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是一时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征文范文的举办是为了鼓励更多的人去读书。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2018年党员干部读书征文15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篇一】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讲到,习近平在陕北插队时,对于吃穿用度能省就省,但是在打坝、修梯田、打井等惠民项目上,却是费心费力。正是这种“不讲究”和“不将就”获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也为自己日后的成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你的精力花在某些方面,就意味着另一方面会大打折扣。如果一个领导干部在如何“高品质”地吃穿上过分讲究,那么势必会影响干事创业的劲头和服务群众的初心。“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事实证明:哪里的领导干部贪图享乐、奢侈腐化,哪里的干部作风就会出问题,哪里的干群关系就会很紧张;哪里的领导干部带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哪里的环境就会风清气正,人和业兴。
生活可以简单,但工作决不能马虎,这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能够从弱小走向强大的重要法宝之一。延安时期,毛主席的衣服上打了许多补丁。工作人员劝他不要太寒酸,他却说:“没关系,穿在里面别人看不见,我节约一件衣服,前方战士手中就多几发子弹。”相反,蒋介石的军队攻占延安后,部下为了迎接其到来,飞机在西安与延安之间往返多次,洋瓷脸盆、澡盆、马桶、沙发、钢丝床、山珍海味、西餐用具以及西餐厨师等,一应俱全地被运抵贫困的延安。结果,我党的“延安作风”不出意料打败了蒋介石的“南京作风”。
现如今,党员领导干部的物质生活日渐丰富,但是我们不妨扪心自问,作为带领人民群众发家致富的引路人,我们有没有把群众的点滴小事记在心上,干事劲头、为民服务的决心有没有退减,在抓项目、促发展上是否“将就”?习近平总书记说:“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所做的事情关乎国家兴亡、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而且一些特别艰巨的事业,还需要一任接一任地一直做下去,这就需要领导干部对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以一丝不苟、不将就不懈怠的精神持之以恒。
“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勤政务实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标准之一,也是党员干部的首要准则和第一要务。因此,各级党员干部要把握住什么时候“不讲究”、什么时候“不将就”,为老百姓干点实事好事,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篇二】
国庆假期,宅家里,带着一颗赤诚的心,精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读罢,心里顷刻涌起对在那七年间上山下乡的知青习近平充满佩服、感动和鼓励、引导,情至深处,潸然泪下。
篇幅均以实录形式呈现,字里行间,语言质朴,详述了知青习近平在七年时间里的历历往事;记载了知青习近平曲折的少年时代和奋斗的青年时代;还原了知青习近平处在阶级感极强的年代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那段历史;再现了知青习近平在七年间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
在村民们、知青们谈起没有褪色的当年故事里,记忆依然那么清晰,讲述依然那么激动,回味依然那么幸福。七年间,知青习近平同在黄土高原的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村乡亲们打成一片,一起挑粪拉煤,一起拦河打坝,一起建沼气池,一起吃玉米“团子”。七年间,知青习近平艰辛磨炼、积极努力、勇于实践、积累经验,在困境中实现了蜕变和升华。七年间,知青习近平用弥足珍贵的岁月立志为民办成大事,奠定坚实人格基础。如今看来,这七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扎实践行基础、积累深厚经验的岁月,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久久为功、驰而不息的源动力。
在2015年10月16日北京举行第23个全球消除贫困日的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中,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讲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中国故事:“回顾中国几十年来减贫事业的历程,我有着深刻的切身体会,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我还不到16岁,就从北京来到了陕西省北部的一个小村庄当农民,一干就是七年。那个时候中国农村的贫困状况,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我当时和村民们辛苦劳作,目的就是让生活过的好一些。但是在当时几乎比登天还难,四十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的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工作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也最多。”在这个故事里,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在那段峥嵘岁月里的所见所闻所做为后来的锻炼历程中始终把“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牢记心间,深刻烙了印。
读完此书,唯一遗憾的是我对书中村民们、知青们所详述往事而折射或反映的社会感触不深,不能深刻体会知青习近平在那个年代里用“过五关”“苦读经典”“解衣推食”“奖品换农具”等所铸就的坚韧品质和伟大精神,因为我是一名80后。然而,书中的点滴令我感动,使我极其强烈地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在那段当农民的岁月里的崇高思想和独特魅力,在历史与现实的隔空对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和群众拉近了心灵的距离。
鄙人喜欢听爷辈儿讲有关上世纪60-70年代的故事,听着故事所渲染的氛围,容易把自己置身在那段艰难而又奋斗的岁月里。前段时间,我着迷于《平凡的世界》这部电视剧,甚至通宵达旦地追剧。该剧讲述了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农民在面对现实压力和人生抉择时,依旧坚守最初梦想的故事。其中有一个镜头深深打动了我,那就是剧中人物田福军因农民田地的路线走向问题与领导争执时说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以人民为方向,路线永远都不会错。结合这部电视剧反映的年代史事,加深了我对知青习近平在梁家河七年的岁月的理解。我想,光阴似箭,知青习近平甚至到如今,始终把以人民为方向当作他矢志不渝的信念。时至今日,这句话依然震撼着我、鼓励着我、坚定着我。
知青习近平在梁家河七年的岁月,无疑是他人生经历中十分重要的起点,也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能够带领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密不可分。知青习近平在梁家河七年的岁月,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给养和夺取新的胜利的重要法宝。知青习近平在梁家河七年的岁月,让我们更加坚定信念,志存高远,在困境中崛起,指引我们走向胜利的方向。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我们要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学会胸怀大志,坚定信念和抱负,以人民为方向,内心充满着使命感,在工作的最前沿,扎实地走好每一步,并且带着这股力量,不断向着新的目标破浪前行!
