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读《红星照耀中国》体会精选20篇

读《红星照耀中国》体会精选20篇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4 10:24:48 | 移动端:读《红星照耀中国》体会精选20篇

读《红星照耀中国》之后的感触是什么? 其中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的。下面带来的读《红星照耀中国》体会精选20篇一起欣赏!

篇一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是新闻的传奇,也是出版的传奇。

近日我重读此书,不由地想起位于北京大学未名湖畔的斯诺的墓,以前我常路过那里。斯诺若在天有灵,看到这几十年中国的巨变,看到中国和美国之间波澜起伏的复杂关系,看到现今特朗普又发起贸易摩擦,大概会有一种沧桑之感吧。当然,如果他知道自己的书在80年后还有那么多人在读,甚至还收进中国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也一定会感到欣慰。

19xx年6月,斯诺冒着生命危险,长途跋涉进入陕甘宁边区,他带着对红军和革命政权的许多疑问,想要“揭秘”所谓“赤匪”的真相。他是第一个在陕甘宁边区进行采访的西方记者。但事实吹散了斯诺心中的疑团,是真相征服了这位执着的记者,他为英美报纸写了一系列的通讯报道,轰动一时,后来结集出版,就是《红星照耀中国》(原中译本名为《西行漫记》)。斯诺打破了新闻封锁,让西方人看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土地上,那些中国共产党人正在为争取民主独立而进行极其艰苦的斗争,这些人的使命感、远见卓识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斯诺的报道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当时国际上对“红区”的偏见,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新闻之伟力。《红星照耀中国》因此成为纪实文学的经典之作。

经典也在改变我们。记得初读《西行漫记》,大约在50多年前,那时我颇有些惊讶:原来我们崇拜的伟人和英雄,都有着那样可亲的、生活化的一面,他们的理想信念相同,可是性格禀赋各异,言行举止透露各自的人格魅力。伟人和英雄离我们并不遥远,他们的精神气质一直在感染我们。《红星照耀中国》问世了那么多年,读来仍然不觉枯燥,写得真实而纯粹,是一个重要原因吧。

斯诺写工农红军、写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写延安红色政权,他的观察点、态度和语言,都具有鲜明的特色。他的纪实写作毫不做作,是质朴而真诚的。斯诺以“他者”的目光来观察“红区”,他对共产党抗日政策的转述,对“红区”生活的描写,自然也会带有西方记者的立场,但他力图还原真相,没有戴上“有色眼镜”,更没有刻意“过滤”,从而保存了历史的真实与丰满,是那种有质感的真实与丰满。斯诺是记者,又是有天赋的作家,他的报道“很文学”,可读性很强。特别是对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许多革命家的采访,注入了人性的关怀。在他的笔下,这些人物有理想有情怀,有非凡的魅力,但又有人间的味道。在诸如饮食、住宿、开会、舞会、恋爱,甚至房屋摆设、身体语言等有趣的细节中,我们能感受到陕甘宁边区那种特有的气氛,在激越、紧张和进取中,也不无自由和舒展,以及个性的张扬。这些记载似乎信笔写成,毫无拘谨。

《红星照耀中国》的魅力何在?当然来自于边区革命者的奋斗生活,也来自斯诺真实而细致的笔触。他写的是重大的历史,是堪称民族脊梁的伟大人物,大气而有味,如同《史记》,我相信这本书会传流下去。《红星照耀中国》写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却长期以来在西方拥有众多的读者,这本身就是一个传奇。现在倡导“讲好中国故事”,怎么才能讲好中国故事?我看可以从斯诺这里得到某些启示:“讲好中国故事”要有媒体的职业素养与人文情怀,有直面真实的勇气担当,还要拓展视野,解放胸襟,了解文化的多样性。

《红星照耀中国》现在收进了新编的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是作为纪实类作品收录的,主要想引导学生通过这本书的阅读去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与胸襟气度,以传承与弘扬革命传统;还希望学生们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掌握新闻类纪实作品阅读的方法,学会如何观察事物,抓住特点,锻炼眼力和提升表达能力。也让学生了解,新闻报道是纪实,但也有立场态度,有作者的关怀与选择。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让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和选择,是非常必要的。

我也想到,初中生读《红星照耀中国》,可能会有些困难,但也会有特别的兴趣。要让学生喜欢读书,多读一些经典和品位高的书,尽可能减少低俗文化对他们的冲击,这也是立德树人之需。新编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强调“读书为要”,把培养读书兴趣作为语文教学的“牛鼻子”,是一个大的改进。新教材设计了许多读书栏目,小学一年级就有“和大人一起读”,也就是“亲子阅读”。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次课都有延伸阅读,还有“快乐读书吧”,引导学生读童谣、儿歌、诗词、故事、寓言、童话、小说等等。初中语文每一册都设计有“名著导读”,三年安排12本名著,“一课一得”,教给阅读每一类属的方法。正在编写的高中语文教材也安排有“整本书阅读”,以抵御碎片化阅读,达致“读书养性”。我们想以此来推进阅读,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以此为突破口,改变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弊病。这些年语文教学有很多改革,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读书,要把读书变成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

这次把《红星照耀中国》收入新编语文教材,也是出于这一期待的一次努力。希望这样的经典作品能带给人们更为长久的润养。

篇二

《红星照耀中国》(RedStar Over China)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xx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这是网上的评论。可是,此前,我从没有读过这本书。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已经是2xx7年9月28日的晚上。我迫不及待地读,刻不容缓地读,直至凌晨2点,终于读完全书。第二天,我的眼睛肿胀得几乎无法睁开——吸引我的,不是论抗日战争、共产党的基本政策、游击战术、俄国的影响等,而是经历了艰难的长征之后,在红色旗帜下的那些人,那些故事。

通过“红色大门”、与作者一起遭遇白匪追击之后,我读到了书生出身的“造反者”周恩来——他是大官僚家庭的儿子,先后就读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先后在法国、英国、德国学习,先后组织了上海罢工、八一起义,是党的创建人,是著名的革命组织者……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都包含在这个红军创建者的故事之中。

在《苏维埃的掌权人物》《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中,我读到了现年四十四岁的毛泽东。童年、在长沙的日子、革命的前奏、国民革命时期、苏维埃运动、红军的成长,不仅呈现了他个人的成长轨迹,而且呈现了红军的成长历史。

在书中,这样的人物,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从没吃过一次败仗的红军大学的校长林彪,一家被灭口66人、让斯诺懂得“阶级斗争”的红色窑工徐海东,人生五十始的教育委员徐特立,还有平均年龄在25岁以下的强渡大渡河的英雄们,觉得别人整天唱歌花费太多时间的电气专家朱作其,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16岁的江西老表,已经64岁自称是年纪最大的红军战士老李,担心记者把自己写进专著、被外国人误以为“鸡巴”而影响红军声誉的红军小鬼向季邦……

他们,虽然出身不同,但是都几乎遭遇了不同程度的人生悲剧,都经历了诸多九死一生的战斗,都无一例外的,参加了红军,跟随“红星”的旗帜,来到了陕甘宁这片红色的神奇土地,在苏区工厂积极工作,在红军大学认真学习,在政治课上自由讨论,在空闲时间观看红色剧社的演出,参加识字游戏,阅读墙报,唱歌……不管是领袖、将领,还是普通战士,他们的身上,都闪烁着理想的光芒,散发着一种不可征服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和热情。他们的故事,就是19xx年,红星照耀下的中国历史的缩影。中国红军的恢弘历史,就是由这许多的人,伟大的人和普通的人,共同写成的。所以,埃德加.斯诺才会在《序》中说,“从字面上讲起来,这一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可是从最实际主义的意义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这些革命青年们使这本书所描写的故事活着。所以,这一本书如果是一种正确的记录和解释,那就是因为这是他们的书。”

读完了这本书,我找到了引导学生阅读的方法,那就是,和孩子们一起,再一次慢慢走进这本书,去书中寻找那些写下中国红军历史、创建苏维埃共和国、随时准备投身抗日洪流的了不起的人,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从人物和故事入手,感受红军的精神,理解作品的主题。

篇三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出版至今已经80年了(1937年10月在英国伦敦首次出版),然而时至今日这本书依然在全球热销。

