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2018年小学德育论文12篇

2018年小学德育论文12篇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4 10:25:14 | 移动端:2018年小学德育论文12篇

小学生正是慢慢接受教育的年龄,老师的教育对他们的世界观有很大影响。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2018年小学德育论文12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一】小学德育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摘要:随着新课改在现代教学中不断深化,需要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尤其是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开展思想品德课程实现,促使学生在对这项课程知识内容学习之后,提升道德意识水平,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推动小学生健康成长。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老师密切关注的重点,基于此,对新时期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教学策略进行分析,通过提高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者德育教学意识,立足于小学德育教育课程实践,探讨出提高小学德育教学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分析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德育教育工作被摆在开展教学的首要位置,通过有效开展德育教学,帮助学生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和道德水平,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小学生个人思想素质的形成和塑造。在本文中,通过对小学德育教学重要性的阐述,并结合当前小学德育教学实际,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小学德育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推动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一、新时期小学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可以提升小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规范小学生思想和行为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德育教学中,老师需要注重学生之间的知识水平差异,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道德引导,从而帮助小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对礼仪道德进行学习,并做出正确的选择,形成健康的人格,促使小学生德育教育与我国新世纪人才培养相契合。同时,德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不仅仅对小学生成长具有促进作用,对学校乃至于我国社会发展也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为促进现代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需要注重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在教学中借助于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

二、新时期小学德育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分析

(一)加强对德育教育教师培训,提高小学德育教育队伍综合素质

教师的道德素质和德育教学水平和小学德育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是密切相关的,想要提升小学德育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首先就需要提高教师德育教育知识结构和工作能力,为达到这一效果,就需要教师加强德育教育知识自学和不断钻研,探讨出适合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教学方法,以提升小学德育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就需要学校对德育教育教师队伍展开培训,以提升教师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促使教师在培训中不断完善和优化自身德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教学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校也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德育教育工作者、班级或者是学生,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起到示范榜样的作用,并在德育榜样的领导下,起到激励学生和老师崇尚优秀品德、弘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作用。

(二)科学合理地安排德育教学

为提升小学德育教育教学有效性,还需要从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完成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1)开设传统文化大课堂,科学、合理地安排上课时间,通过宣讲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个人品德、社会公德等,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规范自身行为,提升道德水平;(2)营造良好的德育教学氛围,这就可以对学校展示栏、校园广播、班级文化墙等进行充分利用,对德育知识进行宣传,进而对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3)开展多样化的德育教育主题活动,如:在进行《我们的国庆节》《祖国妈妈,我爱您》开展教学中,就可以结合我国传统节日举办校园、班级活动,通过活动既能够满足学生好玩的心理需求,又能够起到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的目的。如:针对“国庆节”“九一八”等我国重要历史纪念日,开展主题班会或者是活动,促使学生对我国这些重大纪念日背景和内容进行了解。针对“雷锋日”“感恩节”等开展诚实守信、感恩等主题活动,促使学生活动中加深对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了解,学习我国优秀的民族精神,从而增进学生热爱国家、关爱他人的情感。

(三)创设情境,实现德育教学内化

在传统的小学德育教学中,由于教学知识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不大,促使学生对老师所教授的德育知识点缺乏认同感,从而导致小学德育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为提高小学德育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联系生活实际,实现书本知识内容的转化,增强学生认同感,进而不断深化德育意识。为达到这一效果,就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借助于生活中的素材,运用情境创设的方式,将学生带入到情境当中,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究,从而对老师所教授的德育知识内容更加深入地领悟和理解。如:在对《我爱家乡山和水》开展教学时,就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运用视频、图画等方式对家乡山和水情境的展现,引发学生的认同感,并对自己的家乡风景展开联想,进而对我国大好河山的领略和欣赏,同时还可以对国外的山和水进行学习,如:德国的莱茵河、埃及的苏伊士运河等等,促使学生形成热爱国家、热爱家乡的情感,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也起到促进作用。

(四)强化课堂实践,实现德育教学的外化

教学实践是增强和巩固学生德育教育知识内容的重点,也是提高学生德育素质的关键。提升学生品德意识,就需要将实际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在结合生活实际的基础上,运用多样化实践活动的方式,促使学生在实际体验中确立自身角色,并树立正确的道德规范和观念。如:在对《出行的学问》开展教学时,就可以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学生通过生活中旅游、坐车,对自己做到的和观察到的:主动为老人、孕妇让座、不乱扔垃圾、不高声喧哗等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从而强化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具体实践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三、结语

在本文中,对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进行分析,主要是通过小学德育教育重要性开展,并着重对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和阐述,促使老师不断地提高自身德育综合知识水平,结合生活实践,通过创设情境和强化课堂实践相结合,实现德育教学的内化和外化,为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明秋.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J].教师,2017,(20):9.

[2]李方艳.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6,(6):76.

[3]邹敏仪.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探究[J].魅力中国,2016,(28):94.

[4]简跃虹.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7,(55):100.

【篇二】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思考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人生教育的启蒙阶段,其各方面性格的养成都受到这一时期的巨大影响,所以这一时期是打好人生基础的第一步,影响着小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这一时期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性格的是十分必要的。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实现对小学生德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多种德育教学的途径,从简单的语言讲解,到情境创设再到老师的言传身教,都会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简单探讨了在小学语文中德育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小学语文中加强德育教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存在着许多的德育思想,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文内容为媒介,发挥自身的教育素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从而同步提高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和德育思想。

一、在小学语文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1.实现德育目标,辅助德育工作开展

教育部对小学德育教育的目标指出:要帮助小学生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的情感,并且树立起基本的是非观念和法律意识,养成孝敬父母、团结同学、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小学语文教材中都直接或者间接的对这些内容有所体现,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德育目标的要求,在课内言传身教,结合课本相关内容,对其中的德育教育目的进行深入探讨,贯彻落实德育发展的目标。

2.开展德育教学,促进小学生健康发展

小学语文是一个集简单人文、地理、科学、教育为一体的学科,其课堂教学内容丰富,能够很好地引起学生兴趣,在其中渗透的德育教学理念更加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小学生属于不成熟的个体,为了确保其以后一直走在健康发展的道路上,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小学不重视对小学生的德育,语文教师由于自身教学功底的欠缺,对课文中的德育内涵挖掘得不深、不透彻,不能有效地发挥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德育的作用,只是简单地追求文化课成绩和升学率而忽视了对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一些小学生由于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好,并没有从小受到良好家庭教育,导致小学生在言谈、举止、观念上都有所偏差,严重阻碍着小学生长久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小学语文中渗透德育是至关重要的。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中渗透德育

