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谈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影响因素

谈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影响因素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4 10:39:30 | 移动端:谈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影响因素

产业结构服务化是目前我国产业结构的总体趋势,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谈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影响因素,让我看一看有哪些地方需要提升的吧!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服务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提高,我国产业结构出现服务化趋势。但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本文引入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科技创新、城镇化水平、居民消费、对外贸易六大因素,利用中国2004-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各因素对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影响,结果发现前六者推动了产业结构服务化,而对外贸易显著抑制了服务化发展。针对不同因素的不同影响,我国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推动服务业生产率提高和内部结构优化,实现产业结构向服务化转型升级。

产业结构服务化是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体现了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即产业结构将由以农业为主导向以工业为主导变化,并最终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形态(张捷等,2013)[1]。国外对此已有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包括“配第—克拉克定律”、“库兹涅茨定律”、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及贝尔“后工业社会”等经典理论。其中,“配第一克拉克定律”是对产业结构服务化趋势最早的理论阐述,克拉克在配第的研究基础上,把整个国民经济分为三个主要部门即三次产业,并认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程度的加深会使得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出现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最终转移至第三产业的趋势。

一、文献综述

关于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内涵界定,国外学者Vandermer-we与Rada(1989)[2]最早提出“servitization”,指“企业业务服务化”,传统制造业通过由单一物品供应转向打包更加完整的物品、知识、自我服务等一系列服务来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后White(1999)[3]用“Servicing”表示“企业角色服务化”,指制造商不再是“物品提供者”,而是“服务提供者”。而Szalavetz(2003)[4]提出“Tertiarization”,指“产业结构服务化”,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提高服务水平,“服务化”开始涵盖产品研发设计、营销策略规划、人力资源管理以及金融、法律等领域,涉及范围更加广泛。国内学者对此尚未达成统一意见,有学者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来界定“产业结构服务化”。从静态来看,产业结构服务化是指产业结构以服务业为主导的性质或状态,即服务业成为经济活动的主导,服务业的产出与劳动力占比在三次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5]同时不可忽略一、二产业的作用地位及与第三产业的关联,张月友等(2014)[6]指出,第三产业占比逐渐提高的同时,一、二产业仍占有一定比例,并与第三产业进行有效互动,以便不断提高产业结构服务化的水平及层次。从动态来看,产业结构服务化是一种规律,是服务型产出在经济总产出中的一个发展趋势,集中体现“配第一克拉克定律”与“库兹涅茨定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上升而第一产业产值占GDP的比值呈下降趋势。此后,服务经济悄然兴起,并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得以发展,第三产业有超过第二产业的趋势,我国产业结构逐渐向“三、二、一”转变。虽然尚未稳定下来,但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较之前大幅增加。从2000年起,第三产业在GDP中占比开始超过40%,2015年首次超过50%,我国产业结构服务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但我国服务业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我国服务业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服务业发展效率低;服务业发展存在区域性差异和内部分化,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且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及传统服务业。如何从根本上推动我国服务业发展,推进产业结构服务化这一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在以往学者的研究基础上,选取2004-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产业结构服务化各影响因素,并提出促进产业服务化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文章的后续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为理论分析,第三部分为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第四部分为实证结果与分析,最后为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二、理论分析