于某个夏日的晚上,我开始阅读起这本书来。

80年前,一名美国的记者,怀着不知道怎样的心情冒死来到陕北,开始了他的纪实创作。他穿过封锁区,躲过白匪的跟踪,经历无数质疑的眼光,然而他如同他的故事中的主人公们一样,毅然地完成了自己的目标,将一个当时被掩盖的真实的故事及时地讲给全世界人听,他就是本书的作者,美国人埃德加.斯诺。

80年了,对于一个人来说已经苍老了,但是对于一本书,对于书中讲述的故事,今天读来却依然充满着无穷的力量。

当我以飞快地速度读完前100页时,我不禁感叹,作者讲的故事似乎就发生在昨天,就发生在眼前。

作者以一个西方人的视角真实地记录下发生在80年前中国陕北的红色故事(其中有些故事你根本无法从其它渠道了解到这么详细的过程),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也没有多少写作技巧,更没有阿谀奉承式的辞令,有的只是小桥流水般的陈述,简单的对白和清晰的脉络。作者以这种似在诉说的方式静静地讲述着中国的红色革命和革命中的人物。

文章描写的都是在这片贫瘠的土地生发生的故事,艰苦的生活环境,艰难的生存条件,然而人们却是满怀激情,斗志昂扬!是什么让他们如此乐观?是什么在坚强地支撑着他们?

是信仰!

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国民党举起屠刀屠杀共产党的时候,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是信仰的力量让他们前仆后继!当共产党人辗转于被围剿被消灭的各个战场时,是信仰的力量支撑着他们坚持下去!当红军在雪山上,在草地上弹尽粮绝之时,是信仰的力量让他们战胜一切困难!

正是有了这样的信仰,共产党人点燃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有了这样的信仰,中国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才能最后取得成功;正是有了这样的信仰,社会主义中国才能最终站上了世界的舞台。

今天,当我们的神舟飞船穿梭于天地之间,当我们的高铁遍布神州大地,当我们的航空母舰游弋于太平洋时,我们可以自豪地说,《红星照耀中国》中主人公们的信仰已经开枝散叶。

今天,当共和国走过年的风风雨雨后,我们的信仰依然坚定,那就是: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号角,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信仰!

我们有理由相信,伟大的中国梦将会且一定会实现!

篇四

“这个美国梦想家的安静而沉着的面容,充满同情的眼睛,他看到了梦想如何能得到实现,他从中国革命和它的领导人身上,感染了火样的热情,因此,当他们艰苦斗争时,他也和他们一道,用自己的笔进行战斗,为了他开始信仰的一切。”

我的外公有很多藏书,妈妈也有很多,而这一本--《西行漫记》(原名为《红星照耀中国》)是其中的一本,已经泛黄的书页,定价只有一元三角钱,是中国人民的朋友、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1937-1938年在英国和美国出版的。

斯诺的这本书是一部新闻报道性的作品,大部分是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徐海东、徐特立、林彪等的口述,描写的就是他们的革命斗争生活,以及长篇谈话以揭示中国革命原因和目的。斯诺就是这样以他充满热情和生动的笔触,记录了日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在苏区的一点一滴。《西行漫记》带给人们的就是最真实的东西。但年这本书一经出版,许多年轻人就是因为这本书而排除万难前往延安投身革命。那种高尚与纯洁的爱国主义思想是我们当代青年所欠缺的。

书中毛泽东再三重复:为了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中国人民要自己起来反抗侵略,完成统一,抱定抗战决心是十分必要的。只有万众一心,团结一致,才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而所有这些还要有一个正确的领导指引,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个真理在日后的近百年里一次次的伟大的历史性的转变中得到了印证。

读这本书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人民对于中国共产党的热爱,让我们深刻理解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为什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接触到这些真实的新闻通讯,让我对老一辈革命家以及无数有名、无名的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由衷生起崇敬与爱戴。

共产党不但领导红军加强部队建设,还认真做好根据地的行政建设工作,不断研究做好经济建设,以取得广大农民的支持,认真做好统战工作,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帝国主义反动派一定会被这个新生力量--中国共产党所埋葬。

《西行漫记》的结束语,斯诺先生伟大的预言。繁荣昌盛的中国印证了斯诺先生的预言。

最后,作者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个红色世界, 他把自己对共产党的看法及其未来的预测做了这样的总结:“中国社会革命运动可能遭受挫折,可能暂时退却,可能有一个时候看来好像奄奄一息,可能为了适应当前的需要和目标而在策略上做重大的修改可能甚至有一个时期隐没无闻,被迫转入地下,但它不仅一定会继续成长,而且在一起一伏之中,最后终于会获得胜利,原因很简单,产生中国社会革命运动的基本条件本身包含着这个运动必胜的有利因素。”

不得不说,斯诺先生不是一名普通的记者,他对战争与政治的观察与分析同样令人敬佩。在这本书出版八年之后,日本投降,十二年后,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

篇五

这本书过去读过,今天是再读,书名叫《红星照耀中国》,过去叫《西行漫记》。

这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37年写成的一部报告文学作品,记述了作者在陕北革命根据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尽管作者是一位西方记者,但通过翔实的材料,处处歌颂了中国共产党、工农红军、根据地的老百姓,批评了国民党反动派祸国殃民的政策。书中涉及面极广:共产党产生的背景,中国革命的社会根源,工农红军的觉悟、纪律、战术,共产党的各项政策,统一战线以及中共同共产国际的关系,等等。可以说,是一部中国革命的生动的教材。

要知道,当时,中国革命在国内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和镇压,在国际上(特别是在西方世界)得不到丝毫的支援,甚至没有丝毫的同情。在此背景下,作者冒着危险,不畏艰辛,深入山沟、前线采访,站出来介绍中国革命,赞扬中国革命,实在是难能可贵!

时至今日,中国革命成功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领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取得了日新月异的成就。这是值得大书特书、大赞特赞的盛世!

然而,一些网络大v们却常常大放厥词,“呲必中国”,岂非咄咄怪事!

他们在斯诺面前,显得多么可笑、可鄙!

他们口头上声声代表人民,实质上是站在人民的对立面的反动立场上,其面目狰狞可恶!他们是当年围剿和镇压中国革命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幽灵再现,是西方世界围堵、颠覆人民中国的忠实走狗!每一个有正义感的中国人,对他们都切齿痛恨

那些涉世不深的喜欢读“呲必中国”博客的无知青年们,快快来读读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吧。红星照耀中国,中国革命成功了。红星照耀中国,中国更加辉煌。红星照耀中国,全世界人民瞩目、向往。我相信,红星一定会照亮他们的心田,照亮他们的方向。    

篇六

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像是随着埃德加·斯诺一起踏上了探访红色中国的路,我知道了革命的发展过程,了解了革命家的人生经历,发现了许多忠诚的共产党员所具有的人格魅力。这些第一手的资料,真的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在佩服共产党人的能力与品质的同时,我还十分佩服本书的作者——埃德加·斯诺。我无法想象是多么大的勇气才让他来到当时战火纷飞,疾病肆虐的中国,成为了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他将真实的中国展现给了世界。他去世以后,将一部分骨灰葬在中国,可见他对中国的感情有多么深厚。

这本书的信息量很大,记的很深刻的是,作者在开始文中一再提出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支撑着他们这样干下去?我觉得,是信念。红军中很多人都被地主迫害过,所以他们怀着一种要与官僚地主斗到底,解放与他们一样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的信念。

我觉得,信念对于一个人来说,真的太重要了。

越王勾践不忘往日受到的耻辱,回国后一直抱着要报仇雪耻的信念。他怕安逸的生活会是他渐渐淡忘这种信念,用柴草当做褥子,每逢吃饭的时候,就先尝一尝苦胆。最后终于一雪前耻。巨鹿之战中,项羽率领着他的军队,度过了漳河后,每个士兵饱饱地吃了一顿饭,再带上三天的干粮。然后下令将渡河的船凿穿沉入河底,把做饭用的锅砸的粉碎,以表他的决心。士兵们没有了退路,抱着为活下去作战的信念,以一当十,将秦军打得溃不成军。

