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精选阅读书香优秀征文18篇

精选阅读书香优秀征文18篇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4 10:05:26 | 移动端:精选阅读书香优秀征文18篇

又到了每日范文模板时间,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关于阅读书香优秀征文的非常好的范文,在工作中我们需要总结计划的地方有很多,有这方面需要的朋友,赶紧跟小编一起看看,参考一下吧!

篇一

有书,爱书,勤于读书,用书。“活到老,学到老”的话,则书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传播载体。所以书本放在地铁车厢内。供人们分享,这一举动值得点赞。

“把书变为我所有”不仅仅是单纯的一句空话。如今,不信你瞧,不管在地铁里,公交车里,人们手中拿着都是手机,拿手机不是聊天,就是玩游戏,阅读的人少之又少。

然而如果在这空闲之余,我们拿起一本书。深情用心阅读,肯定能体会到我们想要的诗和远方。书不仅是我们应该提倡的,更应该从实际阅读来体会书中美妙。

彭德怀书不离身,宋濂借书苦读,最终都成为文学界泰斗,这就告诉我们要长期“以书”为友,与它长期相伴。而这个“丢书大作战”活动正恰恰满足了人们对书的需求。

在地铁上,地铁穿梭于隧道里,而我们沉浸于书的海洋里,别具有一番诗意。而且明星带头组织,会更加激励人们去阅读,这不正可以提高人们对书的热爱度吗?不正是值得可以提倡的吗?难道不应该为此举点赞吗?

试想,如果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正与人们文化素养有关吗?德国,以色列,日本,平均每年每人读书都比我们多得多,这些国家正在慢慢走向文明强国,而中国人们的阅读量仅为几本,其中不乏教学课本,难道不应为此反思吗?不该提高阅读量吗?不该多组织这种活动吗?

虽然我们比不上蔡元培六十年读书如一日,但我们可以抽出时间多读书啊!即使我们没有鲁迅先生的三味书屋,但我们从多组建这种文化活动。

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既要靠自己养成,同时也要外界来提供,那么我们就会更好完善自我,不断成长。

以“书”为我们朋友,让它们随时与我们相伴,我们做到不抛弃,不放弃,坚持阅读,不断提高我们文化水平,同时也在不断提高国家软实力!

尽管网络现在很发达,我们仍然不可丢弃我们这个老朋友,不管我们身在何处,都应该与它携手并进,长期相伴。

若你现在无聊,不如拿起一本书,静下心来,去体会一下那诗的世界,诗的美妙。感受一下生活原来还有如此的一番滋味!

篇二

读书是一个自省的过程,拜读尹建莉老师的第一本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2010年的事儿,那时的我企图书中指点迷津。文中指出一些家庭教育的问题和误区在我身上出现过或正存在着,作者讲的事例也有我曾经遇到的情况,看人家是怎样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游刃有余地处理的,这是我要学习的地方。

现得到尹建莉老师的《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书中第一章节中写到:给孩子一面涂鸦墙,给孩子爱和自由,发掘他的内在潜力,正视孩子的不完美。给孩子信任和自由,还有什么比信任孩子更能让孩子内心升华起自我的荣耀感和愉悦感,当我们每天都质疑、否定孩子的动作、思想、言行的时候,孩子怎么能自信,这样的质疑其实就是在剥夺孩子成长的力量,自己设定一个法则,孩子为了取悦我们,终身纠结困顿其中,而失去了自我发展的动力。作者倡导给孩子自由,她在书中这样写道:给孩子自由,不是对他们放任不管,而是意味着你必须给孩子三权:选择权,尝试权,犯错误权。一个人,首先是个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是啊,虽然我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却不要总把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灌输给孩子,这样就是取代孩子成为他灵魂的主人。简单说,时刻记得自己和孩子是平等的,不要高高在上地教导与训诫。对于孩子合理合份的要求,要慷慨地给予,不要质疑孩子的动机,处处为难,甚至指责奢侈、虚荣,让孩子以乞讨的姿态出现,真正把自由交给孩子。

我们是生命之弓,孩子是生命之矢,幸福而谦卑地弯身吧!把羽箭般的孩子射向远方,送往无际的未来。80后的我们也曾时时回忆儿时的幸福,尽管那时的我们只是跳皮筋,我们如此怀恋童年,怎能不让孩子们拥有快乐的童年,将来用以回味呢?

篇三

中央一套去年有个节目叫《朗读者》,主持人是我最喜欢的董卿,我几乎每期都看,甚是喜欢。每每看完《朗读者》我都会心潮澎湃,思绪霞飞。忽然觉得就这样品一盏茗茶,拿一本好书,悠闲地享受着休息的时光,便是人生最惬意之事。

人就应该充满劳绩而又诗意地活在世上,有朗读者相伴的时光,让我感受到了别样的生活情趣。感受到了读书的重要,和有书陪伴时的别样美丽。冰心曾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书就像是一位朋友给我们讲奇闻异事,足不出户,就可知天下之奇;又像是一位长者给我们谈天说地。虽不谋面,就可识天下之人。读书的作用不用多说,读书的好处不必多谈。我想读书带给我们的恰恰可以用美国诗人狄金森的一首诗来概括: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能像一册书籍,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也没有一匹神奇的坐骑,能像一页诗扉,带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即令你一贫如洗,也没有任何栅栏能阻挡,你在书的王国遨游的步履。

多么质朴无华的车骑!而它却装载了,人类灵魂全部的美丽。

是啊,读书就是与高贵的灵魂对话,是与先知谈话,也是与自己的灵魂谈话,于丹说:“诗意是心灵的救赎。”读书本身何尝不是灵魂的救赎呢?从朗读者中拾回曾经喜爱读书的习惯,让书洗涤自己的心灵。静坐之时,翻几页书,读几行诗,便觉得疲劳顿消。工作时,带着书给予的激情,给予的信念,我们认认真真地工作,踏踏实实的劳作。此时的我们虽平凡却又不平凡,因为我们已从书中明了到工作的意义和伟大,我们心态平和,我们静享岁月,我们淡看风云。这一路有这样的朋友结伴而行,旅程势必会多些精彩,少些遗憾。

一本好书就像是一道家常菜,百吃不厌,无论你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咀嚼,什么时候品味,都能有不同的味道在心间回味。很多人都喜欢阅读网络热搜榜上的书单,而我却更喜欢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像知音、时尚杂志、散文诗等等,有时还喜欢翻一翻烹饪知识。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咀嚼别人挑拣好的知识,所以我们要想真正在书籍中遨游徜徉,就要选择对的书籍,选择对自己有帮助的好书。

一本好书,它虽不会让你我的智商变得更高,但会让我们生活得更好;它虽不会让你我的容貌出众,但一定会让我们的气质与众不同;它虽不会延长我们生命的长度,但一定会拓展我们生命的宽度。我感谢《朗读者》这个栏目又让我爱上了读书。

篇四

踏出校门后,读书一事好像和我渐行渐远,就更不用说品和鉴了。有时短暂休憩,信手拈来一本书目,也想静下心细细研读一番体味一下,但从未如愿。似乎,饮一杯茗茶,赏一本好书已经是过往的匆匆了。

儿子还在肚子里的时候我就一口气买了《三字经》、《弟子规》、《唐诗三百首》等等儒家学术的儿童读物,当时就一个想法,要让孩子在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待产的最后几个月,自己每天背诵着“人之初,性本善”、“弟子规、圣人训”的三字箴言,幻想着万一宝贝在肚子了能够“耳濡”到呢!那这胎教不就相当成功了。

“母亲是世界最伟大的力量”米尔如是说。儿子在家人的欢拥中来到了我的身边,初为人母的我有点激动,面对这个小精灵有点摸不清做妈妈的头绪。还在月子里,我就在婆婆妈妈不注意的时候,坐在他的身边和他聊天、为他吟唱,对他念叨着小时候妈妈教我的儿歌,还不忘显摆着自己已经能背诵出来的《三字经》。妈妈看到了乐着对婆婆说,孩子都还没满月了,他妈就给孩子念叨着,能听得懂啊!我理直气壮的说:“在肚子里的时候叫胎教,现在叫早教,听着听着就记住了。”

