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应该如何进行重点管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大学生心理健康重点管理对策,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哦!
摘要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达和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出现新的特征和问题,且日益表现出人群分化的特点。通过针对性剖析贫困大学生和应届毕业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探讨从因地制宜的角度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的解决办法。
引言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卫生组织就将健康定义为:整个身体、精神和社会生活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随着人类认知的发展,健康包含身体和心理两方面成为了现代社会的共识和常识。从人体的发展规律来看,在校大学生身体机能处于黄金期,一定程度上处于健康状态,但其心理却可能受到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等环境和人际关系以及网络技术的影响而出现健康问题。近年来,出现心理问题的高校大学生有增长的趋势,且在一定的共性之下,日益分化出贫困大学生、应届毕业生等表现突出、问题较为严重的群体。这两个群体在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成因和表现上也各有特点,笔者尝试由此出发,通过分析总结其心理问题的主要诱因和表现,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给予重点人群更多的关注,为帮助他们走出心理误区提供建设性的对策。
1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表现
1)经济贫困是根本原因。贫困大学生进入高校后面临着很现实的经济问题,家庭只能为其提供微薄的生活费,甚至不能为其提供生活费,解决生计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依然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贫困大学生还处于较为初级的需求阶段,他们在经济上的窘迫在大学更为明显。依赖国家提供的补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困生经济上的困难,但并不能缓解贫困生在心理上的担忧。一方面,国家补助有限,并不能照顾到每个人;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的经济缺乏让贫困生普遍在心理上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且这一影响很难因进入大学的校园而改变。2)环境对比和心理落差。进入大学后,相比原来的生活环境,城市的经济水平更高,物质生活更突出,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更高。贫困大学生一边发现和感受着城市的美好,一边也可能在心理上产生较大的落差。校园里,学生之间的贫富差距更加明显,也可能对贫困生心理带来更大的刺激。面对这样的情况,部分贫困大学生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变化较大的新环境,调节好心理落差。新的环境对贫困生而言有许多以前见所未见的新鲜事物,如网络,初次接触的贫困生容易被其诱惑,将现实的烦恼和不如意寄托到虚拟的世界中。3)群体心理发展不成熟。高校大学生在心理上没有发展成熟,贫困生容易形成攀比、虚荣、嫉妒等不正确的心态和观念。同样非贫困生也容易产生藐视、歧视等伤害贫困生的言行。加上,贫困生在此前受到条件、技术的限制,基本没有机会接触到心理健康的课程和干预,不具备进行心理转换的知识和经验,双方一旦发生矛盾对立,就更难理性处理和解决问题,容易形成心理阴影,从而强化了不良的情绪。4)自卑是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根据新闻媒体2016年报道,我国贫困大学生中有81.7%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其中15.5%的人存在严重自卑心理。这源于贫困生在价值评价上的主观,他们往往将经济条件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优秀,生活是否有意义,未来能否成功的主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这导致他们过分注意在经济上和别人的差距,从而产生自己比不上别人的自卑心理。除此以外,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还表现为敏感、抑郁、封闭、焦虑、嫉妒心强、仇富以及情绪不稳定等。这些不良的心理表现如果没有及时地调整和干预,很可能演变为更为强烈的情绪,直至产生过激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带来不同程度的后果。
2应届毕业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表现
1)就业压力是主要诱因。随着国家教育水平的发展和大学扩招政策的实施,大学生的就业优势越来越弱。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每年有几百万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但就业市场的需求远低于此,供大于求的市场现状,导致大学生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尽管还有出国留学、考研深造以及自主创业等道路供应届毕业生选择,但找一份工作依然是大部分应届毕业生的首选。一定程度上,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应届毕业生容易产生焦虑、神经衰竭、依赖等心理健康问题。加上大学生对职业缺乏科学的规划,在就业选择上缺乏理性,更进一步增加了就业的困难,对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2)环境转换需要适应。不同于升学带来的环境改变,应届毕业生选择就业就意味着从校园进入社会,也意味着学习模式、生活模式和人际交往的模式都有很大的不同。从象牙塔到现实丛林,应届毕业生也可能因为身份和角色的转换而产生恐慌、紧张心理,从而对即将从事的工作产生排斥心理,诸如此类的消极情绪不利于适应社会工作。3)就业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焦虑是应届毕业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对于大学生来说,就业是人生第一次的重大抉择,他们深知就业选择的重要性,但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前,难免担心自己找不到工作或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竞争激烈,大学生也难免遭受找不到工作的打击,因此陷在消极的情绪中,就容易产生焦虑;同时,就业的困难也会让应届毕业生产生自己不如别人,自己的能力不能匹配用人单位的需求等自卑心理,这样的情绪具有普遍性和集中性,出现在大多数应届毕业生的身上。自卑心理反过来又让毕业生在找工作的时候表现得缩头缩尾、瞻前顾后,更难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从而导致恶性循环。其他出现在毕业生身上的心理健康问题还包括依赖和自负等。3针对心理健康问题重点人群的干预对策1)从时间上,早指导、早预防。尽管心理健康问题有一个萌芽、发展的过程,但针对贫困学生和应届毕业生这样的重点人群,可以尽早进行指导和预防。国家、学校在对贫困学生进行经济补贴的时候也要注意对其心理上的关注,用更为人性化的手段照顾到贫困生的身份和自尊心,尽量不要在切实帮助到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的时候,刻意强调其贫困生的身份。在贫困生心理健康出现早期征兆的时候就及时引导,正确疏导其情绪。对于应届毕业生,要提前做好就业指导和抗压管理等教育工作,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此类课程设置在大四左右,实际上可提前至大三上学期甚至大二下学期,让学生尽早做好就业准备,缓解就业压力。从根本上减少应届大学生出现心理障碍的情况。2)从手段上,专业干预,针对治疗。高校应扩大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大多数高校都具有心理学相关专业,可利用本校资源,丰富心理咨询室的功能,如创办专业的校园刊物,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举办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心理专题讲座、短期课程等,让更多的学生可以接受专业指导;还可以举办和心理学趣味活动,如知识竞赛、辩论赛等,通过更为活泼的形式,吸引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化被动为主动,心理健康问题在国内还是一个较为敏感和隐私的问题,很多大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或者不愿意主动寻求帮助。学校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可以更为主动地帮助大学生正视心理健康问题,更为主动地实施干预手段,让学生走出阴影,也能避免心理不健康导致伤人伤己的悲剧。3)从资源上,多方合作,体现关怀。学校、家庭和社会通力合作,为重点人群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以及人际关系,对贫困学生和应届毕业生给予更多的关注,不要忽视他们的需求,不要忽视他们对关心、人际温暖的渴求。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在于个人,但与其相关的外部环境和人员的关怀作用依然非常必要。这是身为旁观者的我们决不能忽视的一点。
4结束语
当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问题,高校大学生处于生活、学习的特殊时期和进入社会前的过渡阶段,心智不成熟,心理素质较脆弱,看事情、想问题还较为主观,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遇到问题也不能选择正确的方式解决,出现自我压抑或过于依赖其他人两种极端倾向。多方面的因素综合使得大学生成为心理健康问题频发的人群,贫困大学生和应届毕业生因为经济和就业的压力表现较为突出,心理问题更严重,且呈现集中爆发的特点。需要学校、社会加强重视和关注,采取切实的措施,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增强大学生的抗压能力、抗挫折能力,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