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心得体会 > 教学教育心得体会精选13篇

教学教育心得体会精选13篇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4 10:25:10 | 移动端:教学教育心得体会精选13篇

又到了每日范文模板时间,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关于教学教育心得体会的非常好的范文,在工作中我们需要总结计划的地方有很多,有这方面需要的朋友,赶紧跟小编一起看看,参考一下吧!

篇一

这是一节六年级的语文课,执教的内容是巴金的《给家乡孩子的信》,教者是一位年轻的女老师。台下坐着多名其他学校前来观摩的同行。

按照一般的理解,这样的展示课一定要吸引眼球,至少对于教师自己的素养和学生的能力要进行比较全面的展示。而且听过不少类似的课,也往往都是“技术与能力齐飞,学生与教师共舞”。课堂上不仅有精彩的师生对话、有出彩的生成,还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大力运用,从视觉、听觉等多重感官上给人以震撼之感。但是这节课,却着实令人意外——从头至尾都没有出现声情并茂的朗读,没有“你争我抢”的回答问题,呈现的PPT也只是文本的再现,老师的语气很平缓,不见波澜起伏,似乎在喝一杯白开水;而学生跟随着老师的提问,或是静静地画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画出巴金爷爷阐述生命的意义的句子,或是静静地思考“从中看到一个怎样的巴金”这样的问题。在学生表达感受的阶段,也没有多少刻意的修饰,有的也只是

“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力求让学生在读悟中感受人物情感,评析文本思想”。

与不少“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课堂相比,这一节课多少显得有点“冷清”,但是“冷清”的背后,却让作为听课者的我们感受到学生的收获——从他们的言语、表情以及眼神都能够判断出来。在下课铃响的那一瞬间,我从内心深处为那位年轻的女老师点了一个大大的“赞”:我佩服她敢于直面“冷清”课堂的勇气,更佩服他尊重学生主体感受的智慧。

著名特级教师黄玉峰老师在谈及阅读时有这样一个观点,他觉得“书要自己读,别人是不能替代的”。其实阅读本就是个人行为,有着比较强烈的个人色彩,何况对于文本的理解也往往与阅读者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思维方式等方面有关。就像登山一样,有人觉得最美的景色在山脚,有人觉得最美的景色在山腰,有能力更强者觉得最美的景色在山顶。可是不少课堂,强调的是整体效果,追求的是成效的“最大化”,因而看重的是呈现出来的“喧嚣”,因为这样的“喧嚣”背后的语言就是:“你看,我们的教学效果达到了”。可是真的如此吗?恐怕所谓的“达到效果”也不过是教者的一厢情愿罢了。因为整个教学的过程忽略了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的真实感受。

其实,不妨让课堂“冷清”一些,不必将学生赶着向前。毕竟任何喧嚣只是部分人的喧嚣,课堂也是如此,当部分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的喧嚣,必然有部分学生感受到更强强烈的孤独,这显然不是理想的课堂所希望发生的现象。而且,“冷清”的背后是一种真实的安静,是给思维自由活动的时间。尤其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安静刚好可以让他们有时间能够直抵心灵深处,寻找到最真实的感受,以一颗“本心”来面对文本,从而产生最真实、最契合自己的感想,而不是为了课堂效果去迎合老师的需要甚至是的听课者的需要。

我们希望语文课堂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希望可以实现三维目标,那我们就应该让课堂多一些“冷清”,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的思考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不是简单的为了表现而去表现;也只有让课堂多一些“冷清”,才能让学生在安静中寻求到最佳的读写结合点,让知识的内化与情感的表达立足于“真”,出发于“实”,并最终指向我们所追求的“效”。

只是,当下的教育生态影响下的课堂,有多少人有勇气让自己的课堂变得“冷清”呢?

篇二

一直以来,我总有这样一种误解,以为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学,而学生习惯与常规养成教育则是班主任的事,觉得自己又不是班主任,只要教好自己学科的课就行了。在读了《教师最需要什么》这本书之后,我深深认识到了教学是一个与学生互动与交流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的一举一动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课堂既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讲台,也是教师展示自己渊博学识和个人魅力的舞台,让学生喜欢我们,能促使他们更加喜欢我们的课。

如何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呢?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笔者也总结了一些心得,现提出与诸君探讨。 

第一、从小事做起: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由于思想政治课的课时比较少,平时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并不是太多,这就更加需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时时刻刻注意捕捉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时机,哪怕是他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或是一次作业上的拖沓,课堂提问时的敷衍都可以给我们提供有效的信息。在一次课堂上,我请一位同学站起来回答问题,结果他站起来之后一言不发,无论我怎么启发,他就是不开口说话。我当时就想这绝不可能是他对这个问题一无所知,而是有另外的原因使得他不想说话,于是我就叫他坐下,并在下课后及时与他进行了交流。原来那天上课凑巧的是连续有四门课的老师都是在提第一问题时就叫他回答了,他就觉得自己特别的倒霉。于是我就开导他,“如果今天上街买彩票,连续中了四个奖,你也会认为自己很倒霉吗?……经过一番诚挚的交谈,我发现他的脸上有了笑容,表情也变得更加轻松了。我不期望经过一次交谈就可以让他彻底改变原来的看法,但我真诚的希望他能够从自己设置的阴郁情绪中走出来,给自己一片明朗的天空。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这位同学上课发言积极了,作业比以前清楚了,遇到老师也能主动问好了。

第二、课前课后:交流的“黄金时间”。课前课后的时间看似很短,但却是老师和学生沟通的最佳时机,教师提早两三分钟到课堂较好,随口和学生聊上几句,会使上课气氛更加融洽,下课时也尽量不要拖课,在严肃的课堂教学之外,日常小事可以和学生有商有量,帮点小忙会使学生对你感恩戴德。如果不兼任学校领导,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不要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吹毛求疵,但同时切记不要和学生打成一片,尤其男教师不要和学生变成“哥们儿”。 

