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3篇2018年教师实习体会范文,有需要的小伙伴一起来参考一下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篇一
班级作为教育教学生态系统的一个基本单元,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是学生成长的最为重要的系统单元。其中,班级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在新时代背景下,不断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和效果,培养“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人,这是每一位教师以及班主任老师的责任,也是我们新时期班级管理工作应追求的理想目标。在新时代背景下,以生态学的视角探究班级管理的合理内核,寻求班集体的和谐、美丽、健康发展。
一、班级管理生态化内涵
生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它是研究动植物及其环境间、动物与植物之间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的一门学科。如今,生态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和谐、绿色、健康的事物,同时在自然环境下,“生态”一词也指物种多样性,这转换到社会科学领域也意指尊重人的个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班级管理生态化是是指构成班级的各要素是相互依存,相互存进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美丽、绿色、健康的。其包含两层涵义:第一,它肯定了学生在学习与成长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它强调了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同时也是促进自身发展、促进自身成长的主体力量。第二,它是一种价值取向,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它强调教育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承认学生主体是平等、自由的,学生各主体之间是相互包容、相互促进的,认为班级内的精神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是健康、美丽的,是符合学生特色的,是适合学生专业成长和个性发展的。
二、班级管理生态化的必要性
(一)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前进,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更多需要的是创新型的人才。
当前的中小学班级管理制度仍然以传统的班级管理制度为主,受中考、高考的升学压力,中小学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升学率上,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需求。许多学生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发展,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升学,考上重点大学成了学习成功的标志。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几乎成了空洞的口号。一些社会人士对传统的“中国式教育”诟病已久,认为中国缺乏创新型人才,创新的“种子”在中小学便已被“扼杀”。且不论这一观点是否过于偏激,但其中透视了中小学教学的刻板性,从班级管理制度而言,便是缺乏活力,和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接不上轨。
学生一方面要承受来自学业与就业的压力,另一方面又要接受来自社会生活的种种诱惑,传统的班级管理逐渐显示出其不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弊端,而班级管理生态化又以其明显的特点越来越显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
(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成功的教育者必须深入细致地了解并尊重学生的天然禀赋及个性特点,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给他们一个广阔自由的发展空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年)》也明确提出,要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强调了学校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
班级管理生态化实质上是在教与学,管和听的双向互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情感交流的过程。打破传统的师生观,构建平等、民主的生态师生关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作为发展的人,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这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愉悦感、安全感、尊严感,学生的潜能、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班级管理生态化建设路径探索
(一)班级自治生态化
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这样一句话:“记住,你的管教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人来管理的人。”学生自主管理涉及很多方面,这主要包括管理班级,学生管理学生,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班级自治作为一个可以让学生平等、主动地参与到班级建设的一个合理措施,其主要目的是让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作为班级主人的责任,都能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
1.班委团队的合理建设。班委作为班集体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凝聚班集体的纽带,建设合理、有力的班干部队伍,对促进班级管理生态化具有重要意义。借鉴政治民主的相关做法,在班委会的选举方面,积极推行学生自主申请、民主选举班委会,班委会民主选举班长的做法。班长组织班委会,制定班干部工作的责任目标和职权范围,由全班同学讨论、修改才获得通过,班干部的工作由全班同学负责监督和评价
2.班长轮流制的开展。稳定的班干部团队对班级的建设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这样做不能让全体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不能够很好地参与到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去。班长轮流制就可以很好地克服这种困境。具体做法是:在班级内按照学号等公平顺序,轮流产生周班长。周班长为主,正班长为辅,协同其他班委共同管理班级事务。这种形式为每一个人提供了参与班级自我管理的机会和条件,锻炼了每位同学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主人翁意识。
3.班级自治制度的确立。
传统的班级管理规章制度与纪律的确立,多是自上而下的,学生没有参与设计的权利,是被迫的接受者。然而纪律不是万能的,如果没有正面教育作为基础,一味地去约束管理,用强制手段使学生的行为就范,一旦学生离开了约束的环境就又会出现不良行为,一切约束也会前功尽弃。
生态意义上的班级自治制度是每个学生都是班级规章制度的参与者,都能献言献策,采取公开、民主的方式确立班级规章制度。人人既是管理者、参与者又是被管理者、合作者。管理与被管理的相结合,提高了每一个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度,使他们能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感受到自己的利益和责任,也大大激发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班级文化建设生态化