英国皇家学院对57名患有癌症而已经切除了病灶的人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其中注重精神调节,抱着坚信自己能战胜病魔的人,10年生存率达到了70%;而那些做完手术就精神萎靡,感到绝望的,即使她他们的病情并不严重,可80%以上的人做完手术不久以后就离开了人世。也许打败他们的,根本就不是病魔,而是他们自己。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信念给红军带来了革命的成功,信念给勾践项羽带来了战争的胜利,给癌症病人带来了健康的身体。信念就像身体里的骨架,没有了信念,人也就软弱了下来。

《红星照耀中国》就像一击重锤,狠狠地打在我的心上,让我的心灵都为之震撼。

篇七

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中国共产党人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最悲壮、最辉煌的英雄史诗。

当蒋介石对红军进行五次“围剿”活动,我军取得了前四次反围剿活动的胜利。特别是第四次围剿中,在国民党有五十万人,红军只有七万人,在敌我力量悬殊之大的情况下,歼敌三个师,活捉了国民党中将师长张辉赞,这靠的是什么?是战士们的勇气和不屈不挠、无所畏惧的精神。

在爬雪山、过草地时,战士们冒着时风时雨,忍受着饥饿、寒冷、疾病……就这样,他们靠着坚定的革命信心和顽强的革命意志,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历经艰辛终于胜利的走过了雪山和草地。

在战争年代,无何无论战争无何残酷,也不论自然条件多么恶劣,红军指战员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对革命前途充满信心。长征的行程之长,路途之险,困难之巨,古今中外,闻所未闻。红军战士以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在腥风血雨中闯出一条生路,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

长征犹如一座丰碑,光辉地立在了中华民族复兴伟大史册中,成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奋图强、坚韧不拔、积极向上、战胜任何困难的精神力量。

当今社会里,我们祖国又涌现出一批如:聂海胜、费俊龙等优秀的革命接班人,他们为了祖国的事业,勇于探究,敢于冒险,使我国的航天事业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在短短的三十年间,我国研制成功十二种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载人航天,基因测序、超级计算机……成果迭出,人才辈出,让中国人为此骄傲。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接住长征的火炬,让伟大的长征精神代代相传,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美丽、富强。

啊!长征精神,我们永远记住你!

篇八

一个西方人看红色中国,看红军,斯诺的笔触和视角比较独特。没有了过去对于这段历史和历史人物程式化的描述,让我觉得有趣又可信;除了讲述红军的故事和共产党的理念,他还生动地描述了三十年代西北的民俗风情,十分生活化。而他讲述的关于“红小鬼”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斯诺说,他看到一个做号手的少年先锋队员,“穿着网球鞋、灰色短裤,戴着一顶褪了色的灰色帽子,上面有一颗模模糊糊的红星。但是,帽子下那个号手可一点也不是褪色的:红彤彤的脸,闪闪发光的明亮的眼睛,这样的一个孩子你一看到心就软了下来,就像遇到一个需要友情和安慰的流浪儿一样。我想,他一定非常想家吧。可是很快我发现自己估计错了。他可不是妈妈的小宝贝,而已经是一位老红军了。他告诉我,他今年十五岁,四年前在南方参加了红军。”“红小鬼”告诉斯诺,他家很穷,他总是挨饿,可红军来后把地主、放债的和做官的都给赶跑了,所以他和两个哥哥都参加了红军。

又一次,斯诺碰到一个十五岁的瘦少年,他是某少年先锋队和共青团的头头,他有一个兄弟在游击队,他的姐姐是护士。这个少年参加了长征。斯诺说,“我不知道向西北的长途跋涉在他年轻的脑海里留下什么印象,但是我没有能够弄清楚,对于这少年来说,这整个事情是一件小事,只是徒步走过两倍于美国宽度的距离的小事情。”少年说,“不苦,有同志们和你在一起,行军是不苦的。我们革命青年不能想到事情是不是困难或辛苦;我们只能想到我们面前的任务。如果要走一万里,我们就走一万里,如果要走二万里,我们就走二万里!有革命的地方就是好地方。我们吃什么,睡在哪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革命。”

读完这段后,我一阵感动,我很惊讶于这些十几岁少年拥有如此坚定的信念,是革命的信念让他们不屑于爬雪山、过草地、吃不饱、穿不暖的艰难困苦,是革命的信念让他们双眼充满了无所畏惧的光芒。而转念想想现在我们的自己呢?在这个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我们似乎对“为了什么而活?而奋斗”越来越糊涂,对未来更是迷茫;尽管物质生活充裕了,但“糖衣炮弹”把我们打倒了,我们没有了信念,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

昨天,在开心网上看见一个转贴:一位美国记者三十年前拍摄的中国人的生活的照片。那时候人们都穿着蓝衣布衫,女孩们梳着两个大麻花辫,男人骑着28寸的自行车,笨重的公交车在不宽的马路上行驶,书店里挂着毛主席的头像,学生们在院子里跳着橡皮筋咧着嘴笑着......所有的一切是那么的单纯和纯朴,就像现在偶尔从电视中看到的朝鲜人民的生活一样:物质虽然匮乏,但人们善良、简单、积极乐观、精神是充实坚定的......

篇九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是新闻的传奇,也是出版的传奇。

近日我重读此书,不由地想起位于北京大学未名湖畔的斯诺的墓,以前我常路过那里。斯诺若在天有灵,看到这几十年中国的巨变,看到中国和美国之间波澜起伏的复杂关系,看到现今特朗普又发起贸易摩擦,大概会有一种沧桑之感吧。当然,如果他知道自己的书在80年后还有那么多人在读,甚至还收进中国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也一定会感到欣慰。

19xx年6月,斯诺冒着生命危险,长途跋涉进入陕甘宁边区,他带着对红军和革命政权的许多疑问,想要“揭秘”所谓“赤匪”的真相。他是第一个在陕甘宁边区进行采访的西方记者。但事实吹散了斯诺心中的疑团,是真相征服了这位执着的记者,他为英美报纸写了一系列的通讯报道,轰动一时,后来结集出版,就是《红星照耀中国》(原中译本名为《西行漫记》)。斯诺打破了新闻封锁,让西方人看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土地上,那些中国共产党人正在为争取民主独立而进行极其艰苦的斗争,这些人的使命感、远见卓识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斯诺的报道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当时国际上对“红区”的偏见,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新闻之伟力。《红星照耀中国》因此成为纪实文学的经典之作。

经典也在改变我们。记得初读《西行漫记》,大约在50多年前,那时我颇有些惊讶:原来我们崇拜的伟人和英雄,都有着那样可亲的、生活化的一面,他们的理想信念相同,可是性格禀赋各异,言行举止透露各自的人格魅力。伟人和英雄离我们并不遥远,他们的精神气质一直在感染我们。《红星照耀中国》问世了那么多年,读来仍然不觉枯燥,写得真实而纯粹,是一个重要原因吧。

斯诺写工农红军、写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写延安红色政权,他的观察点、态度和语言,都具有鲜明的特色。他的纪实写作毫不做作,是质朴而真诚的。斯诺以“他者”的目光来观察“红区”,他对共产党抗日政策的转述,对“红区”生活的描写,自然也会带有西方记者的立场,但他力图还原真相,没有戴上“有色眼镜”,更没有刻意“过滤”,从而保存了历史的真实与丰满,是那种有质感的真实与丰满。斯诺是记者,又是有天赋的作家,他的报道“很文学”,可读性很强。特别是对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许多革命家的采访,注入了人性的关怀。在他的笔下,这些人物有理想有情怀,有非凡的魅力,但又有人间的味道。在诸如饮食、住宿、开会、舞会、恋爱,甚至房屋摆设、身体语言等有趣的细节中,我们能感受到陕甘宁边区那种特有的气氛,在激越、紧张和进取中,也不无自由和舒展,以及个性的张扬。这些记载似乎信笔写成,毫无拘谨。

《红星照耀中国》的魅力何在?当然来自于边区革命者的奋斗生活,也来自斯诺真实而细致的笔触。他写的是重大的历史,是堪称民族脊梁的伟大人物,大气而有味,如同《史记》,我相信这本书会传流下去。《红星照耀中国》写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却长期以来在西方拥有众多的读者,这本身就是一个传奇。现在倡导“讲好中国故事”,怎么才能讲好中国故事?我看可以从斯诺这里得到某些启示:“讲好中国故事”要有媒体的职业素养与人文情怀,有直面真实的勇气担当,还要拓展视野,解放胸襟,了解文化的多样性。

