负责局部还是全局,无论是做具体业务还是组织领导,他都始终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满腔热情挑重担,辛勤工作做奉献,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

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是我市提升城市品位、创建城市品牌的一项重大工作。但由于我市建市较晚,基础设施不完善,很多指标与国家卫生城市要求存在着较大差距,而传染病防治指标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一项重要指标。为此,xx同志带领疾病控制人员,在3个月的时间内,走乡村、进社区,深入到各个医疗卫生单位,对全市xx0余个医疗卫生单位和个体诊所检查指导工作,贯彻传染病防治法法规,落实创建指标,针对个别医疗单位科室设置不合理、传染病防治制度不健全、疫情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及时提出了整改意见,使全市的疾病控制管理工作有了一个跨越式的提升,特别是疫情管理工作成效显著,乡以上医疗单位全部实行了疫情网络直报,使疫情报告的时限由24小时缩短到2小时。经过艰苦奋战,反复的自检自查,1xx5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2006年国家卫生城市复检中都取得了满分的好成绩。

20xx年,省委、省政府组织开展全省既往有偿供血人员艾滋病普查,要求在一个月内澄清全省经血液传播艾滋病的底数。艾滋病普查即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又是一项政治任务,省工作组亲自住濮阳督办,该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难度大,特别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既往有偿供血人员在外省务工的较多,要采血检测需要劝其返乡,工作压力较大。市卫生局成立既往有偿供血人员普查办公室,xx同志挑起常务副主任的重担,组织普查办公室工作,他认真制定方案,落实措施,每天编发一期普查信息快报,为领导当好参谋,在全市范围内逐县、逐乡、逐村、逐户逐人开展了拉网式普查,自己早出晚归,每天对普查人数进行统计,24小时随时解答普查人员提出的技术性问题,经过一个月的紧张工作,全市实现了既往有偿供血人员普查率xx0%,既往有偿供血人员检测率xx0%,艾滋病感染者CD4细胞检测率xx0%,如期完成了任务,受到省委检查验收组的高度评价,市委、市政府非常满意。期间,该同志每天都工作xx个小时以上,有时紧急情况下一天仅休息一两个小时,一个月的时间审查整理了上万页、500余万字普查材料。普查结束后,xx同志皮肤晒黑了,体重整整减轻了xx斤,自己既没有要一点荣誉,从来也没有一点怨言。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xx同志一方面组织全市手足口病扑疫工作,一方面承担着地震灾区一线卫生防疫队员的选派组织协调任务。在这非常时刻,他夜以继日的工作,为前线组建了精干的四批防疫小分队,经常保持与前线和省卫生厅的联系,保持信息畅通,及时协调解决防疫队在抗震救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使抗震救灾和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都取得了重大胜利。

二、面对险情不退缩,越是艰险越向前

疾病控制工作常常是与传染病、地方病和未知性新发传染病打交道,突发性强,危险性大。工作中,该同志总是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冲锋在前、战斗一线。

1xxxx年xx县和1xx8年xx县发生了霍乱烈性传染病,水受到污染,环境条件极差,存有大面积暴发流行的趋势,群众的恐慌情绪不断蔓延,情况危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急需组建一支专业队伍现场开展防控,他身为防疫科长,在这紧急关头主动请缨,冒着被烈性传染病传染的生命危险站在最前线,吃住在工作现场,每天都是第一个到达危险的处置工作地点,在他的感召下,扑疫队员都能坚强的站在工作一线,开展现场救治,加强卫生检疫,阻止疫情扩散,认真落实管水、管粪、管饮食、消灭苍蝇“三管一灭”措施,迅速扑灭了疫情,保障了疫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20xx年,黄河小浪底调水调沙试验,造成沿黄三县xx8个村庄大面积水灾,当时正值夏秋季节,动物尸体腐败变质,大量蚊蝇繁殖,环境条件急剧恶劣,极易造成传染病的流行。xx同志在大水大灾面前不退缩,立即深入现场工作在第一线,冒着酷暑,不怕蚊虫咬,不怕工作累,走村窜户,调查研究,宣传防病救灾知识,指导群众开展消毒消杀和群防群控工作。由于受灾面积大,任务繁重,在防病救灾工作期间,他几乎是早起5点钟起床,晚上xx点多才休息,吃住在现场,这样在疫区坚持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同时,还先后制定了《濮阳市防病救灾工作预案》,编印了防病救灾信息82期,编发了防病救灾专刊xx万余份,对xx8个村饮用水全部开展了检测和饮水消毒,保证了灾区群众饮用水安全。由于各项措施得力,全市如期实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为全市防病救灾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此,市委、市政府授予他防病救灾先进个人称号。