1.课内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的主要场所在课堂,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以教材为本,拓宽学生思路,充分结合语文教学和德育渗透。(1)带入作者情感,进行情感熏陶语文教师在进行课文讲解时,可以在网上搜集一些有关作者描述人物的“简历”,为学生讲授一些与语文环境相结合的情感资料介绍,模拟真实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带入作者情感从而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获得真实和深刻的感受和体会。举个例子,如在讲解《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时候,这篇文章讲述是周总理去世时,长安街路旁的景象,长安街的路旁,挤满的男女老少目送总理灵车的离开,不觉泪流满面的场景。此篇文章旨在表达人们对总理去世的哀痛和惋惜,以及人们对总理的爱戴和不舍。为了从小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领袖人物的尊敬,教师可以给同学讲授总理的生平以及总理为国家所做出的贡献,在课堂上利用PPT、音频等手段,营造一种悲壮的氛围,让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当时的场景,对周总理的热爱之情也就油然而生。在语文课后,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有关于自己所知道的国家领袖的小故事,并且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念,进一步让爱国情怀渗透到他们的思想里面。(2)分析笔者人物,树立人物榜样课文描述中很多笔者笔下的人物都拥有一定的优秀品质,或坚持不懈、努力奋斗,或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这些人物都是值得学习和尊重的。教师可以在讲解这些人物时,鼓励学生向这些拥有高尚品德的榜样人物学习,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比如《我不能失信》讲的是宋庆龄小时候有关于诚实守信的话题,本着不能失信于人的想法宋庆龄放弃了她想要去的地方,教师应该以这一人物为媒介,鼓励学生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答应别人,从小就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好习惯。

2.课外活动教学

语文的课外活动也是渗透德育的途径之一。比如教师可以组织读书、讲书活动,安排学生在课外读更多的好书,但是由于小学生受到词汇量和知识储备的影响,应该尽量安排他们读一些简单短浅但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如《鼬鼠和狮子》《熊与狐狸》《勇敢与愚蠢》等小故事,鼓励学生在读完书后能够自己讲述故事并且提取故事的主要表达思想,在课后组织同学们交流讨论,并且能够举一反三。在一方面,锻炼了的语文思维和口头表达力,增加了学生的文学储备,另一方面,让学生自己从故事中获得的道理和准则的记忆时间远远比老师强行灌输给他们的时间长,学生自己消化这些道理后还可以运用于生活中,更好地健康成长。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中,其思想品德都受到教师的影响,所以教师也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和处事方式,答应学生的事情要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当众辱骂学生,避免学生“有样学样”,给学生树立了一个坏的榜样,影响学生长远的发展。要做到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关心爱护学生,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在学校获得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思想道德的规范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郝春玉.巨鹿县育蕾小学“学生道德银行”活动调查报告[J].邢台学院学报,2017,(03).

[2]刘超.在数学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渗透德育教育措施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7,(34).

[3]刘跃刚.新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7,(32).

[4]吴志强.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小学德育教育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11).

【篇三】小学德育教育管理方法

摘要:如今我国的经济飞速的发展,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地推进,而这样只注重经济发展就会造成国家忽视了学生的教育,当国家注重这一方面发展的时候,就为时已晚了,出现如今学生及一些年龄较大的青年缺乏社会公德的教育,缺失诚信只是注重自身利益的发展,过于自我,缺失集体公众的观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要在孩子年龄较小的时候进行价值观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引导,通过我国的教育来使孩子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塑造自己的德育。所以,这就要求小学的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引导,让学生更好地“成人”。因此,本文就对小学的德育教育问题进行研究,积极地去教导学生从小就有社会公德的意识,并且去教育学生有更好的交际能力,并且尊重学生学习,让教育的方式更加地切合学生而不是教条地束缚学生。而教师要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尤其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教导的时候,不要急功近利地去给学生过大的压力,而是关注于学生的实际全面地发展学生。以下就是围绕小学德育教育管理进行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生;德育教育;管理方法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在我看来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负责者,更是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引领者。所以,在教导学生的时候,应全面地发展学生,并且要从细节中缓慢地渗透对学生德育的教育。但是,现如今,在小学阶段中德育教育管理的进行还是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小学时期德育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时期的德育教育管理过于形式

小学是学生接触学习的初级阶段,也是最容易管理及引导教育的一个时期。但是,在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管理还是过于形式化,教师等管理人员对德育教育在认知的方面还是出现一些偏差。对真正的小学德育教育的管理人员来说,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并不是依照一个概念或是已知的确定的概念来进行教导。一些教师仍是认为小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得优秀,遵守课堂的纪律或是及时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一些作业就是德育较好的学生。但是,这样的想法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概念上存在着很大的偏差,德育教育过于的形式化把学生的德育教育都束缚住了,那样的德育教育已经不能符合现如今的时代发展的脚步了。而如今,要教育学生发展自身的德育,教师就应该逐渐地加强对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地学习去自己认知真正的德育含义。然而,如今教师的德育教育管理的概念过于的形式化,这就使得如今的小学生对德育的认识不全面,缺少德育的表现。

(二)小学时期的德育教育管理缺乏相应的机构

一个学生是否具有较高的德育素养,在现如今还是很难得知的。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小学时期没有相应的德育教育管理评价的机构。一个学校缺少相应的评价机构的话就会使对学生的德育情况没有真正的了解,也很难掌握学生真实的情况。不仅如此,如今的一些学校还缺少一些审核德育教育管理的方法,没有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德育审核。这就使得小学生的德育教育管理的发展有所受阻,而且学校还没有对学生进行明确的有关德育方面的奖励及惩罚方面的机构,不能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管理产生影响。

(三)小学时期的德育教育管理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现如今,我国的经济进程在逐渐的加快,对德育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但是,如今小学生接受的德育教育却仍使用旧的课程教材,然而德育教育管理却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话题,需要小学生不断地紧跟时代的发展,而新旧的时代更迭过大,陈旧的德育教育课本已经不能符合新时代人们的德育教育思想,这就导致新旧德育教育的脱节,让还在学习德育教育的小学生无所适从,不能真正地成为一个新时代的德育人员。

二、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管理的方法

(一)德育教育应积极承担起责任

如今时代在不断地进步,一些高科技的电子产品也将原有的游戏和人际交往都逐渐地取代。这就使得一些学生在课余生活的时候沉溺于网络,人际的交往也逐渐地减少,人际的交流问题也就出现在社会问题中,这就使得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及自身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而这样问题的出现就是小学生忽视了德育教育,因此,教师要在小学生日常交往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管理,加强小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锻炼学生之间的交际能力及承担能力,让学生在脱离网络的过程中和同学间养成一种诚实守信,友爱平等的交际思想,逐渐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德育习惯。

(二)减少教条式的教育

教条式的德育教育容易使学生在发展自身修养的时候容易被教条所束缚,而这样就使得学小生在接触德育教育较少的情况下影响自身的发展。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地渗透德育的思想,让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的时候不是十分的紧张,并且较容易被影响,而不是按部就班地去接受死板的教育。

(三)重视小学生自身的德育教育发展

学校要教育学生不断地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式而不是去死板地接受教师的教条式教育。从自己的学习方式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这样就能激励学生不断地进步,在教师的教导中逐渐地建立起自己的德育价值观念,为自身的德育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教育是兴邦之本,在我看来教育不仅是教书,还是育人。尤其是小学这一容易实行教导,育人的时期。我国原本就是礼仪之邦,而如今的重商的思想让我国德育教育逐渐地偏离原有的轨道。因此,作为育人的教师就应该挑起这一重担,不断地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不忘去引领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所以,教师要不断地加强小学生的德育教育管理,让学生不仅文化素质有所提升,德育素养也能进步,争取在小学阶段就能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五美的学生。以上就是我关于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管理方法的研究,还指出了小学时期德育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且就这些问题具体地提出了一些如何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管理的方法,希望对相关的德育教育管理的研究者及教师有所帮助,以便更好地发展小学生的德育素质及德育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1]徐生梅.小学德育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适应性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0).