第三、对于学生活动:距离产生美。学生参加的活动通常分为两种,体育类活动和文艺类活动,作为一位老师,必须把握与学生亲近的分寸,体育类活动的原则:参与而不参加。除非是学校组织的师生对抗赛,如果是学生自己的比赛,教师的任务应该是做一些“后勤”工作,比如递送矿泉水,及时帮助受伤的运动员,最重要的,要在比赛的从头至尾给学生加油鼓劲一般不要中途提早退场。因为体育比赛讲究连贯性,一气呵成,老师去给学生加油学生一定倍感鼓舞,如果中途退场学生会有失落感,比如篮球赛,假如教师时间比较紧可能只能看到一半,就干脆不要去,事后及时询问比赛结果即可。如果是文艺类的活动则正好相反:参加而不参与。除非是比赛时作为评委,否则这样的活动教师不要参与,因为这一类活动学生参与时往往很紧张,老师去看就更紧张,影响选手实力的发挥。这里面特别要提到班团活动,这是学生自己无拘无束的空间,如果学生没有邀请,或者只是随口之邀,教师不要前往。如果是盛情难却,教师应该前往表示礼貌,那个时候学生一定会让老师表演节目,那么就表演一个吧。表演完了坐下来喝口茶,与学生交流几句就离开,尽管学生会挽留。因为这样活动往往比较随意甚至是随便,学生会把老师视若学生,嬉皮笑脸,甚至打情骂俏。教师容易失去一个老师应有的身份和尊严。 

总而言之,教学不仅是学术上的教与学,更在于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心理的把握与利用,方能使教学活动真正体现和谐的新课堂理念达到教学相长,沟通互动的良好渠道。试想,学生上课前满心期待我们的课,上课时沉浸在其中投入的听我们的课,下课后又评头论足探讨我们的课,这不就是我们所梦寐以求的教学效果吗?

篇三

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点,它起着引领教师转变教育思想、促进专业成长的导向作用,科学的评价还能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决策依据。

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学校领导都非常重视对课堂教学的评价,都会研究制定较为详尽的评价表。纵观这林林总总的评价表,笔者发现,不论它们以何种形式呈现,但万变不离其宗。

它们绝大多数采用量化打分或等级评定的方法。一般从教学设计(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教学效果、教师素养等方面来评价,每一个评价项目后面再细分为两到三级评价指标,每一大项及子项目都有具体的分值权重,评课者须对照标准根据自己听课的感觉逐一打分或评定一个等级(ABCD或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最后再根据各子项打分情况,综合评定该节课的最终等次。

且不说其操作上的繁琐复杂,恐怕其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就值得商榷。

教学活动是教师个性化的劳动,教师个人的风格、素养、经验、习惯等都会对课堂教学产生深刻的影响,一千个教师就会有一千种教学风格,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就会相应的有不同的教学效果。我们如何去界定孰优孰劣?能界定得那么精准吗?

评价设置那么多的项目,且随着课改还有进一步增添的趋势,教师要在一节课里都圆满地展示出来,难道教师是神?再好的教师也是凡人,他绝不可能每一项指标都完美无瑕,充其量只不过在某些方面比其他人做得好一点罢了。你面面俱到的评价标准,莫非是在故意刁难教师?

不同内容、性质的课堂有其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设计教学、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考虑的是如何高效实施教学任务,最大限度地让大多数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培养良好习惯。如果为了迎合所有评价指标,就会处处小心、时时谨慎,不可有丝毫疏漏,最终分散了精力,上成了表演课,岂不违背了课堂教学的主旨?

设置的评价项目中,其评定标准有几个阐述是精确的?教学目标要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谁能说得清道得明怎么评定,打满分的理由是什么?扣分的依据又何在?合作学习是根据形式打分还是根据效果打分或者两者结合起来打分?……我估计再高明的专家也难回答。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一节课教学的效果如何,学生最有发言权。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最终得由学生反馈出来,学生的评价才是真实有效的。教师课堂教学再精彩再完美,评课者也一致好评,但是如果大多数学生收获不大,你能说这是一节优质课吗?我们的评价又何曾有学生评教这一项?缺少学生的评价还是真实客观的吗?

评课者听了课,拿着这份评价量化表,一定也有点头疼。这么多的项目逐一打下来,可不是一件省事的活儿。每项应得多少分,除了要回忆上课者课堂上的表现,还得结合自己的经验以及个人的喜好。更多的时候,要么抱着不得罪人的思想,打个高分评个优等;要么敷衍了事,随便给个分交差完事。这岂不违背了评价的初衷?

如果不是评比,我们评价课堂教学有面面俱到的必要吗?

课堂评价岂可量化了之!

篇四

如果我没猜错,今天,也就是新学期的第一天,很多学校的领导们(正副校长,中层干部)都在做着同样一件事:听课。

我拥护实实在在的听课,反对形式主义的听课。

听课者在踏进教室门的一霎那,应该搞清楚听课的目的。如果是以领导身份去检查课堂的,请慎重——没有任何一位教师喜欢被检查,因为这是一种不信任。如果你是以学习指导的态度走进课堂,并且,你认真倾听,仔细思考,帮助老师找出教学中的不足,指导老师如何管理课堂,让老师从你的建议中受益,这样的听课才是有效的。你在老师心目中才是专家型学者型的好领导,相信老师们会欢迎这样的领导进课堂的。

还有,听完课,千万别拍拍屁股走人,像风一样的从课堂上飘过,只留下老师如释重负的喘息和课堂里1949年般的轻松,一定要有后续的工作——交流与反馈,这样,听课才能成为管理课堂的有效手段。

所以,当你有听课的冲动和任务时,请三思!