2003年的防治非典工作是xx同志经历的又一场硬仗。当初,面对这史无前例的疫情,医务人员被感染者很多,病死率极高,作为一个医务人员深深知道它的危害性,面临这种可怕的疫情,xx同志始终站在了防治最前沿,身先士卒,投入到一次次战斗中,经常在发热人员门诊检查和劝阻返乡务工人员中,整天零距离接触隔离人员,亲人为他担心,家庭为他担忧,身担组织市卫生局非典型肺炎防治办公室工作的他,根本没有把自己放在心上,在非典防治方面,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制定了《濮阳市卫生系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曾先后组织召开xx次非典防治专题工作会议,安排部署防治工作,研究非典防治措施;出台了80多个相关文件,举办了xx次不同类型的非典培训班,组织了全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全员培训;接受各类疫情报告xx万余次,组织流调1xx6人次,追踪581人,组织对76231名返乡人员的健康检查,家庭隔离74xx7人,亲自起草发布了7个非典公告。

繁重的工作使他经常工作在凌晨以后,曾几次都是通宵达旦。家与卫生局仅一墙之隔,曾连续xx天没有回过一次家。特别是在返乡务工人员中发现一例可疑非典病例时,xx同志不顾个人安危,深入到最前沿,制定方案,周密安排,严格隔离,工作了一整夜没有合眼,第二天上午xx点请来了省非典诊断专家小组会诊,经过连续6个小时的紧张会诊,确诊为濮阳市首例非典疑似病例,到下午4点还没有吃上午饭,由于工作过度劳累,xx同志晕倒在工作现场,5分钟没有站立起来,领导劝他休息,在这危机的时刻,一想到广大群众的安危,他又精神振作,吃过午饭后又走在工作第一线。

多年来,在全市的甲肝、伤寒、狂犬病、手足口病等疫情处理现场,到处都留下他的足迹,洒遍了他的辛勤汗水,一直在担当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保护神和恐怖病魔的克星。

三、创新思路业务精,严格管理敢争先

xx同志所在科室人员少、任务重、业务性强,所承担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包括传染病防治及疫情管理、计划免疫、结核病防治、性病艾滋病防治、地方病防治、宣传教育等十几项内容,其中,结核病、地方病、艾滋病等工作是各省辖市政府与省政府签订的责任目标,是疾病控制的主要工作,xx同志都能依靠领导重视和支持,依靠精益求精工作精神,始终坚持狠抓结核病“三关两措施”,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具体工作,如期实现了结核病防治目标;免疫规划工作坚持夯实基础、重视培训、强化规范,使得一年一个新的台阶;艾滋病防治工作突出预防、重视宣传、广泛干预,成效显著;地方病防治工作深入调查、全面监测、严格管理、措施果断,为病区群众解除了地方病困扰。xx同志依靠丰富的工作经验,创新的工作思路,严格的工作要求,勤勤恳恳和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使每项工作都按要求很好地完成了任务,都能把疾病控制方面的主要工作推在全省最前列,在全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0xx年全省地方病防治经验现场会在濮阳召开,向全省推广濮阳市的经验;2005年结核病防治现场会和2007年结核病防治纳入新农合现场会又在濮阳举行,全省学习濮阳市结核病管理经验;艾滋病防治成效最显著,艾滋病感染者在全省最少,受到省卫生厅的认可;他倡导的疾病控制专家向基层派驻制度,原省卫生厅马建中厅长亲自批示,向全省推广濮阳市经验。2005年xx月省卫生厅刘学周厅长来濮阳调研指出,“xx同志业务熟练,有些工作比我们要求做的还好,我们要向濮阳学习”。2007年5月省团委侯红副书记代表省政府来濮阳督导艾滋病防治目标工作,向市政府反馈会议上评价四点意见,其中一条就是:“xx科长业务特别熟练,各项措施全部落实到位”。2008年xx月在全省疾病控制座谈会上郭茂华副处长讲:“濮阳在免疫规划与全省树立了典范,哪个地市不会做会后找xx科长”。

长期以来,xx同志以他勤奋的工作、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赢得了各级领导的首肯和群众的赞扬,2003年至2007年曾四年被评为机关优秀公务员。1xx1年被评为全国寄生虫防治先进工作者,先后8次受到省人事厅、卫生厅、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的表彰,5次荣获市委、市政府奖励,其中,在国家卫生城市创建中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国家卫生城市复检二等功,2008被市政府授予濮阳市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发表有价值论文xx余篇,五部著作由出版社出版,其中三部任主编,获得省市科研成果奖xx项,多次被被评为单位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

篇十二

 有这样一种精神,淡泊名利、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无比热爱而赤诚肝胆;有这样一支团队,恪守天职,怀着对生命的挚爱,对事业的执著追求而勇往直前。开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个优秀的团队,一个奉献的群体,无论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现场,还是传染病防控的第一线,都能看到我们疾控人忙碌的身影,在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他们以无私无畏的品质充分展现了新时期疾控工作者的精神风貌和崇高的职业道德。近年来,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下,我中心先后获得了开平市标兵文明单位、开平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江门市巾帼文明示范岗、开平市青年文明号、江门市统筹党工青妇基层组织建设“五好”示范点等光荣称号。