1.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服务化经济发展水平作为基本面因素,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动力,推动产业结构服务化发展。从整体角度看,经济发展进程与产业结构演进同步发生、互相促进。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带来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的增加,推动产业结构转变。由于社会各部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生产要素从生产率低的部门流入生产率高的部门,会影响不同行业的兴衰,造成结构性变动。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对产业结构变动速度也有影响,一般来说,若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速均高于其他地区,则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动速度也较快。[7]从区域角度看,与中西部地区相比,我国东部地区开放较早,信息、科技发展较快,因而东部地区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速度亦与其经济发展速度同步,明显高于西部地区。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16年我国东部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约占GDP的50%,接近全国平均水平。2.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服务化在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人力资本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学者张国强等(2011)[8]认为,一个国家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数量、质量和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产业结构调整能力的高低。一方面,人力资本存量影响其他生产要素的累积与集聚,提高产业结构转化能力,促进产业结构服务化。[9]举例来说,人力资本存量增加能够带来技术要素的增加,通过知识外溢效应提升科技创新效率与部门生产率,产生人力资本“结构红利”,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人力资本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匹配,直接影响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并且人力资本结构的优化有利于推动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使产业结构向服务化迈进。[10]3.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服务化科技创新是产业结构服务化的根本保障。赵新华等(2009)[11]通过协整检验发现科技进步水平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前者是后者的格兰杰原因。首先,科技创新往往带来新产品与新工艺,能够满足居民高层次需求,改变需求结构,从而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其次,科技创新通过提升人均产出水平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加快了生产要素在产业间流动,促进服务业全行业生产率的提高,驱动产业结构服务化。[12]最后,科技创新关联决定产业关联的变动。产业的技术创新通过前后向联系的产业进行传递,导致产业的扩张或收缩,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13]4.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服务化我国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进程之间存在一般规律,国外学者早有研究指出,城镇化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促进国家由农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发展。[14]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期,城镇化进程影响服务业增长速度和比重。[15]第一,城镇化的发展带来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有利于协调服务业供需链发展;第二,从城镇化发展阶段看,劳动力出现逐渐从第一产业流向第二、三产业的趋势,并且知识要素的流动加快,产生知识外溢效应,促进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第三,城镇化发展在地区间的不均匀分布造成服务业区域发展不均衡,对产业结构服务化总体进程产生影响。5.居民消费与产业结构服务化居民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都对产业结构服务化有显著影响。在生产力发展的高级阶段,消费需求决定生产规模和生产结构。[16]从消费总量上看,居民对某一产业消费增长快,会促进该产业的生产扩张,而对某一产业消费不足则会导致该产业生产萎缩甚至退出市场;从消费结构上看,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互协调,前者直接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和收入提升会使居民增加对娱乐、养老等享乐性、生活性服务需求,尤其增加对高端服务的需求,由此形成了新供给。新消费热点的产生也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由于这些新兴产业往往具有较长的产业链和较广的辐射范围,因而带动了一系列上下游产业的发展,最终推进产业结构服务化。[17]6.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服务化在开放型经济体制下,对外贸易作为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外贸易导致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间重新分配,对各产业发展均有影响。但对于对外贸易是否能促进产业结构服务化,学术界尚未达成统一意见。有学者认为,对外贸易通过引进技术与人才,提升了我国科学技术与人力资本的水平,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除了这种带动效应以外,对外贸易还通过国际利益比较机制和产品生命周期循环机制来促进产业结构服务化发展。[18]但也有学者认为,由于外商投资偏好工业企业,集中于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的投资规模小,比重低。外商投资偏好倾向加深了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偏差,导致我国工业盲目增长而第三产业发展落后;且由于外资进入引起的竞争机制变化对三产业的调节作用差别大,造成产业间发展失衡,不利于产业结构服务化发展。[19]