【篇三】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讲的是习近平总书记青少年时代上山下乡,在黄土高原的小山村梁家河“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故事的一条红线,就是他在艰苦环境中实现了精神升华,告别了最初的迷惘和彷徨,找到了坚定的目标,建立起了对党、对党的事业、对为人民服务的坚定和执着。可以说,苦,是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的底色。吃苦,是青年习近平面对困难的勇敢选择。
——在艰难与困苦中,历炼了习近平总书记坚定和崇高的信念
逆境最能检验一个人的意志和追求。青年习近平面对的苦与难无疑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而更为感人至深的是他坚韧不拔的政治追求。对于常人来说,只要现实表现好,就容易被组织接纳。他吃苦耐劳、好学上进,现实表现广受称赞。但因为所谓“家庭问题”,入团入党对他来说是那样的希望渺茫。正如一位受访者说的:“在实现人生价值的时候,别人做事从零开始,习近平却要从负数 开始。”面对组织上的冷遇,他没有抱怨,没有气馁,没有放弃,而是锲而不舍、坚定不移。他先后写了好几份入团申请书,才在1972年秋天入了团。同样,他反反复复写了10份入党申请书,最终在1974年春天入了党。
正因为青年习近平已经把理想信念深深地内化于心,并外化成“敢为人先、坚持到底、不辞辛苦”的昂扬斗志,体现在带领乡亲们干事创业的实践中,他才能“干一件成一件,没有哪件事情是半途而废的,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想办法克服”。
今天,我们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长征路上。这同样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的执政环境,对每一个共产党人都是现实的考验。我们必须始终高扬理想信念的旗帜,保持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坚持四个自信,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坚守原则,坚守规矩。唯有如此,才能在胜利时和顺境中不骄傲,不自满,在困难时和逆境中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信各种赞誉和诱惑考验,经受住各种风险和挑战考验,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在艰难与困苦中,锤炼了习近平总书记坚韧和刚强的性格
世间万物总是充满着辩证法。苦,会使一些人消弭意志、选择回避,丧失抗争和奋斗的勇气。苦,同样也会使一个勇敢者昂起头颅,激发出他的潜能和斗志。青年习近平选择的,就是面对现实之苦,就是与乡亲们苦在一起、干在一起,就是敢于吃苦、乐于吃苦、善于吃苦,就是在艰苦奋斗中淬炼成长。他后来说:“我当时和村民们辛苦劳作,目的就是要让生活能够好一些,但这在当年几乎比登天还难。”是的,他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尽自己所能,带领乡亲们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为大家伙争取美好生活。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生活总是给勇敢者丰厚的回报。一个人经历的艰难困苦,会成为他一生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回忆起那段难忘的岁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会感到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那个时候在那样的困难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实践证明,只要有乐于吃苦的劲头,再苦的环境条件也能克服,再难的问题也能直面解决;经历了艰苦岁月的磨砺,以后遇到任何问题都能够处变不惊、应对自如。回过头看,正是陕北这段艰苦的生活历练,锤炼了习近平总书记坚韧与则强的性格,使他成为在艰难环境和曲折经历中成长起来的党的领袖,在长期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党的领袖,在人民群众中成长起来的党的领袖。
——在艰难与困苦中,锻炼了习近平总书记实干和担当的品质
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可以读到不少他敢担当重实干的生动故事。“敢说敢做敢担当”“靠自己踏踏实实干出来”“不搞形式主义”“既一心为民办事又善于为民办事”,这些评价,都是梁家河的乡亲们用来赞誉青年习近平的。为了解决村民的照明和燃料问题,青年习近平决定到四川取经学办沼气。村里吃水困难,他就带领村民打了一口吃水井。他给村里办了一个铁业社,有效解决了社员劳动工具的需求。他带领村民打了5大块“水坠坝”,给村里增加了几十亩的耕地。他还办了一个代销店,方便村里人购买日用品。他把延川县奖励给他的一辆三轮摩托车,换成了手扶拖拉机和磨面机,供全村使用。青年习近平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一年多的时间,为群众办了很多实事,给村里带来很大变化,过去一到春天青黄不接就全村出动去乞讨的贫困村庄,一时间变得红红火火、一片生机。
习近平总书记一路走过来,不管是在什么层级上,他都以担当和实干著称。在河北正定,他冒着风险向上级申请减征购粮,缓解了正定群众的口粮问题;在福建宁德,他上任不搞“三把火”,而是首先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提出“弱鸟先飞”的思想观念;在浙江,他经过深入系统的调研提出“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积极建设法治浙江,真正做到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毅然接过历史的接力棒,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部署,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在艰难与困苦中,铸造了习近平总书记亲民和为民的情怀
“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七年知青岁月时的感言。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生活,是他真正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老百姓同甘共苦、水乳交融的七年。
从不适应到融入,总有一个过程。尽管淳朴的陕北人民敞开胸怀,把知青当作毛主席身边的孩子来爱护,在生活、劳动各方面给予他们照顾,但一下子从京城来到贫穷封闭的黄土高原小山村,心理落差可想而知。但对于知青习近平来说,随着他与农民接触的增多,特别是经过亲人的引导,他逐渐转变了观念。《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讲到,他有一次去看望大姨齐云时说到陕北生活艰苦,条件恶劣。这位老革命对他说,抗日战争的时候斗争形势险恶,随时会有牺牲性命的危险。“那个时候,只有坚决依靠老乡,才能坚持斗争,坚持生存。哪有嫌弃农村生活艰苦,农民落后的道理。如果那个时候离开老乡,共产党一天都活不了”。从那以后,他真正把身子沉到了群众之中。
一旦他把根扎进农村,他就与人民群众建立起了深厚的父老兄弟之情。他没有自称“知青”,而是自称“普通农民”,还经常说“我们老陕”。他与群众一起放羊、扎草、挑粪、拉煤、打坝,什么活都干,什么苦都吃。正是这种毫无保留的融入,让他从不会做饭、不会干农活的城市少年,成长为百姓口里“吃苦耐劳的好后生”。他上大学离开梁家河那天,窑洞院子里站满了来送他的乡亲。他看着村民石玉兵拄着双拐一步一步挪过来送他,当时就落下了泪。十多位村民一直把他送到县城。此情依依,此意绵绵。习近平总书记后来说:“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
只有真正融入群众,才能把握群众脉搏,才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当他决定担起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这个重担时,他躺在黄土高原上,望着蓝天,下决心像父兄一样好好在农村干一场,这辈子就当个农民。他把为群众办实事当成人生追求,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什么对群众有好处,他就干什么。他当支书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去四川取经,回来把梁家河建成全省第一个沼气化村,解决了群众做饭、照明困难。他带着全村老少在寒冬农闲时节修筑淤地坝,建成梁家河最好、最平整、最便于灌溉的土地。此外,他还组织村里铁匠成立铁业社,组织筹办了代销店、缝纫社、磨坊,带领村民打了第一口深水井,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村民们这样评价习近平:“他的心总是和我们老百姓在一起。”
现在,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习近平总书记下乡调研,总要去田间地头转一转;走访贫困群众,他经常掀开锅盖看一看;走到哪里,他都拉着群众的手,嘘寒问暖、唠唠家常。这些都是他对人民群众的真情流露,是他在黄土高原的小山村里培养起来的真挚为民情怀。也因为如此,他受到了亿万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
【篇四】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所体现出的特别突出、特别真实的一个字就是“苦”, 这源于他能够正确地面对这种“苦”,不怕吃苦、敢于吃苦、能够吃苦,也正因如此,磨练了他坚韧的意志品格和不屈的奋斗精神,对总书记后来的成长乃至整个人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正如总书记曾讲,“我的成长、进步应该说起始于陕北的七年”。