【篇四】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渗透

摘要:语文学科是我们的母语学科,更是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甚至到大学都要进行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识字认字、文字表达和语言表达和沟通等多方面能力的重要学科,并且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文章具有较强的德育教育功能,这对小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将语文学科作为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的良好途径,使学生通过语文学科学习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为社会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打好前站。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渗透;探讨

一、引言

新课程改革提出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应更加重视对学生素质教育,而德育教育就是其中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此,在小学教育多个不同学科中都对学生开展了德育教育,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也在不断进行这方面的实践和研究,尤其在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该如何更好地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对学生展开良好的德育教育,已经成为目前广大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共同面对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下文就结合本人的实践语文教学经验对这一课题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二、立足教材,对学生展开良好的德育教育

在语文实践教学过程中,应以语文教材为根本,充分发挥语文教材和内容的特征及优势来向学生展开有效的德育教育。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落花生”这一篇课文后,学生通过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自身也受到了良好的德育教育,使学生懂得了人不能过于在乎外表,更应该不断完善自己的内心,心灵美才是真的美。并且,以此为前提,让学生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观察和发现身边心灵美的人或事,通过小作文的形式进行表扬,这样既让学生的写作能力获得了锻炼,又使其在思想上受到优秀品质的影响和教育,获得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又比如,在讲解‘北京亮起来了’这篇课文的时候,不仅要求学生应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等基础知识以外,同时还应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可在课前依据文章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向学生播放有关北京夜景的图片或小视频,使学生亲眼看到北京夜景的美丽,激发学生对祖国首都的向往和爱国之情,实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标。

三、打造良好语文教学情境,向学生开展德育教育

在实践教学中发现,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切实的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也应依据教学内容和具体学情打造良好的语文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语文教学情境中获得良好的德育教育,并且还能够使语文教学方法和形式在情境教学的创设和运用过程中获得不断地优化和革新。具体来说,首先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前应充分依据教学目标及任务来设置相应的语文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与学习内容中心思想产生情感上的触动和共鸣,继而实现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例如,在讲解“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当讲到外国侵略者冲入圆明园展开破坏行为这个自然段时,教师就可运用课前制作好的教学课件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影视资料片段,在学生观看的同时结合文章对学生展开详细的讲解,使学生在创设的真实情境中深刻地去理解和体会,让学生亲眼看到美丽的圆明园被破坏的情境,学生顿时有一种愤怒的情绪,使学生深深地感到只有国家富强才能不被欺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将来建设祖国,教育学生形成积极的爱国主义情操。由于当前社会环境的原因,很多小学生都是家庭的独生子女,从小都是家庭的核心,长辈的过分宠爱很容易使其形成不为他人着想、自我、自大自私,缺乏孝心的不良品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多关于孝顺长辈的文章,能够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德育教育。比如在讲解“爷爷的小树”以及“爸爸和书”等文章时,依据文章内容创造教学情境,并设置一些问题:比如“大家谁记得自己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呢?”“奶奶最爱吃哪些食物?”等有关孝心的问题,让学生来回答,学生通过回答逐渐明白老师设置这些问题的目的,并为学生设置一个课下任务,帮妈妈做一顿饭、或者给爸爸洗一次脚等小任务,使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从小学会尊重和孝敬父母和长辈的优秀品质,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德育教育。

四、延伸课堂教学,在课外活动中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教师可以将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为学生开设合理的课外教学活动,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合理的课外活动能够在实现德育教学目标的同时加强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教师在组织课外活动前要对学生的个体不同差异进行充分的考虑,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来进行活动内容的设计,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演讲比赛、作文比赛,还可以针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来开展课外教学活动,例如,母亲节、中秋节、国庆节,这些节日的传统意义都可以作为进行德育教育的素材。丰富多样的课外教学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快乐,还能促进学生正确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除此之外,教师开可以组织学生体验社会生活,让学生通过一些社会活动来感受生活,融入生活。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去当地的养老院去慰问老人,成立模范小组,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是注重对学生课本以及语言运用上的教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我国传统的语言文化提升自身的语文素质,从而得到综合素质上的培养。德育教育作为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教师有义务和责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渗透教育。

五、结束语

德育教育是一个需要长期执行的教学任务,不仅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个人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长远来说,更是对社会的长治久安有着深远的意义。小学时期是学生形成良好品质道德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健康人格以及良好品德的培养,在不断实践的经验下,找到有利于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让学生在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同时得到德育教育的渗透,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兴玲.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赤子旬刊,2014,08.

[2]朱琴.试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有效的德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5,04.

【篇五】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得到了飞速提高,以互联网为主体的网络时代已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但是网络时代的发展,对于社会来说是把双刃剑,特别是小学生的学习成长,也有一定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由于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养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对其日后成长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由于互联网上信息庞杂错乱,良莠不齐,在加之互联网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小学生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难免会浏览到许多不健康的信息,严重影响着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在新时期下,结合网络时代,开展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迫在眉睫。本文结合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展开研究与讨论,并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希冀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加强道德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网络时代;小学生;道德品质;班主任

一、引言

小学阶段,小学生具有特殊性,不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与判断,也不能够判断事物的好坏与是非,需要家长和教师进行引领和帮助,使学生能够健康地发展。但是在网络时代下,通过外界因素,将会严重减少学生的抵抗力,学生年龄尚小,对于各种诱惑的抵抗力较差,容易受到网络的消极影响,这也给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对于此种现象,班主任应当进一步改进教育方式,通过引领学生正确认识德育知识的重要性,根据网络时代下的学生发展特征,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措施。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深入探究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问题及具体的教育策略。

二、网络时代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易受到网络信息的干扰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难以明辨是非,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网络时代下,小学生面临着错综复杂,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在浏览过程中,难免会观看到不良的信息及视频,严重影响着学生的道德思想品质发展,使学生形成错误的发展观念。所以这也给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严重影响着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阻碍学生形成健康观念