建议:1、听课者也要备课。备所听的老师,备所听的班级,备所听的内容,那样,你的评价才能一语中的,切中肯綮。2、不要为了完成听课任务,盲目的跨进课堂,否则,最终被动的是你。

我曾遇到过一个很有个性的老师,课上得一流,但忒反感领导装模作样的为完成任务的所谓听课。某次,正讲到兴头上的他瞥见学校一领导悄悄坐在了课堂的后排,听着他根本不懂的内容。该老师心生不快,于是,他当堂向这位领导提了一个简单的专业问题,弄得这位领导很尴尬,该老师立刻直言道:如果你听不懂,请出去!

科学的学校管理是不容作秀的。

我猜想,刚刚开学,我们的课堂会涌进很多的听课者,一个月以后还会有这么多人吗?而两个月以后呢?三个月后怎样?

篇五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 “我们当老师的在习惯的轨道上奔跑惯了,心中最关注的是学生识了多少字,能默写多少字,能背诵多少首诗,能做多少道数学题,有怎样的难度,怎样的速度,能画什么画,弹多少曲子,等等。满眼是分数,满脑子是知识、技能,而恰恰忽略了人的本身,忽略了以知识、技能为教育的第一要义:是否压抑、挫伤乃至剥夺了学生的天赋和潜在的智能。”

曾听到一节数学课“圆面积的应用”,上课老师在课堂上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12.56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这道题的练习面很广,既可以检查学生求圆的面积的方法的掌握情况,又可在计算算花坛的面积是12.56平方米后,让学生判断“这个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的对与错,使学生在释疑的过程中理清“圆的周长和面积”在概念、计算方法、单位名称等方面的区别。总之,通过这道题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与分析的能力。课上,教者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中交流——

生甲:12.56÷3.14÷2=2(米) 3.14×22=12.56(平方米)。

生乙:12.56÷3.14÷2=2(米) 12.56÷2×2=12.56(平方米)。

生丙:求圆的面积,要先求出半径,再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求出圆的面积,生乙做错了。

师:同意生丙说法的请举手。(绝大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看来乙同学是看到别人的答案硬凑了后面的一个算式,是耍小聪明了吧!

下课后,我琢磨着“生乙是在耍小聪明吗?他的得数只是简单的硬凑吗?”并重新回顾生乙的算法,很快明白:S=12.56÷2×2=C÷2×r=πr×r=πr2。显然,生乙的这种解法完全正确,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方法。我立即去找了上课的老师,向他说明了思路。他听了后,很是后悔“我当时怎么就想不到,怎么就不让学生展示一下自己的思维过程呢?真可惜!明天的练习课我要补上这一课。”

第二天一下课这位老师就高兴地跑来告诉我“今天课上,我让全班同学们讨论了生乙的算法,有好多位学生都想出了其中的道理。还有学生受这种方法的启发,又想出了12.56×12.56÷3.14÷4 的方法,并说是先用周长乘周长,这样积里就比圆的面积多了4π,所以再除以3.14除以4。这帮孩子,还真不能小看!”

这个事例给了我很深的启示:

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而老师却说他不对,还批评了他。这说明我们数学课堂有时还不够民主。老师对学生尊重也不够。长期这样下去,学生学习的主动生积极性将会大大受到压制,影响学生思维的良性发展。

学生答对了,可能说不出理由。其原因是有时学生可能是凭直觉思维作出答案的。直觉思维和与分析思维是有区别的。分析思维是一步步向前前进的,答问的学生常常能完整地讲清思考的过程。而直觉思维的学生有时很难对他说出的“结论”作出仔仔细细的思维过程的描述。但是面对这个“结论”在没有得到完整的思维过程的描述之前,只能算是“假设”,但“假设”不等于就是错误,是需要进行检验的,作为教师对这样的“结论”不能轻易作出否定。

正确的做法,应是引导学生把“假设”加以检验。在课中,教师并没有让生乙说一说为什么这么解答,也没有给全班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进行小组讨论,只是简单地通过对生丙的肯定性评价变相地否定了生乙的解法,默认只有根据公式S=πr2 先求半径再求面积的唯一解法。在不经意间的一个疏忽,错过了学生思维中闪现的一道亮丽的彩虹,导致这种创造性解法在不知不觉中被抿息。

直觉思维往往有一定的创造性。布鲁纳说“直觉思维者甚至可以发明或发现分析家所不能发现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中的彩虹,发展学生的直觉天赋,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最大的发展。

新课标指出“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教师应该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但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激励和赞赏,帮助学生增强学习的兴趣。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更可拓宽自己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为师者,有时不妨转换一下角色,从学生的智慧火花中汲取营养,向学生学习,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篇六

中国有句俗话“文体不分家”,这说明艺术和体育是分不开的。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少年儿童对新事物的接受与学习能力处在一个快速上升的阶段,在课堂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入一些音乐元素能够提高学生的兴奋性,活跃课堂的气氛,优化教学的效果,达到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以及愉悦身心的目的。

一、音乐与体育活动

在当前的校园体育活动中,我们能够看到学生们在欢快的音乐声中精神抖擞地做着广播操;在运动会上《运动员进行曲》激励着所有拼搏的健儿;各种业余性的体育活动也少不了节奏欢快的音乐。可以看出,音乐无时无刻不渗透在体育之中。音乐以其特有的表达方式,作用于人的心理,激发人的情感。正是因为音乐的伴奏,学生才能有力度、有节奏地完成广播体操;正是因为有音乐的伴奏,运动员们才能在赛场上打破一个又一个的记录;正是因为音乐的伴奏,业余性的体育活动更加充满了动感和激情。

二、音乐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发展阶段,他们精力充沛,对新鲜事物有着天生的好奇心,兴趣化教学能使学生保持足够的热心、耐心和恒心。音乐渗入体育课,对于学生来说是既新鲜又好玩的事情,会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使得音乐能与体育教学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质量