 服务大局,为侨乡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贯彻“预防为主”的战略方针,积极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近年来各类传染病发病率一直控制在较低水平。同时我们还保持了我市23年无脊灰、36年无白喉、26年无乙脑、xx年无百日咳的记录。为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和谐开平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为一支尽职尽责、勇于开拓,敢于担当的疾控队伍,我们在平时注重加强能力建设,时刻做好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准备。20xx年xx月xx日我市出现首例登革热本地病例,20xx年2月xx日我市出现一例输出到香港的人感染H7Nxx禽流感病例, 20xx年3月26日我市出现一例输入性疟疾病例。疫情就是命令,我中心卫生应急队伍迅速响应,流调、消毒、信息、宣教等各专业小组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各司其职,积极开展疫病防控。尽管可能会有被传染的危险,但大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作为一个疾控人,我责无旁贷!”。邓丽芳是一位有着xx多年工作经验的“老防疫”,已经退休,被我单位返聘在检验室工作。每次接到疫情,她总是第一时间深入隔离区对患者进行样品采集,即使在冬天,但穿着严密的防护服,每次采样出来都是大汗淋漓,衣服都能拧出水来,但是他们没来得及歇一会,又马上带上样品前往江门进行检验。在她的带动下,一群80后、xx0后的年轻技术力量也废寝忘餐地投入到工作中。在疫情面前,他们难得能按时吃上一口热饭,记不清有多少次忘记了下班,从早晨到深夜,连续十六七个小时超负荷连续运转,用一个个不眠的夜晚,用一双双熬红的双眼换来了疫情的有效控制。

 20xx年1月xx日(年xx)傍晚,正当家家团团圆圆、喜气洋洋迎新春的时候,我中心接到市应急办通报,潭江赤坎河段河水明显变黑,怀疑上游企业排污或久未降雨所致。赤坎镇自来水厂以潭江水为源水,主要供赤坎镇、塘口镇、百合镇和蚬冈镇居民饮用,覆盖人口约8万人。如不及时查明原因,赤坎水厂将不能抽水,居民将面临无水可用的困境。我中心接报后立即启动应急检测预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及采样检测,加班加点完成检测任务。当家家户户团聚在一起吃团年饭的时候,我中心技术人员正埋头在检验室紧张有序地开展各项水质检测工作。虽然没能和家人吃上团年饭,但保证了当地居民的饮用水安全,让大家高高兴兴欢度春节,加班的工作人员都无怨无悔。因为我们肩负着全市人民身体健康的重任,我忙碌,我自豪!

 像以上的事例,对于我们疾控中心来说,实在有太多太多了,每当有突发事件,我们的选择只有八个字“责无旁贷,义无返顾”  

 情系百姓,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

 近年来,我中心不断加强行业作风建设,紧紧围绕情系百姓、服务人民的宗旨,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尽量做到“便民、为民、利民”,让人民群众满意。我们的医务工作者在平凡的工作中,用自己热情与爱心为群众服务,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譬如,我中心药物维持治疗门诊主要工作是为海洛因依赖患者提供美沙酮替代维持治疗,门诊有医务人员7名,其中女性6名。前来该门诊治疗的病人都是吸毒人员,且xx8%为男性。面对这样一群特殊的服务对象,我们的医生在工作中经常和前来就诊的患者拉家常,使他们敞开心菲,主动帮助患者解决心理的烦恼,为鼓励他们逐渐戒除毒瘾,重新回归社会。对于个别没有按期来服药的患者,我们医务人员会主动打电话了解情况。遇到一些家庭确实困难的患者,我们门诊的医生和药房的药剂人员还会帮助他们垫付药费。有一位艾滋病晚期患者胡某,自感人生将走到尽头,心理发生较大变化,每一次到门诊服药总是对医生进行谩骂和人身攻击,且有自残现象,家人也对胡某失去信心,妻子带着儿子离家出走。我们门诊的医生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耐心地做胡某的心理辅导,另一方面通过多方打听与胡某家属取得联系,反复做家属的工作,胡某的家属终于被我们的诚心打动,终于同意从心理和生活上关心胡某,使胡某平静地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我们的医务人员就是这样用自己的爱心对待每一位来就诊的患者,很多患者都对我们的医务人员树立大拇指:“你们的服务热情细致,使我们重新看到了回归社会的希望,你们是好样的!”