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互联网已经进入千家万户,但是小学生在互联网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控制能力较弱等问题,由于网络信息存在良莠不齐,互联网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把双刃剑。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自我意识已经有一定的展现,喜欢与众不同,并表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所以如果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将会引导小学生身心发展不平衡,养成不正确的个性心理或者是错误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小学生对网络游戏难以自拔

小学阶段,学生天性好玩,对于游戏没有抵抗力,在加之网络时代中,不仅有错综复杂的网络信息与视频,也有良莠不齐的网络游戏,使得大部分小学生在进行游戏过程中难以自拔。经常有社会热点事件曝出,某小学生迷恋网络游戏,难以自拔,小小年纪便与其他同学勒索要钱,只为了去网吧玩游戏。这些现象实在是令人扼腕痛惜,这也逐渐增加了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工作难度,教师必须引领学生正确认识学习与游戏间的轻重关系。否则学生将会受到网络游戏的影响而难以自拔,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

三、网络时代加强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教育策略

(一)班主任帮助学生筛选网络信息

班主任的任务不光要负责班级的日常事务,也应当关注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学习情况。在班主任日常德育教育工作中,应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以及网络道德观念,能够正确地看待网络与学习间的关系。对于网络信息能够进行有针对性地筛选。班主任可以进行网络教育软件制作,使学生能够在观看网络信息的同时,又受到网络道德教育。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增强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班主任帮助学生筛选网络信息的好与坏,能够让学生正确地认识网络信息中存在着众多的垃圾信息,能够使学生正确地运用网络设备,浏览积极健康的信息,有助于学生健康发展。

(二)建立班级网站,使学生正确运用网络

小学阶段,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教师应当结合网络时代,摆脱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结合网络技术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建立班级网站,使学生能够增强好奇心,能够自主地进行网站浏览。班主任在班级网站上为学生总结出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重要信息及文章,使学生能够在观看过程中正确地掌握道德知识。教师在班级网站上分享正能量文章及案例,使学生正确认识到网络时代学习的重要性,正确看待网络游戏与学习间的关系,正确运用网络自主学习。通过班级网站,班主任可以与家长进行实时交流沟通,让家长辅助学生进行网络正确使用,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提高道德思想。建立班级网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浏览习惯,也有助于学生在班级网站上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与内心烦恼,同学之间能增加情感交流,班主任也能够掌握学生近阶段的发展状况,有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

(三)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小学生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前提,应当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使学生有着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案例教育,并结合网络信息进行分析。例如:某小学生在与网友聊天时,受到网友的欺骗,先约出来后被敲诈勒索。不过在班级内开展德育教育讲座,使学生增强道德判断能力也能够分辨出网络信息中的真实与虚假,能够合理地运用网络进行学习。通过增强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良苦用心,既而能够自主接受道德教育。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在网络时代下开展德育教育工作面临着一定的难题。班主任必须跟进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年龄规律,开展恰当的德育教育工作。班主任帮助学生筛选优劣的网络信息,使学生养成明辨是非的能力,教师通过建立班级网站,引领学生正确地运用网络进行学习,增加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有助于学生健康积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宝安.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祖国,2017(4):219.

[2]陈文艳.网络时代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2):17-20.

[3]施元平.论网络时代职专班主任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6(5).

【篇六】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分析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德育教育的启蒙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德育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班主任作为学生小学阶段的启蒙导师,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本文探讨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并提出了有效的德育教育策略。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

好的品德在学校教育和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品德的形成,是经过长期的培养和积累而逐渐形成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育素养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有意识地进行德育渗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班主任应该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呢?笔者结合实际管理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以身作则,树立学生学习的榜样

小学阶段的学习学生主要依靠模仿,而班主任又是与学生接触教学的人,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师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行为规范对学生的德育教学具有直接的影响。班主任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实施者,要想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首先教师要形成自身良好的德育素养,特别是在学生面前,更要注重自身的行为举止,以身作则,让班主任自身的言行和规范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成为对学生无声的教育,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这样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语言和行为举止中,长时间的对学生进行感染和熏陶,以高尚的道德素养去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当好学生的启蒙导师。如在学校期间,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做到,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要求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班主任首先要尊重和爱护学生;教育学生热爱劳动,我每天下午放学都和学生一起打扫卫生;要求学生写字认真工整,在教学中板书首先书写规范。这样班主任自身的一言一行学生都看在眼里,对学生既有说服力,又起到带头示范的作用,同时也赢得了学生的爱戴。

二、关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

班级管理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管理,更要及时主动的关心学生,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真正关心和热爱学生,才能真正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为德育教育作好铺垫。通过我对学生的关心和帮助,和学生缩短了距离,也使我认识到关心和帮助学生也是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我关心和帮助学生的同时,他们也逐渐学着去关心我,进而去关心和帮助周围的人。因此,作为班主任要注意关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需要关心和帮助的学困生,给他们更多的关爱,让他们得到和其他学生平等的关心和关注,给学困生自信心,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和生活。

三、适时的对学生进行表扬,给学生自信

对学生的积极优秀的表现给予表扬和肯定,是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对其他学生也有一定的激励作用。而且小学阶段的学生如果能得到教师或班主任的认可和表扬,将是对他们最好的鼓舞,他们也将会更加自信。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适时的对学生进行表扬,将学生身上的一些积极性的一面,展现给其他学生,用这些积极性的因素去影响去激励学生,把批评融入到表扬当中,使受到表扬的学生能做得更好,进而带动其他学生。如在上课铃响后,许多学生的上课准备还没做好,这时我没有急着去批评他们,而是找到几个做得非常好的学生来进行表扬,并给他们发小红花,其他没有做好准备的学生立刻准备好,坐的端正。这样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对学生本身既有激励作用,对其他学生也有带动作用,所以,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注重赏识教育,多表扬少批评,给学生更多的自信和鼓励。

四、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进行德育教育家

长是学生的第一个老师,也是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部分,家长道德素质的高低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因此,班主任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情况,并及时将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告知家长。要求家长配合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给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如现在通讯方式比较方便,教师可以建立微信群,邀请学生家长在群里进行聊天,和家长沟通学生的教育情况,家长之间也可以针对学生的教育情况进行交流,建立起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密切联系,共同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综上所述,德育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学生小学阶段教育的重中之重。但是德育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每一位班主任切实将德育教育渗透到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才能给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晓萍.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

[2]刘玉艳.提高小学德育实效的途径探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5).

