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关于书香活动主题征文范文大全

关于书香活动主题征文范文大全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4 10:03:34 | 移动端:关于书香活动主题征文范文大全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关于书香活动主题征文范文大全,有需要的小伙伴一起来参考一下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下面大家参考!

【一】

古人读书爱在书中夹些香草,乃有书香;油墨之味,亦是书香。

书对我而言,犹如空气,无处不在,而我,时时刻刻都需要他。

自童年开始,我便明白,当肚子饿了的时候找食物吃,眼睛饿了便要找书看,我的双眸时刻都处于饥饿状态,只要一书在手,我便有了快乐,有了满足。

小时候,我喜欢在书的海洋里遨游,闻着淡淡的书香,时光悄悄的走过,我在书中与孙悟空大战三百回合,与鲁滨逊一齐漂流,跟卖火柴的小女孩一齐哭,随F4一齐笑,书香成为我童年记忆中最完美的香味。作文

长大后,我依旧喜欢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世界史》让我识天地之广,晓人生之道,《三国演义》让我洞察世事,了悟人生百态,,我懂得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伴着淡淡的书香,我有了精神的巢穴。

当我悠闲的时候,书香便如蚁附膻,我拿起书,即有了蚕吞桑口的快乐,便发现,屋子里每一点空隙,都漂着一缕一缕的书香,视线所视之处,都有书,高高低低的叠着,密密麻麻地堆着,疏疏散散的放着,整整齐齐的排列着,疏和屋子你侬我侬,成为了一个圆的整体,看着这些亲密的伙伴,我变得蚕吞桑口,慢慢的细嚼,伴着淡淡的书香,我有了生命的禅床。作文

书香书香,是咀嚼出的香味,是消化后吸收的回味,书香,亦是生命永久的香味,书在左右,有书闲手翻翻,有时倾心细读,有时一笑而过,有时反复品读,芬芳盈口,满心余香,所得的都是生命的真意趣,大滋味。

以书增智慧,以书育人格,人生便愈加丰富,充实。我愿书香永伴左右。

【二】

在一本书上读到:“书是流消的血液,书是灵动的生命,书是无尽的源泉。”不错的,书,使人感到的是智慧,幸福,释放,宁静,热情……

有的书,像甜甜的糖果,谁都想“吃”。但有的书却像咖啡巧克力,刚开始的时候,苦;之后,一股清香;最后越来越香,从心中涌出一股甜味。

在书中,我有读的兴起,拍案叫绝的愉悦,在书的海洋中,我来回穿梭,来回游泳,感受着名人对我的熏陶,闻着书中散发的淡淡幽香,是我心旷神怡,也学到了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决心。

或许,有很多人会问:人为什么要读书?如果没有书,世界会怎样?回望巍巍中华五千年,有多少文人对书籍情有独钟,对于读书,他们又有多么热烈的情怀?作文

读书当如此,在深阅读中,永远都能感知文化的魅力,永远忘不了古人隔着千年时空,传来的阵阵书香。惟有深阅读,才能带来心灵的涤荡。

因为文化的深度,不会选取所谓的时髦;因为阵阵书香,才会选取细细品味!就像清茶,入口苦涩,回味却甘甜,因为那是跨越了时空留下的记忆。作文

有人说过:“读书,乃养气也。”好书,都是有香气的,仔细品,便能体味到这般香味,将它吸入五脏六腑之中,不仅仅把废气除了,心灵也被洞洗了一遍,身心仿佛都浸染在这股香气之中,精神亦为之一振。如此这般说来,我们也应当读好书,养好气,周遭都浸染于书香溢之中,让它熏陶我们的思想,熏陶我们的心灵,熏陶我们的精神!

暖暖的阳光下,淡淡的茶香中,我仿佛看到一阵阵的香气从中飘散出来,越来越远,回旋飘转,亘古不散……

【三】

书是阶梯,更上一层楼;书是面包,给人精神上的养料;书是药,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如水,滋润你的心田;读书如火,点亮你的希望;读书如翅膀,帮助你遨游天宇。阅读优秀的书,可以助人圆梦。

我想每个人都有梦想,都想要取得成功,想要为社会做出贡献。要做到这些,就必须有足够的知识,而想拥有知识就要与书交流。世界上有无数本书。每一本书,都有一个奇特美丽的世界,都有许多助人圆梦的领域。读书的领域时常会增长人的知识。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时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美的语言,我会记住它,并学会运用它,这是一种知识的积累;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时常会遇到许多排比出彩的句子,我会记在心里,这是一种知识的积累。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时常会看见结构优美的文章,我会学习它并运用它,这也是一种知识的积累。梦想是船只,读书是船帆,它推动着梦想前进;梦想是曲子,读书是伴奏,它帮助梦想更好。

读书是一种增长知识的途径,也是一种提高修养的过程。读书也是一种提高修养的过程。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读到作家们对修养认识,我会从他们的作品中提取出一些道理,记得一本书上讲过,一个有修养的人,在圆梦路 1

上总是走得稳重一点,轻松一点。 在圆梦之路,我们不仅要有知识,有修养,也要有丰富的情感。我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丰富的情感,那他的知识应该没那么多,修养应该没有那么高。因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他一定善于观察,积极动脑。丰富的情感,在我们圆梦的路上是举足轻重的,是不可缺少的。

圆梦的途中,要不迷失方向,不动摇,只有读书才做得到。因为,在书中记录了一些人用一生换来的道理,这些道理会使我们一生受益无穷。读书是一盆茂盛的青竹,体现你那渊博的知识;读书是一道绚丽的风景线,展示你自身最高尚的修养;读书是一把打开心灵深处的钥匙,打开你内心最丰富的情感。多读一些好书,可帮助我们在圆梦的路上走得更快!

【四】

书是阶梯,更上一层楼;书是面包,给人精神上的养料;书是药,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如水,滋润你的心田;读书如火,点亮你的希望;读书如翅膀,帮助你遨游天宇。阅读优秀的书,可以助人圆梦。

我想每个人都有梦想,都想要取得成功,想要为社会做出贡献。要做到这些,就必须有足够的知识,而想拥有知识就要与书交流。世界上有无数本书。每一本书,都有一个奇特美丽的世界,都有许多助人圆梦的领域。读书的领域时常会增长人的知识。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时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美的语言,我会记住它,并学会运用它,这是一种知识的积累;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时常会遇到许多排比出彩的句子,我会记在心里,这是一种知识的积累。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时常会看见结构优美的文章,我会学习它并运用它,这也是一种知识的积累。梦想是船只,读书是船帆,它推动着梦想前进;梦想是曲子,读书是伴奏,它帮助梦想更好。

读书是一种增长知识的途径,也是一种提高修养的过程。读书也是一种提高修养的过程。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读到作家们对修养认识,我会从他们的作品中提取出一些道理,记得一本书上讲过,一个有修养的人,在圆梦路 1

上总是走得稳重一点,轻松一点。 在圆梦之路,我们不仅要有知识,有修养,也要有丰富的情感。我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丰富的情感,那他的知识应该没那么多,修养应该没有那么高。因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他一定善于观察,积极动脑。丰富的情感,在我们圆梦的路上是举足轻重的,是不可缺少的。

圆梦的途中,要不迷失方向,不动摇,只有读书才做得到。因为,在书中记录了一些人用一生换来的道理,这些道理会使我们一生受益无穷。读书是一盆茂盛的青竹,体现你那渊博的知识;读书是一道绚丽的风景线,展示你自身最高尚的修养;读书是一把打开心灵深处的钥匙,打开你内心最丰富的情感。多读一些好书,可帮助我们在圆梦的路上走得更快!

【五】

书是阶梯,更上一层楼;书是面包,给人精神上的养料;书是药,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如水,滋润你的心田;读书如火,点亮你的希望;读书如翅膀,帮助你遨游天宇。阅读优秀的书,可以助人圆梦。

我想每个人都有梦想,都想要取得成功,想要为社会做出贡献。要做到这些,就必须有足够的知识,而想拥有知识就要与书交流。世界上有无数本书。每一本书,都有一个奇特美丽的世界,都有许多助人圆梦的领域。读书的领域时常会增长人的知识。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时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美的语言,我会记住它,并学会运用它,这是一种知识的积累;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时常会遇到许多排比出彩的句子,我会记在心里,这是一种知识的积累。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时常会看见结构优美的文章,我会学习它并运用它,这也是一种知识的积累。梦想是船只,读书是船帆,它推动着梦想前进;梦想是曲子,读书是伴奏,它帮助梦想更好。

读书是一种增长知识的途径,也是一种提高修养的过程。读书也是一种提高修养的过程。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读到作家们对修养认识,我会从他们的作品中提取出一些道理,记得一本书上讲过,一个有修养的人,在圆梦路 1

上总是走得稳重一点,轻松一点。 在圆梦之路,我们不仅要有知识,有修养,也要有丰富的情感。我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丰富的情感,那他的知识应该没那么多,修养应该没有那么高。因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他一定善于观察,积极动脑。丰富的情感,在我们圆梦的路上是举足轻重的,是不可缺少的。

圆梦的途中,要不迷失方向,不动摇,只有读书才做得到。因为,在书中记录了一些人用一生换来的道理,这些道理会使我们一生受益无穷。读书是一盆茂盛的青竹,体现你那渊博的知识;读书是一道绚丽的风景线,展示你自身最高尚的修养;读书是一把打开心灵深处的钥匙,打开你内心最丰富的情感。多读一些好书,可帮助我们在圆梦的路上走得更快!

【六】

初时看书名,倒是让我惊讶了一番。

《隔壁的中国人》,“隔壁”这样亲热而自然的字眼,被一位日本人用来形容自己,即使知道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内山完造先生,我难免有些意外——毕竟是位日本人啊。

我就是抱着一丝复杂的心情,去跟内山先生《隔壁的中国人》书中的描述对号入座。

内山先生不可不说是个中国通,我想他学会的在中国最好的生存之道就是永远不要以为中国人是会虚心接受批评的民族。日本人的笔法特点鲜明之一即是其平淡和不加修饰。然而在先生的书中,褒扬之辞可遍地俯拾。先生是睿智的,善良的,通晓人情世故的。说到最难以描述的人性和民族性时,先生也是谨慎地一笔带过,“在日本,个人不可信,但是可以信任政府和国家。在中国则正好相反。

多么令人汗颜!