延川梁家河村是当时全国插队知青中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之一,山大沟深、穷乡僻壤,自然环境严酷,生活条件艰苦。对于从小在城里长大的知青们来说,面对这样这样的生活,困难可以想象。正如书中这样描述,“梁家河的夏天,几乎是躺在跳蚤堆里睡觉,一咬一挠,浑身发肿”。当时正是全国普遍贫穷的年代,又是在黄土高原上的梁家河,土地贫瘠,缺吃少用,老百姓吃水、烧柴、照明等都有很多困难。从小生活在北京的习近平,却要面对吃野菜团子、玉米糁子这些特别粗糙粮食的现实。正如书中描述:我们把玉米磨成玉米糁子煮着吃,有时柴烧光了,玉米糁子还没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得吃夹生的。没有菜,就硬着头皮跟老乡要点酸菜,就着半生不熟的玉米糁子吃,勉强把肚子糊弄饱。但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习近平每天早上天一亮就起来上山干活:挑粪、放羊、打坝、拉煤,样样都做。像书中一位村民回忆打淤地坝时的一个细节:那时候谈不上什么劳动保护措施,连手套都没有,直接用手抓住夯石的绳子,再用全身力气往下砸黄土,一天的功夫,青年习近平的手掌上磨得全都是水泡,第二天再干活,水泡就磨破了,开始流血。而这样的苦活累活,他从不叫苦,从不抱怨,一直拼命干,一干就是七年,连村里的乡亲都感叹:“咱一般的老百姓都吃不了这苦!”。
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里,如果说外在的苦还能承受的话,精神上的不公平才是最折磨人的。一起插队的知青孔丹深深的感叹,习近平同志的知青岁月“真是不容易,也真是不简单”。正如一位受访者说的:“在实现人生价值的时候,别人做事从零开始,习近平却要从负数开始。”
他是带着“黑帮子弟”的身份走进知青队伍里的,被扣帽子,受歧视,忍受着“入团难”、“入党难”、“上学难”等重重阻碍。他没有抱怨,没有气馁,没有放弃,最终在1974年入了党。这种困境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会感到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那个时候在那样的困难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
正是七年知青岁月的吃苦和几十年始终如一的“吃苦”情怀,让他和群众心贴心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最终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作为青年一代,我们生活在物质条件极大丰富的今天,不会再有上山下乡的那种历练,也不会有吃不饱肚子的担忧,更应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向模范学习,敢于吃苦、勇于吃苦,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刻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不断提升自我,使生命获得升华和超越。
【篇五】
作为“晚清第一名臣”“官场楷模”,曾国藩具有高深的学问素养,其传世之作《曾国藩家书》,记述曾国藩一生主要活动,反映其从政、处世、治家、治学、治军的重要思想,成为后世做人做事、为官从政之必读之经典。作为组工干部,品味研读《曾国藩家书》,应学习其四种精神,在四个方面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学其“坚忍有恒”的意志,在“信念坚定”上铸造自我。“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做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曾国藩的这句话告诫世人做事贵有恒,不能做到有恒,则往往容易半途而废,毫无所成。要做到有恒,又异常艰难,没有坚忍的素质是不可能达到的。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组工干部承担的工作量、工作压力之大,常人难以想象。在组织部门工作意味着更多的付出、辛劳和牺牲,如果没有坚忍有恒的意志,是不能胜任的。反过来看,组工干部做到了坚忍有恒,表明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具备坚定理想信念,能够吃得苦中苦,解决难中难,不贪图享受,不计较个人得失,有功劳时不伸手,有疲劳时不抱怨,久而久之,自能进入一番新的境界,取得新的成就。
学其“修身进德”的理念,在“公道正派”上品鉴自我。曾国藩在写给诸弟的信中说,“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悌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这是曾国藩家书中修身篇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强调干部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性,可以说修身是为政的基本条件。从现实角度看,只有严以修身,做人为官才能严格严谨,谋事创业才能务实求实。组工干部作为干部中的干部,对修身进德的要求更加严格,处处要求做到“公道正派”,这是组工干部最大的“德”,唯如此,才能公道做事,正派做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做老实人,工作、生活中随时用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对照检讨自己,“一日三省吾身”,树立组工干部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
学其“勤于任事”的毅力,在“勤奋进取”上超越自我。曾国藩在信中叮嘱九弟:“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明确要求他切勿懒惰,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任事,做到“一勤天下无难事”。组织工作要跟得上新常态,对组工干部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没有过硬的本领和精湛的业务能力,无法调动和开展组织工作。因此,组工干部应时时注重学习研究,善于琢磨事情,热衷思考问题,保持知识恐慌、本领危机意识,增强各方面的能力素质,努力成为组织工作的“业务通”“活字典”。同时要在学习实践中抬高自己的工作定位,主动培育战略思维、大局眼光,善于思考新常态下如何把准组织工作规律,如何用新方法推进组织工作开展,这样才能真正把自身的职能履行好,在知情势、明大势中谋好事、干成事。
学其“拙诚笃实”的操守,在“乐于奉献”上成就自我。曾国藩在写给父母的信中说:“一意服官,不敢违拗”。他认为,做官安守本分,脚踏实地,竭力任事,淡泊宁静,一无所求的,长此以往,则必定会受到上司同僚的钦佩推崇。组织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千头万绪,事情杂、任务重、标准高,“忠诚、干净、担当”一直都是对组工干部最基本的要求,其中的关键就是始终不忘初心、对党忠诚,实现的路径就是让“拙诚笃实”的操守落地生根,不论何种工作都要积极主动,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敢于担当,甘于奉献,当好先锋中的先锋、干部中的表率,用务实高效清廉的形象立信于民、取信于民,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服务发展大局做出组工干部、组织部门积极的贡献。
【篇六】
从“官员”到“干部”
古时,士人进入了统治阶级,多被称呼为“官”,当了官,便显得光宗耀祖、门庭显赫。于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官宦世家”之类的大望族便逐渐显现出来。
古时的“官”,是“代天子牧民”的角色,所谓“牧民”,就是驭使百姓。百姓之于官员,犹如牛羊之于牧人,所以“官大于民”这条定律早已根植在当时几乎所有人的灵魂深处,为社会所共识。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百姓摄于其“官威”,“民不与官斗”思想也被认为是理所应当。当然,也存在极个别与民为善、“爱民如子”的官,常被百姓颂为“青天老爷”或者“老父母”,然而这仅仅是数千年历史,无数官员中的极个别,在根本上改变不了整体社会阶级的形势。
而今,受传统思想影响,人们常常私底下以“官”称呼如今的领导干部,却已然没有古时那种压迫的味道。称呼那些高级领导干部的时候,也往往直呼其名,甚至还会起些外号,显得格外亲切而又尊敬。如果再细心留意,总会发现,如今的国家公职人员总会以“干部”这个词的形式,出现在各种正式场合或者正式文件中。所谓“干部”,说的是“骨干部分”,具体来说,就是代替国家和人民行使公权的那一部分人,也可以理解为社会的部分骨干精英被选出来,为集体和群众服务。在这里面,“公权”仍在公职人员手里,但是由于服务对象是“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所以“干部”并不比“人民”高一截。“人民”可以因为“干部”的扎实苦干而尊敬、爱戴,也可以因为“干部”的贪污腐败而愤恨、厌恶,而唯独不会产生敬畏与畏惧。
从“为皇帝服务”到“为人民服务”
性质决定形势,当行使公权的人,从“为皇帝服务”到“为人民服务”的转身,高举的旗帜换了一面,其背后所代表的利益群体和深层含义,也已然有了本质的区别。
如果细心地去留意古代历朝帝王,有时候就会有种感慨——其实“皇帝”才是一个国家最大的蛀虫,而“好皇帝”与“坏皇帝”之间的区别只是存在于吃相好看与否的差异。终归来讲,帝王所代表的那一氏族,以及其所捆绑的勋贵将王诸类,从开国以来就会自带“吸血”的属性,吸得慢了,国朝就能长一点;反之,就会加速灭亡——但是无论如何,终点是必然存在,并且在开国之初就已奠定。
与古代理所当然地损公肥私的帝王勋贵阶层不同的是,如今的阶层性质决定了我们党和政府要“为人民服务”,并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这个根本宗旨之下,根本不可能允许“敲骨吸髓以肥一家”的现象存在,并且明目张胆地存在。如果有,党会治他,十八大以来的从严治党,一只只“大老虎”落马的背后,反映的就是当今社会不允许被“吸血”的世情、国情和时情。
为什么?因为“为人民服务”绝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这是中国共产党刚执政时所定下的坚若磐石的基础,它受着全国14亿人民群众的监督,一旦动摇,党就会执政不稳,甚至会被推翻。因此党要保证长期执政,就必须要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坚定“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
简而言之,“为人民服务”与“为皇帝服务”的根本区别在于。手执“神器”的“肉食者”,不敢“吸血”、不能“吸血”、不想“吸血”。队伍当中,谁“吸血”,党就灭了谁!