【篇七】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激励策略的实施

摘要:通过一定的激励机制,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学习与发展。所以在开展小学德育教育中,班主任应当全面实行激励策略,鼓励小学生能够激发学习兴趣,也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为在新时期下开展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应当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效地进行激励机制。本文主要研究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希冀促进班主任能正确开展小学德育教育,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班主任;激励策略

一、引言

新课程标准在开展小学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所以在进行小学德育教育中,班主任要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必须转变传统落后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德育教育发展观。在开展小学德育教育,应当着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教育活动中,这也能够提高班主任的德育教育效率。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深入分析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如何实施激励策略而展开讨论。

二、目前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教育缺乏实践性

根据目前我国小学德育教学现状来看,小学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大多数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通过灌输德育教育知识,使学生来增强道德品质。但是在此教育过程中,学生没有发言权,处于被动受教育地位,这样严重影响着德育教育效果,学生也不会乐于接受德育教育,难以真正领受到德育知识。由于德育教育缺乏实践性,所以难以引起重视,班主任也未与小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即使开展德育教育也只是趋于形式。这种灌输式的德育教育,难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学生也不会自行遵守。

(二)缺乏激励策略

虽然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改革中,班主任应当转变教育角色,并不是学生教育工作中的主导者,而是教育活动中的引领者。通过开展德育教育,使学生能够积极学习德育知识,能在生活中、学习中自主遵守德育教育的规则与要求。但是,在实际教育中德育教育发展却不容乐观。部分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并未结合激励策略,或者是并未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综合性考虑,缺乏有针对性的激励策略,难以引起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兴趣。或者是部分班主任即使结合了激励策略,但是却并未进行详细地跟踪记录,使得激励策略难以与学生的德育发展相适应,只能够趋于流式。如果采用的激励策略过于单一,也严重影响着小学生的参与热情,难以提高德育教育工作效率,所以这些问题都必须得以重视和改善。

三、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结合激励策略的具体措施

(一)开展因人而异的激励策略

学生是存在差异的个体,开展德育教育也是如此,应当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开展有针对性,有层次性的德育教学。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以及学习情况,进行激励策略制定,根据学生的自身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结合,才能够有效地保障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例如部分学生在平时表现良好,教师可以通过鼓励的形式来鼓舞这部分学生更高层次的发展。对于平时表现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奖励小物品,鼓舞学生能够完成一个简单的基本目标,当该部分学生完成时便进行物品奖励及口头表扬。通过开展因人而异的激励策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久而久之形成学习自信心,也有效地拓展德育教育工作。通过进行激励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教师应当采用正确的方式来引领学生看待德育学习,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开展针对性的差异化德育教育,不要千篇一律,以偏概全。

(二)促使学生自律发展

开展班主任德育教育,班主任应当重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使学生能够树立优秀的道德品质,提高综合素养。在日常的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可以让学生来承担班级内部的管理工作,或者是采用轮流管理方式,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班级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基础内容,增强对德育知识的理解与认知。对于管理表现优异的学生班主任可以予以“德育最优秀学生”称号,促使学生自律发展。通过进行德育管理,学生深切体会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不易,也能够自觉地履行德育知识学习。通过轮流参与德育管理,学生能够提高德育自律性,也能够与同学之间缩短情感交流距离,同学之间能够懂得如何热爱班集体,如何形成良好的和谐气氛,也有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

(三)关注学生身心发展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由于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不成熟,所以教师必须采用正确的激励策略,来引领学生正确的学习与发展。班主任应当深刻认识到,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当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现状以及德育工作来进行德育教育,由于大部分学生成长环境极为宽松,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过分厚爱与娇养,这也使得学生的德育水平有所下降。所以,开展班主任德育教育,班主任应当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通过实施激励策略,触动学生的内心灵魂,让学生产生思想共鸣。开展激励策略,触动学生的心灵,能够激发学生的德育活动参与热情,自主地探寻德育教育的理论知识,并结合生活情况来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班主任也应当开展部分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例如:家长会,通过举办家长会,利用这个平台,开展有效的激励策略,家长都比较重视学生的日常表现。所以在家长会上,教师可以表彰日常德育水平较好的学生,通过激励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德育知识,学习兴趣,触动学生的心灵,有助于学生自主地进行德育认知,提高道德品质,获得教师与家长的一致肯定。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开展小学德育教育的班主任,应当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有效的激励策略,促使学生能够自觉地进行德育学习,提高综合水平。班主任可以开展各类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引起思想上的共鸣,实现情感上的碰撞,有助于学生从深层次认识到学习德育知识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姚中华.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才智,2015(23).

[2]姚中华.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才智,2015(2):78-79.

[3]康欢欢.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9):67-68.

【篇八】小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

摘要:教育是国家建设的基本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各界开始越来越重视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更是重中之重,但是以往的小学教育中存在着管理僵硬化、安全管理不够全面的弊端。为了促进学生以后的全面发展以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本文将基于小学学校管理,对德育教育以及安全管理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小学管理;德育教育;安全管理

泱泱大国五千年文化,中国作为文明古国之一,留下了不计其数的文化与道德思想,传承下无数的优秀品质,古代设立私塾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思想。因此在目前的小学管理当中,应该注重学生相关的德育教育。另外因为小学生年纪尚小,对于各种事物有着不同的看法和做法,所以也要注意学生的安全管理。但是,在过去传统的小学教育当中,还存着管理方式不当、从事人员思维模式僵化的问题。本着德育教育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优化管理模式,规范教师的行为,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为小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文明、安全的学习氛围和教育环境。

一、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彻德育教育的教育方针

首先德育教育就是指道德和行为规范上的综合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把握教育的历史定位,明确德育教育的方式,理解教育的本质内容,深入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在传统的小学教育当中,教师的思维模式还处于成绩为重的传统观念,分数成为评判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忽视了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加上传统小学管理的方法大多是以刚性为主,在实际的管理教育当中缺乏弹性,只重视了对学生的强制性。这一模式导致了传统小学教育陷入了自上而下金字塔式的畸形发展,在这种模式的长期管理下,学校的教育工作逐渐呈现出呆板、僵硬的状态,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教育的进步。因此,在新课程的改革当中,将德育教育的实行作为重点之一,为了改变传统小学管理形成的弊端,要求学校的教育工作者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德育教育在教学管理中起到的作用。作为开展教育活动的主体,小学管理者应该充分尊重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在按照规定的同时给予一定的教育自主权,发现每个人身上的优势,使其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来激励教师热爱这份行业,并且努力认真地去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正如著名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曾说的那样:“用人不在于如何减少人的短处,而在于如何发挥人的长处。”与传统刚性的教育相互比较,重视两者相互沟通、交流、解决问题的德育教育管理观念,教师的主体位置得到认同,促进了教师的参与性与主动性,使得教学氛围更为融洽、和谐,解决教学当中出现的问题更为科学有效,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其次在小学的德育教育过程当中,不仅是要注重教师在教育管理当中的主体地位,还需要有针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施方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不断推动,全国各地的教育管理机构都在进行改革创新,各种新颖优秀的管理方法不断涌出,从而打破了以往注重成绩,忽视德育教育,管理方式不当的固有状态,正式进入了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基于这些,小学管理工作中应该在科学、健康的德育教育中加上民主化的科学理念,才能够使教育工作更加保质保量、高效地完成实施。学校在不断加强教育工作者的相关专业技能的时候,同时鼓励教师参与到教育管理工作的讨论当中,开展研讨式的教育活动,加强了教师联系学校与学生的纽带作用。另外,学校制度的优劣同样关乎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只有优化制度建设,才能为教师的发展奠定基础性的作用。