作为中国人,我被先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极大的智慧折服了。他在书里描述了大和民族的劣根性,“如果将故事(《桃太郎》)看成对战争的歌颂,整个故事就是在宣扬军国主义。”人们对自己的民族总是能毫不留情地说出最令人心痛的结论。作为旁观者的先生,一定是比我们更理性更明白的。

先生没有说出来,只因说出来之后也不大用得到吧。

先生写《隔壁的中国人》,是想写隔壁,还是中国人,看完书的最后一页,我才恍然,先生只不过要记几篇日记罢了。他写写生活,看过的风景,尝过的美食,遇到的一些人,明白的一些道理。我们自己紧张兮兮地在书里找寻着蛛丝马迹,探寻民族和历史这样沉重的问题,于先生,并没有在十分在意啊。

住在隔壁,是一种微妙而复杂的关系。隔壁的邻居可能听的到你家里每一句争吵,出门难免要碰头打招呼,遇到好事坏事或许他都是第一个知道。隔壁的人家里吵的不可开交,那也是不好意思去劝个究竟的。若是因了自己的关系,便更加要歉疚万分,说尽好话。隔壁的人家里欣欣向荣,自己也只能道一声恭喜,奉承几句。

自己回到家,该骂小孩子还是要骂,该喝茶看电视还是喝茶看电视,隔壁,终究不是自己的。

故而,我想在先生的书里看到些淋漓尽致的格言,还是幼稚了。与日本人的比较,我们做的太多了。一提起,便紧绷起脆弱敏感的神经。想象着先生这样人,应该终究有些不同。

事实上,先生只是爱着一种文化,爱着一种生活。先生长久以来爱着的中国,一定是他心中的净土。如果说先生的停留是出自他对我们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那是我们把事情弄的复杂了。我们应当对自己的民族、地域的美充满信心,因为这样一种美,能够跨越战争,跨越种族,跨越纷扰,永远使先生和我们在一起。先生的包容和纯洁,深藏心中,也流露在笔下。

我仿佛听到先生只是微笑着打了声招呼,嗨,隔壁的中国人。

【七】

2016年5月,《巨人的陨落》中文版问世。作为肯·福莱特“世纪三部曲”的第一部,这部将近60万字的三卷本历史小说从1xx11年写到1xx24年,内容囊括一战、俄国革命、二战、冷战、女权运动、民权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在长达四十二章的篇幅中,肯·福莱特将虚构的人物与真实的历史穿插叙述,从威尔士矿工出身的姐弟、威尔士贵族兄妹,写到美国白宫的年轻助理、痴情的德国情报官、俄罗斯的孤儿兄弟。战争与历史不再冷酷无情,而是和每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

福莱特是一位严肃的小说家,他书写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展现一段激动人心的历史,挖掘出空洞抽象的历史名词背后的血与肉。为了力求每个细节的准确,他雇来8位历史学家校勘书中的史实错误。他的原则是:“要么某一场景真实发生过,或者有可能发生;要么某些话真正说过,或者有可能说。如果我发现有某种原因让某种场景不可能真正发生,或不可能说出某些话——例如某个人物当时处在另一个国家,我便将其略去。”

肯·福莱特(Ken Follett,1xx4xx-),当代大师级惊悚小说作家。1xx4xx年7月5日出生于英国威尔士加的夫,先后在哈罗·威尔德语法学校和普尔工学院学习,1xx67年进入伦敦大学学院学习哲学。代表作《针眼》《圣殿春秋》等。 摄影师/Olivier

Favre

或许,正是认真和严谨的写作态度,加上娴熟的历史写作,让读者沉浸在福莱特笔下人物的命运和情绪之中,也让这部书成了名副其实的全球畅销书。2010年xx月,《巨人的陨落》英文原著初版上市后,登上《纽约时报》小说畅销榜第一名,20xx年xx月再版,再次荣登《纽约时报》小说畅销榜第一名。在欧美上市仅十周销量即突破200万册。《巨人的陨落》的美国出版人、企鹅出版集团总裁布莱恩·塔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本大书的爆红让他万分感慨:全世界都流行轻阅读,“即短篇、轻小说、140个字,似乎成为了大众阅读的标配,这本大书反其道而行之,里面几乎每一页都有故事发生”。

2016年5月《巨人的陨落》中文版问世,不到两个月销量突破十万册,网上好评如潮。作家马伯庸评价说:“《巨人的陨落》以小言大,见微知著,我们阅读的是几簇浪花的起伏,却能感受到大海的深邃与广博,能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上海读客图书编辑、《巨人的陨落》的责编闵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一个真正伟大的故事,是不存在任何阅读障碍的,是可以引发绝大多数人的共鸣的。我们不应该小瞧了中国的图书市场,更不应该小瞧中国读者的阅读能力。《巨人的陨落》的畅销已经证明‘碎片化阅读’只是一个伪命题。”

如今,中国图书市场上的历史类书籍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逻辑严密、论证严谨的“学院派”历史写作,一类是以调侃、娱乐大众为主要目标的“民间”历史写作。这两类历史写作水火不容,区隔出两类历史书的读者:以学习和研究历史为目的的读者,以及以轻松阅读为目的的读者。

而《巨人的陨落》的出现,恰好弥合了两者之间的鸿沟,以写小说的方式展现历史,以历史中真实的人和事丰富小说。这部小说的畅销,印证了福莱特非虚构历史写作方式的成功,也为我们的历史写作和阅读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范本。

按照以往的经验,畅销意味着迎合大众,通过博人眼球的包装和文案,轻松甚至娱乐气息浓厚的写作方式,获得关注和销量。形式高于内容,成为产业的文学以及成为明星的作家,让“畅销书”一词失去了它本来的权威,成为这个时代畸形的附属品。

肯·福莱特这样期待自己的作品:“我的小说就像一扇窗,读者不是在看窗,而是从这扇窗里看风景。我希望我书里的字都是透明的,读者忘记我的写作特征,专注于感受情节。”

【八】

能够在文学上也获得成功的幻想或科幻小说着实难寻,无疑应当被视为珍宝——霍桑的《胎记》窜入我的脑海,H.G.威尔斯的《时光机器》,还有卡雷尔·恰佩克的一些故事。而要是一个人欢欣鼓舞地打量这份薄薄的精选名录,他会补充性地想到伟大的幻想家卡夫卡,或者甚至想到贝克特,也许令人产生一丝惊讶的是,这两位作家的影响会笼罩在石黑一雄的小说《别让我走》之上。那么博尔赫斯呢?他是那么推崇威尔斯。或者果戈理的《鼻子》?或者《双重人格》?或者《蝇王》?一个必须给卡夫卡贝克特还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留出位置的流派也许就不再是一个流派,而仅仅是对成功写作的一条评定;特别是,这种方式结合了幻想和现实主义,以致我们无法将二者分开、又让寓言在叙事本体中变得无法分割。

平凡地叙事,极其平常地展开,《别让我走》是这样一本幻想小说,它的幻想元素被压在平庸的土壤里喘不过气,又是那么从容地脚踏实地,这样的效果不仅是让幻想小说显得可信或逼真,而且是造就了真正的入侵幻想小说,一边绽放着它的离奇古怪一边声称它只是寻常。鉴于石黑一雄的小说摆明了是关于克隆,所以实际上这是一本时间点设置于当下的科幻小说,在这种形式下失败几乎是压倒性击败成功的,因此他成功地写下这么一部同时兼具逻辑完善、实验精神和人文触动的作品,几乎是一个奇迹。

《别让我走》(译林出版社2011年xx月版,新版译名为《莫失莫忘》,将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别让我走》的叙事由一个名叫凯西的女人来讲述,平淡得令人痛苦。它是如此开篇:“我叫凯西·H。今年三十岁,已经当了十一年护理员。”这种纯朴精细的音调维持了差不多三百页。凯西的故事是关于她工作的一所地处英国乡村私立寄宿学校——赫尔山,主要人物是两个密友,鲁斯和汤米。很明显,尽管小说设定在20世纪xx0年代末,但对于我们来说,这个世界似曾相识。凯西发明了一个称呼,“捐赠者”(她现在的护理员工作包括照料这些捐赠者);在她的追忆中这所学校似乎没有老师,只有监护人。这些监护人看起来就像是你我这样的普通人——他们被学生们称作“正常人”。但是他们照顾的孩子们并不正常:比如说这些女孩子,她们一辈子都无法生育,以及所有的学生似乎是注定的不能在毕业之后选择普通人生,他们会成为“捐赠者”,然后过上一段短暂地被高度控制的成人生活。

写给这本优秀小说的众多书评,大多倾向于强调阅读该书过程中读者会获得过早的情节揭晓;然而石黑一雄一如既往地着迷于云山雾罩的长线解释。对这部精致自洽的小说来说,这些孩子是谁以及他们在现代社会里的功能如何这个问题,作者从来无意深深掩藏。就算我们没有在更早点儿的时候读出个所以然来,在大概一百来页的地方我们也能意识到赫尔山是一所全是克隆孩子的学校,这些孩子被创造出来,是为了向普通的非克隆英国居民提供捐赠用的一流器官。当这些孩子十六岁的时候,他们就会离开赫尔山,在一个中间机构里待上一段时日,而后会被传召。所有人一开始都会先被选作护理员,任务是照顾一个签约的捐献者;有一些人比如鲁斯和汤米,将会迅速地被要求捐献,摘掉的可能是一个肾脏也可能是一个肺。到了第四次捐献,他们的任务就完成了;死期也到了。

显然,石黑一雄想要把我们接收的这个恐怖信息的效果放大,不过是因为他的真正兴趣不是我们发现了什么,而是他的小说人物发现了什么,以及这样的发现会怎样影响他们。他想要我们在他们的无知里懵懂,而不是在我们自己的无知里。赫尔山的孩子们生活在一个被保护的环境里。他们知道自己与众不同,但是他们的保护者对有何不同秘而不宣。渐渐地,孩子们把某些保护者泄露出的蛛丝马迹拼凑起来,迅速萌生出了关于他们命运的完整图样。当他们离开学校的时候,他们已经知道了最主要的那些事实。那么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可能意味着他要知道哪些呢?这辈子都不可能有自己的孩子,或者找一份有意义的工作,或者走进成人世界?这些孩子会怎么理解他们被缩写的人生的意义,他们残缺的脚本的意义?