《红星照耀中国》现在收进了新编的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是作为纪实类作品收录的,主要想引导学生通过这本书的阅读去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与胸襟气度,以传承与弘扬革命传统;还希望学生们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掌握新闻类纪实作品阅读的方法,学会如何观察事物,抓住特点,锻炼眼力和提升表达能力。也让学生了解,新闻报道是纪实,但也有立场态度,有作者的关怀与选择。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让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和选择,是非常必要的。

我也想到,初中生读《红星照耀中国》,可能会有些困难,但也会有特别的兴趣。要让学生喜欢读书,多读一些经典和品位高的书,尽可能减少低俗文化对他们的冲击,这也是立德树人之需。新编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强调“读书为要”,把培养读书兴趣作为语文教学的“牛鼻子”,是一个大的改进。新教材设计了许多读书栏目,小学一年级就有“和大人一起读”,也就是“亲子阅读”。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次课都有延伸阅读,还有“快乐读书吧”,引导学生读童谣、儿歌、诗词、故事、寓言、童话、小说等等。初中语文每一册都设计有“名著导读”,三年安排12本名著,“一课一得”,教给阅读每一类属的方法。正在编写的高中语文教材也安排有“整本书阅读”,以抵御碎片化阅读,达致“读书养性”。我们想以此来推进阅读,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以此为突破口,改变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弊病。这些年语文教学有很多改革,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读书,要把读书变成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

这次把《红星照耀中国》收入新编语文教材,也是出于这一期待的一次努力。希望这样的经典作品能带给人们更为长久的润养。

篇十

最近翻完了一本中英版的《THE STAR OVER CHINA》,很早很早就听说了这本书,也学会了一个很简单,但是不一般意义的一个单词LONG MARCH。这个由斯诺发明的英语词汇,给了我很多的不解。最近在上李克勤老师的课时,再次提起这本书,突然对它产生了兴趣,在偶然的图书馆之行,看到了这本书,就乐滋滋的把它借出来了。花了将近一个月才把它浏览完,对我来说确实比较少见,我一般看书是一目十行的,这次真的很慢很慢。

这本书最早发行时,由于在白色恐怖的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受到限制,原名不得不改为《西行漫记》,大概是讲美国一位记者埃得加、斯诺,在宋庆林的介绍下,独自一人,历经不少磨难,坚强、坚定、坚韧的为追寻一个真正的中国共产党,勇敢的到达当时的红都…….保安。在19xx年6月至10月的四月中在苏区由陌生变熟悉、最后成为苏区的朋友,在这个采访过程中斯诺看到了,红军面临的各种艰苦的条件,经济的脆弱,农田的贫瘠,但是也看到老百姓积极向上的精神,红军的坚强与无所不摧的意志,严明的纪律。共产党强大的向心力,广大群众的大团结,大开化,感到很惊奇,不可思议,同时他也了解了共产党人,如领袖毛,普通工作人员警卫、翻译等,还有红小鬼,以及红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商,对地主的种种政策。还有就是,在来回的路上,他看到的白军,以及东北军,他们的行动与思想与红军的差异,他都一一记录了下来了,从而他用一种很朴实的语言写自己所见所闻,记下了自己的感受。这本书的可贵之处也就是在他的朴实,第一次有一个外国人这么全面客观的深度的报道一个在当时是非主流的甚至被认为是反叛的政权,为我们现在了解红军,了解真实的历史,了解当时的国民党是一本无价之宝,很客观,很真实。

在这里我看到了红军的伟大的魂,是那样的刚强、坚韧、有人情,是一个真正为人民服务的队伍,共产党人的大智大勇,自强不息,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这也难怪斯诺在那个年代就会相信红星照耀中国,他们的精神与努力真的让他们不成功都难,红军的胜利是必然的。这本书没有像我们当代国内的一些宣传品,做的那样感人,那样激动人心,那样的同仇敌忾,然而他的那种淡然、真实,却让我肃然起敬,我们的红军是很伟大的。

这本书使我对过去的一段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坚定了我的信念,我们党真的不简单,曾经是那样的不简单。我还有一种扑面迩来的新鲜感,就是斯诺的人品、思想,文笔是让望尘莫及,很佩服,他是那么的坚强,随和,执著。为了追求真理,是至死不逾,敢于为了真理进行大冒险。在他看问题时,比较严谨,敢于独创说出自己的观点,有一句说到,“谈中国必须了解中国文化”这是一句多么有分量的话,当别人可能都还在用有色眼睛看中国时,他就知道我们要用中国的眼光来看中国的问题,更需要这样去解决问题。还有是客观公正的态度,在里面他批评了很多国民党,当然有对共产党某些方面也提出了疑问,还有在作判断时摆脱了意识形态的思维,坚持了一个公正的价值观。在文笔上,也是妙语连珠,很优美,平实,就是一部很好的报道文学,也是很好的艺术作品,十分的难得,很不错的文艺工作者。

篇十一

距离上次读《西行漫记》已经有将近10年的时间了。记得那是高三时一次在书市上买的很多书中的一本,每天中午吃饭时读一读,竟一直看到了高考的前几天。这本书给当时的写的作文提供了素材,这么多年过去,很多内容还记得清清楚楚。借着这次全民读书活动之机,使我重新把它从书架上拿下来,重读了一遍。

《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通过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的实地考察写下的。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这本书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并不断地再版和重印,教育了千百万读者和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使之成为享有盛誉,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这本书具有强烈得时代印记。随着书页的翻动,使我仿佛置身于70多年前的战争年代,走进西北苏区使我对革命先辈们倍感崇敬,对伟大的祖国更加热爱。

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年轻领导人进行采访,他们个人的经历,正像斯诺所说已不仅仅是他们的历史,更是共产主义在中国如何成长,为什么能赢得成千上万青年男女的用户和支持的记录。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甚至照耀全世界。读《西行漫记》,我看到的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中共苏区,是为人民大众浴血奋战的革命先辈,是与人民打成一片的优秀中国共产党领袖,是一群一心一意为了民族生存、国家存亡不断拼搏奋斗不息的青年。更看到的是中国的希望——那些藏在我们骨髓中、到危难关头一定会爆发出来的昂扬斗志。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中国共产党能夺取中国革命胜利并成功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原因。

十年前,我到北大找同学玩时,看到了埃德加·斯诺的墓。白色长方形的墓碑,静静地立在未名湖畔。我想,一个外国人,没有理由千里迢迢来到中国,钻进陕北窑洞编故事。他所叙述的一定是真实的,是确定存在的事实。因为,没有人会愿意在自己撒过谎的地方久留。

重读这本书,使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劳动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喜爱,体会到了曾经在历史书上背了无数遍却一直不能深刻理解的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为什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使我更加崇拜和喜爱革命先辈。战争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和平与发展正成为世界的主流,怎样发展,如何发展的问题成为我们当今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我认为,甘于奉献、为民服务永远都是一个党员应有的素质和品德。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好每一件工作,圆满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

篇十二

比起《西行漫记》我更喜欢用《红星照耀中国》来称呼这部由埃德加-斯诺完成的纪实报告。整本书更像是一本中共发迹史或是中共早期领袖名人录。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李大钊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不久曾指出,试看将来的环球,必将是赤旗的世界。而在西方人眼中,当时的中国是贫穷,落后,而神秘的,一个西方的记者用自己的视野记录了他在中国西北角的所见所闻。19xx年时中国国内局势大转变的一年,斯诺带了当时无法理解的关于革命与战争的无数问题,6月间由北平出发,经过西安,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陕甘宁边区。他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

《红星照耀中国》甚至照耀整个世界,作为一个资产阶级的新闻报记者,他已经预感了。这四个月的旅行使得一个来自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新闻记者,在思想感情上柴生了极大的变化。他对雨中国共产党,他的领导人,革命的战士,农民,牧民,工人,共青团员,少先队员,有了真挚而热烈的感情,从而对在革命雨战争中激荡的中国,有了更加深刻的正确认识。这种认识不久就被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和卢沟桥事变以后全面抗战所证实了。