 清正廉洁,自觉遵守和维护党纪国法

 近年来,我中心进一步推动反腐倡廉教育,大力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以拒收商业贿赂为荣、以收受商业贿赂为耻的氛围,通过一系列的廉政建设措施,我中心造就了一支品德好、技术精、风气正的疾控队伍,增强拒收“回扣”、“红包”和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的自觉性。比如,曾经有吸毒人员利诱我们药物维持治疗门诊的医生,愿意出几万块钱买一些美沙酮药物出去贩卖,面对巨款的诱惑,我们的医务人员丝毫不为所动,当场义正词严地拒绝了有关要求。

 我们可爱的卫生防疫战士日复一日忙碌在疾病预防控制战线上,或许在群众安睡之时,我们有些同事还在疫地做流行病学调查;或许在群众工作闲暇之时,我们有些同事还在下乡处置突发事件的路上:或许在群众享受健康之时,我们有些同事还在面对着威胁他们健康的艾滋病毒、最具传染性的细菌或是无色无味的有毒化学试剂……他们无畏的勇气、科学的态度、忘我的工作,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维护侨乡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篇十三

 xx,男,汉族,1xxxx年xx月出生,中共党员,1xxxx年参加工作,生前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20xx年7月xx日因病去世,终年56岁。生前曾获“首都十大健康卫士”、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等荣誉称号,20xx年xx月,卫生部追授xx同志“人民健康好卫士”荣誉称号,并在全国卫生系统深入开展向xx同志学习的活动。

20xx年7月21日xx时,一位普通医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韩启德出席告别仪式。

一个普通医生的遗体告别仪式为何国家领导人参加呢?

原来这是一位生前身患癌症仍然坚持工作的“钢铁医生”感动了他。

肿瘤突然破裂,腹腔大出血2000毫升,他意外晕倒在手术台上。醒过来后的第一句话是“我休息一下就行!我这台手术还没做完,还差一个内固定的钉子没固定好!”

医术精湛,患者病愈之后为了表达感激之情纷纷送来“红包”和礼物,他一概谢绝,无法拒收就上交医院。

学术会议他是必邀的重要演讲嘉宾。得到学界同道尊敬的他依然坚持做一名天天苦读的“学生”。

主管科室科研教育工作,他倾注全部心血。所在科室成为被教育部授予“创新团队”称号的第一个临床科室;科室科研经费快速增长,2008年超过xx00万元。

身患肝癌重症,却依然笑对人生。在病情稳定时又回到了他热爱的工作岗位上,查房、翻译学术专著、联系会议、为病人做手术……

20xx年5月27至xx日,受邀赴新疆参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门为新疆少数民族医务工作者举办的培训。他当时已经出现腹水近一个月,双下肢严重水肿。他听说是援疆项目,欣然答应参加。

20xx年7月xx日凌晨1时45分,因病医治无效,他不幸去世,享年56岁。

他就是首都十大健康卫士、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xx教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大爱。为了患者的健康、为了中国骨科事业的发展,他呕心沥血,用大爱铸造医魂,为党和人民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他为保障人民的健康散发出了最后的光和热。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陈仲强深情回忆,xx同志是我的好同事,好战友,是国内享有盛誉的骨科专家。他始终以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为己任,用仁爱之心对待所有患者,为骨科的发展和医院的发展倾注了全部的心血,xx同志是我们医院的骄傲。“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xx同志的真实写照。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党委书记贺蓓自豪地说,作为一名老党员,xx医生从医xx年,始终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己任,潜心医疗事业,治愈重症无数;他淡泊名利,真诚关爱患者,始终把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模范践行党的先进性要求,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共产党员高尚的思想内涵。

为病人手术时自己突然晕倒

出血量达2000毫升。

2008年xx月xx日上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手术室里,一台高难度的颈椎手术已经接近尾声。细心的护士突然发现主刀的骨科副主任xx脸色有些苍白,额头上虚汗直冒,整个身体摇摇欲坠。在由其他医生接替xx继续完成手术收尾工作的同时,医护人员迅速将xx扶到手术室外术后恢复室进行急救。“当时马主任言语模糊,几近昏迷,我们担心是突发脑出血。”与他同台的骨科主治医生韦峰说,一阵急促咳嗽并剧烈呕吐后,xx渐渐清醒过来,“当马主任清醒过来时,他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休息一下就行!我这台手术还没做完,还差一个内固定的钉子没固定好!’”

此时,心电监护结果显示xx血压偏低且不断下降、血氧饱和度偏低、心率快。B超显示肝上有血管瘤,腹腔内有液体,提示有腹部出血的可能性,需要立刻紧急手术。等不及通知家属前来术前签字,闻讯赶来的骨科主任刘忠军果断拍板“立刻手术!出了问题我负责!”

打开腹腔,医生们倒吸一口凉气:肝部一疑似恶性肿瘤破裂导致大量出血,腹腔内已满是鲜血,出血量高达2000毫升,随时有生命危险。数分钟后,术中病理结果证实了医生们的判断:中分化肝癌!