这本书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和石黑一雄对赫尔山这个世界的描写手法有关,他描绘着这个世界的正常一面,甚至是平庸冗长的样子,然后往其中插进恐惧的冰凌。赫尔山就像其他任何一所学校,如果这些孩子觉得自己与众不同,那么他们也只不过像是那些快乐的自视甚高的私人学校里的特权学生一样。这本书的前三分之一记录了平常学生们的小打小闹、玩笑、嫉妒。凯西明显是爱上了汤米,一个叛逆男孩儿;但是汤米选了鲁斯,后者在对于自己最好的朋友凯西的感情上令人错愕地转变无常。在鲁斯和凯西之间,有很多描写学校生活的小说电影里很熟悉的激烈冲突戏码。

站在石黑一雄的角度来说,因为他的小说几乎完全是以一种被纳博科夫称为“淡金色散文”的写法铺就,因此凯西苍白的叙述给他带来了可预见的风险。凯西的措辞轻松随意,总是说些白话俗语。一位老师“失去了她的理智”;一个雨天“倾盆而下”;学生们要是陷入麻烦了便是“自找的”;学生们发生了性事是“做了”。她非常爱用“蠢”(daft)这个特别英国的词,还喜欢用模模糊糊的强调语式——“我不知道在你们那儿是怎么样,但是在赫尔山,监护员对抽烟是非常严格的。”石黑一雄总是享受耍口技似地模拟出单调的英式语调:《长日留痕》里稳重的男管家,《未得慰藉的人》里讲话如同格伦·巴克斯特冷静得可怕的图注似的叙事者;《上海孤儿》里的叙述者,他精巧规整的英文像是安东尼·鲍威尔的翻版。凯西的语调像是一个不怎么机灵的大学新生写的说明文作业;它把石黑一雄在克制情感方面的兴趣推向了极致:

我们在这座房子背面的底层的5号教室里等待开课。5号教室是最小的一间,在那样一个冬天早晨,大大的暖气片热了起来,蒸汽爬上窗户,屋里就变得非常憋闷,屋子显得格外地小了。或许我有点夸张,但是我脑子里记得的场景就是一整个班全都挤在那间教室里,学生们真的是叠罗汉一样互相挨在别人身上。

这个语调是那样无动于衷,它所说的日常发现是那样平庸无奇,以至于读者对石黑一雄这异想天开的勇气产生一种目瞪口呆的赞叹:可以想象他在一天的写作之后走下楼来,对着太太欢欣鼓舞地宣称,“我做到了!我搞定了遗失的几何图形组那场戏!明天我要写完经典小测验那一场。”

但是凯西有那么一点儿焦虑地、想引人注意地表现得讨好,尤其她对着读者说话时那种预设读者会和她一样的殷勤的习惯——我不知道在你们那儿怎么样,但是在赫尔山……——有一种脆弱的哀婉。她想要成为我们当中的一个,而在某些方面她假设她就是。正是这些孩子的阴郁、他们叛逆性格的缺席、甚至好奇心的匮乏,成了这部小说幻想的基石。他们看起来从没有想过逃离自己的学校,抛开他们终将过上的被规定好的生活。对他们是谁、为什么他们被创造出来的彻底理解使他们伤心难过,然而却只是顺从。这就是他们一直以来知道的唯一事实,并且他们事实上就是习惯的造物。每当恐怖旧事浮现出来,石黑一雄便将这种平庸无奇频繁地摇撼起来。比如说,孩子们的画作每个月会被一个我们只知道她叫“夫人”的女人收集起来,然后从学校拿去一个画廊。(之后我们会得知这是意图考察这些孩子是否有精神灵魂。)鲁斯感觉夫人对孩子们感到害怕甚至是厌恶,于是他们决定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在某天把夫人团团围住观察她的反应:他们猜对了。

我现在还能想见,她像是被吓了一跳似的战栗,那种真正的战栗,仿佛我们当中的谁会突然碰到她。纵使我们继续往前走,我们还是能感觉得到;就好像我们是从阳光里径直一下子进了荫凉地。鲁斯说得对:夫人害怕我们。但是她那种怕,就像是有些人害怕蜘蛛一样。我们还没法儿接受这个事实。从来没有想过我们自己在被别人当作蜘蛛的时候,会是怎么样的感觉。

凯西接着又说,你头一回从另一个人眼中瞥见自己是什么样子,那是一个冷冰冰的时刻。就好比走过一面你人生过去每一天都要走过的镜子,然后突然它给你看了些没见过的东西,一些烦心的奇怪的东西。在为小说贡献了书名的另一章,凯西回忆起自己迷上的一首名叫《别让我走》的歌曲。她会一遍又一遍地播放这首歌:

我就是专等着那一句,宝贝,宝贝,别让我走……在我的想象里,会有那么一个女人,她得知自己不能生小孩儿,而她终其一生都那么那么想拥有自己的孩子。然后出现了某种奇迹,她得到了一个孩子,然后她紧紧抱着这个婴儿来回走着,嘴里唱着“宝贝,别让我走……”主要是因为她太高兴了,但也因为她还是那么害怕有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她的宝贝可能会生病或者被从她身边带走。那会儿我就明白这么想是不对的,因为这么理解跟其他歌词搭配不上。但那又关我什么事呢。

任何一个年轻姑娘都有可能去错解歌里的某句歌词,以上就是这样尖锐的一幕;并且它也必然被笼罩在这个姑娘的人生真相的投影里。有一天,凯西抱着枕头一个人独自跳舞,反反复复唱着这首歌:“噢宝贝,宝贝,别让我走。”她抬起头来,夫人立在门廊望着她:“而奇怪的是,她正在流泪……她只是仍然站在那里,呜咽啜泣……”

凯西、汤米和鲁斯最终离开了赫尔山,被安排住在一个叫乡间别墅的地方,他们在那里获得了多得多的自由,还和一群年纪大一些的少年们玩儿到了一起。但是这是一份他们几乎没怎么享用到的自由。他们借了辆车,开着它在诺福克穿行。在某次去往海边小镇克洛莫的路途上,这三个好朋友确信他们看到了被他们称作鲁斯的“可能(possible)”的人:

因为我们每一个都是从一个常人的某个部分复制而来,所以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在远离此地的某处,一定存在着一个原型,过着他或她的生活。这就意味着,至少在理论上,你有可能找到你从之而来的那个原型。而这也正是为什么当你在这些城镇、购物中心、车站咖啡馆间游荡——你会放眼四望,寻找那种“可能”——那些可能是你和你朋友们的原型的人们。

三个人跟在他们觉得是鲁斯的那个“可能”或说原型后头。然而他们观察她越久,她看起来同鲁斯就越不相像,盯梢带来的兴奋也消失了。没曾想到鲁斯那么明显地表现出了深深的失望。她苦涩地脱口而出:

他们永远、永远不会选到那种女人的……我们心里都明白的。我们只是垃圾货的复制品。瘾君子、站街女、酒鬼、流浪汉、蹲大牢的,都有可能,只要还没精神失常。这些才是我们的来处……像刚刚那样一个女人?别想了……要是你们想找另一个我,要是你们想找,那就该往贫民窟去找。往垃圾箱找。去公共场所看看,那才是能找到我们从哪里来的地方。

整个这一段情节证实了本书的写作之所以达成了奇怪的成功的原因:它将自己的科幻小说叙事穿插在真实世界的肋骨缝之间,让它呼吸吐出令人恐惧的可能性,继而再将科幻小说转向调回安置在人类身上,令其在恐怖的同时流露出平凡的感人气息。

鲁斯和汤米分了手,凯西成为护理员,汤米变成捐赠者,凯西取代鲁斯的位置成了汤米的恋人,这是她不得已而为之的,而小说的篇名则因种种预兆于此时开始震颤摇撼,因为我们知道汤米已经完成了三次捐赠,因此现在是死前最后一次手术了。小说因说教式结局而有所削弱,在这方面,威尔斯或赫胥黎引领的风格比博尔赫斯的拥有更大市场。凯西和汤米设法找到了前护理员艾米莉小姐还有“夫人”,对于自己曾对这对克隆恋人的作为,两位上了年纪的女士向他们致以了歉意,并声称她们从来都是发自内心地想让孩子们获得最好的照料,想借此让自己免去罪责。“夫人”向凯西坦言,多年以前当她看到那个小姑娘轻声唱起那首歌,她之所以哭泣是因为明知“一个新世界将迅疾到来。更科学,更高效,是的。给老病种们更多治愈。非常好。但那是一个尖刻、残酷的世界。而我看到一个小姑娘,她的眼睛紧紧闭着,把旧世界紧抱怀中,一个她心里明白留不住的世界,她抱着它祈求,别让我走。”

这部小说其实无须如此布道,一方面因为它已经把自己传达出的恐怖做了非常有效的戏剧化处理,另一方面当然是因为制造人类克隆生物的原因本身实在无须再做控诉。本书在此处摇摇欲坠险些变身论文。但尽管《别让我走》无疑对克隆做了大力鞭挞,可也并不足以给那些言必称保卫“生命之文化”的保守或宗教人士带来太多终极安慰。因为它最具力量之处乃是它最讽刺之时,而其讽刺的力量来源于它所绘制的正常人类生活图景,实际上这幅图景表现的是一种死亡的文化。也就是说,石黑一雄这本书最妙的地方,是当他通过邀请我们思考克隆生命的无意义,迫使我们去思考我们自己的无意义的时候。这便是当凯西想吸引我们注意时所说的“我不知道在你们那儿是怎么样,但是在赫尔山……”这样的句子生出双向意义的时候。如果我们自己其实要比最初想象的更像汤米和凯西呢?克隆孩子们为他们完全无意义的人生在学校里受教育,无意义是因为他们将会在读懂成人世界之前先行死去。他们所做的每一桩事情都浸入无意义之中,因为那死亡的大池子在前方等着他们。他们主宰着自己的个性并且似乎也享受这些个性(他们恋爱,他们上床,他们阅读乔治·艾略特),但这样的个性不过是海市蜃楼,不过是对自由的拙劣模仿。他们的人生早已预先写好,用《公祷书》里的话说,他们是“被限制被监视”的。他们的自由是一点小小的花边褶子,他们的人生却是一块密实缝好的巨幅布匹。

开始读这本小说的时候,我们对他们与我们的不同深感惊恐,却在认真思索他们与己的相似点中阖上书页。说到底,遗传为我们写好了命运的大多段落;就算我们足够幸运,不至像赫尔山的孩子们那般在剥夺丧失中开始人生,死亡仍会很快就将我们变作孤儿。不相信上帝,没有超自然的偶像和依傍,何不把我们的人生当作某种审判,死亡审判?就算有上帝又如何?噢,神已经数算你国的年日到此完毕:不论怎样答案都已写在墙上。像赫尔山的孩子们一样,知道此生将在二十五岁或别的什么时候终结,似乎是夺去了人生全部的滋味与目标。但我们为什么要坚持相信七十岁或八十、九十岁去世就一定会收获人生的全部滋味与目标?当一长一短两段人生获得的意义相差无几时,为何短命就必然要被认为充满遗憾?生命之文化从这些窄窗望出去并非什么了不得的事情。石黑一雄的小说没必要对克隆一事说教,因为它已经对此做出了讽刺。最值得称许的是,这部小说的讽刺疏而不漏,意图的引出举重若轻。这一点上让人联想起卡夫卡来(石黑一雄《未得慰藉的人》中明确地受其影响),还有贝克特,后者笔下的哈姆在《终局》之中大声喊道:“用用脑子,你能不能,用用你的脑子,你在大地上,这事儿没救。”这片大地被哈代的苔丝唤作一颗毁灭的星,而哈代则在自己的诗《死亡时》里再次用毁灭形容它:

这疾驰的生命——短暂的毁灭

就要走了                                  

当我重返我从前那个合适的

浩瀚之中的地方

所以,这本奇妙的、有着出人意料的暗示效果同时又纤弱温柔的小说,在最后的最后,用一种令人恐惧的忠诚催促着我们,把凯西那句天真至极的祈求寄还给她:“我不知道你们那儿怎么样,但在这里这疾驰的生命……”

【九】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xx周年,首部全景展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历史地位及其贡献的八集大型纪录片《东方主战场》8月25日起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阎晶明在该片播出第六集后点评说,抗战于是不仅只是战场上的比拼,更是文化上的抵抗。《东方主战场》对民族危难时刻中华文化艰难传承、抗战文化如火如荼作了生动描述。这在“战争片”里是一种具有高度自觉意识的创作。

作为全面表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程的纪录片,《东方主战场》第六集“民族血脉”一集的篇幅,对民族危难时刻中华文化艰难传承、抗战文化如火如荼作了生动描述。这在“战争片”里还是一种具有高度自觉意识的创作。

抗战首先是一场残酷的战争,但战争所要争夺的根本和支撑作战者的力量,是文化。本集对此作了令人深省的叙述。日本侵略者绝不满足于物质财富的掠夺,他们同时也企图在文化上“消灭”中国,在伪洲国实施赤裸裸的奴化教育,希望通过强化日语教育、灌输日本文化、“归顺”日本天皇而达到使中国人“皇民化”的目的。抗战于是不仅只是战场上的比拼,更是文化上的抵抗。本集中对于西南联大、西北联大在艰难条件下的努力迁徙、中国知识分子坚守中华文化的根脉,弘扬、传播中华文化的自觉,都做了具体可感的表现。一段时期以来,人们将这次中国现代教育转移视作名人轶事频出的传奇,但它的背后其实是一场民族文化的艰苦保存和正义坚持,是对日本军国主义用飞机大炮毁我中华文明的顽强抵抗,是一次文化长征,也是一种文明传播的过程。这样的叙述,深化了战争较量的根本要求,丰富了民族独立的文化内涵,对这场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来说,抵制和反抗文化上的奴化,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明血脉,是每一个有识之士自觉担当起的战时责任。

抗战自身也培育和发展出战争时期的革命和进步文化。这种文化既是民族文化的现代性传承,更为其注入了现代战争状态下的新内涵,既是战时文化宣传和鼓励的手段,又对战后文化建设与发展发挥着启迪性作用。战争时期的革命进步文化,既有革命家们的政治主张和时代要求,也有文艺家们创作的具有精神鼓舞性和艺术感染力的文艺作品。本集当中,以充分的论述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抗战时期革命圣地延安创造的抗战文化,呈现了延安文艺生动、丰富的场景和内容。本集选用了十一首抗战歌曲(包括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的两段京剧)。《黄河大合唱》震人心魄的穿透力,《义勇军进行曲》令人奋起的主旋律,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对《义勇军进行曲》的使用更是别具匠心。在有限的篇幅里,竟然呈现了三个不同版本。从《风云儿女》的主题歌,到美国歌唱家保罗·罗伯逊的演唱,再到现代合唱版本,历史的流程清晰可见,更凸现了抗战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自觉走向大众的作家艺术家,深受人民喜爱的大众文艺作品,抗战文化对民族觉醒发挥的重要作用,抗战文艺激发群众爱国主义热情的独特力量,都是本集中具有启示价值的内容。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作为具有五千年文明血脉的民族,中国的抗战一定同时也是一场文化的较量,一次文化的自觉,一种民族精神的彰显,一种抗战文艺的弘扬。主动地、充分地将文化、教育、文艺的内容契合到战争叙事当中,对战争历史和战争内涵进行更加深入的剖析与辩证,在战争题材的纪录片创作中,《东方主战场》体现出成熟的创作理念。

【十】

这两天在家翻阅《日本文化史》,商务印书馆1xxxx2年出版,作者是家永三郎。读前言,才知道本书在日本曾经是一再重印,很受读者欢迎,可见我对这样的好书是漏翻拣、漏阅读。

这本书我读后的感觉是写得实在是好。前几天我还读过一本《日本书法史》,也是一位日本人写的,读后感觉其写法僵化,观点庸俗,没有可启发人的东西,我对于这样的书,合上书后也只能说是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说《日本文化史》好,其依据,一是文字好;二是读起来轻松,虽是学术类书,但没有学术的架子;三是给人启发,这是最重要的一条,有启发才会有收获,才会产生想法。

日本在1868年发生了资产阶级改革运动明治维新,其主要就是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破除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权。那么对这段历史变革家永三郎是怎么样看的呢?家永三郎认为:“日本之所以开始走上资本主义化的道路,是因为国内生产力的发展已告成熟,接近到了必须突破封建社会框框的阶段,而不是仅仅取决于幕僚或明治政府的政治口号。”我为什么非常关心这句话,因为它透露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就是明治维新并不像从历史教科书看到的那样,上层号召、下层革命就改革成功,而是生产力的发展已达到改革的条件,没有这个条件做基础,社会的变革就达不到变革的效果。我们有些改革的鼓吹者总想人为地去改造社会,历史告诉我们,人为改造社会结果是主观意识的改造,其社会本质是换汤不换药,中外都是如此。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人以为的资本主义的标志之一,是理性主义在民众中的普及,日本人认为这是科学文明,但是他们也在检讨他们实际上还没有完全做到这一点。家永三郎就说:“理性的思想方法远远没有支配多数国民的生活,倒是迷信和非科学的想法占了优势,看病找方士,搬家讲究方位,举行仪式要预卜日子的吉凶,这些习惯始终没有绝迹。即使说科学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这一点,是江户时代对洋学知识的应用等等所无法比拟的,但在科学精神的国民化这一点上,可以说仍然极不充分。”家永三郎的这一见解在我看来真是说到了日本文化的痛处,一场变革好像国变民变,但也只是表面的现象变了,骨子里面的东西并未完全变,可见要想彻底改变国民性是难上加难。日本有记载的历史比中国短多了,它的文化根基也比中国差得很远,我们看当时的日本变化都如此难,庞大的一个中国现在要是去变那就更是难事。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用《周易》算命、算风水的这些东西不是又卷土重来了吗?当然这重来并不能简单说是复辟,是人们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人生价值观的诸多反映。

在这本书里家永三郎还谈到日本当时的资产结构问题,他写道:“毫不奇怪,在强调‘国体’权威和鼓吹军国主义的刺激下推行的近代化,产生了与先进近代社会迥异的结果。在日本,并不是依靠本该是近代文化代表的近代资产阶级的自发壮大来积累民间资本,而是由政府的保护、扶持下他律性地培植起来的特权资产阶级充当了资本主义的代表,因而又使得资产阶级民主和个人主义未能充分发展。”看了这些不禁让我们想起当今中国的一些大企业,也是在政府的保护和扶持下壮大起来的,这跟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有相近之处。国家资本的壮大,私人资本的缩小,它不利于社会发展的一面就是个人自由的空间在缩小。我很佩服家永三郎论述文化时,触角涉及到政治和经济,这说明他的眼界开阔,学识广博,看问题很全面、很辩证。仅就文化而谈文化,往往有一定的狭隘性和局限性。

下面我们再谈一谈家永三郎对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文化的论述。他认为在明治维新时代,“文艺作者也是自甘称为‘戏作者’,不以迎合读者的兴趣为耻,所以像古代的物语作者和元禄时代的文豪们一样,也缺少直面人生、倾注内心热情从事创作的认真严肃态度。他们虽然在不受儒教的伪善道德束缚、肯定恋爱和性欲、正视活生生的人情方面,表现了儒学家所没有的现实精神;但是,也不可忽视:他们并不是在与封建的正统道德决裂的基础上采取这种态度的,而是具有如下倾向:表面上迎合封建道德,就像以竹接木似打着‘劝善惩恶’的幌子以避免受到压制。如果说既无高深的思想,又缺乏正视现实的勇气,那么,堕落到猎奇的趋向,自然就是难以避免的结果。在读本、草双纸、歌舞伎等中,之所以不能不给人留下一种印象,即:它们都竭力罗列出残暴的杀人、毒辣的阴谋诡计、奇形怪状的妖魔鬼怪、露骨的男女做爱场面等,以此刺激读者或观众的末梢神经,就是因为这个缘故。”这就是在经济大潮下的艺术家们的追求,回头看看日本的当初,再看看眼下的中国,恐怕又和我们有许多近似之处,这并不奇怪,都是在钱的诱惑下生存,在钱的指使下改变生活条件,所以钱指向哪里,那些“天才”“伟大”的艺术家们就去向哪里,观众喜欢什么我就演什么,就不足为怪了。至于艺术家们留下的作品称得上称不上伟大,要另当别论。家永三郎在书中还对《浮世澡堂》、《浮世理发店》加以了肯定。这两本书周作人译过,在《知堂回想录》中,他认为这两本书译得比较满意。家永三郎认为这两本书“生动地写出了聚集在澡堂或理发店的市井男女老少的对话,令人感到就像亲眼看到了当时庶民社会的气氛”。可见,那些好的作品,在有思想的人眼里,强调的还是“真实”二字。

明治维新并不意味着学术自由化,家永三郎写道:“凡是对天皇制、国家主义、军国主义持批判态度的学问,研究和发表的自由都受到了限制。1xx20年(大正九年),森户辰男发表文章介绍克鲁泡特金的著作,法院毫不犹豫地给了森户以刑事处分。”明治维新倡导的“文明开化”政策如此看来也并非文明开化,这种非文明恐怕也是日本军国主义所不可缺少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做到彻底的文明看来是很难的事情,政权、财富、文明这三者的博弈实际上是社会动荡的根本原因。

家永三郎的眼光在我看来是深邃加敏锐,看问题入木三分。所以闭门读这样的作者写的书,才会开卷有益。我们不仅能够准确地把握明治维新时日本的文化动态,同时我们还可以借他山之石,攻自己之玉,用日本明治维新时的这面镜子,照一照当代我们的变革,也可以照一照明治维新对后来日本政治、经济的影响,包括它为什么会走向军国主义,为什么经济从繁荣又走向衰败,我们细心地体会、体味、体察,肯定会有不少的收获。

【十一】

文学史中的汪曾祺,以其清丽淡雅、生趣通透、隽永高远的精妙文字,将田园诗风和怀旧温梦的美学风范重树文坛。他以清明上河图般的风景、风情、风俗的画面描摹,成为新时期古典诗意和民间美学的典型文化符号。其文上承京派遗绪,后启寻根回忆和先锋文学思潮,“汪曾祺现象”也因此让跨代研究者说不尽,道不完。王国平的《汪曾祺的味道》是一部充盈着个人生命体验和思想智慧的书话散文随笔集,坚韧的文字内蕴着诗韵,锋芒的思想饱含着温情,丰饶的论说承载着品格。这是一本品读“味道”的解味之书,它入于汪曾祺的文字珠玑,出于广博的群书文化,最终飞扬于高韬而通达的人生境界。