儿子在不知不觉中一天一天的成长,慢慢的咿呀学语,慢慢的能将买来的布书在他还没有书大的手掌中把玩着,嘴里嘟嘟娜娜的念叨着根本听不懂的“火星语”。

转眼间儿子三岁半了,就在去年的夏季宝贝进入了离家很近的幼儿园,幼儿园很注重家园共建与情感培养和教育,倡导孩子们在家人的陪伴下能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开展了“21天习惯养成记——我是小书虫”的亲情阅读活动。当时就励志要和宝贝共成长,精心挑选了大卫系列书目《大卫,不可以》、《大卫,上学去》和《大卫,惹麻烦》,小家伙看到鲜明的图片,和大卫夸张的表情与肢体动作,再加上我夸张表情和滑稽的语言表达,宝贝乐得前仰后合,那时我才知道,阅读不仅可以规规矩矩的看,安安静静的品,也可以嬉嬉闹闹的玩,嘻嘻哈哈的乐,紧紧一次,小家伙把《大卫,不可以》中的经典语录就深深的刻入脑海。

宝贝对于书目的兴趣从大卫开始了,而书目的选择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是尤为重要的,而我希望全家都为教育孩子、为营造氛围多读书、读好书,将家庭教育做到力所能及的最佳状态,让陪伴孩子成长的道路一路书香芬芳。

篇五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读书,就是在智慧世界里的一次次旅行,在知识海洋里的一次次遨游。

人只有借助读书,才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书籍里,你或许可以“看”到那一场特洛伊大战,可以和埃及法老一起检阅高大的金字塔,你可以看到强大的秦国,如何一步一步蚕食、最终灭掉六国。山海奇怪、秦风汉韵、魏晋风流、盛唐气象,这些辉煌都可以在书里领略。

读书,有时候是世间旅行,沿着历史的河流溯流而上,去看那千年以前的盛况,与古人坐而论道;有时候是地理的旅行,在氤氲的文字里游遍三山五岳、希腊罗马、英伦风情。读书给与我们无限的想象力和思考,让思绪连接古今千年,心为所动,情为所感,感觉上自己仿佛可以看到千里之外的不同风光。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读书,让人的内心世界无比丰富,小小的书房,有是有就是深山,就是一个丰富的世界。但是读书,毕竟不是亲历亲见,少了身临其境的验证、印证。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文字无法表达的,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

不去敦煌,怎么体验那优雅的雕塑、恢弘的笔画和经卷上的唯美书法;不去西藏,怎知道那天那么蓝,怎么体验那经幡上所承载的希望和幸福;不去壶口瀑布,怎么能感受到黄河的雄壮和博大呢?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地有大美但是却不去炫耀,默默地不说话,如同摊开的一本书。需要有心的人,用脚步一步一步去丈量,用心一点一滴去阅读。

在古人那里,读书和山水旅行是难以分开的。司马迁22岁开始外出,“南游江、淮,上会稽,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最终成就了《史记》的伟大;李白一生游历州县无数,登奇座山,游江河川溪、探湖潭。向《独坐敬亭山》《山中问答》《早发白帝城》《蜀道难》,这些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都是在游历的旅途中写成的。

读书是静态的,游历是动态的,游历可以增长见闻,亲眼看到那山、那水,那片天空和那里的人,司马迁才写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感人故事,李白才写出了天马行空的壮丽诗篇。

篇六

女儿是一个充满好奇和活力的小女孩。在爸爸眼里,她聪明活泼又可爱。我们也很高兴,她能够享受阅读的快乐。

女儿喜欢翻阅漫画。《巴巴拉小魔仙》《父与子》《儿童百问百答》等,这些漫画书是女儿的最爱。有时候看她坐在书房里全神贯注地看书,有时会发出咯咯的笑声,我们很高兴她能享受阅读的乐趣。有时候我们也会跟她分享漫画的乐趣。《父与子》里,一个个熟悉的生活小情景,让我们感觉到生活的温馨和乐趣。《儿童百问百答》也有许许多多,连我们也不甚了解的东西。她享受着快乐,我们也受益良多。

我们给女儿买了一本电子书kindlepaper。虽然她还不会熟练地使用它,虽然网上的书大多对她来说还太深奥了。我们很高兴能让她方便地借阅一些书籍,比如她现在喜欢通过Kindlepaper借阅《爆笑校园》漫画系列。慢慢,她方便地阅读,有了阅读地习惯。

周末我们也会带她去汕头图书馆,里面有一个儿童厅,我们会让她在那里呆着,自由的享受她自己的阅读乐趣。

我们也会送一些书给她,也会跟他一起分享阅读书本的乐趣。一年级生日的时候,我们买了一本《苏菲的世界》送给她。虽然这本书对她现在来说,太过于晦涩难懂了。《苏菲的世界》既是小说又是哲学史,它通过一个13岁小女孩的视角,来讲述人类探索世界的过程。从 北欧的神话如何解释风雨雷电是怎么来的,再用力求浅显易懂的笔,回顾从先苏期的希腊直到尚-保罗·沙特时代的哲学发展。这是一本可以陪伴她成长的书,我们可以先陪着她聊聊风雨雷电的神话。慢慢,她会了解世界很大。

我们也会陪她,一起读一首两首唐诗。例如《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让我们理解的视角,用游戏的方式去读它。她不一定能够领会诗歌之美,我们只想让她感受到兴趣和美好。我们也会陪着她,推荐她看一会儿电视读书读诗,袁枚《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20字小诗《苔》,被乡村老师梁俊和山里的孩子小梁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重新唤醒。孩子们最朴质无华的声音,唱暖了感动了我们。女儿还写了一篇读书日记。

我们为什么要鼓励女儿读书,不仅仅是功利的学习,更希望她享受着读书的乐趣,无论那个年龄,无论以后身处何方,无论以后从事什么工作,我们希望书本可以陪伴着她的成长。“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书本陪伴着她成长,“腹有诗书气自华”,让阅读的乐趣和习惯,给予她特别的休憩,陪伴她享受着生动的人生喜乐悲欢。

篇七

世间一切,都源于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到冬,有了岁月;我遇见你——亲爱的书,风柔雨润,不为倚靠。

读小学那会儿,父亲还在师范求学,母亲带着我和姐姐呆在山野的家乡。深山茂林和简陋的交通像囚笼一般将大家与发展隔绝,老家整个塆落只有四户人家,我的童年里没有玩具、没有伙伴、没有电视,甚至在平日里碰见陌生人都是奢望。孤独的日子里,父亲突发奇想请木匠制作的一个半圆形书架,拯救了我幼年所有的空虚和无聊,成了童年时期镌刻不朽的时光印记!

我们家连续三代都是穷教书匠,一捆捆的旧书与家徒四壁的房子显得格格不入,引得收破烂的大爷多次相顾心有垂涎,母亲总是笑笑,始终舍不得卖。床头书架做好后,父亲迫不及待翻箱倒柜的将他们都找了出来。认真擦去每本书上的灰尘,工工整整的摆上书架,然后搬进我的“地盘”,放在我的床头,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不容置疑。对于自己领地的侵占我虽是心有怨言,但我那“环堵萧然”的闺房,有了这个书架之后,竟显得那么的别具一格!我忍不住跳上床,瞪大眼睛,仔细瞧了起来。

《狂人日记》?狂人写的日记?狂人写的日记会是什么样的呢?那年八岁,因识字量太少,我走马观花、心惊胆颤的三两分钟就翻完了。天呐,人真的会吃人!我拿着书找到父亲,想要求证一下:“爸爸,这本书里讲的是真的吗?以前很穷的时候人真的吃人吗?”父亲先是一愣,而后忍俊不禁的说道“你读出了什么那就是什么,它都是你的宝贝,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会在不同的书里发现完全不一样的秘密。”