二、加强学校管理问题,为小学生打造和谐校园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许多事情,其中校园安全问题更是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焦点。学生进行稳定生活与学习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校园环境的和谐与安全,小学生年龄较小,对于安全问题没有充分的认识,防范意识比较差,极易受到伤害,这就使得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担负着重大的安全使命。对于学校可能发生的楼梯践踏、校园火灾、打架斗殴、体罚学生、食品安全等问题教师都必须高度重视,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使其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下学习。对于学校的安全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行:首先,学校的管理人员应该制定十分严格的规章制度,明确表示哪种行为不可做,哪种行为可以做,确立奖惩制度,让学生认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并重视起来。此外校园管理者应该明白自身的职责,确定管理内容与方向,一旦意外发生之后,应该在第一时间进行认真处理,警示其他人。其次,学校应该注重校风建设,进而有效地减少或者避免打架斗殴现象的发生。环境对人的影响总是潜移默化的,良好的校风能够影响到学生的言行举止,培养学生养成积极进取、团结发展、谦虚礼貌的优秀道德品质,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最后,学校管理者应该建立成熟有效的安全预警机制,并且对全校师生定期开展安全教育课程,使安全防范意识牢牢扎根在学生的心中。所谓安全预警机制就是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灾害进行的一种预防练习。例如,学校应该有完善的紧急出口,并且加以标识,必须准备火灾防御系统、紧急急用药品。

三、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教育是教育工作的初始阶段,也是为后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重要基础的一个阶段。新课程的改革使得小学教育的工作必须朝着民主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必须抛弃旧的刚性管理方法,转而向着以人为本,重视德育教育,发挥教师在教育工作当中的主体地位,鼓励教师主动参与管理决策当中,营造美好、和谐发展的校园学习氛围。另外,小学管理者不能忽视学校当中潜在的危险,应当重视安全问题,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每项安全管理工作。从而可以有效地防范事故的发生,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作为一名合格的教育管理者,应该紧追社会发展的步伐,积极学习优秀的教育理念与方式,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机会,促进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国勇.浅析小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J].学周刊C版,2014(12):129-130.

[2]方旌.人本化管理模式在小学管理中的思考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2010(7).

【篇九】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使小学教育中更加重视德育渗透教育,这对促进小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在小学教育阶段,语文学科中含有诸多德育教育的素材,为德育教育的有机渗透创造良好的条件,具有教育优势。但是,教师要加强德育渗透,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不断增强德育教育成效,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水平。本文主要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的德育渗透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策略

就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看,教师重视文化知识教学,其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而学生的认知能力逐渐增强。然而,在新时期教育发展中,仅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养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提升其思想道德水准,因而实现语文教学和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是重要的。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多数教师未能采取有效策略而加强德育渗透,导致学生德育教育在语文课堂中未能有效落实。因此,作者结合语文教学实际,提出几方面加强德育渗透的建议。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加强德育渗透是重要的。首先,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将德育教育和文化课程教育相结合,进而在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提升其思想道德素养水平,为社会培养优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其次,伴随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要求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育素养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需得到有效提高,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具备诸多德育教育的因素,将德育渗透和语文教育相结合,可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最后,处于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其人生价值观尚未成熟,正是塑造的关键时期,教师通过语文教育中,加强德育渗透,可对小学生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促使小学生能够快乐学习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德育渗透,教师需对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给予充分认识,即在传授语文知识时,将德育内容和语文教学内容相联系,使学生在感知语文知识的同时受到德育教育,且在德育熏陶的基础上,深层次地理解语文教学知识内容。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实践,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教师善于挖掘语文教材中德育资源

在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中,教师应充分挖掘语文教材内容中的德育资源,以加强德育渗透。对于语文教材而言,其教学内容是国家教育部门经过层层审核与批准后得以编制的,具有积极的正能量,有利于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所以,在结合语文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融入德育教育的内容,不断增强学生的德育认知能力,同时激发其学习兴趣。教师在挖掘语文德育教学资源时,应做好备课工作。首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应对教学内容有全面的理解和认知,并从中把握一系列德育教育素材,挑选能够突出语文教学主题的德育素材而重点讲解,为增强德育教学效果创造有利条件。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小学生对语文教材内容中的德育教学资源加以感知,进而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水平。

(二)创设德育渗透情境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渗透德育教育内容,可积极创设有利的情境,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其中,从中收获德育教育感受。基于传统语文教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十分枯燥,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无从谈及获取学习动力,使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但是,教师如果能够创设有利的德育渗透情境,为语文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便可以突出语文教学内容的情感性,最终使语文课堂教学发挥出以情动人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创设德育渗透情境,教师可以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既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相适应,又能赋予小学生身临其境之感。此外,教师也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来辅助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使学生对语文知识和德育教学内容有着更为深入的体会。

(三)教师发挥榜样性作用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教师应充分发挥榜样性作用,提升自我人格魅力,以逐渐引导小学生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和道德修养。首先,教师应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实际,有意无意地向小学生传递正确的思想理念,增强小学生的德育意识。其次,教师应严于律己,注意言行举止,使之符合教师职业道德标准要求,进而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对小学生发挥出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最后,教师应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用平等心态对待每一位同学,这也是教师德育水平高的重要体现,而学生也能从中受启发,尊师重道,友爱同学等。

(四)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加强德育渗透,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中,还可通过组织课外实践活动而实现。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其语文学习兴趣,而且也能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知识理解力和德育素养水平。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几方面:首先,结合语文教学内容而组织课外实践活动,且活动具有一定的意义。如,组织学生参与“3.12植树”活动,利用休息时间,带领学生植树,既能增强小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又提高其动手实践能力,还可使小学生从中获得成功体验和增强自信心。其次,教师组织的课外实践活动要具有全面性,尽可能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活动,以丰富学生课外活动的内容,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欲望发挥重要作用。最后,课外活动要具有针对性,以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为基础,进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结论

在小学教育阶段,语文课堂教学是德育教育渗透的有利途径,而教师通过有效的措施加强德育渗透,可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对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经实践,作者认为,教师要有效渗透德育教育内容,必须坚持:一是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教育资源;二是创设德育渗透情境;三是教师充分发挥榜样性的作用;四是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张晓兰.新课改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德育渗透的思考[J].华夏教师,2016(10):57.

[2]房文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6.

[3]相霞.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11):132.