音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赋予学生生理和心理上的积极影响,通过悦耳动听的音乐使人产生兴奋,使学生动作符合音乐节奏,形成新的条件反射,由此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效率。如:在实际的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对于一些重复而单一的技能动作训练肯定会感到枯燥无味,这种兴趣上的缺失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但利用欢快、悠扬的音乐伴奏来刺激学生的听觉,能使学生在愉悦的心理活动中,更快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同时,体育锻炼的效果也会大大提高,在音乐的感染下可以让氛围变得更加活跃并且富有艺术的魅力。

2、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协调学生的身心

节奏是音乐的精髓,音乐的无穷魅力与节奏的千变万化是分不开的,音乐节奏的变化能够对人的身心产生一种奇特的作用。节奏感是体育运动中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的集中体现,缺乏良好的节奏感就很难形成和提高运动技巧,而音乐正是培养学生运动节奏感的基础。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选择内容健康、艺术价值高,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欣赏水平的音乐,只有这样才能调节学生的心境,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协调发展。

3、激发学生潜能,消除运动带来的疲劳

音乐能够通过音效的作用间接影响人体的相关机能,激发人体内在能量的释放,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活动欲望。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音乐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更加乐意参与到活动中去。在生理上,剧烈运动过后心跳加快,肌肉紧张,呼吸系统负荷加重,如果不及时的调整必然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此时如果能播放一些曲调悠扬的音乐,让学生在舒缓的音乐中做一些放松活动,能够很好的帮助身体得到缓解作用,消除运动带来的疲劳感,为接下去学习其他科目做好充分的调整。

三、音乐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1、准备部分阶段:准备活动过程中妙用音乐,营造课堂氛围,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在低年级体育课上,根据小学生年龄小、心理幼稚及形象思维强的特点,教师在准备活动时可采用《健康歌》,使原本枯燥无味的徒手操活跃起来,学生也容易接受,能使学生很快地进入角色。

2、基本部分阶段:基本部分是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再加上小学生对于枯燥的事物往往会表现出排斥的心理,如果一味地按部就班将大大降低课堂教学质量。此时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教学水平的差异选择不同的音乐,使音乐配合动作练习,让学生们振奋精神,再加上符合音乐节奏的动作变化,不仅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能增强练习的实效性。

3、结束部分阶段:结束部分是整节体育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师可通过播放一些轻松、欢快的音乐来配合放松练习,使学生较快地稳定情绪、放松肌肉、恢复身心。伴随着音乐的课堂总结,既消除了学生的疲劳感,又能使学生在音乐中巩固课堂上的练习内容。

四、课堂上使用音乐的注意事项

1、不宜在上课班级多时使用音乐。上课班级多时,一个班在使用音乐很容易分散其他班学生的注意力,会影响到其他班的教学质量,所以使用音乐上课时要注意选择好上课的环境。

2、音乐的选择要有针对性。使用音乐前要分析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不同学段的学生对音乐的喜好和理解有所不同,不可以在针对不同年级时使用相同的音乐,这样很有可能起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3、使用音乐不能过于频繁。上课的过程中,过多的、不切时宜的音乐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会使学生无法很好的掌握技能。

4、音乐必须符合教学内容。要根据不同教材的需要,结合教材来选取合适的音乐,这样既能烘托课堂气氛,又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总结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辅以音乐为媒介,通过与艺术化的声音结合,作用于人的听觉,倾入人的心灵,能够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精神饱满、情绪高昂,对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内在的文化素养的提升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体育教师还应该根据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适当的选择音乐,让学生的体育课在音乐的相伴下更加绚丽多彩,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获得体育锻炼与音乐情操的同步发展。

篇七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情感,完成课的任务,是每位体育教师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呢? 

一、教材激发 

1.科学性。即在教材安排上做到先后得当。例如学生在课初思想和注意力比较集中,对学习新技术比较有 利,因此必须把新授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为了使运动负荷的变化符合人体活动的规律,应将运动负荷较 小的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为了持续学生对课的兴趣,应该将游戏和比赛安排在课的后半部分。为了不致 于使学生疲劳而影响学习,一般应该把灵敏、柔韧和协调性的练习,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而把力量性、耐力 性的教材安排在课的后半部分。 

2.趣味性。即对现行的那些单调、枯燥、重复的教材进行适当改编,使之体现游戏性、竞争性和适当的惊 险性。又由于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上进心和好胜性强的特点,如果在教学中采用游戏、测验、比赛 等多种多样的竞技形式,不仅可以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可以发展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动 作技术,陶冶情操。譬如小学四—六年级的教学内容均有400米耐久跑,在处理这一教材时,可运用游戏、竞赛 形式进行全程跑,像结伴跑、甩人跑、超前跑等;也可以采用在200米处的报时跑,400米全程计时跑以及50米 ×8往返跑等。 

3.艰难性。教材有适当难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智力发展。在教材的处理上,使每堂课内容 都具有一定的难度,譬如在低年级学生初步掌握前滚翻的动作之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和巩固动作技术 ,在复习课中可采用以下几种练习方法:一种是限制性练习,如在颔下和两膝之间夹小手帕进行练习,以强化 低头和并腿的动作。还可在两条直线中间练习前、后滚翻,连续前滚翻以强制左、右手脚用力平衡。 

4.实用性。教学内容的安排应有利于促进学生运动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同时也应能激发学生对学习 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适当安排一些诸如“躲闪比赛”、“跨越比赛”、“平衡比赛 ”、“攀爬比赛”和“负重比赛”等有趣味的练习和游戏。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 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教法激发 

1.阶段激发。教师应根据整节课教学进程的不同阶段,采用形式多样、生动的教法,唤起学生注意和兴趣 。 

课的开始,学生的注意往往停留在上一节课或课间休息的各种活动和操场环境中有趣的对象上。教师除运 用常规训练外,可采用“看谁记得牢”、“快快集合”、“一切行动听指挥”等有趣的游戏,把学生的注意与 兴趣移到体育课上来。 