父亲的话激起了我的兴致,从此只要一有时间我就趴在床上翻阅我的这批“宝贝”。最先入手的是比较有趣的《寓言故事》、《西方小说合集》、《林家铺子》、《骆驼祥子》,后来《普通话训练手册》、《现代诗歌》、《汉语言文学》,这些没有故事情节的书我也一本本翻出来琢磨。实在没什么书看了,爷爷和外祖父留下的《朱子家训》、《千家文》、《大学》、《中庸》等拗口难懂的书我也拿出来折腾。

看到我对书的痴迷,选购新书成了父亲每次回家必做的一件事。《绿野仙踪》、《阿凡提的故事》、《格林童话》、《苏菲的世界》、《天鹅旅行记》等书先后加入了我书架的序列。

一晃就到了初中,因考试机制的变化,使得学习变得更加“功利化”,从前一起天马行空的伙伴,竟觉得上厕所都是浪费时间,偶尔相谈总离不开分数二字。这时,一位爱读书的语文汪老师成为我的知音。在脚步思维高速运转的校园生活里,汪老师给我们读她喜欢的文章的每一个清晨,成了我学生生涯最甜蜜的回忆。那时“张狂”的我也动起笔来尝试“著作”。青春的岁月里,时而思绪万千、浮想联翩,文思有如泉涌,落起笔来,却一句话也挤不出来;时而东拼西凑,洋洋洒洒写出十几页,写到最后却无主线、无章法,空空堆起文章却不知所云,“出书”的雄心壮志因此也慢慢消散泯灭了。然而,书却成为我形影不离的伙伴,爬山、旅游、逛街,无论去哪儿,背包里总有一本书陪着,哪怕无空翻阅,把书揣在身上就能让人心安。外出的时候,必定带回几本书和自己一起回家方觉完美。

与友人结缘也源于书的牵引,他们爱书慎独的品行深深的吸引了我。买书、看书、分享书、品读书,成了我们习以为然的家常。久而久之,家人朋友都深知我爱书之深切,无论是赠与他人的、还是收入囊中的,每一本书的礼物都显得弥足珍贵、饱含深情。    

不知道是不是命运的牵引,我成了家里的第四辈教书人。在应试教育的洪流和包围圈里,鼓励孩子们读课外书,像汪老师那样读书给孩子们听,为孩子们买书,奖励孩子们书,是我身为人师最愉悦身心的事。从教8年来,我带过的每一个班,安置一个书架是必不可少的。把书带给孩子,更好的传授知识,也成为我买书一个新的理由。上《四季》我买了《你好,四季》全套。上《动物王国》时,《森林报》的12册住进了我的书柜。在上卫生主题的班会课时,我结识了《肚子里的火车站》《牙齿大街的新鲜事》等一系列妙趣横生的绘本故事。

岁月更迭,时光流转,父亲很久很久没有同我谈论有关书的话题了,我们也早已搬出了老家。书这个朋友却始终伴随我左右,而且分量越来越重,老辈爱书自不必说,我嗜书的毛病相继传染到弟妹、侄女、我所交过的每一位学生。去年那一场大雨将老家摇摇欲坠的土砖瓦房彻底夷为了平地。陪伴了我整个童年的书架被深深的埋在了黄泥底下,但它们陪伴着我的美好日子恰如昨日,记忆永新!

当下,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超乎想象,人们跟着生活的匆忙踏着自己奔波的脚步,稍作的歇息也迷离在纸醉金迷的五彩时光,但童年时映入脑海的缕缕书香却弥漫在我周围经久不散,甚至像一壶老酒在我心中愈酿愈香醇,愈品愈芬芳。日月如磨蚁,万事且浮休,大千世界中的我宛如一片树叶在风雨中飘摇,但有书为伴,任它山河翻转、斗转星移,梦想总有归处。

篇八

书籍也许是科技方面最伟大的成就。它把荷马、柏拉图、狄更斯等的文字送到我们的书房和床边。自从发明纸张和印刷术后,死人也是可以说话,可以向千万人说话。培根在1905年说:“如果船的发明被认为十分了不起,因为它把财宝货物运到各处。那么我们该如何夸奖书籍的发明呢?书象船一样,在时间的大海里航行,使相距遥远的时代能获得前人的智慧、启示和发明,书籍是人类大部分知识的记录、催化剂和刺激品。”

但是现在,有一种东西正在泛滥并削弱着我们的思考力。它的名称叫信息。每日每时,这些随时由各处涌来的新闻把我们的头脑的每一个角落都塞得满满的,把我们的知识和理解力都挤了出去。使我们不能专心考虑当前的问题。最糟的是,信息使人上瘾,我们渴望得到它,因此不知不觉地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阅读了许多无关的东西。

当然,我们都需要信息,作为公民,消费者,我们需要它;我们的科学技术人员需要它以求赶上时代而不落伍。

因此,问题不在信息无用,而在于我们应该怎样利用它。我们不应该单纯追求信息,以成为所谓“赶上时代的人”,因为太多太滥的信息会使人知道的东西很多,但却理解得很少,甚至愚昧于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知道。这种人也许知道许多国家元首的私人怪癖,名人的言行,产油国石油涨价的威胁;但却未必知道知识的领域、外交的政策、经济的状况、政治的信仰,于是,信息使不少人成为“信息浏览器”。

任何信息材料的价值通常是以其形成及发布之间的那一段时间长短而决定的。这就是说,书比杂志的价值高,杂志比报纸的价值高,报纸又比电视或新闻广播的价值高。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开始依靠程序逐步摆脱信息。可以先偶然停止一两天不看报和电视新闻,然后逐渐每星期只读一次报,只看一晚电视新闻。我们可以读一种新闻周刊以为代替。不久就会发现,这其间大量信息虽然漏看并不会感到可惜,却可以读几本书以补充我们的知识。那么书籍和信息的区别何在呢?

“书有长久价值”。当天的报纸已塞进垃圾桶很久,但当天收到的书籍却安然立在我们的书架上。诗人庞德说:“文学是历久犹新的新闻。”书是载运知识的工具,越长久存在越有价值,而信息传播则靠随时作废而愈益发达。

“书是累积的”。一位作家的新作问世使我们想去读他早期的作品。爱因斯坦的著作诱使我们去读牛顿、伽利略、哥白尼的书。新知识补充旧知识,新信息代替旧信息,就好像今天的报纸提醒我们昨天的报纸是如何的荒谬或不完整。

“书有焦点”。书告诉我们关于某些事物的具体内容。图书馆是按照书的类别编目的,它有系统性,但报纸和广播则大部分只注意何时,而不注意何事,它们报道昨天以来所发生的任何事情。

“书建立传统”。书是建筑文明的砖瓦。我们在发掘古代名著之际充实了我们自己,然后,我们写更好的书,传给更多的人,更为深刻,更为久远。

篇九

说起小人书,我想应该首先介绍一下。小人书学名叫连环画,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最早的连环画是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故事画。小人书是在图书插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简洁的构图、浅显的文字、低廉的价格以及便于携带等优点深受人们的喜爱。1970年开始,小人书的创作形成高潮,到80年代中期,是小人书最辉煌的时期。1982年全国出版小人书8.6亿册,几乎人手一册。有一阶段,全国图书市场的1/4都是连环画。每部连环画的平均印数达到几十万册,畅销的甚至高达几百万册,如《三国演义》题材的小人书5年内印数高达200万册。 

70年代末到80年代,小人书应该是孩子们最初的课外阅读,我个人记忆不太好,现在总有亲朋好友说起我小时侯抢鸡头、偷水果糖、欺负小女生的种种劣迹,他们会说得有声有色,而我却总记不清楚。但说起看过的小人书,总能叫出些名字来,像《杨家将》《三国》《铁道游击队》《水浒》《兴唐传》《董存瑞》《红楼梦》、《岳飞传》《西游记》《鸡毛信》《小兵张嘎》《十五贯》《新儿女英雄传》《暴风骤雨》等等,一口气可能难说不下去。那时小人书的价格也只是几分钱到几毛钱不等,我记得1988年我一场大病,手术后母亲送我的礼物是一套二十多册的《孙中山大元帅》,共花了10元钱。 