在斯诺的笔下,我看到的是一个当代人难以想象的中欧西北角。很难相信,仅仅是在我祖父辈出的年代,真实的中国农村事怎样的一种破败与贫穷。连年的军阀混战,沉重的赋税让农民苦不堪言,超过一半的税金需要去维持国民党庞大的正规军。遇上三十年代的大饥荒更像是一场人祸,仅陕西一省,人口锐减大xx00000,1928年至19xx年,整个中国北方至少1xx0万人死于饥荒。沿海地区悄然发生的资本主义工商业似乎与这里无关。整个中国西部农村,已经停滞了几个世纪。在饥寒交迫与地主官僚的压迫下徘徊。很难想象在当时文盲率高达百分之九十的农村,共产党是怎样让人民信服,怎样让农民相信这个红色的政党。我想,判断的标准只有一个,是否为了人民的利益,是否为大多数人民谋福利。显然,共产党赢的了这大多数。

在陕北简陋的窑洞中,斯诺与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彻夜长谈,也为我们还原了红军从起义,根据地建立,长征。再到陕甘宁边区的艰难行军。也许世界上再很难找出一个政党或者是国家领袖与人民同吃同在,在指挥战争之余与战士一样投入生产,没有哪一个政党可以如此靠近农民。那时国民党及其他军阀队伍可以说是惧怕人民的,从斯诺亲眼所见他们对人们的种种暴行以及人民对他们的痛恨溢于言表。他们的兵源多是派系军阀发迹地的装丁,文化水平低,或者投军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而红军与他们有着本质的区别,红军是革命的队伍,平均年龄不到xx岁,来自全国各地,有着崇高的理想,大都经历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如果问,究竟是什么将这样的一只队伍凝聚起来。我想是信念,抱着对全国人民赤诚的信念。红军的战士来自农民,他们的革命是为了身后占中国九成以上的农民。而这些。是旧军队所不具备的。

《红星照耀中国》很好的解答了我一直以来的几个疑惑。是什么让这样一直装备低劣的军队屡次以弱胜强,最终取得政权?是什么样的领导人又这样的改造中国的魄力?中国公产党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怎样的改革?这些问题,在斯诺的笔下,都给了我最好的回答。

关于共产党和国民党民心向北的问题,引用一段斯诺的看到的“总司令的驾到与我记忆犹新的场面————毛泽东,徐海东,林彪,彭德怀,毫不在乎的走在中国的一条街上的场面截然不同,令人难忘。而总司令比昂没有人悬赏他的首级,这生动的说明了谁真的害怕人民。就在保卫他的军队中间,他的敌人太多了。”这是西安事变前蒋介石飞临西安督战的场景,谁得民心,不言而喻。

一个政党,要永葆生机只有一个办法,永远站在人民的队伍中间,永远不要忘记以民心所向为这块试金石。

篇十三

网络可以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只要我们不是不加分辨的统统“拿来”。我有了一本美国名记者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翻译的《红星照耀中国》,作家出版社xxxx年出版。是网络帮我实现了读这本书的梦想。

记不清有多少年了,我一直想有这样一本书。可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多次走进书店,咨询营业员,莫不失望而归。2xx1年的秋天,我去了中国的大西北,我把邂逅《红星照耀中国》列为那次旅程的重要议程,满怀志在必得的心气。在革命圣地延安,我们走进一个历史纪念馆,这里兼卖一些书籍。我找遍书架,居然没有这本书。向营业员咨询,营业员居然不知道有这样一本书。对我来说,没有比这件事情更让我失望的了。我的想法似乎很简单,能在这里买到这本书,就有了文本以外的意义:至少,这里是书中部分人物故事的发生地。对于一个人来说,渴望得到而无法得到的东西,在一个人的心里肯定给它留下一隅。翻看这本书,想想党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还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林彪……那时候,陕北革命根据地受到国民党的严密封锁,封锁不仅限于经济上的,更有精神层面的,对外遮蔽延安的真相,不让外面听到边区的声音。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是第一个突破国民党封锁的西方记者,他把真实的延安,真实的红军,介绍给了西方,不但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这些领袖人物介绍到外面,还把共产党准备联合国民党,共同抗日的声音发了出去,通过事实的客观报道,校正了在人们心中被歪曲了的共产党和红军的形象。我多次参加新闻写作培训班,一些授课的人都把《红星照耀中国》作为新闻写作的一个范例,愈发增加了我索幽探微的兴趣。在延安这片土地上,斯诺是真正的接了地气。在这片热土上,他试图去解开一个个让世人难以解开的“谜”,力量薄弱的红军在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中,为什么能够突破重围,胜利到达陕北?为什么能够突破敌人的封锁,夺取一个个战斗的胜利?“我曾几次同毛泽东一起去参加过村民和红军学员的群众大会,去过红色剧院。他毫不惹眼的坐在群众中间,玩得很高兴。我记得有一次在抗日剧社看戏,休息的时候,群众一致要求毛泽东和林彪来一次合唱。林彪是红军大学的校长,只有二十八岁。他以前是蒋介石参谋部里一个著名的年轻军校毕业生。林彪像一个小学生似的涨红了脸,讲了几句很得体的话,请女共产党员代替他们唱支歌。逃脱了点名表演。”(《红星照耀中国·在保安》)

这本书,图文并茂,收入了1937年版插图16幅,1938年版插图47幅,1939年版插图32幅。这些插图弥足珍贵,真实的记录了边区军民的生产生活和革命斗争,还有文艺演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这些有血有肉、有血性的革命者,通过斯诺的一支笔,展示给世人,使那些“青面獠牙,共产共妻”的谎言不攻自破。

这本书是书主通过“百世汇通”快递的,原书主是刘延民,我感谢他,舍掉他的“有”,给了我一个“有”,使我梦想成真。

篇十四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书的名字,一个美国记者写的,作者叫埃德加?斯诺。

这个人是中国共产党的老朋友了, 1970年,尼克松访华前,他就和毛主席、周总理,还有希哈努克亲王等一起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挥手,城楼下是红卫兵的海洋。中美之间紧闭的门要打开了,不管埃德加?斯诺在西方世界中是否有足够的影响力,作为一个暗示:红色中国和美国人民是朋友,在中国共产党看来,埃德加?斯诺可以象征美国人民,他是第一个把红色中国报道给世界的人,70年代他也可以向世界传递某种政治信息。

曾经,他让世界发现了另一个中国,他是第一个冲破国民党新闻封锁进入红色区域的美国记者,那是19xx年,中央红军刚刚在陕北站住脚跟,在此之前,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已经15年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几乎一无所知,国民党诬蔑共产党是“赤匪”,也没有一个西方观察家走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者。

那时,中国共产党急需宣传自己并希望拥有话语权,想让世界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中共中央密电上海的地下党,邀请一位诚挚的西方记者和医生到苏区访问,通过宋庆龄介绍了埃德加?斯诺,当时斯诺年届而立,并且在中国当了7年记者,对中国的状况有客观深刻的洞悉,是合适的人选。埃德加?斯诺被称作是冒险家和梦想家,冒险是因为红色区域是一个未知区域,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结果可能有两种,要么大有收获,要么脑袋搬家,斯诺在书中说:为了要探明事情的真相,难道不值得用一位外国人的脑袋去冒一下险吗?

19xx年在保安的斯诺几乎每晚都去毛泽东的住处谈话,他亲历苏区的斗争、生产和生活,他发现人民的力量,实地采访报道红军及其将领的情况,拍纪录片,客观公正地传达了红色中国的声音。

回到北平,他为英美报刊写通讯,轰动一时,1937年,汇编成书《红星照耀中国》成为永远的经典,第二年又被翻译回来,成为中文,当时在上海出版,那个环境,《红星照耀中国》这个名字不能用,太打眼了,就叫《西行漫记》。

斯诺后来说:“毕竟我是一种媒介,他通过我,第一次得到了向世界发表谈话、更重要的是向全中国发表谈话的机会。他被剥夺了合法地向中国报界发表意见的可能,但是,他知道,他的看法一旦用英语发表出去,尽管国民党实行新闻检查,也会传回到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的耳朵里。”

1972年斯诺在瑞士逝世,他骨灰的一部分埋在了北京大学的未名湖畔,他说:“我爱中国,我的一部分在那里…”

宋庆龄在《纪念埃德加?斯诺》一文中写道:“太平洋两岸的子孙后代将受斯诺之惠,因为他留下的遗产将有助于他们研究中国的历史。”

感言:埃德加?斯诺是中国人民的朋友,他第一个客观地把中国红色的声音传播出去,让世界知道另一个“活的中国”,提供一个角度研究中国的历史,40年代初,他也访问过延安,使我们对延安精神的形成、发展有具体的了解,用一种历史的、世界的眼光去看它。

篇十五

这是一段不曾被直面的过去,这是一段电视剧中神勇无敌的记忆,这是一段道听途说的故事,这是被人周知又似乎被遗忘的历史,如今,当我捧起这本《红心照耀中国》,这样认真的阅读的时候,我才看清在脑海中蒙尘却又鲜明的“红军”模样,才看明白那苦难的国民、无畏的革命、希望的中国!