书分多辑。“汪氏画像”一辑,是作者对汪文趣味特征的学术归纳,也是对汪氏为人处世之性情的人文观照。作者读文赏人的路径有意回避了学院腔的呆板生硬,而在信马由缰的侃侃畅聊中,坚守以文字论据和旁征博引来证实对汪氏文本的判断。作者把学术的言说逻辑置换为信手拈来的个人生命体验,他对汪曾祺其人其文的“爱”与“观”的艺术传递打通文本与生活的界限,自如调动着汪氏的文本语言、自我的陈述语言、群书的他者语言、读者的期待语言,引人穿梭于艺术世界与现实情景的时空通道。

“往昔复萌”一辑,是借汪氏故事的质朴情感浸润,反观自我记忆与生活体悟的心灵文字。散文素以见情见性为本,作者对汪文解读阐释的意图,不仅是对语言华冠殿堂的瞻仰、穿行与叹服,且借之走入自己正被湮没的记忆闸门和心灵角落,整理岁月损蚀的过往,打捞沉入时间的物事,审思人世沧桑的禅机。在与汪氏文本的对话中,作者参悟到汪氏精简文字所暗藏的生活智慧,寻觅到被日常经验所消解的本真自我,一个背负着地域、时代和历史普遍性意义的现代生命个体,在汪氏文本的感召下,开启一次次的心性漫游的记忆跋涉。

“纸边畅想”一辑,作者从汪氏文字的吉光片羽中透视国人的生存姿态,提炼民间的生活哲学。在汪文的诸多生活意象铺陈中,作者捕捉到了民间生命“艰涩”与“残酷”的常态,在古今中外的书话穿缀与文本勾连中,民间的生命压抑与自我的生活理路得以共鸣,生活洪流下个人的孱弱无力,以及侥幸之下的欢喜愉悦,言说着观照凡俗人生和世事生活的“悲悯”与“达观”情怀。

“漫说杂谈”一辑,作者穿透汪氏温婉的文字表象,将隐藏在汪文言语深处的暗语锋芒集中收纳,衍生出对传统人文精神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独立传承的深切忧虑。作者从汪文的叙事物象和陈述议题出发,腾挪闪跃于古与今、物与我的各个场域,感受汪氏箴言的现世处境、探幽生活经验的突围之径、开掘精神坚守的生命动力、展示人文精神的艰难存续。无论是对古的缅怀、今的哀憾,还是对美的求索、谬的鞭挞,处处彰显“人本主义”色彩的文化思辨。

“文事把玩”一辑,则重塑出一位坚守中国审美精神的文论大家汪曾祺,但作者对汪氏的文论论断,始终不失自我审美经验和生命哲思。无论对汪氏的艺术论辩,还是对汪氏的文本实践,在肯定其审美先见之时,亦自觉开启自我与前贤的诗学对话,认同、补充、辩驳甚至抵牾的多声部话语共存交织。作者由汪氏的美学观点出发,在自由发散的艺术鉴赏中,古今中外的艺海纵览、知人论世的人情澄明,及至日常生活的艺术诗意,在呈现汪氏文论美学观恒久生命力的同时,作者一次次完成由生活感性经验到系统美学体系的个体建构和确认,对话的共鸣通识也就突破文本理论的范畴,而跃升为富有中国文化内涵的人文精神与生命智慧。

《汪曾祺的味道》将学术论证、个体记忆、知识索引、思想交锋融为一体,是具有强烈实验色彩的跨文体写作。作者操持着活色生香的生活化文字,品读汪氏其人其文,同时也洋溢着属于自己的审美趣味,试图构建一种充满性情之温、诗性之美和理性之智的学术体散文。

【十二】

我并不想给摩罗《中国站起来》这本书扣上一顶民族主义的帽子,虽然民族主义者也会表现出摩罗的这些特征:一些狭隘的政治和社会理念,一种貌似政治正确的爱国情感,一堆充满斗志而缺乏理性的激昂言辞。通常一个民族主义者是很少关注社会正义、自由平等这样一些对民众更为重要的社会与政治议题,而把一切问题简单地归结于外来民族的压制。

我从摩罗《中国站起来》这本书中最早读出的一个词就是“敌意”。对“五四”精神的敌意,对西方文化的敌意,包括对鲁迅、胡适和蔡元培一些文化先驱的敌意。我不知道这份敌意的来源,如果真如摩罗所言中国站起来了,这份敌意更显得没有来由。这种敌意若是发生在外族侵略和威胁,或是国内受其他族群压迫的时代,或许我还能理解。然而发生在这个四处宣扬“大国崛起”的今天,我真的不明白这种愤怒来自何方?只有把自己局限在一种狭隘的思想情感和知识体系中的人才会产生这种愤怒型的清算和革命的意识。

首先摩罗对“五四”精神的理解就非常偏颇。摩罗所指责的胡适,一直反对把“五四”称为启蒙运动,他认为“五四”是中国的一场文艺复兴运动:“由于接触了新世界的科学与民主的文明,使中国的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复活起来。”胡适说:“刮掉其表面,你便会发现,它的构成要素本质上是中国的根柢。”胡适之所以坚称“五四”是文艺复兴,在意的正是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革新而非摧毁。而被摩罗指为“中国精神大崩溃”“旗手”的蔡元培,对传统文化更不是像摩罗说的那么态度决绝,他曾公开说过儒家的五伦五常,除君臣一伦不合时代外,其余诸伦与“仁义礼智信”五常都具有普适的道德价值。

摩罗还有个提法叫“中国精神大崩溃”,虽然耸人听闻,仍然似是而非。如果中国精神真的大崩溃了,又是什么支撑中国人走到了今天?我想他的意思,应该是指当下社会价值观的缺失。由于人们对价值缺乏道德、历史、自然、社会、政治等多维度的认知与判断,使得人们容易将价值简单化、绝对化,很多人衡量价值的标准最后只剩下了财富或权力。这是当今学者都认可的一个现实,但如果把原因归结为“五四”精神和西方文化,无疑把账算得太远了。如果真的有“中国精神大崩溃”,那么西方的精神和价值认知为何没有在中国落地生根呢?一个国家对精神或价值的寻求,不是建立在对其他民族精神和文化的敌意之上的,这从中国历史上多次的民族文化的融合,都可以得到证明。外来文化能够重新刺激我们对文化传统的新理解,成为一个民族集体记忆中一个新的组成部分。即便在一个民族主义者那里,变化与吸纳也早已成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理念。

至于摩罗说的“几百年来西方人不断妖魔化中国人”,更是一个不值驳的论调。只需举一个例子,便会发现这里“西方人”“中国人”这样的说法是多么的不准确。xx、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大多西方学者都承认受过儒家思想的影响。德国学者利奇温认为:“孔子成了18世纪启蒙时代的保护神……也成为欧洲的兴趣中心。”而美国学者顾立雅更得出了“中国哲学是法国革命的原动力之一”这样的结论。至于启蒙运动中的一些大思想家更是承认与儒家思想的渊源。如伏尔泰在《哲学辞典》中说:“中国的儒教是令人钦佩的。毫无迷信,毫无荒诞不经的传说,更没有那种蔑视理性和自然的教条。”显而易见,肯定有很多西方人并未对中国传统文化持“妖魔化”的态度。

以上这些例证,至少可以表明摩罗在写作《中国站起来》一书时,无论是在观念论证上,还是在对人类文化的态度上,都抱着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从这种敌意和情绪中,我再次感觉良知对一个知识分子的重要。

【十三】

寂静的夜晚,让时间感觉凝固,翻完马尔克斯《百年孤独》最后一章,兴奋仅仅只是一瞬间,很像一个孤独的行者,终于走完一段漫长而期待尽头的苦旅,却突然却迷失了方向,瞻望回程的忐忑,让人茫然而陌生,弥漫的孤独感,油然而生,夜不能寐。

我从来没有为读本小说而如此辗转反侧,也没有为读小说,而将书本画满勾勾道道,写满注脚。确切的说我由于天资不高,读这本书相当受折磨。如果说这本书是药,开始就是一瓶安眠药,何时睡不着,随手翻几页,便会睡意弥漫,两眼无神,托梦周公。突然有一天,感觉脑海灵光一闪,书中呆板的人物突然活现在眼前,那遥远家乡“马贡多”的故事,在一个生动的叙述者的口中,娓娓道来,特别是静谧的夜中,会有来自遥远的感觉,让我也融入故事中情节。于是这书又成了一剂兴奋药。

很迷恋马尔克斯的述事独特语调,没有华丽词藻,也没有故作深沉的铺垫,常常长驱真入,直奔主题,但处理的十分恰当,让人感觉厚重。尤其深入书中后,每句话都值得咀嚼。类似“许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上校仍会想起他的祖父带他去见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种“将来时的过去式”叙述已成为经典,也打造了马尔克斯“创造语法”。

小说描写的布恩蒂亚家族一代一代“他们尽管相貌各异肤色不同脾性、个子各有差异但从他们的眼神中一眼便可辨认出那种这一家族特有的、绝对不会弄错的孤独眼神。”每个人都无法逃脱被孤独所折磨的命运。马贡多弥漫的孤独象征整个拉美的近代史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循环的怪圈中。《百年孤独》是一部繁杂和令人唏嘘的百年家族史,同时也是一部百年变迁的地方兴衰史。

《百年孤独》将一个原始的部落人,完全暴露在时代进步的潮流里,科技、政治、战争、商业一次又一次地冲击这个可怜的小镇马贡多。从开篇的吉普塞人带来了微不足道的雕虫小技,使他们知道了磁铁,冰块及外面的世界。马贡多本是世外桃园,但随着政治的介入镇长的出现两党派的斗争都让这个和平的小镇渐渐变质,战乱、流血、纷争,而垄断资本主义的进入让小镇得到了虚伪繁华,又迅速在泡沫经济中衰败。

《百年孤独》的循环架构令我十分抓狂,稍不留神就会陷入混乱。因为不管是情节或者是时间,特别是人物的名字(信他的邪,七代人男的几乎叫同样的名),马尔克斯将他们全部拖入一个循环的时空中,让布恩地亚家族去经历循环的命运,让读者去感受布恩地亚家族的荣辱兴衰。

《百年孤独》以复杂的人物与离奇的情节鹤立于拉美文学史之林,作品中充满了理想的光辉及现实魔幻主义的描写方式都让人耳目一新,这在中国传统写实文学作品中难得一见。极致的夸张,现实与虚幻结合,超越时空与地域,时间与空间的互换,马尔克斯种种怪异写作手法,让人无从追寻,更不可预知。他的灵魂与语言,如今也渗透到中国作家创作语法里,并与卡夫卡、博尔赫斯和米兰?昆德拉一起,对当代文学产生深远影响。我们可以在莫言、贾平凹、马原、苏童、格非、阿来等一系列中国作家的作品中品出马尔克斯创作语法。许多中国作家承认,看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才使他们学会写小说。