班级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教育质量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力。然而,大多数学校采用的仍是“绝对统一”、“整体划一”的文化思想,这种单一的管理方式将学生封闭僵化,使得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大打折扣。班级文化建设的生态化旨在建设和谐、平等、民主的班级环境。,以生态的方式进行班级文化的建设,创造一种自然、自由、平衡、和谐的教育环境,使班级充满生命的活力,富有人文的气息,让每个孩子都得到自由、全面和充分的发展。
1.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为了建设良好的物质环境,首先应坚持针对性原则。学生作为发展的人,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年龄特征与心理需要,班级物质文化建设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做出具体的、具有针对性的班级布置设计方案。其次,应坚持民主性原则。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环境的布置,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到其中。最后,物质文化建设要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使其成为一种新课程独有的教学资源。
2.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主要是指班级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道德标准、行为方式等等。精神文化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隐性课程资源。为了建设良好的精神文化,首先应制定班级总体的奋斗目标即班规,作为学生的行为导向;其次制定班级精神格言即班训,作为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再次应围绕班级特色文化创建班旗、班徽、班歌等,制定本班的班级常规特色创建工作和班级学科特色创建工作;最后,教师应对学生的自主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进行激发和培养。
篇二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正因为教师的存在,使得千千万万单纯懵懂的孩子在学习上有了指引者,在做人上有了指明灯。可我认为,教师同时也是颇具幸福感的职业。
年初准备教师资格证面试时,学校教育类课程的老师对我们进行了许多指导。当时老师提到,很有可能问到的问题是:你为什么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我不禁自问:我为什么想当教师?对于女孩子来说它是十分稳妥的选择?就因为我学的是师范类?都不是。思索良久,我找到内心深处最真实的答案——教师,是十分幸福的职业。
在王安镇中学的这一个多月,我深深地体会到,从学生转变为教师,就像是从一个“象牙塔”来到另一个“象牙塔”。作为学生,面对的是慈祥的老师和友好的同学。作为教师,面对的是亲和的同事以及单纯的孩子。学校,始终是一个纯净的地方。幸福感不仅仅因为学校的纯净,更多的还是来源于这些可爱的孩子们。
平时看似顽皮的他们,懂事起来也是十分暖心的。周五最后一节课,发着烧的我来到班里。刚刚站到讲台上,有几个孩子就发现了异样:“老师,你的脸好白,你怎么了?”听到他们的话,其他的孩子也都停了手上的动作看着我。我很惊讶他们的细致入微。因为不想让孩子们过多的关注我从而影响上课效果,和他们开了几个玩笑之后,就开始讲课了。
因为身体不适,趁学生们整理笔记的空当,我就会用手撑着讲桌休息一会。当我还在纳闷今天的他们怎么这么安静,不用我“嚷”着讲课时,前排的一个学生给我搬来一个凳子说到:“老师,你坐下讲吧,坐下慢慢说,我们能听到。”其他学生也都呼应:“老师你坐下吧!”“老师你肯定不舒服吧!”“都小点声音,别让老师着急!”
看到他们这样的反应,我心里一暖,好像病都好了一半。他们并不是什么都不懂,调皮捣蛋的孩子。在他们心里,老师和他们并不是对立的。起初还在担心对他们的严厉和批评会不会适得其反?那一刻,我释怀了,他们明白老师的教导和批评也是一种爱。同时,他们也懂得爱护自己的老师。能每天面对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怎么能不幸福呢?
孩子,是最具青春和活力的,就像是朝气蓬勃的天使。他们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度过,从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就有幸参与了他们的青春时光。此时的他们就像璞玉,未经雕琢,不加渲染。高兴就会大笑,难过就会哭泣,喜欢就是喜欢,讨厌就是讨厌。我会发现他们成长路上的小懵懂,小悸动,就像年少的自己。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意味着一场又一场的青春时光。正因为他们的陪伴,教师比其他人更能保持一颗年轻的心
能够成为一名教师,是幸福的。任何一种职业都不能像教师一样,在学校这座“象牙塔”中面对着一群青春、纯粹而又懂得关心、懂得爱的孩子。所以教师,正是“太阳底下最幸福的职业”。
篇三
“老师,我不会”,“老师,我听不懂”,“老师,我们没学过”……
刚开始实习的几天,虽然认为自己有心理准备,但学生们的上课状态还是让我感到措手不及。睡觉的、说笑的、看漫画的甚至打闹的……就是没有几个认真听讲的。我问几个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听课,得到的就是这些回答。
那时我总想到一句话,“学生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的独立存在。”他们和我想象中的学生有巨大的差异。他们是一百多个活生生的、真实存在的独立个体,并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经历。与他们相处了几天,我才意识到自己此前所有准备,都是针对“完美学生”而做的。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哪有学生是我讲什么就会什么,说什么就做什么,每天状态满格一点都不淘气的呢?
后来,我一边反思自己一边想办法。此前是我做的准备不够充分,没能在接手班级以前充分掌握学生的情况。为了弥补这一点,我不断地找机会和学生谈话,了解他们;又找时间和两个班的班主任询问有关学生的情况。
在教学方面,我有意降低了整体教学难度。替换了一些对他们来说难度过高的活动,以鼓励学生们参与课堂。比如此前是由学生自己编写对话,我将其改为了分角色朗读已有对话。虽然有的同学还是读不流畅,但是总不至于像之前那样无法进行。由于这些孩子普遍缺乏学习自信,我便不断地想方法鼓励他们。有一次让他们背诵对话,几天也背不下来,我便说有一半同学背过就可以看电影片段。当天晚上只有零星几个人过关,让我非常担心,这样的奖品都不能激励他们背诵,还能怎样?好在第二天早读超额完成了任务,让我放下心来。最后如约奖励了他们,还添了几句心灵鸡汤,也是鼓励自己,只要不断找方法终会收到成效。
此外,我想到了分层教学的方法,在两个班都开始尝试。我发现自己如果讲整整一节课,不管有多少活动填充到最后学生们都会注意力不集中,显得很疲惫。所以我试着留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做练习。大部分的同学需要完成课上挑选的习题,另外一小部分基础过于薄弱的同学只做短语的英汉互译。
在课堂管理方面,也尝试了各种方法。在这当中,还有一个颇为有趣的发现。有一次晚自习秩序不好,我就点了其中几个人的名字。他们很惊讶,说老师这么快就记住名字了,并且在那之后也有所收敛。这使我意识到,名字这件事情虽小,却有着不小的作用。当老师不熟悉学生名字时,学生一方面会感觉到不受尊重、跟老师有距离感;另一方面也会存在一种侥幸心理“老师又不知道我是谁,捣个乱也没事。”因此,尽快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总的来说还是那句话: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自然也有相应的小缺点。我想作为老师的工作不是把“不完美学生”都变得完美,而是扬长避短,引导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正如《学记》中所说,“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