接受了左半肝、右半肝部分切除后,xx脱离险境。一位参与紧急救治的医护人员说,如果不是晕倒在抢救设备齐全的手术室,不是手术室恰恰有一台B超机用后还没挪走,不是刘忠军主任果断决定手术,肝部肿瘤突然破裂导致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虽然大家对xx隐瞒了病情,但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他很快就明白了自己身患绝症。躺在病床上的xx见到韦峰首先问的不是自己的病情而是问“那天那个病人怎么样了?”。当听说病人手术非常成功,术后恢复也很好时,xx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答应病人的事就一定要办到!”

对于xx来说,闲着比生病更难受。患病后,他还希望能照常出门诊。xx说:“不管自己身体怎样,能做多少工作就做多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骨科在全国享有盛誉,前来就诊的患者来自全国各地。身为骨科副主任,xx主要的临床工作方向是脊柱外科,包括颈椎病、腰椎病、脊柱创伤与骨折脱位、脊柱肿瘤与脊柱结核等。在脊柱原发肿瘤,包括脊柱骨巨细胞瘤、成骨细胞瘤、脊索瘤、骨血管瘤、软骨肉瘤、骨肉瘤、以及脊柱转移瘤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曾有一位来自山东的患者慕名来到北京找到了xx医生,在病房紧张的情况下,在附近宾馆住了好几天,只为了能让xx亲自为自己做手术。

xx对患者高度负责,几乎是“有求必应”,出门诊“加号”是常事。即使是在病重住院期间,他还帮助其他患者挂号就诊,“答应病人的事就一定要办到!”xx平易近人,对待病人十分耐心,为了让病人更容易了解病情,他就边画图边解释,一天下来口干舌燥。有些外地患者赶不上他的门诊就诊,xx大夫就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为他们诊治。“马主任是一个非常善良、非常好的大夫,他不仅能记起三五年,甚至十年前做手术的病人的姓名、住院时住在哪一床,还记得病人是从哪里来的,从这里就能感受到他对病人的关爱”,韦峰大夫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评价xx。

脊柱外科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做每一例手术之前,xx都深入了解患者病情和个人情况,精心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设计详尽周密的手术计划,细心地观察治疗效果,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按xx的话说,“大夫当得越久越胆小,因为每做一台手术,都会面临新问题,比如最常见的腰椎间盘手术,就有xx多种并发症在前面等着你。”

对那些经济困难的患者,为节省他们的住院费用,他便利用出门诊后的时间,经常是晚上八点以后为他们做手术,后半夜才能回家。在手术中需要用到内固定耗材,他尽量选用国产器材,为患者精打细算,节省每一分钱。

许多患者在病愈之后为了表达感激之情纷纷送来“红包”和物品,xx医生全都婉言谢绝,实在推辞不掉,就暂且收下,事后上交医院。2007年全年,xx上交到医院的“红包”数为全院最多。20年如一日,xx一直坚守着自己的行医准则: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

在国家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医学是常新的,如果不紧跟着时代的节奏,很有可能被时代甩下。而xx对新事物的热情“在整个骨科界都是出了名的”。

他经常深夜1点休息,凌晨5点起床,抓紧时间读文献。“读书读书!”没事他总喜欢这样喊。

他还喜欢听讲座,无论哪个学科的前沿讲座他都感兴趣。“去听听嘛,又没坏处。”

骨科新技术“打压置骨术”在国内开展还不多,xx却了解得十分透彻,讲起来旁征博引,十分熟稔。

“老马最大的特点就是书读得多,基础知识很扎实。”提起与自己共事多年的老同事,该院骨科副主任张克说,老马爱读书“在整个骨科界都是出了名的”。繁忙的工作、学习之余,博览群书是xx最大的爱好。文学典籍、历史故事、人物传记,他都爱不释手。对于知识的热爱、渴求,xx有着最为浓厚的兴趣和执着。灯下苦读,乐在其中。这种发自内心的热爱转化为学术科研上的累累硕果。

xx在骨科基础科研方面造诣深厚。他在基础研究方面主要从事骨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组织工程等领域的科研工作。他身先垂范,主持、参与了多项国家及省、市、校级科研项目;多次获得国家及省市级科研成果奖励。他参与了卫生部“脊柱疾病的微创治疗”,“颈椎病的微创外科治疗”,“脊柱肿瘤的外科治疗与研究”等重大课题。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骨折的局部基因治疗”,以及组织工程方面的研究等三项。参与编写、编译《创伤骨科学》、《脊柱外科学》、《外科学》等5部;在国家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有建树性学术论文50余篇。2003年获卫生部人事司及中华医学会的骨科留学归国人员学术论坛三等奖。曾多次赴国外进行讲学和交流。

作为中华骨科学会基础学组副主任委员兼秘书,xx还义务承担了许多该学组学术会议的组织和筹备工作,为推动我国骨科基础研究的学术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同时兼任中国老年学会脊柱关节疾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骨科杂志编委,中华骨科学会骨肿瘤学组委员,中华外科杂志特约编委,中华医学杂志审稿专家等。国内骨科学界只要开展与基础研究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xx都是主办方必邀的重要演讲嘉宾。他清晰的科研思路,鲜明的学术观点备受学界同道推崇和认可。