现在的孩子比的是谁的玩具多,谁的玩具好,那时谁的小人书多才最神气。隔壁的老三有一套《杨家将》,为了能看上书,我家的鸡蛋总会莫名其妙的“失踪”,由于各家的闲钱总不太多,每个孩子拥有的小人书有限,通常不用几天,刚买的小人书一下子就在寨子里传遍。上学后,老师为了加大小人书的流通力度,每星期都进行交换阅读,进行交换阅读的时候,虽然到手的都只是揉出毛边的小人书,那种爱不释手的感觉,现在每每想起,心底都能泛起层层涟漪。 

看的小人书多了,同学们甚至学会用小人书里的人物给老师和同学取外号,叫老师余(佘)太君,叫大嗓门的六妹“孙大炮”,粗壮的三宝叫“座山雕”,爱告状的五八叫“秦松(侩)”,而且个个自封是“岳飞”“杨八郎”。六一更神了,为了搞到“岳飞”的外号,叫六一妈用木炭在他背上写“精忠报国”,而六一妈不识字又拗不过六一,就在他背上乱画一气,六一展示的“精忠报国”一看就像背了个大蛤蟆,六一也就有了“母蛤蟆”的大号。 

那日,跨入已经不是常去的书店,看到了系统的现代版小人书,印刷精美、图案清晰,展示在声、光、电、网络等多种媒体的冲击下产生的全新审美视角,同时也不乏精彩的故事性和趣味性,比传统的小人书一图一文的简单对应形式更具有魅力。抚摸这现代版的小人书,心里不再有那本本揉出毛边,泛黄,甚至有点脏的那种熟悉的感觉。也许这一代很多人的感觉都是这样,从前倍受孩子们喜欢的小人书,如今却成了成年人的钟爱,成了收藏爱好者的新宠。据说80年代初的全套《成语故事》收藏价格上万,1957年至1963年出版的全套《三国演义》甚至达10万,等等还有更多。 

随着识字量和年纪的增长,小人书已经难以满足课外阅读的需要,80年代末90年代初,偏僻的山寨仍然没有电,但现代化的脚步却步履蹒跚的来到了这里,首先是出现了收音机。作为小学教师的父亲咬咬牙,用了一个月半25元的工资买了一台收音机,虽然能收到的频道、电台极少,除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外好像没有其他的,但我的兴趣一下子就转移到这里,每天下午7:00左右就是少儿“小喇叭”节目,“小喇叭”后是我最喜欢的“评书”节目。已经不记得是谁谁谁再评书,但那抑扬顿挫、活灵活现的语言评隋唐、评三国、评水浒,总是引人入胜、身临其景、栩栩如生,多年后听当红讲坛,就算是易中天评三国、于丹解论语,无论炒得如何热火朝天,就没有当年评书中那一句“要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那样震撼。

说起我的第一本小说书,就不得不说说它的来历了,那是1989年我小学毕业,那个假期,“评书”栏目正在热评水浒,也许是过于厚爱的缘故,小小的收音机开始“罢工”,首先是收到的声音小、杂,后来就没有了声息。由于当时家境贫寒,换新的收音机还需要等待,那个假期我过得百无聊赖、惶惶不可终日。这样的情绪被大姐看在眼里,上初中后我就收到读高中的大姐寄来的平装本《水浒传》,厚厚的两大本,后来我才知道是大姐省了半年的零花钱给我买的。 

120回的《水浒传》在自己的手里,惟恐一下子就读完,我借用了评书的做法,要求自己一天最多只能看半回。然而规矩总是被制定的打破,面对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起伏跌宕,变化莫测,扣人心弦,特别是“拳打镇关西”、“智取生辰纲”、“宋江杀惜”、“武松打虎”、“血溅鸳鸯楼”、“江州劫法场”、“三打祝家庄”等等,一个月,120回的《水浒传》被我看了两遍。 

上学的年代一路走来,连连总总,自己也不知道读了多少书,恶补了年少时的饥渴,我不赞同“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但我赞同晚清名臣左宗棠23岁结婚时在新房门口写的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好读书,读好书,力避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慨。每当一翻开书本,就不由自主的想起一个图书管理员对我说的话:“上班的时候怕遇到你,又怕遇不到你!”。 

读着读着,又读到了e时代,e时代的知识是个爆炸的年代,几乎综合的网站都设有读书栏目,更不用说文艺类的网站。在喧嚣、烦乱、烦躁的网络阅读世界,阅读一如吃快餐,无论是肯德鸡、麦当劳的“洋式快餐”,还是青菜、萝卜、回锅肉的“中式快餐”,都是“鸡肋、鸡肋!”,“食之无肉,弃之可惜!”

篇十

人之气场,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实存在。犹如一块磁铁总会形成一个磁场一样,一个人也总会形成一个有别于他人的气场。读书人就有读书人气场。 

读书人气场有善的气息。佛教有个概念称之为“业”,业有善业与恶业之分。业是会遗传的,业的遗传就是通过“场”这一中介进行的,场是一种环境,它润物无声,绵延而又细微。几代人在同种环境的持久影响和作用下,并会形成自己家族的生物学遗传基因,如达尔文所强调的那样,环境是形成物种的第一根据。读书世家,因有良好的读书人气场存在,通常积有善业,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变坏的概率往往会低于其他类型的家庭。

读书人气场有真的气息。读书人气场不是由单纯的知识形成的,而是由活的智慧形成的。苏格拉底说“智慧即美德”。知识和智慧是两个层次上的概念,智慧源于知识,而高于知识。知识是死的,智慧是活的。知识必须转化为智慧才有价值。一些人“学富五车,才满八斗”,但却道德败坏,根源不是缺乏知识而是缺乏智慧,如佛教所言是“无明”。这些人仍处在一种蒙昧状态,没有把握人生真谛,定力不够,仍有飘忽不定的习气。如此,并不能形成和体现出只有真正读书人才有的读书人气场。 

读书人气场有美的气息。美是一种和谐。读书是创造这种和谐有效途径之一。对外,读书求知以获取知识和智慧,知识和智慧是一个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关系到人对其外在世界的正确理解和把握。知识和智慧,更是一个人产生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责任感的基础。对内,读书求知以获取知识和智慧,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认识自我、调控自我、实现自我,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感悟人生。读书,初为求知,进而养性。因有智慧,一个人就会有思考的冲动。因有思考,一个人就会对世俗利益有所超脱,古人言:“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读书人长期修炼、积淀的结果。

篇十一

家有六岁小儿,正上幼园大班。孩子的衣食住行,他妈妈操了很多心。孩子的健康成长,幼儿园老师们付出了不少汗水。我一个做父亲的,却常常借口工作繁忙之类逃避责任,家长会也没参加几次,实在感到非常惭愧。近日老师命写“育儿心得”一篇,不敢迟缓,只得潜心撰写一篇奉上,求教于各位方家。

中国古代教育孩子要“知书”和“达礼”,我感到这两条目前都不太容易做到。先说“知书”,目前陪伴孩子的大多是各种电子玩具、电视节目、电脑游戏,翻看的书本不过是卡通、漫画之类,其实距离真正的“知书”很远。再说“达礼”,目前孩子参加了绘画、跆拳道、英语等各种技能培训班,但有关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热心助人方面的教育也很不够,与真正“达礼”的距离也很大。

我觉得让孩子“知书”很重要。世界童话是个宝库,很多经典作品不仅教育孩子,其实也滋养、净化了我们大人的心灵。如果孩子仅仅只识“灰太狼和喜羊羊”、“植物大战僵尸”,不知“大林和小林”、“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则未免有些遗憾。有鉴于此,我坚持每天读两个童话故事给孩子听。两年下来,我朗读完安徒生、格林和伊索童话中的名篇,又讲解了叶圣陶、张天翼、冰心、严文井作品中的佳作。一路下来,我觉得这些故事历久弥新,还是很能够和现在的孩子产生共鸣的。“达礼”和“知书”一样,也不能偏废。它是让今后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的根基,其中的学问道理远比某些才艺重要得多,而且是要终身学习的。学会“达礼”,当然是从小培养的好,更关键的还是做父母的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有鉴于此,我从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弟子规》入手,精读一本,兼顾其余,先从自身言行开始做起,从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开始改起,以期和儿子共同进步提高。

如何让孩子健康成长,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以上只是一家之言,未必全对。但是不管什么育儿心得,真正重视而且躬身执行,却是每个家长均应该努力做到的。您说呢?