课的准备部分,必须改变那种跑几圈,做一套徒手操的单调、枯燥的做法。提倡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准 备活动。除采用常用的口令法外,还可以采用击掌法、音伴法、模仿法、持物法、游戏法等。这些方法可因课 而定,有机结合。 

课的基本部分,最关键的是如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必须进行生动、有趣的启发性讲解。还可 根据不同课时目标,在教学中实施灵活的组合,以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如采用友伴分组、能力分组、兴趣 分组以及目标分组等多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 

课的结束部分,学生较为疲劳,精神也较为涣散,教师应选择一些调节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如 轻松愉快的游戏和舞蹈动作等。课的小结与结束不要千篇一律,有时可以采用表扬式,即对学生在课堂上良好 及突出的表现予以肯定;有时可以采用游戏式,即让学生在欢快兴奋的气氛中结束一堂课的学习;有时可以采 用议论法,即通过师生或学生之间互相启发,议论收获;有时可以采用点睛式,即通过概括性的语言点出这节 课的学习内容,以强化所学的知识;有时可用悬念式,即揭示新矛盾,为今后教学埋下伏笔,诱发学生下一次 课的学习欲望。 

2.语言激发 

(1)采用引导性语言。在教学中,教师应联系实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引导学生学习。例如在学习长跑项 目时,不但要先讲清长跑对人体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的生理价值,还要讲解它对培养人的顽强意志和艰苦 奋斗优良品质的意义,这样引导性的理性教育,能促使学生大脑积极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 

(2)采用表扬性语言。表扬为主,正面教育,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好方法。如“这一组集合最迅速!” “这一组排得最整齐!”“这位同学回答得很正确!”“这位同学真勇敢!”等等。这些简短的表扬性语言, 肯定和鼓励了受表扬的同学,同时也给其他同学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激发了他们的上进心。 

(3)采用勉励性语言。以勉励的口气布置任务,可以利用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使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 的发挥,如对不敢进行“山羊”分腿腾越练习的同学,教师用勉励的语气说:“只要你们大胆跳,保证会完成 。不用怕,我来保护!”“没关系下面不是有垫子吗?”这样同学们听了不但乐意参加练习,而且练习时没有心理负担。这要比“你们必须给 我跳过去,跳不过的要罚”的训斥好得多。 

(4)采用幽默性的语言。体育教师的幽默语言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协调师生关系,改正学 习错误,减轻学生心理压力,调整情绪,消除疲劳以及提高学生对课的兴趣,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3.行为激发 

(1)表率行为。教师的表率行为是自己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教师的良好表率,会使学生在榜样力量的鼓舞 下,奋发进取,积极学习。譬如上课开始,教师穿着整齐的运动服装,精神焕发地来到学生的队伍前面,不仅 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而且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又如教师的课堂上准确优美的动作示范,会给学生以 美的感受,进而产生跃跃欲试的愿望。 

(2)激励行为。课堂上教师如能恰如其分地运用面部表情,身体姿势,把良好的情绪直接传递给学生,对于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起着积极的作用。譬如当教师见到学生遵守纪律认真练习,相互帮助等良好表现时, 向学生微笑点头,以示赞同;当学生学习成绩有提高,技术有进步,表现出勇敢、顽强的精神时,教师竖起大 拇指或带头鼓掌,以示表扬等。 

4.意境激发 

教学中的不同情景,会促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学习感情,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对场地、器材进行科学安排 ,并利用色彩、音乐伴奏等创造一种情景交融,具有强烈感染力的学习境界,例如在上“障碍接力赛跑”游戏 教材时,用排球网、框架、棕垫、画线等设置了“敌人封锁线”,用塑料小手枪作为接力棒,再加上播放录有 冲锋号声、炮弹声和机枪声交融在一起的音响。在这样的意境中做起游戏来,学生的积极性甚高,课堂气氛极 其热烈,同学们的加油声一浪高过一浪,直到下课,听课者与师生的余兴仍然未消。 

总之,努力探索“激发兴趣”的途径,使之“寓体育于兴趣之中”,孩子们就会感受到体育活动的无限快 乐,从而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这样有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陶冶美 的情操。

篇八

小学六年级学生经过两个学段数学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初步形成了“三维目标”。但头脑中的数学知识仍处于原始积累阶段,较为零乱无序,尚未构筑起清晰的网络结构。在实际应用时渴望及时准确地反馈、重现。这时帮助学生对所有数学知识回眸,显得十分重要。能满足学生学习的积极“心理向往”,对已有的知识再学习,既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形成,又有利于对知识的进一步升华。

我校六年级数学教研组,通过集体备课、座谈讨论,将教材编排体系和相关的教辅资料分类整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就实施有效复习进一步提高数学质量为话题,在优化复习时间、复习策略、复习方法、效果检测方面作出有益探索。

一、归类整理,穿珠成线

本册教材总复习共有整数和小数、简易方程、分数和百分数、量的计量、几何初步知识、比和比例、简单的统计七大知识板块。我们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先分类复习,再综合练习,将相关知识点安排在每个课时中,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在脑海中重组,构建正态分布图。按单元编写每个课时教案时做到精选习题,精讲多练;精心预设,精彩生成;及时巩固,狠抓课时目标达成工作。也就是条块分割,各个击破,实现习题引领——概念重现——新题探讨——生活感悟应用的良性循环。

二、注重联系,构建网络

数学知识点之间总是相互联系的。如同一根链条那样,各个环节既可独立成型,又可相互呼应,形成整体。为使总复习更加有效,提高复习效率,给学生以新鲜实用之感,在综合练习时,尽可能沿着以相关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计算法则或公式—知识应用的体系,突出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如:把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各部分名称,四则计算法则,相互关系,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简算定律;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分解与合成;分数——除法——比——比例的联系与区别,基本性质的具体运用;数的整除迁涉到的相关知识列表展示,动态生成;把口算与笔算方法有机融合;将式题——文字题——应用题相互转化训练等,努力揭示规律,发散思维,更加完善地建构学生的认知结构。实行先易后难,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感悟多种学法的复习策略,真正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情境中,用有效学习时间,理解 记忆概念,强化说理训练 , 优化复习目标达成过程,编织完整的知识网络,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三、兼顾差异,因材施教