不顾病情危重每天清晨四点多就起床批改论文

作为骨科主管教学科研的副主任,xx在科室的科研教学工作上倾注了无数心血。2007年,该院骨科荣获教育部授予的“创新团队”称号,成为国内第一个被授予这一称号的临床科室。骨科科研能力不断提升,仅2008年一年就发表SCI论文近20篇;科室科研项目经费“芝麻开花节节高”,2008年已超过xx00万元。该院骨科在国际学界的影响也在进一步扩大。该院骨科医生越来越多走出国门在国际学术会议上进行大会发言或展板交流;德国、日本、美国、马来西亚等国的医生也开始来到该院进修学习。

作为一名教师,他热爱学生,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探索新的科研教学模式、方法。xx始终思考和尝试着利用“科研育人”的教学理念,为骨科科研教学设计一个新的科研教育平台。其借助于自身承担的教改和科研课题,经过多年的设计、研究、实践和修改,xx建立了引导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和探究动机,以学生为主的骨科科研教学体制,开设了“学生论坛”、“Seminar(科研讨论会)”等。在“科研讨论会”中,xx用DV录下学生们发言的精彩瞬间,鼓励、褒扬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进行悉心的指导。这种方式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认为“调动了我们的学习积极性,学会了问与答和利用质疑的科学思维”。不少学生在此过程中实现了研究生教育的5个第一——第一次查文献、第一次阅读英文文献、第一次做PowerPoint、第一次做报告和第一次录像。这种科研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他指导过的研究生在相关医疗领域做出了很多贡献。

xx从事医学教学研究20余年,培养了无数专业人才。xx深知在科研教学中身教重于言传,他经常跟学生说的一句话:“授之予鱼,不如授之予渔。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外科操作实践性强,在手术中xx边做边教,术中意外的老到处理、精巧的手术思路都让学生受益匪浅。一次,一位年轻医生在做腰椎手术时,暴露椎管时出现意外。面对突发情况,xx沉着冷静,凭着多年的经验细心指导年轻医生继续操作,病人术后恢复很好。

他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与研究生讨论课题,研究手术方案。经常关心研究生的科研进展,解答研究生提出的问题,指导研究生撰写论文,从学生论文最初的立题选择到最后定稿的修改,一个标点符号也不放过,他都认真细致、一丝不苟。一次外出开会回来,xx交给自己的博士研究生吴奉梁一大叠复印的材料。原来xx在外地开会听到这个内容与学生的论文有关系,就特地复印一份带回来。“你能感觉到,老师的心都在你身上。”吴奉梁说。

20xx年5月,xx有4个博士研究生准备申请答辩毕业,同时他还承担着大量的外院研究生的博士学位论文评阅工作以及国内兄弟院校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遴选材料的评阅工作。为了让他这些得意门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位论文答辩,xx不顾病情危重,每天清晨四点多就起床批改论文,每一个专业名词、每一句研究描述都亲自修改推敲,直到他觉得满意为止。这期间学生们经常被他叫到家中当面进行论文指导,还经常把学生留在家中吃饭。黑色的5月过去了,经过这段时间的辛劳,学生们都顺利完成了学位论文答辩并找到了满意的工作,但是xx的病情却进一步恶化,腹水、浮肿接连出现。

教书是为了育人。xx不仅仅为全科研究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科研平台,传授专业知识给学生,他还利用与学生接触的机会经常和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学生做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对家庭有困难的学生,伸以援助之手,为学生奔走联系升学、就业。对学生而言,马老师始终是一位充满活力、充满信心的师者,也始终是一位完全信得过的朋友。

两个月前还抱病赴新疆为少数民族医生讲课

在得知自己罹患重症之后,xx依然以坚忍的毅力、赤诚的大爱坚守在岗位上。“知道自己病情后,他考虑最多的还是自己的工作,自己的病人。”刘忠军主任说。手术后,他对张克大夫说自己一定还要回到工作岗位上。

术后3个月,病情刚刚稳定的xx就主动到科里参加查房,只要身体状况允许,他总要到病房走走看看,即使不得不待在家里休养时,他也常常电话不断,联系通知学术会议、科研教学活动安排等。术后4个多月,他又回到了他心爱的手术台上,开始给病人手术。

“老师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只要闲着他就会觉得是不应该的。他的事业和生活都在医院里。”xx的博士研究生、骨科吴奉梁医生说。

20xx年5月27至xx日,xx受邀赴新疆参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门为新疆少数民族医务工作者举办的培训。他听说是援疆项目,欣然答应参加。当时已经出现腹水将近一个月,双下肢严重水肿,xx的爱人哭着请求他不要去,但他仍然坚持参加,他说:“答应了的事情,又是对国家和少数民族地区有意义的事情,一定要去!”从新疆返京后的第二天,xx又一次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遗憾的是,这一次他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心爱的岗位上。

20xx年3月,xx以高票当选为第二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面对荣誉,他说:“我是一名普通的外科医生,做一个好大夫是我永远的心愿。我本无意于那些荣誉和光环,而今,我竟然被选中。我非常感谢社会和同行们的认可。此时,我想到的是,生命是有限的,工作是无限的,作为一名医生,永远负有为患者解除痛苦的责任!”