从“好为百姓的父母官”到“争当人民的子弟兵”
读书的时候,喜欢看《狄公案》《海瑞罢官》,后来也接触过《宋史·包拯传》《包孝肃公奏议》《治安疏》等等,每每读到精彩处总是拍案叫绝,认为当官,当好官,一定要做“百姓的父母官”,不然“不如回家卖红薯”。随着阅历和学问的增长,渐渐地从史书的字里行间中读懂了古时士人阶层的情怀,而对比当今社会,却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又或者似乎有些价值观显得尤为生僻。
直到接触过我们国家体制内的实际之后,才幡然醒悟——古时的士人,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太高了。天然的阶层优势,固然有时会使人的心胸和抱负变得更加远大,但是这种救世主的心态,却显得极为“白左”。超然与高姿态,使得他们变得更加高傲,同时也显得百姓更为卑微和低贱。而当他们都以此为然的时候,压迫与驱使便存在于千百年来,追求“江山稳固”与现状之中,存在于倡导“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信条之中。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从革命抗战时期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到现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全体党员干部扑下身子、扎实苦干。尽管受官僚主义影响,社会上还是存在个别自以为高人一等的错误思想,但是在自上而下整体风气的熏染下,存在这种心理的干部绝对会被同化——或者剔除!
腰向着人民弯了下来,心却贴得更近了,认同感上来之后,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也就焕然一新。这就是“人民的子弟兵”的内涵所在,这就是党和政府敢于树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旗帜,发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呐喊的底气所在!
【篇七】
青春不仅是那一段奋笔疾书、挥洒汗水的年华,更是一种执着追梦、永不低头的心境。每个人都从自己的青春走过,甚至可以说,如果一个人只能全身心地做一件事,那就是青春。正是在这一段时光中,一个人在客观环境、主观努力的影响下,塑造了自身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人生的扣子从第一粒开始就要扣好,“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我们不得而知,当不满16岁的习近平踏上奔往陕北的火车时他的所思所想,只知道在他仍然稚气的脸上没有泪水,没有迷茫,眼窝浅显,理想却宏大。在接下来看似漫长而又短暂的七年知青岁月里,一步步成长为黄土地的儿子。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青年当志存高远。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苦难的环境可以成就一个人,锻炼人的心境与心志,也可以摧毁一个人,让一个人哀莫大于心死。习近平选择了前者,他在困境中完成了一次蜕变,实现了精神上的升华,他胸怀为民谋福利的信念和抱负,走上了与常人不同的人生道路。在书中,习近平立志办大事,要为群众做实事,他不甘于平淡生活,不馁于挫折失败,他秉信人活一世,须自强不息,做一番事业,并在这个信念支撑下成长,成熟,成功。在后来读大学后,这份从黄土地里生长的信念仍然伴随他的一生,并更加坚实、厚重,成为他立志为民族担当,为人民担当的土壤。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青年当脚踏实地。青年头顶灿烂星空,却不可忘脚下土地。做大事的人,都是从全心全意做好一件件小事成长起来的,而人的情操也是从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中培养起来的。当身边的知青一个个离开陕北,习近平却像海绵一样以另一种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在梁家河踏踏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延川县梁家河村民张卫庞等人描述:“近平与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知青七年,习近平开始度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后,心境更加沉稳。他贴近黄土地,贴近广大农民,决意扎根梁家河,立志改变梁家河的落后面貌。他带领大家建沼气池、打淤地坝、办供销社、办缝纫社、办铁业社、打水井,只要能实实在在提高大家生活水平,他一定踏踏实实完成。习近平一心办实事,做好事,一手抓基础,一手抓开拓。就像梁河家村民石春阳说的,群众需要什么,近平就干什么。正是在这样的努力下,过去一到春天青黄不接就全村出动去乞讨的贫困村庄,一时间变得红红火火、一片生机。而习近平本人也入了党,当上了村支书,后来上了大学。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今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背后,有着深刻七年知青岁月的烙印。正如雷平生总结的,只有在基层受过苦,知道百姓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才能够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才能够有正确的工作方法,才能够真正为百姓做实事、做好事。
“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青年当学而不怠。学习是一个不断丰富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在很多村民眼中,对习近平的第一印象不在于这个沉默寡言的外表,而是那两个沉甸甸装满书籍的小箱子。在陕北农村劳动期间,习近平数年如一日保持着刻苦学习的习惯,经常在保证按时完成劳动量的情况下,夜以继日地读书,而这些读书是不带任何功利性的读书。有个别村民疑问,看这些有什么用时,习近平却用自己一以贯之的行动告诉大家,无用为大用,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从马列主义经典、历史著作到文学作品、政治著作,习近平广泛涉猎,这些知识在无形中打动他,引发他的共鸣,继而塑造了他的品格。知青岁月里所养成的不倦的学习精神和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后来习近平的各个阶段依然起着作用,发挥着影响。习近平也发自肺腑的说过:“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了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才能走向未来。”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这本书启示我们作为青年,更要不断加强学习,增强本领,既读有字之书,亦不忘阅无字之书。
知青的七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人生第一站,也是他读懂人生、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起点。这本书对我们广大青年来说,蕴含着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思想价值和精神价值。
青春譬如朝日,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志愿,充满着求知和斗争的志向,充满着希望、信心。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时代选择了青年人,正如习近平指出,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我们须明白,此刻的青春用来奋斗,未来的青春才能充满回忆。
最后,把凯鲁亚克在《达摩流浪者》里的一句话,抄录在这里以作收尾,既是对这本《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的感触,也是希望我们这一代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青年不忘初心,共同铭记:
愿我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篇八】
“此心安处是吾乡”。年轻的习近平在梁家河的7年时光里,他与村民同吃同住,打坝挑粪、修公路、建沼气,在这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一个青葱少年最后担任了大队党支部书记。这七年里,他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把梁家河当作自己的家乡,把梁家河的父老乡亲当作自己的亲人,离开之后的几十年里还一直关心梁家河村的发展。我们现在的年轻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面对着已经好了很多的工作条件,有一些仍旧安不下心,找不到“归属感”,感觉基层工作不被人关心、得不到赏识,以至于工作上平淡无为,总是想找机会到“大城市”去发展。其实,年轻的党员干部都想过到条件更好、待遇更好的地方发展,但是,既然我们选择了扎根基层,就要有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态度,要把自己年轻,有活力、创造力的心安放到服务于人民群众上来,把群众当亲人,把他乡当故乡,只要把工作一件件的落到实处,“花若盛开,蝴蝶自来”,我们又何愁没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一天。
“守住初心终不变”。“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时刻将人民群众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着老百姓奔好日子,绝不能高高在上,鱼肉百姓……”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梁家河记忆,是他的群众观,也是中国梦的出发点。也是在梁家河,他树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在今后的几十年里,习近平始终牢记住了这份“初心”,在带领全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砥砺前行”。我们年轻的党员干部,不管是在哪个岗位,都要找到能让我们不断成长、不断奋进的“初心”,在干事创业的路上,不可能一路平坦,当我们独自越过一个个“山丘”,即使无人等候,也不能忘掉走上这条路的“初衷”。作为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我们的“初衷”就是为人民服务,我们在不断奔波劳累、埋头苦干的时候,不妨暂时停留一下,扪心自问“初心”是否如故,方知前进之路。
“梅花香自苦寒来”。在梁家河“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旁边的墙上有一幅宣传画,画上生动的描绘了年仅20岁,时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的习近平带领大家一起修建沼气池的场景,画的两边写着“自立更生、艰苦奋斗”几个大字。随着当时同来的几个知青不断返程,习近平却一直坚守着,面对着艰苦条件和当时群众的不理解,终于建成了这口“陕西省第一口沼气”,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精神在他身上充分体现。如今不少年轻的党员干部时常埋怨基层条件艰苦、工作压力大、待遇不高……的确,当前正是脱贫攻坚的重要阶段,一些贫困地区办公条件不好,但越是条件艰苦,国家和人民就越需要我们年轻党员干部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发挥干事创业激情,发挥创造力和聪明才智,需要我们带领老百姓“撸起袖子加油干”,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艰苦奋斗永不过时,作为年轻的党员干部,我们要敢于扎根艰苦贫穷的地区,沉下身心,急群众之苦难,想群众之所需,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我们得到最好的赞扬就是群众满意的目光,有他们的目光相伴,人生道路上将一路芳香。
读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都在知青岁月那“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下不断带领中国人民阔步前行。而我们,也要让心里住进的那个“年轻人”陪伴着勇往直前。
【篇九】
在中华历史的浩瀚长河中,有很多特殊的历史时期引得各路文学家为之泼墨,其中作品最为集中的当属武侠世界。而在武侠小说浩如烟海的英雄人物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为抵挡外族入侵独守襄阳数十年的郭靖。如今,再读《射雕英雄传》,以郭靖为代表的众多“大侠”所具备的品格更加引人注目。
大侠之道,首重内功。金庸武侠小说中众多侠义之士拥有着上乘武功,其武功中所折射出最本质的当数内功。作为组工干部,就要有内在的崇高道德品格。组织部门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职能部门,加上其特殊的工作性质,更容易受到不正之风的侵扰。这就要求组工干部要自觉地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以及利益观,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动,由内而外树立良好组工干部形象。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何谓侠之大者?金庸已借郭靖之口阐明:为国为民才是真正的侠之大者。作为组工干部,就要有为国为民的情怀。身为组工干部就要时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挂在心头,时刻谨记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为人民做事的。要自觉维护群众的利益,与群众平等相待,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时刻将民情冷暖挂在心头,将对民众的关切落到实处,脚踏实地把人民群众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诚心诚意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
英雄义士,舍己为人。武侠世界里最终成为大侠的人,不是因为他们资质好可以练就上乘武功,而是因为他们有更大的胸襟。作为组工干部,就要有甘为人梯的胸襟。组织部门的主要职能就是为经济社会发展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抓基层打基础。各类人才价值的实现,都离不开组织的发现、培养和使用,组织工作更多的时候是为他人“做嫁衣”“搭梯子”,这就需要组工干部具有甘为人梯的胸襟,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以“愿作红烛照人寰”“甘作春蚕吐丝尽”的胸襟,用实际行动诠释出“甘”字的意义。
【篇十】
七年,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一只凤凰可以无数次浴火,可以无数次涅槃;七年,全身的细胞都换了个遍;七年,将一个平凡的知识青年,淬炼成了如今的干部精英。时间带来的是什么,自有习总书记的青春答案。
从15岁到22岁,正是少年到青年确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习总书记在梁家河艰难又伟大的知青岁月,他在田间地头的一锄一犁,对百姓掏心窝的一言一语,无不成为了当代知识青年奋发向上、立志成才的鲜活例子,成为党员干部提升素质的生动范本。
一个好干部必须要在实践中磨炼培养。年青的习总书记顶着生活上、体力上、心理上的巨大压力,选择扎根在这个穷乡僻壤,带领大家建成了陕北高原上第一个沼气池,创办了铁业社和缝纫社。他用脚丈量着这片黄色土地的厚度和宽度,用心掏挖着贫瘠高原上每一个可贵之处。正是这种脚踏实地的精神,为他带来了扎实的实践基础和深厚的经验积累,赢得了老百姓的爱戴。当代青年干部,坐拥着优越的环境,不再面临着漫天的风沙,就更应该要学习习主席脚踏实地的精神,敢作敢为,磨砺自己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强大意志,向社会举起“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旗帜!