尝过读药,再看当今许多作品,多平淡如水,无法再读。就连许多当今在中国文坛获奖作品,都觉得相差甚远,稍有闪光,也感觉是用马尔克斯的原浆兑了中国水的米酒,浓度与烈度都相差甚远。这大约是尝读药的副作用吧。

【十四】

小时候,父母目送我们的背影,看我们成长;长大后,我们目送父母的背影,看着他们逐渐老去。《目送》是一本极具亲情、感人至深的文集,作者就像正置身于其中,向我们娓娓道来

《目送》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惆怅,美丽。龙应台的文字,就如那冬天的松柏,傲然挺立,也如端午时盛开的百合,温柔婉转。作为母亲,作为女儿,作者用这双重身份叙述了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被父母目送离开,又目送自己的父母、子女离开,以”我”的经历连接着儿子和父亲的生命轨迹,从青春年少走向生命的衰老。

文章构思精巧,形散而神不散,“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这句话的含义贯穿文章始终,让我们想象到当自己的父母老去时的模样,同时会回顾一张张与父母朝夕相处的生活图景,让我们加倍珍惜和健康的父母在一起的日子。另外文章采取写实的手法,选取我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情景片段,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刻的含义,而且能引发读者的共鸣。

《目送》不仅使我们感受到对生命的目送和时间的无言,同时感受到对得失的不屑。正如作者所说:“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外一件事情的开始。”我们不必计较事情的成败得失,只需认认真真将事情做完,如果失败了,那是为了迎接另一个灿烂的明天。

《目送》这本散文集的字里行间悠悠的散发着作者的聪慧,才气,沉淀,还有一丝淡淡的哀愁。其中表达出的思想深邃若汪洋,让我在感同身受中感悟亲情。生命的脚步无法追逐,对于亲情,我们只能且行且珍惜。

这本书像是一朵花,开在那里,虽然美丽娇艳,但惟有遇见时,花色方能生动起来。有个典故说的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他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花是那花,每个人,来到“花”前,但看到的、得到的可能就是千差万别。这世间的风景、人事亦然。若心内“明白”,何尝又在“心外”?

【十五】

没有小说读的日子是单调无味的。我和大家一样,总在找吸引人的、让人一见钟情、欲罢不能的小说。

庆幸,我找到了。雷米的《心理罪》最初我是在天涯社区无意中读到,从第一分钟开始,从早晨到中午,从中午到下午,后来竟然舍不得马上看完,怕结束后的虚空让我难以忍受。却又恨不得马上看完,那个迷宫如果不走出来,我会寝食难安。不需要太多华丽描述,好看就是硬道理,这是雷米赢得读者喜爱的一个秘诀。雷米的文字表现出来的那种充满魅力的悬念之惑在《心理罪》里体现的淋漓,你不仅可以跟随着一桩桩命案心惊肉跳,而且比起其他恐怖小说而言,多了些许悲伤,另一面,人性的善良与丑恶,友情的心阔如海,爱情的质纯如玉,看过的,终要赞叹作者的用心良苦。小说里的犯罪心理画像,是指通过犯罪现场对犯罪人的行为进行分析,然后推断作案人的心理特点,再通过心理特点的描述刻画犯罪嫌疑人的某些形象特点、家庭背景和一些个性特征。在分析带有变态特点或动机怪异的案件中,是一种较新的侦察思路和方法。雷米注重的是“真实”,文字简洁、直接、精确,看完他的故事,许多读者都要问,“真的是真的吗?”那些一环扣一环的悬念、毫不做作的文字是他独特的的写作风格,因为太真实,我对雷米的身份产生了怀疑,觉得自己不像一位作家,而更像天生的一个犯罪心理学家。也许他本人就是个迷。让人无法相信又不能不信。小说的主人公方木,个性鲜明又充满神秘感,灵魂干净,所作的事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看似真相有它残酷的一面,但雷米并不残酷,方木并不残酷。这个故事本身在那些冰冷的案件里,我们从中会感受到那种强烈的悲天悯人的情怀。雷米曾经借助网络来发表他的作品,被慧眼编辑识中出版实体书。与其说是偶然,不如说是必然。是金子总要发光。在悬疑界,如果你难以消除那些名作家所带来的艰深晦涩,我建议你读一下雷米的《心理罪》,如果喜欢真实的、让人窒息的恐怖小说,这位暂时“名不见经传”的大师或许有望成为你私人珍藏。

【十六】

我们常常喜欢说如来,就是如同要来,还未来,但终究要来;现在我喜欢说如丧,就是如同要丧,还未丧,但终究要丧。

不会有人永远年轻,但总有人正在年轻着。年轻时所追求的各种:叛逆,自由,洒脱,流浪,远方甚至爱情,都是为了自己,直到有一天,实在老的不好意思这样顾影自怜,就真的爱上别人。每个人年轻时都是自私的,每个人年轻时都会懵懵懂懂地憧憬自己的未来。我们想过很多关于以后,也讨厌过现在的自己,但很多人直到老了,才会发现自己已变成自己年轻时看一眼就想死的模样,甚至——还不如。如高晓松所说:“我二十岁时有着柔软的心和狰狞的表情,而现在正好相反,虽然表情仍然不怎么柔软。”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经坚守过梦想,也不知有多少人死在了通往梦想的路上。岁月如同一把刻刀,磨平了棱角,改变了模样。到了现在,回望过去,再也没人死于心碎,一种叫麻木的特效药治好了这种鬼病。我们常常只追求眼前的苟且,却忘了我们还有诗和远方,这正是如丧的本意,我也终于领会到了什么叫“我们终于老得可以坐下来谈谈未来。”这是对过去的追悼,也是对时光荏苒的恐慌。

每个人都站在窗前看这个世界,有些人看见的是镜子,有些人则伸手不见五指。追求途中注定要经历痛苦和无奈,但是无论黑夜有多漫长,白昼总会到来。我们不能做只看见镜子的人,因为世界很大,不是只有自己和身后的苟且;我们更不能伸手不见五指,因为只要是梦想,总是绚烂美丽的,不会黑暗到连自己都看不到。也许有时,会有人为了一点点的平坦而舍弃心中所想要到达的方向,他们没有想过,他们得到了什么,他们失去了什么,他们失去的那些东西,最终换来了什么。这是个旋转着的,五彩缤纷的物质世界,与之等价交换的,是最残酷也最公平的寒冷人间。已是晨光熹微,这个带着倦意的人间却还未醒来,还沉浸在昨天的美梦里,无法自拔,不敢面对。 荣耀是暂时的,疼痛是迅速的,等待是短促的,只有追求是永久的。如果不努力,就会失去机会,随之而来的就是孤芳自赏,心猿意马,最终一败涂地。每个人都有千万个对手,他们拿着尖刀往前跑,踩着尸体向上爬,没有人愿意活在阴影里。年轻不是资本,只是优势,但这种优势很容易失去,如果不能把握,青春就会变得如丧:如同要丧,还未丧,但终究会丧。每个人都应该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是月洒青天外,星落大海边的浪漫,是荫荫绿树下,丛中闻花香的恬淡,还是朝起背晨光,夜归迎良宵的繁忙。也许我们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但是我们清楚这一秒该做什么。

白衣飘飘的年代,是最好的年代。我们都应该做到即使心痛如丧考妣,但面目温和无惧,勇敢地追求年轻时的梦。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它不断地创造,因为内部蕴含着无穷的精力;它不断地流溢,因为存在能超越时空限制的能力。

任何伟大的运动,都滥觞于伟大的理想。

青春就是这样,接受所有伤害,无所畏惧地长大。每个人的内心都是最温暖潮湿的地方,适合任何东西成长。

【十七】

有幸拜读到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蒋廷黻先生是中国近代史的专家和这一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学界和政界,他都是享有很高知名度的,他一生治学严谨,著作不多。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要数这本记载中国百年历史沉浮的《中国近代史》。蒋先生最早的《中国近代史》是薄薄的小册子,仅有五万余字。但是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不仅奠定了他在近代史领域的学术地位,而且因其折射出他那一代受到西方高等教育和西潮影响的学人在思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社会进步时普遍的心态而受世人瞩目。成为近代史研究的开山之作,读者代代研读,经久不衰。因此,学界公认的蒋廷黻先生的传世经典《中国近代史》在2014年1月1日再次印刷出版。通过拜读这部《中国近代史》可以对中国近代的历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我们可以站在别人的思考上去看历史,这和站在自己的思考上看历史是不一样的。一件历史事件,一段历史时期,每个人受学力、经历、立场阶级等等因素的影响会有不同的看法。我们以客观批判的态度来看他人的著作,分析他人的思考,对照历史,对照自己,期间擦出的火花是有益而绝妙的。特别是读名著,它能补阙我们学历上的不足,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其必经受了岁月和历史的评判和考验。《中国近代史》这本书是蒋廷黻先生对中国近代史整体思考的集中体现。我学历尚浅,对许多事仍是无知的。虽读完这本书,但要来做一个严谨而详实的评价是不必的浪费和幼稚的,粗陋的。尽可不避鄙陋来说说心中的感受和对那段充满屈辱但又含藏生机的历史思考。作为一名图书馆工作者,把《中国近代史》推荐给广大师生,目的是让大家了解中国从1840年到1xx4xx年近百年的沧桑历史,从鸦片战争的伟大胜利,感受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者的坚强决心……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份责任,也是实现中国伟大梦想的必由之路。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唐太宗亦云:“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兴废成败,有多少慷慨悲歌,又有多少深思与求索……逝者如斯,过去的历史不论它给后人的是自豪还是悲痛,是沉重还是壮丽,都值得我们去拨开岁月的风尘去探看,从中吸收有益的成分,而不是因以往的辉煌而自喜自骄,更不是因以往的苦难屈辱而悔恨自弃。这些都是阻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前进的“包袱”。

我们如何去吸收历史中之有益的成分?又如何以史为鉴?我们需要去了解。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说:“当信任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之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诚哉斯言!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应该对中国的历史有所了解。如何了解?诚然我们无法穿越到以往之中,我们只能从历史典籍中去窥之,探之,在字里行间找寻历史的影子。通过历史学家的整理与记载研究,让普通民众更了解历史。如黄仁宇先生所言:“历史学家检讨过去的错误,以作将来的警戒,但同时也想忠告读者,保留有价值的事物。”