作为一名老党员,xx从医xx年,始终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己任,潜心医疗事业,治愈重症无数;他淡泊名利,真诚关爱患者,始终把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模范践行党的先进性要求。作为一名医生,xx深知生命有限,但他依然勇敢地与病魔相抗争。他以坚忍的毅力、赤诚的大爱坚守着岗位,他以无限的热情奉献于医学事业,他用仁爱之心铸就了朴实无华的“医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共产党员高尚的思想内涵。20xx年,xx晋升为教授并被聘为博士生导师,被北京大学授予“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光荣称号。

篇十四

xx区人民医院放射科的xx是众多基层医院的一名医生,在20多的职业生涯中,每天面对的患者绝大多数来自农村,文化程度相对偏低,经济情况较差,甚至有些老年患者根本对他们解释不清病情。繁忙的医技科室,xx并没有因为工作的忙碌而产生怠慢心理,他二十年如一日,始终秉承病人至上的理念,坚持在平凡中见伟大,在服务中见真情。在患者眼中,他是一个热情服务、任劳任怨、一心一意为患者着想的好医生。在同事眼中,他是一个严于利己宽以待人,热爱科室乐于奉献、进取求新志存高远的好领导。

作为科室负责人,xx高度重视医疗安全。他常常利用科室早会时间不厌其烦地强调严格各项操作规程,严把关键时间点的医疗安全,严格交接班制度,把工作做细、做实。他利用医院信息网络,积极开展病人随访制度,最大限度的减少漏诊及误诊,确保医疗安全,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时刻绷紧医疗安全这根弦,工作中相互提醒、相互补位、相互配合,群芳群控,共同筑牢医疗安全防线,最大限度的对病人负责。他自己以身作则,带领科室工作人员以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去,自从担任科主任xx年来,科室无重大医疗差错事故发生。            

为了给病人提供实实在在的方便,xx从细节入手,主动加强科室间配合,常常帮助一些住院病人因没填写住院号及申请单填写不全等问题电话联系,省去病人不必要的麻烦,住院患者检查直接在检查科室记账也极大的方便了病人。

为切实提高为病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xx牢牢把握本专业技术发展的前沿,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积极学习。作为医院放射科领军人物,他带头刻苦钻研业务,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知识面不断拓宽,专业技能不断提高。在科室素质提升方面,他经常集中全科医务人员进行业务学习,探讨工作中遇到的典型病例,总结工作经验。经常督促年轻大夫加强业务学习,尽快帮助年轻医师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学习氛围浓厚。加强科内及科间会诊,完善双人审签报告制度。科室整体业务技术水平明显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病人满意度大幅提升。

“医疗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我们只有不断改进服务方式,使服务更加贴近患者,才能真正把健康送到患者身边”。朴实的话语并没有豪言壮志,但确流露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对患者的无限关爱。未来的行医之路漫漫,xx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但责任心和爱心是他给予患者最温暖的关爱,他将以更多的耐心、更强的责任心以及更朴实的爱心服务于每一位需要帮助的患者。

篇十五

 xx,男,汉,1xxxx年xx月出生,1xxxx年七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xx省卫生防疫站工作,先后在环境卫生监督、食品卫生监督岗位上从事卫生监督工作十一年。2000年到xx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担任办公室主任,2001年任副所长。自参加工作以来xx同志在工作中一贯勤勤恳恳,在卫生厅领导的关心下和所党总支的带领下,在同事们的信任和支持下,不断加强学习、认真履行自己的履行岗位职责,在思想觉悟、道德情操、工作能力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锤炼和提高。他入党十余年来处处以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无论是从事过去的卫生防疫工作还是现在的卫生监督工作都能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以认真负责的精神去完成每一项工作,他的标准是“群众的满意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他常说“我要用五心去做好我的每一份工作——热心、耐心、诚心、细心和爱心。

  担任省卫生监督所副所长后xx同志主要负责分管食品卫生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食品卫生和公共场所卫生与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以食品安全法的实施为契机,在工作中严格作到依法行政,在保证卫生监督执法的公正性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把日常监管和突击性检查有机的结合起来,把监督监管和服务结合起来,努力树立全新的卫生监督执法形象。