苦难的国民

一九二几年的中国有多穷有多苦有多难,提起时有无穷的叹息,可是心底总是隔了磨砂的玻璃,有着旁观的冷漠。当看了十万多字的红军故事时,终于翻到了《饥饿和捐税》,打开了国民生活的现实画卷,我被触目惊心的现实深深撼动,心底涌出难言的悲愤、痛惜、无奈!这是怎样的中国啊,这又算什么人生呢?像骷髅一样的躯体,没有神采的双眼,失去思维的活着犹如死了的人啊,人不再是人,人是奴隶、是货品、是食物!人没有之所以为人的尊严和权力,人是活在地土豪手中的蝼蚁,人是活在那疮痍的土地上的行尸走肉,这是一个怎样苦难深重的中国啊!!!

寻遍土地却找不到入口之食,踏遍荒野也找不到明日之路,只有背负着的永远还不完的债、交不完的税,只有胸口还在本能的跳动着的一颗心,这苦难中的人啊,我不能想象失去希望的人脸上的愁苦有多么的深重,更不敢想象这一群愁苦迷茫的人聚在一起、支撑起的无望的社会有多么悲哀,我只能让心沉着、痛着,为这羸弱的中国捏紧拳头,将着屈辱的中国谨记心头。

无畏的革命

是人?是疯子?是神?这是白军心中的疑问,这是所有走过那段历史、离开那段历史的千千万万中国人心头的疑问,这也曾是斯诺心中最大的疑问。这个疑问斯诺为我们一一揭开:他们是人,他们是疯子,他们也是神。

他们是有血有肉的人,会在枪林弹雨中倒下,会在泥沼中牺牲,会在高原雪山上失去性命,他们的生命只有一次,不能像电视剧中一样徒手抓子弹、凌空取敌性命,他们就是最普通的人。他们曾当学徒被虐待,他们曾种庄稼被地主压迫剥削,他们曾被苛捐杂税压得苦不堪言,他们和当时所有的中国人一样,有着瘦弱的身体,饥饿的肚皮,但不能磨灭的是他们眼底坚定的光彩,他们是要反抗、要斗争的人!是要追求新生活的人!就是在这样的信念下,他们像是一群着了魔的疯子:十二三岁就参军抗战的红小鬼,争抢着要做先锋的大渡河三十英雄,明知彝族仇恨偏向彝山行的刘伯承,不用警卫坦然走在大道上的毛泽东,还有千千万万有名的无名的革命烈士,他们是不怕死的疯子,是为了别人甘愿赴死的疯子,是为了一个光明的未来奋斗到底、毫不妥协的疯子,正是这一群疯子,解救了那个苦难的中国,解放了水深火热中的国民,带给他们生的希望,带领他们走上新生的道路,成了人民心中的信仰,生活中的神。面对这样的“疯子”,我们只能留着沉痛的眼泪向他们致敬,向他们千千万万回地致敬,没有他们的疯狂,哪来的新中国,哪来的眼前?!他们的坚毅无畏、英勇果敢、甘于奉献,正是激励我们走向远方的指引和力量。

希望的中国

走过那一段苦难的历史,读懂那一个热血的中国,再看到今天洋溢着幸福喜悦的笑脸,骄傲和自豪油然而生!我们的中国是团结一心、英勇坚毅的中国,我们的中国是力求发展、锐意进取的中国,我们的中国是创新科技、腾飞的中国,我们的中国是和谐幸福、逐梦的中国,这就是我们振奋的中国、青春的中国!无数的中国人为了今天的中国燃烧青春、奉献生命,那么我们呢?愿你能拿起手中的笔,写下明天奋斗的诗;愿你留下善良的泪,浇灌明日娇嫩的花;愿能握紧流逝的光,照亮明日前行的路;愿我们有着“天下兴亡,舍我其谁”壮志,拥有“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明天......你们才是希望的中国!

篇十六

最近读了本好书——由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撰写的《红星照耀中国》。

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流畅文笔。作者通过他在红色中国游览的经历向我们阐述了一个又一个关于红军,关于苏维埃政府领导人,关于国民党剿共战争,关于农民起义等精彩的故事。故事主线是共产党和国民党在持续内战时,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国共停止内战,与全国人民团结起来,组成统一战线保护疆土。

这本书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故事就是那次在19xx年发生的著名事件——西安事变。面对日本帝国主义者的大肆侵略,而国民党则对此不管不问。国民党领袖蒋介石仍旧主张“剿共”战略。张学良少帅和他的东北军参与了抗日队伍,他面对蒋介石的顽固看法,多次向他劝说仍无动于衷。于是他和杨虎城将军各自的军队秘密潜入南京蒋介石所在地,逮捕了蒋介石。从此,国民党共产党达成意见,决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与广大劳动人民组成抗日的统一战线。后来,蒋介石被释放回南京,张学良因触犯规矩被判了十年的有期徒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外来的侵略者,我们不能不管不问,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国共之间要停止内战,和平相处,共同抗日,只有中国人民团结起来,组成强大的力量,才能将日本打出国界。

这本书我归纳了一个亮点写作特征:景物描写优美。其实吧,这本书主要内容是记载革命历史的,景物描写较少,但每一处都值得细细品读。作者使用优美的词语概括景物的特征,在生动之余也很简洁明了;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排比、引用,这么多为文章增色不少的修辞手法,作者都将它们运用得淋漓尽致,真是锦上添花了啊!同时,景物描写也具有代入感和渲染气氛的作用,作者的描写让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种贴切且具有美感的画面,也感受到了作者要表达的意境。

通过阅读这本名著,我充分感受到祖国人民的抗日激情和工农红军坚强不屈的意志,以及帮助广大农民百姓。了解了我国的一段黑暗屈辱的历史,让我的内心更加树立起爱国热情。

篇十七

已有不少人介绍我读这本书,于是怀揣好奇之心的我悄悄扣开了《红星照耀中国》的门,想一探究竟:它的魅力之处藏于哪里?斯诺又是一个怎样的人,竟会让如此多的人为之敬仰?

在我静静地品读书中原味的时候,我也不再贸然怀疑那些推荐我读此书的人那份冥冥的感动,徜徉于一个人见证并勾勒出来的历史画卷中,慢慢去读懂中国,读懂人格,读懂一种精神。

作为一个外国人,在战乱的年代凭经历真实刻画出中国革命的面貌,我们看到了斯诺文字的流淌,更看见一个新闻人的职业精神,一个人的高尚品格。

详实的记录,生动活泼的描述足以呈现一副陕甘宁边区真实的生活图景。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宛如一副中国革命的油彩画,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画,细腻感人的环境描写,让即使处在战火纷飞、物质条件差的陕北的你,也能从斯诺的笔中感受到那里人的温情、革命的热烈和自然环境的美丽。可以说这一切都归于斯诺内心丰富的情感,敏锐的观察力。他能洞察人心,能抓住人的本质;更能用细腻的笔法,简洁的语言呈现现实。当我读到他对人物和环境的描写时,仿佛身置其中,仿佛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国革命的领导者就站在你的面前,而自己正在轻轻地聆听他们的人生经历和革命信仰。我们不可否认这样的文字效果源于斯诺写这本书的高超技巧,而能让读者切身感受到当时的革命环境也正是这本书的魅力之一。

文字的技巧可以模仿,优美的画卷式描写也可以学会,但一个好的记者并不是单靠文字功底就可以赢得人们对他的敬仰。人们对斯诺的敬仰不仅源于对他所写的一本书的感悟,更是源于他作为人而具有的人格和精神。作为未来新闻人的我们敬仰他,亦是因为他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所具备的素质——展现历史时客观、真实、全面的态度,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独到的分析。《红星照耀中国》也因作者这样的品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好书可以被人千古传诵,而好书的影响力更多源自写书人的人格。《红星照耀中国》就是这样一部经久不衰的新闻传记文学,斯诺就是这样一位影响世人的记者。

斯诺作为战地记者首先拥有的就是勇气,否则他怎么会上前线?怎么会冲破封锁线来红区?又怎么会冒着生命危险回头找藏在枪支中的采访记录和录像?