一名好干部必须具备关注和思考社会大事的胸怀。同习总书记下乡的知青说:“他为了找到歌德的《浮士德》,跑了三十几里路才借到手。”习近平在梁家河时从来没有放弃过思考,正是这种深邃的文学素养和理论思考,让他真正了解了百姓、了解了社会。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当代党员干部不能再把尸位素餐当成理所当然,“两耳不闻窗外事”亦不再可取,以习总书记为榜样,多去了解人民群众的意见,多去关注社会时事,做一名与时俱进的好干部!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思其源。党员干部服务的根本在于人民。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脚踏在大地上,身置于群众中,会让我感到非常踏实,非常有力量。”他用心胸关怀着梁家河的父老乡亲,把自己的奖品换成了手扶拖拉机,真切地把百姓放在心尖上,也正是如此人民群众才如此爱戴他、拥护他。同理,当代党员干部要想得到人民的信任,就要沉下去,沉到群众所在,贴近群众,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让人民群众看到一位一心为民、重情重义的青年党员干部。
年轻干部,当以《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作为人生指针,把习近平总书记当成榜样,脚踏实地,关心时事,心系群众,在人生和事业的道路行稳致远,走出一条无愧于心、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群众的正道坦途,为人生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十一】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从那些与习近平总书记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乡亲和知青们的角度,讲述了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里的点点滴滴。从“黑帮子弟”的迷茫、彷徨,到直面现实的“过四关”,再到离别时村民们的遥遥相送,与黄土地朝夕相伴的岁月把生活的落差熬成了脚踏实地的坚韧,把家庭遭遇的苦闷磨成了沉稳坚毅的性格,把初来乍到的隔阂锻成了同甘共苦的向心力。“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想必不过如此。
在七年坎坷知青路上,总书记仍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如今的年轻党员干部更应从习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中汲取前进力量,以信仰之真、好学之心、守土之责、团结之力肩负起我们的时代责任与使命担当,坚定理想信念,守护好共产党员的“特权”,脚踏实地并且仰望星空。
以“矢志不渝”的信仰之真塑魂补钙。人不能没了信仰。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的“钙”。即使顶着“黑帮子弟”的帽子,近平同志始终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守着一颗共产主义信仰之心,以满腔热血投入到了工作中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是我们一切行为的初心。只有不忘初心,坚守共产主义信仰,永葆政治本色,才能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事,才能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前,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得了“软骨病”,背离了人民群众,自然就会被历史所淘汰。年轻干部要坚守信仰,坚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不畏艰难困苦,只为理想信念执着。
以“寸光寸金”的好学之心勤学善思。腹有诗书气自华。习近平同志初到梁家河时带了个箱子,不算大,一拎却死沉,打开一看全是书。平日里炕头上总是堆了满满的书,虽然白天高强度的体力劳作已经很累,但晚上他“吃过晚饭总是拿起书本,开始学习”。也正是因为习近平同志如饥似渴地读书,古今中外涉猎广泛,才能够团结群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够充分借鉴前人经验,走出困顿,收获自信,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该做的事情;才能够在成为总书记之后,用温文儒雅的“书卷气”得到全国千千万万人民的拥戴。年轻干部应以“寸寸光阴寸寸金”的好学之心,珍惜每一段可以读书的时光,像习总书记一样如饥似渴地广泛阅读,不断增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文化水平,勤学勤思勤想、善谋善断善辩,用马克思主义思想筑牢爱党爱国精神堡垒。
以“实事求是”的守土之责真抓实干。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总书记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曾写到:“七年多上山下乡的经历,最大的收获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在当了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后,他积极前往四川绵阳学习经验,动员全社修建沼气池,一举打破“沼气不过秦岭”谬言;他下到井里和村民们一起挖了一口井,解决了全村的吃水问题;他办了一个铁业社,用于制造和修理镰刀、铁锨、锄头等工具,为村里增加了收入;他修筑了五大块结实的“水坠坝”,给村里增加了几十亩优质良田……这些实实在在的“好事”让他成为了梁家河村民心里的“好后生”,成为了一心为民、实事求是、守土尽责的好干部。年轻干部在享受前人栽好“绿荫”的同时,也不应忘记革命先辈拼搏奉献、踏实肯干的精神。只有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才能真正干出有益于党和人民的实事,才能真正建立起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实绩。
以“同舟共济”的团结之力乘风破浪。“他用县上奖励给他的三轮摩托,换了一台磨面机,为全村人开了个磨坊,还换了一台手扶拖拉机,为全村人耕地、拉庄稼。”梁家河村民石春阳如是说。习近平同志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时刻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优先,牢记父亲的教导:做一个讲团结和善于团结的人。他用尊重与诚恳让50多岁不务正业的“二流子”好好劳作,也用耐心和真诚让犟性子随娃同意再当一回生产队长。就像司马迁在《史记·鲁周公世家》中所说的那样:“平易近民,民必归之。”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年轻干部应常怀团结之心,要甘于为普通人弯腰屈膝,懂得尊重他人、懂得感恩,只有把群众当成亲人,才能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建立起浓厚的鱼水亲情。
【十二】
读罢《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感触良多。
七年,对人生来讲,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而从繁华的北京到陕北的小村庄,从高干子弟到插队知青,这中间的差距更是云泥之别,至于所说的“四关”,也绝非话语中的那么轻易,然而在逆境中,习近平却没有荒废时光,反而视困境为磨刀石,用之砥砺锋芒,不仅充实了自我,增长了见识,还做出了成绩、做出了贡献。书中展现的这场习总书记的“砥锋”之旅,着实给所有青年人上了极有意义的一课。
人生避免不了挫折,一味遇苦退缩、遇难逃避,人是成长不了的。笔者认为,对当前我们这些在独生子女家庭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三门”干部而言,最需要拥有的,就是这种在逆境中前进的能力。有较高学历的我们,不缺知识、不缺想法、不缺活力,但是缺阅历、缺韧劲、缺定力,很多人碰到挫折时裹足不前、自怨自艾。诚然,若只是平时抱怨两句倒也无可厚非,可要是因此消极了思想、消沉了意志、消磨了干劲,自暴自弃,那未来的发展也就消失了。
想拥有锋芒,打磨必不可少。许多人说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就是证明了这一点。困境是真正能激发人的潜力的,它会逼着你去磨砺自我,从困难中汲取力量,我们要做的,是化压力为动力、化拦路石为垫脚石。
然而,意志不坚定,在“砥锋”之旅中反而会越磨越钝。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砥锋”不是游戏玩乐,它会让人承受痛苦,“砥锋”之旅考验的就是人的意志。汉时司马迁,虽遭宫刑之难,但奋发图强著《史记》传世;明时王阳明,虽遇龙场之谪,但不失信念,创心学至今。在困境面前保持“精神不倒”,才能越磨越锋利。
今日之世界,正处于大变革的时代;今日之中国,正处于崛起腾飞的时机。无论对国家还是个人来讲,都是一场大的“砥锋”之旅,唯有以破浪前行的气魄与昂扬向上的意志,才能真正走得好、走得远。