篇十二

自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出“走向阅读社会”号召已41年,1997年我国九部委联合实施“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的“知识工程”也有27个年头,2013年的第18届“世界读书日”悄然临近,我们的“全民阅读”状况如何,效果怎样,作为传统文化教育功能的图书馆应有怎样的作为,担当什么样的角色?这些都是我们今天亟待思考的问题。

全民阅读,显然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但作为公众观念,还未深入人心。早在1997年,我国九部委就联合实施“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的“知识工程”,并于2000年将每年12月定为“全民读书月”。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有政协委员试图从国家战略层面来推进“全民阅读”,建议设立“全民阅读节”、成立国家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进行全民阅读立法、制订全民阅读规划及建立国家阅读基金,这些无疑对进一步促动全民阅读,提升国民素质,倡导阅读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其实,自2004年“全民读书月”交由中国图书馆学会承办以来,中图学会几乎每年都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各类大型活动、进行广泛宣传,起到了一定效果。但与国外和大众期望相比,其效力还有很大差距。笔者认为,无论从大众需求,还是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来说,大力推进全民阅读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推进全民阅读,至少有以下目的和意义。

目的之一:从个人层面,从阅读到“悦读”,分享阅读旨趣 

读书,无须论证,自古以来成为人们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一个人在得到物质满足的同时,还有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这种需要往往是通过阅读和学习获得。在古代,读书是有地位和有钱人的专利,藏书楼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进的。如今,图书馆没有“门槛”的限制,基本上,只要具有合法的居民身份,都可以申请获得公共图书馆的读者证。这给大众阅读打开了便利之门。但如何从阅读到“悦读”,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阅读的传统自古有之,虽然带有某种功利性质,但阅读的价值,勿庸置疑。当下我们常常听到对“功利性阅读”、“浅阅读”的批评声音,但笔者认为,这种界定并非科学。阅读是一个过程,是读者与作者思想交流的过程、作者与读者知识交接的过程、作者表达与读者创新互动的过程。至于是否功利、是否深浅在于读者个人体验。另外,读者个体差异和阅读阶段也大相径庭。阅读对于每个人来说,并不都是快乐的。“十年寒窗”的学子,在学习初期,估计大部分都没有享受到读书的乐趣,所以才有 “悦读”之说。如今,网络小说铺天盖地,手机阅读比比皆是,这从某种层面满足了大众化需求,迎合了快节奏生活,促进人们利用“碎片”时间进行“碎片”阅读。但是,由于网络作品发表的相对随意性导致内容的低俗、质量的低劣,“碎片”阅读的断章取义,无疑对公众的阅读品质,特别是对青少年阅读取向、阅读习惯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推进全民阅读,重在使得更多的人挤出时间,进入图书馆,捧读经典,与作者进行超时空“对话”,从而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塑造健康阅读方式,提高个人生活品质。 

目的之二:从国家和社会层面,克服浮躁,大兴“实学”之风

今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从党、国家和民族的高度,提出“大兴学习之风”,这给全民阅读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支持。除实践之外,我们学习的途径,重在阅读。“前世兴衰”之道尽在历史经典之中,莫非“精读”不可获得。这与休闲放松、尽享阅读乐趣的“泛读”显然不同。“阅读”在于“悟道”,“悟道”用于实践,实践推动进步。这种进步不仅表现在自我实现,而更重要的是推动国家、民族的进步,从而推动“中国梦”的实现。我们知道,一种风气、氛围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全民阅读,也是如此。仅靠某个部门、某个团体的一厢情愿,或者仅靠大众内部需求的带动,效果不会明显,其进展也会缓慢。全民阅读,重在“全民”,外部推动很重要。因此,提起广泛关注和重视、适度立法规制是当下时代所需。

那么,作为通向知识之门的图书馆,如何促进全民阅读,为公民终身学习提供保障,进而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呢?笔者认为,图书馆需要承担以下四大责任。

责任之一:打造城市“第三空间”

图书馆在地域上分布不平衡,特别是城乡差距巨大,已然成为不争的事实。“第二起居室”的概念曾经在图书馆界广为传播,如今图书馆作为城市居民“第三空间”的理念已经达到共识。所谓“第三空间”,根据美国社会学家Ray Oldenburg的观点,是指除家庭居住、工作职场之外的社会公共空间,有咖啡馆、酒吧和城市公园等,其中就包括作为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之一的图书馆。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现有公共文化空间供不应求,而且城市居民对于排除等级意识、角色束缚空间的渴望和向往,另外,阅读作为减压、释放自我的一种有效形式,图书馆成为城市自由、宽松、便利的“第三空间”的优势日渐明显。在这里,读者不仅在乎信息、知识的获取,而更在乎如何获取。自由、平等的氛围,交流、休闲中不经意地获取和共享知识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期待。在这里,图书馆远远超越了图书、信息集散的基本功能,更重要的是,成为志趣相投的朋友分享知识的知识共享空间;与博物馆、美术馆、剧院等其他文化机构合作的文化共同体;提供休闲、激发灵感的社会创新舞台。

责任之二:丰实农村文化资源

在农村,由于近年来物质条件的改善,人们对于文献、信息、知识的需求逐渐增加,而图书馆(图书室)的建设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远远没有跟上当前农村建设的整体步伐。这不全是因为资金短缺,而在于资金的合理配置,更深层次是观念落后的缘故。当前,许多地方在搞“新农村”、“城镇化”建设,对图书馆等文化设施的规划滞后,造成农民虽然住进了楼房,但并未改变传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文化生活匮乏,生活品质并未得到提高。2007年,新闻出版总署会同其他部门在全国范围开始实施“农家书屋”工程,是一个很好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村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现状。在农村,村民对于阅读的需求与市民不同,市民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和途径较多,市民仰仗图书馆的价值不仅在于资源获取,而更重要的是来自场所价值,如上文提到的“第三空间”。农村不同,文献供应相对匮乏,获取知识途径短缺,因此,当下农村图书馆的价值及责任还在信息资源的提供上。当然,我们并不排除,随着时间的推移、需求的深化,图书馆在农村的功能会进一步拓展。笔者认为,如何让城市图书馆资源更多地与农村共享,特别是电子资源、科技内容资源的共享,是我们要考虑的。“为人找书,为书找人”是一位终生从事图书馆工作的老先生总结的一句话,朴实而意味深长,也是图书馆服务的理想境界。如何从“为人找书”到“为书找人”工作重心的转变,从而达到人不分贵贱公平获取信息,缩小社会信息鸿沟的目标,是图书馆的责任。

责任之三: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提供阅读指导,重在儿童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儿童成长关乎国家的命脉。全民阅读,重在儿童。儿童阅读兴趣的培育,良好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的养成,对于建设阅读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阅读指导,作为教育活动,是图书馆一项重要的传统服务形式,也是当前基于“建设阅读社会”目标下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使命和责任。如何将图书馆资源以及社会信息资源归类整理,以合理的、儿童习惯的阅读方式推送给少年儿童;如何利用图书馆氛围、场所培育儿童尊重知识、尊重书籍、尊重阅读的观念;如何培养“阅读即人生”的普遍理念等等都是图书馆服务的应有之义。目前,国际上和中国图书馆界对于儿童利用图书馆非常重视,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和中国图书馆学会均设有专门的未成年人专业委员会,今年以“创造未来:青少年各种资源的保存、数字化与获取”的主题会议将在泰国举行。在全国各地,城市的儿童图书馆配备相对齐全,另外,有些公共图书馆也试图设立儿童阅读专区。所有这些,都是图书馆界对于儿童阅读所作的各种努力。但是,农村儿童的阅读情况怎样,阅读权利有否保证,城市儿童图书馆资源如何“下乡”,等等一系列问题,仅靠图书馆人来解决是不现实的。笔者认为,作为图书馆界,缩短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城乡差距,呼吁和推动是我们的责任;提供阅读指导,培育儿童兴趣,也是我们图书馆的责任。