[4]冯磊.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篇十】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摘要:新时期下,经济全球一体化不断深入,我国逐渐走向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人民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而作为小学生来说,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也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在小学中,学生的数学水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来说,一定要将教学和德育相结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从而增强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渗透;措施

在社会不断的进步下,对于建立在发展基础上的德育来说,就是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教学目标。深刻小学生的德育教育素质,积极的引导小学生向着好的方向发展,这对社会以后能否快速的发展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小学的数学老师应该积极地把德育与数学结合起来,努力寻找把德育渗透到数学中的方法,以提高小学生的德育素质和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能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栋梁。

一、小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措施

思想道德教育无论是对大学生、中学生还是小学生都要进行,而对于德育教育而言许多老师认为是由德育老师进行工作的,其实这种理解是狭隘的,德育工作是每一个老师都应该重视的工作。对于小学数学来也不例外,小学数学的重要性对一个学生而言是重大的,影响是深远的。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数学中,能够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数学老师要积极的探究如何能够把数学和德育有机的结合到一起。下面将做具体的阐述。

(一)充分发挥老师的模范作用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老师在与人进行交流时的谈吐,穿着是否整齐,态度是否认真勤恳,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深深的影响着小学生的学习以及心理成长。老师好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对学生以后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因此,老师要起到一个好的榜样的作用。在数学课上时,老师一定要讲的耐心,每个问题在黑板上写的时候都要工工整整。例如,在教小学生加减的时候,一定要按照严格的列竖式的原则进行计算;在画横线的时候一定要使用直尺进行划线。只有这样小学生们才能够模仿老师,自己在计算时也会严格列竖式以及划横线时使用直尺,从而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比较认真规矩。另一方面,老师在对待每一位学生时都要公平,对任何学生都不能存在偏见,要做到一视同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只有这样才能在言行上教会小学生尊重他人,不对别的学生产生偏见。老师良好的言行都会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充分找到数学中存在的德育关键点

通过进行深刻的剖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小学数学课本中的例题还是习题,都存在着许多的德育的关键点,而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在讲课时一定要充分的挖掘出这些关键的元素,进一步在课堂中把相关的德育因素渗透到数学中去。例如,在给小学生讲解“秒”的概念时,在进行笼统的给小学生讲完后,要给他们讲解实际的例子以助于他们了解“秒”的概念,对“秒”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比如,在2014年奥运会中,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拿了冠军,可以给小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同时在视频中可以加入火箭飞离地球的瞬间,可以让小学生体会在极短的时间里火箭飞行的距离,从而让小学生深刻的认识“秒”的概念。这时数学老师,可以给学生讲解,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就没了,因此要充分利用每一分钟,每一秒钟,不要浪费宝贵的时间,从而让小学生们珍惜时光。因此,只有将数学和实际结合起来给小学生们进行讲解,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德育素质,而且还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从生活中把德育渗透到数学中

在数学教学中,因为数学的学习本身就比较枯燥乏味,老师更应该注重把德育教育渗透到生活中,让小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到数学,因为用事实说话是最有说服力的。老师在教数学的过程中,在课后要让小学生充分接触身边的人和事,这样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课本中有这样一道题,一个工人一天工作6小时,那么两个工人一周工作多少个小时呢?在给小学生们讲解完这道题目后,可以让学生回到家问问自己的父母,一天工作多少个小时,一周又工作多少个小时呢?在让小学生们了解父母的工作情况后,他们就会认识到父母工作的不容易,能够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父母的艰辛,这样学生回到家后可以主动的帮助父母做点家务活,多多孝顺自己的父母,从而减轻父母的负担。再比如,回家问问父母的生日是哪一天,离他们的生日还有多少天,换算成小时还有多少个小时,这样能够让他们对父母的生日记得更加的深刻,从而增加小学生对父母的爱。另一方面,在小学四年级学完简单的统计以后,可以让学生回家后主动调查自己家一个星期用掉多少垃圾袋,进而一个月、一年用多少,然后结合环保的知识,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人们的重要性。

(四)把德育渗透到古代的伟大数学家材料之中

在小学数学课中,老师应该主动把德育渗透到古代以及近代的伟大数学家的故事中,让小学生学习他们伟大的爱国情操,对小学生进行爱国教育。例如,在一千五百年前,中国最伟大的数学家以及天文学家祖冲之成为了全世界第一个把圆周率进行了精确的计算,并且精确到了6位小数,再比如,在对小学生讲解除法的时候,可以把哥德巴赫与华罗庚进行对比,讲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的故事,虽然年幼时没有受到正规的数学教育,但是仍然挡不住他对数学知识的渴望,为我国的数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我国的伟大从而让学生产生爱国情操,增强学生对我国发展的自信心以及民族荣誉感,进一步的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二、总结

总而言之,把德育渗透到小学的数学中是一项在数学教学中新的突破,也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个补充。数学老师应该尽可能地去寻找方法把德育渗透到数学中去,在教学中根据数学的特点,将德育本身的因素与数学学科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不知不觉中内化学生心理的品质,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徐洪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6,(8):154.

[2]刘晓琴.浅论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9):180.

[3]邢栩鹃.浅谈在数学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小学数学渗透德育[J].新课程?小学,2014,(9):152-153.

【十一】小学科学课堂中渗透德育的途径

摘要: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进行德育,德育关系到学生健全人格和优秀品质的培养。小学科学课程不但具备科学的道理,还富含人文精神,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渗透德育,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如何正确处理学科教学和德育之间的关系,将德育渗透到小学科学课堂中是关键。本文对小学科学课堂中渗透德育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德育;途径

小学科学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养成学生乐于探究的精神,在我国小学教育阶段,从三年级开始开设科学课,科学强调理性和实证,但是又蕴含着人们的生活精神,所以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是非常有价值的。对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道德品质有很大帮助,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价值观,陶冶学生爱祖国、爱生命、爱他人以及分享与合作等良好品质。

一、在教材中渗透德育

实际上小学科学教材中的每一课内容,都有部分德育的倾向,教师要做的就是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内容并充分的加以利用,通过合适的方式找到德育教育的切入点,从而在教材中渗透德育。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做到充分地理解和把握,在经过仔细的研读之后,挖掘出蕴藏在教材中的德育价值,在初学科学课程的时候,这门课程对学生来说有新鲜感,因此对这门学科比较有兴趣,但是这种一时的新鲜感维持不了多久,这就要求教师对其进行引导和监督。举例说明,在三年级的科学课本中有《植物》这一单元,有一节课程是《植物的叶》,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观察校园内的植物的叶子,所观察的叶子应该是从地上捡起的落叶,而不是从枝条上采摘下来的新鲜的树叶,进而在这一课程中渗透对学生保护环境、真爱生命的德育内容。但是在实际的课堂中,除了捡来的落叶,教师一定还会发现采摘下来的树叶,甚至是折断的树枝。那么如何采取有效的方式将德育的内容渗透到科学课堂中,一方面可以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以实际行动影响学生,在课外带领学生一起去校园捡落叶;另一方面也可以带领学生观察一些低矮树木的叶子,不用采摘也能完成教学,从而在科学课堂中渗透爱护花草树木、珍爱生命的教育。