【十三】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重视抓党员、干部的学习。他反复强调,“事业发展没有止境,学习就没有止境”。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不断“劝学”“促学”,抓“关键少数”,在全党大兴学习之风。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每次读到于谦的这首《观书》总是很有感触:每个人对读书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但是读书的乐趣却是共通的,如果没有对书卷的“多情”,自然也无法明白“活水源流”的美妙之处,乐趣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了。
十八大以来,我们看到一些党的高级干部因为种种“雅好”而最终被“围猎”,身败名裂时忏悔万分却为时已晚。或许在这些领导干部看来,“人总是要有点爱好的”,这本无可厚非,但是爱好也得选对方向才能真正成为爱好。而就自身成长和防“围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比读书更好的爱好了。就成本来说,读书的成本比那些“雅好”的成本“低廉”太多了,纵观落马官员,可曾发现有因受贿“书”而锒铛入狱的?未之有也!就回报来说,书本有价而知识无价,在书中或许没有“颜如玉”也没有“黄金屋”,但是有震撼我们心里的“灿烂星空”和道德品质,也有崇高的个人修养,他们就如暗香浮动,虽不浓烈却历久弥香,虽不起眼却醉人心脾。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让人们开始变得浮躁,在一个什么都讲求“快”的环境里,总是很容易被“同化”,所以成功被量化为钱财多少权力多大也就不奇怪了。作为领导干部也希望能够走入上升的“快速通道”,于是为了“走捷径”达到目的,一些人开始丢掉自己作为党员干部的操守,丧失了为人的底线,其实说到底可能还是有点“能力不够,钻营来凑”的思想在作祟。
因此,要克服“本领恐慌”、避免“迷盲乱”、坚定文化自信就得加强学习,坚定地向书本学向实践学,更重要的是要重新树立起对书本、对知识、对党规党纪的敬畏和“饥饿感”,在书中提升个人道德修养、涵养“敬畏”精神、坚守“底线”思维。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优秀文化传承更多的是以书为载体,读书也在不断塑造着中华民族的性格。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这对每一个领导干部来说都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在书中,我们在“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里理解清廉真意,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学习担当精神,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里涵养宽容情怀,在“内不欺已,外不欺人”中感悟诚信之道,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中体会奉献的境界,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里品味爱国的精神,从“人心齐,泰山移”中感受团结的力量,在“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里看到自信的霸气。这些品质或精神对于每一个党员干部来说都是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暗香涌动处最是激动人心,人生也能在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里得以升华。
新时期的党员干部,肩负着打赢脱贫攻坚战役、助力全面奔康实现中国梦的艰巨重任,更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惟有坚持不懈地向书本要营养、向实践求真知,才能在最后“守得云开见月明”,品味到书中那沁人的“暗香”,成就一番伟业的同时做个干净的、纯粹的共产党人。
【十四】
看的是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傅雷家书》,其中有傅聪6通家信为前言,金圣华为之序,楼适夷先生文章为代跋,傅敏简短的编后记,傅雷夫妇二人的独白共166通。我也只能想象或猜测傅聪、傅敏如何回应他的父亲、母亲,傅聪回复父亲的信更引起我的很多想象。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说:“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说长道短),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确实,这四个作用全部体现在傅雷家信中,我作为一个尚未为人父母的晚辈,在此,我想谈谈我感受较深的几个体会:父子亲情、艺术工作、爱情与生活、哲学与心灵。
(一)父子亲情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这些念头整整一天没离开过我的头脑,只是不敢向你妈妈说,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这两段话,是一个坦诚质朴的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意,字里行间全部是一个普通父亲的日常心绪,令人动容不已。有年暑假休假在家与爸爸闲聊到,农村很多儿子领回来一个女朋友,家里就赶紧办理结婚,房子与聘礼费用也是不菲,不仅耗费两个老人的一生积蓄,大多还要替儿子还结婚欠的债。我就问过:“为什么很多儿子女儿不孝顺,父母仍然心甘情愿被剥削呢?”我爸爸是这样说:“俗话说水往低处流,我们做父母的不问为什么,就跟这水一样,只知道往下一代人的身上流。若是儿女争气,自立门户,我们做父母的欣慰得很,骄傲得很。”不管文化程度怎么样,父母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只是有些成了溺爱。我以为中国亲情是纵向垂直型的,重长辈与儿女关系,像水一样,从上往下流,温润滋养,文化使然;我们这代(80后)有朝着横向发展的趋势,重夫妻关系,儿女正大,瓜熟蒂落,惦记而不干涉,心系而不扰乱,这点上傅雷似乎提前了五十年,大部分的原因是书读得多,对人情世故社会世事体会更深罢。信中似乎有很多傅雷对儿子与儿媳的建议和叮嘱,全部是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以朋友和尊重的态度出发。读罢能体会出一个父亲愿意全盘托出自己一生的所有财富,避免儿子走不必要的冤枉路,受不必要的罪痛,心疼和爱子之心溢于字外。
特别让我感动的是,两代人竟然能这样赤诚以待。现在网络上说三岁就是一代沟,大呼父母不理解子女,这可能是我们做子女的没有静下心来体会父母的感受;也有一方面是,这个社会生活形势发展太快了,心却跟不上步伐落下了,经济狂奔的路上忘了还有思想在后边自顾自叹息,找不到路口了。我的父亲虽然不会正儿八经地给我说他的经历总结,也给不出很多建议,但是我总能随着岁月的增长愈来愈多地理解父母,体会到父母的不易和行动的爱意,我期望总不要太晚才好。代沟是因不愿意用心去体会父母的感受,这点我有体会。去年过年初一夜晚,一家人围着一口破锅搭起的火堆旁取暖,边烤着橘子吃边闲聊。房间小不时有烟熏,昏黄的火苗照不清每一个人的表情。这晚,第一次听爸爸讲他一生奋斗的过程,一家人到半夜才离去。那晚我对老公说:我爸爸太不容易了;我对自己说:我对父亲太不近人情了。中国的古人真是智慧,“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现代的父母打电话的罗嗦不就是和傅雷的书信一样么?
(二)艺术工作
由于我专业是学理科的,对傅雷父子俩的艺术探讨无法深入理解,但是字里行间对工作的态度却是能够体会的。傅雷是一个“艺术第一,工艺第一,真理第一”的人,他有着一般知识分子的矛盾心理(外界事物对他有着强烈作用,忧国忧民,另外转眼又有即可撒手而去与我何哉之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大概也是我很认同的工作态度。我与老公是同班同学,都在做材料,所以我也经常与他探讨工作上的困惑,有一人听得懂你讲什么,明白你的迷茫、专业的局限是极好的,即使给不了建议,偶尔的交流也不至于陷在死胡同。我想这点大概也是傅雷一直坚持写信给儿子的最大原因。
傅雷这样说:“先做人,其次做艺术家,再次做音乐家,最后做钢琴家”。不论哪一行哪一业,做人都应该是首当其冲的。既然是工作那就做到极致,不要半调子打酱油,所以要做音乐家而不是演奏家,是做某一行业的人,而不仅仅是工作者,是现实与理想的结合着的这类人,都有着共同的工作追求。我也有小小的追求,我也有现实的无奈,一样地会经历这一生,期望死前不至于太后悔才好啊。
艺术工作中理性与感性,工作的能出能入,对我们一般人也是适用的。公司规章制度之下的理智办事,兼顾对特殊情况的同事的感性理解,让我们在工作中不容易生怒,更愿意谅解他人,也更深体会到理智的好处,不至于把自己纠结在其中,也能客观对待一些工作的安排。长期每天加班到晚上十一二点,对身心不能不说是残害,会在日后无穷的岁月里一点点发作出来。工作狂把工作带回家给爱人家人带来了副作用,影响到生活,也是得不偿失的。
(三)爱情与生活
傅雷对儿子的婚前择偶建议和婚后的生活安排,可谓是细致入微。生活的真正意义全部被傅雷拆解得一清二楚。在1960年8月29日与儿子谈论择偶标准,说得要看本性,“本质的善良,天性的温厚,开阔的胸襟”才是最重要的三点,还重点谈了谈工作与爱情的关系。现在主流的择偶标准不知道还是不是傅雷这种了,不过我想这种标准大概不会时过境迁。其中傅聪婚后,傅雷对弥拉的书信中的三方面,“虚荣犹如浮云、坚持自我教育、学会理财和安排时间”
让我受益匪浅,也常常自省。我特别想引用原文,害怕经过我的文字转述就成了自以为是的教训了。
“在中国,一个真正受过良好教养和我们最佳传统与文化熏陶的人,在不知不觉中自然会不逐名利,不慕虚荣,满足于一种庄严崇高,但物质上相当清贫的生活。这种态度,你认为是不是很理想很美妙?”