责任之四:在广大公众范围内,倡导健康阅读生活方式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一个人可支配的时间更加有限。如果不合理支配,用在阅读的时间就会少之甚少。大部分人有“泡”澡的习惯,“泡”澡能使自己身体得到放松、从而达到消除疲劳之效,是人们一种重要的生活休闲方式之一。现在,也有一小部分人乐于“泡”图书馆、“泡”书店,但并非公众普遍的生活方式。试想,如果“泡”图书馆“蔚然成风”,在图书馆汲取的是知识的营养,感受的是知识殿堂的书香,享受的是图书馆人性化的服务,这或许比“泡”吧等生活方式健康许多,而且这样可以有效“挤”掉一些大吃大喝、疲于应酬等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时间。“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这是曾担任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的博尔赫斯先生的一句名言。正如总书记所说,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多一点学习”、“少一点无谓的应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将阅读纳入我们的生活必需。如此,我们党转变作风的实效更能落到实处。

全民阅读,人人有责,人人都得参与。“图书馆通过系统收集、保存与组织文献信息,实现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社会功能。”“现代图书馆秉承对全社会开放的理念,承担实现和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缩小社会信息鸿沟的使命。”这是中国图书馆学会2008年推出的《图书馆服务宣言》中的一段话,表达了图书馆界及图书馆人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对本职及事业的情感。全民阅读,离不开中国图书馆人的不懈追求和努力,但仅有图书馆人的参与毕竟“人微言轻”,必须全社会动员、国家总体规划。如此,图书馆对社会普遍开放,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平等、人性化的服务义不容辞。

篇十三

在古代,阅读作为一种特权,基本为士大夫阶层所独享。“学而优则仕”、“惟有读书高”的传统价值观曾经主宰了中国近三千年,“科举制度”也成为封建社会一代又一代读书人“入仕”的唯一途径。因此,读书作为一种生存方式,不单单是今人的“自寻烦恼”,而是自古有之,“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等等典故的千古流传就是实证。虽然,“阅读生活”是我们的追求和向往,但通往“阅读生活”的道路曲折而漫长,而且,阅读“生存”与“生活”对立而统一,如何融合、如何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需要更多的人生智慧。

创造更多物质财富,提升物质生活水平。“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阅读作为一个人精神层面的需要,也是建立在“仓廪实”和“衣食足”的基础上的,人在还没有得到温饱的时候一般是不会有阅读需求的。那种革命战争年代,先烈对于红色理论著作的渴求和嗜读,是个例外,在这里,精神需求覆盖或替代了物质满足。《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等中国古代的旷世大典,均是“仓廪实”的时代编写的。荀况、吕不韦、颜之推、张之洞等古代士大夫阶层代表人物都是“衣食足”的境况下作劝学名篇的。恩格尔没有计算出系数是多少才有阅读的需求,但食品占收入的比重降低肯定会激发阅读需求。如今,城乡阅读差别显著,不仅表现在图书等文献的种类、数量上,而且在阅读场所、文献结构上也有很大差异。当前,随着农村物质财富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阅读的需求进一步扩大,也极大地表现出对阅读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普及核心价值,渲染精神追求。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都是党应时所需,对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部署,提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行动方向。那种精神高于物质的红色年代离我们渐行渐远,伴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精神生活的空虚,没有信仰的精神危机向我们袭来,严重而特别地腐蚀着我们的青年一代。所以,色情、暴力充斥和沉溺网吧的大有人在,更有甚者,最近爆出富二代“海天盛筵”的淫乱狂欢,无不烙上“信仰危机”和“精神空虚”的印记。这种空虚不是物质匮乏造成的,而是由于精神未能适应物质发展所致。唯有阅读,才能填补灵魂深处的空虚。

合理规划24小时,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一个人不知道自己到底能活多少年,但每个人一天均为24小时是我们已知的。工作和生活本身相辅相成,但如何尽可能消除对立而将它们融合在一起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更是我们每天面对的实际考题。培根说“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一天之中,8小时工作是为了生存,也是为了更好地生活。8小时之外,人们往往宁愿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吃喝玩乐上,围着酒杯、麻将、裙子、话筒转,甚至不惜牺牲8小时睡眠时间,更谈不上挤出时间来阅读了。我们已经远离了如饥似渴且只有“红色经典”阅读的年代,也远离了“手抄本”盛行的文革时期和因外国文学思潮激发出压抑很久学习热情的80年代。如今,电子书、网络和手机阅读盛行极大改变和丰富了我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图书、期刊、报纸的极大丰富和唾手可得反而使我们疏远甚至遗忘了阅读经典,放弃了与“大师”、“大家”思想“对话”和灵魂“交流”的契机。因此,如何挤掉不健康生活的时间,让人们重新捧读经典,塑造“阅读生活”,构建“阅读社会”,首先要我们每个人合理安排24小时,其次要在全社会倡导“阅读生活”方式,打造家庭、工作之外的城市“第三空间”,培育儿童健康阅读习惯。

理性看待得失,树立健康竞争心态。今天,竞争成为一种常态。综观一个人,“生存”以及如何“体面生存”问题贯穿一生。婴幼甚至还在“十月怀胎”时期,我们就被打上了“生存危机”的烙印。“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纷繁芜杂的“胎教”,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把我们逼进了一个又一个竞争的泥沼。“十年寒窗”,如今本硕博读完变成了十几年,这期间的苦读都是为了踏上社会被奉为“人上人”的“体面生存”。随后漫长而快节奏生活,那种“缺啥补啥”的各类补习班、工作中寻求解决问题的“现学现用”无不贴上“功利阅读”的标签。唯独到了退休后,时间真正属于自己,阅读才可能成为那一片久违的自在“绿洲”。这种从“生存”到“生活”的人生轨迹,映射出当下诸多的人生无奈,反映在阅读上,也就有“功利性”与“非功利性”之分。因此,阅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也不单单是一个人的事,而应把它放到人生哲学的高度和当作错综复杂的社会性问题来考量。

从“阅读生存”到“阅读生活”,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的祖先就有把读书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训导,但综观历史几千年,读书并没有逃脱“生存”的功利窠臼。历史的画卷推展到如今的21世纪,虽然我们的生活大大超越了12世纪张择端笔下《清明上河图》的忭京繁华,但是今天,我们的年青白领奔走在“朝九晚五”的路上,疲命于子女教育的盲目追逐,房子、车子的无端比拼当中,神情凝重,行色匆匆,根本无暇“顾及”沿路“风景”,何谈“欣赏”和“体味”,极大地降低了生活品质、湮灭了 “幸福感”,这无须责怪个人,而是社会大环境所致。因此,国家和社会倡导“全民阅读”、构建“阅读社会”任重道远,且义不容辞。

篇十四

当书香弥漫我们的生活,读书将不再是清晨草坪上的单词诵读,也不是办公室里的闲来消磨,而是各个角落随处可见的人文景致。书籍是进步的阶梯,给人以精神食粮,让我们学习沉淀下来的慧思哲理。松江党校读书会的成立,使得阅读成为我们党校人的精神日需品和沐浴心灵的一徐清风。