斯诺客观的报道也让人为之一惊。他,一个外国人,一个与国民党政府有交往的美国记者,孤身处于红区;他面对的是从未交往过的红军,他该给予怎样的报道?客观、真实地呈现他所看到的,这便是斯诺给出的答案。他没有因为身处红军的控制范围就说一些奉承讨好的话;他偶尔会在共产党高尚的品质和简朴的生活上加几句溢美之词,也全因为这些都是真实的情况;他会对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抱以敬佩的态度,因为他切身体会到这些共产党的领导人的一言一行值得他敬仰;他也会说一些共产党的“坏话”,因为他了解的事实亦是如此。在他犀利的笔触下,他敢于说别人不敢说的话,写别人不敢写的报道。例如他会说红军没收地主的土地、财物也是一种抢劫,他也可以直言不讳地指出红军政策的某些缺陷,他可以说共产党可能在他视线之外做一些和国民党部队行为相似的事情,总之,我们在《红星照耀中国》看到的是一个外国记者以客观、独立的视角记录红军的革命、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的政策。或许你在这本书上看不到全面的否定和肯定,可是正是这种真实的记录让你可以毫无理由的信服他笔下的每一个故事。

客观非事实,事实却可以客观的表现出来。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以他看到的事实为依据,即使是听到的红军领导人的介绍,他也会以一种推断的表现方式呈现给读者,他会说这是哪位领导人说的,不是“我”亲身经历的。斯诺就是这样把自己看到和听到的清晰区分开来。

看《红星照耀中国》像吃海带,兼具“菜”和“鱼”的营养。它不枯燥,非纯粹的政治报告;它不滥情,非纯粹的文学作品;它不虚幻,是单纯的客观事实报道;它不官腔,展现的是一个普通人看到的世界;它不冷漠,里面清楚明白地写着斯诺个人的见解;它不繁杂,一名老百姓也能读懂它要说的故事……

客观真实的描述,主客观的明显分离,生动细致的刻画,犀利又不乏幽默的文笔,《红星照耀中国》从此在我们心里经久不衰;坚强勇敢的品质,直言不讳的率真,认真严肃的工作态度,作为作者的斯诺又教会了我们这样的品质。斯诺就是这样,看过他的作品,我们记住的不只是这本书的存在,更是这样一个独具人格的新闻人。

读一本好书,读懂一个人;先会做人,然后才能做一个好的新闻人。

篇十八

我怀着无限的好奇继续着阅读。但苦于没有时间,到现在也只是读到全书将近一半的地方。我更加倾向于称这本书《红星照耀中国》,而不是《西行漫记》。因为无论从著书人原本的意图还是书中描写的内容来看,都与“红色精神”拯救中国更为贴合。而《西行漫记》则容易让人理解成这是一部记述“西方”人文、风俗、地理、历史的游记,与书中内容背道而驰。这也是我一直不解的问题,即使查了一些资料也没找到,忽略阶级立场对立的大环境,此书出版时如此命名的深意。 

跟随斯诺的脚步,躲过了白匪的追踪,领略了荒凉、贫困的陕北大地,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红区中心——保安城,也总算见到了红军领袖——毛主席。 

书中关于毛泽东个人经历的描写,我读了两遍。我很好奇一个出生在不过距我现 在所处的湘大几十公里远的韶山冲的倔强少年如何能够成为拯救四万万同胞的“救星”。哦,斯诺反对称毛泽东为中国的“救星”,他站在了辩证的一方认为“时势造英雄”而非“英雄造时势”。而我从小到大被灌输着“毛主席如何带领中国人民翻身站起来,如何拯救中国”,已经失去了独立的判断。经历了“文革”,中国社会留下了偶像崇拜挥之不去的影子。而那时主席身边的人,乃至红区的百姓,都把他看做一位普通但又极其令人尊敬的人,没有人把他作为偶像顶礼膜拜。

虽然是富农出身,青年的毛泽东没有缺少农田劳作这项人生必修的实践课。没有体验过被贫穷困扰的小农生活,但有着曾在田里挥汗如雨的经历,同样让他知道底层农民的艰辛。类比今天,他就像一个富二代到底层体验生活。虽然是受父亲逼迫,但也为他日后组织农民运动打下坚实基础。

对毛泽东坚韧倔强性格的刻画使我印象尤为深刻。他敢与父亲大吵,之后更以离家出走的方式抗议。当然他的离家出走是怀着远大人生理想而走出去的,“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在当时思想封建的社会里,毛泽东敢于挑战权威观念,已经是一种胜利。在第一师范求学时,他的各种锻炼体魄的运动也让我感叹之余望尘莫及。到湘江畅游,徒步湖南全省,穿越华南连片的山林等等,练就了他强健的体魄。今后可以拥有超人的经历,一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很少生病,坚持走完两万五千里长征路。

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是其背后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当然,除了倔强坚韧的性格,乐学好学、简朴作风等很多优点也促成了一代伟人的诞生。

见到毛泽东已是在与周恩来、贺龙、李长林等一些“大人物”接触之后。他们个个都是被蒋介石政府重金悬赏捉拿的人物。任何一个红军战士,只要向蒋政府泄露一点他们的消息,便可以财富等身,但没有人那样做。这也是让斯诺困惑的一个问题。在我看来,是共同的悲苦命运所激发的坚定的革命信念促使他们为了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一切,将广大同胞的命运置于个人命运之上。这是经历过那个特殊年代的人身上闪耀的一面。三座大山的压迫下,生活被逼到了绝境,也就使中国人丢掉所谓的“奴性”,要为生存而战,为平等自由而战!他们有着顽强的毅力,坚不可摧的士气,更有铁一般的纪律。像斯诺描绘的那样“他们有的那点纪律,似乎都是自觉遵守的。队伍走过山上得一丛野杏树时,他们忽然四散开来去摘野杏,个个装满了口袋。临走时他们好像一阵大风卷过一般又排列成行,赶紧上路,把耽误了的时间补回来。但是在走过私人果园时,却没有人去碰一碰里面的果子”。这样一支严明之师、威武之师岂能不胜?

新闻写作的高境界是把受众带回事件发生的现场。作为纪实性的新闻作品,《红星照耀中国》做到了这一点。从上文中对红军战士摘野果场景的描写便可见一斑。“四散开来”、“装满”、“大风卷过一般”、“赶紧上路”这些语言勾画了一群严守纪律但又不失青年人童真稚气的士兵形象。给人以强烈的现场感。

“我的这头牲口的弓背像一弯新月,迈步像骆驼一样缓慢,瘦腿软弱发抖,随时可能倒下不起,咽下最后一口气。我们顺着河床爬到河边悬崖上的羊肠小道时,它使我特别担心。要是我在它的瘦骨嶙峋的背上稍微挪动一下重心,我们俩就会一起掉向下面岩石嶙峋的峡谷中去”,这段对行军路上情景的描述也是让我印象深刻的片段之一。脑海中仿佛出现在行军的队伍里,一个外国记者怀里抱着摄像机,谨小慎微地坐在一头羸弱的毛驴身上,望着近在咫尺的深渊惊恐万分却要强力掩饰的场景。不仅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记者本身的心理,也反衬出红军战士的大无畏。他们没有瘦狗一样的毛驴可骑,依靠两条腿走过了不知多少个两万五千里。

读到不同的地方,总会有不尽相同的感触。记得刚开始还是带着斯诺一连串的发问开启好奇的探索之路。如今深入到红区,接触到红军,感受到一股坚定的革命信念汹涌袭来。文章接下来又将带给我什么?未完待续......