不容置疑,由于总复习中涉及的知识面广量大,复习时间短暂,复习内容跳跃性大,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具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班级学困生普遍存在心理焦虑。为使他们摆脱知识基础缺陷和生活经验不足,学不得法等因素的影响,我们教师应进行换位思考,学会期待,保持持久的耐性,把特别的爱奉献给他们,走进他们心灵,实施分层复习,点点滴滴地帮助他们补习功课,复习浅显的知识点时,多提问他们。较为容易的数学语言,引导他们说出来。对那些有解答愿望的习题,指名板演时教师可作必要的个别点拨,欣赏他们解题过程的闪光点。复习是尊重差异性,保护全体学生的自尊心,开展“小先生助学”行动,鼓励全体学生自学与小组互动相结合,对易错难解习题则实施学生感悟与教师相结合的办法,为每个学生设计复习目标,提出不同要求,使每位学生在各个复习环节学有所得,学有所悟,获得成功体验。还建立了课外学习小组,同学间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实行星级评价,增强学生自觉获得数学知识的自信心,促进每位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认同”。多搞题组辨析,各种题型比较分析,一题多解的训练及多种综合练习,启发学生既活用知识,又升华知识,形成本领。

四、活化资源,梯级检测

复习效果总是在具体的检测中显现的。我们紧紧围绕数学课本内容,领会总复习编排体系和总体达成目标,活化资源,有意地整合省编的《课外补充习题》、《走进总复习》、《新理念数学学习》等资 料,选取有价值的题型,在能力培养上下功夫,创设数学生活情境,改进复习方法,开展有意义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指导例举、类比、学会直观演示、实验操作、画图分析题意、写出数量关系式的方法,运用观察、理解、抽象、推理、联想等思维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和概括等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每节复习课上努力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及时进行有梯度习题的练习,有的放矢地把各种题型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中,与学生共同享受螺旋上升式效果检测的愉悦,进而获得总复习的全面丰收。

我们的期盼:

根据木桶理论和皮格马利翁效应,我们教师总是期盼每位学生都成为优等生,但事实告诫我们这是不可能的。因而面对浩如烟海的数学习题,师生都深感茫然,进入总复习阶段总觉得有做不完的事,学无止境,追求就无止境,习题的广度和深度更无法估计。我们期盼数学命题人,将试题(包括附加题)的区分度、难度、可信度控制在课本思考题范围之内。让我们共同迎接小学数学的又一个新的春天!

篇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取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创设教材例题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而枯燥的数字教学只会产生学生的厌学情绪,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

教学苏教版数学第十册第30页例2“找出36的所有因数,说说你是怎样找的?”时,我引领学生创设了“走进班级超市”的生活情境。先将标有单价为1—36元的物品放置在讲台上,然后叙述:“小明的妈妈拿出36元钱,要小明到我们班级超市来选购单价是整元数的物品。她还提出要求,既把36元钱正好用完,又保证所选物品是整件数。聪明的同学,你能帮小明逐一把符合要求的物品选出来,并说一说选购理由和算式吗?”话音刚落,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进而:36÷1=36 36÷36=1 36÷2=18 36÷2=18 36÷3=12 36÷12=3

36÷12=3   36÷4=9   36÷9=4   36÷6=6 这些算式很快从学生嘴中出来了。总价÷单价=数量的关系式在争先恐后的发言中欣然若揭。进而再让学生自学课本,说出一对一对地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有滋有味地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二、创设解题过程的生活情境,培植学生的学习情趣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是说如果情境可以凭借集体行为创设的话,而情趣则要通过具体习题的解答加以逐步培植。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中情境是情感的敲门砖,情趣才是情感积累的归宿和追求。所以学生解答一道道有趣的数学习题的过程,便是走进生活享受乐趣的情形。这些道理是我和学生一起解答类似如下习题时悟出的:

生物小组同学饲养兔子和鸽子,饲养一只兔子一天需1元,饲养一只鸽子一天需0.5元

该小组每月有90元的活动经费,他们能饲养饲养多少只鸽子?多少只兔子?学生读题分析,兴致很浓,但如何解答没有先例,在这种情况下,我首先启发他们联系生活实际,大胆尝试,预想可能出现的结果,培养他们热爱、感悟生活的情趣,进而讨论解答步骤,并列表直观地渗透函数思想。①预想每天兔子、鸽子的总饲养费用:90÷30=3(元)②预想可能出现的动态情形,透过表格形象地分析叙述出来:

于答案释然之际,学生脸上漾出的笑意是灿然可爱的。师生互动之中不知不觉地共同增添了生活情趣,更使学生懂得数学学习过程是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的活动。

三、创设数学习题的生活情境 ,培养学生的生活情结

数学习题是现实生活现象的偶然浓缩,学生通过有意识有意义的赏识性解答,肯定能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难舍难分的生活情结。近一年的尝试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学生的生活情趣具有波动性,是情感与情结的中介,而培养他们解题的稳固而深刻的生活情结才是数学学习、知识建构的理想境界。

例如:王强家客厅长6米、宽4.8米,计划在地面是铺方砖。商店里方砖的尺寸有以下几种:①边长10厘米,②边长35厘米,③边长40厘米,④边长50厘米。请你帮王强选择其中一种方砖,说明选择的理由,并算一算需要买多少块这样的方砖。