二、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

在小学科学学习中,实践探究活动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够体会到科学学习的乐趣,小学生的好奇心很重,因此会推动其进行探究,但与此同时也有可能破坏自然的和谐,造成不良的后果,因此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在实践探究活动中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例如在进行观察小动物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可能会选择将操场上的小蚂蚁抓回来进行实验观察,这时教师就需要进行及时的引导,改变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将蚂蚁抓回来养在瓶子里不但破坏了生态环境,给小蚂蚁带来了伤害,也不能全面的进行观察。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余的时候,到操场上,悄悄地观察小蚂蚁的日常生活,了解它们是怎样寻找食物、搬运食物,如果有同伴受伤了它们是怎样做的,学生在观察之后会更加了解蚂蚁的身体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更加了解蚂蚁的生活方式,对头部、胸部、腹部甚至是触角的交流都进行了全面的观察,最重要的是,学生能够明白珍爱生命的道理,不会因为自己的需要对其他生物造成伤害。

三、在科学探究中渗透德育

在科学探究中除了能够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还可以将团队合作精神、敢于提出质疑的精神渗透到科学课堂中。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单独一个人在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不可能做到处处周全,但是如果采取团队协作的方式,就能够发挥出每个人独特的优势,将差异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使得不同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例如在分组实验的科学探究中,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让小组中的每个学生都有能够发挥出自己作用的任务,这样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中,不但要承担自己的责任,还要帮助其他成员,共同完成本组的任务。在当今时代,各种信息扑面而来,因此要求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对众多信息进行选择、评价和决策。因此,教师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教学的时候,可以将这部分德育内容渗透进来,培养学生对事物做出理性的正确判断能力,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敢于提出质疑,实事求是。除此之外,还要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在点点滴滴中慢慢积累,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好榜样,并时常予以提醒,教育学生珍惜实验器材、用过的器材要规整的放回原处,在实验室要遵守规则,保持安静,对于实验的残留物要正确的处理,对别人的发言要认真倾听,实验过程要进行细致的观察等等。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教学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对教师的德育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师要善于运用科学教材中的德育素材,适时、适当的将德育自然而然的渗透到科学课堂中,但要注意把握好科学课程的价值,切忌将科学课生硬的上成了德育课,使学生在愉悦的科学学习中,潜移默化的提升道德品质和人格。

参考文献:

[1]陈全安.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渗透德育的途径[J].广西教育A(小教版),2015(11):116.

[2]李武洺.浅谈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科学咨询,2016(5):44-45.

[3]李群义.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微[J].新课程?上旬,2017(2):463.

[4]杨玉玲.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渗透德育的有效尝试[J].教师,2017(16):108-109.

【十二】小学数学德育教育融合对策

摘要:我国是具有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历史古国,以礼仪、文明著称,在教学过程中从小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素质和思想品质是每个教师应尽的义务,也是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数学教学同样具有德育教育的功能,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发掘出其中的德育教育素材,使数学这一学科在具有强烈工具性的同时,发挥其人文性。本文就对小学数学教学和德育教育的融合提出了几点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教育;融合;对策

一、引言

在教育改革的深入实施下,现阶段的教育教学更关注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要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德育教育对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在数学教学中体现德育,在德育中展现数学的魅力,让学生从小受到积极的思想教育,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下面笔者就来谈一谈如何将小学数学教学和德育教育相融合。

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优秀的数学家,在数学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正是他们一丝不苟的精神和孜孜不倦的态度才促进了数学的不断发展,为如今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便利。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有义务将这些历史人物做出的丰功伟绩不断传颂,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例如,在教学“正方形的面积时”可以提出“我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在《九章算术》中提出了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在教学“小数”的相关知识点时,可以告诉学生“我国是最先提出小数的概念并使用的”。在圆面积的计算过程中,让学生了解祖冲之这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是将圆周率的值计算到6位小数的世界第一人!同样,我国在近代也有许多杰出的数学人才,如不受英美两国优厚待遇的诱惑,毅然回国的华罗庚。在教学中通过讲解这些历史人物的伟大贡献,让学生了解我国对于世界数学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在教师的激励下,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三、增强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意识

数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处处存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种“实践第一”的原则正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是为了应用于实践的,从而增强他们的辩证唯物主义意识。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曾在课堂上组织过这样一个学习活动,让学生用拍手的形式来表现桃子的数量。首先提出问题:将6个桃子平均分给三名同学,每名同学能够获得几个?这时学生拍两次手,表明是2个,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再提出:将3个桃子平均分给三名同学,每名同学能够获得几个?学生拍手一次,表明是1个,同样记录在黑板上。最后提出:将1个桃子分给2名同学,每名同学能够获得几个?这时学生们都没有拍手,我问为什么,学生说“每个人只能分半个桃子,不能再用拍手表示了”。这时学生们已经意识到学习数学是为了在生活中实践,而不是为了得到最终结果,其辩证唯物主义意识便得到了增强。

四、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的特点,对于小学生来说,仅凭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是很难理解的,他们需要获得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时时渗透德育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在教学“面积的计算”时,我为学生出示了我国的地图,让学生了解到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物产丰富的国家。此时,我又用幻灯片展示了一些偏远和贫困地区的地貌、人们的生活条件,学生们受到了强烈震撼,生活在幸福家庭中的他们没有想到我国还存在如此贫困的地区,此时我趁热打铁,说道:“能否将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美好,希望就寄托在同学们的身上了。”这时学生一个个学习热情高涨,立志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帮助建设贫困地区,让人们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五、深入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教育要点

数学尽管以逻辑性较强而著称,但其中仍有许多与德育教育的契合点,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能更发掘出许多德育因素,还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如“对称”知识让学生体会到了对称之美,在绘制对称图形时体会到了做事要一丝不苟,稍有不慎就会出错。在教学“比和比例”后,我给学生们补充了一些有关“黄金分割”的内容,让他们在课下找出生活中以黄金分割为原则创造的事物,学生们在家长的带领下拍下了许多照片,如建筑、窗帘的束带、长裙上的腰带等,认知了数学中蕴含的美。

六、结语

总而言之,数学教学中是蕴含了许多德育教育的因素的,考虑到德育教育对于基础学段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教师必须不断挖掘数学知识中的德育教育素材,并将其与数学教学相融合,在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使数学教学更具人文性。本文主要从各个方面对小学数学教学和德育教育的融合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赵淑鹤.刍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J].学周刊,2016(8):73.

[2]许建波.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2):142.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8年小学德育论文12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183774.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