篇十九

《西行漫记》这本书读到最后,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它为什么被称为“优秀新闻报道”。刚开始是把它当做一部游记来读的。因为作者完全以自己新奇的游历和见闻为写作对象,没有新闻的感觉。后来渐渐感受到,所有的描写、思考都体现了斯诺本人的客观理智。文字间很少有情感的流露,把情感判断留给了读者。例如:讲到西北灾荒时,饿殍遍野的情景让读到这段文字的我对地主阶级、军阀势力恨得咬牙切齿,他们以沉重的课税欺压百姓,以赈灾的名义发难财。作者没有抒发太多议论,只是详细交代了百姓所受的压迫和灾难,虽然文字可以感受到深深的同情,但斯诺的立场始终是中立的。

刚开始读的时候,是那么的充满好奇和强烈的求知。越到后来越发现,它没有辜负我的期望。作者从前线到后方的战斗、生产、生活、文教等多角度全景展现了上个世纪xx年代到xx年代中期国共对峙的情况(本以为还会写到抗战爆发后,在中日间周璇)。

我很喜欢整本书里有关人物介绍的部分。贺龙、彭德怀、徐特立等等这些人的经历一次次激励我,他们的敢于抗争、勇气魄力都是我所缺少的。还有徐特立老师“人生五十始”,孜孜追求真理的精神,让我震撼之余,也多了一份对自身的思考。有这样一位名声不是很响亮的人物给我留下比较深的印象,他是管理西北红区财政委员会的林祖涵。在那个困难的年月里,筹措财政的不易可想而知。财政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后方的建设需要资金,前线的战斗也要物资,而百姓一穷二白,怎样保证充足的财政?我用自己的话来形容林祖涵的政策“开源节流”。财政来源里百分之四十到五十来自没收,没收地主富农压榨所得;百分之十五到二十自愿捐献,红军给百姓分的土地,不私占百姓丝毫得到拥戴;其余的收入来自贸易、经济建设、红军的土地等。对于放贷,红军并不严格禁止,而是规定了利息上限,一方面有利于百姓生产生活,也使自身获得一定经济来源。“我们在这里很容易建设自给自足的经济。我们的预算订得很仔细,尽力节约。因为苏维埃人员每个人都既是爱国者又是革命家,我们不要工资,我们只靠一点点粮食生活,我们预算之小可能让人吃惊。这整个地区,我们目前的开支每月只有三十二万元”,林祖涵的话让我有点半信半疑,以至于反复看了几遍。直到可以用革命家身上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来解释这个情况,才可以确定在今天难以想象的事情以前确实很普遍。三十二万也只够蒋政府悬赏捉拿一位共产党中央要员的奖金,却可以维持红军一个地区一月总开支。我想那个年代应该还不知道什么叫“小金库”:“从最高机构一直到村,各级会计在收支方面要受一个委员会的监督,因此,为个人利益篡改帐目是极为困难的。采用这个方法,任何舞弊都是办不到的”。节俭和清廉使红区财政节流工作很有力。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想到十八大以来陆续落网的贪官们。同样是党的干部,前人能经受得了战争的考验,后人难道连对权钱声色说“不”的决心都没有?时代在变化,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任何改变;党还是我们的党,干部掌权不变,但掌权的干部变了。他们把手中的权力看得太重,单单把自己看做权力拥有者,忽略了公仆身份。在没有监督的环境里,当手中权力与既得利益有很大悬殊,有些人便利用权力谋取了私利。这个新媒体人人都是记者,微博反腐声音一浪高过一浪的时代,也惊醒了潜在的污吏莫伸手,伸手必被捉。但不可否认,群众网络监督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监督机制。新一届领导人毕竟开了一个好头,八项政策也见诸行动,给人以焕然一新的感觉。群众期望值高了,希望可以倒逼领导层落实这些利好的政策。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列宁说过,一般历史,特别是革命的历史,总是比最优秀的政党、最先进阶级的最觉悟的先锋队所想象的更富有内容。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变幻的经历中带领红区人民一步步走来的。《红星照耀中国》穿越岁月,把这些丰富的内容展现给了我。

二十篇

《红星照耀中国》为美国著名记者斯诺写于上个世纪xx年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我看来,此书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告诉人们什么是共产主义,并以事实告诉人们共产主义社会实现过。

此书揭示一个道理----没有物质上的平均,任何所谓的平等都是虚伪的,而且,物质上的平均还仅是最基本的平等。

物质上的平均仅仅是最基础的基础,是最基本的平等,书中对基层士兵的尊重,对老百姓的尊重,对儿童团小士兵的尊重,是更高层次的平等。这种平等浓缩为一个共同的称呼----“同志”!用一个词来表达----“官兵一致”。

此书又揭示----共产主义就是“义”,正义的义,当物质平均之后,人的行为就不可能以物质利益来引导,于是,“义”就来主导人们的行为。而“义”就是高尚,共产主义就是实现一个由“义”来主导的高尚的社会。----孟子见梁惠王时说:“义,何必言利”。就是说人的行为是完全可以用“义”来引导的,何必一定要用物质利益呢?孟子是圣人,梁惠王是俗人,梁惠王没有按孟子说的做。

当人们的行为由“义”来引导时,这个社会也就是普遍高尚的,这个社会就是一个温暖的社会!

共产主义的第一层就是物质的平均,第二层就是人格的平等,第三层就是高尚主导人的行为,第四层就是“温暖”!“温暖”的社会是共产主义的最终追求、最高追求。共产主义就是追求“平均、平等、高尚、温暖”的社会。

面对这本书,任何否定共产主义的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

是的,红军在他们所控制的地方实现了共产主义,但那是被迫的、自发的,而非自觉的。当时,红军武器落后于国民党,控制区也远远小于国民党,经济力量远小于国民党,红军将领受国民党悬赏通缉,红军首领们为了自己的生命,必须让红军在装备极差的情况下发挥不怕死的精神,以抗拒国民党的美式装备,还必须让已经很穷的老百姓提供兵源、提供经济上的支持。所以,红军领袖要求红军给予老百姓以前所未有的、无以复加的物质上以及人格上的尊重,红军各级军官给予基层士兵以物质上和人格上的无以复加的尊重。红军领袖们在物质上平均、人格上尊重、继而高举实现共产主义的义旗、抗战救国的义旗,发动士兵和老百姓以抗击国民党的飞机大炮。为了穷境求生,无意间实现了一个“义何必言利”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或许是毛泽东和本书的作者未曾意识到的,虽然斯诺是那么喜欢他采访的那个世界,虽然毛泽东晚年也深深怀念红军时期。

由于是因当时境况被迫的、自发的实现了共产主义,没有形成自觉意识,所以在当八路军脚跟站稳之际,就产生了一些腐败和不平等,以至于新中国还没有实现,毛泽东就开始整风运动了,(至死不断)。然而,当新中国实现之后,毛泽东也开始不自觉的背离共产主义了,先是住进了中南海,可当时许多老百姓的住房条件还很差;然后又拉开了物质分配差距,最多时工资竟相差25倍,而且还不算各级干部可以享受这样那样的生活待遇;然后又制作帅服将服,封帅封将,人与人之间也不称同志了,改称什么什么“长”了。整个一封建残余。但我们仍然要感谢毛泽东等红军给我们留下光辉的历史遗产,启示了我们----社会的最高状态是什么样的。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并不难,建设共产主义社会也不难,难的是搞明白什么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就是让“义”引导一切,一个肯为环境保护而少用塑料袋的行为就是共产主义行为,他就是共产主义者;一个肯为节约水源而节约用水的人是共产主义者;一个善意的微笑就是共产主义行为;为震区灾民捐款出力的人是共产主义者;一个会为电视中某个人的悲惨经历而流泪的人就是共产主义者;一个人在工作的某一刻忘记了老板、忘记了薪水,而关注于工作本身,他此刻就是共产主义者。你会问:“那为什么这个社会那么自私冷漠?”那是因为我们和“梁惠王”一样俗笨,总是拿物质利益和虚荣来引诱人们。

孟子曰:“义,何必言利”!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读《红星照耀中国》体会精选20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183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