阅读书籍,是一种灵动而纯美的淡淡享受,是一种豁达而又简单的惬意生活,更是一种“我思故我在”“偷得浮生半日闲”的优雅心境。清除生活中的聒噪,沉淀生命中的感动。

上世纪60年代,图书漂流活动在欧洲发起,这真是文明而幸福的奇妙之旅,书友将读完的书籍贴上标签后放之于公共场所,而捡获这本书的人便可以无偿借阅,读完后在书上可以写出评语,交流读书经验和心得体会,然后以类似的方法将该书再漂出,最终书籍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段图书自由漂流的旅程不需要借阅证,也无需支付押金,且没有借阅期限,这种图书共享的方式让人们体会到:知识因传播而美丽,书籍因共享而永恒。松江党校的读书会,也是一种传播知识的载体和中介,在这里,人们的心灵可以自由飞翔,去欣赏那对面的风景,去聆听那远方的呼唤。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现代生活节奏日益加快,随之而来的就是人们内心世界的浮躁与不安。节奏快、压力大、要求高,面对新形势与新任务,党校人不能怨天尤人,而要学会适应与生存。适应与生存的最好方法就是读书、善读书,阅读、善阅读。静下心来,细细品位经典原著中的深邃思想和人文关怀,也不失为一种享受。

曾有人说,读书亦如品茶。懂茶道的人品出了茶的香甜美味,而不懂茶道的人却说茶很苦涩。读书亦是如此,当你用心去读书时,你会发现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中无不孕育着无穷无尽的韵味。

自然,一个人长期埋头苦读会觉得单调又乏味,读书会则搭建了一个平台,它可以扩大交流范围,同事相互之间可以传道、授业、解惑,让读书人感觉不到苦涩而能品出读书的香甜美味。善阅读是一种修养,让阅读经典书目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习惯。

篇十五

关于读书,我们常常想到是那一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笔者是从农村出来的,从小父母激励我要好好读书的逻辑便是:好好读书,长大后才能扔掉锄头,去当大官。这大概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中“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延续吧。我们说,这是一种读书的“功利”思想,这种“功利”思想虽然俗,却激励过无数的学子悬梁刺股,也成就了国家无数的人才。

然而,关于读书,近年来却泛滥起来另一种“功利”的说法,也就是所谓“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侵蚀之下,书中不再有“黄金屋”和“颜如玉”,“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有的农村父母开始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能认得几个字就算了,读大学有什么用?挣的钱还不如打工的。甚至在八项规定之下,有的组工干部也开始抱怨:想当初自己是班级中的佼佼者,寒窗苦读十几载,好不容易考上令人羡慕的公务员,如今的收入却比班里其他同学差远了。

一切的喧嚣和苦恼,都围绕着读书的“功利”,作为组工干部,我们确实难免也会偶尔想起这个“功利”的话题:读书有用吗?然而,在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这个命题的答案也是多元的,我们不妨从两个维度去理解。

读书可以是不功利的,它可以像爱情一样纯洁,沾不得半点功利,我们在很多时候都很容易达成这种共识。特别是对于组工干部来说,读书本应该只是作为扩大自身知识面,提升自身能力和素养,陶冶情操的一种途径,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正所谓“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如果我们将读书打上功利的烙印,将读书作为职位升迁的一种辅助手段,那么读书就会成为一件无趣的事情,我们的阅读范围很有可能就只会囿于官场小说、厚黑学之类的低级层次,满嘴谈论的都是机关里听风是雨的小道消息和鸡零狗碎的是是非非,没了点组工干部应有的风度,恰如市井里的小民,枉读了诗书。

然而,读书却也可以是“功利”的,我们所说的“功利”,指的是要会读书,要有方向地去读书,读好书,此所谓“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学会读书是学习型党员的基本要求,就拿组工干部来说吧,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无论是基层党建,还是干部工作、人才工作,都是与时俱进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提高。把读书和工作结合起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瓶颈,应该成为我们读书的指向和动力。通过读书,熟练掌握业务知识,开阔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这是我们的“功利”。没有这种“功利”,我们很有可能像蒙着眼睛的毛驴,只会在原地转圈。

还有一种“功利”叫做提升修养,“三严三实”里面要求我们严以修身,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远离低级趣味。“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读书的“功利”就在于要多去读那些提升自身品味,能给人启发的书,通过读书,领悟做人的道理。而不是像少数干部那样,整天沉迷于风水方术、炒股秘笈,或者是官场要诀、花前月下这类庸俗的书籍。

当然,我们所说的读书,也不仅仅是书籍。其实,人生何处没有“书”?作为组工干部,只要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总有学不完的东西,总能发现可以学习的“书”,人生本身就是一本大部头的“书”。“活到老,学到老。”如果非要赋予读书以某种“功利”的话,我们读书最大的“功利”,或许可以归结为:读书可以让你有更好的活法。

篇十六

记得上高中时,我的语文老师高用春常常引用古人的一句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还说不管什么书,只要不是反动的,开卷有益终身。当时,我还感觉不到,没有体会其中的深奥道理。

走上工作岗位后,我担任中学数学老师,教学成绩较出名,自己沾沾自喜。心想这辈子只会与数字和符号打交道,不会和文字交朋友了,工作之余不注重读书。没想到,五年后组织上送我到省委党校师资班学习,要求两年后回地方党校当教员。书到用时方恨少,进省委党校时就后悔自己平时书读少了,对政治历史文化知识很贫乏,工作较吃力。这时,我才意识到高老师话的分量和含义。于是,我非常珍惜在党校的学习机会,上课之外我都待在图书室,翻阅各种书籍,如饥似渴地学习,储蓄和积累各种文化知识。到后来,学习越来越快乐和轻松,毕业时,我的各科成绩在全班领先。

回到党校工作期间,一次参加市里企业改革工作工作队,几天实地调查以后,在汽运公司就餐,近九点时晚饭结束。这时,工作队队长、市总工会主席突然要求我第二天一早将调研报告交给他,我不假思索地答应了。晚上,我伏案灯下,几个小时就完成了任务。后期,我做了删减,将其投给《巢湖报》,也被刊用。应该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材料撰写任务,完全得益于平时的读书积累。

我读小学、中学时,数学经常满分或高分,毕业后从事数学教学工作,一直对数学怀有特殊情结。对于文字则缺少热情。党校学习使我改变了对读书的看法,增添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对文字的感情。一次,我把自己的散文《校园晨图》投向了《安徽党校报》,没想到被校报副刊登载了,这是我第一次发表作品。欣喜若狂之余,我萌生了更多想法,也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边读书边写文章,先后在《安徽党校报》等发表散文近50篇,在中央党校《学习时报》等发表理论文章60多篇。这都是读书的好处。

我始终牢记两句话:一句是:“跳高运动员如果拿去标杆,恐怕连一米都跳不过去”,这句话告诉我们,工作必须有目标,工作必须有压力;另一句是:“当你快游到对岸而精疲力竭时,如果告之还有很远的距离,你会游不到对岸,反之告诉你对岸就在眼前,你会加快节奏,顺利游到对岸”,这句话告诉我们,正确的目标激励才会取得成功。我从这两句话中得到许多启示,在生活、工作中时刻提醒自己,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我尝到了读书的甜头,也平添了读书的乐趣。平时,除了工作,就是读书和写作。一日不写心慌,一日不读心虚。我的读书兴趣广泛,有政治类的、思想类的,也有文学类的。在读书中,我忘记了烦恼,增长了知识,增添了信心,提高了境界。我在读书中受益,也在读书中找到了人生坐标。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先人的话,是对读书益处的最佳褒赏。我坚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读书,更多的收益还在后头。

篇十七

“第三届校院读书月”又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了,作为图书馆人自然而然的少不了推荐一本好书的程序化活动,自己平时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读书,也好,有时被动式阅读也不失为一种读书方式。先阅读做一些分析。

喜欢读些闲书。每读一本,就写在日记里,包括微博。一是记录一下自己的读书过程,二也算显摆一下。若说阅读那现在一定不会不提及晒书,所谓“晒书”。据考孔子当年晒书还包括晒书的本义,即把潮湿的书拿出来晾在太阳下,今天河南省上蔡县、四川省团凤县晒过书,现在当地还分别留有孔子晒书台、晒书坡等古迹。到了当下,晒书真正成了一种显摆。拿“晒”来说,“有得晒”才时尚,“没得晒”就落伍。晒书成为公开展示和炫耀,只是不再在阳光下晒书,更多的时候我们既是“晒客”又是“看客”。人大概都是这样一来吧,有些东西总要晒一晒,引起关注,去份寂寞,凑份热闹。

晒书和晒其他东西一样,事关兴趣、性格和品位,更有其他物件不具备的功能——事关学识和思想境界。如何晒得高雅、晒得自然,晒得脱离低级趣味,实在值得玩味!