   一、身先士卒,处处起表率作用,处处发挥榜样的作用,努力做好重大活动的卫生保障工作。

   近年来多次带队参加 “环湖赛”、“青洽会” “全委会”省人大、政协会等重大会议及中央领导人来青视察活动的卫生保障工作221次,每次重大保障任务中他都要亲自参与,从公共卫生保障方案到关系到接待任务的各个卫生环节都要亲自查看,对涉及重大赛事、经贸活动的每一个接待点都要进行全程监督保障,确保了工作期间的食品安全,参加、参与的所有重大活动卫生保障任务圆满完成,从未发生过任何失误,受到了各次会议举办方及省卫生厅的好评。

   二、冲锋陷阵,吃苦在前。

   节假日期间加班加点亲自上街巡查,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和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把日常监管和突击性检查有机结合起来,加强了对食品、餐饮、食品加工的监督检查,狠抓源头,实现了食品市场的好转。自2001年到20xx年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依据国家各项食品卫生安全法规,对管辖单位实行全方位监管,卫生监督覆盖率年年达到xx0%。从2002年开始,带领同事们积极推行全省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在2004年完成首批xx家省直管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食品卫生信誉度级别挂牌工作,并且在逐年推进食品分级量化工作的实施。多年来完成国家及省级食品卫生抽检工作5xx次,抽检各类食品样品xx1xx份。参加食品卫生专项整治工作xx0余次,检查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61xx户次,查处违法经营行为2000余,没收不合格食品5xx27公斤,各类违法经营工具xx00余件。每逢节假日大家都在享受轻松愉快的假日生活时,为了保障群众的节日食品卫生和公共场所卫生,他都要带领监督员开展节日卫生巡查。在他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下,近年来我省直管的餐饮业未发生过重大食物中毒事件。

   三、近年来,几乎没有休息日,对所辖公共场所及学校卫生进行全方位监管,促进了学校、公共场所卫生水平的提高。

   xx同志带领监督员对大学、公共场所和宾馆进行多次日常性卫生监督检查,他亲自参加的专项监督检查近百次。每年要完成所辖xx个校区春秋两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隐患排查及学校卫生重点监督检查计划工作。带领监督员对西宁地区大、中型公共场所及其公共用具、美容、美发场所微小气候每年定期进行卫生监测,近年来,共取缔xxxx家食品生产销售单位;处罚73家,罚款xxxxxx0元,没收过期食品及“三无”食品xx50余公斤。为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增强卫生意识,每年多次到玉树、黄南等边远州县基层监督机构进行督导检查并对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培训56000余人。

   四、身为食物中毒应急小组组长,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沉着冷静地处理好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非典发生时,xx同志时刻牢记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临危不惧、爱岗敬业、不怕困难、忠于职守、辛勤工作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在检疫站、医院发热门诊到处留下他的足迹,为确保xx这块净土,为取得我省抗击非典工作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湟源等地鼠疫发生期间,他带领广大监督员对西宁市各大集贸市场,活禽屠宰市场及餐饮,临时摊位及西宁市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及皮毛市场进行多次监督检查,并深入海西、海北等监测点、灭獭点和交通检疫站进行督导检查。小峡乡亚硝酸盐食物中毒、劣质产品“香雪海营养奶粉”事件、中小学手足口病防控等多次突发应急事件现场,处处可以看的足迹和他疲惫的身影。

   五、情系玉树,全力以赴地参加抗震救灾工作。

   当xx玉树州发生地震后,xx同志第一个报名并要求带领监督员到灾区工作。卫生厅领导安排他参加病人的转运工作后,他没有半点迟疑、没有一丝犹豫,全力以赴圆满完成了灾区伤员的转运工作,和同志一起取得了安全转运几千伤员无一死亡的奇迹。在机场转运病人任务完成后的日夜兼程,奔赴玉树灾区抗灾。到达灾区后,xx同志不畏艰苦条件,不畏艰难险阻,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怕苦、不怕累,冲锋在前,奉献在先,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把党的关怀带到了灾区的每一寸土地,踏踏实实为灾区人民群众做事,认认真真的贡献自己的力量,不管是头顶烈日还是狂风暴雨,与灾区群众,心手相连,认真积极开展灾后各项卫生监督工作,为灾民送去慰问品,寻找水源……。玉树抗震救灾从紧急期转入恢复重建期时,在省卫生厅统一安排部署下,他又与全省州、地、市监督人员一起,开展了对当地生活饮用水、食堂餐饮、医疗卫生、环境卫生等方面的卫生监督检查工作,出色地完成了玉树抗震救灾工作。

   xx同志经常说,保障广大市民的公共卫生安全,是我们每一位卫生监督员的职责。为此,面对卫生监督执法过程中的威胁和困难,他临危不惧,坚持原则,勇往直前。

   为此,不少个节假日,他主动放弃在家休息的时间,带头工作在卫生监督执法的第一线。为此,他勇于创新,不断探索卫生监督执法新模式,提出了一系列便利于百姓的服务措施。近年来,他本人被评为“全国优秀监督员”并多次被评为“全省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先进个人”、“全省卫生工作先进个人。”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8年健康卫士优秀事迹材料十五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181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