三、模型设计与数据说明

(一)计量模型构建基于以上分析,考虑到产业结构作为连续的动态过程具有惯性,本文将产业结构服务化的滞后一期值也作为解释变量引入计量中,构建如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二)数据说明1.被解释变量:产业结构(IS)。本文认为产业结构服务化是指服务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占比逐渐增加,就业人数占比增加,二者逐渐超过第二产业。本文采用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值作为衡量产业结构服务化的指标。2.解释变量:(1)经济发展水平(PDGP)。本文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表示。(2)人力资本存量(HC)。本文用每年的普通高等院校(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数占该地区人口总量的比重表示。(3)科技创新(Tech)。本文用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来衡量。(4)城镇化水平(Urban)。本文用城镇常住人口与总人口的比值衡量。(5)居民消费(Con)。本文选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作为居民消费的指标,并作平减处理。(6)对外贸易(Trade)。本文用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模型1考察经济发展水平对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的系数在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为正,表明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带动了产业结构服务化升级,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据国家统计局最近十年的数据显示,我国GDP逐年上升,2016年达74.36万亿,较2007年增长了逾一倍。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超过两倍,明显高于一二产业。从供给方面来看,近年来我国加快供给侧改革,去产能、降成本、去杠杆取得积极进展,诸如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得到了大力发展,服务业成为发展新动力;从需求方面来看,随经济的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增加了对养老、娱乐等服务的消费,优化了服务业的内部结构。模型2考察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人力资本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我国人力资本促进了产业结构服务化发展。通过分析《中国统计年鉴》数据知,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数不断增长,高等教育在校生数和学前教育在校生数增速较快,说明我国基础教育得到普及,高等教育亦在不断发展。由于人力资本具有创新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人力资本存量水平的提高能够使服务业企业加快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提升生产效率;人力资本结构优化有利于产业结构朝服务化发展。[20]高端服务业对技术要求比较高,尤其需要具有创新型、技术型人力资本,对教育程度要求高。这些高层次人力资本占比的迅速提高,满足了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各服务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由此提升了产业结构服务化水平。模型3考察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科技创新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我国科技创新推动了产业结构服务化。从三个方面分析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一是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我国R&D经费支出从2007年的3710.2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15676.7亿元,占GDP比重达2.1%。二是学术论文的产出。我国的科技论文数量已超过美国,比预期提早了好几年。三是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从2007年到2016年,我国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均增长近400%,居世界第一位。除此以外,技术进步贡献率和国家创新能力排名也在提升。这表明了我国科技创新水平近十年来有了显著的提高。科技进步是内生增长的源泉,也是推动服务业生产率提高的必要条件。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对推动服务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服务化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模型4考察城镇化水平对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城镇化水平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我国城镇化水平与产业结构服务化水平相一致。近年来,国家为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战略部署,我国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统计数据显示,2007至2016这十年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了11.46个百分点,城镇常住人口增加18665万人。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高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5年的2.73下降为2016年的2.71。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缩小为了我国的贫富差距,能够带动低收入者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低收入者作为新的消费力量进入市场,扩大了服务业的消费市场,促进了服务业发展。模型5考察居民消费对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居民消费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我国居民消费也是促进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动力之一。据可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10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了1.9%,其中城市CPI同比增长了1.9%,农村CPI同比增长了1.7%,这表明我国居民消费率显著提高。同时,2017年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3%,消费支出中用于食品等必需品的消费比重下降,居民消费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对服务消费的需求迅速扩大。无论是消费率的提升,还是消费结构的优化,都有利于刺激服务业企业的生产,和一些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模型6考察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对外贸易的系数在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为负,表明对外贸易不利于产业结构的服务化转型。首先,我国外商投资结构并不合理,更倾向于投资制造业。因此与制造业相比,对外贸易对服务业的正向效应十分有限;其次,外资涌入冲击了国有资产和民间资产投资,尤其是后者。民间投资由于具有机制活、效率高、潜力大的特点,对服务业发展作用最为明显,当其收到对外贸易的抑制时,则无法发挥对服务业发展的推动作用。简言之,我国对外贸易阻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不利于服务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1.推动经济发展质量与增速互进,进一步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大供给侧改革,促进服务业业的长远发展;2.全面发展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同时要加快信息更新与资源共享,防止出现因人力资本错配导致的人力资源浪费现象,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更多人才;3.积极落实各项科技创新激励政策,同时加快科技评价体系改革,优化学术科研环境,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4.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包括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加快推动城乡融合、深化制度改革等。为产业结构服务化发展夯实基础;5.促进居民收入增长,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从而扩大居民消费,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增加居民的服务消费,尤其是高端服务产品消费,以推动服务产业的发展;6.优化外商投资结构,引导其对服务业的投资,但同时要保护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引导更多资金流向服务业,最终促进产业结构向服务化发展转型。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谈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影响因素》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185352.html
相关文章