你读什么书,你就是什么人。网上流传着一条著名的约会法则:如果他家里没有书,就不要和他上床。可见男人最好的饰品是女人,房子最好的软装是图书。今天虽然我们拥有更便捷的阅读方式,Iphone、Kindle平板电脑和各种高科技阅读器。但真正的阅读者却越来越少的今天,我们讨论如何阅读、如何晒书,既是一种无奈之举,但也不失为一种积极的选择。

从职业分层来说,常被要求多读书的是政府官员。中纪委就曾向干部推荐56本书:《焦裕禄》、《之江新语》、《世界是平的》、《论中国》、《大国的兴衰》、《正能量》……他们读忧国忧民的书,自然晒与宏观社会有关的阅读。

理工宅和技术男偏向推理、悬疑小说和新科技读物。他们不甘寂寞偶尔晒书,本意却不是晒书,而是晒智商和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农民工群体和底层服务人员的阅读取向相对固化,他们急于下载最新款网络穿越小说,总希望在虚拟美好而现实残酷的城市生活的作品中寻找共鸣,诸如《蜗居》、《杜拉拉升职记》,还有最懂他们的《平凡的世界》。当他们无法驾驭自己的生活,而又不甘落后期盼在荒芜的精神家园寻求新的突破口。他们在读书与晒书中,寻找的不是品位与个性,更主要目标是打开进入眼前这座城市的切口。若无身份上的认同,一切都市生活又会像小说和影视一样离自己既近又远。

今天我们谈论读书时,指导我们更多的是功利性阅读,是升学、升值和升职。我们的晒书许多是建立在读微博、读微信头条、读新闻客户端。当我们只晒书不读书时,我们晒的是空虚,是虚弱,是擦肩而过的充实。相信汤姆·沃尔夫的论断:“那些读书和写书的人与那些不读不写的人之间的区别本身,承担着一个伟大的社会分层意义。”

晒哲学书、艺术书和偏僻历史书要比晒畅销书高雅。万物皆属哲学范畴。出身于哲学专业的作家、艺术家身上总多一层神秘感,同样,喜欢哲学的销售经理生命里也绝不只有酒局和销售额。在中国,书是性价比最高的、使人变得高贵的物质。

在这里我们想到了我们的总书记习近平同志,他热爱阅读,并非秘密,提倡“多读书,修政德”,在他兼任中央党校校长期间,更公开倡导官员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他熟悉中国经史子集,在讲话常提及《史记》、《春秋》、《诗经》、《礼记》、《管子》,到曲阜孔府考察,对《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表示感兴趣。我以为这种读书方式一定不是晒晒书、浅尝辄止,而是认认真真去阅读、去充实。

在这个注重效率的时代,读书是低效的,读无用之书更是无用的,而不读书则是不可取的。就像毛姆在《书与你》中描绘的那样,读书不能帮我们获得学位,也不能谋生糊口,不会教我们驾船,也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发动汽车,但它让生活丰富,因圆满而感到快乐。如果,我们能真正地享受它。

篇十八

随着“书香校院、全民阅读”第四届在我校轰轰烈烈的开展,对全民阅读谈一点一斑窥豹的想法。

说中国人不喜欢读书,那是偏激的;说中国人喜欢读书,也是有失偏颇的。国人读书相当一部分是功利的,甚至是狭隘的;读的大多数书,只对晋级升职有利,于心灵无补。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往往是各种考试书和那些贴近生活的实用书:养生、美容、商战、悬疑、股票、升学……书籍成了一种豪华的装饰之外更多成了晋升的垫脚石。

为什么会这样呢?不妨从阅读方式的改变找寻答索。一本Kindle可以装进半个书架的书籍,又重又厚的书对我们还有什么现实意义吗?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地“暴走”,屏幕代替了纸面,新媒体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的传统阅读。对“界面”的颠覆性革命,我们应该感到兴奋呢还是沮丧?你刷微博、微信、公众号,早安帖、晚安帖闪闪发光的句子让你惊艳,公众号文章一套一套华丽的说辞总能将你打动,你转发、点赞、收藏,然而,你所收藏的只是小编们从经典书籍的瀚海中舀出来的点滴,更多能让你赞叹不已的言辞与思想,在经典著作里密集排列着,成千上万地躺在图书馆和书店里。或许你不读书依然游走自如、顾盼生姿,什么卢浮宫、伦敦大英博物馆、卡尔纳克神庙、克里特岛、罗马斗兽场,你听到的是导游仓促的简介,眼睛扫到的是标签中的轮廓,它的前世今生你不清楚,发完朋友圈之后,附着在那个地方的光环就会像打过的酱油一样,从此与你没有一毛钱关系。 

美国洛杉矶中央图书馆提出“阅读是性感的”(Reading is sexy)口号。第一反应还真没有理解,再后细细品味,方知:书是一种极具美感的存在,进入图书营造的世界,让人怀有无限的希冀、无羁的遐想和身心的愉悦,仿佛进入一场恋爱,因此,读书是性感的。读书带给人们的快乐感和真实感是实实在在的。作家林清玄干脆直接将阅读描述成“生命的化妆”,“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最后的一件小事”。沈从文只读过小学,14岁就投身行伍,他的成就与勤读书有莫大的关系。陈忠实、高尔基、马克·吐温、杰克·伦敦莫不如此。若不是因为学会了阅读,失明又失聪的海伦·凯勒终极只能是一个可怜的残疾女孩。

毛姆说:“阅读虽然不能帮你获得学位,也不能助你谋生糊口,不能教会你驾船,也不能告诉你如何发动一辆有故障的汽车,但它会使你的生活更加丰富、更充实、更圆满,会让你感到快乐,如果你真能享受这些书的话。”只有书读得多,人的内心才能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不被外界侵扰,不为势位所误。世界这么乱,但阅读者不担心,因为他有避乱的定力;人性难以捉摸,但阅读者不担忧,因为他早就懂得了人性的复杂。正如作家铁凝所言: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正如文化给人的力量一样,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虽然它是“无用”的,然而一切都有痕迹,我们沉重的肉身会因某些“无用”的阅读而获得心灵的轻盈和洁净。

2014年,“全民阅读”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全民阅读立法工作已经纳入人大立法进程。全国300多个城市有经常性的阅读节、阅读日活动。财政资金扶持实体书店已经由12个试点城市扩展到12个省区。图书馆拨款连年增长,60万所农家书屋覆盖有基本条件的行政村。比如深圳那样现代化的城市,已建立了完整的公共阅读系统。深圳持续了十几年的“读书月”活动,其中新设立了“领读者”奖,除了奖励那些勤奋热心的书评人,还奖励读者自发的阅读小组、民间读书会等,产生很好的社会影响力,也给予我对大众阅读的信心。对今天的中国而言,“阅读革命”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就是全民阅读习惯的培养与提升。

当代作家张抗抗说,对于纸质书籍与电子读物,本人持“双管齐下”“兼收并蓄”“合理使用”的态度。既然碎片化不可避免,那碎片也有碎片的利用方式,可用一本本完整的书籍来缝合碎片。我还是提倡每月每年尽可能阅读几部好书,或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新书。

清代钱泳的《履园丛话》中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语。读书是基础,行万里路,才是人生境界的第一次飞跃。读书久了,容易掉进读死书的陷阱。书里的世界,只是某个人认知的世界,是有一定范围的;真正的世界,广阔无边。读书久了,能广泛游离,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学识,才可能打开另一扇窗户。今天发达国家的公民,会将自己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旅游,这也是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之间的巨大差距。走出去读世界,这是另一种形式的阅读。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精选阅读书香优秀征文18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181616.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