近代的中国是社会动荡剧烈,国内外矛盾和斗争复杂而尖锐的历史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内,充满了侵略和反侵略,压迫和反压迫,变革与反变革的斗争。近代的历史,既是中华民族的一部苦难史和屈辱史,又是一部斗争和光荣史。有志之士满腔报国图强之志,蒋廷黻先生这本《中国近代史》最早写于1xx38年春夏之交。此时正值国家民族处于抗日战争危急关头的年代,蒋在清华任教时已有写《中国近代史》的长期规划,准备十年磨一剑,而这部五万余字的著作是他对中国近代史整体思考的体现。中国近代史虽仅有百年,历史不长但内容极为复杂丰富。十年磨一剑,固然是对复杂的事件与人物作深入研究,以期写出一部权威的近代通史的需要,也与当时的中国史学界认为尚未到著书立说的时候这一共识有关,更是蒋的治学作风所致。蒋廷黻治学严谨,一生著作不多,每有著述都信而有证,做到持之有故言之有理。这与他早年受到科学方法训练大有关系。重在积累,不作急就章,成了他治史的习惯。重视史料的编订,不作空头说教,成了他研究的规则。

这样严谨的治学精神,沉下心来做学问,不急不躁的精神,对当下浮躁,浮华不实之风是一种有益的成分。熊十力说:“治学者,当有孤往之精神。”我虽才疏学浅,今后或许人生方向也偏离了历史的邻域,即使从事和历史有关的工作亦不敢谈“治史”二字,但这种严谨务实的精神,谦虚谨慎的为人态度是值得学习的。读一本书不仅应从书中获取有益的成分,更应该在字里行间去看探这一本书的作者他的人生态度,精神追求品行操守,这样我们不仅获得了知识更获得了知识以外更重要的东西。知识易得,而那些贯之一生的气质和精神是难得的。而治学与生活一样都需要严谨务实的态度,这样好的东西才会沉淀,升华。浮躁,骄满是可悲的,不足取的。

言回本书,我读完觉得这本《中国近代史》语音比较通俗易懂,但不落与粗浅,读起来不费劲,有味道,文字不生涩容易理解。特别是对国民性的剖析,有很多鞭辟入里之词,发人之所未发或不敢发。但片面性也在所难免。例如,他把鸦片战争后中国未能立即改革内政起始维新的原因归之于士大夫守旧,缺乏大无畏之精神。虽然战后有很多人确有“雨过忘雷”之意,“海疆之事,转喉触讳,绝口不提。”但“志士扼腕切齿,引为大辱奇戚”的也大有人在。中小官僚和一般读书士子,或著书立说介绍外国史地以增强国人对域外风土民情的了解。如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畲《瀛环志略》……或上书陈条建言献策的,在皇帝立意订约,朝臣噤若寒蝉的特定背景下敢于独抒己见,没有点大无畏的精神是不行的。书中不仅是对客观史事的描述,而是通过这先后继承,转合变幻的历史努力去寻找内在联系。从而在这变幻之中对各种重要问题的沿革与变迁做出理性的诠释。

人的观点受到阶级立场,人生际遇,学识智力等因素的影响,我们不能求全责备,要求一切事物的完满。更不能以自己的好恶来评判一书,一人的好坏。蒋先生治学严谨,这本《中国近代史》被他称作“初步报告”篇幅虽小,学术含量却很高。全书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前夕,近百年的史事写的深入浅出,好看耐读。内容上没有拘泥于事件过程和细节的铺陈;方法上从总体把握演进的趋势,显示了蒋先生严谨和沉潜思辨的写作风格。虽只有短短五万余字,但经历了半个世纪以上的时间的汰洗而仍备受后人垂青,足以说明已成为社会认同,成了代表一个时代的学术精品。

一个“初步报告”竟成了传世之作,这恐怕是蒋廷黻所料不及的。然而,世事总是偶然寄寓着必然。这世上的成功、喜悦虽有时是无心插柳,但能坚实长存的总离不开上下求索,持之以恒。如果没有深厚的史学功底,没有中国近代外交史研究的长期积累,没有对近代史十年的整体思考,怎么能在图书资料匮乏的情况下,以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写出如此大气,如此耐读的作品?可见成功总是与艰辛同步的。请君试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扼,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膑膑脚,《兵法》乃成……”这世上是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的。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图书馆馆员,虽然不能像大师一样才华横溢,青史流芳,但我可以学其为心中所执上下求索,以认真严谨的精神来做好一个普通人应该做的每一件事。同时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虽然面对前辈先贤的成就无法企及,“但心向往之”。”生活中有太多无可奈何,有太多艰涩苦难,它埋伏在追梦者前进的路上,随时等待着给你一击。我们凭什么去成功,去实现心中的梦想,不光需要丰富的知识,不光要有能力去和挫折周旋,更需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务实谦虚。精神的力量是支撑我们去追寻去奋斗的源动力,我自认学识疏陋,但我有梦想,有心中执着的东西,试问学识已贫乏了,精神若在贫乏那如何去实现心中所执?最终这一切将导演出贫乏苍白的人生。

读完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我不仅增长了新知,更深切的体会到学之不易;治学之不易;成就之不易;严谨以求,上下求索更不易。而其治学报国的精神我觉得更在其成就之上。蒋廷黻先生是从外交史研究拓展到整个近代史领域的,深知近代史上“外交虽紧要,内政究竟是决定国家强弱的根本要素。”他的这本著作即是从外交内政的关系入手,重点论述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为抵御外敌入侵而改革内政的各种方案,体现了他寻求救亡之道的使命感。正如他在全书的《总论》中说到此书的写作宗旨是:“现在我们研究我们的近代史,我们要注意帝国主义如何压迫我们,我们要研究每一个时期内的抵抗方案。我们尤其要分析每一个方案成败的程度和原因,我们如果能找出我国近代史的教训,我们对于抗战建国就更能有所贡献了。”足见其爱国之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更是我辈应铭记心中,引为标榜的精神。

“以史为鉴”、“以史经世”,虽然每每读到近代史这段屈辱不堪、黑暗动荡的历史时,都痛心疾首、不忍视之。但总得去面对它、正视它。弱国无外交,当我们痛心疾首之余更应思考这家国天下的命运,虽然忧国忧民毕竟不是每个人、每天所要面对的工作,但个人与国家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如果不是国之不国、动荡不安、任人宰割,到那时只怕连一个能安放一张书桌静读的地方都没有了。今日之中国早已不是清政府那个无能腐朽的政府,今日之中国早已挺立于世界东方,早已不是近代那个贫穷、落后、任人宰割的中国,但我们更要居安思危。特别面对当下,强敌环视,宵小之辈鸣噪纷扰之际。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从以往的历史中吸取有益的成分,避免穿新鞋走老路,从历史中承袭先辈的精神,发扬光大。“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过去的一切不论是让人痛心疾首还是自豪骄傲它早已沉于历史长河中,我们只能一往无前,自强不息去创造一个让后人值得回味赏析,继承骄傲的历史。

【十八】

在日益繁荣的信息时代里,手机、电脑成了人们的主要沟通工具。它们让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却让人与人之间的真情越隔越远,让我们不再关心那些微小的感动。但是有本书却把这些极微小的感情放大,让我们重新审视,重新品味……这本书就是曹文轩先生的小说《草房子》。

好久没读过如此纯美的小说了, 书中优美的文字,每一字如一粒珍珠般细腻,每一句如一鸿泉水般甘甜。书中那一个个故事,一个个孩子,一个个细节,让我不能不为之颤动,并发自内心深处地赞叹,赞叹这一个个了不起的个性坚韧的孩子,赞叹作者那丰富的内心世界、塑造少年形象的深度和力度,甚至猜测作者就是当年油麻地的孩子中的一个,那一群孩子就是他的童年伙伴。

更让人久久不能释怀的是作者心底深处的渗透在小说字里行间的那种唯美色彩,一切都是美的,即使物质的贫乏,即使病痛的缠绕,即使灾难的降临……再悲惨的事情在作者的笔下都有美的力量,小说写的是中国五六十年代发生在油麻地的少年的故事,那时正是中国最贫困的时期,但作者笔下没有满眼的荒凉,他也写到了贫穷,但是他反映的是贫穷中人们的勤劳拼搏追求人性的善良,甚至人性的无赖丑陋一面他也写到,但那就像一粒沙子,终被大海包容。苦难是一种美,在苦难中油麻地的孩子们成长着成熟了,我们眼前总是闪现着一个个稚嫩却又坚毅的脸庞,桑桑、秃鹤、杜小康、纸月、细马……

桑桑,最讨人喜欢的一个孩子。他天真活泼、单纯善良,就像书中所说的一样,充满了奇怪的念头。他把碗柜改造成高级鸽笼,美其名曰“鸽子们的家”。拿父母的蚊帐去打鱼,换来的是被蚊子饱餐一顿。他又在大热天突发奇想穿上棉袄棉裤,戴上大帽子,惹得空地上的人们一阵喝彩,他却“好象受到一种鼓舞,小疯子一样走起圆场来”。他小学5年级之前都过着平静快乐的儿童生活,可是六年级的一场灾难(桑桑得了鼠疮),差点毁掉了桑桑的生命与他的家庭。

苦难中有温情在,桑桑的病和温幼菊老师的药寮是我读到的最美最温暖的故事。

温幼菊老师拥有一个古朴雅致的“药寮”,她用平静的眼神为桑桑医治心灵上的恐惧,用蒸腾着热气的药为桑桑除去身上的疾病。在淡蓝的蒸汽中温幼菊幽幽地给桑桑讲述她小时候的故事,让桑桑的眼眶盈满泪水,感觉自己并不孤单。一句“别怕”给了桑桑平静与勇气,使他在最后一段时光里,依然美好地去看待一切,憧憬明天。桑桑在她的药寮里喝药感受到更多的不是药的清苦,而是心灵的温暖。

撞击着我的心灵让我难以忘怀的孩子是“秃鹤”,他名叫“陆鹤”,因为是个十足的秃子,所以同学都叫他“秃鹤”。因为他的缺陷,孩子们嘲笑他、戏弄他,他甚至产生了不去上学的念头。父亲一巴掌打在了秃鹤的头上,打完后似乎明白了什么,第二天就去镇上买了几斤生姜:有人教了他一个秘方,说是用生姜擦头皮,七七四十九天,就能长出头发来。他把这一点告诉了秃鹤。秃鹤就坐在凳子上,一声不吭地让父亲用切开的生姜,在头上来回擦着。火辣辣的疼痛刺激着秃鹤的头皮,但他一动不动,任由父亲用姜片去擦着……

残疾人也有自尊啊!