“孟德斯鸠的名言:“树人如树木,若非善加栽培,必难欣欣向荣”?假如你想听取孟德斯鸠的忠言,成为一棵“枝叶茂盛”的植物,那么这是开始自我修养的时候了。希望你也能念完《约翰·克利斯朵夫》。像你这样一位年轻的家庭主妇要继续上进,终身坚持自我教育,是十分困难的,我可以想象得出你有多忙,可是这件事是值得去努力争取的。妈妈快四十九岁了,仍然“挣扎”着每天要学习一些新东西(学习英语)。”
1960年12月24日特意针对理财写了一封信:“生活要过得体面而节省;要小心而勿小气;慷慨而勿易于上当;享受生活乐趣,但切勿满足一时欲望而过分奢侈,即使当时觉得这种欲念不可或缺也罢。”对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时间安排,很多通信中都有持续提及,有时候竟是几近一种恳求的语气,可想傅雷是多么希望子女能利用好一生时间,尽量少浪费在不必要的曲折上。
由于傅雷在中国文化环境中,男儿志在四方的思想是他不得不教给儿子的,但他的夫人谈到的,夫妻之间感情中的谦让、相互体谅和细致关心等等也很重要。这样通过母亲来谈感情之信,想必傅雷也是在发出前看过的。母亲来信说:“我对你爸爸性情脾气的委曲求全、逆来顺受,都是有原则的。因为我太了解他。他一贯的秉性乖戾、嫉恶如仇是有根源的。修道院似的童年,真是不堪回首。到成年后,孤军奋斗,爱真理,恨一切不合理的旧传统和杀人不见血的旧礼教。为人正直不苟,对事业忠心耿耿。我爱他,我原谅他。”所以我认为,傅雷与夫人朱梅馥的信一起才构成了他们的爱情和生活的哲学。
(四)哲学与心灵
其实对这部分的感受很强烈,但我又不知怎么表达。我似乎能够明白傅雷的很多话,但自己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大概只要扯到哲学或者意义都不是那么容易说得清楚的。很多话语都让人联想到陈嘉映的《何为良好生活》,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想来是相通的。对于孤独这个话题我曾有过好几个阶段的理解,傅雷的理解我认为是最高层的吧。“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你永远不要害怕孤独,你孤独了才会去创造,去体会,这才是最有价值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里面不也说到“独处的妙处”么。傅雷信里还谈了人生意义,希腊卓越精神,中国古代智者老子、庄子,现实生活,个人追求等等,这些讨论也是我们行走在人生路途上一直存在的。我很羡慕傅聪,这些只能埋藏在我心底的困惑,他有这么一位道行深厚的父亲跟他探讨,幸哉之至!许知远一次采访冯小刚,我对其中有段话很有感触。在那个年代,“反假理想假崇高,然后真理想真崇高都不敢说了,变成另外一种假”,
冯小刚和他的同龄人正是从那时看到崔健唱歌,可以那么唱;看到王朔这么写小说,可以那么写。就得这样,才不觉得日子活得拧巴。想来也是,我不大会跟身边熟识的朋友正经聊聊哲学,这对于我们来说或许太过于“扯淡”;不过,我以为,心里总有些困惑在日后的岁月中慢慢清晰、慢慢体验,这才应该是人生常态吧。到现在,趋势似乎又有点反过来的意思了,大概我们都想停下来摸摸我们曾经温暖的心、炙热的感情。今年在武进吾悦广场举办了不少的读书会,也有类似话题的;我有位师兄的咖啡馆(有一面整墙全部是书),这两年也经常弄弄读书分享会;微信也有校友分享的心理专家解困惑的免费交流会视频。我想,哲学并不是只有学者才有资格探讨,生活在俗人俗事中的我们或许才是哲学的最终归宿。
最后回到写这篇文章的初始原因。我想此书作为“读书思廉”的榜样,也确实是实至名归的。“思廉”虽不是家信重点却贯穿在整个书信之中,无处不体现出这位中国著名的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的思想。书信中,两代人沟通的质朴与真诚就是亲情之“廉”,艺术态度的问心无愧与恶劣形势下坚持的勇气,我以为是工作之“廉”;淡于名利权势,不慕虚荣的潇洒,安于清贫的哲学态度,这些不就是生活中的“廉”么;建议儿子择偶标准“本质的善良,天性的温厚,开阔的胸襟”,算得上开明父母的观念之“廉”了。书信虽然是1954年到1966年间的,但对现在这个时代,我们这代人,仍非常有意义,我心灵上已经把傅雷当作我的亲长辈、我的指明灯塔。此中“思廉”,举不胜举,待大家翻阅此书,体会细节。
【十五】
读一本书,就像交一个朋友,读一本好书,就像交到了知己,彼此心照不宣、感同身受。它的只言片语,也能被你抽丝剥茧了解要义;它的喜怒哀乐,全在你的内心风起云涌此起彼伏。
穿过民国动荡、清朝兵荒、元朝马乱,独独觅见宋朝的风月,其风花雪月、兴衰存亡可从宋词中窥得全貌。读《宋词三百首》,好似月下听花,在喧嚣世界中能静静感受那一份份无声的悲喜。千金易求知音难觅,宋词是璀璨文化中能共人秉烛夜游的难遇知己。
与宋词结友,则词人的深情婉致会让人心灵悸动,词人的豪爽明朗会让人心情舒畅,这是位具有双重性格的知己,“婉约者欲其辞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婉约和豪放在它身上得到最极致的彰显,却并不让人觉得突兀。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装束之态。以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这也是宋词三百首收录皆以感情真挚、境界开阔、清朗自然为标尺的因素,这能更好地让读者受大家之作的感染和熏陶。
诗言志,词寄情,我可以从宋词中体会“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有我之境,也可以感受“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的无我之境。宋词之百转千回、形态万千,最让人沉迷而不自知。
就好似同悼亡人,可以是“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亦可以是“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同诉相思,可以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亦可以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同叹离别,可以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亦可以是“昔人非,惟有年年秋雁飞”;同慨人生,可以是“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亦可以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读一首宋词,就会对词人多一份了解。而“词人之忠实,不独对人事宜然。即对一草一木,亦须有忠实之意,否则所谓游词也”,可见,词人创作需要忠于心中真实的自我,而不是故作高雅、惺惺作态,亦需要观物入微,“草木摇落聆气悲声,花叶飘零见其哀意”,因此宋词之美,在于情真意切生动传神。
鲁迅说,“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宋词每一曲皆是一篇精妙文章,它讲究声韵上的抑扬顿挫,脱离曲谱朗诵也能感受到富于变化的音乐之美,因此对酒当歌实乃绝佳搭档。
因而读宋词又好似品酒,酒柔,则温厚绵长、清润自然,如婉约派的词,音律自然、圆润清丽,具阴柔之美,适合帘下听雨静解其意;酒烈,则浓郁甘冽、爽朗醇馥,如豪放派的词,视野开阔、气象恢弘,显阳刚之气,适合大漠狂歌直抒其情。
一曲宋词酒一杯,神韵精髓惹人醉,何不徜徉于《宋词三百首》,与知己秉烛夜游、共话闲时语呢?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