分析:这是一道兼说理与解答于一体的综合题。我启迪学生从用工多少与购砖费用、个人审美观念等方面推测出方砖块数的不同选法,并比较它们的优缺点:选法一:600×480÷(10×10)=288000÷100=2880(块)(符合要求,块数太多,铺设用工量大)。选法二:600×480÷(35×35)≈236(块)(块数是取的近似值,有浪费现象)。选法三:600×480÷(40×40)=180(块)(块数和铺设用工情况都较好)。选法四:600×480÷(50×50)≈116(块)(块数虽最少,也不正好铺满,材料有多余)。比较之后,明白了道理,说出了合理性,当然情结难解。

综上例举显明: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篇十

组是“学习共同体”课堂的组织形式,其目的是为了形成同伴之间相互关照、相互倾听、相互学习的关系,实现深入的协同学习。

那么,“学习共同体”就是合作学习吗?虽然学习共同体与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学习共同体”内在理念与合作学习有很多细微的差别:

一是学习理念不同。合作学习强调的是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与合作,主要体现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团体互动的合作学习方式,这种合作方式需要有领导者带领,学生之间很容易产生互教关系,即 A

教 B、B 教 C,C 教 D。学习共同体更多的是体现协同关系,强调学习者之间人人平等,没有组长,没有领导者,没有分工,每一个同学在组内都是一个平等的学习者,每一个同学都应该被尊重。这样的文化始终在引领着孩子们平等地学习。

二是团队关系不同。合作学习重视团队合作和同步发展,更加注重成员的分工配合,并为达成问题的解决强调每一个成员在小组之间发挥不同的作用,更多的是鼓励发表,鼓励学生踊跃发言,鼓励学生说出我会的,说出我想到的。学习共同体则更加关注每个个体在团队中的充分发挥,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同多样的思想碰撞,实现同教材的新的相遇与对话,思考并产生自己的想法,在自身原有基础上获得个性发展。课堂则更强调安静,强调学生更多地思考,强调师生、学生相互之间的倾听,强调学生说出“我不懂”、“我不会”,强调向伙伴学习,向伙伴求助,互相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是竞争性不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常常会有一定的奖惩制度,靠奖惩激励学生学习。学习共同体强调让孩子沉浸在安全的学习氛围中,互助、互帮、互学、互暖,感受学习的乐趣,体验挑战困难获得成功的成就感,用挑战性问题带动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促进孩子的深层学习,是以提升每个成员个体学习能力为目的,不以得到教师肯定性评价为目的。

由此可见,实施“学习共同体”,有助于落实并改进合作学习,让合作学习呈现新的“风景”。

篇十一

长期以来,小学英语教学中呈现出一些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灌输的是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很好的发展。《英语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促使学生感悟英语,体验英语。这就要求我们,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改一改教学方式,集合学校开展“生活化教学”课题的指引下,我努力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习英语,体验成功。

我们现在所用的牛津版的教材,本身内容就贴近学生的生活,大部分的单词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如数字、颜色、身体、食品、玩具、个人情况、家庭、学校、朋友等等,又或者是同学们每天都能用到的日常礼貌用语;而每一篇课文都是实际生活的缩影,我们理应加强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沟通,使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使他们感到所学的就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随处可见。例如:Public

signs,话题主要围绕着公共标志展开各项活动,在学习本单元之前,我先先布置学生去寻找日常生活中一些公共标志,可以把它们画成图片,在课堂上同学们就展开讨论,让所学知识有了真实感。为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言,做到学以致用,我还让同学们看一看,在我们的学校,可以设置哪些公共标志,孩子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明白不同的标志具有不同的含义,根据不同的标志我们也应该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提醒同学们注意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争做文明人。

三年级是英语学习的起始年级,知识目标中有一大块是词汇,而他们大部分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在教授这些单词的时候,出示这些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即抓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何乐而不为。例如教学文具的名称时,让学生拿出文具盒,我先拿出一支钢笔,Say”It’s

a pen”,然后拿出两支钢笔——

pens .反复说几遍,让学生也拿着钢笔跟我说,很容易就把钢笔这一单词记住了。

一个学生就像一把锁,而手段和方法就像开锁的钥匙。教师想要开启更多的“锁”就要拥有更多的“钥匙”。将教学内容生活化,就是我在教学中找到的其中一把“钥匙”,期待它能够为我开启更多的“锁”。

篇十二

“人必自爱而后人爱,人必自助而后人助之。”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要先处理好自己的事情,老师才能够给予帮助。几日前,我有幸参加江苏省东海县实验小学举办的“小学数学讲坛—自助开放式数学课堂”活动,有幸听得数学专家仲广群教授的授课和讲座,受益匪浅,深受触动。我们的课堂从“师为主”,已悄悄地转变为“生为主”,让学生学会“自助”,解放孩子的双手、双脚,空间与时间,使他们充分的自由,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这样的教育理念与模式,每一个老师为之震撼,为之感动。教育改革迫在眉睫,从现在开始,就让“自助课堂”改变你我的的“课堂”。

首先,观念的改变很重要,我们要意识到:

一、学习在本质上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在传统教育中,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只重视知识的传授的积累,轻视知识的创造和运用,学生很难改变配角地位,这种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学生的预习由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以及学习水平决定的,课前获得的知识是零散的、模糊的、肤浅的。通过老师精心准备的助学单,设计一些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的“问题”,让学生从成功中体验自助学习的快乐,让学生善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学有所获,才能在学习中培养创造能力。通过老师的精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整理知识、提升能力,亦能让模糊的知识变得清晰,让肤浅的认识变得深刻,让零碎的知识变得结构化。

二、学生的学习是终身的事情

终身学习,讲的是人一生都要学习。从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学习将伴随人的整个生活历程并影响人一生的发展。这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对人们提出的要求。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学习就成为整个人类及其每一个个体的一项基本活动。不学习,一个人就无法认识和改造自然,无法认识和适应社会;不学习,人类就不可能有今天达到的一切进步。学习的作用又不仅仅局限于对某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还使人聪慧文明,使人高尚完美,使人全面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人们始终把学习当作一个永恒的主题,反复强调学习的重要意义,不断探索学习的科学方法。同时,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实践无止境,学习也无止境。