秃鹤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当他们学校的文艺演出缺少一个秃头的演员时,他毅然站出来,承担起了这个重要的角色,而且把这个角色演得一丝不苟,活灵活现。秃鹤在演出中感悟到了,只有为集体做好事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得到大家的尊重。

我由衷地佩服“秃鹤”,所以对于文章末尾的那句话也一直记忆犹新:“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

我最赞赏的人物是杜小康,因为他家“大红门”虽然开了一间杂货铺,是全油麻地最富有的人家,但是他不像有的富有人家吝啬,他会把大家缺少的东西从店里借出来,然后给大家分享;而且他那宽大的胸怀,还促使他把从不借人的自行车借给了桑桑;把一起玩火的责任全揽到他自己身上……

这个孩子一直享受着油麻地的最优越生活,家庭富有,成绩优秀。可是一场意外灾难彻底结束了杜小康的美好生活。整个家庭一贫如洗,最后连最标志性的大红门都因还债而失去了。杜小康与父亲去到了离家三百里的荒芜人烟的芦苇荡养鸭子。原本指望这些翻身的宏伟计划,也因为鸭子吃掉了当地鱼塘几万条鱼苗而烟消云散。经过希望,孤独,失望,这一段刻骨铭心的生活磨难彻底让杜小康长大成人。这个孩子完全接受面对了现在的苦难,重新开始了新的生活。

感人的精彩片段:

杜小康注定了要在这里接受磨难。而磨难他的,正是这些由他和父亲精心照料而长得如此肥硕的鸭子。

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气。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

鸭栏忽然被风吹开了,等父子俩一起扑上去,企图修复它时,一阵旋风,几乎将鸭栏卷到了天上。杜雍和大叫了一声“我的鸭子”,几乎晕倒在地上。因为,他看到,鸭群被分成了无数股,一下子就在他眼前消失了。

杜小康忘记了父亲,朝一股鸭子追去。这股鸭子大概有六七十只。它们在轰隆隆的雷声中,仓皇逃窜着。他紧紧地跟随着它们。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即使这样,脸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芦苇叶割破了。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他顾不得去察看一下。他知道,这是头年的芦苇旧茬儿戳破了他的脚。他一边追,一边呼唤着他的鸭子。然而这群平时很温顺的小东西,今天却都疯了一样,只顾没头没脑地乱窜。

他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将这群鸭重新又赶回到原先的地方。

……

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地明亮。

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甜津津地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桑桑和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

对于杜小康来讲,无论到哪一天,他也不会忘记在芦荡度过的那几个月——

那是一个荒无人烟的世界。天空、芦荡、大水、狂风、暴雨、鸭子、孤独、忧伤、生病、寒冷、饥饿……这一切,既困扰、磨难着杜小康,但也在教养、启示着杜小康。当杜雍和因为鸭群连续几次误入人家的鱼塘,几乎吃尽了塘中刚放养的几万尾鱼苗,被愤怒的当地人扣下小船与整个鸭群,而陷入一贫如洗的绝望时,他万万不会想到这段时间的生活给了儿子多少珍贵的财富!杜雍和不吃不喝地躺在鱼塘边上时,杜小康也一动不动地坐在了他的身边。他有父亲的悲伤,却并无父亲的绝望。现在,倒什么也不怕了。他坐在那里,既没有向人家哀求,也没有向人家发怒。他反而觉得父亲这样做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他们的鸭子毁掉了几十户人家的一片希望,就像他们也被毁掉了希望一样。杜小康是坐在那里咀嚼着油麻地的任何一个孩子都不会去咀嚼的,由大芦荡给予他的那些美丽而残酷的题目。他不可能立即领悟,但他确实比油麻地的孩子们提前懂得了许多……

这种非常质朴的感动是我们很少能在书中读出的,而《草房子》恰恰是融入了一切的唯美、宁静,淡淡的忧伤与淡淡的感动,又唤起我们人与人之间最初的爱与关怀。文中的蓝天、草垛、小河、芦苇都是一种美丽的存在,它们细细地说着它们身旁曾经发生的简单而不普通的故事。缓慢的节奏,让文中的故事一点一点的走进我们的心中,让那些真挚的情感慢慢在我们心头融化。我们自然会感受到:因为有爱,才会温馨;因为有爱,才会感动;因为有爱,才会幸福。

【十九】

初读《甲午殇思》,已被它深深吸引。书中把握时代命脉,从历史、文化、思想、制度、变革、战略等多角度、全方位深刻剖析了xx0年前中日甲午战争之殇。刘亚洲等30位军事名家,满怀家国情怀、文化良知,走进历史深处,回应现实关切,倾听未来呼唤,撰成血泪文章,字字千钧。既帮助我们梳理了历史思绪,引发理性判断,也激发了我们的责任担当,定位思考。

“甲午之败是文化之败,而文化的核心是精神。”刘亚洲将军说,“中国古代文明太灿烂了,反而成了我们的包袱”。当时的国民,承载着世界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缺乏的是主动性和创造性,总喜欢自觉不自觉地啃老,因循着旧的规矩,荒百家而独树八股,自我陶醉,自我封闭,宗族意识重,国家观念薄。“如果一条鱼病了,是鱼的问题;如果一条河的鱼全病了,那就是水的问题”,如果说百姓是“鱼”,那么“水”就是文化。反观日本,是一个爱学习的民族,引进先进技术,研究各种学术,改革社会制度,节奏快,有拼劲。对比之下,清朝怎能不败?文化兴邦,势在必行。“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标志是人的觉醒”,福泽谕吉说,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改变三个方面: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的改变。事不破不立,作为未来中国梦的践行者,必须照镜子,正衣冠,打破旧的规矩,奋发进取,推陈出新,增强紧迫感。

伤不起的甲午科技之殇。科技意识直接关系科学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一向重道轻器,我们祖先发明了火药,只是用它来制作鞭炮、炼制丹药,西方国家却用机枪、大炮把它发扬光大,以此撬开中国大门。德国俾斯麦说“日本到欧洲来的人讨论各种学术,讲究制作原理,谋回国做根本的改造;而中国人到欧洲来,只问某厂的船炮造的如何,价值如何,买回去就算了”。反思之下,我们又曾做过什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中国有这样一些留学生,逛街、购物、开party,腐败至极,对国外的物质世界充满羡慕,盲目追逐,却很少对西方先进科技等有深入研究,缺乏学习意识,没有危机感,甚至有的学业导师都着急地发出呼声“求求你毕业吧”!哪里还有什么荣辱感,完全看不到时代担当的责任感。20xx年春节期间,当中国游客争先恐后从国外抢购奢侈品、马桶盖、化妆品、甚至大米的时候,就必然遭到舆论的广泛谴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要铭记百年前这场惨痛的失败,知耻而近乎勇。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xx0年后,又逢甲午,习总书记的中国梦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昂扬志气,勾画了大国崛起的美好前景。百年民族复兴梦,承载了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古老民族的自尊、自强、自豪,也包含着一个爱好和平、锐意进取、充满活力的发展中大国对于人类美好未来的憧憬。辅导员,作为一名大学生思想工作的引领者,我们的责任有多重!我们还能沉醉吗?“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以德育人,引领学生崇尚学术科研,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以创新引领创业,勿忘国耻,明史为鉴。

【二十】

每次想写什么的时候,都会找一首合适的歌单曲循环,可是今天当我落笔的时候,却找不到一首合适的歌曲,没有哪一首歌的感觉可以和这本书相符。

现在脑子混乱,断断续续的只言片语拼凑不出完整的句子来形容。可能是以前把自己的所有情绪封闭的太久,有时候会忘记了要怎样表达自己的感受,总想着麻木自己,至少以后再受到伤害的时候,可以反应的迟钝一点,再迟钝一点,便不会再那么痛。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不仅一次地想过,张嘉佳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有这样一群朋友,有这样的经历。但是完全看完之后,又忽然觉得他和我们一样,又或者说我们和他一样,心里有一辈子忘不了的人,身边有一群关系很铁愿意为你两肋插刀的朋友。生活本是一张白纸,未来会有怎样的颜色,全靠你自己描绘。写到这,忽然想起其中《摆渡人》中写的一段话“别人的画,怎么可能找到自己”。别人的画里找不到,可是别人的故事里却总能找到当初那个傻傻的自己。

我羡慕他的朋友,不管是沉默寡言的茅十八,还是坚守爱情的管春,抑或是爱情末等生的王慧,还是暴走萝莉何木子,他们的生活看起来乱七八糟,爱胡吹乱侃,但他们没有欺骗,没有不讲道理,不羡慕别人,不攻击别人,活自己想要的样子。开心了一起唱歌,不开心了一起喝酒痛哭。其实朋友们在一起,不在乎何种方式,我只希望开心的时候你们可以和我一起分享;痛苦的时候,有你们的拥抱。忽然想起多年前沉默寡言的自己被人欺负受委屈的时候,立刻有几个关系好的朋友跑来要为我两肋插刀和人打一架。这些陈年往事现在想起来心里还是暖暖的。虽然现在相隔很远,虽然不经常联系,但他们的面容在我脑海中还是如此清晰,就算久别重逢也依旧说说笑笑打打闹闹,仿佛还是昨天傍晚一起放学回家,今天早上又恰巧在小路遇到。在一切最好的时光里,都闪烁着我们所有人的影子,想念是有多么的安然无恙。

我羡慕他的恋人,现在只想轻轻地道一声:亲爱的校花同学你好。看《初恋是一个人的兵荒马乱》的时候,笑着开始,哭着结束。看幽默的张嘉佳同学在听到校花同学说分手的时候,他一遍遍的说不分手,分钱,分钱,觉得整颗心都碎了。或许作者就有这种能力,他的语言幽默,搞笑,却常常在你不经意的时候,用刻刀轻轻地在你心上划一个口子,伤口不长,但很深很细。细到看都看不清,深到痛到骨子里。却又不是那种简单粗暴的痛的不能呼吸,他刻画出来的伤痛更像是针,轻轻地扎你的心窝;又像是脚踝上被划出了伤口,却还被海浪一遍遍地拍打。让你不小心想起多年前,喜欢过的那个白衣少年,他的发丝还飞扬在风里,他的笑容明亮而耀眼,又有那么一瞬间你觉得他就是光,他占据了你的整个青春年少。他在图书馆翻过的书,他在自习室做过的位子,他骑单车驶过的大街小巷,都像一幅幅画飞速的掠过脑海,然后就只剩下一个背影和你说再见。我不是张嘉佳,他难过的时候会喝伏特加,我难过的时候会一个人坐在台阶上喝可乐;我不是张嘉佳,时间长了我会忘,也许某天做梦还会泪流满面,但也可能只是为过去的自己而难过;我不是张嘉佳,我没有三十二岁,我有新的朋友我有新的生活我不会沉默,也不会歇斯底里。

我们走在单行道上,所以,大概都会错过吧;季节走在单行道上,所以,就算你停下脚步等待,为你开的那一朵,也不是原来的那一朵了吧;偶尔惋惜,但不必叹息。雨过天晴,终要好天气。世间予我千万种满心欢喜,沿途逐枝怒放,全部遗漏都不要紧,得你一枝配我胸襟就好。就像这篇文章我只想让我那群朋友看见就好;就像这本书,未来我只送一人就好。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于书香活动主题征文范文大全》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181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