古人云: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当今时代,世界在飞速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人们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就必须把学习从单纯的求知变为生活的方式,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

三、学习不应只是知识的积累,更是自我的完善与创作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学习的意义又是什么?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应是自我的完善与创作。古人云: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说明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都需要一个自我不断完善的过程。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意思是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古人尚且如此,今人更要践行啊!所以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必须让学生知道,学习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人格与精神的完善与整合。

有了正确的学习观思想,接下来就是如何在教学中实施了。“助学”课堂需助孩子一臂之力,那就是课前给予适当的“助学单”,给孩子提前思考的机会,课中给予适当的提问与提示,给孩子展示的机会、生疑的机会。接下来我们应该这样来做:

一、 给孩子探究的机会

“探”,是避免把预习等同于看书自学的做法,因为这会使得学生的预备学习变成被动的接受与简单的模仿。课前,老师应根据今日学习内容,安排一道较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先行思考,在探而不得或探而不明的时候,再安排看书、操作、实验或是收集资料等活动,这样可以让学生的探究贯穿学习的始终。

二、 给孩子学习的机会

学习不再是单一的,而是互相的、多角度的。传统课堂上学生多向老师学习,在“助学课堂”上,是生与生之间的学习与互助。通过组内互助与组际互助,大家可以补充、提问、质疑、辩论与反驳,这样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胜过老师在台前“独揽风骚”。

孩子们在课堂上,常常可以这样说:

大家同意我的看法吗?

这是我们组的意见,大家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我的看法说完了,希望大家继续与我交流。

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我是这样想的……

刚才大家形成了好多意见,我想来做个总结。

三、 给孩子生疑的机会

“生疑”,是更深层次学习的体现,是学后的反思、质疑与追问。疑问的深度,反应了预习和思考的深度。学生把疑问带到学校,又使得后续的学习变得动力强劲。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会触动学生更好的思考,更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

反思“助学课堂”到底改变了什么?

助学课堂改变了课堂设计的逻辑结构:由学科知识体系为脉络的逻辑结构到学生学习为线索的逻辑结构;助学课堂改变了对课堂的认识:课堂到学堂、预设到生成、单向问答到立体互相交流、知识传授到素质发展;助学课堂改变的是课堂生态:掌声、笑声、辩论声,小手儿直举、小脸儿通红、小眼儿放光;是一种充盈着童真、童趣、童乐的课堂。最后,我们要相信孩子,他们爱学习、能探究、愿合作、会总结,相信未来的课堂就是这样的课堂!

篇十三

初次听到“学习共同体”这个词,是3月份韦校长给教师培训提起来。通过介绍,初次了解到这样的教学模式是为学生服务的,这样的课堂不再是展现教师个人素质的课堂,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是否真的发生了,所以从那时起,对“学习共同体”这种教学模式产生了一丝好感,仅此而已。

4月份,“学习共同体研究型课堂”在姜堰这片土地上生根。我有幸观摩了韦校长的《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学习共同体研究示范课。参与了研讨,我们才真正的了解到,这样的教学模式在新型的教育模式环境影响下,如果改变起来是多么的艰难,但纵使这样艰难,仍然要做,如今一切都已经在慢慢的改变。

学校还为每个办公室购置了一套佐藤学先生关于教学革命的著作。在听了韦校长几次的分享,结合自己的阅读,使我对《静悄悄的革命》了解的更清晰、更透彻了一点。我是这样理解的,“学习共同体”的课堂重要原则大概是这样的:

1、注重每位孩子的公共性、注重每个孩子的平等,更注重孩子间的互动、互学、互教,让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关注的不是发言、发表,更关注学生间的互相学习。共同体的课堂强调的是“倾听比发表更重要”。

2、以往的课堂是以教的眼光看问题,共同体的课堂应多站在学生情感的历程、学生的角度去提问题,从生活情境出发,基于每个学生,又高于每个学生,设计的问题要具有趣味又具有挑战性。

3、课堂教学遇到困难时,要不断的和文本对话,和伙伴对话,和自己的内心世界对话。

3、共同体的课堂是安全的,这种安全是需要老师一而再、再而三的忍住再忍住,教师的话减得越多越好;教师要学会耐心的等待,去尊重学生。课堂上老师给孩子建立一个安静、安全的环境,让学生敢说“我不会”。

4、学习共同体的课堂就是让学生从已知走向未知,再从未知去探求已知的过程,让学生不断的探究、追问、发现新的问题。正如佐藤学先生所说:“”学习是从已知世界迈向未知世界的一个探险的旅程。”

通过听课产生的两点疑惑:

1、注重每位学生的发言,学生面向教师转向面向同伴,必然需要更多的时间。课时量不够,有如何保证教学进度呢?

2、教师的适时介入——即教师在什么时候介入才是最合适的?

课堂上我们教师总是忍不住要多说,多讲,就是因为我们在孩子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想“该出手时就出手”,其实,这不一定是“该出手时”,我们似乎没有让学生再次回归文本,与文本对话,就帮助他们把我们想得到的答案说出来了,因为我们急,我们不够耐心,我们怕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我们在不该介入的时候介入了。那么我们该怎样选择介入的时机?这真的要看教师的教育机智,我们可以给孩子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交流,如果学生遇到困难时,我们可以让他们多次与文本、与同伴对话,但是如果孩子们真的走进了一个误区,或真的无法解决困难的时候,这时候教师就要介入其中,做孩子们的引导者,把他们带出迷途,领上那条“溜光大道”。所以,教师的适时介入是视情况而定的,是视教师的教育机智而定的。

韦校长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她说:“作为改革者,别想着一直往前冲,要让老师不断回到原点,不断去尝试,不断反复去碰壁,去解决困难,而不是急功近利的去达到。”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教学教育心得体会精选13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183766.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